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亲葬礼纪录片解说词(大全)
父亲葬礼纪录片解说词
梁圣柏
2012年2月26日4点20分父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94岁。连日来吊唁的亲友络绎不绝,门前围满了花圈,鞭炮齐鸣,哀乐低回,香烟缭绕,纸钱堆成了山。28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周边的群众自发地加入到送葬队伍中,送葬的队伍长达几公里。为纪念父亲我为葬礼纪录片写了一段文字:
父亲XXX,生于1918年8月30(农历七月二十)卒于2012年2月26日(农历二月初五)享年94岁。他18岁与母亲XXX结婚,育有四女一子。
他颇通文墨,却性情耿直。父亲读私塾12年,背过不少古代典籍,在生产队历任财经、保管等职,二十余载。他秉公办事,乐于吃苦,颇受群众信赖。
他心胸豁达,从不与人结怨。全组50余户,上自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孩童没一个跟他和不来的。即使是在“四清”运动中,沦为挨整的对象,他也没有沮丧忧愁过。一次,“四清”工作组给他戴上高帽子,让他站在禾场中间,坦白交代;发动群众揭发他的罪行,结果,没几个群众响应,把他当场给逗乐了。工作组说他没得脸,他说:我是没得脸,可是群众给了我脸。群众也一阵哄笑,斗争会就这样草草收场。许多年后,当他跟我们谈起“四清”时,他说:“毛主席整得好,我们当时的干部是有问题。”十分客观,毫无怨言,颇有反省意味。
他风趣幽默,积极乐观。生活小事,喜怒哀乐,常以顺口溜的形式来表达,博得众人一笑。他年过八旬以后,身体大不如前,连走路也没以前快了,但还是酷爱喝酒,他作顺口溜道:“一天三餐酒,生活有奔头,要是不喝酒,腿子不肯走,要是喝了酒,腿子像疯狗„„”
他十分勤劳,一生健康。据说他在未满月时害过一场大病,因而听力受损,此后再也没进过医院,没见他输过液。他年过七旬还在下地耕作,直到逝世,只要能动,就一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临终前半月突然吃不进饭,小便不通,后来,小便失禁,但大脑特别清晰,逝世前一天,说话如常。这与他勤劳、乐观、饮食有度关系极大。他年至期颐,子女悉心赡养,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他酷爱烟酒,但把持有度。他20岁开始吸烟喝酒,除生病外,从没间断,直至逝世。年轻时,一般抽中上等烟。年老后,抽的烟就比较低档了,但始终不抽最差的烟。每天一到两包,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年过九旬之后也不少于一包。也没见他得过支气管炎、哮喘什么的。喝酒,只要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没喝够,他会主动要;一旦喝好,谁也劝不进一点酒。喝了一辈子,却从没醉过一次酒,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他教育子女,身教重于言教。从不打骂孩子。世态炎凉,他只用他充满睿智的豁达来化解生活的阴云;风里雨里,他只用他坚强的臂膀来挑起生活的重担。让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去学习去效仿他做一个坚强的人、乐观的人、豁达的人„„
父亲啊!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子女!
善有善果,好人一定有好报!我相信天国的路已经为您铺满鲜花,天国的门已经为您打开„„
安息吧,父亲!
第二篇:纪录片解说词
附件: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情况分析
中央电视台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纪录片频道,每天播出4小时纪录片,频道序号为CCTV—9,新的纪录片频道将在全国范围内委托定制纪录片,全国的制片人和纪录片摄制组参与创作,开启了在“制播”分离模式下纪录片创作的新时代。新的纪录片CCTV—9对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催化”。“纪录片发展的春天来了”、“纪录片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业内人士对即将开播的纪录片频道的赞誉。
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既是和CCTV—9的对接,也是打造白银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平台的需要。白银纪录片基地以制作大型的电视专题片、系列纪录片、电视剧、数字电影等为重点。以弘扬主旋律、反映白银改革发展成就、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历史为己任,创作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影视精品。2010年召开的“西部纪录片(白银)高峰论坛”为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甘肃的纪录片创作有白银的声音,通过纪录片,让白银走向全国。所幸的是,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我们白银电视台并不落后(较甘肃省而言)。
2009年,白银电视台大胆实践,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创作了14集的大型人文电视系列片《黄河258》,今年拍摄4集纪录片《黄河S湾秘事》,规划中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陇原枪声》(又名《靖远起义》,5集)、反映会宁教育的纪录片《师魂》、红色题材
《大会师》、生态题材《大移民》、工业题材《铜城——共和国不会忘记》。2011年将是白银纪录片创作的有利时机。
还有部分设想中的选题正在酝酿,如反映白银城市建设为内容的专题片。如《白银蓝天梦》(白银空气治理);《我家的变迁》(白银棚户区改造);《最后的火车》(白银工业史);《黄河畅想曲》(聚焦黄河旅游文化经济带);《铜城儿女》(劳模、先进专访);《党旗飘飘》(党建工作);《红色记忆》(长征、西路军纪实);《荒漠化的省思》《宋平和郭富山》(绿色、环境、生态、人文);《绝响》(民间音乐、民间文艺);《黄河野鸭》(地理、环境);《旱塬古象揭秘》(考古)等。
中远期目标:28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会师》,反映发生在70多年前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历史事件,史诗般的讲述那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抢救性的发掘历史资料。纪录片将历时3年,于2016年3月前完成,5月推广发行,9月拟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1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师魂》,以写实的手法,艺术的表现会宁的教育精神,以大山深处的几个点、几个人展开纪录,突出故事性(矛盾冲突的设计)、突出人物命运(人物命运的细节展示),突出地域文化(黄河高原的民俗风情),实现继《脊梁》后又一部反映会宁教育的影视作品。
近期目标:8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陇原枪声》,以发生在1932年的靖远起义为线索,反映中国共产党上世纪30年代的“谍战”故事,把我省地下党员血雨腥风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屏。
白银纪录片基地的优势:
1、制作优势:整合电视台的优势资源,把优秀的编导、摄像和制作人员集中到纪录片基地,打出拳头产品。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心是一个全国性机构,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甘肃省电视台)和我们有很好的合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机制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营创收。
3、人才优势:影视是一个重装备、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白银基地”具备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优秀的影视业人才加盟。以干事业的精神吸引人、以丰厚的补助留住人、以先进的文化培养人才。争取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为培养高端影视人才的摇篮。
4、竞争优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立后,白银的地方影视制作实现了和国内、国际同行之间的“同台竞争”。我们已经走过的两年多的纪录片创作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不少创作经验和教训;中央电视台即将推出的纪录片频道为白银纪录片基地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其实早在两年前,其他各地市州也积极行动起来了。酒泉台已经在央视《探索·发现》累计播出了十多集自拍节目,平凉给央视制作的《关山》已近尾声,天水的大型纪录片《渭河两岸》正在制作,张掖台的数字电影《卧佛寺传奇》正在拍摄,还有像《百年青海》、《茶马古道人家》等纪录片的推出,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请相信我们,把白银纪录片团队“扶上马”,她就一定能“淌出一条路来”。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
2010年12月8日
第三篇:纪录片《父亲》观后感
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
纪录片《父亲》令人动容。这样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心潮澎湃,那根心弦拨出的是尊重、感动,更是钦佩。
蔡荣国就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他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在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先后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双腿不能走路。但面对这样的噩梦与打击,他没有退缩,坚持不懈地背着两个儿子上学,筹款带儿子上京看医生。
每天早上周而复始一成不变的事,就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背儿子们上楼,腰肌劳损,却没有表现出气喘吁吁,那一步一步,那么重,但仍求稳,更稳。不经意间地向地面推一把,他并不埋怨与担心,皱皱眉头,他的脚步仍旧缓慢而沉稳。只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跟别人不一样,他们同样需要课堂,需要知识。
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他周密地计划着带孩子们乘地铁,尽管很麻烦;看完病后他仍旧“兴致勃勃”地领着似乎有些绝望的孩子们到天安门前游玩,还要千方百计地让大儿子恢复信心,积极生活;快要回厦门时,他上街买了些小吃,买了些北京的特色产品,打包回住所看着孩子们吃,他在一旁问:“怎么样,料多不多?”他的目光在两个理应正值青春年华的儿子间游移,眼神里是疼爱,是知足,是期望。而他只是看着,自己没有吃。
2005年,他成为了感动厦门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而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他那潜意识里的应付的责任。
他对儿子们做的事都是有益的事,虽然很累,但绝对毫不犹豫,义无返顾。正如老师所说,如果问你,你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你回答因为父母把我养大,那是利益平衡;如果你回答怎么能不孝顺父母呢,那是人干的事吗,这就是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感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蔡荣国对他那两个重症肌无力的儿子,就有着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更甚者,这不是责任,就是他的生活,做这些事,就像吃饭喝水,是最最平常的,最最不需要思考为什么的。或许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这些付出会获得回报,因此,在看到儿子写下《感谢父母,我的路》时,他情不自禁,潸然泪下。那是他心里情感最真实地流露,或者说是爆发。他没有理由地爱着他的两个儿子,尽管不知道他们会多早离开„„
生活中像这样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或许有很多,大大小小,都令人动容。可能多了就不足为奇了,但我想,它总会栖息在我们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土地,生根发芽,如果能开花结果,或许社会会更值得每个人身处其中。
第四篇:纪录片《父亲》读后感
纪录片《父亲》观后感
在我看来,《父亲》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主人公韩赔印是中国千千万万父亲的缩影,他勤劳、淳朴、善良、乐观、慈祥,也和每一位父亲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是,《父亲》这部记录片有着不平凡的拍摄手法。故事以父亲韩赔印的日记本(也有记账薄)为主线,贯穿全片,让这位原本很普通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形象,愈发让人觉得他其实在平凡地生活,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但是,他又是那么的特殊。他的日记本里总是写满了自己半辈子对于人生思考,文字浅显易懂,却并非不是人生哲理!他的日记本里总是写着对于儿子韩胜利的期许和鼓励,这与片子后面儿子并没有如父亲希望的那样找到好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父亲的一如既往的和善努力,让观者更多感受到了父爱的深厚,这位朴实父亲的乐观。他的日记本里总是准确地记下一笔笔账,哪怕是几块钱,也要清楚的在小小的日记本上写下,再高兴地画下一条条横线。父亲在像亲朋好友借钱时,虽然屡受挫折,但是仍然乐观,仍然拉下自己的面子,继续为儿子借生活费。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不仅仅体现在关键时刻,还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为了让这部纪录片的突出性加强,该片运用了对立的人物情节组合故事。其中,最多的是父亲与儿子的对比,镜头总是在父亲的生活与儿子的生活之间穿插,儿子在不停地学习生活,父亲在不断努力挣钱;儿子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块,父亲每个月150块就够了。期间,也有韩胜利与其同学的对比,周末同学们在玩耍,他一个人在校园里拾垃圾;全寝室6个人,有3太计算机和5部手机,但他什么也没有;寝室都在休息时,他天刚亮就起来看书背单词。父亲为了儿子读大学很不容易,比儿子吃更多的苦,儿子在学校比其他人都努力节俭,从而也体现了韩胜利家境的贫寒。
纪录片里有许多重复的镜头,但是它们当中的重复是有变化的。比如,父亲的日记本很爱出现,但是每次都是在不同的情况出现的,有的是父亲在记账,有的是父亲在算账,有的是父亲在创作自己的对联,有的是父亲在写自己的梦想和对儿子的期望,有的是父亲的人生领悟。但是,父亲的日记本总是旧旧的,总是记的满满的。重复这父亲与儿子一起吃饭,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父子两的生活也随着日子的变化,吃的也渐渐变好了,特别是儿子回家,一家人吃的也挺好的。他们的家境随着儿子的大学毕业在变好,然而大学本科毕业的儿子每月的工资却没有年近60的父亲多。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心酸的事情,但是,白发越来越多的老父亲却没有一句怨言,坚持着,努力着,为儿子还因上大学歉的2万元。从红色年代走过来的父亲,带着这份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是儿子最大的精神支柱。
全片平淡如水,但却像一杯浓茶让人在夜里无法入眠。让人感觉到现实的残酷,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被现实打到,现实让我们心寒。但父母和家仍是我们最好的温暖港湾。就算在外受了再大的困难委屈,也要想想乐观父亲给予的一切,伟大父亲的乐观向上!
第五篇:纪录片《父亲》观后感
纪录片《父亲》反映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的经历。看完全片,想问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没有权,要如何生活下去?
我们从小守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教育信条忍受着十年寒窗苦,某某某考上什么大学了,某某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了,象牙塔在山峰顶端闪闪发光向我们摇摇招手,可是当我们真的抵达了那个地方,才发现有多少是海市蜃楼。我在大四的年纪看大一的小学弟小学妹改各种抱怨大学与想象不符的状态,宣泄怀念高中的情绪,只想转身对中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说一声,你终于还是把他们骗进来了。
大学生这个定义真是太宽泛了,清华北大毕业的叫大学生,二本三本毕业的也叫大学生,什么大专职业学校毕业的也叫大学生。每年高考完了统计出来的升学率就像浸了水的海绵,看似很大,其实很水。到找工作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又要学历又要成绩又要实践又要证书,妈的你当我全才啊。
回归影片。
父亲韩赔印是最普遍的中国式父母的代表。勤劳朴实憨厚舐犊情深,父母就是这么个角色,你找他要钱,他哪怕兜里只有一百块,也会想尽办法凑个一百二十块给你。所以我们看到片子里韩赔印这里借二十那里借三十的凑儿子的生活费。纪录片的好处就是生活化,人情冷暖,一看便知。有人掏钱有人支支吾吾有人索性不理,换做电影,早就一拍肩膀:老韩你儿子有出息哥几个一起供他读书。不需要去指责谁,没有人规定一生下来就要乐于助人的,没必要自己饿着肚子还为人家上层建筑买单的。大家都不容易。
父亲随身带着一个小账本,记录各笔借款,以便日后偿还。有时候还写点鼓励性的句子,如果忽略掉他的职业,可以说父亲也挺文艺的,对美好生活充满想象,信奉书本上的那些励志语录。六十岁带着家人去北京,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父亲的脑海中是不是还浮现出天安门上太阳升的场面。他说那个时候我们都有钱了。父亲的有钱是建立在儿子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有空调有电脑的憧憬之上,可是现实是儿子毕业一年还在青海户外干工程。一个月赚八百多块还不如自己在西安给人家做水电来的多。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现实面前惯常的一个表情:无奈。拍摄者问胜利,你父亲会接受你做这种工作吗?(服务业之类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职业)他说不接受也没办法。还是无奈。
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生活在底层的人不会去想也无暇去想是不是上层体制出了问题,或者说他坚定的信念出了差错,而研究者只会待在温暖的室内去开开会吃吃饭象征性地讨论出现的问题。有经历的人无能力,有能力的人无经历。曾经在会议室外等人,看着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跟院长一起讨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讨论的热火朝天,掌声阵阵,让在寒风中等候的我听得都热血沸腾了。可是后来我一想,不对啊,你们在这儿纸上谈兵,但是就业的主体——学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学生来你怎么知道他们身上存在哪些从象牙塔到社会人转变期的问题。退一步说,容纳就业人群的单位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企业来你怎么知道他们需要怎么样的毕业生。总不至于大家毕业以后都进高校吧。
儿子韩胜利。其貌不扬,家境贫寒促成的腼腆害羞性格,转了一圈招聘会出来一言不发,曾经以为可以留在城市,接受三百块的月薪,哪怕不要钱跟着干也行,问及恋爱说再等等。憨厚的不得了。年轻人,你把一腔热情满腹学识捧到城市面前,城市是否会含笑接纳?你要还读书欠下的两万块债务,你要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八百块的工资要干上十五年。同样,生活在都市的人,为一个房子不吃不喝也要十五年。这样的繁荣昌盛背后是多少滴血心酸。
纪录片拍到胜利的上课、吃饭、寝室,利用业余时间捡瓶子去卖,两个塑料瓶五毛钱,啤酒瓶一块钱,拍摄者问他,有没有想过出去做个兼职赚钱,他只是沉默的摇摇头。性格决定命运。弱肉强食的都市森林只合适放弃一切自尊骄傲厚着脸盆的推销者,他们要匍匐在前辈脚下,把自己的经历添油加醋不厌其烦地呈现诉说,就是棵白菜,却恨不得卖出黄金的价。不要质问胜利大学干了什么,温饱尚且不足,素质拓展职业规划个屁。突然想到个问题,国家的助学贷款呢?要一个学生每个月只有两百生活费,要一个父亲终日低声下气地向工友借钱?
他们也是我们,离家千里来到所谓的大都市读书,用四年的青春,用一麻袋的钱换回一麻袋的书本,站在离开还是留下的十字路口,周围人步履匆匆,自己却找不到方向,何去何从?
一部纪录片,看破中国高等教育的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