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陪审员培训记录一
人民陪审员培训记录
时间:2010年4月25日上午 地点:市法院三楼会议室 主讲:赵温良
参会人:除王家林(年老)、曾宪芬(出差)外,其他26名人民陪审员全部到齐。
培训内容:《侵权责任法》解读一
赵:2009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侵权责任法》的最终通过,标志着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得到最终完善,向最终完整民法典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标志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标志着在民事侵权专门法的最终诞生,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内容。
一、我国立法首次明确对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表示,这个规定,一是把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人身权益就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二是什么情况下构成精神损害。侵权责任法用了“严重精神损害”这个词。
二、生产者应当担责任产品缺陷损害他人
侵权责任法明确,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运输、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此外,侵权责任法还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三、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污染者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明确,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
法律还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四、药品等致医患纠纷可向医疗机构索赔
侵权责任法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五、车主与驾驶人不一致交通肇事如何担责 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侵权责任法还规定,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篇:人民陪审员培训(模版)
郧县人民法院
副院长ⅹⅹⅹ在人民陪审员培训会上的
讲 话
同志们:
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充分准备,来自我县各个部门和各个层面的思想政治过硬、道德品德良好和文化素质较高的 17名人民陪审员,经过严格选任程序,经第十五届县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产生。这是ⅹ县法院审判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ⅹ县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人民陪审制度的落实对推进司法民主,促进我院的整体工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代表院党组和全体干警对依法任命的17名人民陪审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为使大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参与审判工作,今天安排两名同志对大家进行岗前培训,以其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在此,我代表院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
陪审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追求司法民主化而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常做法。我国的陪审制度与普通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不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由依法定程序产生的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并与法官具有同等的审判权 利。作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民主化的重要举措,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弘扬司法民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包括管理作为国家事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事务。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就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和实践“公正廉洁、司法为民”要求的重要方面。
其次,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是人民法院的组织原则与基本诉讼制度。人民陪审员注重从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对案件进行分析、判断,与法官形成思维互补,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确保裁判公正。同时,通过人民陪审员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说服当事人息诉服判,及时化解纠纷,提高司法工作效率。
第三,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保证司法廉洁。人民陪审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陪审员参与法院的案件审判,对于提高审判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公开,在合议庭内部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保证司法廉洁具有重要作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还有助于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对司法审判的干预,有助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第四,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增强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司法具有权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人民陪审员大多在群众中间享有较高威望,他们参与审判,有助于增强案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信任度,使得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形成确信,进而自觉履行裁判确定的义务,进一步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
第五,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是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向社会渗透的重要渠道,主要体现在培育公民的政治素质,增长公民的法律知识等方面。公民作为陪审员直接了解具体案件的裁判过程,对法院工作会有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并通过他们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都是有益的。
吸收公众参与审判,与法官共同行使国家审判权,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文明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诉讼制度的一项优良传统,人民陪审员制度不仅充分体现了司法民主,其更现实的价值还在于发挥人民陪审员在社会阅历、熟知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普通公民对司法权运作的直接参与来抵制司法专横和司法腐败,丰富法官在审查案件事实、具体适用法律中的思维、判断,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
二、ⅹ县法院选任的人民陪审员的结构特点
ⅹ县法院此次任命的人民陪审员有六个特点:一是涵盖面较广,分别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等单位和部门;二是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代表性,年龄最大的 53岁,最小的25岁; 三是政治思想过硬,党员(含预备党员)有16人,无党派1人;四是专业结构合理,既有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也有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结构配备合理,顺应了当前案件多样化的特点;五是文化素质较高,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94.1 %。六是多数陪审员原工作单位的工作对象均是矛盾集发性群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不断开放,移民外迁、土地建设开发、城市建设拆迁、企业改制、“三农问题”、个私经济及婚姻家庭等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也日益严重,县经济开发区、信访局、劳动局、环保局等部门是接触这些矛盾问题的“近水楼台”。这些单位中一些热心于排解个私经济矛盾、婚姻家庭纠纷和未成年人的教育的同志被选任到人民陪审员的队伍中来,这部分同志工作积极性高、有工作经验、深知问题的症结,在案件的审理中往往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人民陪审员来我县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层面,他们了解民情、代表民意,在陪审活动中会更注重以社会道德标准评判案件,能克服法官因职业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司法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使裁判更加合理、合情、合法。
三、对当好人民陪审员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陪审与本职工作的关系。陪审员到法院陪审要 占用一些工作时间,参加培训活动又可能占去部分业余时间。所以,必须取得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家庭的理解、支持。要坚持以本职工作为主,到法院执行陪审工作时,根据预约提前安排好本单位工作,使其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
二是要处理好与合议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作为陪审员,一定要配合审判长工作,开庭前要向审判长了解主要案情,征求审判长的意见,服从庭审安排;庭审中要专心致志,按照分工,适时发问,既要防止陪而不审,又要避免主次不分,甚至喧宾夺主。评议时应当认真吸取审判长对案情及涉及法理的分析,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注意听取合议庭其他成员的意见。互相尊重,共同协作,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到正确、及时、合法地行使审判权。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有为”和“有位”的关系。当人民陪审员,首先自己就得把陪审工作“当回事”,兢兢业业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学,用心研究案件,善于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当好人民陪审员。人民把审判权赋予了我们,给了人民陪审员一个特殊而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努力有所作为。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发扬民主、保障司法公正与遵守陪审纪律,维护人民陪审员形象的关系。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参加合议庭,与审判员共同审判案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办案程序、方法步骤及相关的情况,从而形成对审判工作较深层次的监督和制约。人民陪审员既是广大人民司法需求的代表者,又是司法公正、实行司法公开的执行者,理所应当地自觉遵守人民法院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维护人民陪审员的形象。(二)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确保公正执法。人民陪审员要严格按照《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心存正义、信守廉洁、敬法慎独,自觉维护司法形象,确保司法公正。特别是要严格遵守《法官法》规定的“十三种”不得有的行为。
二是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办案技能。人民陪审员在以后的陪审工作中,要树立起勤于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尽快熟悉诉讼程序,尽快适应审判工作。
三是要强化修养意识,注重自身形象。人民陪审员在参与陪审案件期间,要注重自身形象,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自觉约束业外活动,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的要求,建立好与律师的隔离带,避免当事人的合理怀疑。
四是要强化为民意识,用好手中的权力。人民陪审员要时刻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强化为民勤政意识,对参与的陪审工作,要积极投入,为人民用好审判权。
(三)要充分发挥“四个作用
人民陪审员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对合议的案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上都要充分发挥作用,与审判人员取长补短,更好的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是要充分发挥来自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加强民商事纠纷的调解力度,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要充分发挥来自学校,了解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优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做好庭审和庭后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三是要充分发挥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优势,为法官在办理房地产、劳动争议、医疗事故等纠纷案件中提供可行的专业知识帮助;
四是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法官的守法意识,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司法公正。
同志们,作为人民陪审员,你们即将担责履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不负众望,无愧重托,努力学习,苦练内功,充分发挥陪审员的职能作用,创造性地进行陪审工作,为民主法制建设,为法院审判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谢谢各位!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人民陪审员学习培训心得
我国陪审制度具有较长的司法积累,在清末修律时期,沈家本在其主持编制的刑、民事诉讼法中借鉴西方经验规定了陪审制。现行人民陪审制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裁判部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具体规定了陪审制度。当时的人民陪审制通过吸收普通民众参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而成为我国实践司法民主之先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制得以沿用和发展,《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也在审判组织部分作出了适用陪审制度的规定。XX年,自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起,人民陪审员制度开始在我国正式实施。应当说,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正是长期以来司法实践积累和司法理论不断发展的成果,反映了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以及公众对此项制度的良好愿望:一是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把社会道德标准带入法庭,与专业法官思维互补,有助于强化司法民主,促进产生更加符合公众标准、公正理念的裁判;二是具有专业背景的陪审员可以发挥专业优长,协助法官解决审判中的专业性疑难问题;三是通过人民陪审员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及时化解纠纷,构建社会和谐;四是人民陪审员能在审判活动中直接监督法官,增强审判程序的透明度,保证司法廉洁;五是人民陪审员的参与能够缓解司法资源的紧张状况,减少法官的劳动强度,提高司法效率。从现实来看,随着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和司法实践,这些愿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但要从根本上落实《决定》精神,笔者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民陪审制度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保证人民陪审员的素质,杜绝“陪而不审”,陪审员的素质是其胜任陪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法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果陪审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势必会因为专业的局限,使其只能做陪衬,浪费了国家的人、财、物力。因此当务之急必须提高人民陪审员的素质。
1、人民陪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人民陪审员进行审判活动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以及政策水平与素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陪审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其参与案件审判公正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培养其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要有廉洁公正的作风,维护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会各种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不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但是有才无德则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同时人民陪审员也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2、人民陪审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所谓陪审员的心理素质就是其心理素养,即审理案件所依据的心理状态。在审判工作中人民陪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它要求“无求、无畏、有情、力学”等,即分别为:不奢求别人给予,敢于伸张正义,有大无畏的精神,刚正不阿,不急噪,随时都具有清醒的头脑,能冷静的分析问题,能尊重人民赋予的权力,寓情于人民之中。不被世俗所侵蚀,不被权力、利益所动。能坚守人文精神与关注弱势群体;能不断学习,常学不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各种先进的理论和知识,为人公道、正派,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等。
(1)(2)(3)
3、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知识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素质是当代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人民陪审员的文化素质太低,对法律一窍不通,那么他面对法官、律师的“法言法语”将很难理解,即使多次解释也很困难,从而导致审判效率的不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左右法官的正确思维,造成司法不公。这将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在强调人民陪审员的民众参与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一般应为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至少不低于高中文化,这将有利于案件的审判,有利于司法公正。
4、人民陪审员要有较好的业务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改变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现象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学专业知识,对实体法与程序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审判理论和实务有深入的研究。才能使人民陪审员在审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人民陪审员必须要求通过择优选举,不能吸收那些毫无专业素质的人民陪审员。同时,人民陪审员也必须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理论和业务技能,借鉴好的审判经验。这也是法律规定的“人民陪审员同审判员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相符合的。在对要求提高审判人员专业素质的呼声里,提高人民陪审员的专业素养也是形势所迫。
二、完善有关制度、立法。
1、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现行法律中未作规定。法律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其内容是规定国家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而作为司法民主重要内容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无论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是作为一项基本的司法制度,就其地位和重要作用而言,都应当在法律中加以规定。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法律,前三部法律都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了规定。现行的1982年法律却未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对1982年法律进行的3次修正中也均未提及人民陪审员制度。XX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决定》对人民陪审员只是作了粗线条的规定,也有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在当今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略、以民主政治建设为基本纲领的形势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地位却从法律原则下降为基本法的原则,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一种缺陷。
2、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模糊。《决定》规定,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审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且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都可以向法院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但《决定》的这些规定不具备可操作性,《决定》中并未规定什么案件必须由陪审员参与审理。这就导致实践中那些案件由陪审员参审不好掌握,而实践当中往往是将该项制度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甚至法院将人民陪审员作为一种审判力量不足时的补充,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得不到起码的重视。而“社会影响较大”也不容易准确理解和把握。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是当事人可以要求也可以放弃的一种法定权利,还是法院的权利没有明确。在实践中也没有相关的诉讼程序加以保护,如在开庭通知当中没有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的权利,有很多当事人实际上也不知道还有申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的权利,这是一种立法程序上的缺失。如果符合陪审条件案件的当事人要求采用陪审的方式进行审理,法院是不是有权拒绝?或者相反,在当事人与法院就是否适用陪审员出现意见分歧时,是以当事人的意见为准,还是以法院的意见为准,《决定》没有规定,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适用,实践中各种做法都有。
3、改变法院决定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机会的体制。在《决定》施行前,我国在确定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时,多数的做法是由法院自行指定。一些法院出于方便安排陪审工作等考虑,将陪审任务固定交给少数积极性较高的人民陪审员,导致他们变相成为“编外法官”,失去了这项制度应有的群众性,为体现程序公正,《决定》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规定,基层法院审判案件依法应当由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应当在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中高级法院审判案件依法应当由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通过其所在城市的基层法院在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这就意味着人民陪审员能否参审、何时参审、审何案全由法院决定。
4、中级法院审理的案件难见陪审员。在《决定》实施前,中级法院有自己的陪审员名册,所以有一些案件由陪审员参加。如嘉兴中院审理的轰动全国的大学生周一超因乙肝歧视而杀害人事干部一案,就有陪审员参加,事后还接受了媒体采访,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社会公众对该死刑判决未有激昂的反映。《决定》施行后,中级法院不再有自己的陪审员名册,须从基层法院的陪审员名册中选取,手续比较繁琐,陪审员参加审理也不方便,因此陪审员在中级法院审理重大案件中的缺位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某些虽已结案即仍然没有尘埃落定的案件,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比如,就有人质疑为何广州的许霆案、上海的杨佳案没有陪审员参加?
5、人民陪审员不可能成为审判委员会成员亦不可能参与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而审判委员会往往改判合议庭的决议。
第四篇:班主任培训记录一
班主任培训记录
时间: 2001年8月20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工作包括什么呢?三个字,人、事、物。
(一)人的管理(学生)
1.品德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关怀每一个同学,特别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关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协调好各科教学工作,配合各科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各科。
3.关注发展--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劳动习惯。
4.家校合作--认真作好家、校联络工作。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数的 50% 以上。关心和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
5.积累资料 ——作好本班学生操行评语和填写学籍卡、素质报告单等,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奖惩工作。
(二)事的管理--日常工作与活动
1.制定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认真制订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队工作目标。
2.建设班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重视树立正确的舆论,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逐步形成勤学、守纪、崇美、向上的班风。
3.辅导员--重视小干部培养,有目的地开展有质量的活动,(三)物的管理--班级财产
1.课桌椅、等木质用品--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2.电器用品--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并按照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一旦损坏立即报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并教育学生爱惜。
3.环境布置--定期更换,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保持其完整性,遗失即补,便于交接。
4.其它财物--认真做好保洁工作,教育学生爱惜。
5.学生物品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各伺其位,并经常清点。
二、班主任每日常规工作
早读、卫生保洁、晨会、课堂纪律、学生放学、值日生 „„
每天都要做,也许多做点少做点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出来,但是这些工作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锁链,哪一处缺乏“关爱”,一段时间后,哪一处必定会出现问题。
早读——、按时进班,主动和学生打招呼。、督促学生早读,不占用早读时间做自己的课前准备。、其他老师指导早读时,可在一旁协助管理,或者处理一些班级事务。
卫生保洁-、督促学生按时到校参加早晨劳动。、认真检查室内外劳动情况,要求干净整齐。、班主任无法离开教室时,可安排小干部检查室外劳动。
晨会—、能按照学校要求认真上好晨会课,不随意更改晨会课的内容。、注意寻找班级、学校、社会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丰富晨会内容,少说教、少训斥,不使晨会变成批评课。、指导学生完成自主晨会,帮助学生正确搜集资料,适时进行口语训练。课堂纪律管理——、每天指派学生值日班长,检查督促每节课的正常进行。、遇到突发事件,主动协助科任老师一起解决。
学生放学——
按时放学不拖堂,将学生队伍送到路口,指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虽然这些工作非常琐碎,每天做来的确会消耗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在新接班的第一个月,记住两个一定:一定要反复思考自己的工作,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逐步实施。在实施时,一定要事事亲历亲为,不要一开始就急着培养小干部的能力,因为你还不够了解他们。要把你的施政纲领全部清清楚楚地下达,并且伴之以严格的检查,并且具有成效后才逐渐放手。所以开学的第一个月十分重要,不仅你在了解学生,学生也在研究你的底细,所以,新接班的班主任,特别是新班主任,一定要过好这第一个月,多呆在教室,多观察,多思考。
三、好习惯培养
我校的班主任工作是以好习惯培养为重点的,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要求是什么呢?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下面几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每位班主任老师一定要重视的。那就是三个学期我们反复提出的“十大好习惯”,我觉得这十个好习惯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我们老师。
(一)、一声问好:、走进校园后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平时在校园里,遇见老师同学也要主动问好。、要先教如何问好,包括上下课的师生问候。、学校有重大活动时,主动向外来老师领导问好。、在家庭、也要学会问候他人。
(二)、两个轻声:走路轻、说话轻
在上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是最难培养的好习惯。、进出教室不奔跑,不吵闹。、课间休息说话要轻。上学期学生要求我们老师也遵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也应控制音量。
(三)、三处整齐:课桌、书本、文具盒、早上到校后,要立刻将书包放在椅子上书厢里。、每个课间,先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按照课间五步曲的要求,换上下一节课的书本,然后才离开教室进行活动、休息。这时候,班里的小干部就可以发挥作用。因为一节课下来,也须受到大家活动的影响,教室里的课桌可能有些乱,各班要督促指日生负责排齐课桌,给下一节课营造一个整齐的环境。、如果下一节课要去专用教室上课,临走前,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桌面清理干净,椅子塞进课桌,值日生要擦净黑板并好关灯或电扇才能离开。而在专用教室上完课后,大家也要自觉排齐课桌,把椅子塞进课桌方可离开。、我们老师也要时刻保持自己办公桌讲台的整齐。
(四)、自觉:早读、自觉劳动、自觉作业、自觉早读:前面已经讲过,注意提醒第一个到班级的学生先开窗通风。自觉开展课外阅读。、自主劳动:
(1)中午的值日生应该在到校后开始午间保洁,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自觉到岗。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按照自己的岗位开始劳动,先扫地后拖地,完成以后排课桌。劳动工具摆放整齐,垃圾倒清,关好门窗离开。
第五篇:6s管理培训记录一
6s培训记录
这些现象在我们组织中存在吗?
1、企业文化务虚轻实,形同口号。
2、与战略不协调的组织架构。
3、管理层对于自己在战略实施中的具体责任和角色不十分清楚。
4、人们面对“变革”,心有“侥幸”。
5、潜规则刚性,显规则“弹性”。
6、“基础管理”与“管理效能”关系不协调。
7、长远目标描述“具体”,短期目标执行“随意”,计划成摆设。
8、实际目标“模糊”,人人猜测上面意图。
9、部门之间目标封闭缺乏沟通,各自为政。
10、不分享信息,推诿,扯皮,自我保护现象严重,合作意识差。
11、信息不对称,不断补救,执行力地下,沟通中说出正确答案,能否得到你希望的信息回馈,重在回应。
12、品牌建设中注重外部包装和形象推广。
13、“急功近利”市场策略,存在商业道德风险。
14、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
15、抓管理忽视“小事”,抓规范忽视“目标”。
基本动作
跳水
自选动作
16、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忽视价值管冲突。
17、强调行为管理,忽视“心态”变化。
18、强调“意识”或“态度”,忽视行为规范。
一个公正的制度被不公正的执行比一个不公正的制度造成的影响伤害大。
管理首先是一门技术,避面成才之日,跳槽之时,内部客户满意。
19、把“疲惫”和“麻木”,当做是“抗拒”行为。
20、认为营销知识市场部,销售部门的事情。
21、激励显性效益,忽视隐性效益,市场——工艺,奖励过程,表扬不隔天,批评不隔夜。
22、工作例会“焦点”,转向“分清是非”,及时解决——正确解决。
23、达成一致≠行为一致,人力资源中的问题,员工不具备某技能不是管理者的责任,员工没有成长就是管理者的责任。
24、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管不出效益。
25、没有将绩效管理的效果作为对管理者绩效考评的一项内容。
26、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27、没有对管理者进行绩效考评前系统培训。
28、员工只认真做被检查,考核的工作。
29、员工把“考核”与“扣钱”划等号。
30、薪酬进行了调整,但工作效能仍不理想。
31、追求公平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32、培训后,明白了许多“正确”的道理,但行为改变不明显。
3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但却把握不住客户的个性服务差异。
34、岗位职能的设定没有以发展为导向。
35、上级与下级的角色常常越位,不按照程序或越级管理现象严重。
36、管理人员,骨干梯队不理想,曾经的“能人”不再能。
37、现代职业人心态浮躁,稳定性差。
38、员工普遍归属感不强。
39、难以建立良性人才机制。
40、发展规模越大,内耗也越大。
41、信息化管理难以进行综合分析,难以进行实时监控。
42、组织流程再造抵触大,创新不利,新措施难推行。
推行制度3部曲
1、制度僵化——官僚的办法对付官僚
2、制度优化——补充 意见
3、制度固化
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决定了的就是对的,对的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激励机制
走出思维意识的“胡同效应”
对外有竞争力
1、明确清晰战略发展规则(共同愿景)
2、导入危机与应变管理(危机意识)
3、经营决策系统工程(战略保障)
4、组织管理模式优化(势在必行)
5、工作流程程序再造(规范管理)
6、规章制度刚性执行(无情管理)‘
7、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轴心管理)
8、人才梯队重点培养(纲举目张)
9、推行目标绩效考核(重中之重)
10、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落在实处)
11、重视研发技术领先(核心优势)
12、专业化营销网络渠道(脚踏实地)
13、完善学习与创新体系(持之以恒)
14、信息化管理神经系统(必然趋势)
15、适合自己的管理风格(找准根基)
16、团队共同的价值取向(持续发展)李虹 个人 Lihedu.com
互联网
百度《东方名家》李虹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6S实践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