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实习小结
法律实习小结
31009096 法学三班 徐嘉遥
不知不觉为期快两个月的实习竟然就那么结束了,习惯了每日早早起床赶班车的生活也应声结束,就好像突然刹了车,突然平静的生活竟然让人有些不习惯。
第一次进法院时,先是感叹它又有些偏远的地理位置,这是个市法院,坐落在卡坡之上,离市中心还是有点距离的,坐着车来的途中,一路的风景和道路也比较荒芜,从外面看,法院还是很有气魄和威严的,跟着介绍人阿姨,我上了大踏步来到了法院的大厅,左拐处的长廊里,民一庭的办公室门大敞着,四个办公桌依次排列,桌上都有一个电脑,办公室很宽敞,房里有三个人,介绍人阿姨向大家介绍了我的情况,跟我的办公桌对面的是我们办公室的法官姓石,我们都叫他叫石法官,是个很和蔼可亲的叔叔,在我们旁边的两个办公桌是两位书记员姐姐,冰冰姐和贾丹姐。
介绍人阿姨告诉我以后我的具体工作由他们来安排,让我好好加油,说着便离开了。这样的场景我是第一次面对,如此陌生的环境,我还有些局促,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法官把我叫去跟我交代了一下上下班时间以及班车的到达地,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最后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年轻人要多经历些,让我加油干。石法官的这些话说的很中肯,也确实让我本来不安慌乱的心脏安定了下来,也让我下定了决心,决心这两个月要好好干,只要能够得到锻炼,即使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于是,我便开始了每天早起的规律生活,每天9点半上班,班车是9点05分到家门口,本来爱睡懒觉的我,早起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迫于老爸的压力还有自己的决心,第一天上班我还是早早就准备好了一切。作为新人,一定要勤劳。干卫生,跑单子,这些活我都积极去争取,即使只是一些苦力活,但是我一个都不放过,因为没有实战经验,石法官也不会交给我一些技术性的活,只有从这些小活来慢慢干起,先熟悉一下法院的大环境,可是就连扫描和复印这样的活,我也经常出错,看来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一定要改掉了,一个星期后,慢慢也能叫上一些院里人的名了,因为我是新人,所以大家也都对我很照顾。
慢慢的石法官开庭也会开始带上我了,由于这么近距离接触当事人,所以我还是比较兴奋的,跟着姐姐们一起,看着他们淡定的样子,不愧是身经百战的,惭愧一下。这段时间接触的案子比较少,由于是民事厅,所以大部分是离婚诉讼和财产纠纷的诉讼,法官开庭时份外的严肃,庭外却从未见他发过火,原告被告总是会在庭上大打出手,严重违反法庭秩序,所以法官的威信也是需要好好维护的,这段时间的记录很繁杂,却让我受益匪浅,不再是机械性的工作,而是鲜活的一个个案例,看着原告被告在庭上的辩论,还有代理人们顺溜的口才沉稳的态度,就像就看一部部电影,有趣,并且发人生省。那段时间我像是一个干枯很久 的小树苗,不停的吸收水分汲取水分,就像石法官说的,年轻人之所以年轻是,是因为那份对所有事物原始的好奇感,这是活力的源泉。
日子一天天在过,一个多月就这么过去了,期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让我看到了很多的人间冷暖,有过质疑也有过彷徨,但还是坚定的走下来了,我见过为了2000块钱将亲儿子告上法庭的父亲,也见过离婚时为财产不顾当年恩情的,有的时候还是很寒心,当这些故事中的情景再现在眼前的时候,很残忍又无情,它们就想一盆盆的冰水,浇在我们这些青少年炙热的心脏上,有多少理想梦想都被浇熄,那些人性的黑暗面,勇敢面对后才懂得珍惜,珍惜那个未泯的自己。
离别总是来的太快太快,看着手中的笔录纸越来越厚,还有桌上装订的案件越来越多,这或许就是这两个月真实存在过的痕迹,有时坐着班车,趁着夕阳回家,慢慢也开始享受起这样一种生活,安定舒适,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市里。但是未来还是要走下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看着共事的同事们亲切的脸庞,再见这两个字却是很难说出口的,如果说在法院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什么,第一当然是一些关于法律的硬知识,它们武装了我的大脑;第二是我在法院里交到的这些朋友,他们是我一生的财富,这段时光太过美好,难忘的八月,希望之后我也能成为石法官这样受人敬爱的人,做出更多更好的事为更多的人们带去美好和希望,自勉之。
第二篇:法律实习小结
精选范文:法律实习小结(共2篇)一.关于刑事诉讼: 1.人权保护没有和国际标准接轨.国际基本人权公约对被追诉者在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主要有三种: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被告人的救济权利,被告人拥有的程序保障的推定性权利。这些国际标准,目的在于使刑事被追诉人在诉讼中受到公正的对待。我国在沉默权的规定上并没同国际标准完全相符。这使得我在庭审当中看到犯罪嫌疑人常常被吼来吼去,必须要回答公诉人员的一切质问,甚至有时是言语的陷阱.然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是常常收到严厉的限制.2.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由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刑诉价值观上历来强调惩罚犯罪,有罪必罚和实体真实,忽视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请示程序自身独立的价值。这种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观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司法的随意、妄断和专制,片面地以为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人民,本身也就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实际上,打击犯罪所保护的事广大人民尤其是刑事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但并非意为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刑诉法规定了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但实践中仅仅因为怀疑对象可能犯有某种罪刑就任意践踏其合法权益,忽视其基本人权的现象并不鲜见。3.控辩力量失衡.我国以前的刑诉结构具有典型的职权主义特征,强调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控方(检察官)和裁方(法官)在诉讼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检察院和法院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控辩力量对比的失衡,决定了被追诉对象的权利保护只能主要仰仗公安司法机关的自觉行为,也正是这种刑诉结构的模式,在控、辩双方同志式的联合权力的压迫下,辩方的诉讼权利在有些情况下只能是期待而已。4.好的理念和实践有差距.比方说现在刑事案件中推行无罪推定,案件要求零疑点.但事实上,由于整个司法系统的不成熟和技术上的滞后,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尤其是一对一的故意杀人案件,常常是要么判死刑,要么判无罪.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苦不堪言.进步: 1.能在观念上给自己定位.起码从形式上看工作的流程非常的进步.工作人员也能以国家公职人员的标准进行工作.2.错案追究制度。公、检、法等机关均制定有错案追究制.强化了个人的责任.3.从实习的经历中看到,公安机关的作风明显好转,在我数次的提审观察和日常接触中中,几乎没有看到以往常见的公安机关非法取证的情况.刑讯逼供被绝对禁止.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也从现象上消失.4.司法工作者个人素质明显加强.老师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比我预想的强很多.视角很丰富,逻辑很严谨.二.关于死刑 8月11号以检察院监刑人员的身份观看了死刑执行.看到了现实的场面,才明白为什么最高法收回了死刑核准, 即使这都是些十恶不赦的罪犯,不该被同情.但是国家用暴力强制无条件剥夺他人的生命确实是太可怕的事情....残酷的枪决也就罢了,死者生前悔悟的眼泪和倒地时满脸的献血我也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将死刑犯的身体无条件的进行解剖就是我根本不能理解的了.诚然他们是不能选择生死的,但是,他们也该要求将痛苦减低到最低的权利.而且,对于他们的亲属,他死了,就洗刷了所有的罪恶.为什么不可以要求全尸呢?为什么没有选择是否捐赠的权利?为什么法院可以卖掉尸体?医院又从中牟了多少巨利?想到他们物尽其用,想到老师们说那些尸体解剖完就丢去火化,那还是个人吗?那就是一堆肉啊!我终于忍无可忍.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死刑具有威慑力,但是,我们无法证明死刑具有比终身监禁更大的威慑力。那么,我们便不能不说,国家适用死刑实际上是在以作为国民的犯罪人的生命作赌注进行一场遏制犯罪的赌博。看死刑执行的方式标准,只有给受刑人所造成的痛苦最少的方式才是国际人权法上认为合法的方式,这有助于实现行刑文明.然而现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我们还根本没法追究死者家属的态度,更没法知道给医院给法院尸体的钱用作何途?!执行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都要喝压惊酒,但是,有些东西,注定不是区区一杯酒就可以被历史遗忘的.三.关于亲自提审.头次亲自提审,是九个犯罪嫌疑人的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为了准备这次工作,我详读了几次卷宗,关键的事实和口供几乎是快能背下来了.之后又和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第一个提审的,是我认为态度最好,最易公关的对象.那只是个17岁的小孩.可是,没有想到,一直在公安机关老实交代的他居然一上来就翻供,并且态度及其恶劣.对什么问题都不承认,并且一再叫嚣要叫律师来他才肯讲话.我也很耐心的告诉他,要配合我们的工作,认真的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他的律师下午才能见到.可是他完全置若罔闻.当时我气急之下拍桌叫道你看香港片看多了吧,少来这一套,回答我们的询问是你的义务!当时,他也呆了下,然后,潦草的回答了一些提问.老师进来了,看了看情况,然后就说,结束吧,他这态度以后就会吃到苦头.于是我的第一个提审对象就匆匆离开了.他离开的时候好像还有些犹豫,有些话想说.但是终究是回头走了.之后又提审了三个,他们有的配合,有的顽固,但是我一直心神不安.于是老师说,你太温柔了,这些人,进了看守所,没哪个老实的.我看你要多吼点.他哪里知道我正在为自己拍桌遗憾呢.这不正是我一直鄙视的行为吗? 回到家和父亲说了今天的工作,原本以为父亲会安慰一下我.没想到父亲劈头盖脸的教训了我,说,作为一个学了法律的人,居然对犯罪嫌疑人拍桌子,你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你的那些原则去了哪里?回房的我反省了很久,是的,我应该用法律的知识教化他,用自己的人格威慑他,让他自己感觉到行为的愚昧,心甘情愿的配合工作.即使我做不到,我怎么也不该作出拍桌子吼叫的事情来&这仅仅是发泄自己没有成功怨恨,而不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应有的姿态.第二次去提审的时候我终于弥补了自己的遗憾.有个犯罪嫌疑人一直翻供,对很多犯罪细节不予承认.我一边循序渐进的进行询问,一边力图寻找他答语中的蛛丝马迹.终于,数个逻辑矛盾浮出水面,他被我设置的反问逼的前言不搭后语,最终承认了自己的主要犯罪情节.这场提审结束以后,我深深吐出了一口气,老师也满脸微笑给予肯定.事业永远不该沦落为任务.更不可沾上浮躁,急功近利的灰尘.[法律实习小结(共2篇)]篇一:法律实习总结
实习报告
在当代社会,进入大学学习一门专业技能从而进入相应的领域谋生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的求生途径。然后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多的投入到对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并不紧密,导致中国的大学生出现“高商低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就显得特别珍贵和必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法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因此,对于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将本次的毕业实习作为本科生必修课之一更是体现这一现状。
在为期14周的实习中,我认真踏实,虚心请教,勤于思考。对于老师及同事提出的建议虚心听取,及时改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我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未曾出现过迟到早退现象,与律所同事和睦相处。通过在律所的进行实地学习实践,我对律师这一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问题有了切身体会,熟悉并动手操作了律师的基本工作,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同事沟通相处。这些都将为我的职业之路做好铺垫。
在本次实习中,我的工作主要涉及了三个部分。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急速发展。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我国法律的数量激增,填补了很多法律空白,为公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法律保护。律师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相关职业需要进行的相关培训接踵而至,这不仅要求相关组织提供师资进行授课,也需要法律工作者积极虚心学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是现实生产力,我们所学习的一切只是应当是为应用服务的。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自己动手能力的欠缺,很多知识点尽管掌握了,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常常觉得束手无策。对于学校课程提供的实务类课程尽管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授课老师讲授的毕竟是他自己的经验积累,对于我们这些尚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并不能有深刻的体会。这次的实习是我们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的良机。通过这次长达14周的学习,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及方法,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莫大的帮助作用。
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应有的观念和独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现有证据构建的法律事实是一切诉讼行为展开的基础,也是法律行为展开的唯一依据。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应该就证据论事实,这里的证据应该是经过质证并予以采纳的证据,对于没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并且不应受到案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同时还要考虑证据的证明力,各个证据之间的关联[法律实习小结(共2篇)]性及完整性,不可依据孤证定案。严谨周密是作为一个律师必需的思维行事要求,作为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律师必需穷尽所有合法的方法和途径来收集有力证据,在刑事审判中要排除所以疑问,在民事审判中排除合理怀疑,唯有坚持这一基本思维方式才能使法律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发挥。
在这次实习经历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法律工作者的紧缺。以前我以为中国的法律人才市场已经饱和,因此才导致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极低。然后我观察到的情况是,绝大部分的法律工作者全部涌入律所这一领域,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市场和领域等待我们开发,比如在社区法律援助这方面就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居委会是维持居民日常生活,解决领里纠纷的前沿阵地,在每个居委会安置适当了解法律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更好得维护居民的合法权利,同时可以为日常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加快纠纷的解决。此外,社区也需要定期举行相应的法律宣讲活动,使居民对身边的法律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增加居民的法律知识储备,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这一目标总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多元化的纠纷预防及解决机制将提供了大量岗位,在中小型企业的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我国主张调解和诉讼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这种大形势下,当事人可以不再拘泥于耗时耗财的诉讼程序,而转向更加灵活便捷的调解模式,这势必会促进调解委员会的迅速发展,这也将为法律人的就业及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在实习期间,我也发现在司法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纸张的浪费。目前,中国的所有司法材料,无论是证据还是文书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纸张进行记载的,这样造成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实习期间,一个有关房地产的诉讼整理证据中有一份长达500余页的材料,我复印了整整两天,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同学那里我了解到,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些案卷要用小推车运到法官的办公室,给法官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是现在很多已经承认电子证据的合法效力并展开应用,我国也有大量学者在推动这一进程的发展。与纸质文书相比,电子文书无论在资源节省方面还是传送方面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借鉴在银行系统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子单据的传送系统swift的经验,建立自己的电子信息传送系统。
经过这14周的实习工作,在掌握了律师行业的基本信息后,我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段时间,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人生中
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作为一个职业新人,我既要虚心求教又要肯定自我,即不能目中无人也不可妄自菲薄。通过此次在律所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身上的诸多不足,并决心在大四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提升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法律人的信仰,也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学习法律的目的即是服务大众,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事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来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公民生活的安稳,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法律人的前景可以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0821班
0803014246 边菲菲
篇二:法院实习个人小结
实习小结
一、实习时间:5月28日----6月1日
二、实习地点: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
三、实习目的:
从三月份准备司考以来,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日益深入,法律基础知识进一步扎实、理论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是对于实务接触甚少,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也就不能发现不足,反过来影响了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徐新意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理论实践相结合,对任何理论知识,终究都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此次在武进法院的实习让我们开阔眼界,学会处理好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践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力求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期达到提高法律素养和实务水平的目的。
四、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主要在诉讼服务中心展开,小组五个人分工不同,作为组长,我的主要任务是听庭审以及协助其他组员的工作,也有幸接触更多,学到更多。首先,翻阅和整理案卷。案卷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审结的案件都要及时订卷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刚开始整理的时候比较生疏,时有差错,后来通过向书记员请教,我很好地掌握了整个卷宗整理和装订过程,能够独立完成案卷装订工作。整理案卷也为我提供了接触各类案件的机会,当我认真查阅和整理浓缩了多方工作流程的卷宗之后,我逐步了解到一个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检察院审查起诉再到一审法院审理判决的具体工作程序,并从中体会到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每个案件审理终结后的退卷工作和向最高人民法院寄送关于死刑复核的案件材料,又让我对二审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有了清楚的认知。
其次,参加案件旁听。在实习期间,每天早上我都旁听两到三场庭审,从简易程序到普通程序简化审,从民事合同纠纷到刑事犯罪,我都认真旁听、记录。在旁听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审判人员公正、中立的审案态度,以及公诉人和辩护人激烈的辩论。庄严的法庭、严格的程序,无不折射出法律的严肃和公正。从审判人员对被告的发问中,能体会到审判人员对于整个案件审理思路的把握,更好地了解案件事实。而在公诉人和辩护人的争论中,我又能了解到案件争议的焦点。观摩法庭庭审还让我对刑事案件庭审的整个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比起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表述,庭审让诉讼程序更形象具体,记忆深刻。
最后,书写法律文书。这几天,我们还接待了武进区横林镇的几位当事人,帮助他们书写起诉状、申请执行书、恢复申请执行书等。法律文书不仅格式要规范,内容更要合法、合理、合情。虽然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法律文书的写作,对法律文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写法律文书的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法律要想运用的好、有说服力,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多进行实务锻炼。事后,当事人因为我们绵薄的帮助而连连感谢,更让我们坚定了走法律之路,用法来捍卫公民的权益。
五、实习感悟:
(一)对法院工作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
实习之前,对法院及法官的认识仅限于书本知识和一些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印象比较模糊而且带有明显的模式性。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实际的法院工作跟想象的相差巨大。1.法院工作[法律实习小结(共2篇)]的重要性。法院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刑庭实习,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恶性刑事案件,每一个案件的处理都关系到诸多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每个案件都需要以公正客观的心态对待,确保受害人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被告人得到应有惩罚,正义得到伸张。2.法院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案件跟书本上学的案例相差悬殊。教材中的案例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筛选、确定没有争议之后才被选入的。但是实践中的案例很少具有这样的典型性,案件事实具有诸多模糊之处,而且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每个案件都需要法官耗费大量的心血反复推敲、斟酌,有的甚至通过数次合议仍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简单的以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允许保留少数人意见,并随合议笔录一共提交审判委员会定夺。3.法官工作的艰辛。真实的法官工作远没有电视上写的那样轻松惬意。恰恰相反,法官工作实属不易。不仅要面对案件双方的双重压力,还还要抵御来自不同方面的拉拢诱惑。每个案件,法官们都会尽心调解,以求被害人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被告人能够得到一定的宽恕;每个案件,法官们都会反复斟酌,以求客观公正;每次二审开庭,法官们都是周密安排、紧凑高效。但是法官们的努力却常常得不到理解。实习期间,经常遇到群众上访、静坐,甚至冲击法院,法官的工作环境需要更加切实的
保障。
(二)法律普及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的普法工作始终未间断,但是现实情况却极不乐观。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显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加强之处。我们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有相当比例。犯罪年龄的低龄化、犯罪手段的残忍、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法律的无所畏惧,让具有多年审判经验的法官们都心悸不已。被告大多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孩子,他们在作案的时候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不计后果,图一时之快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家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看着他们在庭审时的忏悔,父母在旁听席上默默地流泪,以及被害人亲属的悲痛欲绝,我的心里十分难过,每个案件背后都是两个甚至更多家庭的灾难。对于未成年犯罪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要做好法制宣传与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避免他们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走上不归路。
(三)要时刻注意加强学习。
首先,向周围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人学习,学习别人优秀的能力,优良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技巧。法官们都具有长期司法审判工作经验,他们学识渊博、执法如山,合议案件时能迅速抓住案件的关键点进行剖析,庭审时对庭上情况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掌控能力,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获益良多。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让我对法官这个神圣的职业更加的向往。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周围的同事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博采众家之长,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次,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我国法治的逐渐完善,每年有许多部法律法规出台。如果满足于现状,你会发现你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很快就会过时。作为一名法律人,必须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时刻注意把握法律的最新动向。在实习时我发现,每名审判人员的书架上都有着数量众多的法律专著及经典案例汇编,在审判工作之余,他们都非常注意法律知识的更新。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法律人,学习无处不在,法律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很多事情,你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够真正的了解,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难免会有偏差。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熟悉了法院的工作流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同时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我们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宝贵财富。
在此我由衷地向为我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给予我们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珍贵的一笔。
法学092 09418223 朱亚楠
第三篇:法律实习小结
一.关于刑事诉讼: 1.人权保护没有和国际标准接轨.国际基本人权公约对被追诉者在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主要有三种: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被告人的救济权利,被告人拥有的程序保障的推定性权利。这些国际标准,目的在于使刑事被追诉人在诉讼中受到公正的对待。我国在沉默权的规定上并没同国际标准完全相符。这使得我在庭审当中看到犯罪嫌疑人常常被吼来吼去,必须要回答公诉人员的一切质问,甚至有时是言语的陷阱.然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是常常收到严厉的限制.2.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由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刑诉价值观上历来强调惩罚犯罪,有罪必罚和实体真实,忽视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请示程序自身独立的价值。这种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观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司法的随意、妄断和专制,片面地以为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人民,本身也就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实际上,打击犯罪所保护的事广大人民尤其是刑事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但并非意为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刑诉法规定了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但实践中仅仅因为怀疑对象可能犯有某种罪刑就任意践踏其合法权益,忽视其基本人权的现象并不鲜见。
3.控辩力量失衡.我国以前的刑诉结构具有典型的职权主义特征,强调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控方(检察官)和裁方(法官)在诉讼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检察院和法院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控辩力量对比的失衡,决定了被追诉对象的权利保护只能主要仰仗公安司法机关的自觉行为,也正是这种刑诉结构的模式,在控、辩双方同志式的联合权力的压迫下,辩方的诉讼权利在有些情况下只能是期待而已。
4.好的理念和实践有差距.比方说现在刑事案件中推行无罪推定,案件要求零疑点.但事实上,由于整个司法系统的不成熟和技术上的滞后,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尤其是一对一的故意杀人案件,常常是要么判死刑,要么判无罪.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苦不堪言.进步: 1.能在观念上给自己定位.起码从形式上看工作的流程非常的进步.工作人员也能以国家公职人员的标准进行工作.2.错案追究制度。公、检、法等机关均制定有错案追究制.强化了个人的责任.3.从实习的经历中看到,公安机关的作风明显好转,在我数次的提审观察和日常接触中中,几乎没有看到以往常见的公安机关非法取证的情况.刑讯逼供被绝对禁止.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也从现象上消失.4.司法工作者个人素质明显加强.老师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比我预想的强很多.视角很丰富,逻辑很严谨.二.关于死刑 8月11号以检察院监刑人员的身份观看了死刑执行.看到了现实的场面,才明白为什么最高法收回了死刑核准, 即使这都是些十恶不赦的罪犯,不该被同情.但是国家用暴力强制无条件剥夺他人的生命确实是太可怕的事情....残酷的枪决也就罢了,死者生前悔悟的眼泪和倒地时满脸的献血我也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将死刑犯的身体无条件的进行解剖就是我根本不能理解的了.诚然他们是不能选择生死的,但是,他们也该要求将痛苦减低到最低的权利.而且,对于他们的亲属,他死了,就洗刷了所有的罪恶.为什么不可以要求全尸呢?为什么没有选择是否捐赠的权利?为什么法院可以卖掉尸体?医院又从中牟了多少巨利?想到他们物尽其用,想到老师们说那些尸体解剖完就丢去火化,那还是个人吗?那就是一堆肉啊!我终于忍无可忍.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死刑具有威慑力,但是,我们无法证明死刑具有比终身监禁更大的威慑力。那么,我们便不能不说,国家适用死刑实际上是在以作为国民的犯罪人的生命作赌注进行一场遏制犯罪的赌博。
第四篇:法律实习小结
一.关于刑事诉讼:
1.人权保护没有和国际标准接轨.国际基本人权公约对被追诉者在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主要有三种: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被告人的救济权利,被告人拥有的程序保障的推定性权利。这些国际标准,目的在于使刑事被追诉人在诉讼中受到公正的对待。我国在沉默权的规定上并没同国际标准完全相符。这使得我在庭审当中看到犯罪嫌疑人常常被吼来吼去,必须要回答公诉人员的一切质问,甚至有时是”言语的陷阱”.然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是常常收到严厉的限制.2.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由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刑诉价值观上历来强调惩罚犯罪,有罪必罚和实体真实,忽视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请示程序自身独立的价值。这种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观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司法的随意、妄断和专制,片面地以为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人民,本身也就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实际上,打击犯罪所保护的事广大人民尤其是刑事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但并非意为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刑诉法规定了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但实践中仅仅因为怀疑对象可能犯有某种罪刑就任意践踏其合法权益,忽视其基本人权的现象并不鲜见。
3.控辩力量失衡.我国以前的刑诉结构具有典型的职权主义特征,强调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控方(检察官)和裁方(法官)在诉讼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检察院和法院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控辩力量对比的失衡,决定了被追诉对象的权利保护只能主要仰仗公安司法机关的自觉行为,也正是这种刑诉结构的模式,在控、辩双方同志式的联合权力的压迫下,辩方的诉讼权利在有些情况下只能是期待而已。
4.好的理念和实践有差距.比方说现在刑事案件中推行无罪推定,案件要求零疑点.但事实上,由于整个司法系统的不成熟和技术上的滞后,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尤其是一对一的故意杀人案件,常常是要么判死刑,要么判无罪.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苦不堪言.进步:
1.能在观念上给自己定位.起码从形式上看工作的流程非常的进步.工作人员也能以国家公职人员的标准进行工作.2.错案追究制度。公、检、法等机关均制定有错案追究制.强化了个人的责任.3.从实习的经历中看到,公安机关的作风明显好转,在我数次的提审观察和日常接触中中,几乎没有看到以往常见的公安机关非法取证的情况.刑讯逼供被绝对禁止.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也从现象上消失.4.司法工作者个人素质明显加强.老师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比我预想的强很多.视角很丰富,逻辑很严谨.二.关于死刑
8月11号以检察院监刑人员的身份观看了死刑执行.看到了现实的场面,才明白为什么最高法收回了死刑核准, 即使这都是些十恶不赦的罪犯,不该被同情.但是国家用暴力强制无条件剥夺他人的生命确实是太可怕的事情....残酷的枪决也就罢了,死者生前悔悟的眼泪和倒地时满脸的献血我也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将死刑犯的身体无条件的进行解剖就是我根本不能理解的了.诚然他们是不能选择生死的,但是,他们也该要求将痛苦减低到最低的权利.而且,对于他们的亲属,他死了,就洗刷了所有的罪恶.为什么不可以要求全尸呢?为什么没有选择是否捐赠的权利?为什么法院可以卖掉尸体?医院又从中牟了多少巨利?想到他们“物尽其用”,想到老师们说”那些尸体解剖完就丢去火化,那还是个人吗?那就是一堆肉啊!”我终于忍无可忍.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死刑具有威慑力,但是,我们无法证明死刑具有比终身监禁更大的威慑力。那么,我们便不能不说,国家适用死刑实际上是在以作为国民的犯罪人的生命作赌注进行一场遏制犯罪的赌博。看死刑执行的方式标准,只有给受刑人所造成的痛苦最少的方式才是国际人权法上认为合法的方式,这有助于实现行刑文明.然而现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我们还根本没法追究死者家属的态度,更没法知道给医院给法院尸体的钱用作何途?!
执行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都要喝”压惊酒”,但是,有些东西,注定不是区区一杯酒就可以被历史遗忘的.三.关于亲自提审.头次亲自提审,是九个犯罪嫌疑人的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为了准备这次工作,我详读了几次卷宗,关键的事实和口供几乎是快能背下来了.之后又和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第一个提审的,是我认为态度最好,最易”公关”的对象.那只是个17岁的小孩.可是,没有想到,一直在公安机关老实交代的他居然一上来就翻供,并且态度及其恶劣.对什么问题都不承认,并且一再叫嚣要叫律师来他才肯讲话.我也很耐心的告诉他,要配合我们的工作,认真的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他的律师下午才能见到.可是他完全置若罔闻.当时我气急之下拍桌叫道”你看香港片看多了吧,少来这一套,回答我们的询问是你的义务!”当时,他也呆了下,然后,潦草的回答了一些提问.老师进来了,看了看情况,然后就说,结束吧,他这态度以后就会吃到苦头.于是我的第一个提审对象就匆匆离开了.他离开的时候好像还有些犹豫,有些话想说.但是终究是回头走了.之后又提审了三个,他们有的配合,有的顽固,但是我一直心神不安.于是老师说,你太温柔了,这些人,进了看守所,没哪个老实的.我看你要多吼点.他哪里知道我正在为自己拍桌遗憾呢.这不正是我一直鄙视的行为吗?
回到家和父亲说了今天的工作,原本以为父亲会安慰一下我.没想到父亲劈头盖脸的教训了我,说,作为一个学了法律的人,居然对犯罪嫌疑人拍桌子,你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你的那些原则去了哪里?回房的我反省了很久,是的,我应该用法律的知识教化他,用自己的人格威慑他,让他自己感觉到行为的愚昧,心甘情愿的配合工作.即使我做不到,我怎么也不该作出拍桌子吼叫的事情来…这仅仅是发泄自己没有成功怨恨,而不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应有的姿态.第二次去提审的时候我终于弥补了自己的遗憾.有个犯罪嫌疑人一直翻供,对很多犯罪细节不予承认.我一边循序渐进的进行询问,一边力图寻找他答语中的蛛丝马迹.终于,数个逻辑矛盾浮出水面,他被我设置的反问逼的前言不搭后语,最终承认了自己的主要犯罪情节.这场提审结束以后,我深深吐出了一口气,老师也满脸微笑给予肯定.事业永远不该沦落为任务.更不可沾上浮躁,急功近利的灰尘.
第五篇:法律团课小结
20101192团组织生活小结
团支部:20101192团支书:鹿媛媛记录者:姜桑桑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22日活动地点:H310
2出席人数:37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法律在我心中”团课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法
律,学习法律常识,运用法律的武器保
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特此举
办了此次法制宣传活动。
首先给同学们观看了青少年犯罪实
例,同学们都略有感触,发表了自己对
法律的了解和对案例的分析,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加了关于法律的知识问答。法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同学自导自演了小品《作弊记》,有趣,生动的演出让大家在轻松地氛围中学习和认识了法律,其实,法律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空洞。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法律铭记我心”的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时刻记住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刻遵法,守法。
大学生要知法守法,在我国改革开放 30周年取得伟大成就之际,大力宣传宪法和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对于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说:“徒法不足以自行。”纸面上的法律要变为现实就需要人们去守法。中国从戊戌变法之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理念,萌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守法意识。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神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在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第一次把变法的锋芒指向专制政体,揭
开了中国法治运动的序幕。民族的前辈
为我们开了先河,我们必须觅寻巨人的足迹,实现他们未尽的憧憬。大学生作
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守
法精神,弘扬法治理念,服务科学发展
是祖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把守法作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精神,不但积极宣传守法的意义,更要坚决同违法的现象作斗争。
总之,我们大学生必须在懂法的基础上,作依法治国方略的积极践行者。
通过团课,我们对法律的了解进一步加强。我们清楚了何为法,法为何,法德基本特征和要求以及特殊性,我们感受到了法德无处不在,每个现实案例,无不反映出发的普遍性,我们了解了部分法律条文的规定,体会到了法律的庄重、严肃。当然,我们的收获可能更多,学法之后,即为懂法,之后便可用法,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利用法律保护合法权利,反对违法行为。
20101192团支部
201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