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

时间:2019-05-15 09:2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

第一篇: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

思修论文

——论道德与法制建设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当下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诸如小悦悦等事件的发生,不由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考——是不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道德滑坡和法律意识的淡薄问题。有人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的恶果,总之,当今的社会公德缺失,价值观的扭曲既为事实,现在政府须做的就是正视以往的错误,制定并贯彻应对新时期的法制、道德建设需求的政策。

但是如何进行当今中国道德和法制建设,我们的观点是道德建设也要走法制化道路。

道德上的一致性是个人、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反省的结果。道德的强与弱反映了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或社会对自身存在的认识程度的深与浅。道德是个人一贯性发展的保障,它使社会的发展不致于迷失方向。道德危机的存在是由于道德的性质与道德效力的来源之间产生断裂,从而使原有的道德失去效力,而新的道德又无从产生。道德是个社会性的概念,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提供的一种。而道德效力的来源是社会成员个人的良心,即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随着社会,成员的主观判断所存在的分歧的程度加深,道德的社会性也会随之消减,直到丧失效力,而在我国,道德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现有法律与当今社会形态发展的不相合。

由于当今,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是无前例可循的。既无前例可循,亦不能照抄西方国家的制度。所以导致了目前社会价值观的不清晰,即旧的道德准则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今社会,而又无新的道德准则予以人们参考。因此通过法律对道德的基本存在条件进行保障,正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实然的东西不存在,就会失去基础。社会秩序若处于失控状态,规则的存在和效力的合理性就成问题。因此我国的法律建设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推动和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对思想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法治的要求更为迫切。它成了物质、精神二方面共同发展的总的基础。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论铸化为法律;法律道德化强调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律主要不是来自它的强制力,而是来自它被信仰,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只有遵循这样的法律,以这样的法律来治国,才能实现法治。

在我国有两种基本手段,一是政府行政力量;二是道德的力量。

我们所推崇的道德是一种理想境界,在提出道德观念中人不能有利的动机和行为,人必须处处想到他人。如果有私心,都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而法律远不能对这些行为做出评价,法律与道德几乎是脱节的。现实社会我们也淡化了宗教的影响,否定了宗教对人的控制,调节。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但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我们不能迷信。当一个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完善法制与道德建设的体制,扭转道德信仰危机,增强国民法治意识。

在我们要实行法治的今天,法律必须要具有普遍意志性和至上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不仅来自于国家的强制力保障,更主要来自于法律受到公民的信任,成为公民的信仰和价值观。我们必须丢掉传统的小农意识,革新道德,培养一种新的道德精神适应变革的社会,使法律获得普遍性和权威性。

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团体;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法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了。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这有意志有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在宏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的统一体。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是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

第二篇:大学生与诚信道德(思修论文)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应是诚信建设对象中的重点,而诚信则应是大学生培养的必要素质。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情况是好的,但是依然会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大学生的家庭背景、自身情况、心态浮躁、是非辨别能力差等。更严重的是,在社会压力下,一部分大学生内心对诚信是认同的,但是当涉及自身利益时,便将诚信抛到脑后,使得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意志力很弱。

近几年来,大学生“诚信危机”再次爆发,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学位作假等等。一次次的诚信事件不断的拷问着大学教育:这样的大学生,能够肩负起祖国的重任吗?答案是否定的。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即使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又能如何?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谁能肯定他不会背信弃义,陷祖国于不顾呢?如今的大学生,令人担忧,想想祖国的未来,就感觉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教育。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诚信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形成一个人人诚信的社会,国家才能健康向前发展,否则将停止甚至倒退。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更是必不可少的素质。其次,坚守诚信的意志力要强。诚信作为人道德的基本要求,在面临金钱、感情、权力、利益、学位、成绩等许多方面时,我们必须坚守诚信的原则不可动摇,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以抵制和改进。追求任何事物,只有在不违背诚信的原则上去做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意义。人们缺的不是对诚信的认识,而是对诚信的践行。它的行动性不是在言语上,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不仅是自己的行动,还要去督促、善于引导别人的行动。最后,是相对于坚守诚信的意志力提出的可变性。诚信没有严格的定义要我们去墨守成规,去按着一定规矩去做,它不是要你所有的事说到必须做到,不是要你什么时候都必须诚实,它只要求你真诚地去待人,去做事,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好的就行。它是一种追真、善、美的体现,所以,在追求诚信时,原则上必须坚决,方式上要善于变通。因此作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成材的同时也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将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用自身拥有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知识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用人单位的挑选。要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诚信品质教育。在大学里,有部分的学生心态浮躁,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同时有些大学生追求眼前利益,过于重视知识价值,而忽视道德修养。这便需要我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努力健全诚信品格。而这些对于处于青春、知性、新人的大学生必将受益终生的。

第二、建立完善诚信档案制度,增强舆论监督约束,同时加大对体制的宣传力度。诚信档案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投机取巧、心存侥幸的进行不诚信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对于诚信的总体舆论不够强,诚信意识较淡薄,未形成全民性的自发参与有关诚信的思考监督,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对大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档案内容应该涉及多方面,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诚信行为,养成良好诚信习惯。

第三、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产生对诚信意识的追求。而当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一些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些观念的混淆下大学生难免出现失信行为。家长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还有中小学对成绩水平的过分追求使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诚信等道德行为的教育,而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一贯以强有力的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这些都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善此类问题后大学生就会自然形成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失踪延续不断。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诚信的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下去。而讲诚信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诚信,更需要我们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去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真义,把诚信落到实处。做一个真正的诚信的大学生。

第三篇:大学生思修论文 网络道德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

摘要: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的先天不足及发展中的弊端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2、大学生自身及其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对策思考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要求最终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有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成为有实效的东西,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道德的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知,自愿地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践行,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在的网络道德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又必须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总之,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也更易感受到网络的双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完善网络自身,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社会伦理体系的完善出发,建构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与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缓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目的。

第四篇:思修论文

关于XX学院

在校大学生校园道德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文理基础学院 上课时间:周四第五节

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省青岛市 255666)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物质的富足从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提升。社会上流行的“土豪”一词不正是对那些有钱却没品味没思想追求的一类人的戏称吗?富有固然重要,但是精神的贫瘠又要靠什么来拯救呢?思想是万物之灵,高尚的思想才能成就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自然会成就高尚的品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浪涛下,留下的可是蝇营狗苟、作奸犯科之属,不,绝不是。到如今还熠熠生辉、永垂不朽的是给人类以精神启迪和熏陶的古代先贤们。他们用身体力行向我们证明了品德的力量可以战胜时间的针脚,岁月的敲打,记忆的冲刷。我们这些无为后辈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提升自身的品德学习和修养?不为自己的民族武装到“牙齿”呢?

关键词:个人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道德的意义

一、什么是个人道德修养

品德的百科解说谓品质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4]。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对社会有所贡献。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而品德是多方面的,包括:“爱心”、“尊敬”、“言谈举止”、“团结友爱”等泛概念。

二、如何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1]。”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看出,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简单入手,以其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承下去。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好的品德?一个人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呢?下面我将从自己的经历和认识来进行阐释。

天空以宽广为美,大海以辽远为壮,品德以高尚为贵。古有孔子杏林授道三千,今有感动中国弘扬中华美德。凡建功立业者,无不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高尚品德,是一个人伟大人格的体现.它不仅表现在外在的素质,更表现在内在的修养,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全部的精神体现。好品德就是高尚的、受人推崇的、为实现个人与民族复兴而流传千古的好品质好德行。狭义地讲可以和胡锦涛主席推行的“八荣八耻”联系起来比较。简单说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3]

我们不仅作为中国公民并且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如何提高品德修养呢?我认为品德不是独立存在的单一面,而是要同我们自己国家的现状与法律联系起来的复杂综合体。过去适用的如今可能已经过时了。现在实行的,未来也不一定会用到。就如同《慈善法》的颁布。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加强与现实社会和法律的联系。虽然现在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校园,使得大学生道德之风逐渐下降,但是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应该有所收获,大学生应该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法律意识,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学习。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上学到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人人都应守法。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基础,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提高品德修养,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种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面对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的当代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是比较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点,并在分析与比较中,选择和确立唯有中国特色社会而奋斗的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会分辨社会中的善恶,会站在法律的角度看问题,并会运用法律的手段处理问题,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结合多学科优势,把法律与品德结合起来的一门课程。我觉得当今大学生很需要学这一门课程。它重在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要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我觉得养成优良思想品德培养法律思维对每一个人一生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虚心学习,善于思考,辨别善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道德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注重个人的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还有这些是不能纸上谈兵的,我们要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比如思想道德的培养,我们应该了解生活中什么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知道要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比如平常的去做义工、当青年志愿者、去献血等,参加爱心活动,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从中你也会学到很多东西,还有法律。我们最起码要懂得什么是违法的,要了解法律,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法律,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这些我们都要长期坚持下去,使自己不断地完善,才能我们成为一名品行兼优的人。

三、结语

当代中国公民只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逐渐克服不良习惯,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才能肩负起“中国梦”的时代召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起努力吧!不要辜负了时代的期望!参考文献:

[1]叶圣陶.给少年儿童写东西[M].东方少年,1982(5).[2]胡云鹏.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2015(1).[3]《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N].中国青年报,2016-09-23(01)[4]季羡林.外国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科[M/OL].(1978-11-18)[2016-12-18] http://baike.baidu.com/.

第五篇:思修论文

浅谈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观念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不仅对现代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对将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决定作用。革命先驱陈独秀先生就提出人生观不是偶然的,是一定社会存在的产物,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才能科学地解决人生观问题。而马克思高度重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一个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学生懂得更好对待自己的人生,正确的实现自我价值,对这个社会担负起责任。所以,祖国需要有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学生。而对于大学生本身,则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注意避免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在认真阅读了本学期思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并了解当今社会状况后,我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行为意义和树立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关乎到个人的成长,所以不得不注重培养。

1.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首先要清楚它们的定义。1.1 人生观的定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人生的态度。通俗说来,就是怎么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其具体表现为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等。在人类历史上以下人生观:①享乐主义的人生观;②拜金主义的人生观;③禁欲主义人生观;④乐观主义的人生观;⑤个人主义的人生观;⑥共产主义的人生观等。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评价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因人而异,它是相当稳定的,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价值观包括理性价值观、美的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和宗教性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要考虑“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其中“值”“益”“美”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当人们从事一系列活动时,脑中就包含着关于这些活动的公用乃及善恶,美丑的某种价值判断。道德观的定义

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观就是你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社会群体的共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而道德观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主流道德观”是社会秩序的一个基础。道德只是存在于你的心里,每个人的道德观又是不同的。道德观有很多种,消费道德观,伦理道德观等

2.错误的观念和社会不良现象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根源就在于错误的思想观念。2.1 错误的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就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它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前段时间,国美电器的老帮黄光裕涉嫌操控股票而被调查,这种操控股市的不当行为就是错误的拜金主义人生观的体现。还有那些因为贪污腐败而下马的高官也是拜金主义人生观的牺牲品。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是手段。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人的溺爱,很容易就培养个人主义人生观,导致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比如山西小煤矿的矿主们,他们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矿工安全。还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观念也是个人人生观的滋生物。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现实中,有些大学生因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大学时期瞎混日子,天天吃餐馆,泡网吧,在享受中消沉,不珍惜人生,不懂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2.2错误的价值观

由于选取的目标错误也直接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发生。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各地政府为完成上级的经济指标,就大量引进企业办厂,他们认为引进就是好的,有时就引进了污染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污染环境还不利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像太湖的蓝藻危机归咎到底就是一些不良的企业随意的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这次危机导致无锡市断水数天,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今有部分大学生迷恋于韩剧韩星,被社会称为“哈韩”一族,他们认为只要是韩国的,都是好的,只要是韩星做的事,都是对的。曾经有一位中国女青年和韩星发生争吵,在事情真相还未公布的情况下,一个中国哈韩人登入韩国网站,声称要代表全体中国人向受伤害的韩星道歉,但最后证实是那位韩星犯了道德上的错误。这位哈韩人分不清自己做的事是否值得,是否有益处,分不清美与丑,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做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2.3错误的道德观

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比比皆是,不仅是因为我国法律的不完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众中一些人有着错误的道德观。央视”《道德观察》节目就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如《孽债》中儿子当着社会、电视、记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亲,他可知道道德廉耻的意义?还有的不道德行为就发生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如占座,乱扔垃圾,上课接电话,吃剩的早餐留在课桌里,情侣在公共场所太过亲热,这些行为严重破换了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影响校园形象,给别的同学带来很多不便。大学生群体占了中国网民人数的极大部分,随着人数的增长,网络道德问题日趋严重,伴随着出现了黑客这些特殊群体,他们做出攻击网站,侵入私人电脑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大学生应在学习思想道德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活,切身体会错误观念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甚至是对祖国的未来有着的不良影响,从而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努力树立正确的观念。大方面上要做到认真学习,认真进行思想改造,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小方面上各种正确的观念有着各自的要求:

3.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明确错误的人生观有哪些,如以上所提的拜金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和个人主义人生观,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注意避免做出错误的行为。紧接着要有一个高尚的人生目的,认清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也不是单纯的为他人而活着,更不是为权钱和享乐而活,人活着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都要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有了正确的人生目的就有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人生价值标准和人生态度。其中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在大学时段应端正人生态度,做到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特别遇到有错误人生观的同学,要主动与之交谈,引导他步入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观也有稳固作用。3.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实在以往的学习中就不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就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替法西斯而死,替剥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就是回答怎样死是值得的,怎样死是不值得的。作为大学生,不需要过早关注生死问题,但要注意自身行为对社会是否有益,是否值得做。像那些哈韩人的过激行为是不值得的,是不可取的。要做出有意义的值得做的事情,就要对价值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应先广泛涉猎书籍,再将理论知识赋予实践当中。在生活中也要关注那些美的有益的事,可以效仿,也可以在其基础上有所改变和进步。

大学生特别要在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应慎重考虑,是由于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3.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中,道德观是受周围影响最大的观念,也是最容易正确树立的观念。古今中外都很重视对美好道德的培养。松梅尔先生在《21世纪道德观》一书中提出:只有用优越而深奥的方式使意志力温和,才能自由自愿地选择放弃表面的或微不足道的利益来选择极善:稳固而平静的内心世界里不被打扰的幸福。相对而言中国的道德教育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孔子就提出了仁爱和孝悌的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道德问题也越显严重,特别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洪流下,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我们一方面要勇于与社会上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做斗争,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个有道德的学生。具体方法有:①多看古籍和有关道德的书籍,用道德知识武装自己,学会仁爱谦让,言行一致,诚实守信;②可以观看《道德观察》节目,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自我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③在校园发现不道德行为要上去制止,在校外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展有关道德观的宣传活动„„

总结:我国已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要争当和谐者,而树立正确观念是基础。我们大学生应清楚的认识自身责任的重大。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也为了祖国的强大,我们应无条件的对自我进行思想改造,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思修教材

陈独秀写了《科学与人生观序》 《21世纪道德观》松梅尔先生

下载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论文

    学习《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心得体会 政史与法律系11级学前教育2班 李秀 学号:1102646167 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这些还有点朦胧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在学习......

    思修论文

    论感恩 摘要:当我们降临到这人间时,就惊讶于它的美好,因为我们用感恩的双眼欣赏这陌生而 美丽的世界。我们感谢自己的母亲把我送到这美好的人间来;我们感谢阳光照射着大地,让我......

    思修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工商1班 —— 刘畅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民间借贷和物价上涨意识,我们求勋社会暑期实践队在暑假期间在温州黄龙、五马街等......

    思修论文

    浅谈践行“八荣八耻”与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 摘要: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群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校园这个青少年高密度集聚的场所应当怎样贯彻......

    思修论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摘要:我们小组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对本校各年级大学生们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大致可分为大学生们对诚信的认识、态度、希望的解决方式等几个方面。我们小组......

    思修论文

    人生目的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括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活着不是人的唯一目的,人是要有理想,有追求,有目的的,否......

    思修论文

    最近,复旦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投毒案引发舆论强烈关注。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警方基本认定其室友存在嫌疑。黄洋事件导致人们将目光再次投向19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

    思修论文

    浅谈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201111022901 米常钰 周一1点至3点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利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