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副局长 姚万义致辞(附实录)
原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姚万义致辞(附实录)
原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姚万义
挖贝网讯 1月12日消息,由挖贝网和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指导、中国经济网、网易财经、腾讯财经、和讯、中国财经、金融街、同花顺、东方财富网财经等媒体战略支持的“挖贝新三板领军企业年会”今日在京举办。挖贝网作为主办方,对大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本届大会以“开创格局 领先之道”为主题,旨在深度挖掘新三板企业价值,提升挂牌公司商业变现能力。
原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姚万义发表致辞。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万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应这个挖贝和博星证券三家企业的邀请来参加2017年挖贝网组织的领军企业的年会,所以我首先热烈祝贺这个年会的胜利召开,我想这个会议会对新三板企业,会对整个国家新三板的布局格局将起到更大的推进和引领作用,我觉得这个会非常的重要。那第三个这个上面写的说让我做一个致辞,我想借这个机会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在这个监管里面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干了20多年,特别是对新三板企业由衷的感兴趣,因为我在工厂里工作了25年,老三板的形成跟我有关系,所以说我想难得的这个机会,在这个会议上也给大家做点分享。
那我发言的题目就是股权投资的趋势和机遇,这个主要就是讲新三板他产生的历史,新三板的现实以及新三板的未来,我想就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知道2016年12月9号出现了非常重大的事件,就是新三板在短短的三年的发展当中破万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当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为什么,因为除了新三板以外,我们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将近23年的时间,我们才发展成了3000多家企业,而这个新三板短短的三年当中就破万家,这个意味着最近股转系统新的理事长谢东同志讲,新三板形成目前的规模是可贵的,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推进市场成熟发展和规范的先决条件。那这个是新的领导人对这个金融万家企业这样的一个评论,那就意味着说我们的新三板在2017年由原来的大规模的扩容量变进入到质变,到重点的提高企业的质量以及也要推出一些制度性的整个改革。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新三板是中国高投资资本市场建设的深化与完善,大家知道1996年深交所户交所成立了以后,用了20年的时间建立了三个板块,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那同时在这个建设的过程当中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他遵守了三条原则,第一个是实验性,因为我们这个资本市场非常经验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所以说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来进行实验,你比如说在国有企业改革当中一开始就有,我们全分制,这个是当时怕国有资产流失,后来经过 15年的发展才把这个制度解决,那另外我们每一个板块的推出都是有针对性的,那首先解决的是国有企业的大型难创股,这个就是在两个交易所成立之后首先推出的主板。那过了15年以后才解决了中小企业板,那中小企业板是解决了行业的龙头,又经过了五年,在2009年,就是19年的这个年头我们才推出了创业板,这个是解决在发展比较成熟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平台。
那根据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光有这三个板块是不成的,就是必须还要有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板块,那这个就是新三板,那到现在了还有一个区域性的股权市场,叫做四板,这个是以各省市为主的,现在全国有40多家,里面的企业也是非常多的,里面有大概1.7万的企业展示了公司有5万多,同时在2015 年还以券商为主的推出了券商的柜台市场,这个是46家券商做试验,那中国多层次市场初步金字塔式的框架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在现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就是新三板,为什么是新三板,下面我讲一讲新三板产生的他的时代内容。可能大家一提新三板就是说为什么叫做新三板了,那是应当有一个旧三板,确实有一个旧三板,从 1998年到2006年,这个是新三板存在的历史时期,他主要的就是(英语)网和(英语)网,一部以协议转让的形式存在了8年,2016年中关村开始试验,到2012年又经历了六年才扩充到湖北的东湖上海的张江和天津的滨海,然后2013年全国股份代办系统成立,2014年推向全国,接着就出现了新三板井喷式的发展,在2013年新三板加入256家,到了2014恩年以一个月100家的速度在挂牌,2015恩年以每月200家的速度在挂牌,2016年每旬都150家左右,现在突破了1万家,这样被喻为井喷式的发展。
那这个发展他是有着时代的基础和时代的要求以及投资界的要求应运而生的,那这个时代的要求我想讲就是三点,第一个是新常态,因为我们高速发展的两位不可数,在7甚至是要在6,传统的经济支撑的动力发展已经减速,需要新的增长的因素,那我们慢慢的找,那就是往中小微企业找,中小微在全国有5000多家,这样我们企业总数的98.8%,也就是说全国大中型企业只占到0.2%,就是三分之二这样的一个数量,而中小微企业的加速对国家的GDP占到60%,至于整个的税收占到50%,就业人数占到85%,大家说这么样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群体,国家当然要重视,解决这么多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就特意要产生一个板块,就是对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给予解决,这个就是新三板诞生的要求。
那除了这个以外他诞生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在进行经济战略的转型,进行创新的这个机制,所以说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这样的一个机制必须在资本市场当中要相应的有一个对应的融资的平台,这个也是新三板,所以说新三板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困难,给双创企业建成一个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平台,这个就是他的历史的使命,所以说造成了他在短时间内能够发展的这么快,当然与一开始的定位有关系,那他是创新创业,那就门槛比较低,成立2年,也没有财务指标,只要他这个生产能够持续连续,管理上比较规范,有一个券商也都做保荐,那基本上开始就能够进行挂牌,而且当时全国六七十家的城市都给予补贴,是有补贴上市的,那这个起步是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包容,门槛比较低,这个也是造成这个发展到万家的一个重要的制度的一个基础。
那到现在了可以说新三板完成了可以第一轮的制度释放,然后包括引进了做市商制度,包括进行了分层,然后还包括了准备分层制度还有退市的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可以说在第一期当中做成一定的规模,那这个历史任务到近万家就已经完成了,所以说在以后相对的这个发展速度上我觉得应当相对的稳定一点,现在就是每天上市的家数也渐渐的在六家七家八家九家,就是几十家的速度,这是一个比较值得大家注意的,我们要加强这里面的治理整顿。所以说新三板这几年的发展成绩不小,但是说问题也不少,现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现在整个的交易量8亿、10亿,你相当一年的交易量还没有主板一天的交易量多,那这样的话这个板投融资都受到限制,那这个板就有问题了。由于流通性没有交易,估值也低,现在这个投研体制也不健全,主板发展了20多年了,里面80%的企业都有投研报告,现在的新三板连10%都不到,我希望这个挖贝网多做贡献,提高很多企业的知名度来进行宣传,这个是很重要的,然后也让一些研究的人员对于特别接触到创新层的企业,应该给予研究。
那现在新三板存在了一些问题,大家也比较的关注,你比如说引入不引入进价机制,那从目前看,2017年6月份在创新层里面要进行再分层,而且有可能在原创新层的基础上再推出一个新的竞价机制的交易,这个也是渐进性整个的过程,他一定要遵循实验性、针对性和渐进性我说的这样三条规律。因为最近三个副主席都在讲,新三板是经国家统一的国务院统一批准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市场,是一个独立的市场,那这个注解词是什么,他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一定要有自己完整的体系,一个做市转让是不行的,他必须有竞价转让。另外关于转板机制的问题,我想国务院下达了4个文件,11次提到要转板,但确实是比较难,那新三板还要不要竞价机制,不然全场的买卖新三板成什么了,新三板剩下都是一些没有投资价值,或者是在这孵化的,那你还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投融资平台吗。另外你转,你往这个深交所转,那上交所呢,上交所占领新兴板块也得取了,然后全国性的推出测试,那目前也处于暂停的状态。所以说要转这个板很难的,而且有法律上面的障碍,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不说,这个转板反正国务院下文件了,肯定是要转的。
还有一个是关于投资门槛的问题,在现阶段因为新三板他的监管机制还不强,市场里面的流动机制也不够完善,新三板很多在成长当中,在这样一个高风险的这样一个市场当中,如何把门槛降低让大家进入,无非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灾难,中国证监会坚持高门槛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门槛肯定是要放低的,500万我认为是太高了,那实际上大家伙一做基金做定增就降到100万了,我觉得将来是300万和200万这些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这个就是现实。
我现在讲第三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个新三板,一半是火焰,非常快的扩容,一半是海水,很凉,交易也很冷清,怎么办,我想这个前面的股转系统的理事长杨晓佳他说过一句话,他说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最大的创新,下面我给他做一个解读,这个创新在哪儿,第一个大家知道他实行的是注册制,全国性的注册制,被喻为中国资本市场经济的格局,第二个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行和交易制度改革的实验田,你比如说发行和定增,然后优先股等等以后的大宗交易都是这样,所有发行制度上交易制度改革都拿他当实验,那第三个就是新三板定位很明确,是创新众业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在现实的情况下,因为别的都实行的是审核制,很多大块头的弯道超车,一些中介机构跟我们讲,说我们的标准是每年的利润1000万,我问他每年的利润1000万是新三板吗,那是创业板,现在属于混沌的时期,将来这一块是要按照中国这个三家交易所是要分开的,分层次的,要分等级的,现在还在发展当中,但是这个定位我们始终要注意要不忘初衷,要不然又建了一个新的主板的市场和创业板的市场,那中小微的企业还得不到融资的平台,那这个对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严重的损失。
那在这里面需要提醒的是,新三板是回报高,因为他是股权投资,他是成倍收益的,周期长,他是一到三年,另外就是风险大,他系统性的风险和非系统性的风险都有,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广大投资者要参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投资的策略是成长性,其他流动性才是你的议价和收益,那在这方面我们的券商有很好的经验,最好还是参与对新三板股权定增的参与,这样保险,然后门槛也比较的低,因为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那对于新三板的问题我建议了,大家伙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和前进当中的眼光看待,这个是在前进当中的问题,也是新三板成长当中的烦恼,那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大家伙想,新三板才有三年的时间,三天的时间还在一轮时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未来还是有非常大的这个发展空间,那刚才我讲了三位主席出来了以后都跟大家讲了,他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大家伙要坚定信心,而且现在有很多领导和企业来讲要有耐心,刚才我讲了,新三板成长的历史八年六年等等,你现在刚三年,你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胖子,他得一步一步往前迈。那很好,那2017年我看到中国证监会有关领导都在讲准备以改善流动性为抓手,实行一揽子的促进新三板市场建设这样的一个想法,包括了这个创新层和再分层有可能推出一个竞价层,包括私募基金有10家做试验,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引进公募基金,另外坚决的落实推实制度,对有持续经济能力不强,要坚决的退市,同时也会在2017年向创业板转板的事做出一个交代。
总之新三板承载着国家经济转型的众望,也肩负着扩大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重任,那也担负着支持科创企业成为高科技企业的这种推进器,所以说新三板的问题已经写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说这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的资本市场的版块,所以说他的重任在肩,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是他是有非常光明的前景。那我想说的是新三板是中国未来十年当中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入当中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并且最具活力,最有股权投资价值的新型的资本市场板块,他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我对此坚定不移。所以说让我们大家共同认真去做好准备,抓住机遇,迎接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三次盛宴,那最后祝大家在2017年在新三板投资当中取得丰盛的收获,也同时在春节到来之前祝全体嘉宾身体健康,也祝这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