第一篇:3G时代中国移动SWOT分析
3G时代中国移动SWOT分析
3G时代,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中国移动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是无数中移人所冀望的。孙子说,知已知彼,百战不待;柯维说,知彼解已,他们在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分析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优劣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出一条新的出路。
中国移动相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劣势在于:
1、网络不稳定,技术不成熟:虽然中国移动已投资1000多亿在TD基站建设上,二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正在完善,三期建设已提到桌面.到2010网络覆盖率达到95%。但中国移动3G网络覆盖率、接通率、速率有许多急需优化的地方。比如TD网络的同频干扰问题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最大问题,而这类问题就连国际厂家也完全没有经验,只能中国移动自己逐渐积累经验将问题解决。
2、技术不成熟: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中国联通和电信有如下的技术优势:主流标准(GSM升级)、漫游更广(联通能在110个国家漫游)、手机更多(联通2000多款,电信600款、移动60多款)、上网更快(联通下行:14.4MB,上行:5.7MBPS)等多方面优势。王建宙直言:TD本身的“短板”:与WCDMA和EVDO相比,TD最大的困难就是成熟度不够,系统产品和手机都不够成熟。”
3、行业垄断地位将被打破:随着三大运营商竞争的加剧,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号码携带转号政策,业务的多样化,打破了行业竞争失衡局面,将导致中国移动用户的ARPU(每月每用户收入)会降低,离网率也会提高
与些同时,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对移动来说是沉重的压力:
中国电信为更快地抢占市场,利用电信家庭和企业用户上有优势(2亿多的固话用户,4000万宽带用户,超过1800万的“我的e家”用户),大打广告牌和全业务组合牌来进行铺市场,提高3G手机用户的市场占有率,现已争得先机。据咨询机构统计,从电信重组至今,运营商在3G广告方面的投入将突破100亿元大关。中国电信开启了“我的e家”全业务资费套餐,首次实现了“固话+宽带+手机”的全业务组合。“我的e家”是面向家庭的资费套餐,是中国最早的全业务套餐,拥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新推出的“我的e家e9套餐”和“e6手机版套餐”两大全新优惠套餐,创新的打出了优惠组合拳,抢占了市场先机。借助于“我的e家”的良好运作以及固网运营的优势,中国电信在对全业务竞争领域已经略胜一筹。中国电信客户经理明确表示,E套餐不仅送手机,而且资费极低。目的就是先移动和联通全力抢占3G用户市场。
中国联通虽然起跑最晚,但WCDMA最成熟。售出CDMA后,获得1100亿元巨量现金流。新联通的WCDMA网络建设周期虽最长,但WCDMA具有良好的运营模式和成熟的网络架构,世界范围内的运营经验也最为丰富,在建设周期完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其特定的竞争优势。联通依托成熟的国际产业链能够迅速推出具备“流行”与“时尚”特征的无线宽带相关业务。这将给其它两个电信运营商很大的业务挑战。
中国移动相对其它两大运营商劣势是明显的,但不可否认,中国移动也有自身的优势。中国移动拥有世界规模第一的移动用户,目前有4.9亿用户,价值百亿的品牌价值,强大的融资能力,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水平,其雄厚的实力为巩固自身在移动通信市场的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同时,移动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工信部长李毅中不止一次公开场合力撑中国移动:TD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王建宙也表示,以TD为基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得到了各级部委和各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中国移动已与大部分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虽然联通在技术上占有优势,电信在时间上握有先机,但中国移动有政策的支持,只要很好地把握网络的质量、业务的设计、终端的销售,其它电信运营商很难撼动其霸主的地位。
第二篇:中国移动SWOT分析
中国移动SWOT分析
优势
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团客户/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3:中国移动的基础设施,即网络系统性能良好,不管是移动网络覆盖率还是其质量,都遥遥领先于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使得移动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3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
劣势
只要劣势体现在移动的技术相对落后,与联通的WCDMA技术相比,移动的2G网络面临巨大的挑战。
机遇
1、目前,移动电话的人口普及率还较低,仍然面临着高速增长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用户需求。从1997年开始,中国移动通信通信用户的增长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表现的最为突出,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增长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来自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影响正在强有力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通信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2、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即将形成,并在未来十年内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支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建设;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再有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转移过程中,对中国移动运营商和制造厂商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3、3G的商业应用同时激发了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统计已经达到1.92亿人,比去年增长了62%。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3G业务不仅在通讯产业是大力推广的一年,更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也逐渐融入。虽然,当前3G虽然与国外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当下的国情来说,确是最好的切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威胁
1.通讯技术上的威胁。3G时代,移动的通讯TD-CDMA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技术优势并不明显。T与联通的WCDMA和电信EVDO相比,TD最大的困难就是成熟度不够,系统产品和手机都不够成熟。
2.3G网络不稳定,技术不成熟。TD网络的同频干扰问题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最大问题,而这类问题就连国际厂家也完全没有经验,只能中国移动自己逐渐积累经验将问题解决。
3.其他两大运营商高端机型的威胁。比如联通版的IPHONE。在3G时代,移动通讯的服务应该更注重服务的品质而非对象的数量。中国移动缺少类似IPHONE这样的高端明星终端,在高端用户市场上面临不小的威胁。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由于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
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第三篇:中国移动_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创新创业论文
本论文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作为选定的企业进行企业发展分析,论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将会简短的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进行背景了解和分析该企业的战略发展情况。其次,是本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PEST分析和SWOT分析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移动电信公司。最后,将会对以上的企业分析做出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
一、背景
1)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3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通信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2)战略选择分析 1.集中化战略
中国移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从彩信的率先试用、预付费业务到动感的短信套餐业务全球通VIP俱乐部、神州行招商银行一卡通,中国移动不断扩张它的业务范围和业务类型,不断以全新的概念来吸引客户。2.市场开发战略
即进一步开发农村电信服务市场:联合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共同培育农村市场;加强农村支局建设,和农村邮政部门加强合作;可以利用农民价格弹性的特点采用低价策略。
3.国际化战略
中国移动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国际电信巨头结成联盟对中国移动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移动可以根据国际市场的拓展需要,选择可以和自身互补的重要运营商进行相互参股。中国移动通过收购香港移动运营商华润万众的股份,打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大门。4.差别化战略
在新业务上要比别的运营商更能推陈出新,达到业务差别化;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不断开拓新市场;对3G业务实行低成本战略、进行价格竞争,获得广阔的市 3)战略实施分析
1.财务战略:总体来说,中国移动集团的财务实力雄厚、现金流充裕、资本结构稳健。公司抵御风险力强,能够为公司各种战略的实施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中国移动不停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①员工队伍年轻②员工知识层次较高③人力资源供给充足。存在的问题:①企业文化需切实贯彻②公司结构庞大、分散,不利于人力资源集中化管理③员工构成有待优化
3.人力资源战略:以深化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人力资源提升项目;与时俱进,巩固提升项目,启动整合项目,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企业一旦选择了合适的战略,就需要重点将战略选择转移到战略实施中去,一方面需要为经营的每一个只能部门开发职能战略,另一方面要求领导与战略相匹配。因为无论是战略的制定和选择,还是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领导。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提出,信息化水平是国家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和决定国家力量的象征,要更大力度地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企业分析
1)PEST分析法 1.政治环境:
从20世纪末到现在,政府对通信行业一直实行适度、有序的竞争政策,在法制建设、互联互通、资费政策的执行、电信的普遍服务机制、网间结算政策的制定和尽快出台等方面,为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同时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加权威的依据。
政府一方面积极支持通信产业的发展,充分鼓励竞争,另一方面加大了宏观监控力度,主要通过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正当竞争;确定互联互通规则,保证平等接入和信息流动的畅通安全;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调配和监督使用,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和用户权益保障制度,监督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等方面,逐渐加大了力度。特别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以国办发75号文件和信部政453号文件,加大对运营商监管的执行力度和监管范围,涉及代理商、资费、合作伙伴、服务、业务流程、技术和设备标准、互联互通、码号资源等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方面,使运营商的经营行为相对比较规范。
与此同时,政府为鼓励和扶持运营商后进入者的发展,在移动通信行业一直实行不对称管制,对中国移动的主要竞争对手一一中国联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了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成长。2.经济环境:
在中国移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环境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无形的市场经济规律作用逐渐加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买方市场和开放经济己经形成,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二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电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三是社会用于通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给企业和人们的好处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确认,因此,各家企业用于电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而我国的物价和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长期的低利率,这也促使了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电话用户和手机用户也连年大幅增长。在经济环境方面,对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和转型会造成影响的主要有:①中国市场开放力度加大;②社会消费能力增强;③社会文化环境的逐步形成,手机文化、短信文化、互联网文化等;④技术环境复杂多变,多种技术和标准共存。3.社会环境: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人们逐步接受和认识了“信息社会”的概念,“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在信息社会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人们对于信息消费的态度和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反映,客观上也对电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我国人口众多,电话普及率相对发达国家还很低的实际,为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电信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通信的需求量迅速扩大,需求内容也更加广泛,具有个性化、人情化的电信增值业务普遍受到欢迎,如移动数据业务、电子商务、宽带互联网业务等。消费者的通信需求带动了通信产业向服务业、娱乐业等多个行业的渗透,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文化”正在逐步形成。4.技术环境:
在中国移动持续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内,通信技术的演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通信网与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呈现“三网融合”的趋势,以宽带、分组交换为主要特征的IP电话技术、软交换技术逐渐取代电路交换,对传统话音业务的分流作用十分明显;IPTV,Wi-MAX,SKYPE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通信产品的多元化。过去几年,在通信技术发展领域,发生了以下显著变化:
下一代网络(NGN)技术概念的提出。在计算机网络看来,下一代网络是以高带宽以及IM为基础的NGI(下一代互联网);在传输网络看来,下一代网络是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以及GFP(通用帧协议)为基础的智能光网络;在移动通信网络看来,下一代网络是3G(第三代移动通信);在电话网看来,下一代网络是指以分组交换和软交换为基础的电话网络;在电信网络层以下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来看,下一代网络在网络层以下将以分组交换为基础构建。总体来说,广义上的下一代网络是指以软交换为代表、能够为公众大规模灵活提供视讯、话音、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以分组交换为业务统一承载平台,传输层适应数据业务特征及带宽需求,与通信运营商相关,可运营、维护、管理的通信网络。NGN是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固定电话通信网络的融合,是IP网络和光网络的融合,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是业务驱动的网络,是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基于分组的网络。NGN技术包含了电信网络各个层面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软交换、MPLS,E-NUM等技术。经过几年发展,基于语音的软交换技术相对较成熟,己经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应用,其优势己经有所体现。NGN在标准上已有很大进展,厂商已推出相应产品,国内外各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相关的试验。但是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目前NGN从信令系统到体系结构都还需要逐步完善和成熟,AP工相应的产品仍在探索之中。所以NGN的标准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NGN标准研究以及试验仍然是当前业界战略性趋势。
对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影响巨大的还有工Pv6技术及工Pv6相关标准的制定,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城域网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万兆以太网技术,以及视讯技术的发展等。2)SWOT分析法 1.优势:
(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团客户/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3)中国移动的基础设施,即网络系统性能良好,不管是移动网络覆盖率还是其质量,都遥遥领先于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使得移动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3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2.劣势:
(1)中国移动的技术相对落后,与联通的WCDMA技术相比,移动的2G网络面临巨大的挑战。
(2)作为老牌的国有企业,中国移动的管理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不符合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3.机遇:
(1)目前,移动电话的人口普及率还较低,仍然面临着高速增长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用户需求。从1997年开始,中国移动通信通信用户的增长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表现的最为突出,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增长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来自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影响正在强有力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通信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2)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即将形成,并在未来十年内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支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建设;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再有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转移过程中,对中国移动运营商和制造厂商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3)3G的商业应用同时激发了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统计已经达到1.92亿人,比去年增长了62%。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3G业务不仅在通讯产业是大力推广的一年,更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也逐渐融入。虽然,当前3G虽然与国外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当下的国情来说,确是最好的切入发展的大好时机。4.威胁:
(1)通讯技术上的威胁。3G时代,移动的通讯TD-CDMA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技术优势并不明显。T与联通的WCDMA和电信EVDO相比,TD最大的困难是成熟度不够,系统产品和手机都不够成熟。
(2)3G网络不稳定,技术不成熟。TD网络的同频干扰问题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最大问题,而这类问题就连国际厂家也完全没有经验,只能中国移动自己逐渐积累经验将问题解决。
(3)其他两大运营商高端机型的威胁。比如联通版的IPHONE。在3G时代,移动通讯的服务应该更注重服务的品质而非对象的数量。中国移动缺少类似IPHONE这样的高端明星终端,在高端用户市场上面临不小的威胁。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三、结语
通过进行中国移动战略分析,了解了公司的战略,分析了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外部机会和威胁,对中国移动做了全面的综合性分析,中国移动的成功给众多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也让至今仍徘徊在世界品牌大门外的中国品牌看到了希望。通过学习中国移动的成功轨迹,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坚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未来的时间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第四篇:SWOT分析法分析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
SWOT分析法分析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
人口 / 用户
政策 / 法规
技术
商业模式
产业链
竞争状况
人口 / 用户
政策 / 法规
技术
商业模式
产业链
竞争状况
Strength 长处Weakness 短处潜在用户数量众多,4 亿手机用户中 1/5 用户普遍缺乏移动搜索使用习惯,WAP 用是 WAP 用户户集中于特定群体国家大力支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态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尚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度非常积极律法规互联网搜索技术已经成熟移动搜索产品单一,缺乏个性化可以借鉴广告发布、竞价排名等互联网成熟商业模式仍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运营商 /SP/CP 积极参与,开始出现分工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仍需进一步培育竞争不充分SP/CP 数量太少Opportunity 机会Threat 威胁熟悉互联网搜索,通过培养使用习惯,可以较快扩展市场用户体验要求较高,而忠诚度较低政策环境宽松易引发无序竞争,恶性竞争3G 将打破移动互联网的带宽瓶颈如何将互联网成熟经验移植到移动互联网,替代产品的替代作用新的商业模式创生机会短期内难以盈利各个环节缺乏领导者和优势厂商运营商 /SP/CP 忠诚度不高,容易转行至其他增值业务进入门槛较低
第五篇: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经典管理案例解读作业——j10022229万景凯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一、中移动的优势(S)。
利用优势,发挥优势。(1)中国移动进入移动通信行业早,具有先入者优势。
(2)具有网络资源和规模优势,广泛的网络覆盖,成熟的GSM技术和2G网络。
(3)品牌优势,旗下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和全球通品牌概念深入人心。(4)庞大的用户基数,中国移动有6.5亿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电信只有1,26亿,中国联通只有1.6亿,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中移动的劣势(W)。
利用机会,克服弱点。(1)各分公司发展水平不一,服务不到位,且缺乏创新,霸王条款较多,费用较高,3G技术不够成熟(相较于中国电信与联通),在技术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网速较慢是一个致命伤,网络没有做到无缝覆盖,暴露了打不通,常断线,声音不好,可视电话有马赛克等现象。(2)全业务运营方面存在不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的宽带接入资源,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域的管线资源——这一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对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宽带接入的用户上更有数量级的差距。(3)互联网领域,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领域还是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拥有的内容资源和业务出口资源也极度匮乏,缺乏熟悉互联网经营管理及技术支撑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相较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4)终端设备相对较少,目前在全球支持CDMA2000/EVDO的手机终端有2050款,支持WCDMA/HSDPA的手机终端超过900款,而支持TD的手机终端只有40多款,这个差距使得TD的市场服务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三、中移动的发展机会(O)。
利用机会,促进发展。(1)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广阔。(2)进入信息化社会,人民对电信业需求不断增多。(3)开拓新市场,开发新客户。中国移动每年新增客户在6500万左右,所以在新增客户方面还有潜力可挖。(4)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开发并使TD—STE成为了4G的国际标准,所以移动站在了比联通和电信更高的高度。
四、中移动面临的威胁(T)。
利用优势,回避风险。(1)3G业务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带来了同等的机会,特别是联通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再加上国外电信企业将会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是移动现有用户的品牌忠诚度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不小。(2)用户进一步增长面临瓶颈,三家运营商用户近10亿,中国人口在13亿左右,由于人口的限制,总会有增长的极限。(3)3G网络时代,用户选择性强,打破了2G时代中国移动70%的份额。(4)移动互联的生态环境和商业模式冲击着传统的运营模式。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应该发挥现有的内部环境优势,利用规模和品牌优势,对品牌进行系统规划和有效管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充分利用现有外部环境机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吸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以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锻造国际竞争力来克服自身的弱点创新增长模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巩固持续赢利能力,强化品牌,降低成本和费用,克服自身的不足,使自身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推动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