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9: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主要是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刚才,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发了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研究制定一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起草好这个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研究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成十二个调研组,正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下面,我讲几点初步的思考和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区域优势明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地位。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次做出了重要部署。一九八五年,继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和在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

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一九九一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明确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一九九二年,中央做出了加快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些都是中央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一市两省的情况看,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势头,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二OO六年三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九O年的二十三点一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九)、七点五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四),财政总收人分别比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九O年增长三十一点三倍和十六点三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江苏省城镇化率由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十三点七一九九O年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六提高到二OO六年的百分之五十一点九,浙江省城镇化率由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十四点五、一九九0年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二提高到二OO六年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经济活力大为增强,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二①O六年三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九O年增长一百八十三点七倍和四十四点四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长三角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催生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新路子。二是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创新破除体制的障碍、破解发展的难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三是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四是扩大区域合作交流,努力整合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形成发展合力。五是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局部与全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六是坚持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七是增强服务和辐射功能,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增强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市两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创新,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国各地区各方面支持的结果。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率先发展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为了紧紧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这就为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央决策的重要意义。在新的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面,率先发展起来。

第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区位得天独厚。长三角地区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同时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具有沟通长江流域腹地和广阔国际市场的空间优势。二是自然禀赋优良。长三角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土气资源组合条件较好;拥有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群,交通联系十分便利。三是经济基础雄厚。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已经崛起了一批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强的城市群。沪苏浙一市两省,二OO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百分之二十点七,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三,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七,一九七九至二OO六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四。二OO五年,全国百强县长三角地区占了四十八个。四是改革开放程度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的地区。五是文化科技教育发达。长三角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各类人才荟萃,科技力量雄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良好基础。六是区域经济历史文化联系紧密。多年来,各方面合作交流日趋加深,已初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所有这些,构成了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的综合优势和巨大潜力。

第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有着全局性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多地增加财政收人,国家可以拿出更多力量支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全国区域共同发展。二是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繁荣发展,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三是有利于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许多行业和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代表了国家水平,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也可以发挥“窗口”和“桥头堡”的作用,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沿江。沿海和其他地区扩散,从而有力地促进全国整体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的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趋同,过度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行政界限阻隔,市场体系分割,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影响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配套与衔接,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特别是土地、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治理和保护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流动人口快速增加,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课题。长三角地区要实现更好更大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出更加艰苦的努力。长三角地区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仅是这一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把长三角地区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促进这一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长三角地区的更大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要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着眼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初步考虑,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长三角地区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跨越,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在“提升、融合、率先、带动”上做大文章。提升,就是要全面提升整体社会经济素质,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融合,就是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合力;率先,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带动,就是要融人全国、服务全国,辐射、带动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发展,帮助和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推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为此,需要实行以下指导原则:

第一,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特别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近三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要实现更大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全面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必须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区域发展鲜明特色。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要从空间布局、发展重点、产业结构、城乡建设等方面精心谋划。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构建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有突出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四,必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理布局生产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市场一体化,使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既要发挥各地区各城市的优势和积极性,又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内合理分工、良性互动。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形成整个区域一体化的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促进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共同构筑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第五,必须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更好地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要素流动与多形式协作,促进长江流域各地区共同繁荣发展。

第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长三角地区不仅要经济繁荣发达,而且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共同进步。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要摆在突出位置。一是着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特别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着力调整工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全面分析国内外市场长期供求趋势,避兔一般工业盲目扩张。重点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特大钢铁产业群、石化产业基地等。同时,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有市场前景的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轻纺服装等产业的层次。三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重点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从建设、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紧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能耗和环保标准,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长三角地区寸土寸金,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约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要抓紧解决突出的行业性、区域性污染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的地方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希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都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全面繁荣和进步,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在于城市搞多大,有多么气派,而在于人的创新精神,在于地区和城市的创新能力,这是最根本、最长远的。长三角地区教育水平较高,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区内集中了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以也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大有作为。要着眼于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尽快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在长三角地区搞好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要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知识产权作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激发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创新智慧。一定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三)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要充分发挥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和综合效益,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区域快速交通网,形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交通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内外主要城市、产业带和港口之间的联系。加快综合枢纽建设,搞好港口枢纽与配套港口建设,加强航空枢纽与配套机场群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为两翼,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高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等通航等级,加快构建区域港口分工体系。二是推进区域能源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煤炭、油气、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强区域能源合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基础建设、重点工程和信息港建设为重点,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利用与共享,以信息一体化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要重视做好“三农”工作。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实力雄厚,应该也有条件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长三角地区农业比重虽小,但地位重要,关键是要做精、做优、做强。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依靠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二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积极培育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三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体制保障。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要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搞好“四个统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建立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突出抓好这些方面,就可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五)优化城市布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后一段时期仍是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总的要求是,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实力,加快特色小城镇发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保护环境,集约发展。二要协调城镇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发挥上海的龙头和核心作用,增强集聚、引导和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联系全世界。三要合理调控长三角地区城镇规模结构,优化人口空间分布,逐步形成以特大和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镇合理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四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完善城市公用设施,改善城市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

(六)推进社会和谐,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安,促进社会和谐,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人分配、教育、工生、文化、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看,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关系。长三角地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流人地之一,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维护他们的权益,使他们融人当地社会。二是扩大就业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系。长三角地区既面临继续扩大就业的繁重任务,又面临如何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要求。一方面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就业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三是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的关系。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关系。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标准。要加强对各种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市场化,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二是着力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保障。三是逐步在各方面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要以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发挥示范作用。国务院已有十多个部门将一些改革试点放在浦东新区,并取得一定进展。在条件具备时可以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在长三角地区加以推广。

加人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以后,我国对外开放进人新阶段。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新的形势下还要继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要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吸引跨国公司把更多的高端制造环节、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转移到长三角地区,扩大服务外包。稳步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对外开放。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有实力、守信用和有竞争力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举办二0一O年上海世博会是推进上海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也为长三角地区和其他省区市展示形象、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要确保办好二O—O年世博会,使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共享世博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这里强调一下,长三角地区深化改革开放还要着眼于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要注意实行协调的改革开放措施和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包括产业整合、交通整合、资本整合、外贸整合、物流整合、信息整合、人才市场整合和环境治理整合等。要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梳理各省市现有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实行相对统一的体制制度和政策措施,规范市场行为和招商引资政策,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

四、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要深人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制定进一步推进区域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的规划和政策措施要突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广泛征求意见,对初步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和进一步修改。指导性文件和发展规划成熟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次会议上,一市两省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加快实现区域经济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强烈愿望,要认真研究吸收。推进长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主要靠发挥一市两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市两省之间已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了“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座谈会明确任务、联络组综合协调、专题组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可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继续完善现有机制,深人探索新机制。要坚持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省市党委、政府应继续加强沟通协商,共同谋划区域发展大计,加强政策协调,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联动发展。

第三,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扬勇于改革创新、敢想敢试的精神。要正确运用中央赋予的权限和政策,自觉维护中央方针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同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凡是对发展有利的,都可以结合实际,大胆采用。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和运用我国各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上海、江苏、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依靠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在县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县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震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是陇东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回族在全县人口比重达90%以上, 这一基本县情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兄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文化、教育相对落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中心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从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高度,把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工作统筹考虑,切实加快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结合人社工作,就做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讲几点意见,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支持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1-

民生连着民心,关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切实搞好就业培训。大力开发劳务产业,支持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建立对接机制,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并完善包括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对边远山区和困难群众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按照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实施我县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规划。积极响应国家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公务员对口培训、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等重点人才开发工程。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人才开发和人才吸引服务能力,推进人才服务工作。在公务员录用中,采取单独列出职位、调整报考资格等具体措施,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录用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继续做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民族干部双向交流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民族地区机关事业单位3-

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抢抓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市委、市政府“1135”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张家川县“依托天水、连接平凉、融入关中、特色领先、乘势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第三篇:在全市社会发展部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社会发展部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1月24日)

同志们:

时值隆冬时节,大雪纷飞。今天下午,我们召开利川市社会发展部门工作座谈会,交流工作,交流思想,征求意见和建议,共谋利川市2008年社会发展工作。刚才,各单位回顾了2007年各自的工作情况,并就2008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行了交流。经过前段时间的考核,全市各部门顺利完成了目标任务。我着重谈三个方面的想法,与大家共同思考、研究。

一、2007年全市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7年是利川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两大严峻考验。一是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绝大多数地区遭遇了暴雨洪涝灾害,建南、谋道等地发生山体滑坡、民房倒塌地质灾害,洋芋瘟疫(减产60%以上)、生猪蓝耳(感染6000多头)等病灾破坏性大。二是烟厂破产迁建,给利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伤筋动骨”的影响,直接缩减GDP近10个亿,在心理上也给利川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面对这些困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团结一致,努力克服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市域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不含烟厂),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276万元,城镇建设步伐明显

加快。与经济发展一样,社会发展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总结、肯定。

一是普通高考成绩喜人。2007年高考,利川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在全州高考上线人数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利川市高考上线人数仍有较大增长,全市4321人参加高考,上本科线1913人,上重点线人数位居全州八县市之首,其中240人被各类重点大学录取。特别是利川一中在2007年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州八县市一中上重点线人数仅次于巴东一中。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市合医办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坚持把参合率作为重点,做到了规范、准确、及时报销,使农民医疗负担水平降低,参合农民受益情况明显。2007年,全市参合住院病人实际补偿率在全省新增试点县居第一。现在,全市参合率达到91%,比2007增加13个百分点。这项惠民政策不仅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更让老百姓共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三是文化活动异彩纷呈。2007年,宣传、文体、广电等部门精心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精心策划编排“春晚”,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尤其是今年的“春晚”基本上是启用本地的资源打造的,与去年的“春晚”相比上了一个档次。以广场作为载体,着力打造“利川之夏”等广场文化品牌,组织演出广场文化活动10余场。

四是社会发展投入力度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卫生、广电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广电方面,总投资约6000万的广播电视文化传媒中心已经开工修建;教育方面,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加大,解决了部分学校如厕难、饮水难、就餐难等问题;卫生事业方面,全市14个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一台急救车,人民医院门诊楼改扩建工程开工,民族中医院综合大楼即将完工,这些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使广大患者就医更方便快捷。

五是干部作风转变取得实效。市计生局直接深入到全市146个村,体现了优良的作风。我们的职校、档案局、民宗局、史志办等单位工作也有亮点、有成绩。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三个方面要引起注意:一是队伍管理有待提升;二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人才队伍有待壮大。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高度认识2008年社会事业发展的环境与形势

1、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由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建设和谐利川的基础比较薄弱。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就业、教育等方面不平等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村(居)民自治、中介组

织等社会管理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发展社会事业来实现。不加强或弱化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是一句空话。

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主导社会事业发展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作为县级及以下的政府有着两项重要职能:一是引导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推动社会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政府部门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越来越突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政府的正份、本职所在。

3、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三城”建设的重要目标。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人大、政协“两会”提出了“三城”建设目标。未来两年,高路、铁路将相继开通,对利川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市社会事业与周边县市比总体上有一定优势,但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有的方面还存在技不如人的地方。因此切不可盲目乐观,夜郎自大。必须确定更高的目标,倾注更多的精力,注入更大的投入,精心谋划,勤奋工作,加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利川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人口多,底子薄,欠帐多,发展压力大,是利川的实际。如何在有限的政府资源约束下扎实有序地强化、优化公共服务职能,跟上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步伐,是党委政府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突出重点,从最迫切、最紧要,惠及面大,影响面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务求取得突破。

一是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要实现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真正做到既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又用待遇留人。对学校、医院等单位大力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的,给予适当扶持和奖励。另外,积极开展“十佳教育工作者、十佳文艺工作者、十佳新闻工作者、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投资制度改革。当前,社会事业的主要投资者依然是政府,有的也需要社会来介入。需要多种途径进行争取,特别是要加大社会事业单位的招商引资力度。应降低准入门槛,完善社会投资的激励机制,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大胆创新社会投资的融资机制,优化融资环境,拓宽社会投资的融资渠道;保障社会投资主体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障民办与公办社会事业机构的平等地位,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体制;建立民间捐助社会事业基金,吸取较大规模的社会资金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是加大考核评估管理。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社会事业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并逐步建立起全新的、个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办实事的实效性,把上级的业务考核与社会的民意测评结合起来,合理划分权重,真正做

到既考虑“领导满意度”,又考虑“社会满意度”。将政府公开承诺必成、社会关切度最高的利民惠民工程列为考核的重点,同时把考核结果与领导的个人政绩挂钩、与经济利益的分配挂钩。

四是不断创新工作手段。注重运用新的手段,如利用新闻网加强与市民的交流、如教师稳定问题,舆论引导就起了重要作用。优化社会事业领域的资源配置,既使现有社会事业单位充满生机和活力,人力、物力得到更好的利用,又能最好地运用政府的投入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的互惠机制,促进社会事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

四、切实抓好当前工作

一是进一步谋划好各自单位2008年的工作;二是抓好职工春节安排。特别是做好春节期间,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安排;三是抓好春节值班。掌握动态,化解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四是抓好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行文要求,认真落实过节期间的廉政要求。

第四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5-01-2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代省长陈豪陪同下,来到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5个多月过去了,灾区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得如何?灾区群众还有哪些要求和期盼?总书记十分关心和牵挂。19日一大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飞机直接前往昭通,一下飞机,就转乘汽车一路颠簸前往鲁甸县。

在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习近平踏上废墟查看灾情。在受损严重变形的龙头山镇镇政府大门废墟前,习近平听取了当地干部关于灾区恢复重建的情况介绍。他强调,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习近平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

总书记走进邹体富老俩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收入等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邹体富老俩口回答“暖和”。

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玩游戏、唱儿歌,脸上荡漾着笑容。习近平走到孩子们中间,牵着孩子们的手,驻足观看他们的蜡笔画,祝他们健康成长。住在这里的受灾群众听说总书记来了,纷纷跑出帐篷,簇拥到总书记身边,习近平热情同他们握手。他对大家表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条心,有党和政府支持,有全国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总书记的到来,给当地干部群众极大鼓舞。一位当地干部激动地说,明天是大寒,总书记大寒节气之前来看望灾区群众,大伙写了一首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曈曈日,十万乌蒙尽开颜”。

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全市11个区县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总书记对这里的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地震灾区板房学校察看校舍建设情况。习近平听取了当地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他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习近平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20日上午,他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行村中街巷。街巷道路整洁,溪水环流,绿树成荫,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习近平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在洱海边,习近平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离开洱海边,习近平来到村民李德昌家。小院宽敞明亮,红花朵朵,绿意盎然,体现了坊、阁、照壁相结合和青瓦白墙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习近平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村民们争先恐后向总书记讲述农村的变化。习近平听后十分高兴。

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总书记离开时,村道两旁聚集了很多村民,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围拢过来的村民握手,向远处的村民挥手致意。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走进技术中心,了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扩大出口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牢牢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重要枢纽建设情况。在工程项目部,他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听取云南省发展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和加强互联互通、建设面向西南开放大通道情况介绍,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20日傍晚,习近平在驻地亲切会见了独龙族群众代表。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习近平复信祝贺。一年过去了,总书记惦记着乡亲们。习近平同独龙族群众代表一起观看反映当地生产生活变迁的视频短片,同他们亲切交谈。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与独龙族群众代表合影留念。习近平勉励他们立足自身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习近平强调,关于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党组织,都应该严肃认真对待党赋予的职责,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党组织要管理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规矩。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使每个党员、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措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党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王沪宁、栗战书、王正伟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活动。

第五篇:在劳模座谈会上讲话

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

同心同德奋力推进--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

——==同志在全市劳模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各级劳模代表请回来,主要是想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广大劳动者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同时倾听一下大家的心声,听取大家对市委、市

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几位劳模代表就立足本职,发挥模范作用,为--发展建功立业作了发言。大家谈的很生动,很感人。透过这些朴素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大家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感受到了大家始终心系--改革发展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我代表市四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我就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进一步振奋全市劳动者精神

劳模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也是引领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辉旗帜。近几年,正是以在座各位劳模为杰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概括: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四年来,全市GDP增幅均在12以上,比前五年平均发展速度提高1.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4,工业总产值三年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5.6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1.5亿元。我市在全省184个市市区排位中,其主要指标排位都上升5—19位。其中,GDP总量排位比2002年上升了9位,人均GDP排位上升15位,工业经济排位上升10位,第一产业排位上升6位,第三产业排位上升19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排位上升15位。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一直位列前3名。--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一是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上马,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紧锣密鼓,--航电年内开工上马,东河梯级开发2008年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兰渝铁路预计年底开工,兰渝高速已开始线路踏勘。二是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近日省政府公布将着力打造5条重点旅游线路,其中的嘉陵江黄金水道旅游线将贯穿我市,与正在加紧建设的四川旅游北环线形成网络,--成为两条省级重点旅游线路交叉的重要节点,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三是地下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石油“--构造”预测理论储量巨大,铀等地下矿藏开采潜力极大,目前已进入钻探阶段。这些必将为--今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风正心齐的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两推一竞五公开一承诺”干部选任机制改革,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强力推行市委权力阳光化;在全市率先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全面推行政务审批公开化;坚持动真碰硬,从严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重拳整治了干部职工打麻将、收送礼金、乱贴大字报告刁状、拉选票贿选、坑害外地客商等歪风邪气,全市干部队伍的风气明显转变,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尽管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横向相比我们发展仍很落后,挑战依然严峻:GDP总量在全省排89位,工业总产值还在全省130位左右徘徊;人均GDP才598美元,在全省全市排位靠后;周边市区的迅猛发展,更是咄咄逼人。所以,广大劳动者和全市人民必须正视差距,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产业互动,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生态家园新农村建设三篇文章,努力实现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工业兴市向工业强市两个跨越,推进--更快发展。

二、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迎接时代新挑战

劳动模范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而特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示范带头作用,一定要永葆劳模本色,勇于迎接时代挑战。

——加强学习,永葆本色。时代在进步,理论在创新,实践在发展,不学习无以创新,不学习难当重任。每一个劳动者特别是劳动模范,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要坚持学习政治、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管理能力,成为生产能手、技术能手、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要心系培育自己的人民大众,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传承劳模精神,永葆劳动本色。

——乘势而上,再创新业。站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各级劳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再立创新之志,再鼓争先之劲,在构建生态--、和谐--、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再创新业。特别是要大力弘扬--人精神,积极投

身--发展和建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踊跃参加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影响带领职工群众干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产品,创一流的业绩。

——坚持“三个着眼于”,齐心协力抓发展。劳动模范植根于劳动人民,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劳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定要顾全大局,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和市政府的各项部

署;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多为--发展谋良策,多为提升--形象创大业,多为--人民得实惠作奉献;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多做一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向党委、政府反馈普通劳动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发展局面,加快构建和谐--。

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推动--更快发展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创造伟大的业绩。今天到会的劳模代表中,有甘于奉献的生产第一线工人,有锐意创新的科技拔尖人才,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等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解放思想勇于创造、顾全大局爱岗敬业、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时代新风。你们都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人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也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当前,要推动--更快发展,就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重要力量和导向力量,就要大张旗鼓地弘扬劳模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要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坚决克服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切束缚创新的精神枷锁,坚决革除妨碍自身发展的“--是广元老大”的习惯思维,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全市上下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唱响全民创业主旋律,投身全民创业主战场。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要进一步把劳模精神与--人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劳动者以“三个着眼于”为出发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四、加强舆论导向,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摈弃劳动,远离劳动者。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艳的白领阶层,瞧不起体力劳动者,鄙视普通工人,不愿意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近几年,企业、社会对工人特别是有等级的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告急的报道屡见不鲜,就连市内一些机关招考文秘,也因为怕苦怕累应试者寥寥无几。爱迪生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普通劳动者永远是组成社会大厦的主体,普通劳动者就像一粒粒平凡的石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着世界。胡锦涛总书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诲,为劳动者写下最闪光的字符——劳动光荣。所以,要整合各种力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尊重劳动、推动发展的高潮。

——扎实搞好劳模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劳模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在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技能、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典型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选树和宣传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体现新时期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普通劳动者。今年5月份,要在全市集中开展“弘扬劳模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劳模事迹专题报告会、开办宣传优秀劳模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迅速掀起学习劳模热潮。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要以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自学成才活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劳模、争当先进职工的新高潮。全市广大职工要以劳模为榜样,把远大的理想信念与作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发展作贡献;要把爱国之情化作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发挥好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作用。

——认真做好劳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劳模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劳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劳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要继续做好帮扶困难劳模工作,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到劳模中去,倾听劳模的呼声,关心劳模的疾苦,切实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再立新功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志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这是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召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从传统型劳动者向学习型劳动者转变、从体力型劳动者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这是时代精神赋予劳动者的新境界。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谱写--加快发展的新篇章,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下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各位都是定点医院主管医保工作的院长、医保办主任,今天邀请你们来,主要目的是听取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之前,我想先说四点: 一是医保中心和定点......

    在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中青年朋友: 很高兴来到市委党校,和大家面对面地交流。大力培养和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今年9月,组织部从全市各个单位......

    在七一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的喜庆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憧憬美好的未来,庆祝党的生日。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向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并......

    在七一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七一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的喜庆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憧憬美好的未来,庆祝党的生日。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向......

    在七一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的喜庆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憧憬美好的未来,庆祝党的生日。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向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合阳老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2013年度 迎春工作通报会上的讲话 杨武民 (2014年元月10日)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县委、县政府把各位老领导、老同......

    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别社区党支部书记 鄢代江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马别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诚邀大家在这......

    在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界人士新春茶话会主持词 时间:2015年2月10日下午2:30 地点:会议中心明珠厅 主持人:冯锦跃 同志们、朋友们: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快要到了。今天,市委、市政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