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时间:2019-05-15 09: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第一篇: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有关情况。中国教育在线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标准体系。(兰州铁路运输技术学校)

其成果包括:2个专业目录,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办法;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9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70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以及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近年来,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从无到有,填补了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空白;中职专业目录、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等经历了一轮或几轮的修订,逐步建立起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谈何质量。陈宝生部长在讲职业教育时强调“亮不亮,看质量”,并强调“质量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据了解,教育部对于已经出台的标准的实施也提出了具体的做法。这包括: 以往在标准审定后,教学标准都会以公文或出版物形式向社会公布。为了便于各地各职业院校、社会各界及时,便捷地了解、查阅、使用,教育部正在计划将相关内容上网,并在教育部官方网站设立专栏,以便查询和使用;其次,将发挥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行指委等专家组织作用,组织做好对标准体系的深度解读和培训。并指导各地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细化有关地方标准。

此外,还将推动地方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将教学标准的实施与督导评价等有机结合,鼓励教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参与教学标准实施的监督。并欢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学标准,对照标准共同监督评价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因此,今后教育部也将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组织研制空缺的相关标准”,“扎实推动已经出台标准的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总结标准制订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动态调整和更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深化标准研究,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标准研制水平。(铁路技工学校)

第二篇:国家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国家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接力棒、小栏架或钻圈架、标志杆(筒)、秒 表、跳高架、跳高横竿、山羊或跳箱、助跳板、小沙包、垒 球、实心球、投掷靶、皮 尺、小体操垫、低单杠、爬竿或爬绳、毽子、短跳绳、长跳绳、小篮球、小篮球架、小足球或软式排球、小足球门或排球架、乒乓球台、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录音机、肺活量测试仪接力棒、小栏架或钻圈架、标志杆(筒)、秒 表、跳高架、跳高横竿、山羊或跳箱、助跳板、小沙包、垒 球、实心球、投掷靶、皮 尺、小体操垫、低单杠、爬竿或爬绳、毽子、短跳绳、长跳绳、小篮球、小篮球架、小足球或软式排球、小足球门或排球架、乒乓球台、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录音机、肺活量测试仪(数量 略)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

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

3.食堂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

4.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装修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装修;配备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5.食堂应当有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时,需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容器),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备混用。

(三)学校生活饮用水

1.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2.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3.采用二次供水的学校应取得有效的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学生供水。

(四)学校厕所

1.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

2.女生应按每15人设一个蹲位;男生应按每30人设一个蹲位,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

3.厕所内宜设置单排蹲位,蹲位不得建于蓄粪池之上,并与之有隔断;蓄粪池应加盖。小学厕所蹲位宽度(两脚踏位之间距离)不超过18厘米。

4.厕所结构应安全、完整,应有顶、墙、门、窗和人工照明。

五、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一)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六、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基本标准

(一)基本要求

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

(二)健康体检项目

1.问诊:既往病史,近期发热、咳嗽史或其他明显不适症状。2.内科检查项目:心、肺、肝、脾、血压。

3.眼科检查项目:裸眼远视力、沙眼、急性传染性结膜炎。4.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5.外科检查项目:头、颈、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6.形态指标:身高、体重。

7.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8.结核菌素试验。

(三)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评价与反馈

学生健康体检单位在体检结束后,应进行个体与群体健康评价,并向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学生主要健康问题,提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学生健康体检机构资质

1.具有法人资格,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保健和医疗机构,经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承担中小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工作。2.设有专门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科室及辅助功能设施,具有独立于诊疗区之外的健康人群体检场所。

(五)体检经费

健康检查费用标准由省级相关部门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其他学生健康检查费用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

第三篇:央企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 五四三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央企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 五四三基本框架正在形成国务院国资委于6月30日召开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好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

国资委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强卫东在6月30日召开的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2010的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分四个层次开展了检查,即中央纪委对国资委的检查,中央纪委对4家企业的检查,国资委对10家企业的检查,中央企业自查。2010年中央企业狠抓责任落实,对10万名各级领导人员进行考核,有力促进了责任制的落实。中粮集团在每年的经理人年会上,坚持“业务合同签到哪,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就签到哪”,并且狠抓落实。中国商飞主要领导每半年听

一次体系建设汇报,对上级精神和要求,不打折,不拖延,结合实际,坚决贯彻。

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正在形成。年初国资委在总结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五条防线”、健全“四个协调机制”、强化“三个保障”的体系建设框架。中央企业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各具特色的惩防体系取得新进展。国家电网提出“三化三有”,实现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中航工业着重建设三个体系,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以惩防结合为核心的工作体系,以考核和责任追究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武钢用六个抓保证体系实施,科学评估,走出了自己的体系建设路子。

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中航工业建设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在企业范围内,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中国电子通过惩防体系建设,近年来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遵循规律、依法经营、勤勉敬业、坚持操守,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职业化追求。鞍钢集团公司突出特色,创新惩防腐败体系实践,经过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以监督为导向的反腐倡廉教育,逐步形成了鞍钢崇尚廉洁、自觉接受监督的企业风气。

2011年7月5日

第四篇: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发布时间:2013-12-22作者:俞可平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

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制度具有根本性,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

“治理”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新政治概念,它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治理体制和治理行为主要体现国家 的工具理性,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谁上台执政,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 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威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 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 威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 下的,治理的权力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 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更进一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现 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本身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其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其二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 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三是法治,即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其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放在一起,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里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其实指的是一个 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 方面。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它是对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十八届三 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说明我们现存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经 济需求。为此,必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

《决定》已经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全面改革的路线图和重大的战略部署。深入理解和贯彻《决定》精神,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敏感性,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里所说的“永无止境”,不仅指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从时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特别是治理领域。判断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 策,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公平

正义,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要是有 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缚社会政治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改革。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 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 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它们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应当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一方面,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另一方面,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 能草率从事,应当广泛讨论,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 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许多好的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应当系统地总结各级政府的治理改革经验,及时 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我们主张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现代国 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许多进步和成就,其实也得益于向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建设的 “政府问责”制度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发达国家引入的。我们应当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 力为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还 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有两个基本因素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和效益,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 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既有“破”又有“立”。一方面,要像 《决定》所说的那样,“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

民群众的新要 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制度。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治理者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 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官本主义是长期支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官员的权力本位,它与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之上的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 国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改革开放35年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平等、公正等现代核心政治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 切”的官本主义观念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 中要害。一方面,我们要对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进行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 利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和维护公民权利,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

《决定》指出,“到二O二O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换言之,在7 年内要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实现这项艰巨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坚强的领导和果断的措施,同样也需要宽 广的胸怀、高度的智慧和正确的道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以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不仅要集中全党的智慧,还要集中全国人 民的智慧;不仅要有政治精英的参与,也要有普通民众的参与;不仅要依靠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更要严格遵循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基本方略。

总而言之,只有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反过来,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本文系作者在“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所做主旨发言之部分内容,标题为原编者所加)

第五篇:全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精)

在**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 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推进会,目的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的“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的精神,并根据今年省委和??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率先形成年的工作要求,在我市2007年以来积极探索以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作为载体、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上级纪委和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很重视,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领导亲自到会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上级纪委对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特别关心和爱护,下面,我按照会议的安排,就我市在惩防体系建设,特别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工作情况进行一个简要回顾,并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

一、2010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0年,我市以“规范公权有效运行”为核心,制定并完成惩防体系重点工作项目182项。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 1 政风险防控的意见》,从“深、细、实”上不断丰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内涵,将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向各区镇、街道、社区、村和各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延伸,进一步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保廉促廉长效机制,推动了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是结合风险意识,进一步开展廉政建设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读书活动、征文评比、专题讲座、廉政知识测试等,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通过建立勤廉优政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学习和违纪违法成本大讨论活动、定期开展教育检查,并在重要节日期间编发各类廉政短信,定期进行不间断的廉政提醒;通过编印画册、季刊、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举办大型廉政文艺活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等积极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围绕风险查找,进一步推进职权清理和政务公开。制定下发《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在各级各部门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网络平台建设。行政审批(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便民服务等平台全面运行,实现了对行政权力目录、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收费标准目录、行政审批项目办理结果、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结果等各项内容的统一公开,并设立信息查询功能模块,方便群众进行查询。三是针对风险防范,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各区镇、各单位结合部门管理、风险节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等,不断细化防控举措,有力提升制度执行力。四是紧扣风险控制,进一步实行科技防腐和 2

动态监控。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加快建设二期项目,在不断扩大监察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跟踪重点权力的规范运行和及时进行纠偏问责等,有力提升对关键环节实施风险防控的科技含量。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全年共发出黄牌预警50次,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的发生。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大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长效工作机制。

2010年,我市不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有..特色惩防体系建设的做法受到了中纪委、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充分肯定。…….二、2011年的工作任务

2010年,我市将继续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工作,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化管理为方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今年我们将通过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和惩治制度建设,健全拒腐防变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源头治理预防机制、纠风治乱长效机制、从严治腐惩戒机制等五大机制,加快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为切实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动员部署阶段(1-3月)。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三做好”:一是做好动员部署。结合实际,要尽快对全市 3 “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培训。各地、各部门在组织动员、认真学习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拟定好工作方案。二是做好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要做好检查对照。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市惩防体系建设暨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对2007年以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对比实施前后的效果,检查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上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深化廉政风险排查、完善防控措施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阶段(4月)。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比较关键,因为风险排查得准不准、深不深、到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下阶段的工作、影响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甚至影响到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的工作成效。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具体做好“两深化两评定”:一是深化七个类别廉政风险的查找。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对岗位风险、设权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操作风险、自律风险、绩效风险等七类风险的查找,全方位排查风险点。二是深化三个层面廉政风险的查找。岗位风险排查

要做到全员参与,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方式,再次查找个人在七个方面存在 4 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审核后由本单位备案。镇局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风险要经党委(组)审核后上报市纪委备案;科室风险排查要做到各科(室、站、所、办、队)在岗位重新查找的基础上,再次对照职责定位情况,分别查找出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报本单位领导班子审核。单位风险排查要做到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三重一大”事项,重点查找因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不到位,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等客观因素而引发廉政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报市纪委备案。三是综合评定各类别、各层面的廉政风险。各单位通过召开科级以上干部大会,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行评代表、廉政监督员等参加,对岗位、科室、单位查找出的所有风险进行综合评议,确定各岗位、各科室及本单位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并形成《廉政风险综合评查记录》。四是评定廉政风险等级。从单位和岗位实际出发,分析风险危害程度和发生几率,着重分析每一项权力发生腐败问题后会带来哪些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在什么时期、哪些环节发生廉政风险的可能性和几率等等。按照风险表现、发生几率和危害大小进行风险排序,形成《廉政风险点和等级目录汇总表》。对分析评定的风险和等级目录报单位党委(党组)审定,并报市纪委备案。

第三阶段: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基本框架阶段(5-10月)。我 5 们将用半年的时间来建立健全具有..山特色、符合..实际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这个阶段的任务比较繁重。主要有以下这几项工作要求:一是逐级汇总,进行科学分类。根据项目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汇总各单位廉政风险,研究分析廉政风险的个性和共性,并围绕健全拒腐防变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源头治理预防机制、纠风治乱长效机制、从严治腐惩戒机制等五类重点内容,对廉政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形成各单位的廉政风险分类表。二是落实责任,实施项目管理。根据建立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健全五大机制的内容,按工作领域划分为市本级、市直部门及区镇三个层面,按工作责任划分为牵头、协办和自办三个主体,积极探索风险防控与建立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有机结合的项目化管理,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和惩治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1)市本级。市纪委对各单位上报的廉政风险汇总、分类的基础上,对照建立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五大机制的要求,重点梳理查找惩防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在制度建设和执行上的不足,科学设置工作项目。具体工作流程:市纪委各室初步确立框架和项目选题→市纪委分解项目并征求各个牵头、协办单位意见→形成《全市落实惩防体系基本框架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项目责任人→按月度目标编制项目计划书→统筹全市项目进度。(2)市直单位。根据本单位惩防体

系基本框架建设的要求和自身特点与优势,各单位、各部门分别确定不同项目,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更好地融入各行业、各系统的 6 业务工作,更加符合各单位实际,更加符合不同项目的防控规律,形成本单位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重点部门和领域以行业构建为方式,针对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3)区镇。参照市级项目管理,以整体构建为方式,着眼于推进一个地区反腐倡廉工作,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三是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阶段评析确定的廉政风险,建立健全包括廉政风险信息平台、廉政风险档案库、廉政风险分析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等“四个健全”的防范机制。四是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的科技防控体系。强化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实时监督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廉政风险点的防控情况,及时予以预警和纠错,提升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执行力。要将各单位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的防控措施,转化为电子监察手段,大力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监察系统软件设计,进一步拓展监察功能,实施电子监察的分级监管,切实有效地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要以电子业务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为依托,横向链接市直部门,纵向连通各区镇,上接各级领导,下联办事群众,逐步建立市、区镇联网运行、综合监控的全境式覆盖网络系统,做到党政领导有终端、部门有窗口、企业有通道、基层有平台,实现“全程信息公开”的民主监督、“全部流程定制”的技术监控和“全程封闭运行”的监察监督有机结合,发挥综合监督效应,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的事前、事 7 中、事后的科技防控体系。

第四阶段:考核评估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效果阶段(11-12月)。在这个阶段,我们一方面将完善检查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综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来评定考量各地各部门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工作的实效,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与合理。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促进和保证作用。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效能评估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宣传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实施问责,并责令整改。工作中,要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督促整改、推动工作,形成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循环机制,确保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抓好工作落实的几点要求

今年我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范围广、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突出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工作要求。

1.建立工作班子,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市里成立“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项目管理组、电子监察建设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 8 监督检查。全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业务分管领导具体抓,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组织协调,各职能科室协同推进,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全面做好“深化廉政风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

2.突出项目重点,推进工作深化。“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共分为5大类22项128条。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健全五大机制重点,突出项目化管理,保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的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底、见实效。市级层面各单位和各联系示范点要加快工作进程,形成框架构建时间倒逼、有序推进的工作态势,争取早日完成。

3.加强督查指导,务求取得实效。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牵头单位和联系示范点的督查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重点项目分片和联系示范点督导制度,负责具体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实行工作进度的周报制、月度督查和通报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链接、统分结合的工作落实机制。

同志们,今年我市的“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快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工作任务既光荣又艰巨。我们要在上级纪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力争圆满完成任务,取得实效。

下载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