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

时间:2019-05-15 09:3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

第一篇: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

EPS社工介入模式,所谓的EPS可以说是“易办事”,香港的很多都这么叫,而学了这个模式也可以易办事。但是EPS其实是指:E(empowerment)充权。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去帮助服务对象达致充权。国内对这个有很多的翻译,比如:赋权、增权。但赋权感觉是从上而下,你给他。但是这个权利本来就是案主应该有的。而增权,感觉是他没有,你帮助他,但是案主本来就是有这个权利的。所以充权感觉好一些,充权是源源不断的去充满,没有停的。充权还有三个层面,个人充权、人际充权、制度充权。P(participation)参与。透过参与才能让服务对象发挥强项及获得充劝。社工是不可以帮案主做的,而是应该让案主参与,案主来做。S(strengths)极度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及有强项。总结起来就是:采用强项角度去运用参与以达致充权作用。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是,箭靶(最中目标):充权E;箭(方法、途径):参与P;弓(基础):强项角度 S。这个比喻就是用箭在弓的基础上射箭靶。社工对服务对象是怎样的看法,是否相信服务对象有强项,有能力。现在用的案主(client)也是多为负面的形容,而用服务对象(user)就会好一些。现在香港有的老人说自己是进化而不是老化。

一、强项角度。

1、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及发展潜能。

2、好信、好信、好信、好信、好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及强项。这里说强项角度不是相信人是有强项的。然后让我们想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他想表达的是,不仅仅是相信而已。而是十个相信。真正的相信。说自己约是久的接 触,越是相信。而我们现在很多的社工只是相信,因为书上有讲,老师有讲。但是我们真的相信吗?我们真的相信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能力及强项吗?我们相信自己有 强项吗?这里问了一个同工自己的强项是什么?我自己也思索了一些,为什么好像答不出来,或者我平时真的没有用强项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吧!那我有用这样的角度 去看待我的服务对象吗?

3、不要只看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限制级弱项,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和强项。在这一点上之后又同工提问:我们关注服务对象的强项,但是他的问题依旧存在啊?这个怎么办?甘sir反问:那我们不去关注强项,问题就不存在了吗?关注强项是从强项入手,而不是指不去管他的问题。但是现在越 来越多的同工更多的关注问题,每次和服务对象一见面就谈问题。这个并不能很好的促成问题的解决。

4、服务对象不只带来问题,也带来资源。

5、多从服务对象 强项及能力入手。

6、不说“不”,要说“行”。

7、服务对象才是专家。服务对象才最了解他专家的问题。社工应放下自己的专家身份,与服务对象一起参与,一 起去做。我们是大学毕业,但是只是4年,而服务对象是几十年的社会大学的学生,或者他是社会大学的博士,所以我们要尊重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才是专家。

8、要多寻找及发掘服务对象的强项。如果我们常常都能够发掘到服务对象的长处,每天上班面对的都是找强项和好的,那我们也会乐观一点,正面一些。

十个寻找个人强项的方法:

1、多留意细微不显眼的事。社工要做一个细心的人。

2、不要只看重问题,多谈兴趣或喜欢做的事。其实我们常常也会这么做,但是仅 仅是在开始建立关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谈兴趣和喜欢做的事,不仅仅是开始才要做的事。

3、不要只关心寻找,多了解过往的历史,尤其是过往的工作、成就。

4、个别化的运用。这里举了在相关让智障人士去做义工卖东西的例子。或者每个服务对象都不会做这,不会做那。但是利用他们的长处,个别化的运用,让会说话 的人说话,不会的笑,会说谢谢的说谢谢。最后能够让每个服务对象都发挥作用,完成一个工作。而不是放弃谁。他让我们去想一下自己的长项是什么?说他认为领 袖是分担的领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

5、离开主流角度或意识形态。很多时候,我们按照主流的意识去评判一些东西。难道每个学生都一定要读大学,然后工 作。如果有人喜欢剪头发,读了初中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可以吗?社工有时候需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服务对象的。后来的讨论中,有同工说到,当我们用非 主流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老师、家长的反对。但是的确是这样,社工本来就是一个有诸多限制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有所坚持。

6、从另外一个环境或 处境及人的不同身份去发掘强项。

7、相信及强调凡事有正反两面。

8、令服务对象有机会去参与新的尝试,多与他们一起经历这些新尝试。只有和服务对象一起参 与,才能够发现更多服务对象的长项。

9、从了解如何面对逆境去寻找强项。

10、从家庭、小组、组织及小区强项去寻找个人强项。

二、参与

1、主动的

2、自愿的

3、由下而上的,服务对象不是跟随者,也不只是执行者

4、会参与策划及决定。

5、有选择与决定权。

6、与工作人员建立伙伴关系。什么是伙伴关系,筷子就是伙伴关系。

7、与工作人员分享权力

8、运用服务对象的强项

9、让服务对象得到充权

10、提升服务对象形象

如何达致有意义及高度的参与呢?

1、工作员放下专业权威角色

2、改变或减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3、真正及用心聆听服务对象的声音

4、推崇及肯定参与是服务对象的权利

5、推动用者参与是所有工作员都需要去做的

6、提高适合参与的多元渠道。

三、充权

充权的概念:

1、充权的简单定义是去获取、重拾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

2、充权是有效应付日常生活困难的能力,去达致有足够力量去控制个人将来的命运。

3、充权的目标是消除个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

充权的作用:

1、减低无能感,加强内在的权力感。

2、寻找及肯定自我价值

3、减低社会的负面定型机歧视

4、建立积极人生观

5、有信心及积极地去影响社会政策

6、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由无助及无能感的心态转化为拥有较强的自我能力、自尊及自信的感觉。

充权的层面分为:个人充权——人际充权——制度充权。3个概念需要互相紧扣,采用强项角度去 运用参与以达致充权作用。就如同射箭,箭靶(最终目标)是充权,箭即方法、途径是参与,而强势视角作为弓是基础。

最后要留意:

1、没有参与强项视角的参与:工作都不敢交由服务对象负责。

2、没有充权目标的参与:服务对象只有参与而缺乏成长及改变。而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中需要帮社工充权。

3、没有服务对象参与的充权工作:变成了社工主导。要坚信:

1、越强调及相信服务对象的强项:社工越有动机去促进服务对象的参与及越有信心去帮 助服务对象充权。服务对象越得到鼓励,越有动力去参与。

2、越鼓励及促进服务对象的参与:社工越能发挥服务对象的强项及越令到充权工作到位,服务对象越有机会去提升充权的层次。

3、越强调充权的目标:社工越会肯定服务对象的能力,越 愿意放下权威的专家角色,越能与服务对象同行。服务对象越能发掘自己的强项,越肯主动去参与。

社工理念的重要:

信念:信即相信。我们知道要相信却没有去用。念就是要随时的念着。

1、“信念培育”较价值观与原则更重要

2、帮助结合个人价值体系与社工专业价值体系

3、协助建立及拥有自己相信的信念

4、澄清社工实践的根源,明白以“信念为本”的社工实践的重要

5、帮助抓紧以信念作为面对日后工作现在的推动力、打气筒。

我们常常说的7大原则,是个案工作的原则,而不是社会工作的原则。社工信念不是靠学的,而是靠修炼的,需要去修炼。关怀人的心,同理心。一个问题:我们关怀服务对象的心有多大?关心他们什么?社工生命化、生活化。工作之外亦是社工。而关注他们什么,则需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找到合适的位置。

社工一直说助人自助,有些误解。大家都觉得社工是消耗社会资源去帮助别人的,但是资源不够如何办呢?我们其实不仅仅是助人自助,还有自助助人。推动我们的服务对象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后,去帮助其他的人。社工永远是面对限制的专业,虽然我们面对限制我们也要相信点滴的作用。香港社工常常比喻社工是北斗星,感觉太过遥远、伟大。而甘炳光博士更喜欢比喻成萤火虫,虽然只是微光处处去能照亮黑夜。我们不应该只看个人问题,只是叫人去改变,我们亦要改变环境。凡事皆正面,能量永不灭。

一个坚守信念的人,要努力帮助自己培养一下的个人素质:

1、有一颗关怀人及公益的心,重人情,有义怒。

2、不盲目跟从,执着自己重视的事。

3、不轻言放弃,相信凡事可改变。

4、有梦想,懂得筑梦。培育自己的梦想

5、在限制中找缝隙、钻空子,运用策略求改变

6、重视及喜见微小的改变,相信点滴的作用。

7、在妥协中坚持盼望,努力做自己相信的事。

8、累积成功经验,讲成功感觉放大,将困难限制感觉缩小

9、掌握正面的方法去面对挫折

10、本能只从书本获取,要多去亲身经历,验证

11、争取及珍惜拓宽自己视野的机会

12、善用反思机会

13、多去搜集成功的经验

14、多听别人分享信念

15、联系一个乐于与你分享信念的老师或学长。

愿我们社工都能像萤火虫一样,每个都生来带火,虽然只是微光一道,单微光无 处不在。愿意同心携手去将点点微光汇集起来,光照人间。

甘炳光博士很喜欢五月天的《咸鱼》,他说社工是有点傻的,但是不是蠢,要有自己的坚持。游戏包括:本拉登、进化论、捉虫虫、说故事打手、说我字骗花生(花生,每个人会获得4颗花生,每个人都要去找不同的人介绍自己,认识他人,而介绍的过程中,不可以出现“我”,如果出现“我”,则要给对方1颗花生。这引申到我们见案主的时候,问的问题可以是宽点,这样可以令案主说多点。)、3分钟认识10个人(认识不够10个人的同工更多得是比较专注,深入了解,所以时间不够。而那些没有数认识了多少人的同工则觉得主要是认识人,关注点不同。而多于10个人的同 工,则没有只听老师说的,找10个就可以了,他们在10个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森林变化等。带领游戏首先自己要喜欢玩这个游戏。其次工作员要和组员一起玩,第三,不止是玩,工作员要观察。热身游戏的作用不仅仅是大家认识,工作员还可以通过它去认识组员,认识组员的性格等等。同时大家分享的工作员要有热情、活力、要有示范和反馈、要对输的用“奖励”要一步步深入、需要带入思考等。

赞人5部曲:一眼看到的好行为——导致的好的效果——让我觉得怎么样——你为什么会 这么做——用一个形容词简单、印象深刻的描述。

第二篇:甘炳光——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重拾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本质

一、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重拾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本质(甘炳光)

引言

回顾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大家不难发现,社会工作实务愈来愈着重个人辅导工作及专注于临床治疗理论与技巧的发展。但是,社会工作是被称爲「社会工 作」,而不是被称爲「治疗工作」、「辅导工作」或「个人照顾工作」。

社会工作名称当中有着「社会」两个字。若只着重个人改变及治疗功能,则社会工作还应否被称此名字呢?回应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尝试探讨爲何社会工作名爲社会工作,讨论社工专业迈向个人辅导及治疗的趋势是忘了其「社会」本份,逐渐将社会工作「去社会化」,然后提出社工专业要回归「社会」本质及重拾其社会目标的重要,建议重新理解及关注社会工作的真正「社会」涵义。本文列出社工所要包含的六项「社会」涵义或元素。最后建议在社工专业实践、社工专业发展及社工教育中如何推动重新认识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及实践其社会目标。

为何社会工作被成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爲何被冠以此名称?」是十分值得每一位社工及社工学生去探讨的问题。爲何我们不采用「关顾工作」、「人本工作」或「辅导工作」这些名称呢?以我观察,社工教育很少去提及或探讨这个问题。社会工作爲何有「社会」一词,当中的涵义是甚麽呢?这个名称反映出社会工作应该有其「社会」本质或元素。是否由于社会工作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的人类;是否由于所需要处理的是社会行爲;又是否由于我们的工作是与社会发生的事情有关。以上的解释似乎都未能具体显示出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重新检视社会工作源起的两个根源。

社会工作的两个根源

追溯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专业是由两个根源发展出来的(FigueiraMcDonough, 2007;Popple and Leighninger, 2008;Specht and Courtney, 1994;王思斌,2006;张乐天,2006)。第一个根是在十九世纪由玛利列治文(Mary Richmond)在美国所倡议的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sation Society)运动,爲社会上有需要人士提供关顾及探访服务,去帮助个人适应,协助服务对象作出适当的改变及得到合适的治疗。这些工作着重个人改变及辅导,而由此更引发了专业个案工作及治疗服务的兴起。

第二个根也是在十九世纪由珍阿当斯(Jane Addams)在美国发展的睦邻组织运动(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这运动提出社会服务不应只关顾个人需要及改变,更应多关注社区及社会出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多走进弱势群体当中,去关顾贫穷、被压迫及被剥削的问题,消除不公平的政策,改变不公义的制度,以及进行社会改革。

社会工作专业就是从两个根源逐步发展。关顾个人转变与治疗,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实践社会公义成爲社会工作的两大重要目标。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不应只着重个人辅导及治疗工作,更应有清晰的社会目标。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在2005 年颁布的最新社会工作定义中清楚指出:「人权及社会公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基石」(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5, p.1)。因此,社会工作的「社会」二字就是提醒我们所要追求的社会目标,有着较宏观的改变社会及达致社会公义的「社会」涵义。社会工作逐渐迈向「去社会化」

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目标并未受到同视(Finn and Jacobson, 2003;Lundy, 2004;Smith, 2008)。社会工作实务愈来愈迈向集中个人辅导工作及着重治疗模式的运用。社会工作普遍被理解为或被视为辅导工作、个人或临床心理治疗。不少专业社工热衷于学习不同治疗模式。在他们眼中,若要被视爲一个更专业的社工及提升其专业地位,加强临床治疗知识、技巧与能力至爲重要。在社工训练中,个人辅导工作,家庭治疗及临床治疗实务科目成爲最热门的选修科。不少社工训练学院也纷纷开办了不少与临床治疗实务有关的资深进修社工硕士学位课程,例如:精神康复治疗、青年辅导、家庭治疗、行爲及健康矫正,及老人辅导课程等等。有研究指出,这个「治疗化」的趋势(therapeutisation of social work)令社工「去社会化」,愈来愈倾向将关注点放在个人层面上,而较少运用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及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更倾向钻研运用个人辅导或家庭治疗去介入,多于与服务对象一起去消除或突破由环境以及制度所产生的障碍而引发的问题(Jacobson, 2001;Rosen and Livne, 1992)。

美国学者史柏治及郭尼(Specht and Courtney, 1994)曾痛心地评击不少社工已成爲「不忠心的天使」(unfaithful angels)。他们指出,不少社工已抛弃了应有的使命;而社工专业逐渐走向三条错误的道路。第一,社工只对心理治疗及临床个案服务产生兴趣,却愈来愈不关注社会事件、政治议题、政策倡议、社会改革及社会公义。第二,不少社工喜好及选择私人执业,而所服务的对象以中产或以上人士居多。第三,基于热衷于心理治疗及私人执业工作,社工愈来愈远离贫困及弱势群体;社工专业已放弃了消除社会剥削、歧视、压迫及捍卫社会公义的角色。社工只变成临床辅导服务的忠诚跟随者,逐渐忘却了实践社会使命的本份。

在香港,不少评论也指出,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忘记其改变社会的本份。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香港有不少社工热衷于投身社区发展计划及社会改革的工作,协助居住在贫乏社区的居民及弱势社群争取权益,消除社会不公的现象,以及倡议社会政策的改变。成立基层组织、发动联区争取行动、鼓励基层组织参与地区议会选举,在议会内外发挥民间的影响力,当时被认爲是社工的重要工作范畴,这些工作也受到市民及社工业界所推崇,社工需要行公义的形象亦很明显。但是,自九十年中期以后,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慢慢偏离其社会目标,逐渐侧重于帮助个人及协助个人去适应社会。社会工作者所推行的专业服务走向多采用个人或人际关系改变策略(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change strategies)(王卓祺,1997)。更有批评指出,由于受制于政府的剩余社会福利模式政策(residualised welfare policy),社会服务都倾向将社会问题个人化,以及着重发展补救性服务(邵家臻,1999)。有学术研究更访问了社工毕业生,探讨在职社工如何看社工的角色与功能(Chiu and Wong, 1997)。研究结果指出大部份被访社工都偏爱或同意社会控制及调解功能(control and mediation functions)多于社会改革功能(reformist function);以及喜欢运用补救性及个人取向的实务工作(remedial and individualistic social work practice),而大部份被访者更认爲个人及小组辅导工作(individual and group counseling)是社工实务的最重要范畴。

检视近代香港社工的发展,不难发现当社会工作逐渐迈向专业化,就看见愈少「专业」社工投身于政治改革、倡导工作、社区组织、社会行动、反歧视与反压迫运动,以及促进社会制度改变的工作。社工愈想提升专业地位及提高专业能力,往往会将关注点放在专业技术及方法的培育上,而这些技术及方法则多偏重于心理辅导与个人及临床治疗的理论与技巧,而较少将重点放在如何进一步实践社工的社会目标及使命

(Abramovitz, 1998;Popple and Leighninger, 2008)在本地及国际社工学术期刊中,有关社工理论及实务的讨论,多以探讨微观层面的介入,以及个人治疗与临床实务发展的文章占大多数,而与宏观介入或改变社会或实践社会公义的文章则占少数(Kam, 2009)。

当社工忽视社工专业的社会本质和社会目标,就会容易远离被压迫者和弱势社群,令到很多的社会不公义不被看见。社会上爲弱势社群发声的机会愈来愈少,社工会容易沦爲达致社会控制的工具,更只会爲当权者维持不公平制度的运行。社工亦会变得缺乏社会使命感,变得软弱,遇到压迫时,社工自身也不敢发声,起来抵抗。近年发生整笔过拨款资助制度所带来的恶性影响,社福界所表现出的沉默和无力感,与社工专业迈向「去社会化」的现象不无关系!

社会工作「去社会化」的原因

社会工作逐渐「去社会化」的第一个原因是政治气氛的改变(Jacobson, 2001)。现今的政府部门及社会气氛都倾向于维持一个稳定的政权及平稳和谐的社会。当政治制度及社会气氛趋向保守的时候,社会工作专业不容易去倡议社会改革、制度改变及捍卫社会公义,更会惧怕由此所带来的政治压力。

第二个原因与鼓吹个人主义有关(Figneira-McDonough, 2007)。当社会大众都偏向关注个人利益、个人福祉及生活质素,却逐渐忽略关心邻舍、社区及整体社会的问题与发展,社工很容易会选择个人爲介入对象,而个人辅导模式会易于被接纳及被采用。

第三个原因可归咎于政府逐渐削减社会福利的承担,以及社会福利走向私营化。现今的政府都倾向采取「小政府、大社会」的政策,将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尽量推给家庭、社会及市场。「成本效益」和「有效运用资源」成爲资助社会福利服务的金科玉律。在削减社会福利资源及鼓吹自负盈亏服务的环境下,如何维持服务质素及解决生存问题成爲社会福利机构最关心的课题。在这气氛下,社工不容易或不会被鼓励去推行一些冲击政府政策或抗衡不公义制度的计划。社工便变成将精力及时间放在解决个人、家庭及小群体面对的问题,而逐渐舍弃改善社区,帮助弱势群体与社区组织,以及改变社会政策的工作(Nuttman-Shwartz and Hantman, 2003)。

有不少批评指出,市场经济下的社工专业发展会导致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的第四个原因(Abramovitz, 1998;Nutman-Shwartz and Hantman, 2003)。在一个以市场经济运作爲主导的环境下,社工专业会受制于市场力量,尤其时要去满足社会服务市场的需要。因此,不难理解社工专业会逐渐忘记其改变社会的本份,而专注于提供市场需求的个人辅导及临床治疗服务。再者,在期望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优势的前提下,社工专业要争取与其他相关专业(例如:医护人员、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拥有的同等专业地位。因此,社工专业着力去不断发展容易被社会认同的专业理论及技术;而不少社工认爲专注个人辅导、心理治疗及临床治疗是最适合及有效的方法,也是最能够提高社工的专业形象,最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进而可进一步被赋以专业权力。

因此,除了外在或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外,社工专业本身的定位与发展亦有很大的影响。若社工专业过份强调其社会地位和专业形象,很容易趋向保守,不敢挑战强权,容易接受社会制度的规限,变得较热衷于巩固及发展临床专业知识和技巧,乐于采用协助个人适应的方法,多于运用及发展反压迫和较激进的宏观实务手法。

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 以上的分析提醒我们,社会工作已逐渐忘记其社会目标,不少社工已忘记了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忽略了将「社会」元素放入日常工作当中(Butler and Drakeford, 2005);愈专业的社工可能就愈远离社会(殷妙仲,2009)。这个现象实值得社工专业去关注。若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究竟社会工作还应否被冠以此名?社工专业也将会遗失了很重要的核心价值。可以说,不少社工已不清楚社会工作所要拥有或包含的「社会」涵义。因此,我们极需要鼓吹社工专业重拾「社会」目标,找出社会工作实务所要包含的「社会」本质或元素重新整理及关注社会工作的真正「社会」涵义。透过检视相关文献,以及总结我多年的社工实务和教学经验,我会建议社会工作理应包含以下六项「社会」涵义(Kam, 2009):(一)社会关怀及意识

社工专业不会只要求社工会见个案,提供相关辅导服务,以及举办小组与活动,更应期望社工是一个关心社会的人。社工不应只关心手头上的工作,更应留意社会及所处社区正在发生甚麽事情。社工更需要有社会意识。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士,社工应该是对社会问题最醒觉及最有敏感度的。社会工作的第一个「社会」涵义就是要求社工不可以只关心个人,而要去关心影响着个人的社会事件或公共议题。社工需要培养两个关怀的「心」—— 就是「关怀个人」和 「关怀社会」的心。

(二)社会的弱势群体爲主要服务对象

社工是去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应以服务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爲己任,尤其是面对被压迫及被剥削的群体。不少社工选择做甚麽工作时,多以运用那项喜欢的工作方法(例如: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爲主要考虑因素,反而较少去想应该去委身帮助那类弱势群体。太过着重实践那些专业技术会容易令社工远离社会上最被忽略的群体。社工的理想不应只去帮助弱势群体「助人自助」,更应鼓励他们去学习了自助之余,更去「自助助人」(甘炳光,2006a),爲社会作出贡献。无论一个专业社工拥有多好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若对弱势群体的困境却显得无知及冷漠,视而不见,以及缺乏委身的态度,她/他肯定不是一个有专业承担及有使命感的社工。(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三项社会涵义是有关社工如何看个人问题。社工应该相信个人问题与其所处社会环境有相关的。我们不可以抽空去关注个人问题,而是要将这问题连系到社会环境的情况,留意彼此互爲影响的关系。社工要采用「人处于环境中」的角度(person-in-environment)(Miley et al., 1998)去分析及解决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个人与环境应成爲两个同等重要的关注点(dual focus);在日常的实务中,社工不可以忽略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更要多从个人所处环境的特别情况去了解问题及找出解决方法。(四)社会建构个人问题

除了要关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外,社工更要采取一个「社会建构」的角度

(Soci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去看问题的成因。这个角度提醒我们,很多时,问题的产生并不在于个人本身,而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不少个人问题都有社会成因的。我们不要采取「责难受害者」的角度(Ryan, 1976;甘炳光,2006b)去将问题个人化,应该用「责难制度」的角度(甘炳光、莫庆联,1994)去分析社会环境及社会制度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如何压制人所应有的资源及权力,以及如何制造不必要的障碍,并阻碍及降低个人的社会功能。

举例来说,若以此角度去看老人问题,我们会发觉老人问题并不是由于年老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不完善的退休制度、低微的福利补助、带有歧视性及剥削性的劳动市场、以及不公平的社会政策建构出来的(Phillipson, 1982;Townsend, 1981;Walker, 1980)。若用这角度去分析残疾人士问题,其实残疾不应被视爲个人缺损的问题;残障并非由个人造成,而是应该整个社会及环境的问题,是由于社会环境没有作出相应的改变而造成的(Oliver, 1996)。一个人有残障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若社会政策有相应的改变或身边的环境有适当的辅助设施去帮助,这些由于个人缺损而引起的问题是不难克服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纯粹个人改变,不应只强调个人去适应,而是要改善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及政策。(五)社会改变

社工需要改变的对象不应只局限于个人、家庭及小组,而应扩展至社区及整个社会。令到社会作出适当的改变和发展是专业社工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相信,除了帮助个人在社会内过着美满的生活,也要令社会变得更适合人去生活。良好的社会改变自然会加强个人的社会功能。社工专业有着补救、预防及发展性功能。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只专注补救性功能,而应该透过促进社会改变去实践预防及发展性功能。这样,社工才能在社会内发挥全面及深远的影响力。其实,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除了改变个人外,社工也要贡献一己之力去改革社会,更应视自己爲社会发展的促进者、推动者及先行者。(六)社会公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涵义,是实践及捍卫社会公义。国际社工组织及不同国家所列出的社会工作定义,都一致地高举社会公义爲核心价值及基本使命(Marsh, 2005)。社会公义并不是甚麽抽象的概念,我们不难在弱势群体日常生活的不幸中看见不公义(洪雪莲,2006)。社工对社会存在的歧视、压迫、剥削,以及剥夺人权自由的不公义事情,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行公义、好怜悯」是社工每天都要坚守的信念。因此,宏观的介入、倡议政策改变、改变不公义的制度、消除社会歧视、打破社会压迫及影响政治制度是社工实践社会公义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与其他专业最大分别的地方就是强调促进社会公义这个特色(Segal et al., 2007)。

重拾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

厘清了以上的六项社会涵义后,我们不禁问:「当一个社工只埋首于个人辅导工作,但完全不关心社会事件,远离弱势群体;没有将个人问题结连社会环境;忽视社会如何建构个人问题;未有着力去参与改变社会;以及忘记了实践社会公义的使命;这位社工应否被称爲社工呢?是否应该给予他/她另外一个称号较爲适合呢?」只专注个人改变,但忘记了社会本份,以及正在远离社会的社工实在未有尽社工的专业责任。我们都不愿意看见社工专业遗失了社会目标,以及忽略了所要包含的社会本质或元素。以下尝试从社工专业实践、社工专业发展及社工教育三方面,建议如何推动重拾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一)社工专业实践

首要工作是要去突破微观与宏观介入实务的界限。不少正在负责微观实务工作的社工都认爲,宏观实务工作并不是他们的工作范围,应交由从事社区组织、政策倡议或社区发展工作的社工负责。这样过度分割的分工令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打破这个界限,将「社会」的元素,尤其是社会公义的目标注入其他实务范畴。近年,有学者提出社会工作的名称的中间应该加上「公义」一词,应该被改称爲「社会公义工作」(social justice work)(Finn and Jacobson, 2003)。也有提议负责临床治疗的社工也要推

行宏观及社会公义的工作,更有试验计划去推动临床治疗实务采用激进临床模式

(clinical activitist model)(Walz and Gorze, 1991),或将临床实务变成「临床社会公义实践」(clinical social justice practice)(Swenson, 1998),或「公义治疗」(justice therapy)(Waldegrave, 2005)。近年兴起的叙述治疗

(narrative therapy)(White and Epston, 1990)就是迈向这个方向;将介入重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处理社会论述的霸权问题,将个人问题外化,以及解构社会、文化及政治制度对个人带来的卡压。我们应该相信社会改变可由个人开始,个人的事其实是政治议题,而个人困扰也可以演变成公众事件。

另外,我们也要让社工明白倡导工作(advocacy)是每个专业社工都要兼负的任务。进行辅导工作的社工也可推动倡导工作,因爲倡导工作不只是改变法例及政策,也涉及改变不合理的行政步骤及不公平的资源分配(Ezell, 2001)。其实,每个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涉及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爲服务对象或与他们一起进行倡导工作。当社工愈介入倡导工作,他们就会愈明白社会、环境及制度爲服务对象带来的负面障碍,他们就不会忽略社工应有的社会本质及需要实践的社会目标。

采取一个权利取向

(rights-based approach)(Bateman, 2000)及强项取向(strengths-based approach)(Saleebey, 2006)的工作模式会很有帮助。因爲社工很惯常采用以「问题」及「需要」角度去介入,这样很容易「弱化」或「病态化」(pathologise)服务对象,便会太专注运用治疗模式去达致个人改变。若社工能多着重服务对象的权利,多去检视他们的权利如何受到剥削及压制,社工就会多留意宏观介入、社会公义及改变社会的重要。而强项取向也令社工有信心与服务对象去改变政策及促进社会改革。当我们愈相信服务对象拥有不少强项,相信他们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我们便会乐于承担专业责任去实践社会公义。(二)社工专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引入「整笔过资助拨款制度」及「服务投标制度」后,香港社工的专业自主性备受冲击,社工专业的标准薪酬架构完全被拆毁,社工专业资历丧失标准认可,出现同工不同酬的可怕现象,社工的工作变得不稳定,专业士气备受打击(张国柱,2006;Chan and Chu, 2002)。另外,新管理主义的出现,令到服务着重数量化,专业社工着重追赶服务数字指标,多于去满足服务对象的真正需要及实践社工的专业使命(Lai and Chan, 2009 ;Leung, 2002)。纵然香港的社工发展已设立了专业注册制度,但社工专业的自主性却愈来愈受到冲击,更出现了有政府部门、地区团体及服务机构干预社工帮助居民争取社会公义的事件及争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不难理解社工会忘记其社会本质,服务会愈来愈走向「去社会化」。

因此,除了检视及改变社工的实践外,社工的专业发展也不容忽视。要令到社工重拾社工本质,不要摒弃维护社会公义的核心价值,及倡导社会改革的目标,社工专业一定要走向「专业自主」的方向。社工的专业发展不可只停留在设立了注册制度便可以,社工专业团体更需要着力去维护、捍卫及发展社工专业的自主性。例如:社工注册局不应只将职权局限于执行注册制度及监察社工有否违反专业守则,更需要去保护及捍卫社工去实践专业使命,尤其是去履行社工的社会本质及实践社会公义的原则。当有出现侵犯社工的专业自主,干预社工去执行专业守则及打击社工去实践社工使命的事件发生,社工专业团体要敢于站出来,代表业界去谴责及跟进。我们要让社会大众明白,指导社工的工作的并不是政府的拨款、机构的董事局或行理管理人员,而是服务对象的福祉及社工的专业使命与专业守则。

另外,机构服务应该是一个让社工实践使命的园地。社工团体要多监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阶层有否只关注机构利益或受制于政府的压力,而违反专业守则及没有提供适当的环境让社工有效地履行专业责任,并多让机构管理层明白社工的社会涵义,以及社工服务应有其社会本质与社会目标。无论采用那一套资助制度、那一个薪酬架构及服务如何发展,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打击社工的尊严,不要违背社工的使命及侵犯社工专业的自主。当机构与政府部门或其他资助团体签定「资助及服务合约」(Funding and Service Agreement)时,环应加上「以上的服务协议都建基于尊重社工履行其专业使命及不违反社工专业守则」的条文,才能保障及促进社工专业自主的发展。

(三)社工教育 社工训练课程不应只着重实务理论及技巧的训练,而应该让社工同学深入及清楚了解社工发展的两个源头,因此,在课程内要多教授学生认识社工发展的历史。我们要留意,最能够令社工找到独特专业身份的并不是所学到的技术,而是社工所崇尚的目标及价值(Wakefield, 1998 , as cited in Figneira-McDonough, 2007)。因此,认识社工的核心目标及价值是课程内的重要部份,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白社工同样重视个人改变及社会公义的两大目标。协助学生探索爲何社会工作被冠以此名是必要的教学范围。另外,在社会工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内,需要多讲述社会公义的重要性,多与学生检视爲何社会公义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石。

在社工课程内,老师应该多举办课堂以外的体验计划,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及关怀社会的心;也可鼓励学生筹办关社计划,让他们多认识及分析社会存在的不公义,以及关注社会歧视及社会压迫的问题。在课堂内,也多与学生研习倡议政策改变及实践社会公义的成功例子,更可邀请社区组织代表作嘉宾演讲,分享社工去推动社区发展及社会改变的重要性。

虽然不少社工训练学院陆续开办以临床治疗实务爲重点的资深进修社工硕士学位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多加上宏观实务,结构分析、政策倡议、反歧视、反压迫等的内容。也可以在课程内加上探讨临床治疗服务与社会公义的关系,让学生多认识实践「临床社会公义实务」(Swenson, 1998)或「公义治疗」(Waldegrave, 2005)的可能性。前线社工或社工学生可能未察觉或醒觉这方面的重要性。因此,社工教育工作者要多去鼓吹,让同工及学生清楚明白,要全面地了解和深入认识社会工作,不可以只学习微观实务而完全摒弃宏观实务的训练,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地和实在地发挥社工精神。另外,更要向学生宣扬,社工愈能够掌握宏观实务的分析和介入方法,才愈能够在现时艰巨及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下,懂得在限制中寻找空隙、寻求突破、敢于坚持理想和继续坚守社工信念。结语

我们要紧记,社会工作的名字有包含「社会」一词,所以,一定有其社会涵义。社会工作要同样重视关怀个人和改变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社工专业不可以只着重改变个人的目标,而忽略了其「社会」目标。社工应该相信,个人治疗与实践社会公义不应该互相排斥,推动社会改变及社会公义并不等同忽略个人治疗工作的重要;热衷临床治疗工作也不表示要摒弃社会公义的使命。社工专业需要关注社工逐渐迈向「治疗化」及「去社会化」的问题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爲何社会工作被冠称此名」这个问题去检视及探讨社会工作应有的「社会」本质与社会「涵义」。社工专业正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去减少「不忠心天使」的出现,唤起同业对社会目标的关注,积极推动回归其「社会」涵义,以及重拾重要的社会目标。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4ODE2MQ==&mid=200030728&idx=1&sn=d3157738f5de4cb17fe34163d5a3181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二、【關於 “居家養家服務中家屬因長者得服務而減少看望長者” 從而社工「反思」: 看應加強 “教育長者的家人” 的「再反思」~ 另類感言、對話 „„】

Q(社工):~ 早,恐龍叔叔、督导,个人有一篇小文,督导可否给予意见和建议呢?!

A(恐龍叔叔):~ 同工,妳不怪我直言吧!

文中每一點本身都OK!

單獨地看每一點,這可沒錯,OK!

文章焦點亦是「以人為本」地,聚焦長者,每一點從長者的需要出發!這很好啊!

然而,要「直言」的,也正是這一「點」 „„

正是全文的「以人為本」,這本對焦準確!

若只是用「個人社會工作」“Personal Social Work” 向度 “Domain”,即聚焦只在「點」(微觀)的話,那,文章便也沒啥要調整了。

然而,若加上「社區社會工作」“Community Social Work” 向度 “Domain” 的話 ~ 也即 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的話,那文章則在 “線”(中觀)、及 “面”(宏觀)這方面,則須加強啊!Q :~ 明白督导意思,在后面的延伸部分,我后续工作增加,如社区志愿服务、家属支持座谈会及老人社区活动,如何呢?

A :~ „„ 嗯 „„ 剛才尚未說完 „„

„„ 「線 ~ 即中觀這向度」,即以「整個家庭 ~ 家人的相互關係」為核心!

「以人為本」的人,是指「一家人」、一個體系(內地常譯作 “系統”)

【注意,這与一般港臺澳新等華人社會所說的 “以家為本” 只是有點!相近,然亦很不相同!】

与「線 ~ 中觀」相關的思考 :~

※ 有否一開始,便以整個家去服務?抑只把焦點放在長者本人?!

即其他家人,並非服務對象!

【這正正亦是 “項目化” 的弊病啊!】

※ 是否只視家人為「照顧者」(工具化)?!而沒有視家人也是 “接受服務的單位” 的一份子?!

※ 承上 „„ 因而,是否有這樣的「介入」「歷程」:~ 連同家人一起共商,NGO在甚麼方面提供服務,可真正減輕家人該方面的負擔,而家人則因而可在甚麼其他方面更「有素質」地承擔!

(而非不再承擔、放下長者不用再理!)

【我在1979年入行做 “家務助理” ~ 即近似內地的居家養老 ~ 之時,是很重視如此 “非替代”、而應是 “補足/互補” 服務的!故不只重「成效」、而也重「歷程」!】【然而後來,整個社會、整個行業在服務「初心」的把握上每下愈況!而「項目化」(專注於某一服務對象所得到的專項服務、及「成效」)的結果,便更惡化這一「欠線~面(中觀~宏觀)的較整全視角」情況 „„!】

※ 大多數人都知道/同意 :~ 長者的家人、護老者、照顧者,也是人!如上所指,不是護老的「工具」的!可是,護老者/照顧者作為「人」,我們社工、及所提供的服務,又可也有照顧 “care”、在乎 “care” 這些護老者/照顧者?!?

【Who care the carer?!】

【如前所述,這是典型的「項目化」盲點!甚至有社工已思維「異化」,根本地認同而不覺有不妥!】

可有也關心他們本身的、作為「人」的需要?【其感受、情緒、等等 心境、處境、情境、環境 „„】

抑只在乎他們的護老/照顧者 這一「角色」和「功能」!?!把他們家人視作護老「工具」,而非整體、整全去看全家人!【即沒有真正的「線」,只有「點」~ 而且是重點、焦點 : 集中到長者這一點 „„!!】_

※ 於是,以剛才所指的不同的華人社會為例,很多、甚至大部份有關「護老/照顧者」的政策、法例、服務、支援(包括「護老者支援/資源中心」)、以至文化/意識/培訓、相關的文獻、資料、訊息,都環繞他們的護老能力、能量、能耐 „„ 對此,我們及整個社會,可有更人性化的沉思、再思?更深刻的反省?!更真正「以人為本」的批判、和自我批判?!

※ 其實,不獨居家養老、長者服務在「線 ~ 中觀向度」須作如是觀,華人社會在其他服務對象、及与「照顧者」相關的「線 ~ 中觀」向度 的思索,也應作近似的沉思、反思、再思!

„„ „„

„„ 還有、還有 „„

„„ 「面 ~ 即宏觀這向度」,即以「整體的社區、社區、文化、政策、體制、範式/典範/規範/、„„ 等等 社會環境与結構,与人的相互關係」為核心!

「以人為本」的人,在社工看來,其實是「人在處境/情境/環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context/environment” 【更新的說法是「人處身於特定的時空脈絡中」“person in situated context”】。

換言之,你那文中提到的現象,便不宜只單單現作其家人的個人(點 ~ 微觀)、或涉家人間的(線 ~ 中觀),的難題/困阻/局限,【從而便變得在直接或間接地,硬性或軟性地 歸咎、降罪、指責 他們的不足!】

而也須有更宏觀、全面的視界去分析、去了解、去解構、從而找出、因正的社會成因 “social causes”!從而整全地介入!(點+線+面,微、中、宏觀兼重)、真正的治標也治本 „„„„„„

【„„】

„„ 噢!我太長氣了!暫止於此 „„

三、【另一小恐龍對前段文字的回應 · 有感而發 „„】

Q :~ 恐龙叔叔早!

恐龙叔叔,我看完了这篇文章,很感谢您的分享,其实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我的駐點!相信也存在于其他镇街!

我想到以微电影的形式在社会上宣传和倡导,让公众对居家养老有一个认识,倡导子女以及社会对老人多一些关心!A :~ 很好啊!

然而,你可也明白我的意思,正正是不認同我們長者服務同工們的「一切為了長者」,便沒去關心長者的家人、照顧者!至少,沒把他們也作為「人」來關心!沒把他們一家也作為「人」來關心!

而只視他們作為護老的工具!

只視他們作護老「系統」中的元件、配件!

Q :~ 可是,照顾者在老人的系统里面是处于强势的,他们有的选择照顾老人,承担了较大压力,而有的对老人不闻不问。我们对于尽心尽力照顾老人的家属也会提供心理上支持,但是对于一些逃避照顾责任的家属,是要争取他们承担起自己可以承担的部分的!

A :~ 你對!很同意!

然而,這不足夠啊!

這仍只是視他們為護老工具!未足夠體現「以人為本」啊!

„„ 希更深刻再思之!

四、英国92岁慈善老人不堪催捐跳桥自杀 退休金几乎捐光

据英国媒体报道,布里斯托一名92岁的老太太Olive Cooke上周跳桥自杀。好心的Olive Cooke每个月都会收到超过260封的信件和电话要求她捐款,加上2个月前寄给儿子的250英镑离奇失窃,让她对人不再信任,而想不开跳桥自杀身亡。

老太太曾向好友Earley坦承她就是无法说“不”,让自己的退休金也几乎快捐光了,老太太曾怀疑,有慈善机构将她的联络资料泄漏出去。Earley说:“她认为自己已经付出这么多,再也拿不出钱来了!”

老人自杀地点 92岁的老太太Olive Cooke毕生都在行善。16岁开始,自父亲从军之后,她就开始卖花筹善款。1941年结婚,丈夫后来上了战场,1943年在二战中死去,当时老人才21岁。自那以后,老人更加每年都会帮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做花筹款,整整80多年,基本没有间断过。除了卖花筹款,她自己还经常捐款给各种帮助妇女和儿童的慈善机构,自己的退休金都捐出去了。

但是,因为善举,各种慈善机构都会打电话或者写信给她。不知道是她善心,还是周围人的索取把她逼上绝路,导致了一场悲剧发生。

报道原链接:

http://view.inews.qq.com/q/WXN20***0061?refer=mobileqq 1/ 冷酷的慈善!冷漠的公益!異化的公益慈善籌募、及異化的社會福利工作 ~ ~ 捐贈者/付出者/照顧者只被視作工具!

他們「被重視」的,就是其「捐贈」、「付出」、「照顧」的行為和能力 ~ 工具化!

倩誰關心“care”、在乎“care”、照顧“care” 他們本人【作為人、而非工具】呢 „„!?!

2/ 舉一反三,從此聯想到,在其他範疇,(例如 : 居家養老服務、病/殘/障人士家屬工作,及種種照顧者的事工等),我們可也同樣的「工具化」?!一般的冷酷冷漠?!一樣的異化?!

共沉思、同反省 „„!

五、老、少恐龍,由居家養老 》 到安老服務 》到專業持守 …… 的反思、對話

少 :~ „„ 恐龍叔叔,最近心疼痛,眼見同工們很容易陷于协议所规定的内容,忽略了专业本身的价值、功能。以典型的「項目化」 服務為例,目前的居家养老,无论是服务协议还是评估标准,都是指定要提供多少种的服务给长者本身。于是,同工只要做到足够种类和时数的居家照顾服务,就达标!同工以此為界,甚至劃地為牢!

我看社工机构若要发展居家养老,显然要先明白社工在当中的价值和功能,而不只是简单地完成政府所安排的任务。

再看当前的居家养老,其实社工在当中的 “不可替代性” 并不明显。反而,如果按照目前的操作,家政公司承接,甚或能够提供更討好「顧客」~ 購買方、受惠方 ~ 提供顧客至尚式的优质的居家护理服务。而非專業上的定義、界定 „„ 你又怎看?

老 :~ 所言甚是!

同工們越是以目前方式做下去,倒越容易可「被代替」!

香港也曾由良性發展,變得陷入這种危機 ~ 甚至是扭曲、異化中!

現仍未真正走出來!(我,1979年正是由家務助理服務 ~ 即近似內地內居家養老服務 ~ 步入人本服務行業的,有份見証這服務的起步 „„)

不單未真真正正「再走出來」!„„

反而更異化地追尋微觀的、只重「點」「臨床化」(把受眾「病態化」地「治療」為主)的補救性介入 ~ 也許加入一點復康性、支援性介入了吧 „„,而更欠綜融、整全的建立關係+了解需要+催化參与,這樣的分析和介入視角 „„!!

少 :~ 所以,不應只有「行政」上的掌控,而亦要再思考「專業」上的把關 „„ 是嗎?!

六、《老孔龍的 “家綜/社區服務中心”(內地)點滴行動研究扎記》

※ ※ ※ 有幸在百忙中,仍可做點行動研究!

自從不再全職、而只兼職於社工院校/大學任教,一直希在內地督導工作以外,有機會結合研究與內地的體驗,行動研究更佳。(即使義務也酣之如餂)

感謝本港及內地社工朋友提供機會!雖只一小步,雖只是一片紮記,然而,於願足矣 „„

《行動研究~觀察/考察的日誌/扎記》:~ 【和悅·從化·江埔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及·番禺·石碁家庭綜合服務中心·2013~2014·服務提供模式更新的嘗試·片區化/網格式服務安排·】

要點包括(但不限於):~

※ ※ 中心的整體服務提供架構(相若於中心服務結構),逐步、分階段重整爲三大部:~ 社區發展服務 + 中心服務 + 專案服務。

※ ※ 每一同工均需身兼三部的工作,然而各同工在不同部的比重可有不同!

基本上不會再有同工只負責/從屬/屬於單一的部!

※ ※ 中心三名主任分工主責、及共同協調三部的協作、聯動。

各部的帶領/部長,可按實際情況、具體需要來安排由某主任、或由某主管級同工擔任;

※ ※ 中心服務部除統籌中心的常規服務、埸地設施的使用及管理外,部內再設若干 “聯席會議/聯合工作組”,定期就不同服務對象/領域/範疇來共商、交流、協調、探索、尋求合作!

中心服務部、及各社區發展隊內部再分工,安排不同社工代表出席、參與各個 “聯席會議/聯合工作組” ; 三主任亦共商、分工、分頭出席、參與!

※ ※ 專案服務包括大、中、小型社區和機構事工、跨專業/社區協作的專案/項目/計劃/事工/系列活動/服務系列,宜由三主任協商分工統籌。

操作上,把全體同工分爲四工作組,每工作組輪流負責一季的專案服務。當然個別事工可按需單次加上其他同工的協助。

社區突發、緊急、災難、重大事故、應急支援工作等,可視為其中一類 “非常規專案服務” ~ 但要作常規化準備、裝備、演練、演習、乃至社區化、社區教育、社區合作、社區動員、社區參與!

※ ※ 社區發展服務是社區暨家庭服務中心的 “點+線+面式整全服務手法/綜合服務” 的外展、展外、延伸、(即 “無牆社區中心”、“ 無處不社區中心”)!

同工以片區、網格的方式來分工、合作!„„ 這是重要的一步!

目前以 “小隊” 方式,分爲三隊 “社區發展隊”。若有需要(但不用急於求成的),亦可進一步、再細分、有如 “井田制” 般更細緻的責任分工!(其實內地不少基層幹部已有近似的安排、可供參考了!)

建議下一步是更加做好 “基礎工作”、和 “社區實地研習”,構建社區的 “民生地圖” 和 “民情檔案”(同時也就是更深入細緻、人性化、的質性社區調研!)„„ „„ „„

七、2014国际社工联会员大会,会议上重新定义了社会工作概念,最新的“社会工作”定义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鼓励人们和各类机构应对生活挑战和改善福利。

八、提問:《企業社工 與 社區工作》在理念上的關連所在?!

老孔龍叔叔回應:~ 首先,企業都是社區!

且同時是地域社區及功能社區 ~ 尤其是那些兼有「生產區」和「生活區」的企業!

企業社會工作,其實不單涉及社區工作這一介入手法,而更應以 “個人發展” 及 “社區發展” 雙線兼重!

而且應把 “個人社會工作” 及 “社區社會工作” 【綜合】(交替、協作式)運用!

再而【結合】(爲全人式)於面向不同體系/系統的服務歷程!

以至邁向【整合】(及整全、綜融)這 “三合” 式專業實踐!„„ „„

至此,以上會否太虛?太抽象了?!

請容許這理念上的 回應,並沿此再談下去吧:~

【綜合】這點,比較明顯、明確,前述的大抵也清楚,料不解自明吧!

【結合】這點,指不單要服務企業員工,更以體系/系統觀,兼重與他們直接、間接相關的人/體系(家人、工友群、管方、外邊社區等等),而且,不同的專業介入手法(個案、小組、社區等),要在重視 “基礎工作” 的前提下,結合起來使用、介入!

而【整合】這點,(作爲 “三合” 的第三個合),是更指 “分析時及介入時皆融合” 了 【點(微觀、個人)~ 線(中觀、人際/家庭/團體)~ 面(宏觀、社區/社會/環境)】的綜融地、整體、整全的整合!嘗試又治標、又治本,這樣的社會工作專業分析與介入取向!

由是,企業社會工作與社區工作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而又不限於只運用社區工作手法!

„„

第三篇:昆曲研究的核心恰恰就是表演传承中国社科报记者孙妙凝访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

昆曲研究的核心恰恰就是表演传承

------中国社科报记者孙妙凝访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

“传承”是当今昆曲界乃至传统文化界的热点话题。中国传统的昆曲表演讲究“口传心授”,传承不仅仅在于文献的钩沉、文本的阐释,更在于每一位舞台演出者。然而,学界当前的昆曲研究存在注重文本,轻视舞台的问题。

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看来,“戏以人传”,传承应首先落实到演员身上,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演员,将是承接这个艺术的直接载体。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于2008年起,由郑培凯教授主持,开展“昆曲传承计划”。计划已陆续邀请多位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来港示范讲座,并采用文字与影像双轨记录方式对艺术家进行“口述历史”系列访谈,力图将近代昆曲代表剧目之传承脉络完整保存。计划所得材料现已陆续整理,第一期成果(《春心无处不飞悬:张继青艺术传承记录》、《普天下有情谁似咱:汪世瑜谈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依旧是水涌山叠:侯少奎艺术传承记录》)已于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昆曲研究应如何将文本研究和舞台表演相结合?如何通过研究传承昆曲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培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昆曲传承计划”中口述历史访谈的情况?计划选取多少艺术家进行访谈?访谈围绕哪些内容进行?进度如何?

郑培凯:自从2008年以来,我们已经访问了汪世瑜、张继青、姚继焜、侯少奎、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张铭荣、黄小午等十余位表演艺术家。“昆曲传承计划”的第一阶段,按照原先的预算安排,已经超额完成。这些昆曲艺术家来到香港城市大学,一般是停留一个月或两个月,每个月进行五、六次艺术示范讲座,同时接受深度采访。

我们的口述历史访谈,与一般对戏曲名家的访谈方式不同。主要着重点不在他们的生平与经历,而在他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是如何学艺,老师怎么教,哪几个老师教,异同之处何在?他们从艺之后,如何体会舞台表演,如何经历不同阶段的认识,如何配合自己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的风格?从艺五六十年,现在怎么总结,有什么心得,并如何传给下一代的昆曲演员?探讨的问题,环绕“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对唱腔与身段的传承,是我们访谈的关注要点,而且还要捋清不同时段的变化。

具体来说,计划的纵向目标,希望分述出几个不同阶段艺术家的艺术呈现:

一、受访者师辈于不同年代的舞台呈现;

二、学戏期间受访者的舞台呈现,是否跟师辈的传授有不同,变的原因是什么?

三、具备舞台实践与理解后,台上的表演又有没有变化;

四、演员会否受到所处社会意识形态冲击而改变表演的观念?多年不演戏,又是否影响自己在舞台的呈现?

五、改革开放后的”变”?是否会受经济改革的社会思潮,表演上会有新的想法,又会否受外来戏剧理念的形响。

六、昆曲获世界文化遗产名衔后,传统艺术受世人肯定,对昆曲的理解又有否改变?

七、传授学生时又有何”变通”?横向的记录,则希望包括每个戏的细致变

化,从以下剧本、唱腔、表演身段、配乐、舞美等方面去叙述。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的昆曲研究多集中于文本,对舞台表演往往比较忽略。您认为未来昆曲研究应该如何推动文本研究与舞台研究进一步结合?对于昆曲的学术研究应如何与昆曲的传承切实结合在一起?

郑培凯:我们通过文字与影像并进,是为了尽量保留材料,供将来细部研究之用。出版书籍的文字部份,是我们和昆曲老师共同整理的艺术经验总结。但是,整个访谈与示范材料,是可以多达两个月的录音与录像过程,是极为丰富的原始材料,都存在学校的资料库中,可以供将来的学者使用。材料极多,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制作,只能总结主要论点成书。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的工作,是尽量保存昆曲艺术家的艺术心得,保留大量的文字与影像材料,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最详实的依据。傅斯年以前就说,先有材料,才能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过去的昆曲研究(以及整体而言的戏曲研究)欠缺舞台表演传承的这一块,原因是没有具体详实的材料,而昆曲研究的核心恰恰就是表演传承。

昆曲作为中国文化“非遗”的一大领域,只有通过累积研究素材,才能出现言之有据的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孙妙凝)

链接:

“昆曲传承计划”的借鉴意义

“昆曲传承计划”限于资源,只能邀约一批演员参与计划,但实际上需要及值得留下艺术纪录的昆曲艺术家仍有很多。这些演员同样继承着上一辈老师的艺术,其本身的行当、承传的剧目、演出风格等,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是昆曲艺术的宝藏。在全国各个昆曲院团中,也保留了不少影像或文字数据,但限于其本身的保存意识不足,或技术资金问题,未能把一些老数据很好的保存起来,更不用说将之发行,供研究者参考著论。这些数据却很可能随着时间而日益损坏、遗失。

作为“昆曲传承计划”的补充,由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二十世纪昆曲传习与中国文化传承计划”于2010年启动。该计划对中国六大昆曲院团三十九位老一辈昆曲艺人、导演、编剧、作曲、乐师进行了口述历史记录,并探访了院团资料室,搜集当地重要的昆曲表演资料。虽然我们希望尽力弥补昆曲演艺传承数据的缺失,但由于探访时间有限,还是难免有所遗漏。

昆曲艺术的资料除了保存在院团、演员身上,还保存于业余曲界。昆曲与文人的关系一向密切,许多文人除了唱曲,还学戏登台演出,有些戏甚至只见于曲家、名票,但未曾于专业院团演出过。同样,昆曲除了戏工,还有清工一脉,昆曲的清唱艺术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比舞台艺术更为重要。但如今谈昆曲传承,对业余曲界的重视更少。所以也该对上海昆曲研习社、北京昆曲研习社等一批前辈曲家进行采访纪录,他们名气虽不显著于外,但对于昆曲的发展历史、曲唱艺术的研究,同样是无价之宝。

这些艺术家、曲家多已将届古稀。有些老师的身体健康也不容乐观,如蔡瑶珗、成志雄等一批演员都已逝去,除了有限的资料留了下来,许多戏与他们本人的艺术体会也都随着湮灭。可以说,每过一年就少掉一笔珍贵的资料。而这些数据是不仅对于昆曲研究、戏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完全可以作为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材料。

我们希望有更多资源能投入到“真正”的文化传承工作中来。舞台表演的传承实践,学术界较难置喙。但资料保存及抢救工作,却是学界本份。由当地院校做当地的昆曲资料保存,或许最为适当。如北京院校做北昆资料,上海院校做上昆资料,苏州的帮苏昆、南京的帮省昆,湘昆则由湖南院校来安排,这将省去许多行政资源,活动的开展也会更为迅捷有效。

当然,这些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学界真正需要的,是有切实参考意义的数据。这些工作需要懂行的人去进行,相信院校里能够找到较为适合的人选。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关于昆曲艺术传承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希望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昆曲演艺数据保存工作案例,就教与海内外同仁方家,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研究机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下载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word格式文档
下载EPS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 甘炳光教授提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