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三见久当代书法九人展”参展作品
“三三见久·当代书法九人展”参展作品
9月29日上午10时,由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报道》杂志社主办的“三三见久——当代书法九人展”在四川中国书画美术馆举行隆重开幕式。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戴卫,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何应辉,四川省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邓涛,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李小山,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管苠棡,四川省诗书画院秘书长刘晓英,四川省书协顾问张景岳,《四川报道》总编刘小兵,四川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戴跃,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徐德松、郭强、舒炯、钟显金、林峤等与四川省各地市州书法家及爱好者300余人一道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参展作者于明诠、燕守谷、赵长刚、鄢福初、崔向君、胡紫桂、刘新德、何开鑫、冷柏青等九人创作的81幅书法精品展览。展览之前,原四川省政协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秦玉琴,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胡继先也专程前往观看了展览。开幕式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戴跃主持。何应辉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省书协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此次展览汇集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代表了三个省市的较高水平。展览完全是为了技术交流的提高,没有功利追求,他们在加强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增进了同道之间的友谊,非常有意义,并且对四川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交流提高有很大好处。于明诠在代表参展作者致辞时说,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蓉城举办这次展览。三三见久,表达了我们几位不同省市的书道朋友长期以来在书法的探索和交流中结下的很深厚、长久的友谊,这次展览即是一次见证;在作品的风格追求中,也体现出了湖湘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的精神特质,希望这次展览能使我们的书艺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升华。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戴卫宣布展览开幕。所有来宾在展厅逐一观看了展览并细细领略了书法作品的不同文化风格和不同视觉的震撼冲击。在随后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参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与会嘉宾对展览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热烈祝贺并畅谈了自己观展感受,同时,也对作者下一步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要求。会议由戴跃主持。据策展人冷柏青介绍,参加此次展出的九位作者,在当今书坛中均有着较为突出的风格特点,体现了较为浓郁的文人气息,此次展览对于四川的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一次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作者和不同地域书风的好机会。“三三见久——当代书法9人展”作品集在开展之时同时发布,展期将持续至10月7日结束,书法爱好者有时间不妨前往观看。
第二篇:兰亭诗韵当代名家书法邀请展
兰亭诗韵—当代名家书法邀请展
沈 定庵
1927年生于绍兴,书画幼承庭训,6岁习字即受邑中书画大师徐生翁先生嘉勉,一生受持。曾任中国书协二届理事、浙江书协首届副主席。现为兰亭书会会长,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书协顾问,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理事。释文:
古重上已节,贤至山林悦。觞咏热胸怀,古今若一契。
马 世晓
1934年出生于山东滕州,196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国展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现为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钱江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顾问等。释文: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唐 云来
字浚泉,1944年生于天津。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一级美术师。曾任天津市文联副秘书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和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等。释文: 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袁 长寿
1944年生,浙江绍兴兰亭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释文: 笔墨留声遗万代 风流艺海看今朝
林 岫
1945年生,浙江绍兴人,字苹中、如意,号紫竹居士,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新闻学院古典文学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中日诗歌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释文: 一台二妙缘结三真诸草,三谢二王功成一意孤行。
王 冬龄
1945年出生于江苏如东县,1966年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1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央电视大学客座教授。释文: 流水悟得天地事,春风老尽世间人。张 景岳
1945年12月生于成都,祖籍河南安阳。曾任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释文:
王右军少尝患癫,一二年辄发动。后答许询诗,忽复恶中得二十字云:‘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既醒,左右诵之,读竟,乃叹曰:‘癫何预盛德事耶? 张 景岳 1945年12月生于成都,祖籍河南安阳。曾任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释文:
王右军少尝患癫,一二年辄发动。后答许询诗,忽复恶中得二十字云:‘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既醒,左右诵之,读竟,乃叹曰:‘癫何预盛德事耶?
刘 正成
194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曾任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释文:
世人争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黄 惇
号风斋,1947年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艺术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艺术家)评议组成员,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等。释文:
宝晋斋中春日长,旧时宫砚墨痕香。海棠花发黄鹂语,临列兰亭第几行。
邱 振中
1947年生于江西南昌。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文学硕士。现为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释文: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储 云
1948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鲁迅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释文:
散怀山水,脩然忘羁。秀薄粲颖,疏松笼崖。游羽扇香,鳞跃清池。肆目寄心,冬欢二寄
刘 一闻
1949年12月生于上海,山东日照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释文:
王谢当年奕世豪,东山遗兴更滔滔。不应经略中与志,留在书名与日高。
言 恭达
江苏常熟人,1948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沧浪书社总执事,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释文: 停杯香远,醉看留云住。流水声清,闲吟待月明。
丛 文俊
祖籍山东文登,1949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考古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释文:
书肇邃古,变生炎汉。休势淩夷,技入玄妙。晋宝渡江,文物南移。雄杰比肩,风流演绎。逸少之出,乃全奥义。索钟张之微旨,夺天地之化毓。鹰击鹏举,振羽翮而小云汉;虎踞龙盘,发威形2而肃九州。周道荡荡,聆风雅以正音;神采奕奕,遣骨势于美善。德冠群贤,遗世独立。范围百代,大道行乎简易;楷氏千载,风规老于平淡。圭璋特达,物高其品。骐骥逸足,天使其神。兰亭兴怀,山水佳耶。座中走笔托寄,异乎法然;润色性情,溢出点曳;凛乎风神,心意摇转。姿媚字字意别,画画抽心。妙尽于尺素,神驰乎杳冥。拨云医坠繁星,恃惊雷御长风,锦绣兮斑澜,珠玉兮灭明。弆藏乎金匮,绝迹乎昭陵。宝传乎定武,疑惑乎神龙。万千刻化,小大皆之。其名蜚也,虽妇孺亦知翰墨;其传习也,齐士庶而备典刑。
魏 哲
笔名老铁,别署铁马砚斋,荷砚斋。祖籍辽宁盖县,1950年5月生于哈尔滨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释文: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乐 泉
1950年生于南京,祖籍扬州,现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释文: 传世从来足赝品,不俗可以得真如。
石 开
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历任福州美术馆馆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艺术家兼《中国书法》杂志社特约编审。释文: 自题临书兰亭卷
研斋久未写兰亭,略信佳书出性灵。依帖无从临意态,多方消息杂其形。
研斋少时誓不于二王近,惟以北魏碑刻为宗。至三十岁始写二王,得悟其所蕴者尤合于民族之性,遂不复难焉,因系以句云。
刘郎今也作奴书,愧忆少年狂傲初。心态老来无进取,随人善使又何如。
相似难,相似难,大王潇洒,小王蹒跚。莫长叹,莫长叹,大王止步,小的加餐。两相看,两相看,墨缘千载共倚秋栏。
唐 祥松(西岩)
1951年生,工程师。常署名西岩、老松、天吉人等。现为湖北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书法家协会理事。释文:
羲之信札二十六, 唐时太宗汇成集。百三十行千余字,缀成长卷丈二十。敕令遂良校无失,名取卷首称十七。帖中七八致周抚,情驰益州问安吉。山川诸奇思游目,邛崃竹杖明心迹。积雪凝寒增慨叹,食丹服药应珍惜。又有数语之桓温,勉君荐贤尚高逸。三番书成寄方回,节气佳好期相觌。其余数帖谁收取?直待来者细寻绎。十七帖成传天下,千载作范光熠熠。流光照人及我身,只将兰桨空明击。空明忽转阳和天,鸟鸣清新自扬抑。潇洒出尘春风面,一捧山泉饮玉液。行见柔柳因风起,时开凤翼张开翕。复看乔松似游龙,矫然犹动在山壁。壁破游龙穿云去,欲断还连尽活力。胡 抗美
1952年8月生于湖北襄阳,号鹿门山人,得天庐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释文: 山阴定远近,江上月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祝 遂之
1952年1 出生于上海,1981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并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释文: 豫章黄太史谓:古人作兰亭叙、孔子庙堂碑,皆作一淡墨本。盖见古人用笔回腕余势,若深墨本但得笔中意尔。观淳化法帖,用潘谷墨作蝉翼本,笔下锋锷隐见,有若真迹。诚可宝玩也。
何 昌贵
1954年生于黑龙江省集贤县。《青少年书法报》社社长、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佳木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佳木斯大学客座教授。释文: 千古书圣天下闻,兰亭遗址至今存。文成集序千载道,书就墨华百世尊。修竹抱山经风雨,幽兰得地丽乾坤。他年有幸临胜境,鹅池把酒纵金樽。
鲍 贤伦
祖籍浙江鄞县,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4年从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现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释文: 久客住兰亭,心同晋水清。忘机盟宿鹭,伐木听雏莺。物亦知人意,春宁有世情。幽寻空作计,一夜雨连明。
陈 振濂
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书画文物鉴定中心主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杭州市人大副主任、民盟杭州市委会主委、民盟华夏书画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释文:
《兰亭》刻本太多。对之只觉目迷五色,何去何从,实难决定。予向言,择一旧拓善本,集《圣教》,研取其所集兰亭诸字,细细核对,则优劣立辨。盖怀仁集此碑时,摹兰亭诸字,实在神龙、定武诸本之前,或竟出自茧纸真迹,亦未可知。故可宝也。
高 虹
别署一云。柳州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柳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释文: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李 文岗 字仰丘,号梦鹤,1956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中国书协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第五届发展委员会委员,重庆书协常务副主席,重庆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释文: 题尾句骈罗,妙语回环雅韵和,仿佛枚文功大起,沈疴,发我南乡一曲歌。岁月苦蹉跎,破砚徒穿枉自磨,踏遍燕郊书兴减,无鹅,遂较羲之逊无多。
李 胜洪
字坌翁,号老胜,湖北荆州人。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释文: 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考临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曾 印泉
1956年农历正月生于江西省南丰县城。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厦门大学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大艺术系书法中心主任。释文:
拥书环座爱窗明,松花泛研摹真行。字身藏颖秀清劲,向谁学之果兰亭 赵 长刚
1958年生,山东淄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淄博市文联副主席,淄博市书协主席,淄博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释文: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曾 翔曾翔,号一夫、曲堂。1958年生于湖北省随州,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小刀会成员。释文:
江南孟友天,慈
如纶。蜃气为
闻,情声作管弦。
刘 恒
字树恒,1959年1月生于北京,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供职于首都博物馆、《中国书法》杂志社。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特约编审、西泠印社社员、沧浪书社社员。
释文: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燕 守谷
1959年生,山东平邑人。199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山东印社副社长,山东艺术学
院客座教授。
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尤 慎
字思明,号未止、独庐,1959年生于福建省晋江。福建省人大书画室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晋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李 晓军
北京市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梅 墨生
号觉予、觉公,1960年6月生于河北迁安市。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特聘专家、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国际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释文:
欣于所遇时,兰亭多赋诗。倘无天朗日,感慨何系之。兴怀不知老,幽情古今好。只因合一契,千古为倾倒。骋怀在天地,冲淡世无极。我自羡斯真,直吸千年气。
章
钰
1960年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释文: 千载斯文寄一亭
张 建会
1960年4月出生。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联副秘书长,天津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释文: 竹里清流竹外山,潇潇声醉意绵绵。此番借得池鹅影,吟罢归来画锦笺。
蔡 大礼
号老风,别署和斋、金来轩主。祖籍山东,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网总版主,北京书画研究会理事,印学社团(小刀会)成员,《东方艺术书法》特约编委。释文:
恢卓兰上里,亘代潜晦明。寄迹非山水,万籁本无名。觞咏从前事,流憩过百酲。忽忽入沤梦,块然煮以迎。右军进我酒,劝我莫濯缨。右军脱我屦,遗我紫杜蘅。一觉临曲浦,袅绕有余声。禊贴今何在,神龙亦空晴
赵 雁君
1961年4月生,浙江诸暨人。1985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留校任教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研究员。释文: 晋代风流数二王,名家书法过中郎。吴兴墨妙尤奇绝,貌得神游到醉乡。
陈 大中
1962年5月28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日本国岐阜女子大学客座教授。释文: 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惊若矫龙。
陈 洪武(萧风)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本科专业,第四、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行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特约研究员。释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陈 新亚
1962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83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沧浪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协评委会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青年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东湖印社理事。曾任书法报社副总编辑、《书法报》执行主编。2007年后,潜心书事,自修山水画和古琴。释文:
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签随飞烟。累累一百又五字,岂意近出黄閍砖。字奇文古两超绝,保母从兹倾众帖。谁将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
快剑横斫铁山摧,戏龙猛蹴银河欹。方庭无月天地黑,仰视别有星离离。
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窪砚在。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兰亭信美如捕风,贵耳残目人响从。三日呕血饥搥胸,叶公画龙惧真龙。
兰亭当日事。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贤毕至。湍急清流相映带,旁引流觞曲水。但畅叙、幽情而已。一咏一觞真足乐,厌管弦丝竹纷尘耳。春正暮,共修禊。惠风和畅新天气。骋高怀、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俯仰之间因所寄,放浪形骸之外。曾不知、老之将至。感慨旧游成陈迹,念人生、行乐都能几。后视今,犹昔尔。
胡 秋萍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释文:
春雨压新枝,浮云若有思。流觞遗韵在,回首向鹅池 邵 岩
1962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先后就读于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现为北京职业艺术家,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释文: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汪 海权
1962年6月生。安徽工学院工业学士、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中国书法网坛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释文: 三春胜景属书家,沉醉春风桃李花。留得九秋吟席在,来从寒菊问高华。
王 金泉
1962年元月出生于安徽太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安徽仁济书院院长。释文: 主人虽无怀,应物贵有尚。
宣尼遨沂津,萧然心神王。数子各言志,曾生发清唱。
今我欣斯游,愠情亦暂畅。
薛 养贤
1962年3月生于陕西韩城市。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释文: 天地之初,由无生有,山水所会,以曲为峦。
朱 培尔
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书法》杂志编辑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副社长,北京大学等首都十六家高校联合体书法教授,江南大学客座书法教授,江苏省中国画院,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等。释文: 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
崔 向君 1963年7月出生,祖籍湖南宁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岳阳市书法家会副主席,岳州印社副社长,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永和书社社员。释文: 子瞻不喜东野作,伯时极论右军书.崔 寒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从天津大学王学仲教授、龚望先生,篆刻师从徐嘏龄先生。释文: 右军兰亭诗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洪 厚甜
1963年生于四川什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安培华学院教授,四川省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政协书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释文:
千栽清真王右军,重游今日感斯文。幽兰寂寞自流水,古木萧疏空白云。江左风流悲往昔,越山辞藻见诸君。酒阑莫问兴亡事,巷口乌衣总夕曛。碧水丹山野鸟啼,松篁夹路绿荫齐。孤亭寂寂围春草,古寺深深带远溪。玉版饱尝堪却肉,竹床闲卧不闻鸡。永和胜事皆尘迹,谁向云林一再题
喻 革良
1963年生于浙江绍兴,别署丑石斋主。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释文: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右军睥睨难抗行,恨不临池作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此事不独古老传,往往故事书简册。
南丰先生欣得之,手挥巨笔飞霹雳。
云是逸少徜徉山水间,笔墨淋漓此其迹。呜呼胜事妙入神,千年尺水清粼粼。
有时水面浮墨过,纷纷郁郁非烟云。我书欹倾不成字,秋雁斜行落窗纸。印泥沙法安可传,独抚余踪玩清泚。但当一日书一箱,笔踪或在子钦行。他年若榜凌云殿,定不悬橙白头如仲将。
于 明诠
1963年生,山东乐陵人。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释文:
卿本唤鹅情性书,流觞曲水更虚无。可怜钦点成书圣,廊庙难堪顶礼呼,忠君不怕命危亡,秃笔浑雄谁敢双。更有祭文天下二,缘何淳化少名堂 张 培元
1963年出生,福建惠安人。书谱社社长,汉字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香港书谱学院院长。释文:
千古兰亭遗白日,管弦丝竹留清腴。迩今雅集谁能序,环顾十方听鹅语
张 羽翔
别名张小弟,广东开平人,1963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王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释文: 永和九年
赵 雪松
1963年生于山东阳信,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释文: 茂林修竹翠参天,一水西来尚折旋。欲泛羽觞追往事,怅无嘉客继前贤。短章回寄二三友,胜践堪寻八百年。笑拂苍崖题姓字,为言曾此掬流泉
杨 艺平
1964年生,号剔芜居士,安徽桐城人,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释文: 玲珑檐雨墨如烟,阒寂端闲思悄然。明日龙眠春意胜,骋怀觞咏踏峰巅。
白 砥
1965年生于浙江绍兴,本名赵爱民。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班,199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教育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国美术学院支社主委,西泠印社社员。释文: 严 陈 建明
1965年6月生,浙江绍兴人。1994年—1996年进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科班学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供职于绍兴市群众艺术馆艺术部。释文: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冯 华春
笔名古斋、古哉,别号泥古楼。1965年生,师从陈国斌、张羽翔、黄泓先生学习书法篆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韩书艺家协会评委,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释文: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森森连岭,茫茫原畴。回霄垂雾,凝泉散流。
刘 颜涛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释文: 身垺黄庭价几何? 兰亭灵气染浸多。不辞饕餮终为爨,愿作山阴道士鹅。
沈 伟
1965年出生于绍兴,1985年毕业于绍兴师专,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绍兴市文联副主席(兼),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释文: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高 庆春
1966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四、五届理事、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四届评审委员、《中国书法通讯报》执行主编,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常委。释文: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惠风和畅,游目骋怀。
张 公者
曾署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中国书画》杂志副主编,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节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释文: 大雅兰亭序,风流王右军
陈 忠康
1968年生于永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温州市书法协会主席。释文: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潘 梦石
1968年生于枣庄。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印社副秘书长,枣庄市书协副主席,五月书会成员。释文: 千古兰亭遗白日,管弦丝竹留清腴。迩今雅集谁能序,环顾千方听鹅语。
肖 文飞
1968年生,湖南嘉禾人。文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现供职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并兼任《东方艺术-书法》执行编辑。释文: 邂喧有客随重林,村落模糊树可寻。若在王家多古意,定栽青李与来禽。
何 来胜
1969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副主任兼秘书长,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释文: 兰幽竹秀
刘 桂成
1969年生于湖南耒阳,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书法哲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书协理事、创作委员,湖南省政协书画室创作员。释文: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胡 紫桂
号古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永和书社社员。现任湖南美术出版社书法事业部主任。释文: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
冷 柏青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法家,湖南省政协书画室创作员,衡阳市书画院专职书法家,衡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释文:
书法何人见墨精?右军池上竹风清。兴来得意无真草,满纸烟云笔下生
李 静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书法院特聘书法家。释文: 虎卧凤阁,龙跃天门。
杨 涛
1970年出生于安徽宣州。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释文:
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花开望远行。
傅 志伟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院创作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印社成员,“深南道”艺术群落成员。2000年3月创办中国首家书法门户网站——中国书法网。释文: 越中遗裂地,云雷深万壑。欎欎平吴气,山势如相搏。趣驾发籣渚,千载践一诺。蓐收新用事,撩乱吹陨蘀。恍问永和人,觞咏振林薄。岸帻俯长流,形骸何脱略。功业不可期,疏水亦云乐。嗣音乃绝响,再拜倾桑落。风雅栋扰时,往往仁人作。勖哉二三子,五鹿方岳岳。
鞠 稚儒
字在庠,1972年生於吉林。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深圳印社社员。释文: 群鹅随羽化 孤鹤伴云眠
王 忠勇
1972年5月生,河南陕县人,199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师。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李 兴奕
中国书法网培训中心-野狐禅网络书法特训营创办人,中国书法网总版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艺术·书法》特约撰稿人,广东书法院客座研究员。释文: 寄迹非山水,万籁本无名。沈 浩
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获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记兼副主任、美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江省青联委员。释文:
三月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
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百丈山头日欲斜,三脯未醉莫还家。
周 博
号坦斋,1977年生,河北山海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网总版主。释文:
暮春天气景清和,车向兰亭取次过。脩禊当时无弦管,流觞今日有梨涡。已湮地下右军帖,唯见山阴道士鹅。差胜前贤能作达,凭栏俯仰一长歌...王 义军
1978年03月出生于安徽郎溪,2003年0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任教于成都美术学院国画系。释文:
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
张 泓
1982年生于江苏常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进入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学院执教至今。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释文: 勾芒啟和氣,暮春致良辰。騁目遊四野,置酒邀眾賓。臨水樂幽險,夾岸布芳茵。盤桓紛有思,慷慨邈入神。追好修禊圖,擬迹綠水濱。無由分一席,長此對斯人。
第三篇:“2015秋季·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走进青州王友谊作品欣赏
“2015秋季·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走进青州王友谊作品欣
赏
出品:北京时尚经典艺术交流中心主办:文物鉴定与鉴赏时尚经典艺术馆展览时间:2015年11月7日(周六上午10:00)山东省青州市中晨美术馆
我的书法观――手读《四书》随想
文/王友谊
留存至今的先秦大篆,汉代又称“籀文”,主要是指西周、春秋至战国初年的钟鼎文字与少量秦人石刻文字,见于《说文》一书所存的籀文,字量很少。用大篆书写《四书》,现有大篆资料篆字不足是主要障碍。必须下大力气,费很多心思,力争做到合理借字用字。业师欧阳中石曾多次叮咛在用字上“不可出硬伤”,就是就这个问题对我的鞭策,面对这种现实,我只能在资料上做足工夫。广泛置备上自商周甲骨文字、钟鼎文字、下至战国秦汉的陶石文字、古玺泉货文字、简牍缣帛文字等出土资料以及基于这些资料编纂的字典、字汇、词典、诂林等,用心学习研读,务在辨明字形结构,篆法,笔法并力求烂熟于心,然后再提笔抄录。在用字借字方面,我秉持下述几条原则:一,以两周钟鼎、秦人石鼓已有文字及篆法、笔法为首选;二,大篆资料不足则上觅商周甲骨,下取战国古文而以大篆笔意成之;三,以上两项资料仍然缺少的文字可采其时已经通行的假借之法,或以《说文》小篆进行偏旁部首移位,变其结构和笔法,使其转换成与大篆风格相统一的篆字;四,《说文》亦无或少量无假借字可用者再采用偏旁部首配置造字的方法,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补充手法;五,同字异体一字多形者可用以变换行款章法。
吴大潋、李准以篆书录写《论语》《中庸》《大学》,至今已百年上下,今天我们得以传习的大篆资料,已远比吴、李所见丰富许多。以笔者二十余载的篆书实践与感悟,自信可以兼采商周以求各家之长,运用到《四书》的录写之中,并在篆法、笔法、章法与风格取向诸方面予以区别,拟用四种风格不同的面貌奉献给读者。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四书,《论语》的篆法借鉴晚清吴大徵《篆书论语》,风格汲取《毛公鼎》的沉雄、《散氏盘》的恣肆、《颂鼎》的朴茂、吴昌硕《石鼓文》的苍润加以提炼、整理,使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读者以气象朴茂雄浑、韵致自然流畅的审美格局。
《大学》的篆法参照李准篆书《大学》,风格则参以春秋战国时《楚王?Q肯?A鼎》铭文及秦汉简牍笔意成之,以求疏放、自然、清逸、散淡,不激不厉的中和之美。
《中庸》的篆法亦参照李准篆书《中庸》。笔法圆厚道劲、体势沉静古拙一气贯之、章法则与其它三书有别,源于商《小子feng卣》《小臣俞尊》《葡亚角铭》等铭文有行无列重心贯穿式章法。“重心贯穿”即是上字与下字衔接时,以重心为准绳,将每行字贯穿在一个中心线上,字与字之间形成一种承上启下的衔接链,这种章法给人以匀称规整、平和简静的视觉效果。这种章法商代铭文之中多有出现,而且均无生硬板滞、不和谐不统一的感受,可见商代书家的艺术天赋已达至臻至妙之境。
《孟子》,取西周《二式兴钟》《许子妆?盖》,春秋《王孙遗者钟》等铭文简静灵和、萧散超逸的气象为创作法源。这类篆书的风格,即如清人王澍《竹云题跋》所说的篆书三要:“一日圆,二日瘦,三日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故泱泱近四万言的大篆《孟子》,其总体风格不失空灵清逸、朴素淡雅的审美意味即得益于此。
儒家精神,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多年来,我对国学经典宠爱有加,尤以《四书》为最。其千古永垂的至理名言,若《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我为人处世努力践行的指南。沐浴先贤的思想,承受先贤的恩泽,使灵性受到陶冶,心智得到启迪。
“书,心画也。”这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的经典论断。这一论断使书法成为了人们更乐于接受的一门艺术,为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钟繇曾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他把书法看做是人们审美情感的一种流露。同时,书法艺术又是人们道德情操的一种展现。书法艺术不同于人们用来交际的一般文字工具,它是一种意象的表情艺术。书法艺术以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抒情达意为特征,渗透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包含着人们不同的观念。书法艺术不但是书者人文灵性的表现,更是书者人生情感的真实轨迹。一幅隶书中堂“宁静致远,淡泊明心”,既可供赏玩,又是对人处世之道的警醒;一卷魏碑横幅“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是敦厚君子的座右铭,更是感化人们、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警世录。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质朴无华,刚柔相济,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会受到鲁迅精神的感染,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理能服人,情能感人,书能鼓人。书法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寄以抒纵横之志,托以散郁结之怀”,是情感的神经因受到触动而产生的艺术的共鸣。回首数十年来的砚边生涯,我深深感触到,正是众多的师友同道们的支持和勉励,时刻予我以慰藉心灵的温暖和感动,更是我进取的动力之源: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又不由自主地引我进入到一种高尚的美的境界,给我以精神的振奋和性情的愉悦。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如通神。我虽年过花甲,但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中,我依然在路上。
王友谊1949年6月生。汉族,北京平谷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政协平谷区委员会常委。1984年求教于欧阳中石,1985年考入了其主办的首师大中国书法大专班。2005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其书法作品入选新加坡第一届国际书法大展、北京第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北京国际书法邀请展、2003南韩世界书法双年展、99日本20世纪书法大展、98法国巴黎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并多次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全国第四、五、七届全国书法展中作品入选并获奖,第六届全国书法展入选。全国第三、六届中青年书法展入选,全国第四届中青展获奖;全国第五、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评委,全国第九届书法展评委。《中国书法》《书法》《美术研究》《书法之友》《荣宝斋》《十方书道》《书法文献》《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多种报刊进行专题介绍。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栏目、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书画名家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艺坛之子》栏目为其作专题介绍。其作品被中南海、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大篆基础入门》《联语书法篆书卷》《篆书基础教程》《篆书实用章法》《篆书字帖》,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材《篆书》以及《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友谊卷》《王友谊书法作品精选》《大匠之门?王友谊书法作品集》《中国最具学术与市场潜力书法八家?王友谊卷》《大家之行》等。2007年至2010年,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学经典《四书?王友谊大篆写本》的创作,并由中国线装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全书4函24册,计六万七千余字。同年,还出版了《说文解字叙?王友谊篆书写本》,并主编《歌咏平谷诗文集》。2011年紫铜版《四书?王友谊大篆写本》工程竣工。中国书法院《翰墨千秋》院展。2012年上海书法杂志《寻找优秀范本三十家》入选并刊专题。《契文斋藏印》十五卷本由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含《道德经?王友谊大篆写本》印谱一卷,《道德经》印谱四卷,《心经》印谱五卷,《佛说吉祥经》印谱一卷,《梅花诗赋》印谱一卷,《佛选像?天干地支》印谱一卷,《自用印》印谱二卷。《三字经?王友谊大篆写本》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作品被选人全国首届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三名工程”书法展。并荣获中国书法领域最高奖――兰亭艺术奖。
第四篇: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梅跃辉
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梅跃辉
学术主持:苏金成博士(上海大学硕导)叶康宁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朱亮亮博士(民族美术执行主编)策 展 人:诸明月(刘海粟美术馆策展部)展览时间:2016年1月1日-8日展览地点: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刘海粟美术馆 邀 请 函中国在线艺术网和刘海粟美术馆近期将强势推出“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暨书法教育与学术高层论坛!将于2016年1月1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印制精美作品集,每位博士一篇学术文章(发表过的也可以,字数在五千至七千左右),两件书法作品。全面展示当代主流学术阵线的理论和创作成就,通过艺术家的理论文章、创作状态在微信新媒体平台推出。本次展览拟邀请一百位书法博士参展,涵盖国内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书法家参与。同时在线艺术网也可为参展艺术家于中国在线艺术网站上,创建个人微官网。及时显示艺术家本人创作状态。凡愿意参加本活动的书法博士(最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可以与策展人诸明月联系,各类学术研讨会、展览等活动详情请关注中国在线艺术网“书法名家”微信平台。现需要将您的艺术资料发到邮箱:2572458700@qq.com,发完请致电:*** 徐顺才(中国在线艺术网);望国内学术与创作兼擅的书法博士艺术家鼎力支持,共襄盛举,共同参与并见证此次能写进当代书法史的盛大展览!策展人:诸明月(刘海粟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主持:苏金成博士(上海大学硕导)、叶康宁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朱亮亮博士(民族美术执行主编)梅跃辉简介:梅跃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国家图书馆、河北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书法文献》编委。现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出版有《当代书家交流展作品集——梅跃辉》、《梅跃辉书法作品集》,于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中国书法》、《中华书画家》、《中华儿女》、《书法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
作品被中国书法馆、常熟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获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中国(芮城)永乐宫第六届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提名奖、第三届北京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成人组二等奖等,并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览。姜夔念奴娇
01存 在——说说梅跃辉文/刘彭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下午一直在听汪峰的这首《存在》,听着听着就想写点文字。下午是一天中最烦乱、最敏感同时也是最富于诗意的一段时间,它自身就孕育着对即将来临的黄昏的神经质的绝望、啰啰嗦嗦的不安、尖锐刺耳的抗议、不顾一切的毁灭冲动,以及下午无事生非的表达欲、怀疑欲、恐惧感、这一切都增加了一个人下午性格复杂而神秘的色彩。所以听听歌写写字可能会缓解一下焦虑的心情。
那好吧,那我就来说说梅跃辉吧。梅跃辉,艺术研究院博士,青年书法家。其实我一直以来很讨厌把当代的看似写字写的好的人描述成书法家的样子。但是又没有一些很好的词来概括这一部分人,当然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作为一个写文字的人来讲,我始终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来说三道四。梅跃辉跟我认识不久,并且还不算熟悉,甚至是都一点都不熟悉的一个朋友。我知道梅跃辉这个名字也是在朋友的谈话中隐约记得,在微博上我们也是互粉的好友,关键的一点是他的姓比较有可记性。唯一的一次见面也是在前不久的“八零榜样——全国80后优秀青年书法家提名展”。介媚造像 从那以后梅跃辉成为我关注的人之一,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发到新浪博客上的一批拟北魏造像记的作品。我看了以后觉得写的还真不错,就在评论里面随便说了几句。他的作品侧重于写的感觉并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线条内部是有骨头在支撑结构。作品没有受到当下所谓“二王”流行展览体的影响,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寻找自己说话的语气。
现在的社会变了,变得偶尔会语无伦次,变得偶尔会泼妇骂街,变得偶尔会呻吟无助,更何况搞艺术的人。当满大街走的都是被看做是搞艺术的人的时候,那说明社会越来越自闭和孤傲;当偌大的一个展览厅挂的都是一眼过后如白开水入肚一样的时候,展览将不再成为衡量艺术水准的证据。那么现在看来梅跃辉的作品是在用自己内心的那份挣扎在争取辣椒入肚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是一般人做不到,我相信梅跃辉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做到,不为世俗的活着本身就很难,但是书法是靠自己的修炼和学养来养出那种味道的。为什么我会相信梅跃辉可以,那是因为当我了解到梅跃辉居然是一个博士的时候相信的。我看过他最近在网上的一个展览贴出的一些除了作品以外的东西,那就是他的一些论文和关于书法的思考札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奋的年轻人,也是爱思考的人。那时起我觉得梅跃辉可以做到“入口”的味道。虽然在我的命运小九九里,我是看不惯现在的这种学历教育,很多的人走的都是吃老本。在我看来没必要,毕竟人活一辈子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活给自己的,活给自己内心的,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慢慢的我觉得一个人总是要在变化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自身修养的变化,书法理解的变化。正如时下正火的电视剧《北京青年》里的何家四兄弟一样,都是奔着自己的想法而活,而且还要活出自己的摸样。为了这样要放弃在别人眼中恢弘的事业,放弃被别人看做幸福的爱情。这样的求变心理我觉的梅跃辉也是有的,想在自己的艺术田园里走出自己的路子,不为世俗和名利的诱惑,不为了“写字”而去放弃自己的个性和骨气。梅跃辉还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点,那就是在表达方式上有自己的语气。他身为著名书法家曾翔先生的学生,但是并不为曾翔老师的作品所影响,而是深深体味老师的经验教诲,没有盲目的求表面书法形态的表达,更多的是想写出自我,这是最难得的,这也是我愿意关注梅跃辉最主要的一个理由。楷书书论
也正如萧蜕庵先生说的那样“凡学古人文辞书画,须日夕观摩,反复百数十遍,始可得其深处,方知前之所谓有得者,正其坏处及习气处也。即其深处,亦无止境。要识的前人坏处、习气处,丝毫无犯,更能得其最深处。昧者或以其坏处、习气处误认为深处,乃万劫不复矣。” 学书法,搞书法不是一层不变的理论在支撑我们这些“写字”的人,而更应该做的就是在古人习气处找到自己的拙见。如若无想法,那么将会人云亦云,无我只存。所以我认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支撑自己成长的体系,在古人的基础上走出自己才是最真。梅跃辉的那些书法思考札记,让我看到梅跃辉会走的很远,也能证实他存在的意义。
活在当下,我认为历史是必有因缘的在引导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微博、博客、QQ、论坛等更多的信息化产物让我们离得很近,见到作品也就如见真人,如见其心。2012.8.19于天竺退町斋
(刘彭——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中华女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李白白胡桃诗
02《书法的情感与形式》文/梅跃辉“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这是曹魏时期钟繇关于书法的论断。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笔迹(点画),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借助宗白华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明晰起来:“笔迹者”应是书法的点画形态,也即形式;“流美者”既表明了书法点画所蕴含的形态质感和运动节律,又阐释了书法点画运动所表现的内容:情感意蕴和审美情趣。这一句话就概括了书法的本质: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两个方面,这应该是较早的关于书法情感与形式的论述了。对此,西方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就把书法定义为“书法是心理力的活的图解。” 在阿恩海姆看来书法是内在心理、情感活动的图式化解读,其表现的核心是“心理力”,即内在的情感,表现的手段和方法就是“图解”,也即形式,阿恩海姆同样从情感和形式内、外两个方面界定了书法的本质,情感和形式作为书法的重要内容,共同构筑了书法艺术本身。作为艺术的书法,自然是表现情感的。缺乏情感的表达,书法便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审美的“意味”,黑格尔认为“只有恰当的方式把某种精神性的内容表现于乐音及其各种复杂组合的感性媒介中时,音乐才能升华到真正的艺术。” 黑格尔虽然讲的是音乐,但对于同为时间艺术并且同样重视情感表现的书法而言,一样需要情感的介入和表达,所以自古以来的书法经典无不以情感表现为旨归,《兰亭序》是逸少兴尽酒酣之后的适意畅达,表现出雅集之后的欢快惬意以及对人生短暂、盛事无常的感慨之情。《祭侄文稿》则是颜真卿哀悼爱侄悲愤哀思之情的流露,表现出萦纡忿激、血泪交加之感。《兰亭》和《祭侄稿》正是因为真情实感的表达,才赢得历代的赞许,跻身“天下第一、第二行书”之列,正如曹宝麟所说:“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关于书法情感在书法创作与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孙过庭在书谱中也多有论述,对王羲之不同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差异颇有感触,他说:“写《乐毅》则情多佛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孙过庭从王羲之不同作品体验到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活动,并获得了不同的心理感受。隶书书论 杨雄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书法是人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张怀瓘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说:“文则数言乃知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认为文章需要读多句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书法则从一个字就能看出内心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朱长文对此深信不疑,故在《续书断·神品》中说:“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 孙过庭也注重书法情感的作用,认为:“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即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 意思是说书法的情感意趣要从天地万象体验中获得,从中体会“风骚之意”的表达,形之于言,表之以体,假如失去了情感的支撑,书法的形式表现也就失去了意义,其目的在于强调情感表达在书法创作及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除此还认为书法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认为书法创作的目的就在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要以情感表现为根本。对于书法以情感表现为本的提倡莫过于刘熙载,他在《艺概·书概》中说:“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认为书法情性的表达是以人的性情为根本,并且认为表现人之性情,是书法的首要任务。善于以书寓情的则莫过于张旭的狂草了,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无论什么情感,张旭心中若有触动,必以草书的形式宣泄表达。张旭“观于物”的目的不在于对自然万象形体的模拟或借鉴,而在于催情促兴,通过对外物的感知体验,触景生情,把心中“可喜可愕”的情感,“一寓于书”,都用草书的形式表现出来。张旭狂草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而又微妙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打动着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为之着迷痴狂。
情感固然是书法的灵魂和感人力量所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情感的表达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那就是形式。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而供人欣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 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就是把人类的情感转变为可听可见的形式,“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那么书法艺术同样是情感符号的形式创造,同样需要将创作者的情感转化为可视的形式。
汉字自创造之始便具有“博采众美、类物象形”的特性,天生具有规模万象的形式之美,那么以汉字书写为基础的书法艺术自然也摆脱不了形式美的“基因”,异常丰富多变的汉字点画形态和结体构形以及汉字这些丰富多变形式的可再塑性为书法艺术的形式创造型提供了良好的构形基础,书法的这些形式是人们能够用眼睛直观体验到的物化的形式,这些形式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形式,之所以能够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就在于这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情感的介入和表达,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在贝尔看来一切视觉艺术都有“有意味的形式”的共性,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这种形式是形而上的,是反映情感的形式,并且认为:“创作出来的形式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刻地打动我们,是因为他们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 打动人们的不是一般的的形式,而是有生命的,表达创作者情感的形式,是蕴涵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
书法的显在形式无非就是墨色的枯湿浓淡、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正侧大小,造型的收放错落及其这些形式元素相互间的对比组合等,偏向于空间表现,是典型的可视的形式。除了这些直观的形式之外还有含隐的形式,含隐的形式不是直观呈现的,是通过可视的形式来暗示或象征的,如用笔的轻重快慢,笔势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体势的欹侧摇摆、穿插避让和朝揖向背等富含力度、速度及节奏变化的势以及各种显在形式的丰富对比组合关系等,融汇于“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寓杂多于统一”的规则当中,融汇于书法点画的运动节律,这一点又偏向于时间的属性,类似音乐。兼具空间和时间属性的书法形式是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在表现力上也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所以邱振中在《运动与情感》一文中说:“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界,也是精神世界一切事物存在的形式。同时具备空间和时间特点的艺术,无疑拥有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为了扩大艺术的表现力,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雕塑、设计等视觉艺术也曾尝试时间属性的表现,这些现代艺术对于形式的律动及情感的表达似也不亚于书法的形式,但终也没有书法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强烈表现力,即使“梵高作品中的线条,可以说是西方近代绘画中最富有激情和表现力的,但是他那些笔触内部运动变化,难以与《丧乱贴》或《频有哀祸帖》的线条相提并论。” 书法特有的丰富表现手段都是通过其强有力的变幻无穷的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是生命和情感节奏的律动,构成了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书法的形式,生命和情感的运动节律便失去了承载的载体,也便没有书法艺术的存在。陆游汉宫春
形式是情感的载体,情感借助形式而得以表现,书法形式与情感之间的表现应该是高度吻合的,然而这却是极其困难的,难就难在书法的形式和情感都是极其微妙复杂,极其丰富多变的,并且容易受到外来的干扰。只有当创作主体达到“心手双畅”的忘情状态时,当情感不为一切所干扰,成为创作的主宰,书法的形式表现完全由情感所左右,情感与形式高度统一为一体时,书法的形式才成为情感活动真实的直接反应,这是一种少有的“心手无间,忘怀楷则”的理想状态,正如邱振中所说:“只有书法的线摆脱了一切可能摆脱的羁绊,得以尽艺术家最大可能去表现节奏、律动。只有在这种理想状态下的运动和节律,才可能匹配、追蹑情感的运动”。这也正是像《兰亭序》、《祭侄稿》这样“人书合一”的杰作难以重复的重要原因。尽管书法形式与情感存在着吻合一致的困难,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对应性。如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所说:“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 虽然吕凤子讲的是画法,但其所讲的两种形式及所对应的情感在《兰亭》和《祭侄稿》等书法作品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印证。西方学者库克也认为:“凡是横向的线通常表示安闲、平和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包含这运动,锯齿状线通常包含着痛苦和紧张,圆线和弧线表示圆满和完美。” 对于书法,如横线在欧、虞、褚等唐楷中运用的较为普遍,有安静平和之美,斜线在旭素等草书的运用,表现出迅疾癫狂的运动感,锯齿状线则对应于康有为、徐生翁等人的沉厚凝涩,圆线和弧线也有温润典雅的小篆与之对应。尽管书法的情感与形式难以吻合一致,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情感与形式以内在灵魂和外在形式共同构筑了书法艺术的本体,情感只有借助形式来表现,而形式的表现则是由情感所主导的,是被情感所有左右和驱使的,所以可以说形式是载体、是手段,情感是依据、是灵魂。由于情感的介入与表现,才使书法的形式表现感人至深,由于书法“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情感碰撞以及才与思的融合表达,才使书法产生出无限的诱人魅力,书法妙在情感。当然情感的表达不得不借助于相应形式的表现,没有形式的暗示或象征,再感人的情感也无法感知,因此书法又能在形式。这也正应合了包世臣的话:“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作品欣赏:
韦庄女冠子辛弃疾生查子行草高适诗行书扇面行书宋词于书大雅联众香万绿联朱长文续书断语
第五篇:【书法报上展】七夕红豆情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选刊 ■红豆书画院[定稿]
【书法报上展】七夕红豆情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作品选刊 ■红豆书画院
七夕红豆情 ——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选刊主办单位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无锡日报社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无锡市国画院
红豆书画院(筹)展览时间 2015年8月20日—26日
展览地点 无锡博物院前 言■红豆书画院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一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这一艺术形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七夕红豆情——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七夕这一特别的节日,以书法为艺术载体,书写红豆主题的诗词,点画之间,形神兼备,意蕴绵长。
给七夕节植入红豆情文化的内涵,是红豆集团的一大创举。七夕节始于汉代,到宋元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直至20世纪,民间部分地方还保留有妇女在当夜向织女星乞巧的传统。因牛郎织女故事的广为流传,在一些解读中,七夕节还因此承载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在当下,着眼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启了传统文化的寻访和重续之路。
2001年,全国人大代表、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先生决心重振七夕这一古老的节日,将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七夕节,打造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情人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尽一份力。于是,以情为主题,以红豆为标志,一个扎根传统文化、体现时代创新的红豆七夕节应运而生。红豆是有形的情,情是无形的红豆。红豆与七夕的巧妙结合,一方面帮助红豆集团丰富了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十多年来,红豆人不仅尝试了笔会、诗词、情歌、故事等形式,还采用了歌舞晚会、娱乐互动、网络参与乃至红豆树下的婚礼等各种方式,以新颖的巧思,不断地赋予红豆七夕节新的样式和内涵。“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因红豆而聚集,思念情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思念祖国。每一个人的内里最深处的情感因这个独特的机缘而倾诉、绽放,每一个人也因此而深深地理解了他人,生活更加舒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今年,是红豆七夕节的第十五次举办,书法被选为人们纪念传统、表达情感的新方式,此选择极为明智。这一次,红豆邀请了1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他们选取各自最有体悟的红豆诗词,创作了120余件书法作品,于七夕节当日在无锡博物院展出。书家所书,除王维《相思》等经典之作外,多是2002年“七夕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中的获奖名篇。如甄秀荣《送别》一诗,被誉为当代原创七绝中不逊古人之精品,在获奖后广为流传,此次亦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热捧。历史与当下在这里邂逅,艺术与情感在这里携手,文化在这里传承、创新、融合。本次入展作品同时结集出版,一定会让这满满的红豆之情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作品选刊张 海 中国书协主席
隶书红豆条幅胡抗美 中国书协副主席 草书中堂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
旭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张旭光 中国书协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行草中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孙晓云 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主席
行书红豆条幅鲍贤伦 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主席 隶书柳色中堂刘金凯 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省书协主席 行草中堂
圆帽顶红毳,方袍搭绛纱。海龙邀早饭,山鹿进秋花。试墨探倭纸,寻泉斗建茶。时抛红豆粒,竹下唤频伽。元·张宪《寄天香师》丁申阳 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副主席 草书中堂
海外捎红豆,镶钟十二时。心针巡日夜,无刻不相思。李 啸 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行书十载中堂孙 璘 中国书协理事、刻字专业委员会委员 隶书南国中堂朱培尔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行草中堂
怜我怜卿各悄然,流年多少意(落“阑”)珊。扶车一眼心犹痛,落纸千行泪已干。我自痴愚茧自缚,缘终花(落“月”)水空潺。相思莫道同消歇,红豆春来尚满山。周向鸿《寄友》诗郁 枫 中国书协会员、无锡市书协理事 篆书中堂
风送疏梅归后,笛将春宵吹皱。明月照西楼,正是流连时候。红豆,红豆,似水柔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