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启发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启发
随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新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西北农村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然而,由于西北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效果仍然不太明显,我们理应分析研究国外课程开发模式,为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四种模式,关于课程开发,国外曾经出现过四种主要模式,即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情境模式。这四种主要模式同样适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这些模式没有详细阐明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和方法,但是它们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路。
(一)目标模式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和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经典之作。泰勒在此书中提出了具有普适性、影响深远的“泰勒原理”。该原理主要回答以下四个中心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泰勒原理被众多的研究者简化为四段渐进式的课程开发模式: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上述四个基本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结果为下一轮确定目标提供了反馈信息。在泰勒看来,“教育目标是指导课程研制者所有其他活动的最关键的准则”〔1〕,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选择学习经验(内容)和组织学习经验(方法),才能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一是对学习者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最后,这种目标的选择、排列、确定,由课程编制者依据对“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予以确定。自泰勒原理产生后,目标模式一直在课程研制的理论探究及课程实践领域居主导地位,被认为是“概括了本世纪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中最好的思想”〔2〕。第一,泰勒原理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和开发的范式。目标模式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原则、步骤、要求和程序等,是一个相当完整、系统、可操作的模式。第二,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大大提高了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使其成为动态的、开放的过程。通过评价不断地搜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加以充分利用,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课程。第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泰勒将学生、社会生活、学科专家三个方面作为目标来源,使得目标模式获得了合理的基础。此外,泰勒将目标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得目标模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但是目标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斯滕豪斯认为,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斯滕豪斯认为,目标模式从知识进步的角度看也许有很大效用,但在应用于实际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它们逻辑上越令人满意,可能越不适用〔3〕。
(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确立起来的。在过程模式中,斯滕豪斯主要论证了课程研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第一,一般目标与程序原则。所谓一般目标,即过程模式不是进行目标预设,而是确立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教育目标。这个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并不构成最后的评价依据。所谓程序原则,即课程研制的指导性规则或总要求,这只是作为课程研制的方法及指导思想而使教师明确教学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指向于对课程实施的最后结果的控制。第二,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在斯滕豪斯看来,合理的课程设计必须说明课堂上的现实状况,仅仅合乎逻辑是不够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反映教育目的及教学过程的实际,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教育及知识本身固有的标准为依据,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的而不是以预设的学生行为结果为准绳。过程模式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反映教育本体功能及知识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三,开放的课程系统与形成性评价。课程的开放性强调学生的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人的理解与判断。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评价中,应是一个诊断者,而非打分者,评价应以教育主体及知识内在的价值及标准为依据,而不是预设目标达成度的鉴别。过程模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之中。它冲破了目标模式“技术理性”的樊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这显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当然,过程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过程模式在强化课程研制过程艺术性的同时否定了其科学性的特点。其次,过程模式在强调人文理解及学习者主动性的同时否认了对科学知识的传承及其社会功效性指标的重要意义。再次,过程模式在规范教师质量标准及高扬教师研究者角色的同时却赋予教师理想化的境界及过高的要求,致使过程模式在具体的课程研制实践中的影响远不如目标模式那么广泛、深远、持久〔4〕。
(三)实践模式实践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和生物学家施瓦布,他曾与布鲁纳等教育家一道领导了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课程运动”。实践模式在课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被认为是课程“范式”的转换〔5〕。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理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强调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实践兴趣”。实践的课程模式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课程理解为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他们与课程内容和环境一并构成课程审议的第一手信息来源。三是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连续统一。施瓦布认为,脱离具体实践情境的抽象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结果是在适应实际的兴趣、需要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内在于过程之中的。同时,手段与目的也是密不可分的,目的内在于手段之中,手段是“期望中的目的”。四是强调通过集体审议来解决课程问题。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成立包括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对课程问题进行审议,通过审议形成一个学校共同体,集体参与课程审议不仅是作出合理行动决定所必需的,而且是参与者彼此互动、相互启发的教育过程〔6〕。施瓦布的实践模式使课程实施更具人性化,充分关注到具体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而集体审议又有利于兼顾多方公共利益,加强各方的合作,使课程实施与设计主体多元化,增加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当然,实践课程模式的“集体审议”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多方困难,因为要统合多方观点,各种选项之间易发生利益冲突和纠葛,使审议过程往往效率低下。另外,强调“各种情境是独特的”,过于注重课程的实践价值,而忽略了客观存在的、一般意义的、可靠的理论,没有看到课程的理论价值的一面,从而难免会走向相对主义的极端。
(四)情境模式(或环境模式)情境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他立足于对具体的学校情境进行微观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校本课程的研发模式。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强调按照不同学校各自的具体情况,在对学校情境予以全面分析与评估基础上研制课程方案。课程研制的中心及焦点在于具体的、单个学校及其教师,并认为学校本位课程研制是促进学校获得真正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这一模式由分析情境,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解释与实施,检查、评价、反馈与重建五个具体阶段构成〔4〕。情境模式是校本课程比较常用的模式。情境模式深受文化分析的影响,它吸取了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的合理成分,是一种灵活的、比较全面的、适应性很强的模式。它随学校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对策。这种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地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地联系起来。情境模式总结了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经验教训,没有死板地把五个组成部分规定为“直线式”的操作过程。而认为这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操作过程可以从一个部分开始,也可以从几个部分同时开始。尽管情境模式与其他课程研发模式相比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综合性、合理性特点,但仍难称其至善至美。如在具体课程方案研制策略的选择上,只以不同学校具体的情境分析为依据,虽赋予了课程灵活性的特点,但却使课程蒙上了现实适应论的阴影,易造成学校课程研制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
二、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对我国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通过对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分析研究,我们看到尽管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存在着差异,但是,这些模式都关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环节,这对于我们选择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有一定帮助。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应体现开放性、导向性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不宜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不要目标。也就是说,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确立的课程目标并不在于控制、束缚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式的运作机制。它与封闭式的、输入产出化的课程目标所引发的线性教育运作机制完全不同。在课程目标的呈现方式上,应以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为主。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追求“实践理性”,对学习者、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动性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能够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追求“解放理性”,强调学习者、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性表现,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根本目的。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所以,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应体现开放性、导向性,更多地采用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体现兴趣优先、资源为本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要体现兴趣优先、资源为本的理念。兴趣优先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要关照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顺利推行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优势之一便是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所设计的任何课程都必须能够满足并不断地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之树长青。资源为本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西北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学校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西北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农村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传统、自然风貌,有着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民间传说和饮食文化,这一切都是可资开发和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特色,生命力更强。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校本课程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完美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同时,校本课程实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校本课程应能体现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他的智慧和情感。通过实施校本课程,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校本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是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本上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分离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深化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四)在校本课程评价上倡导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校本课程评价应倡导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树立多元评价理念。主要包括: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是指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相适应的评价共同体。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员都应是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对象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范围的广泛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应包括准备、编制和使用三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一系列评价活动。根据每个阶段评价活动的主要特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以及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三种基本方式〔6〕。多元评价方法是指在校本课程多元评价理念指导下采取的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校本课程倡导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总之,多元评价理念有助于我们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视野,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
摘 要: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价值、条件、类型、程序、评价、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理论 研究,一些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足之处在于理论方面还应加强对学校文化重建、社会 文化支持与学校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方面在于调动一切因素激励更多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特别应重视 农村 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概略 新课改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 总结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 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与问题研究 初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概念、价值、类型、条件、评价各个方面。目前 已深入到管理、文化等方面。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99年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目前提得较多的是“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对此,一种意见认为校本课程与原来的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校课程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校本课程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课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这一术语就背离了三级管理的分类标准。三级管理的课程范围应该更确切地被称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同义,都是为了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管理的权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确定国家、地方、学校为不同权力主体,从而相应出现三级课程的提法。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 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 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我国很多人在更多的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来替代“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还有论者认为,“校本课程”是静态意义的理解,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理解,但忽视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环节。所以赞同使用“校本课程 发展 ”这一术语,认为它既可涵盖课程实施、评价环节,又包含决定和决策及强调课程决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动态的过程。还有学者提出,从字面上,校本课程开发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这个大家较为认同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应放在鼓励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目前还难以实施。国内大多数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只能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少部分具备相当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学校在实施“校本的课程开发”。有学者 分析 了“校本”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强调使用哪个术语,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决策,强调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 现代 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过去以高度统一为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 时代 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尝试,意味着下放部分课程决策权,是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肯定了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实践基础,课程资源的保障。从内部环境方面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傅建明以伦敦教育当局下属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探讨了校本课程支持策略。校本课程支持分两大类: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支持,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支持。就前者而言,这种支持来自教职工、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中心等;就后者而言,需要给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课程领域的信息、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的参照系等。简言之,成功的校本开发需要由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学校教育哲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 网络、协调 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那么,是不是要具备所有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答案是否定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明晰的过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程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个人、教师小组和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来看,则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与程序,崔允漷介绍了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程序、塞勒等人的程序和托马斯的程序等。在此不一一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采取一种甚至多种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又有学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其它说法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的依据。在必要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还有人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任务──开发人员组成与培训──编写计划的制定──可行性论证──提纲、内容 和体系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分工──初稿的讨论、修改与形成──试用初稿取得反馈信息──评估、初审──修改、完善、送审等。实际上,是对上一程序较为详细的阐述。
(五)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门有特色的课程,吸收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科学 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课程质量、学生选课、上课常规及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程序主要有四阶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与管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还涉及到对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 历史 演进、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等各方面。总的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非常有意义,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课程内部深层次问题,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不足之处在于泛泛而谈者多,真正有价值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是否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或评价改革的问题?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怎样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学校文化的挑战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并通过评估学生需求、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撰写了《课程纲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典型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过程。南京师大附中从开发学生潜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了“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与策略。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学校的全部课程几乎都是校本开发的课程。南京师大附中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为升学预备类的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示范。上海市大同中学从国外引进《知识论》这门全新的课程。它不是追求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求其合理性与可靠性。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是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程开发的一种典型。以上学校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随着国家三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学校为了“赶时髦”,或者是因为迫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而去开发校本课程,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还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得过于神秘、艰难,根本就没有尝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等。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
龙街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学生身边、就在社区。因此我校确定了“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为校本课程开发主题。
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以及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但长期以来我们推行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没有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权力与义务,他们不知所措,感到责任重大。为此,学校派员外出学习、请教研室老师来校指导。在学校开发小组的领导下,教师中很快形成了“互动”热潮,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校本课程开发,坚持“重视与参与并举”不动摇
1、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各教研组以教研组长负责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感受到“三有一心”,即有领导、有主题、有评价,从而增强开发工作的自信心。
2、全员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学校的教务、总务、党团、工会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计划完善,全力投入。
二.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目标明确的思想 我校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即: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3.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稳中求发展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培养一支有献身精神、有理论素养、有教育敏感、有研究头脑、有教学能力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教学科研,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成长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校的整个科研过程为: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循环往复,研究不已。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们在参与中探寻,在探寻中思索,在思索中变革,在变革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三课带动,岗位练兵。
通过开展三课活动,加强岗位练兵,大力度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以点带面。为了更好的展示教师在新的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校内评优课,全校所有教师都参加,每人自选内容,或组内教师同上一个课题。通过个人精心准备,组内集体备课,学校按个人抽签安排好日程,人人讲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评课小组,个别教师的教学标准达成度较低,领导教师进行分析帮助其对症下药,边学边改。
示范课引路。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有自己特点的教师在校内做新课程的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起到引路的作用。使教师互相切磋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充实和提高自己。本学期龙开锋、安丽萍、周云等老师均上了两节以上示范课。
特色课促其提高。为了加速骨干教师的成长,学校要求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如龙开锋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特点;周云老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特点。学校通过组织这种课,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讲课的教师受到鼓舞,听课的教师受到启迪,实现了教学双赢,使他们能够在新课程实践中尽快成熟起来,通过以上三种讲课的形式,锻炼了教师,提升了教师授课水平,也使课堂主阵地成为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舞台。
2.课题带动,专题探索。
课题带动。我们将校内正在开展的教科研课题作为培训基点,使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问题即课题,小现象真问题。我们以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遵循“教学-问题-归因-设计-教学-反思”的研究思路,学校有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将积累和运用有效的结和起来”、“联系农村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个课题,各个学科又有小课题,如中学文科组“阅读与写作”、理科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验组“优化农村实验教学”等。用教学实际充实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专题探索。在课程改革中,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教学过程的变革、课程的评价等等。如果我们采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办法,肯定都抓不好。我们分轻重缓急,采取“话题式”教研,重点突破的办法,把课程改革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如:《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等等。每个专题的探索,我们都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控制、有总结;每个“话题”的探索,都使老师们观念上有所收获。
案例研究。我们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课堂实录等形式进行了案例学习,请县教研室刘桂华老师到校听课、指导、分析。引导老师们边学边做,边做边创,在讨论、研究中,老师们豁然开朗,投入实践与研究之中,案例成为我们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攻略。
3.互助带动,反思提高。
为使教学研究 经常化,在教学研究中我们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师师互进。集体备课需教研组长精心策划,全员教师参与,共同学习指导,避免集体讨论、交流与反思流于形式。借鉴了“个人先期备课、集体研究、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浓厚了教研氛围,在集体备课中突出抓了三个重点:一抓个人研究的落实。每位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初步教学思路,形成简案。备课组长对每位教师的简案进行审查签字,并把简案纳入备课考核之中;二抓集体研究的效度。统一研究时间,统一研究地点;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突出课堂设计,突出学法研究;加强检查和督促。三抓个性化修改操作的实效。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结合学情修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真备学生,根据学情对通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二是结合特长修改。教师充分考虑发挥自身的特长修改通案,突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将个性化修改,作为备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写出个人的简短教学后记,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让教师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成败、启示和顿悟,记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心路历程,养成自觉学习、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达到教学与教研的同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共进。校本教研,给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锻炼、展示提高的平台。
四、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不断总结 1.经验:
①我校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勇于开拓,不等不靠,大胆带领教师开发和研究适合我校需要的校本课程。
②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整合一批青年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条件,既拓宽了青年教师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③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而且纠正了自己过去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并把好的习惯和能力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各科的学习成绩。我校期末统考成绩良好。
2.存在问题:
①缺少专家的引领,所以造成老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底气不足,开发的深度不够。
②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五、下步工作设想:
基本思路:继续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有效落实教学常规,科学开展课题研究,注重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1、严格执行新课程课时计划,确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顺利实施。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特别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继续加强新课程教材研究。通过课改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钻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促进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提高。
3、扎实深入的开展校本教研。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提高教研员及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培养特色典型,形成骨干梯队。要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教学的优秀典型;本着边实验,边落实,边总结,边提高的宗旨,充分发挥特色典型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努力达到有办学特色的学校。
龙街二中教务处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特色,探索校本课程教学经验,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
长:袁红光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卢新颖 连懿德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选择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抓好理论学习和宣传。
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在教师、学生、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参加相应的校本课程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自主发展;有个性地发展。
3、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课程开发寓于科研课题研究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成功地实施校本课程。
(2)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3)校本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定期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并将根据课程开发目的意义,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根据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标准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凡经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的课程,均被确立为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学校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也将定期对教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与评价,加强监控。
(5)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根据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等进行评估。
(6)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
4、做好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开展校本课程培训交流活动,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有:一是学生的出勤率;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方面构成。继续研究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建立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同时学习对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3、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4、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5、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6、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7、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8、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xx小学 2011.9
第五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儒家思想的光辉
宁阳四中高二历史校本课程计划
高二历史备课组:万宝奎
一、总体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努力与史学研究接轨。以问题为核心,确立研究主题;以研究为铺垫,构建课程体系;以乡土历史、文化史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主张为载体,丰富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制作PPT展示、网络辅导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第一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感;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通过引导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克服轻视历史学习的不良倾向;增强“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第四接受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理念,塑造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
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山东省“1751”工程学校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二、前期准备
首先,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山东省现在是实施新课改的第8年,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课程的多元化、开放化、生活化、乐趣化、统整化、弹性化和个别化等趋势。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即办学理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定位,主要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学生、社区参与的过程;
2、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3、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且相辅相成;
4、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共同完成的拓展型和研究型教学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需要相应的条件:
1、学校成立了由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2、教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
3、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估,促进课程不断更新优化。
其次,立足校本,突出特色:
我校作为“1751”工程的首选学校,当今乘着新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东风,紧跟“科教兴国”的步履,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课堂教学改革迈入了快车道,全校上下发奋进取,正在向全国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高峰攀登。学校积极创设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强化“科研兴校”战略,着重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积极落实县教委提出的“三环节”教学课堂实验,这些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走向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理念;
2、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取向;
3、加强课程统整研究;
4、转变课程设计方式;
5、强化课程模式实验。
再次,夯实功底,积累素材:
目前尚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克服消极观望或神秘畏难心理,树立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多思考、多记录、多沟通,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校本课程开发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因而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开阔眼界,向专家、同行、学生学习,俗话说打铁还许自身硬,练好内功是关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个崭新而着重解决的课题,它包括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极其丰富和复杂,尤其历史课程资源博大精深,主要有师生、教材、图书馆、音像产品、社区活动基地与专家、长者、人文景观、网络信息等。总之,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其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及发挥水平,如果教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那么将在学生中展现巨大的人格魅力。
最后,加强科研,讲求实效:
我校可以通过内引外联,发挥校内外优势特别是广泛吸取各地的成功经验,由此不仅要求中学各个单位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教科研处开展这次论坛就是十分及时和必要,建议今后还要举办多次,教研组例会也应专门进行协调。所以我们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根本,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三.本人尝试
1、中学生身边的历史: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在教育中涉及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些生活都应是课程设计所需要考虑的。过去的课程设计只关注理性生活,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感悟,而认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不尽入人意,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现实和大众的倾向,心版教材还亟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寻觅和感悟历史:(1)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时事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2)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3)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
四.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学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应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我校确定的直升班教学理念是“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条主线分别是知识主线、能力主线和素质主线。立足于我校实际,自觉遵循“三个面向”宗旨,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力求科学和人文的比翼双飞,尤其要登高望远地博取最新教改成果,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与潜能,贴近自然社会的热点、疑点和重点,进一步贯彻“大教学观”、“大文科观”和“大历史观”,开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放手拓宽历史视野,着重夯实历史基础,为此经过最后一年不懈地开拓创新,争取多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最终通向“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理想境界,直至为终身学习奠基。
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学生们的身边挖掘历史、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访谈记录的整理就是学生们对感性历史的抽象、升华过程,记录的展示,又让更多地的学生了解到更为丰富、生动的历史。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备课组的设想如下:
1.专题讲座:介绍有关知识,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2.师生互动,创设对话氛围,确保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只粗略的制定一个计划,组织好学习活动,学生独立研究或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课题进行,主要通过问题选取、资料收集、文本整理、制作Ppt、交流展示等几个步骤。
另外,鼓励走访学者、先辈和家人或其他知情者,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中的论坛或博客甚至QQ等先进便捷的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4.所学内容是开放和弹性的,主要以专题研讨交流为形式,专题的确定可以灵活多样,并可以继续补充,成为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而期望同行、家长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如果是基于学生需要的,学校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立足和服务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教育特色、社区特色、人文景观和师生特色,体现出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本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选修课不同,它是一个有计划的序列开发活动,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问题是如何加以发现和使用。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强调追加多少额外的资源,而强调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除了完成常规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外,教学中都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增补一定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与各学科的同步教学渗透,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着力开阔学生眼界,以专题讲座形式教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为基准,在考虑学校实际可能的前提下,努力采取丰富的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此,结合教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笔者计划开设8个专题,每个专题为1到3个课时不等,总共16个课时,主要构想如下:
1.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衔接教育(为校本本课程开设准备)
2.亲近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科(长期的探讨与积累)
3.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齐鲁大地历史资源盘点(发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4.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历史文化荟萃
5.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我身边——儒家思想的影响。6.孔孟之乡——孔子和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7.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 8.中西文化的交汇——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
五.注意事项:
(一)新的历史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尽量与当前研究性学习配套进行;
2.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最新科研动态和时事新闻,以发挥史学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3.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5、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敷衍了事。教师能根据本地条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琐碎史实堆砌,;
6、让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创造过程。
(二)从教学管理的制度来看:
关键要与高中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一致,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艺术、体育在内的必修课程; 2.提供多样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本地和学校特色,能立足本校的具体实际;
3.学校创造条件为全休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4、实现资源共享,充实信息资源库,要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积件等,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
(三)从课程目标来看: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