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时间:2019-05-15 09: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第一篇: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社会保障制度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内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体面劳动 【背景链接】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标准表述】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法治国 【背景链接】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标准表述】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贯彻方法】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权力和活动等,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抗旱救灾

一、名词解释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二、相关背景链接

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自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时至今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579万亩,2212万人因旱灾导致临时饮水困难。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抗旱救灾工作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旱区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全国旱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449万亩,占全国的85%;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4794万亩,占全国的43%。二是因旱饮水困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212万人,是多年同期的1.9倍,其中79%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而且,饮水困难群众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部分山区群众需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每立方米达到30―80元。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一些旱区持续受旱时间接近5个月,现在仍呈发展趋势;云南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70亿元。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北方冬麦区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

三、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

(一)原因分析

1.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西南地区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去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多年同期总体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区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2.温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来的平均温度是1950年到现在为止最高的。降水少,温度高,必然造成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很严重,出现严重的干旱。

3.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云南省的水资源是比较丰沛的,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二)旱灾的影响

1.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不断增加,解困难度越来越大。按预测,3、4、5月云南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将分别达到900、1080、1200万人。以1000万人测算,通过水库供水,实施应急调水,打井开采地下水以及群众自救等措施可解决300万人,尚有700万人需要靠拉水送水来保障饮水,确保人畜饮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2.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生活、生产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云南省干旱持续到5月中旬,现有45亿立方米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方将面临无水可用的极端状况。

3.灾区群众收入锐减,灾民救助任务重,大春生产压力大。

4.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四、面对旱灾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一)减少旱灾所造成的损失

1.加强雨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和会商研判。组织旱区对缺水情况逐县、逐乡、逐村、逐户排查摸底,进一步细化完善供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调配好有限的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旱区每家每户每一位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2.因地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紧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为春耕生产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3.如果具备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气象部门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降水量。

(二)抗旱救灾措施

第一,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水利部门必须算好水账。首先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对现有水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第二,春耕备耕要根据水源现状因水定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种植面积,推广抗旱节水技术,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

第三,建立长效抗旱机制,通过编制抗旱规划和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保障等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用工荒与就业难

一、背景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二、现状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三、对策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第三,对于农民工,各地政府加大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可定期、定时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四,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高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从而能够留得住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家机密与经济安全 【背景链接】

2009年7月5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力拓案牵出铁矿石贿赂链,涉及多方利益。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开审理。

中国是铁矿石的需求大国,进口世界一半多的铁矿石。但是在与国际矿业巨头的谈判中,中国这个需求大国甚至连“首发价”都拿不到,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近几年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取的溢价高达7000亿人民币。

【标准表述】

[危害]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谈到国家安全时,考虑的只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技术安全等,很少把它与经济安全联系起来。当一国经济规模很大,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某种程度甚至比一般的国防机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大。

钢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性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钢企自然要把这庞大的成本转嫁给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这最终要消费者付费买单。而高房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许多人买不起房,这对中国社会无疑会产生相当大冲击。

[严峻形势]

很多人的经济安全意识很差,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经济机密的一些东西,中国却门洞大开,无意中泄密的事情很多。境外利益集团一般通过在华机构和个人进行利益输送、政策游说以及商业情报的搜集等方式来获取中国的经济情报。发达国家的政策游说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来规范游说活动,而中国在这方面却显得非常混乱。

由于西方掌握着国际经济的话语权和规则,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很多中国公司主动请国外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评级机构进行咨询、审计、评级,这当中很多核心数据与规划等重要商业机密被其所获。

鉴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控制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中国将会越来越吸引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向华派出间谍刺探经济情报,行贿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领导人。而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窃取经济情报,都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跨国企业窃取中国商业机密的方式]

一是通过在华外国企业商会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在中国的渠道寻找利益代言人。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都有在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甚至直接在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

[措施]

中国应尽早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外国企业的反商业贿赂法,运用法律手段,使防范各类国际不良企业和个人侵蚀中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举措机制化、日常化。

同时,对境外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要进行严格限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可设立相关机构,对外资、外国商品的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等。

另外,还应规范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境内外企业、机构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企或驻华商会等“变相任职”。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对境外利益集团造成中国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监督和提起法律诉讼。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矿难之痛

一、矿难回放

(一)山西王家岭矿难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发生后,已确认109人安全升井,尚有153人被困井下。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5日15时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山西省省长王君同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预计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伊川矿难已经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关于灾难的奇迹,都只能出现在灾难之上。与其期盼灾难之后的奇迹,不如远离灾难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泪教训再三证明,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祸。3月30日,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出的事故通报称,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更被认为是导致矿难的首要原因。

只有责任的归于责任,人祸所导致的矿难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奇迹才有价值和意义。

(二)河南伊川矿难

记者从河南省伊川县“3・31”矿难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矿难已经导致40人死亡,6人失踪。

2010年3月31日19时20分左右,伊川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截至4月6日晚,经初步核实,矿难发生时当班井下人员共有98人,其中已经安全升井57人,已经确认死亡35人,6人失踪,爆炸还造成地面人员5死1伤。目前,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矿难发生后,由于矿长和伊川县政府派驻的驻矿安监员逃逸,地面存放有关下井人员资料的矿灯房被完全损毁,加之企业用工混乱,下井人数由包工头确定,企业没有统一的人员调度安排,没有花名册、工资册、职工档案、劳动合同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人员核查工作进度。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经初步核查,该矿共有职工300人左右,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勤杂人员53人,临时招用的井下工人250人左右。

事故责任人的追捕工作进展顺利。5日下午,又有1名事故发生后逃逸的驻矿安监员投案。通过有关部门多渠道做工作,6日上午,2名该煤矿重要知情人员主动到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说明情况,配合救援工作。

此前,矿难发生后逃逸的矿长王国政已经自首,多名逃逸的副矿长、记工员、驻矿安监员被抓捕归案。洛阳市、伊川县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已经启动对驻矿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工作。

发生事故的矿井设计年产能为15万吨,属于技术改造矿井。2009年5月该矿曾发生过瞒报事故,矿长王国政被判缓刑。王国政是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所在地半坡乡白窑村村委会主任。

二、矿难原因

表面上看,矿难频发有安全生产基础差、法制意识淡薄、矿工维权难这三大原因。倘若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发现它们背后还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如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经济粗放型增长、监管机制不合理、教育国策失误、新闻自由度提高等等。

具体原因如下:

(一)安全生产基础差。我国不少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上漏洞诸多,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对防范伤亡事故没有把握。

(二)法制意识淡薄。目前中国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如《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它们还有待完善,只要认真落实已有的规章制度,大部分矿难本可以消弭于萌芽状态。可以说矿难最直接的原因,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

(三)矿工维权难。尽管《煤炭法》第42条和《矿山安全法》第23条都规定了矿山企业工会应当依法维护职工生产安全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但本该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在矿工面临死亡威胁时缺位了。另外由于矿山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工作机会的稀缺,很多人最担心下岗,煤矿侵犯矿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家山煤矿矿工的待遇每况日下,有时一些劳动保护用品都得矿工自己购置。面临“停职停工”的威胁,无处主张权利且生活无着的他们,明知下井工作有生命危险,也只好妥协。

(四)伤亡赔偿标准过低。安全生产的技术设备非常昂贵,当矿工死亡补偿过低时,矿主就会受经济规律驱使,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煤矿开采的暴利和矿工生命的廉价,使一些矿主视矿工的人命如草芥。

(五)经济粗放型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当煤炭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大,超负荷生产成为顺利完成财政指标、刷新GDP的首选。一些矿产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置安全和生态保护于不顾,超限开采、超负荷运转;一些小煤矿则把矿工当作赚钱机器,有些已取缔的小煤矿也死灰复燃。可以说,矿难频发是高能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

(六)监管机制有缺陷。教训证明,本应是煤矿安全监管者的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往往会成为煤矿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者。作为一些地方的主要产业,违法违规经营的煤矿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主要税源,一旦取缔,会使当地政府发生财政困难。直接的利益驱动使裁判员成了运动员、监管者成了保护者。

三、解决方针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五项措施:

(一)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三)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四)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五)形成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氛围

总而言之,解决矿难治理的决策模式和治理结构两大根本问题。

所谓决策模式,即要摆脱那些无效或低效的行政单方面决策,让民意有效参与,制订出能够瞄准问题核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工夫的矿难治理措施;

所谓治理结构,也就是在加强政府监管之外,煤矿安全治理应形成两大制衡机制,一是通过广泛建立矿工工会,让矿工能够有组织地监督企业落实各项规章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保障,二是通过公众、媒体、NGO等的深度介入,形成一个约束资本与权力的外部力量。

鉴于目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一些国有大矿接连发生问题,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已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国家应增加了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通过这三项经济政策,配合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督来加强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如此,矿难才会有根治的希望。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沟油 【背景链接】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2010年3月披露,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标准表述】

[原因]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监督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2002年,国家颁布《食品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的规定》中明确要求,无论是过菜油还是地沟油,都属于废弃油脂,禁止再收购、加工成食用油脂。要根治地沟油的存在,不让地沟油危害百姓健康,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垄断”回收地沟油的责任,不能让地沟油的回收成为一个无人管理的领域。地方政府回收后的地沟油可以用来加工柴油等,通过合法的“变废为宝”,堵住地沟油流入饮食行业的渠道,加大监督力度。

[措施]

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制约和影响了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改变和完善监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标准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各地的食品安全标准还依旧是各自为政,参差不一。如问题奶粉,在流出地就能拿到合格的报告,而在流入地检测就不合格。海南豇豆在海南残留合格,而出了岛就超标等等。因此,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完善各环节之间的监管衔接,堵塞食品安全漏洞。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历许多环节,这些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监管。由于部门利益和避责的需要,在各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看似都在管实际上谁都不管,协调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旦出现问题都是推委扯皮,追起责任来都感到很冤。

三是监管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现在的体制是监管的责任分散在很多部门,只是各部门职责的一部分,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张的困境,很难引起相关部门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必将影响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有专项行动,就临时组织力量搞搞突击,难有大的作为。

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长、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环节衔接松散,监管责任不明确,再加之食品流通范围广,监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摆在政府和各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有一点轻视和大意,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决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监管模式,缩短监管战线,把监管职责尽可能地压缩到最小限度,实现权责的统一,以确保食品安全的最终目标的实现,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公开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这是我国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标准表述】

[内涵]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其次,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再次,创新审批方式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要创新公开形式 确保公开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产品质量召回 【背景链接】

从2010年1月21日起,丰田部分车型先后爆出踏板门和刹车系统都出现了问题,随后丰田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据初步估算,此次丰田召回的汽车已超过1000万辆。

自2004年起,我国第一个有关缺陷产品的召回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此后,《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也相继出台。2010年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总结世界汽车产业的经验和教训,企业要加强质量并建立召回制度。

【标准表述】

[影响]

召回事件严重影响到丰田乃至日本汽车的品牌形象,作为召回事件的始作俑者,丰田自尝苦果。召回制度是一种崭新的法律制度,它需要与中国现行的合同制度、产品责任制度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相衔接。召回制度不仅依赖于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他律,还依赖于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消费者遭遇缺陷产品时的制衡能力。这需要整合政府力量、民间力量、法律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去联手设防,健全产品召回法规体系,使其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关部门在监管上形成合力,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防患于未然。召回制度法治化,在鉴定碰撞标准和相关设备等方面要更加完善和细化。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消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经济利益也有巨大促进作用。

[措施]

汽车生产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变重产能、轻质量的倾向,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高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加大对消费者正确使用汽车产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消费者汽车质量安全意识,发展和完善修配、保养等多种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企业要建立质量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和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召回、处理缺陷汽车产品。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二是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事故鉴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切实保护诚实守信的企业,制约和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 【背景链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标准表述】

[内涵]“软实力”作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与影视传播、介绍与宣传,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过程,是本国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载体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理论本身。

[现状]目前我国的软实力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追求国富民强、社会公平正义、法平等法制、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等重大目标,调整经济模式和利益结构,设法逐步恢复改革发展的道义基础。

[措施]增强软实力的可以从以下入手:

首先,软的要更软。加强对本国、本民族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理论的继承、吸收与创新,继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让文化的活力充分释放。

其次,硬的更硬。硬实力是重要基础,发挥硬实力的作用对提高软实力大有作为。一国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不怒自威”,硬实力运用得当,本身也可以创造强大的软实力,树立国家威信。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标准表述】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必须提供服务,政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立足点是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涵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

[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标准表述】

[要求]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平正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标准表述】

[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温家宝总理也曾经说到: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内涵]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

医改是我国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大创新。将缓解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从源头上降低疾病风险,保障人民“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从长远看,实施医改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新医改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

[对策]

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二、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提出接近400种药物实现零差价,就是通常使用的药物群众不再付出高价了。基层医疗单位实行零差价以后需要补偿,而使基层的卫生人员待遇不下降。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实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应该坚定不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

【标准表述】

[内涵]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措施]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

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或本质规定所作的阐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法律上提供保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指在解决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体现一种公正、正义的原则和精神。社会公平是人类自古及今的不懈追求,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全社会提倡互帮互助和诚实守信,形成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增强人民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者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好处,使失信者遭到社会的鄙弃,受到应有的惩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公信力 【背景链接】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标准表述】

[措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

[意义]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园安全

【背景链接】2010年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指出,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标准表述】

温家宝总理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指出:频频发生的杀童案,说明中国社会存在深层次矛盾,而且日趋尖锐化,“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些还未长大的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安全环节上最薄弱的一环。在宁静的校园频发如此血腥的惨案,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类似的血案接连的发生,创伤不断地复发,无疑会给孩子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深重的阴影。

基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正义尚未实现等现实因素,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存在着不公平感和压抑感。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源头调整社会分配体制,解决好民生问题。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使之更趋公平的基础之上,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惠民制度惠及弱势群体,及时救助那些穷困潦倒、产生绝望情绪的病患者,使他们免于生存的恐惧、生活的窘迫以及滋生仇富的畸形心态,让更多的人在生存底线得到应有的保障之下,看得到、摸得着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关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第二,政府出资建立公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各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政府应建立公民生存状态与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构建这一体系,一方面是转变社会心理习惯、推进体系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那些遭遇类似郑民生一样不幸的人,他们滋生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心理,会被及时疏导。

第三,积极加快实施校园安全立法,防范校园安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应上升为“学校安全法”,以提升保护师生安全和强化各方责任的法治威严。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校园里外均应加强专业保卫力量及其硬件设施等,保安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入手执行好现有制度,在校园安全上投入人力物力,并对平时出现的懈怠与疏忽严肃问责到人,让恶意袭击者望而生畏,不敢以身试法。

第四,尽早实施国家赔偿 问责机制。政府、学校不管是哪一级都应立即承担责任。国家援助制度必须尽快建立,问责机制要迅速出台,给予学生安全以制度保障。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三、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中央财政加大支出,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增加医疗卫生支出,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一批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标准表述】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二、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三、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强调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又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蜗居 【背景链接】

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并称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随后在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但两会结束第二题,北京出现了两块“地王”。

【标准表述】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句台词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蜗居”一词迅速成为09年年度热词。“高房价”、“住房难”受到社会关注。

让百姓买得起房,有房住,政府需要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执行力度:

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对于中小套型住房,在财税、土地、信贷政策上予以优惠,使房地产开发的供给结构与中低收入家庭真实需求逐步相吻合。

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财税制度改革 【背景链接】

201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标准表述】

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批评政府 【背景链接】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不少领导干部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媒体监督批评政府,多反映百姓呼声。这显示出中国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

【标准表述】

[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自我完善的必要一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行政监察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公器私用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官员进行行政处罚。

[条件]让人民真实、充分、善意地批评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政府的工作应尽量公开透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批评,让群众的批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认真地采纳,得到政府的尊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荣誉感。

第三,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更要做到违法必究,让批评者不再担心受到报复或追究,而让报复者付出惨重代价。但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往往是“知易行难”。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宏观调控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温家宝总理强调: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标准表述】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这是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加强宏观调控措施】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从财政收入看,还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从财政支出看,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各级政府投资都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声音】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服务型政府概念】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

第一,观念必须转变;

第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世贸经济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

第四,办事必须公开化;

第五,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

第六,建立贸易工作的复审机制和失误救济机制;

第七,要正确处理服务行政中的管制问题。

【标准表述】

构建服务性政府的五项措施:

1.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5.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买房贵问题

<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买房贵是新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也是近年“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买房贵到底“贵”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措施?

一、买房贵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二、解决措施

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

2、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

4、调节需求的重点: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5、改善供应的重点: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市(区)县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结构转型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的现实困难】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京佳公务员的转型措施表述】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一、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第二、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第三、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第四、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措施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背景链接】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10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表述】

[意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群众新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措施]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出名校、出名师、出名人。

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代农民工 【背景链接】

最新普查数据显示,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主体。他们主要是80后和90后,总人数大约1个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也是首次被写入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群体。

【标准表述】

[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人没什么很大的差别:衣着潮流、手机先进、喜欢上网、极少寄钱回家,就连口音都差不多。由于对网络的熟练运用,80后的说话胆量、开放程度和交际能力已经远远大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权益诉求,与他们的父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重要性]随着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庞大,社会亟须对他们在城市面临迫切的婚姻、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关注。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

[现状]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尽管放低了进城门槛,实行了有条件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正视,流动人口要想完全融入城市,同样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代际传递的过程。不能依然止步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应急处置,也不能仅仅依赖蜻蜓点水式的定点救助而忽略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规划不仅要有近期急务、中期目标,更要有长远的考虑,要把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城市发展繁荣结合起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责机制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标准表述】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问责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措施]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对免职官员的复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垄断行业改革 【背景链接】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垄断行业改革问题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行政性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资源消耗过高等,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有必要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措施]垄断行业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坚决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定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次,要坚决改革金融体制,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还要要着眼于危机防范,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

再次,要坚决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继续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优势,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最后,要坚决改革现行的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真正建立起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能够反映区域贡献差异和区域发展需要的财政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1、问:我对面试很陌生希望你在准备方面给点建议

答:1.要敢于说话,镇静自然。这方面不行的话,要多练习;2.多看电视新闻,关心国家大事;3.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要勤思考,关注政府或者别人怎么做的,怎么想的;4.努力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客观性;5.努力提高自己对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的平衡性,为民服务的意识;6.看什么问题,都 要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2、问:有群众到市里反映,县里将安全环保卫生等事务全部推给下属单位,并签订责任状,领导安排你去对这件事进行调研,怎么着手?像这样的组织类的题目今年有很大变化,有很多人说不能用套路了,那像“制定计划,报领导批准”这些还用不用说?能不能教教俺具体思路呀?

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今年很多考生对这样的问题都栽了。其实这种问题就是看考生组织各项工作的能力的。所以,像这种题目,一定要针对题目出的目的去回答。像你说的制定计划,报领导批准都是废话。比如你说的这项调研工作,就要抓住要调研什么,怎么调研去回答。这道题目要点是:首先搜集有关信息,比如举报人,领导对安全环保等等的要求,哪些部门负责这些工作;然后到县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去了解情况,如到县政府,到相关责任部门去详细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写出调研报告呈报领导。

3、问:请问一下,我答题时都是答得时间短,不能答特别的长时间,这个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只要回答了题目的要求,长短无所谓的。但是太短肯定答不全。所以,面试时一定要写出答题要点

4、问:像会议,接待,培训,调研这些类的组织题目,时间,地点,方式,程序,费用等等这些都不用说,直接就说这件事怎么做就是了,对不对?

答:你的理解非常对。这种题目就是考察考生的工作能力的。很多考生都是按照三部曲答题,一是编制计划,二是组织实施,三是写出报告。这样答题给零分都不亏。注意答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这种题目对于参加过工作的考生相对有优势。

5、问:请你讲一件最近

一、两年中你印象最深的帮助别人的事情。

答:这种题目是考察考生的工作主动性的。很多考生都在这种题目上栽了。考官就是通过你叙述的事情,看你是不是能够主动的帮助别人,从而判定你是否在工作上有主动性

6、问:想问下,我回答时可能不是很流利,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不会,主要是回答的正确。另外,答题时间短,要看是不是把要点都答了,有的人时间短,但答出了要点,就能得高分,反之,罗里罗嗦半天,答不到点子上,也不能得高分。另外,为了回答的更好,一定记住要写出答题要点再答题。

7、问:为什么有的单位面试成绩马上出,有的单位好几天后才出。那些好些天才能出成绩的,是不是单位领导还有选择权,不一定完全按笔试或面试成绩来决定?

答;是不是当场马上出成绩,由单位上级批准。所以,不管是马上出成绩,还是过后再出成绩,都是经过批准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当一个职位面试结束后,各个考生的成绩经过计算出来后,都会马上密封交纪检部门。所以,你不用担心改成绩的问题。

8、问:我去年面试了没过 有一个感觉很深 就是我前面两到题答的不好 答题时头脑空白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但是到了第三题开始进入状态了 可是最后还是没过 您说是不是就因为前两道题答得不好给考官的印象就差了,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分数啊?

答:不会的,每道题目对应一个要素分,这道题目答的好,则这个要素分就会高。当然,如果你前两题答的不好,则语言表达分会受影响。另外,你回答问题不看考官眼睛回答,一般来说影响很小,只要你答题正确就行。如果你想改这个毛病,可以多进行模拟练习。

9、问:在答题时,比如5道题,一道题平均就是4分钟,我思考和答题时间各两分钟,而且在思考时在不停的写一些答题时的内容,这样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不会,其实你这种方法是很好的方法。不过你的思考时间稍微长了一点,最好控制在一分钟以内,把答题要点写下就行了,不用把要答的全部话都写出来,这样会影响答题时间的。

10、问: 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的领导会不会左右面试的分数

应该说不会。但毕竟是领导,会对考官给出一些要什么人的原则的。考官会根据领导的原则酌定分数。比如说单位里女同志已经很多了,领导想要男的,则就会告诉考官注意要男生。呵呵,这种情况是不会告诉你们的,只能看你们的运气了。

11、问:今年是我第一次国考并进面试了,可是最终没有总分第一,好痛苦啊,我感觉好像我也答得比较有规范,现在感觉反而太有套路也无法胜出。请问下,您面试那么多人,有哪位考生让你记忆格外深刻,回答特别出彩的人啊? 答:面试就 是通过各种题目考察考生作为公务员的基本素质的,如综合分析能力,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对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等等。如果你失败了,那就要从这些方面找找原因,看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面试的考生当然有出色的,我想主要是他们能够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换位思考问 题。如对待组织工作的题目,他们就能够针对具体工作来阐述,而不是空泛的说说。

12、请点 评答题: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你去调查,应重点调查什么?

1、了解熟悉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危害,到相关部门了解大体情况.2根据了解到的信心制定调查方案,以便有针对性的展开调查.3准备好调查物品,采取多种 形式调查.到各个房地产公司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金融危机以前以及危机以后的经营状况,现在遇到了那些困难,准备怎样应对这些困难.也可以到售楼处听取 销售人员对于房产交易方面的现状的看法.随机抽取或者入户调查市民,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近期对于购房的看法,大体的期望,有没有购房意愿等等.到房产管理部门或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他们对于房产业的看法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措施.调查过程中尽量深入实际,确保调查结果真实有效.13、请问,面试时的站位是不是以公务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大家都没参加公务员工作,如何才能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特别对于没工作经验的,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或策略吗,谢谢

答:这就要 在平时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关注,并积极理性思考。公务员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当然立场就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不能仅仅从个人或者某个小集团的利益去考虑问题,更讲究的是平衡各种关系。至于工作经验问题,这个要多锻炼和积累了。你可以试着对一些工作去思考如何开展。比如调查、调研、处理问题、制订 策略等等。

14请问穿牛仔裤的话分数会不会很低?遇到一个女生穿的牛仔去的 结果面试分数很高 是不是说明穿着不重要了?

答:牛仔裤当然可以穿。穿着一般要求干净整齐,不奢华就行了,没有特别要求。但切记不要戴首饰,也不能穿的太奢华。

15、请问 面试的程序是怎样的?是发什么试题卷子再自己 挑顺序答题吗?有没有现场提新的问题?

答:面试程序为:带着足够的证明材料去报到;审查通过后,对每个职位考生进行面试顺序抽签;然后按抽签顺序进入考场;坐下后考官按题目顺序向你提问,你逐一回答问 题,一般是每道题一答。

16、怎样才能提高申论呢?谢谢

答:这个问 题其根本解决还是要在平时积累,多看报,多看时政要闻,多看国家方针政策,多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另外,申论一般都是给出一些材料,让你进行分析论证。这时要会巧妙组织给的材料进入你的文章,避免空洞无物。

17、考题中很多都是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这种题目在答题时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这种问题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也就是说是看考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这种题目一般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考生平时积累。那些平时不看报,不看新闻,不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人,肯定答不好。比如我们这次就有一个考生连文化下乡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肯定不知怎么回答。这种时政问题我觉得要把握几 点:1.一般来说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回答不能偏激,;2.要会辩证的看问题,全面的看问题;3.要能够说出事情的背景;4.在论述问题的认识上,要有自 己的观点,切记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18、我参加过公务员面试,准备的也可以是说是充分,可就是在回答组织类的题型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答:这类题是考察考生的工作能力的,所以一定要根据题意来回答,不能套用一般的程式。很多考生对这种题目答得都不好,就是套用套话了,给零分都不亏。一项工作交给你了,那你就要根据工作要求去组织开展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你想想,平时你做一件事情还要根据事情的实际需要去做,那工作更是这样了。这种题目对于有过工作经验的考生相对会有优势。

19、请教一下您,如果是报的国家部委,这些招生单位是不是对考生的学校都有要求的?这次我参加考试时,就发现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的,而且面试的时候考官手里拿着一 张考生的简约资料表。假如真是这样,下次我还有机会考的话,在选择职位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答;我是省里的,对国家部委不了解。但我觉得既然作为国家一级机构,当然会要更出色的人员,而名牌学校考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秀的,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能理解。至于考官有考生的信息,我觉得除了一些特殊部门可以,一般来说也是不应该的。我是中直驻地方单位的,我们的上级部委就要求我们不能有考生信息,还派人来巡考监 督。这是我的一点认识。所以,考生在选择职位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当然,如果你非常优秀,那总是会发出光芒的。

20、请教几个问题:

1.面试的时候 不知道是不是转移紧张感 考官念题目的时候 我就拿着笔 低头看着纸记着关键词 然后就写回答要点平静下情绪后 才抬起头 开始回答 请问这样是不是不好 不能写太多东西在纸上不能埋头太久? 而且我每题都这样

2.可能还是比较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 表情不自然 笑的比较僵 另外回答问题的时候 感觉没有逻辑性 想到哪说到哪 口才不大好 请问好心LZ 怎么在平常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了?我平时注意看新闻 报纸 关心实事 有的东西心里明白 但是不能很好的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我想还是和我平时说的不够有关系 想请教下您如何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自己能说 敢说 会说 谢谢拉

答:1.考官念题目的时候,不用看着考官,低头记题目要点就是了。念完题目后不要急着答题,要把经过思考回答的要点在纸上写下,但不能把要回答的话全部写下来,这样时间肯定不够用。答题时可以看着你的答题要点,不用看考官。对每个要点自由发挥时,可以正面看着主考官回答,不用刻意去笑,恐怕也笑不出。上场紧张是难免的,这个考官不会太在意。考官在意的是你回答题目的内容,只要表现镇定就行了。

2.你觉得说话逻辑性差,口才不好,这个问题只有平时多锻炼自己了。可以进行模拟考试,请朋友、亲属做考官,甚至可以在空旷的地方模拟做报告。申论经典词汇、语句

治理***,首先要完善立法,强化监管,加大惩处力度。要严格立法,进一步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在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立法,避免出现*****监管法律上的真空。在现有监管体系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切实负起责任,提高监管水平,将*****审批、发布、监控整个链条一管到底,使******没有空子可钻。要加大惩罚力度,不仅使******违法收益小于违法成本,还要考虑对进行虚假宣传的媒体处以欺诈罪,改变目前以罚代刑的状况。

其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加强对广大****机构的诚信教育,使他们从*****的噩梦中觉醒,自觉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广大(新闻媒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医疗广告)内容,发现违法内容及时向卫生、工商和药监部门举报。广告制作部门也要严格按照审批内容设计制作广告,自觉抵制制作虚假广告的请求。

要引进“引咎辞职”制度。这不是对“一把手”的苛刻,而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惯例。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引咎辞职通常就是位居高层的官员,当自己所负责的机构发生了问题,虽然自己没有直接责任,但还是要提出辞职以示负责的一种惯例。当然,如果有证据表明“一把手”直接卷入了****问题,那就不是引咎辞职的问题了,而是要撤职查办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了。

经验证明,我们从来都不缺少类似追究“把手责一任”这样严厉的规定,缺少的往往是把这些规定落到实在处的具体措施。这就使得这些规定往往成为花拳绣腿,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人们常说,社会在转型,政府需再造。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等等。不管对政府的要求和目标如何定位,我们都可以看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讲效率,应该有责任意识,应该为人民服务。在政府具体行为的落实过程中,只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参照标杆,民意与政情才可能通过一些小小的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节造就现代政府。正如交易成本经济学大师奥利弗•威廉姆森所言:“行动在于细节”。

现代化需要现代政府,现代政府推进现代化。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但并不意味着告别了“短缺社会”,与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相比,我们在许多供给上过剩的同时,却面临着许多“短缺”:短少信用、短少人才、缺少市场秩序等等。可对于转型时期的政府而言,缓解乃至消除社会“短缺”服务,为政府机关提速应该是其努力的最明确方向;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应该从******开始。

提高政府公信力 提高政府公信力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行政问责制 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非典危机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都成为目前问责处分的主要依据。这标志着官员问责制正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深入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目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应措施,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首先,企业应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将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要求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限产或关闭。其次,政府将监督、引导、鼓励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发、技改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并改进管理措施。此外,政府将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投资责任制 主要针对政府投资而言。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将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在政府投资中,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为政必修德,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为政者都普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必修之课、必用之功、必行之道。这是由为政者的身份与责任决定的,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我们党和政府强调为政之德的核心。

“和谐”是当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和谐是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间的联系,有物质利益的,有精神文化的,千姿百态,彼此交织,要使其和谐,道德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为政之德无疑又是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勿以善小而不为。

诚信形象。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它对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具有根本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树立诚信的政府形象,首先要使政务公开,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物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公正、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并以此来营造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

服务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实现行政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借助市场、社会的力量管理国家。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使政府真正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实现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变,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彻底根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淡化为官思想,强化职业意识,做人民公仆。

责任形象。所谓责任政府,是指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政府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最高点,真正从公共利益出发,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时解决公众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政府的责任心,从而有效的推进政府工作,真正树立起“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高效的法律制度,必须具备“热炉法则”的原则。这样的制度就像烧红的“热炉”,具有警告性———不能摸;必惩性———摸即伤人;即时性———摸着立时被烫伤;公平性———谁摸都一样。反观我们现在一些法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则很难体现出法律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企业的犯规或违法行为得不到必然、及时和相当的惩罚,不仅不会使他们收敛所作所为,而且这还将成为一个样板,让更多的企业模仿,使犯规和违法行为越来越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时时刻刻心忧人民、心装人民、情系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殚精竭虑地为群众谋利益,这既是党性要求,也是责任所在,更是群众所需。“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些腐败分子违反党性,疏于自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走上了腐化堕落的不归之路,可谓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制度建设尚未充分到位,对党政官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缺乏过硬的监督制约机制,客观上使得某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同时也享有了较多的“职务便利”,使得他们有可能、有时甚至轻而易举就能够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这样说并非要为腐败分子开脱,但一些明显属于权力滥用、权力异化的所谓“职务便利”,又的确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腐败的“条件”,这恐怕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更是我们必须痛加反思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党的十五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也证明,通过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从源头上防止权力的不正当运用,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措施。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官员的“职务便利”,克服少数人权力过分集中又缺乏内部监督,因而得以大搞暗箱*作的弊病,最大限度地杜绝他们个人违规批土地、批货款、批建设工程项目等以权谋私的“机会”。这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我们通过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解决腐败问题的希望所在。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过程,反过来说,良好的公民意识,意味着公民对个人与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准确定位,更意味着公民对国家对社会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发展,带来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规约失范,是产生社会诚信危机的历史原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社会发生大的变革、转型的时期,就会产生一定的思想混乱和沦理迷失,导致行为秩序混乱。当前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伴生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生道德体系还没有能够马上建立起来,社会的变迁发展与道德规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反差,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历史真空”,造成人们的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就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表现。所以说,诚信危机问题具有深厚的历史原因,是转型期社会道德问题的历史积淀程度必然爆发的结果之一。公司社会责任指公司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公司把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是无可厚非的。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进程中,公司应对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适当的社会义务,这是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所在。公司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主要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维护消费者权益;重视对公司雇员劳动权的保护;同其他竞争者公平竞争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发展;关心和赞助慈善事业;促进市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就具体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对社会所造成影响的责任。企业在为社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同时,也在生产或提供一些社会所不需要的副产品,如噪音、高温、垃圾、有毒气体等。尽管这些副产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无意出现的,但它们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影响,污染了环境,恶化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企业理所当然地对此承担责任。第二类是企业对社会自身问题的责任。就当前而论,贫困和失业,社会的不公平,失控的人口增长,吸毒和犯罪等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理论上讲,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应属于政府的主要任务,但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解决这些为数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要器官,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而且要创造社会价值,应同社会的其他组织一起设法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反过来看,社会存在问题也必然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因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另一项社会责任。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每一个成员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份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大力节能、节水、节材,减少资源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质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避免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我国企业也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发展之路。这是因为,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赢得进一步发展的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综合优势。从防范经营风险的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少走弯路、减少损失。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企业一旦造成污染,不但会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而且必将极大地损害企业的声誉。从克服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角度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资源和能耗相对减少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消除上述制约,把企业变成生态企业,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生产模式—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循环,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虽然我们好不容易跳出了唯GDP论的时代,开始追求健康、绿色,但惯性思维,使我们还是愿意把资源优先划拨给那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由于经济、文化、教育、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吸引力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形成了大都市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日趋恶化,小城市因为教育、卫生、文娱资源匮乏而越来越冷清的怪圈。

随着城市化浪潮,大量农民从逐渐被城市吞噬的农村中“挣脱”出来,流入城市成为劳动力。遗憾的是,尽管强劲的都市扩展足以转瞬间吞没农田与村庄,却未能让城乡落差消融于这种变迁之中。闯进都市的“乡下人”由于户籍、城市管理、从业制度等因素,依然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受到歧视和权利被侵犯的问题屡见不鲜。

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一部分人却不能或者很少分享到中国经济改革之成果?为什么会出现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制度与规则徘徊在计划与市场之间时,相关利益者借助于这种徘徊把计划与市场缺陷揉合在一起,并将此推向极端。也就是说,我们现有的不少制度规则不仅暗含着或依赖着传统计划的阴影,同时又不是社会利益博弈之结果,这就使得以往不少制度规则的利益倾向性十分明显,甚至于只向少数人利益的倾斜。比如,近十年,先是银行业工作人员收益好、工资高,接下来是证券、电信、房地产、电力及煤炭等垄断行业,为什么会这样?政策的偏颇使然。

管理科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要增大木桶的容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加高桶壁上的短板。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

中国的改革史,可谓一部中央与地方博弈分权的历史。计划经济的本质是中央集权,改革计划经济,当然要分权,可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我们分权实际上走的是“行政性分权”而非“经济性分权”或“市场取向的分权”,即分权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而非社会间进行的。这种行政性分权在短时期中的确有调动下级政府积极性的作用,但很快暴露出既损害计划经济所要求的政令统一,又促成“诸侯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

公务员考试申论万能句型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提高劳动者能力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段:开篇语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三段:提出对策

衔接句的写法:

„„关键在于。有键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成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和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法律手段:(依法治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建立规范完善的„„法制秩序。一是必须严刑立法,重典治乱。

二是必须在法律的实行上动真从严,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把„„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四是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相关法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备选:各级政府,有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巨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关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的制度环境。首先法律上„„,其次努力建立正确处理„„的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正确处理„„的机制,建立„„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预警机制,把„„纳入多种机制有效运转的常态轨道。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工作

材料来源:山东联创世华培训班内部资料

======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提高劳动者能力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段:开篇语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第二篇: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社会保障制度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内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体面劳动 【背景链接】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标准表述】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法治国 【背景链接】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标准表述】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贯彻方法】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权力和活动等,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抗旱救灾

一、名词解释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二、相关背景链接

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自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时至今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579万亩,2212万人因旱灾导致临时饮水困难。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抗旱救灾工作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旱区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全国旱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449万亩,占全国的85%;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4794万亩,占全国的43%。二是因旱饮水困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212万人,是多年同期的1.9倍,其中79%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而且,饮水困难群众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部分山区群众需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每立方米达到30―80元。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一些旱区持续受旱时间接近5个月,现在仍呈发展趋势;云南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70亿元。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北方冬麦区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

三、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

(一)原因分析

1.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西南地区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去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多年同期总体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区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2.温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来的平均温度是1950年到现在为止最高的。降水少,温度高,必然造成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很严重,出现严重的干旱。

3.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云南省的水资源是比较丰沛的,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二)旱灾的影响

1.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不断增加,解困难度越来越大。按预测,3、4、5月云南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将分别达到900、1080、1200万人。以1000万人测算,通过水库供水,实施应急调水,打井开采地下水以及群众自救等措施可解决300万人,尚有700万人需要靠拉水送水来保障饮水,确保人畜饮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2.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生活、生产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云南省干旱持续到5月中旬,现有45亿立方米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方将面临无水可用的极端状况。

3.灾区群众收入锐减,灾民救助任务重,大春生产压力大。

4.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四、面对旱灾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一)减少旱灾所造成的损失

1.加强雨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和会商研判。组织旱区对缺水情况逐县、逐乡、逐村、逐户排查摸底,进一步细化完善供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调配好有限的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旱区每家每户每一位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2.因地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紧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为春耕生产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3.如果具备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气象部门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降水量。

(二)抗旱救灾措施

第一,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水利部门必须算好水账。首先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对现有水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第二,春耕备耕要根据水源现状因水定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种植面积,推广抗旱节水技术,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

第三,建立长效抗旱机制,通过编制抗旱规划和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保障等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用工荒与就业难

一、背景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二、现状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三、对策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第三,对于农民工,各地政府加大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可定期、定时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四,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高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从而能够留得住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家机密与经济安全 【背景链接】

2009年7月5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力拓案牵出铁矿石贿赂链,涉及多方利益。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开审理。

中国是铁矿石的需求大国,进口世界一半多的铁矿石。但是在与国际矿业巨头的谈判中,中国这个需求大国甚至连“首发价”都拿不到,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近几年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取的溢价高达7000亿人民币。

【标准表述】

[危害]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谈到国家安全时,考虑的只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技术安全等,很少把它与经济安全联系起来。当一国经济规模很大,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某种程度甚至比一般的国防机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大。

钢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性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钢企自然要把这庞大的成本转嫁给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这最终要消费者付费买单。而高房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许多人买不起房,这对中国社会无疑会产生相当大冲击。

[严峻形势]

很多人的经济安全意识很差,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经济机密的一些东西,中国却门洞大开,无意中泄密的事情很多。境外利益集团一般通过在华机构和个人进行利益输送、政策游说以及商业情报的搜集等方式来获取中国的经济情报。发达国家的政策游说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来规范游说活动,而中国在这方面却显得非常混乱。

由于西方掌握着国际经济的话语权和规则,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很多中国公司主动请国外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评级机构进行咨询、审计、评级,这当中很多核心数据与规划等重要商业机密被其所获。

鉴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控制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中国将会越来越吸引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向华派出间谍刺探经济情报,行贿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领导人。而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窃取经济情报,都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跨国企业窃取中国商业机密的方式]

一是通过在华外国企业商会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在中国的渠道寻找利益代言人。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都有在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甚至直接在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

[措施]

中国应尽早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外国企业的反商业贿赂法,运用法律手段,使防范各类国际不良企业和个人侵蚀中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举措机制化、日常化。

同时,对境外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要进行严格限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可设立相关机构,对外资、外国商品的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等。

另外,还应规范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境内外企业、机构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企或驻华商会等“变相任职”。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对境外利益集团造成中国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监督和提起法律诉讼。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矿难之痛

一、矿难回放

(一)山西王家岭矿难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发生后,已确认109人安全升井,尚有153人被困井下。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5日15时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山西省省长王君同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预计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伊川矿难已经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关于灾难的奇迹,都只能出现在灾难之上。与其期盼灾难之后的奇迹,不如远离灾难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泪教训再三证明,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祸。3月30日,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出的事故通报称,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更被认为是导致矿难的首要原因。

只有责任的归于责任,人祸所导致的矿难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奇迹才有价值和意义。

(二)河南伊川矿难

记者从河南省伊川县“3・31”矿难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矿难已经导致40人死亡,6人失踪。

2010年3月31日19时20分左右,伊川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截至4月6日晚,经初步核实,矿难发生时当班井下人员共有98人,其中已经安全升井57人,已经确认死亡35人,6人失踪,爆炸还造成地面人员5死1伤。目前,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矿难发生后,由于矿长和伊川县政府派驻的驻矿安监员逃逸,地面存放有关下井人员资料的矿灯房被完全损毁,加之企业用工混乱,下井人数由包工头确定,企业没有统一的人员调度安排,没有花名册、工资册、职工档案、劳动合同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人员核查工作进度。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经初步核查,该矿共有职工300人左右,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勤杂人员53人,临时招用的井下工人250人左右。

事故责任人的追捕工作进展顺利。5日下午,又有1名事故发生后逃逸的驻矿安监员投案。通过有关部门多渠道做工作,6日上午,2名该煤矿重要知情人员主动到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说明情况,配合救援工作。

此前,矿难发生后逃逸的矿长王国政已经自首,多名逃逸的副矿长、记工员、驻矿安监员被抓捕归案。洛阳市、伊川县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已经启动对驻矿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工作。

发生事故的矿井设计年产能为15万吨,属于技术改造矿井。2009年5月该矿曾发生过瞒报事故,矿长王国政被判缓刑。王国政是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所在地半坡乡白窑村村委会主任。

二、矿难原因

表面上看,矿难频发有安全生产基础差、法制意识淡薄、矿工维权难这三大原因。倘若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发现它们背后还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如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经济粗放型增长、监管机制不合理、教育国策失误、新闻自由度提高等等。

具体原因如下:

(一)安全生产基础差。我国不少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上漏洞诸多,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对防范伤亡事故没有把握。

(二)法制意识淡薄。目前中国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如《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它们还有待完善,只要认真落实已有的规章制度,大部分矿难本可以消弭于萌芽状态。可以说矿难最直接的原因,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

(三)矿工维权难。尽管《煤炭法》第42条和《矿山安全法》第23条都规定了矿山企业工会应当依法维护职工生产安全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但本该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在矿工面临死亡威胁时缺位了。另外由于矿山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工作机会的稀缺,很多人最担心下岗,煤矿侵犯矿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家山煤矿矿工的待遇每况日下,有时一些劳动保护用品都得矿工自己购置。面临“停职停工”的威胁,无处主张权利且生活无着的他们,明知下井工作有生命危险,也只好妥协。

(四)伤亡赔偿标准过低。安全生产的技术设备非常昂贵,当矿工死亡补偿过低时,矿主就会受经济规律驱使,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煤矿开采的暴利和矿工生命的廉价,使一些矿主视矿工的人命如草芥。

(五)经济粗放型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当煤炭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大,超负荷生产成为顺利完成财政指标、刷新GDP的首选。一些矿产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置安全和生态保护于不顾,超限开采、超负荷运转;一些小煤矿则把矿工当作赚钱机器,有些已取缔的小煤矿也死灰复燃。可以说,矿难频发是高能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

(六)监管机制有缺陷。教训证明,本应是煤矿安全监管者的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往往会成为煤矿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者。作为一些地方的主要产业,违法违规经营的煤矿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主要税源,一旦取缔,会使当地政府发生财政困难。直接的利益驱动使裁判员成了运动员、监管者成了保护者。

三、解决方针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五项措施:

(一)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三)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四)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五)形成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氛围

总而言之,解决矿难治理的决策模式和治理结构两大根本问题。

所谓决策模式,即要摆脱那些无效或低效的行政单方面决策,让民意有效参与,制订出能够瞄准问题核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工夫的矿难治理措施;

所谓治理结构,也就是在加强政府监管之外,煤矿安全治理应形成两大制衡机制,一是通过广泛建立矿工工会,让矿工能够有组织地监督企业落实各项规章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保障,二是通过公众、媒体、NGO等的深度介入,形成一个约束资本与权力的外部力量。

鉴于目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一些国有大矿接连发生问题,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已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国家应增加了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通过这三项经济政策,配合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督来加强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如此,矿难才会有根治的希望。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沟油 【背景链接】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2010年3月披露,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标准表述】

[原因]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监督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2002年,国家颁布《食品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的规定》中明确要求,无论是过菜油还是地沟油,都属于废弃油脂,禁止再收购、加工成食用油脂。要根治地沟油的存在,不让地沟油危害百姓健康,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垄断”回收地沟油的责任,不能让地沟油的回收成为一个无人管理的领域。地方政府回收后的地沟油可以用来加工柴油等,通过合法的“变废为宝”,堵住地沟油流入饮食行业的渠道,加大监督力度。

[措施]

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制约和影响了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改变和完善监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标准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各地的食品安全标准还依旧是各自为政,参差不一。如问题奶粉,在流出地就能拿到合格的报告,而在流入地检测就不合格。海南豇豆在海南残留合格,而出了岛就超标等等。因此,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完善各环节之间的监管衔接,堵塞食品安全漏洞。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历许多环节,这些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监管。由于部门利益和避责的需要,在各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看似都在管实际上谁都不管,协调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旦出现问题都是推委扯皮,追起责任来都感到很冤。

三是监管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现在的体制是监管的责任分散在很多部门,只是各部门职责的一部分,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张的困境,很难引起相关部门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必将影响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有专项行动,就临时组织力量搞搞突击,难有大的作为。

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长、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环节衔接松散,监管责任不明确,再加之食品流通范围广,监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摆在政府和各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有一点轻视和大意,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决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监管模式,缩短监管战线,把监管职责尽可能地压缩到最小限度,实现权责的统一,以确保食品安全的最终目标的实现,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公开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这是我国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标准表述】

[内涵]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其次,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再次,创新审批方式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要创新公开形式 确保公开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产品质量召回 【背景链接】

从2010年1月21日起,丰田部分车型先后爆出踏板门和刹车系统都出现了问题,随后丰田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据初步估算,此次丰田召回的汽车已超过1000万辆。

自2004年起,我国第一个有关缺陷产品的召回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此后,《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也相继出台。2010年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总结世界汽车产业的经验和教训,企业要加强质量并建立召回制度。

【标准表述】

[影响]

召回事件严重影响到丰田乃至日本汽车的品牌形象,作为召回事件的始作俑者,丰田自尝苦果。召回制度是一种崭新的法律制度,它需要与中国现行的合同制度、产品责任制度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相衔接。召回制度不仅依赖于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他律,还依赖于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消费者遭遇缺陷产品时的制衡能力。这需要整合政府力量、民间力量、法律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去联手设防,健全产品召回法规体系,使其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关部门在监管上形成合力,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防患于未然。召回制度法治化,在鉴定碰撞标准和相关设备等方面要更加完善和细化。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消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经济利益也有巨大促进作用。

[措施]

汽车生产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变重产能、轻质量的倾向,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高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加大对消费者正确使用汽车产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消费者汽车质量安全意识,发展和完善修配、保养等多种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企业要建立质量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和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召回、处理缺陷汽车产品。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二是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事故鉴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切实保护诚实守信的企业,制约和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 【背景链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标准表述】

[内涵]“软实力”作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与影视传播、介绍与宣传,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过程,是本国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载体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理论本身。

[现状]目前我国的软实力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追求国富民强、社会公平正义、法平等法制、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等重大目标,调整经济模式和利益结构,设法逐步恢复改革发展的道义基础。

[措施]增强软实力的可以从以下入手:

首先,软的要更软。加强对本国、本民族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理论的继承、吸收与创新,继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让文化的活力充分释放。

其次,硬的更硬。硬实力是重要基础,发挥硬实力的作用对提高软实力大有作为。一国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不怒自威”,硬实力运用得当,本身也可以创造强大的软实力,树立国家威信。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标准表述】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必须提供服务,政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立足点是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涵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

[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标准表述】

[要求]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平正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标准表述】

[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温家宝总理也曾经说到: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内涵]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

医改是我国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大创新。将缓解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从源头上降低疾病风险,保障人民“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从长远看,实施医改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新医改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

[对策]

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二、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提出接近400种药物实现零差价,就是通常使用的药物群众不再付出高价了。基层医疗单位实行零差价以后需要补偿,而使基层的卫生人员待遇不下降。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实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应该坚定不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

【标准表述】

[内涵]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措施]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

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或本质规定所作的阐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法律上提供保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指在解决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体现一种公正、正义的原则和精神。社会公平是人类自古及今的不懈追求,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全社会提倡互帮互助和诚实守信,形成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增强人民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者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好处,使失信者遭到社会的鄙弃,受到应有的惩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公信力 【背景链接】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标准表述】

[措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

[意义]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园安全

【背景链接】2010年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指出,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标准表述】

温家宝总理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指出:频频发生的杀童案,说明中国社会存在深层次矛盾,而且日趋尖锐化,“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些还未长大的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安全环节上最薄弱的一环。在宁静的校园频发如此血腥的惨案,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类似的血案接连的发生,创伤不断地复发,无疑会给孩子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深重的阴影。

基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正义尚未实现等现实因素,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存在着不公平感和压抑感。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源头调整社会分配体制,解决好民生问题。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使之更趋公平的基础之上,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惠民制度惠及弱势群体,及时救助那些穷困潦倒、产生绝望情绪的病患者,使他们免于生存的恐惧、生活的窘迫以及滋生仇富的畸形心态,让更多的人在生存底线得到应有的保障之下,看得到、摸得着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关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第二,政府出资建立公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各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政府应建立公民生存状态与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构建这一体系,一方面是转变社会心理习惯、推进体系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那些遭遇类似郑民生一样不幸的人,他们滋生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心理,会被及时疏导。

第三,积极加快实施校园安全立法,防范校园安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应上升为“学校安全法”,以提升保护师生安全和强化各方责任的法治威严。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校园里外均应加强专业保卫力量及其硬件设施等,保安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入手执行好现有制度,在校园安全上投入人力物力,并对平时出现的懈怠与疏忽严肃问责到人,让恶意袭击者望而生畏,不敢以身试法。

第四,尽早实施国家赔偿 问责机制。政府、学校不管是哪一级都应立即承担责任。国家援助制度必须尽快建立,问责机制要迅速出台,给予学生安全以制度保障。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三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社会保障制度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内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体面劳动 【背景链接】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标准表述】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法治国 【背景链接】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标准表述】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2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贯彻方法】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权力和活动等,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抗旱救灾

一、名词解释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二、相关背景链接

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自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时至今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579万亩,2212万人因旱灾导致临时饮水困难。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抗旱救灾工作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旱区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全国旱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449万亩,占全国的85%;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4794万亩,占全国的43%。二是因旱饮水困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212万人,是多年同期的1.9倍,其中79%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而且,饮水困难群众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部分山区群众需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每立方米达到30―80元。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一些旱区持续受旱时间接近5个月,现在仍呈发展趋势;云南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70亿元。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北方冬麦区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

三、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

(一)原因分析

1.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西南地区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去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多年同期总体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区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2.温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来的平均温度是1950年到现在为止最高的。降水少,温度高,必然造成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很严重,出现严重的干旱。

3.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云南省的水资源是比较丰沛的,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二)旱灾的影响

1.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不断增加,解困难度越来越大。按预测,3、4、5月云南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将分别达到900、1080、1200万人。以1000万人测算,通过水库供水,实施应急调水,打井开采地下水以及群众自救等措施可解决300万人,尚有700万人需要靠拉水送水来保障饮水,确保人畜饮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2.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生活、生产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云南省干旱持续到5月中旬,现有45亿立方米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方将面临无水可用的极端状况。

3.灾区群众收入锐减,灾民救助任务重,大春生产压力大。

4.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四、面对旱灾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一)减少旱灾所造成的损失

1.加强雨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和会商研判。组织旱区对缺水情况逐县、逐乡、逐村、逐户排查摸底,进一步细化完善供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调配好有限的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旱区每家每户每一位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2.因地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紧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 4 源工程的建设,为春耕生产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3.如果具备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气象部门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降水量。

(二)抗旱救灾措施

第一,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水利部门必须算好水账。首先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对现有水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第二,春耕备耕要根据水源现状因水定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种植面积,推广抗旱节水技术,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

第三,建立长效抗旱机制,通过编制抗旱规划和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保障等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用工荒与就业难

一、背景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二、现状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三、对策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第三,对于农民工,各地政府加大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可 5 定期、定时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四,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高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从而能够留得住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家机密与经济安全 【背景链接】

2009年7月5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力拓案牵出铁矿石贿赂链,涉及多方利益。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开审理。

中国是铁矿石的需求大国,进口世界一半多的铁矿石。但是在与国际矿业巨头的谈判中,中国这个需求大国甚至连“首发价”都拿不到,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近几年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取的溢价高达7000亿人民币。

【标准表述】

[危害]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谈到国家安全时,考虑的只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技术安全等,很少把它与经济安全联系起来。当一国经济规模很大,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某种程度甚至比一般的国防机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大。

钢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性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钢企自然要把这庞大的成本转嫁给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这最终要消费者付费买单。而高房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许多人买不起房,这对中国社会无疑会产生相当大冲击。

[严峻形势]

很多人的经济安全意识很差,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经济机密的一些东西,中国却门洞大开,无意中泄密的事情很多。境外利益集团一般通过在华机构和个人进行利益输送、政策游说以及商业情报的搜集等方式来获取中国的经济情报。发达国家的政策游说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来规范游说活动,而中国在这方面却显得非常混乱。

由于西方掌握着国际经济的话语权和规则,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很多中国公司主动请国外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评级机构进行咨询、审计、评级,这当中很多核心数据与规划等重要商业机密被其所获。

鉴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控制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中国将会越来越吸引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向华派出间谍刺探经济情报,行贿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领导人。而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窃取经济情报,都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跨国企业窃取中国商业机密的方式]

一是通过在华外国企业商会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在中国的渠道寻找利益代言人。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都有在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甚至直接在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

[措施]

中国应尽早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外国企业的反商业贿赂法,运用法律手段,使防范各类国际不良企业和个人侵蚀中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举措机制化、日常化。

同时,对境外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要进行严格限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可设立相关机构,对外资、外国商品的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等。

另外,还应规范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境内外企业、机构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企或驻华商会等“变相任职”。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对境外利益集团造成中国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监督和提起法律诉讼。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矿难之痛

一、矿难回放

(一)山西王家岭矿难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发生后,已确认109人安全升井,尚有153人被困井下。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5日15时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山西省省长王君同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预计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伊川矿难已经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关于灾难的奇迹,都只能出现在灾难之上。与其期盼灾难之后的奇迹,不如远离灾难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泪教训再三证明,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祸。3月30日,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出的事故通报称,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更被认为是导致矿难的首要原因。

只有责任的归于责任,人祸所导致的矿难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奇迹才有价值和意义。

(二)河南伊川矿难

记者从河南省伊川县“3・31”矿难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矿难已经导致40人死亡,6人失踪。

2010年3月31日19时20分左右,伊川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截至4月6日晚,经初步核实,矿难发生时当班井下人员共有98人,其中已经安全升井57人,已经确认死亡35人,6人失踪,爆炸还造成地面人员5死1伤。目前,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矿难发生后,由于矿长和伊川县政府派驻的驻矿安监员逃逸,地面存放有关下井人员资料的矿灯房被完全损毁,加之企业用工混乱,下井人数由包工头确定,企业没有统一的人员调度安排,没有花名册、工资册、职工档案、劳动合同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人员核查工作进度。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经初步核查,该矿共有职工300人左右,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勤杂人员53人,临时招用的井下工人250人左右。

事故责任人的追捕工作进展顺利。5日下午,又有1名事故发生后逃逸的驻矿安监员投案。通过有关部门多渠道做工作,6日上午,2名该煤矿重要知情人员主动到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说明情况,配合救援工作。

此前,矿难发生后逃逸的矿长王国政已经自首,多名逃逸的副矿长、记工员、驻矿安监员被抓捕归案。洛阳市、伊川县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已经启动对驻矿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工作。

发生事故的矿井设计年产能为15万吨,属于技术改造矿井。2009年5月该矿曾发生过瞒报事故,矿长王国政被判缓刑。王国政是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所在地半坡乡白窑村村委会主任。

二、矿难原因

表面上看,矿难频发有安全生产基础差、法制意识淡薄、矿工维权难这三大原因。倘若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发现它们背后还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如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经济粗放型增长、监管机制不合理、教育国策失误、新闻自由度提高等等。

具体原因如下:

(一)安全生产基础差。我国不少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上漏洞诸多,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对防范伤亡事故没有把握。

(二)法制意识淡薄。目前中国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如《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它们还有待完善,只要认真落实已有的规章制度,大部分矿难本可以消弭于萌芽状态。可以说矿难最直接的原因,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

(三)矿工维权难。尽管《煤炭法》第42条和《矿山安全法》第23条都规定了矿山企业工会应当依法维护职工生产安全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但本该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在矿工面临死亡威胁时缺位了。另外由于矿山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工作机会的稀缺,很多人最担心下岗,煤矿侵犯矿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家山煤矿矿工的待遇每况日下,有时一些劳动保护用品都得矿工自己购置。面临“停职停工”的威胁,无处主张权利且生活无着的他们,明知下井工作有生命危险,也只好妥协。

(四)伤亡赔偿标准过低。安全生产的技术设备非常昂贵,当矿工死亡补偿过低时,矿主就会受经济规律驱使,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煤矿开采的暴利和矿工生命的廉价,使一些矿主视矿工的人命如草芥。

(五)经济粗放型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当煤炭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大,超负荷生产成为顺利完成财政指标、刷新GDP的首选。一些矿产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置安全和生态保护于不顾,超限开采、超负荷运转;一些小煤矿则把矿工当作赚钱机器,有些已取缔的小煤矿也死灰复燃。可以说,矿难频发是高能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

(六)监管机制有缺陷。教训证明,本应是煤矿安全监管者的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往往会成为煤矿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者。作为一些地方的主要产业,违法违规经营的煤矿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主要税源,一旦取缔,会使当地政府发生财政困难。直接的利益驱动使裁判员成了运动员、监管者成了保护者。

三、解决方针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五项措施:

(一)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三)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四)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五)形成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氛围

总而言之,解决矿难治理的决策模式和治理结构两大根本问题。

所谓决策模式,即要摆脱那些无效或低效的行政单方面决策,让民意有效参与,制订出能够瞄准问题核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工夫的矿难治理措施;

所谓治理结构,也就是在加强政府监管之外,煤矿安全治理应形成两大制衡机制,一是通过广泛建立矿工工会,让矿工能够有组织地监督企业落实各项规章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保障,二是通过公众、媒体、NGO等的深度介入,形成一个约束资本与权力的外部力量。

鉴于目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一些国有大矿接连发生问题,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已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国家应增加了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通过这三项经济政策,配合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督来加强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如此,矿难才会有根治的希望。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沟油 【背景链接】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2010年3月披露,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标准表述】

[原因]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监督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2002年,国家颁布《食品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的规定》中明确要求,无论是过菜油还是地沟油,都属于废弃油脂,禁止再收购、加工成食用油脂。要根治地沟油的存在,不让地沟油危害百姓健康,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垄断”回收地沟油的责任,不能让地沟油的回收成为一个无人管理的领域。地方政府回收后的地沟油可以用来加工柴油等,通过合法的“变废为宝”,堵住地沟油流入饮食行业的渠道,加大监督力度。

[措施]

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制约和影响了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改变和完善监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标准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各地的食品安全标准还依旧是各自为政,参差不一。如问题奶粉,在流出地就能拿到合格的报告,而在流入地检测就不合格。海南豇豆在海南残留合格,而出了岛就超标等等。因此,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完善各环节之间的监管衔接,堵塞食品安全漏洞。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历许多环节,这些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监管。由于部门利益和避责的需要,在各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看似都在管实际上谁都不管,协调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旦出现问题都是推委扯皮,追起责任来都感到很冤。

三是监管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现在的体制是监管的责任分散在很多部门,只是各部门职责的一部分,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张的困境,很难引起相关部门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必将影响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有专项行动,就临时组织力量搞搞突击,难有大的作为。

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长、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环节衔接松散,监管责任不明确,再加之食品流通范围广,监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摆在政府和各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有一点轻视和大意,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决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监管模式,缩短监管战线,把监管职责尽可能地压缩到最小限度,实现权责的统一,以确保食品安全的最终目标的实现,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 10 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公开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这是我国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标准表述】

[内涵]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其次,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再次,创新审批方式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要创新公开形式 确保公开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产品质量召回 【背景链接】

从2010年1月21日起,丰田部分车型先后爆出踏板门和刹车系统都出现了问题,随后丰田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据初步估算,此次丰田召回的汽车已超过1000万辆。

自2004年起,我国第一个有关缺陷产品的召回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此后,《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也相继出台。2010年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总结世界汽车产业的经验和教训,企业要加强质量并建立召回制度。

【标准表述】

[影响]

召回事件严重影响到丰田乃至日本汽车的品牌形象,作为召回事件的始作俑者,丰田自尝苦果。召回制度是一种崭新的法律制度,它需要与中国现行的合同制度、产品责任制度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相衔接。召回制度不仅依赖于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他律,还依赖于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消费者遭遇缺陷产品时的制衡能力。这需要整合政府力量、民间力量、法律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去联手设防,健全产品召回法规体系,使其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关部门在监管上形成合力,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防患于未然。召回制度法治化,在鉴定碰撞标准和相关设备等方面要更加完善和细化。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消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经济利益也有巨大促进作用。

[措施]

汽车生产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变重产能、轻质量的倾向,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高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加大对消费者正确使用汽车产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消费者汽车质量安全意识,发展和完善修配、保养等多种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企业要建立质量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和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召回、处理缺陷汽车产品。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二是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事故鉴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切实保护诚实守信的企业,制约和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 【背景链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标准表述】

[内涵]“软实力”作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与影视传播、介绍与宣传,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过程,是本国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载体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理论本身。

[现状]目前我国的软实力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追求国富民强、社会公平正义、法平等法制、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等重大目标,调整经济模式和利益结构,设法逐步恢复改革发展的道义基础。

[措施]增强软实力的可以从以下入手:

首先,软的要更软。加强对本国、本民族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理论的继承、吸收与创新,继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让文化的活力充分释放。

其次,硬的更硬。硬实力是重要基础,发挥硬实力的作用对提高软实力大有作为。一国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不怒自威”,硬实力运用得当,本身也可以创造强大的软实力,树立国家威信。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标准表述】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必须提供服务,政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立足点是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涵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

[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标准表述】

[要求]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平正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标准表述】

[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温家宝总理也曾经说到: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内涵]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

医改是我国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大创新。将缓解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从源头上降低疾病风险,保障人民“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从长远看,实施医改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新医改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

[对策]

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二、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 17 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提出接近400种药物实现零差价,就是通常使用的药物群众不再付出高价了。基层医疗单位实行零差价以后需要补偿,而使基层的卫生人员待遇不下降。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实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应该坚定不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

【标准表述】

[内涵]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措施]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

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或本质规定所作的阐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法律上提供保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指在解决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19 时,体现一种公正、正义的原则和精神。社会公平是人类自古及今的不懈追求,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全社会提倡互帮互助和诚实守信,形成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增强人民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者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好处,使失信者遭到社会的鄙弃,受到应有的惩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公信力 【背景链接】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标准表述】

[措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

[意义]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园安全

【背景链接】2010年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指出,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标准表述】

温家宝总理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指出:频频发生的杀童案,说明中国社会存在深层次矛盾,而且日趋尖锐化,“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些还未长大的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安全环节上最薄弱的一环。在宁静的校园频发如此血腥的惨案,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类似的血案接连的发生,创伤不断地复发,无疑会给孩子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深重的阴影。

基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正义尚未实现等现实因素,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存在着不公平感和压抑感。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源头调整社会分配体制,解决好民生问题。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使之更趋公平的基础之上,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惠民制度惠及弱势群体,及时救助那些穷困潦倒、产生绝望情绪的病患者,使他们免于生存的恐惧、生活的窘迫以及滋生仇富的畸形心态,让更多的人在生存底线得到应有的保障之下,看得到、摸得着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关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第二,政府出资建立公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各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政府应建立公民生存状态与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构建这一体系,一方面是转变社会心理习惯、推进体系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那些遭遇类似郑民生一样不幸的人,他们滋生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心理,会被及时疏导。

第三,积极加快实施校园安全立法,防范校园安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应上升为“学校安全法”,以提升保护师生安全和强化各方责任的法治威严。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校园里外均应加强专业保卫力量及其硬件设施等,保安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入手执行好现有制度,在校园安全上投入人力物力,并对平时出现的懈怠与疏忽严肃问责到人,让恶意袭击者望而生畏,不敢以身试法。

第四,尽早实施国家赔偿 问责机制。政府、学校不管是哪一级都应立即承担责任。国家援助制度必须尽快建立,问责机制要迅速出台,给予学生安全以制度保障。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三、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中央财政加大支出,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增加医疗卫生支出,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一批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标准表述】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二、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三、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强调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又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蜗居 【背景链接】

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并称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随后在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但两会结束第二题,北京出现了两块“地王”。

【标准表述】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句台词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蜗居”一词迅速成为09年热词。“高房价”、“住房难”受到社会关注。

让百姓买得起房,有房住,政府需要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执行力度:

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对于中小套型住房,在财税、土地、信贷政策上予以优惠,使房地产开发的供给结构与中低收入家庭真实需求逐步相吻合。

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财税制度改革 【背景链接】

201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标准表述】

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批评政府

【背景链接】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不少领导干部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媒体监督批评政府,多反映百姓呼声。这显示出中国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

【标准表述】

[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自我完善的必要一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行政监察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公器私用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官员进行行政处罚。

[条件]让人民真实、充分、善意地批评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政府的工作应尽量公开透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批评,让群众的批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认真地采纳,得到政府的尊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荣誉感。

第三,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更要做到违法必究,让批评者不再担心受到报复或追究,而让报复者付出惨重代价。但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往往是“知易行难”。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宏观调控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温家宝总理强调: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标准表述】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 24 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这是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加强宏观调控措施】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从财政收入看,还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从财政支出看,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各级政府投资都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声音】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服务型政府概念】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

第一,观念必须转变;

第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世贸经济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

第四,办事必须公开化;

第五,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

第六,建立贸易工作的复审机制和失误救济机制;

第七,要正确处理服务行政中的管制问题。

【标准表述】

构建服务性政府的五项措施:

1.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5.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买房贵问题

<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买房贵是新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也是近年“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买房贵到底“贵”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措施?

一、买房贵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二、解决措施

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

2、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

4、调节需求的重点: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5、改善供应的重点: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市(区)县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结构转型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的现实困难】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措施表述】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一、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第二、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第三、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第四、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措施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背景链接】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10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表述】

[意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 30 一流国家。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群众新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措施]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出名校、出名师、出名人。

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代农民工 【背景链接】

最新普查数据显示,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主体。他们主要是80后和90后,总人数大约1个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也是首次被写入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群体。

【标准表述】

[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人没什么很大的差别:衣着潮流、手机先进、喜欢上网、极少寄钱回家,就连口音都差不多。由于对网络的熟练运用,80后的说话胆量、开放程度和交际能力已经远远大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权益诉求,与他们的父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重要性]随着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庞大,社会亟须对他们在城市面临迫切的婚姻、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关注。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

[现状]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尽管放低了进城门槛,实行了有条件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正视,流动人口要想完全融入城市,同样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代际传递的过程。不能依然止步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应急处置,也不能仅仅依赖蜻蜓点水式的定点救助而忽略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规划不仅要有近期急务、中期目标,更要有长远的考虑,要把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城市发展繁荣结合起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责机制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标准表述】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问责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措施]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对免职官员的复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垄断行业改革 【背景链接】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垄断行业改革问题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行政性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资源消耗过高等,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有必要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措施]垄断行业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坚决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定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次,要坚决改革金融体制,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还要要着眼于危机防范,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

再次,要坚决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继续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3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优势,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最后,要坚决改革现行的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真正建立起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能够反映区域贡献差异和区域发展需要的财政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1、问:我对面试很陌生希望你在准备方面给点建议

答:1.要敢于说话,镇静自然。这方面不行的话,要多练习;2.多看电视新闻,关心国家大事;3.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要勤思考,关注政府或者别人怎么做的,怎么想的;4.努力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客观性;5.努力提高自己对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的平衡性,为民服务的意识;6.看什么问题,都 要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2、问:有群众到市里反映,县里将安全环保卫生等事务全部推给下属单位,并签订责任状,领导安排你去对这件事进行调研,怎么着手?像这样的组织类的题目今年有很大变化,有很多人说不能用套路了,那像“制定计划,报领导批准”这些还用不用说?能不能教教俺具体思路呀? 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今年很多考生对这样的问题都栽了。其实这种问题就是看考生组织各项工作的能力的。所以,像这种题目,一定要针对题目出的目的去回答。像你说的制定计划,报领导批准都是废话。比如你说的这项调研工作,就要抓住要调研什么,怎么调研去回答。这道题目要点是:首先搜集有关信息,比如举报人,领导对安全环保等等的要求,哪些部门负责这些工作;然后到县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去了解情况,如到县政府,到相关责任部门去详细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写出调研报告呈报领导。

3、问:请问一下,我答题时都是答得时间短,不能答特别的长时间,这个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只要回答了题目的要求,长短无所谓的。但是太短肯定答不全。所以,面试时一定要写出答题要点

4、问:像会议,接待,培训,调研这些类的组织题目,时间,地点,方式,程序,费用等等这些都不用说,直接就说这件事怎么做就是了,对不对?

答:你的理解非常对。这种题目就是考察考生的工作能力的。很多考生都是按照三部曲答题,一是编制计划,二是组织实施,三是写出报告。这样答题给零分都不亏。注意答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这种题目对于参加过工作的考生相对有优势。

5、问:请你讲一件最近

一、两年中你印象最深的帮助别人的事情。

答:这种题目是考察考生的工作主动性的。很多考生都在这种题目上栽了。考官就是通过你叙述的事情,看你是不是能够主动的帮助别人,从而判定你是否在工作上有主动性

6、问:想问下,我回答时可能不是很流利,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不会,主要是回答的正确。另外,答题时间短,要看是不是把要点都答了,有的人时间短,但答出了要点,就能得高分,反之,罗里罗嗦半天,答不到点子上,也不能得高分。另外,为了回答的更好,一定记住要写出答题要点再答题。

7、问:为什么有的单位面试成绩马上出,有的单位好几天后才出。那些好些天才能出成绩的,是不是单位领导还有选择权,不一定完全按笔试或面试成绩来决定?

答;是不是当场马上出成绩,由单位上级批准。所以,不管是马上出成绩,还是过后再出成绩,都是经过批准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当一个职位面试结束后,各个考生的成绩经过计算出来后,都会马上密封交纪检部门。所以,你不用担心改成绩的问题。

8、问:我去年面试了没过 有一个感觉很深 就是我前面两到题答的不好 答题时头脑空白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但是到了第三题开始进入状态了 可是最后还是没过 您说是不是就因为前两道题答得不好给考官的印象就差了,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分数啊?

答:不会的,每道题目对应一个要素分,这道题目答的好,则这个要素分就会高。当然,如果你前两题答的不好,则语言表达分会受影响。另外,你回答问题不看考官眼睛回答,一般来说影响很小,只要你答题正确就行。如果你想改这个毛病,可以多进行模拟练习。

9、问:在答题时,比如5道题,一道题平均就是4分钟,我思考和答题时间各两分钟,而且在思考时在不停的写一些答题时的内容,这样会不会影响成绩。

答:不会,其实你这种方法是很好的方法。不过你的思考时间稍微长了一点,最好控制在一分钟以内,把答题要点写下就行了,不用把要答的全部话都写出来,这样会影响答题时间的。

10、问: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的领导会不会左右面试的分数

应该说不会。但毕竟是领导,会对考官给出一些要什么人的原则的。考官会根据领导的原则酌定分数。比如说单位里女同志已经很多了,领导想要男的,则就会告诉考官注意要男生。呵呵,这种情况是不会告诉你们的,只能看你们的运气了。

11、问:今年是我第一次国考并进面试了,可是最终没有总分第一,好痛苦啊,我感觉好像我也答得比较有规范,现在感觉反而太有套路也无法胜出。请问下,您面试那么多人,有哪位考生让你记忆格外深刻,回答特别出彩的人啊?

答:面试就 是通过各种题目考察考生作为公务员的基本素质的,如综合分析能力,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对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等等。如果你失败了,那就要从这些方面找找原因,看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面试的考生当然有出色的,我想主要是他们能够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换位思考问 题。如对待组织工作的题目,他们就能够针对具体工作来阐述,而不是空泛的说说。

12、请点 评答题: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你去调查,应重点调查什么?

1、了解熟悉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危害,到相关部门了解大体情况.2根据了解到的信心制定调查方案,以便有针对性的展开调查.3准备好调查物品,采取多种 形式调查.到各个房地产公司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金融危机以前以及危机以后的经营状况,现在遇到了那些困难,准备怎样应对这些困难.也可以到售楼处听取 销售人员对于房产交易方面的现状的看法.随机抽取或者入户调查市民,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近期对于购房的看法,大体的期望,有没有购房意愿等等.到房产管理部门或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他们对于房产业的看法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措施.调查过程中尽量深入实际,确保调查结果真实有效.34

13、请问,面试时的站位是不是以公务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大家都没参加公务员工作,如何才能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特别对于没工作经验的,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或策略吗,谢谢

答:这就要 在平时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关注,并积极理性思考。公务员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当然立场就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不能仅仅从个人或者某个小集团的利益去考虑问题,更讲究的是平衡各种关系。至于工作经验问题,这个要多锻炼和积累了。你可以试着对一些工作去思考如何开展。比如调查、调研、处理问题、制订 策略等等。

14请问穿牛仔裤的话分数会不会很低?遇到一个女生穿的牛仔去的 结果面试分数很高 是不是说明穿着不重要了?

答:牛仔裤当然可以穿。穿着一般要求干净整齐,不奢华就行了,没有特别要求。但切记不要戴首饰,也不能穿的太奢华。

15、请问 面试的程序是怎样的?是发什么试题卷子再自己 挑顺序答题吗?有没有现场提新的问题?

答:面试程序为:带着足够的证明材料去报到;审查通过后,对每个职位考生进行面试顺序抽签;然后按抽签顺序进入考场;坐下后考官按题目顺序向你提问,你逐一回答问 题,一般是每道题一答。

16、怎样才能提高申论呢?谢谢

答:这个问 题其根本解决还是要在平时积累,多看报,多看时政要闻,多看国家方针政策,多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另外,申论一般都是给出一些材料,让你进行分析论证。这时要会巧妙组织给的材料进入你的文章,避免空洞无物。

17、考题中很多都是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这种题目在答题时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这种问题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也就是说是看考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这种题目一般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考生平时积累。那些平时不看报,不看新闻,不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人,肯定答不好。比如我们这次就有一个考生连文化下乡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肯定不知怎么回答。这种时政问题我觉得要把握几 点:1.一般来说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回答不能偏激,;2.要会辩证的看问题,全面的看问题;3.要能够说出事情的背景;4.在论述问题的认识上,要有自 己的观点,切记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18、我参加过公务员面试,准备的也可以是说是充分,可就是在回答组织类的题型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答:这类题是考察考生的工作能力的,所以一定要根据题意来回答,不能套用一般的程式。很多考生对这种题目答得都不好,就是套用套话了,给零分都不亏。一项工作交给你了,那你就要根据工作要求去组织开展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你想想,平时你做一件事情还要根据事情的实际需要去做,那工作更是这样了。这种题目对于有过工作经验的考生相对会有优势。

19、请教一下您,如果是报的国家部委,这些招生单位是不是对考生的学校都有要求的?这次我参加考试时,就发现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的,而且面试的时候考官手里拿着一 张考生的简约资料表。假如真是这样,下次我还有机会考的话,在选择职位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答;我是省里的,对国家部委不了解。但我觉得既然作为国家一级机构,当然会要更出色的人 35 员,而名牌学校考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秀的,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能理解。至于考官有考生的信息,我觉得除了一些特殊部门可以,一般来说也是不应该的。我是中直驻地方单位的,我们的上级部委就要求我们不能有考生信息,还派人来巡考监 督。这是我的一点认识。所以,考生在选择职位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当然,如果你非常优秀,那总是会发出光芒的。

20、请教几个问题:

1.面试的时候 不知道是不是转移紧张感 考官念题目的时候 我就拿着笔 低头看着纸记着关键词 然后就写回答要点平静下情绪后 才抬起头 开始回答 请问这样是不是不好 不能写太多东西在纸上不能埋头太久?而且我每题都这样

2.可能还是比较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 表情不自然 笑的比较僵 另外回答问题的时候 感觉没有逻辑性 想到哪说到哪 口才不大好 请问好心LZ怎么在平常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了?我平时注意看新闻 报纸 关心实事 有的东西心里明白 但是不能很好的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我想还是和我平时说的不够有关系 想请教下您如何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自己能说 敢说 会说 谢谢拉

答:1.考官念题目的时候,不用看着考官,低头记题目要点就是了。念完题目后不要急着答题,要把经过思考回答的要点在纸上写下,但不能把要回答的话全部写下来,这样时间肯定不够用。答题时可以看着你的答题要点,不用看考官。对每个要点自由发挥时,可以正面看着主考官回答,不用刻意去笑,恐怕也笑不出。上场紧张是难免的,这个考官不会太在意。考官在意的是你回答题目的内容,只要表现镇定就行了。

2.你觉得说话逻辑性差,口才不好,这个问题只有平时多锻炼自己了。可以进行模拟考试,请朋友、亲属做考官,甚至可以在空旷的地方模拟做报告。

申论经典词汇、语句

治理***,首先要完善立法,强化监管,加大惩处力度。要严格立法,进一步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在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立法,避免出现*****监管法律上的真空。在现有监管体系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切实负起责任,提高监管水平,将*****审批、发布、监控整个链条一管到底,使******没有空子可钻。要加大惩罚力度,不仅使******违法收益小于违法成本,还要考虑对进行虚假宣传的媒体处以欺诈罪,改变目前以罚代刑的状况。

其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加强对广大****机构的诚信教育,使他们从*****的噩梦中觉醒,自觉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广大(新闻媒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医疗广告)内容,发现违法内容及时向卫生、工商和药监部门举报。广告制作部门也要严格按照审批内容设计制作广告,自觉抵制制作虚假广告的请求。

要引进“引咎辞职”制度。这不是对“一把手”的苛刻,而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惯例。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引咎辞职通常就是位居高层的官员,当自己所负责的机构发生了问题,虽然自己没有直接责任,但还是要提出辞职以示负责的一种惯例。当然,如果有证据表明“一把手”直接卷入了****问题,那就不是引咎辞职的问题了,而是要撤职查办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了。

经验证明,我们从来都不缺少类似追究“把手责一任”这样严厉的规定,缺少的往往是把这些规定落到实在处的具体措施。这就使得这些规定往往成为花拳绣腿,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人们常说,社会在转型,政府需再造。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等等。不管对政府的要求和目标如何定位,我们都可以看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讲效率,应该有责任意识,应该为人民服务。在政府具体行为的落实过程中,只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参照标杆,民意与政情才可能通过一些小小的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节造就现代政府。正如交易成本经济学大师奥 36 利弗•威廉姆森所言:“行动在于细节”。

现代化需要现代政府,现代政府推进现代化。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但并不意味着告别了“短缺社会”,与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相比,我们在许多供给上过剩的同时,却面临着许多“短缺”:短少信用、短少人才、缺少市场秩序等等。可对于转型时期的政府而言,缓解乃至消除社会“短缺”服务,为政府机关提速应该是其努力的最明确方向;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应该从******开始。

提高政府公信力 提高政府公信力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行政问责制 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非典危机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都成为目前问责处分的主要依据。这标志着官员问责制正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深入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目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应措施,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首先,企业应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将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要求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限产或关闭。其次,政府将监督、引导、鼓励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发、技改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并改进管理措施。此外,政府将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投资责任制 主要针对政府投资而言。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将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在政府投资中,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为政必修德,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为政者都普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必修之课、必用之功、必行之道。这是由为政者的身份与责任决定的,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我们党和政府强调为政之德的核心。

“和谐”是当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和谐是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间的联系,有物质利益的,有精神文化的,千姿百态,彼此交织,要使其和谐,道德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为政之德无疑又是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勿以 37 善小而不为。

诚信形象。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它对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具有根本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树立诚信的政府形象,首先要使政务公开,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物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公正、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并以此来营造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

服务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实现行政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借助市场、社会的力量管理国家。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使政府真正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实现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变,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彻底根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淡化为官思想,强化职业意识,做人民公仆。

责任形象。所谓责任政府,是指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政府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最高点,真正从公共利益出发,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时解决公众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政府的责任心,从而有效的推进政府工作,真正树立起“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高效的法律制度,必须具备“热炉法则”的原则。这样的制度就像烧红的“热炉”,具有警告性———不能摸;必惩性———摸即伤人;即时性———摸着立时被烫伤;公平性———谁摸都一样。反观我们现在一些法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则很难体现出法律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企业的犯规或违法行为得不到必然、及时和相当的惩罚,不仅不会使他们收敛所作所为,而且这还将成为一个样板,让更多的企业模仿,使犯规和违法行为越来越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时时刻刻心忧人民、心装人民、情系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殚精竭虑地为群众谋利益,这既是党性要求,也是责任所在,更是群众所需。“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些腐败分子违反党性,疏于自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走上了腐化堕落的不归之路,可谓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制度建设尚未充分到位,对党政官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缺乏过硬的监督制约机制,客观上使得某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同时也享有了较多的“职务便利”,使得他们有可能、有时甚至轻而易举就能够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这样说并非要为腐败分子开脱,但一些明显属于权力滥用、权力异化的所谓“职务便利”,又的确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腐败的“条件”,这恐怕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更是我们必须痛加反思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党的十五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也证明,通过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从源头上防止权力的不正当运用,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措施。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官员的“职务便利”,克服少数人权力过分集中又缺乏内部监督,因而得以大搞暗箱*作的弊病,最大限度地杜绝他们个人违规批土地、批货款、批建设工程项目等以权谋私的“机会”。这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我们通过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解决腐败问题的希望所在。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过程,反过来说,良好的公民意识,意味着公民对个人与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准确定位,更意味着公民对国家对社会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发展,带来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规约失范,是产生社会诚信危机的历史原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社会发生大的变革、转型的时期,就会产生一定的思想混乱和沦理迷失,导致行为秩序混乱。当前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伴生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生道德体系还没有能够马上建立起来,社会的变迁发展与道德规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反差,形成了某种意义 38 上的“道德历史真空”,造成人们的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就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表现。所以说,诚信危机问题具有深厚的历史原因,是转型期社会道德问题的历史积淀程度必然爆发的结果之一。公司社会责任指公司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公司把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是无可厚非的。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进程中,公司应对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适当的社会义务,这是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所在。公司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主要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维护消费者权益;重视对公司雇员劳动权的保护;同其他竞争者公平竞争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发展;关心和赞助慈善事业;促进市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就具体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对社会所造成影响的责任。企业在为社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同时,也在生产或提供一些社会所不需要的副产品,如噪音、高温、垃圾、有毒气体等。尽管这些副产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无意出现的,但它们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影响,污染了环境,恶化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企业理所当然地对此承担责任。第二类是企业对社会自身问题的责任。就当前而论,贫困和失业,社会的不公平,失控的人口增长,吸毒和犯罪等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理论上讲,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应属于政府的主要任务,但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解决这些为数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要器官,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而且要创造社会价值,应同社会的其他组织一起设法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反过来看,社会存在问题也必然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因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另一项社会责任。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每一个成员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份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大力节能、节水、节材,减少资源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质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避免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我国企业也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发展之路。这是因为,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赢得进一步发展的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综合优势。从防范经营风险的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少走弯路、减少损失。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企业一旦造成污染,不但会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而且必将极大地损害企业的声誉。从克服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角度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资源和能耗相对减少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消除上述制约,把企业变成生态企业,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生产模式—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循环,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虽然我们好不容易跳出了唯GDP论的时代,开始追求健康、绿色,但惯性思维,使我们还是愿意把资源优先划拨给那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由于经济、文化、教育、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吸引力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形成了大都市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日趋恶化,小城市因为教育、卫生、文娱资源匮乏而越来越冷清的怪圈。

随着城市化浪潮,大量农民从逐渐被城市吞噬的农村中“挣脱”出来,流入城市成为劳动力。遗憾的是,尽管强劲的都市扩展足以转瞬间吞没农田与村庄,却未能让城乡落差消融于这种变迁之中。闯进都市的“乡下人”由于户籍、城市管理、从业制度等因素,依然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受到歧视和权利被侵犯的问题屡见不鲜。

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一部分人却不能或者很少分享到中国经济改革之成果?为什 39 么会出现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制度与规则徘徊在计划与市场之间时,相关利益者借助于这种徘徊把计划与市场缺陷揉合在一起,并将此推向极端。也就是说,我们现有的不少制度规则不仅暗含着或依赖着传统计划的阴影,同时又不是社会利益博弈之结果,这就使得以往不少制度规则的利益倾向性十分明显,甚至于只向少数人利益的倾斜。比如,近十年,先是银行业工作人员收益好、工资高,接下来是证券、电信、房地产、电力及煤炭等垄断行业,为什么会这样?政策的偏颇使然。

管理科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要增大木桶的容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加高桶壁上的短板。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

中国的改革史,可谓一部中央与地方博弈分权的历史。计划经济的本质是中央集权,改革计划经济,当然要分权,可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我们分权实际上走的是“行政性分权”而非“经济性分权”或“市场取向的分权”,即分权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而非社会间进行的。这种行政性分权在短时期中的确有调动下级政府积极性的作用,但很快暴露出既损害计划经济所要求的政令统一,又促成“诸侯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

公务员考试申论万能句型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提高劳动者能力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段:开篇语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三段:提出对策

衔接句的写法:

„„关键在于。有键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成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 40 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和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法律手段:(依法治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建立规范完善的„„法制秩序。一是必须严刑立法,重典治乱。

二是必须在法律的实行上动真从严,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把„„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四是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相关法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

备选:各级政府,有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巨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关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的制度环境。首先法律上„„,其次努力建立正确处理„„的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正确处理„„的机制,建立„„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预警机制,把„„纳入多种机制有效运转的常态轨道。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工作

材料来源:山东联创世华培训班内部资料

======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提高劳动者能力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段:开篇语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 41 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三段:提出对策

衔接句的写法:

„„关键在于。有键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成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和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 42 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法律手段:(依法治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建立规范完善的„„法制秩序。一是必须严刑立法,重典治乱。

二是必须在法律的实行上动真从严,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把„„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四是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相关法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

备选:各级政府,有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巨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关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的制度环境。首先法律上„„,其次努力建立正确处理„„的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正确处理„„的机制,建立„„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预警机制,把„„纳入多种机制有效运转的常态轨道。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工作

二,科技手段(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兴国。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纵观世界历史,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方法,而人的素质无法引进。人才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动力在人才,潜力在科技。要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才尽出,人尽其用的体制环境。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基于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凸显背景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战略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价值的核心是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和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其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其 43 实质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促进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些障碍,大都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有关。其中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有的属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还有的是体制改革滞后引起的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关键的一条,还是要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要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在领导,关键是各级干部能带头示范,核心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确政绩观的本质是为民造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两者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

四,弘扬„„文化,倡导„„文明

„„是全民族的事业,„„教育是提高„„保护意识的重要方式。要加大„„保护国策和„„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文化。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对„„的内在要求,把„„宣传做为重要任务,及时报道党和国家„„政策措施,宣传„„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进展,努力营造„„的舆论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教育,提高„„自觉性。

结束段的写法: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有效解决„„问题/建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任何问题的出现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总是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处理还存在不足,这对于我们来说反面是一个完善自己,完善社会相关体制的一个机会。

四、1、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蔓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讨论。

2、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

申论万能句型0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出发,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激励制度 利益相关制度 分工制度 规则制度 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几种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智(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组织专家制定。。领域的实施细则。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或舆论监督 领导或上级监督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对于一切忽视。。违反。。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必须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万能八条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示万万不能的。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尽在:http://www.xiexiebang.com 您的光临!

全免费公益性公务员网站,等待

第四篇: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总结版

2011申论热点

尊敬的用户,你好

如您需要进行申论评测或进行申论学习,可登陆我爱申论网申论评测系统 www.xiexiebang.com 进行操作,进行最直接有效的申论提高方式,申论模拟考试!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垄断行业改革............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责机制................4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代农民工..............5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结构转型............8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买房贵问题.............1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建设.........15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宏观调控...............18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批评政府.............22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财税制度改革...........24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蜗居..................26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27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园安全...............29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公信力.............3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32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公平...............35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38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平正义...............40

共78页 第1页

2011申论热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4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44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产品质量召回...........47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公开...............49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政府网络舆情能力...........5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沟油................56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矿难之痛...............58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家机密与经济安全.....63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用工荒与就业难.............66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抗旱救灾...............68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法治国...............72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体面劳动...............74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制度...........76

共78页 第2页

2011申论热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垄断行业改革

【背景链接】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垄断行业改革问题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行政性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资源消耗过高等,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有必要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措施]垄断行业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坚决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定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次,要坚决改革金融体制,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还要要着眼于危机防范,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

再次,要坚决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继续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

共78页 第3页

2011申论热点

革,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优势,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最后,要坚决改革现行的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真正建立起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能够反映区域贡献差异和区域发展需要的财政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责机制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标准表述】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

共78页 第4页

2011申论热点 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问责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措施]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对免职官员的复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代农民工

共78页 第5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最新普查数据显示,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主体。他们主要是80后和90后,总人数大约1个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也是首次被写入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群体。

【标准表述】

[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人没什么很大的差别:衣着潮流、手机先进、喜欢上网、极少寄钱回家,就连口音都差不多。由于对网络的熟练运用,80后的说话胆量、开放程度和交际能力已经远远大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权益诉求,与他们的父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重要性]随着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庞大,社会亟须对他们在城市面临迫切的婚姻、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关注。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

[现状]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尽管放低了进城门槛,实行了有条件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正视,流动人口要想完全融入城市,同样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代际传递的过程。不能依然止步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应急处臵,也不能仅仅依赖蜻蜓点水式的定点救助而忽略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规划不仅要有近期急务、中期目标,更要有长远的考虑,要把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城市发展繁荣结合起来。

共78页 第6页

2011申论热点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背景链接】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10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表述】

[意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群众新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措施]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共78页 第7页

2011申论热点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出名校、出名师、出名人。

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结构转型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共78页 第8页

2011申论热点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的现实困难】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

共78页 第9页

2011申论热点

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转型措施表述】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

共78页 第10页

2011申论热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一、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第二、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第三、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第四、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

共78页 第11页

2011申论热点

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措施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

共78页 第12页

2011申论热点

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买房贵问题

《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买房贵是新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也是近年“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买房贵到底“贵”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措施?

一、买房贵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

共78页 第13页

2011申论热点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二、解决措施

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

2、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

4、调节需求的重点: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5、改善供应的重点: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共78页 第14页

2011申论热点

其次,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市(区)县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声音】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

共78页 第15页

2011申论热点

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服务型政府概念】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

第一,观念必须转变;

第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世贸经济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

第四,办事必须公开化;

第五,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

第六,建立贸易工作的复审机制和失误救济机制;

共78页 第16页

2011申论热点

第七,要正确处理服务行政中的管制问题。

【标准表述】

构建服务性政府的五项措施:

1.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

共78页 第17页

2011申论热点

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5.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臵。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宏观调控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

共78页 第18页

2011申论热点

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温家宝总理强调: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标准表述】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

共78页 第19页

2011申论热点

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这是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加强宏观调控措施】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从财政收入看,还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从财政支出看,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

共78页 第20页

2011申论热点

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

共78页 第21页

2011申论热点

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臵税按7.5%征收。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各级政府投资都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批评政府

共78页 第22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不少领导干部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媒体监督批评政府,多反映百姓呼声。这显示出中国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

【标准表述】

[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自我完善的必要一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行政监察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公器私用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官员进行行政处罚。

[条件]让人民真实、充分、善意地批评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政府的工作应尽量公开透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批评,让群众的批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认真地采纳,得到政府的尊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荣誉感。

第三,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

共78页 第23页

2011申论热点

度,更要做到违法必究,让批评者不再担心受到报复或追究,而让报复者付出惨重代价。但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往往是“知易行难”。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财税制度改革

【背景链接】

201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标准表述】

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

共78页 第24页

2011申论热点

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共78页 第25页

2011申论热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蜗居

【背景链接】

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并称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随后在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但两会结束第二题,北京出现了两块“地王”。

【标准表述】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句台词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蜗居”一词迅速成为09年热词。“高房价”、“住房难”受到社会关注。

让百姓买得起房,有房住,政府需要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执行力度:

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对于中小套型住房,在财税、土地、信贷政策上予以优惠,使房地产开发的供给结构与中

共78页 第26页

2011申论热点

低收入家庭真实需求逐步相吻合。

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

共78页 第27页

2011申论热点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三、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中央财政加大支出,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增加医疗卫生支出,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一批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标准表述】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臵资源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共78页 第28页

2011申论热点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二、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三、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强调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又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园安全

【背景链接】2010年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

共78页 第29页

2011申论热点

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指出,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标准表述】

温家宝总理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指出:频频发生的杀童案,说明中国社会存在深层次矛盾,而且日趋尖锐化,“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些还未长大的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安全环节上最薄弱的一环。在宁静的校园频发如此血腥的惨案,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类似的血案接连的发生,创伤不断地复发,无疑会给孩子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深重的阴影。

基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正义尚未实现等现实因素,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存在着不公平感和压抑感。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源头调整社会分配体制,解决好民生问题。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使之更趋公平的基础之上,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惠民制度惠及弱势群体,及时救助那些穷困潦倒、产生绝望情绪的病患者,使他们免于生存的恐惧、生活的窘迫以及滋生仇富的畸形心态,让更多的人在生存底线得到应有的保障之下,看得

共78页 第30页

2011申论热点

到、摸得着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关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第二,政府出资建立公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各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政府应建立公民生存状态与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臵,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构建这一体系,一方面是转变社会心理习惯、推进体系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那些遭遇类似郑民生一样不幸的人,他们滋生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心理,会被及时疏导。

第三,积极加快实施校园安全立法,防范校园安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应上升为“学校安全法”,以提升保护师生安全和强化各方责任的法治威严。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校园里外均应加强专业保卫力量及其硬件设施等,保安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入手执行好现有制度,在校园安全上投入人力物力,并对平时出现的懈怠与疏忽严肃问责到人,让恶意袭击者望而生畏,不敢以身试法。

第四,尽早实施国家赔偿 问责机制。政府、学校不管是哪一级都应立即承担责任。国家援助制度必须尽快建立,问责机制要迅速出台,给予学生安全以制度保障。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公信力

共78页 第31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标准表述】

[措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

[意义]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

共78页 第32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或本质规定所作的阐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法律上提供保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共78页 第33页

2011申论热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指在解决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体现一种公正、正义的原则和精神。社会公平是人类自古及今的不懈追求,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全社会提倡互帮互助和诚实守信,形成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增强人民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者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好处,使失信者遭到社会的鄙弃,受到应有的惩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共78页 第34页

2011申论热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臵。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

【标准表述】

[内涵]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

共78页 第35页

2011申论热点

求。

[措施]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臵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

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共78页 第36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臵,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

共78页 第37页

2011申论热点

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标准表述】

[意义]

医改是我国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大创新。将缓解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从源头上降低疾病风险,保障人民“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从长远看,实施医改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新医改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

共78页 第38页

2011申论热点

[对策]

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二、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提出接近400种药物实现零差价,就是通常使用的药物群众不再付出高价了。基层医疗单位实行零差价以后需要补偿,而使基层的卫生人员待遇不下降。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共78页 第39页

2011申论热点

五、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实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应该坚定不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平正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标准表述】

[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温家宝总理也曾经说到: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内涵]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缩小

共78页 第40页

2011申论热点

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标准表述】

共78页 第41页

2011申论热点

[要求]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共78页 第42页

2011申论热点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标准表述】

共78页 第43页

2011申论热点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必须提供服务,政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立足点是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涵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

[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

共78页 第44页

2011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标准表述】

[内涵]“软实力”作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与影视传播、介绍与宣传,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过程,是本国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载体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理论本身。

[现状]目前我国的软实力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追求国富民强、社会公平正义、法平等法制、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等重大目标,调整经济模式和利益结构,设法逐步恢复改革发展的道义基础。

[措施]增强软实力的可以从以下入手:

首先,软的要更软。加强对本国、本民族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理论的继承、吸收与创新,继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让文化的活力充分释放。

其次,硬的更硬。硬实力是重要基础,发挥硬实力的作用对提高

共78页 第45页

2011申论热点

软实力大有作为。一国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不怒自威”,硬实力运用得当,本身也可以创造强大的软实力,树立国家威信。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软实力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78页 第46页

2011申论热点

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产品质量召回

【背景链接】

从2010年1月21日起,丰田部分车型先后爆出踏板门和刹车系统都出现了问题,随后丰田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据初步估算,此次丰田召回的汽车已超过1000万辆。

自2004年起,我国第一个有关缺陷产品的召回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此后,《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共78页 第47页

2011申论热点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也相继出台。2010年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总结世界汽车产业的经验和教训,企业要加强质量并建立召回制度。

【标准表述】

[影响]

召回事件严重影响到丰田乃至日本汽车的品牌形象,作为召回事件的始作俑者,丰田自尝苦果。召回制度是一种崭新的法律制度,它需要与中国现行的合同制度、产品责任制度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相衔接。召回制度不仅依赖于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他律,还依赖于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消费者遭遇缺陷产品时的制衡能力。这需要整合政府力量、民间力量、法律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去联手设防,健全产品召回法规体系,使其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关部门在监管上形成合力,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防患于未然。召回制度法治化,在鉴定碰撞标准和相关设备等方面要更加完善和细化。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消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经济利益也有巨大促进作用。

[措施]

汽车生产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变重产能、轻质量的倾向,共78页 第48页

2011申论热点

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高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加大对消费者正确使用汽车产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消费者汽车质量安全意识,发展和完善修配、保养等多种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企业要建立质量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和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召回、处理缺陷汽车产品。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二是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事故鉴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切实保护诚实守信的企业,制约和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公开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

共78页 第49页

2011申论热点

预算,这是我国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标准表述】

[内涵]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其次,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再次,创新审批方式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

共78页 第50页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http://zj.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检察院获悉,近期省检察院印发《贵州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方案》强调,全省各级检察院要强化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源头预防。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和激励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惩治,形成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法治氛围。据了解,此次专项工作从今年初开始,为期一年,分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权威论述】

2015年11月,据最高人民法院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认真总结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经验,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周强指出,依法惩治重大职务犯罪,是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促进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大力加强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审判工作,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为促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公解析】 【含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原因】

1.政治素质低、精神文化空虚。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政治学习和提高,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

http://zj.offcn.com

2.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固然,腐败分子的堕落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腐败活动既然发生于体制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内在的疏漏。无疑,正是过分集权的体制为某些掌权的人提供了自由用公的可能。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1]。

3.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良好的权力观。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最终导致执法犯法,后悔莫及。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加之受“难免论”、“难管论”的影响,行动上自然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危害】

1.动摇国家政权的根基。它将破坏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危机。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对立的。它的滋生蔓延会危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危机。

2.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和发展,不少国家公职人员把自己所掌握的本属于人民的权力资本化、商品化,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处于各级领导权的国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如果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个人私利或任意亵渎职责,必然大大地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3.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犯罪,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严重危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家有限资金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经济上讲,职务犯罪是权力的设租活动,必然加重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破坏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优化配置,导致资源经费和资金流失,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保障措施】

1.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职务犯罪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危害性,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具有法定的职能,因此,要充分运用检察职能,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惩罚犯罪者,警示、教育教育公民,在办案中要突出查办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发生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

http://zj.offcn.com

管理部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渎职侵权的职务犯罪案件。

2.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检察机关针对发案单位负责人在行使职权和公务人员活动中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案发单位物资、财务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有较大漏洞;案发单位疏于防范,屡次发生职务犯罪,甚至发生“窝案”、“串案”;案发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庇护犯罪,知情不举或以其他形式干扰办案等等情形,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加强防范,在职务犯罪预防发生方面起到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3.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各个部门和行业,应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教育,切忌走过场和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载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

4.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网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从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防治,因此,该项工作必须纳入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总体格局之中,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联系制度,以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龙头,全面推动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

浙江中公教育

下载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和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集结(总结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信息爆炸造成认知鸿沟,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取消特权车牌 【背景问题】 (1)在治理交通拥堵的社会大讨论中,社会各界对“特权车”一直反映强烈。这些车不遵......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纵横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热点事件】 1.科研是一份事业——吴宇恩 2005年,吴宇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刚进入清华园的头一年,吴宇恩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大三时,吴宇恩曾在李亚......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讲解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廉洁操"事件 【社会问题的背景】 “廉洁自律保健操”引发网络关注,据悉,“廉洁自律保健操”是由广东省委党校与惠州市纪委、龙门县委合作......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合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古文化的根 【背景链接】我国历史悠久,遗存自然就丰厚,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还存有大量的“活态文物”——古村落。它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调任带走 车,留下了什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辆公车。诗里描述的是湖北广水,该市的官员上调,将单位的车也一起顺走......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地球云教育: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热点一:扶贫开发工作 背景链接 2013 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 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指......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8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热点每日精选 申论观点:就业问题的破解之法 2013-05-17 就业问题及解决的两个方面 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