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

时间:2019-05-15 09:0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

第一篇: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

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

万科:“无人驾驶”

很多业内人士也低估了万科系统的能量和价值 ■ 文 / 陆新之

许多人注意到王石天天不务正业,今天登山,明天飞伞,后天航海。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万科已经建立了一套合理规范并执行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第一品牌,其影响力已超出行业之外,让其他行业也能够作为标竿。因此,去分析万科如何实现自运转,做到20年不败并且后劲逼人是很具价值的。

忠于制度与流程

万科发展20多年,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够从质量、资金和人事等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关键的环节,有严格的制度流程,通过IT手段来控制审批。王石说:“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的,一定是职业经理化的,包括你的休息也都应该是制度化。如果你连休假都没有时间,说明你在管理上有问题”。万科的流程结构可以用立体的三维坐标来表示:万科总部通过集成开发进行流程上的总体规划,并在制度上提出要求,这是万科的流程大纲,是万科各公司必须遵循的纵坐标Z轴;横向上的X轴建立了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及产品策划、设计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施工过程管理、营销管理、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测量和监控管理等全面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横向上的Y轴是流程要求的深入程度,其详细程度的标准是新员工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基本能够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业务操作。

万科的制度做得非常细致,把很多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上升到了制度层面。例如万科有明确规定,管理层如果此前没有在总部工作过的话,上任时一定要到总部交流一个月,保持一线经理和总部在文化认同上的一致性;譬如,企业如何对待媒体采访,如何对待媒体的负面报道,就各有一款专门的制度来指引、来规范,制度内容中涉及了负面报道的定义、适用范围和接待负面报道的流程等条款,还有“要避免沟通内容成为采访内容”的字句。在国内很多企业还不太会接待媒体采访时,万科已经把应对媒体不同种类的问题都制度化了。万科制度之规范、条款之专业、逻辑之严密见于字里行间。

在万科,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求下级服从上级,但却是所有时候都要求所有人服从制度。万科的内部网站上有一个制度规范库,从中我们看到,其制度主要是工作指引型的,就是说制度的内容是针对事情的,告诉员工遇到什么事情应该如何做,而不是应该向何人请示。规范的制度体系使得万科内部很少看到繁冗的请示汇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员工凭借工作能力而不是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行竞争。

今天的万科已经在房地产的项目定位、住宅产品生产、职业经理的培养、跨地域管理模式、投诉服务等环节和方面形成了很多规范的做法、指引和制度,这使得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运转系统。项目定位与发展流程、人事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资金管理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组成了万科整个系统的骨架和躯干。这些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是万科在20年的发展中一点一滴积累和沉淀下来的。

即使是房地产界,很多业内人士也低估了万科一整套系统的能量和价值,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这样说,“如果单就管理水平来比较,万通的管理水平要比万科差3到5年。”

冯仑的这段话,对万科的制度流程是一个极高的评价。独树一帜的人才机制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经理队伍,万科号称地产界的黄埔军校。万科寻找人才及其对人才吸引的法宝,首推的是公司本身的发展所能给员工提供的众多机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万科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文化是职业经理人难于抵挡的诱惑”。万科的人才理念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培养职业经理。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所谓“职业”的概念就是“以此谋生,精于此业”,职业经理人自然要以管理为生,精于管理。郁亮介绍说:“我们出于成本和效率上的考虑,在人才储备方面实行适度储备。因为储备多了,不给他做事情也是没用。比如说我准备培养你,你准备做老总的,但是不给你做老总的事情那是没用的。”

所以在人才储备方面万科的做法是在内部形成人才梯队,而不会设立很多平行的后备军。在这个梯队里,张三走了,李四就可以迅速地顶上来,实现薪火传承。这就是万科“薪火计划”的初衷和战略意义。

万科推行的“新动力”计划,每年从著名高校里选拔一些比较好的毕业生,把他们集中起来,成立“新动力”训练营,训练之后再分派到各公司。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评估和长期培养,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现在万科已经形成上司带动下属的培养方式,各个关键职位上的领导者都已经花费大量精力培养自己的下属:郁亮称这是他的“头等大事”。万科的一线老总、总部的部门经理和郁亮的副手共30个人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他跟他们开会,带他们爬山,与他们沟通,管理、领导和指导他们。

领导人的魅力和授权 比万科更令万众瞩目的也许是个性十足的地产界风云人物王石。他不像任志强大放厥词,轰动新闻起伏连篇,风靡全国;他也没法和当年豪言壮语、孤注一掷的顺驰老总孙洪斌相提并论。经过二十多年商海的浮浮沉沉,今天的王石,早已在企业家中独树一帜。他睿智而沉稳,把万科从当年的多元化经营,逐渐向现在专业化住宅的开发模式转变,成为中国地产业的龙头,并且向世界顶级住宅开发商的目标进军。

在名与利之间,王石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名,选择不做老板而做职业经理人,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做法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万科一路高歌,走到今天行业的老大。一家市值700多亿的上市公司,掌门人所占的股份却不足1%,估计他算得上中国最“穷”,但却最快乐的上市公司CEO吧。

在万科,一线公司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和权限,以便应对当地市场的激烈竞争。事实上,万科一线公司的运营自由度相当大,不仅体现在对具体项目的判断和运作上,甚至各个一线公司的组织架构都可以是不一样的。王石在管理上,一直都是做到敢于放权,积极放权,锻炼从下自上企业整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线公司,能将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复制开来。

强势的企业文化

万科是一个文化强势的公司,有明确的价值观体系,要融入万科,就要认同万科的价值观。

20年的风雨历程万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在行业还有待成熟的时候,建立和守住了自己的价值观,在任何利益诱惑面前,一直坚持着职业化的底线: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公平回报和开放透明的体制。企业文化对于平衡集团管控中的种种矛盾和争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很多中国企业不同,万科从创立起就一直努力按照西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来运营企业,万科的这一套集团管控体系是构架在公司充满人文精神的企业文化上,这种模式容易复制,但是模式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很难复制。

万科的企业文化都是万科长期积累下来的东西的一个集中体现,上行下效,企业文化才更有说服力,既能让员工相信,也能让社会信服。

万科很早就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行有意识的宣传,既针对公司内部,也针对公司外部。他们把企业的宗旨确定为“建筑无限生活”,把愿景确定为“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核心价值观定为“创造健康丰富的人生”。

为什么万科总部的控制力如此之强?除了制度的完整严谨,更重要的是万科有尊重制度和做事按程序的企业文化。国内大部分企业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万科的人事管理制度,90%是国企那一套,但却取得了国企所没有起到的效果。关键就是公司“忠实于制度”、“忠实于流程”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确保了制度与规范得以自觉和充分落实。

第二篇:王石是伟大的企业家,但万科不是伟大的企业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王石是伟大的企业家,但万科不是伟大的企业

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姜汝祥博士

中国有四位企业家可以称为伟大。

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更是如此。企业家基本上就是企业的“第一推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我对其中四位抱有崇高的敬意。

第一位是万科王石,我们都知道就王石个人而言,是有“英雄主义性格”的,能够爬上世界第一高峰,不是做秀可以解释的。但王石在很多年前,就在万科倡导职业化,而且是在万科成功的时候倡导,这其实是他对自己的一种否定和超越。

第二位是联想柳传志。柳传志在建立联想时,始终以HP,IBM等优秀公司为榜样,建立了一个不依赖于个人的运营管理体制,然后从容退下。当联想业绩出现滑坡,又坦然面对失败,勇于并购IBM的PC部分,将联想领入国际化轨道,的确不易

第三位是TCL李东生。我们知道并购在国际上,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我想TCL不会不知道。但李东生带领TCL连续并购了德国施耐德与法国汤姆逊,他实际上是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告诉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如果关起门来进行“突围”,其实胜算同样也很小,因为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与自己作战的时候,开放是最好的出路,这是李东生为什么总在强调以国际化视野看待问题的原因。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第四位就是格兰仕梁庆德。我接触过格兰仕的两代梁总和不少格兰仕的员工,虽然我对格兰仕战略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奋斗的层面,我对格兰仕成长背后的朴素逻辑很是尊重。道理很简单,在中国目前这批所谓的优秀企业中,大部分是一边玩政治拿资源,一边玩市场拿利润的“市场政治家”,能够像格兰仕一样完全凭着“公平报酬”的市场规律起作用,通过整合产业链过程“勤劳致富”的,也就是那么一两家而已。

在我看来,中国企业家的行为很少能与“伟大”联在一起,柳传志在建立企业成长机制之后的急流勇退,王石反对暴利、致力于职业化建设,李东生通过并购拥抱世界,梁庆德在经营企业时追求中国文化中那些朴素的做人道理,都可以称为伟大!

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可以称为伟大!

对中国企业如何持续,我一直有一个困惑:中国企业如何凝聚它的员工?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做大,表面上是销售额达到多少,但这些数字背后,其实是这个企业如何使它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因为从原则上讲,企业规模愈大,人就愈多,就愈难有凝聚力。

一直以来,每当我们谈到目前存在的种种“怪现状”时,都会在一个直观的逻辑前获得认同:中国企业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自然会过渡到制度化与职业化的建立。所以,我们一直有一种天真的安慰:只要大家的物质水平提高了,自然精神文明也就迎刃而解,西方不也有过“羊吃人”的阶段吗?

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其实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古代商业也有过极度繁荣,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景象,但为什么当时中国繁荣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地过渡到“工业革命”,反而让后来居上的西方列强横行世界?

我们应当承认一点,所有世界级优秀公司之所以优秀,一定是它们对规律探索与遵从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无所谓努力。有了规律,才有规则,有了规则,才有真正的胜负。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推理:那些最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可能更多反映了企业成长的真谛。放长一点视角,中国企业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中国商人真正作为一支独立的利益群体,也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中国历史上也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当我们懂得所谓现代企业经营,不过是新兴工业文明甚至是信息文明的一种反映时,我们就懂得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最大的阻碍不是技术的落后,也不再是教育水平的低下,而是我们骨子里的做事方式:我们大部分人可能是在用农民的方式在做企业!

所以,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公司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现实,它的真实性并不需要讨论。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我们是不是真正意识到,我们与世界级公司真正的差距并不完全是技术,设备等等物质层面的,我们最大的差距存在于我们的脑子中: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支撑现代企业的制度与管理!当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一谈到中国企业问题,我就常与指导教授发生争论。在他们看来,企业竞争只不过是要素竞争的结果,而在我看来,企业竞争中要素的流动只不过是表象,真正支撑要素流动的是我们的思维。如果我们中国企业没有在思想观念上的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的现代化是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企业的。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只不过这一切需要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学会了“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先赚钱,后启蒙。但问题终就是问题,特别是当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的时候,有些问题可能是绕不过去了。

在一片对中国制造欢呼的背后,我们要看到繁荣背后的脆弱与危机。我们都知道,制造业很象是武功中的“外家功夫”,凶猛有余而内力不足。

在中国制造兴盛全球的背后,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总裁的脑子里,所思所想的不过是一个“加工做坊”的现代版,而在制度文明与管理文明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造,我相信这不是也不应当是中国的未来。

或者说,中国的未来,是不可能通过这类外家功夫式的“中国制造”模式来支撑。真正的制造永远都是有文化支撑的,那就是对细节似乎痴迷的追求。世界最优秀的制造文化,比如德国式制造,日本(韩国)式制造,瑞士式制造,背后都有着一丝不苟的职业文化在支撑。

所以,面对中国相当一批优秀的企业,象联想,象海尔,象方正等等所出现的增长停滞时,我们也许就要换个角度想,这一批优秀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可能并不仅仅是某个企业或某个人的困境,而是中国企业整体性的困境――中国企业从农业文化走向现代化,要迈过的“整体性差距”。

所以,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家,但却没有一家伟大的企业。那怕像万科,象联想这样的优秀企业,离持续百年还有很长一段路。致力于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是伟大的企业家,是一个分水岭。

一次,方太的老总茅理翔问我,家族企业如何处理好接班问题?我的回答是,是不是把公司传给子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反过来问自己:你留给接班人的是什么?如果是一份家业,那么留给谁这个企业都做不长,而如果留下来的是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经营之道”,是经营企业的原则与道理,那么,这家企业就具备了持续的“遗传基因”。

我们看一下IBM的故事吧。IBM是由老沃森在1924年创立的,可沃森的儿子小沃森却自小缺乏自信,总怀疑自己有先天缺陷。他换了3个学校,用了6年才念完高中。大学时期,他混迹于酒吧和舞厅,心善的校长尽力克制,才让不争气的沃森勉强从布朗大学毕业。在得知父亲要他加入并最终经营IBM 时,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他急出了眼泪,对父亲哭嚎着“我干不了。我不能为IBM 工作。” 然而,就是这个孩子最终继承了父业,甚至超过了父亲。是小沃森把IBM 和整个世界带入了计算机时代,他意识到IBM 的未来不是打卡机那样的19世纪技术,而是计算机。1952年就任IBM 总裁后,他请电子专家和计算机开山鼻祖给公司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讲课。他提拔“不安分的人”,逼他们超前思考,他实行“争论”制度,鼓励IBM 的经理们相互挑战。

一个不怎么出色的继承人,最后能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这之中的道理十分值得品味。如果没有老沃森留下的强大的IBM之道,小沃森又如何能够自救并带领IBM创造了信息社会的新纪元?

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是这样描述IBM的:

“IBM的创始人沃森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不但要使其事业步入正轨,而且还要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它的成功,以及它的价值观将使该公司成为一种典范。沃森对待‘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做法,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者们,对待‘资本主义民主’这个概念的做法如出一辙——他创造它的现代化模式并在实践中证实它能运行。”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这样的评语,在中国,有哪家企业有资格承受?而类似的公司之道,你却可以很容易在宝洁,在惠普,在可口可乐、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这批世界级公司中,不同程度地看到――只是表现形式有可能不同,但绝对没有本质内涵的不同。

在看惯了太多公司昙花一现之后,我们异常渴望中国能够真正诞生一批有持续能力的公司,能够出现一批有牢固基础的超大型企业。但渴望归渴望,我们却不要被迷惑,我的建议是不要看那些表面的财务报表和吓人的规模,而是冷静地看看,报表和规模背后企业家的内心真正相信和真正固守的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人很多,但伟大的公司却不多。一时一地成功的企业很多,但能够持续百年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伟大的企业源于伟大的道理与机制,而对“伟大道理”的探索往往是需要付出血和泪的代价的。

致力于成就企业家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英雄,还是致力于建设一个伟大的企业,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企业今天所面对的一个分水岭!我们要相信一个简单的逻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百年来自然界演化的基本规律。除非你能够证明你完成了基因突变,否则我们决不要相信那些种豆得瓜,种瓜得豆的神话。锡恩战略定位:第一家持续领跑盈利转型的战略咨询公司

第一家把执行力打造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咨询公司

锡恩品牌定位:盈利转型的战略知己,管理团队的良师益友 锡恩使命: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致力于中国企业的正规化、国际化、持续化 锡恩愿景:以管理思想和IT手段相结合

锡恩2010年四大战略:新国学、新丰田、新股改、新IT

锡恩核心价值观:结果导向、客户价值、商业人格、有效产出 锡恩人形象:为客户的梦想而行动、为客户的成功而行动、为客户的目标而行动;

高目标、高远见、高创意、高团队、高信任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总部:朝阳区建外SOHO B 座506、301、303、307室

锡恩—致力于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中国战略执行力咨询第一品牌

邮编:100022;电话:010-58695376;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万科模式 王石和郁亮的新关系冲突

万科模式 王石和郁亮的新关系冲突

2012年02月

王石和郁亮在战略上最大的分歧,就是万科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

王石离开一年,万科正走到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最近,万科高管们忙得焦头烂额。一方面,2月16日曝光的安信地板事件将万科推向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始于去年11月的深圳万科金色领域业主维权活动持续升级。

2月16日下午,愤怒的业主们来到深圳万科梅林总部献花圈,打出挽联“哀悼万科已逝的品质”。

而同一天,王石从纽约赶回来,对安信质量事件表态,积极救火,惹人遐想。

“万科要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模式了。”王石在2月21日香港举行的论坛上表态。但万科公司却表态,“公司不存在系统性风险,政策方针不会有任何变化。”分歧不言而喻。

种种迹象表明,失去王石的万科,去偶像化的万科,正在刻意褪去曾经的伟大公司的光环,正在失去以往引以为傲的信仰和荣誉感。

而老一辈“教父”王石与新生代职业经理人郁亮之间的较量还须重新考量。2012年,万科如此微妙。

万科总部的“花圈”

安信地板和万科花圈两起事件的矛头都直指万科的质量。“万科出这种事情很正常。”一位同行词锋犀利,“周转太快了。”

2月20日下午2点,就“地板**”一事万科召开了安信地板事件情况媒体沟通会。席间董秘谭华杰、执行副总裁周卫军多次强调,“质量是万科经久不衰的概念”。总裁郁亮亦明确表示“假如不合格将全部更换并赔偿损失”、“不反对第三方检测”等等。

“不得不说万科又做了一次漂亮的危机公关。”前述同行表示。

在安信“甲醛门”一事上,万科迅速反应、开诚布公的做法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同样在2月20日下午,金色领域小业主和万科的周荣总经理对峙于深圳住建局至次日未果。

该维权活动已持续了3-4个月之久,事关800-1000名业主,涉及购房款约不下15亿元。

据业主代表透露,业主代表本已获允于2月20日到施工现场排查,而该日万科却以工程方不同意为由反悔。“等到墙一刷白,问题就被隐盖了。”该业主长叹。

“去年12月25日我们发现了楼裂,今年1月1日做滴水试验又发现了楼板漏水,2月13日我们拍到了地下室严重漏水。”另一业主代表辅以照片为证,“但专家出具报告称不是结构性问题,监理公司说是通病,万科有了‘护身符’,生命攸关,越不让看就越可疑。”

据公开实录视频显示,专家确实曾表示“调查地点是万科指定的”,住建局也曾建议“在实行全面排查之前应该停工”。

但深圳万科则表态不存在‘万科指定’一说。”

2月18日上午11点时分,理财周报记者来到了机场东福永大道边上的金色领域现场。施工并未暂停,但已用银色铁板围起。远处传来起重机声响,仰望可见楼内有施工人员在刷墙、擦窗户,甚至是高空作业。

销售中心门口立起了告示《关于深圳金色领域项目客户反映质量问题的回复》,其中含“部分业主不合理维权”字样。

进内后可见销售略显冷清。提及维权事件,销售小姐简单表示,“我们的房子质量没有问题。”

但业主有他们的声音。“万科说我们为降价维权只是幌子。我们向住建局投诉、几次冲击施工现场、到梅林总部抗议,都是沟通无果后无奈而为之。如果工程真的没有质量问题,万科为何不敢停工排查?”

对此,深圳万科回应,“公司已与业主沟通于2月底举办1、2栋精装工地开放活动。”

高周转模式面临终结

万科上一次遭遇业主送花圈是在2009年,关于上海万科金色雅筑项目。

一名接近万科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万科前上海区域负责人刘爱明,主要分管质量这块,去年他辞职的原因是当时万科的多个楼盘出现质量问题。”

2004-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飞速发展的7年,也是万科高速扩张的7年。

2004年,郁亮从王石手中接过万科的权杖,并抛出了令业界震惊的“千亿计划”。彼时万科的销售额只有91.6亿。

6年来,万科在规模导向中节节攀升。2010年万科销售额首次破千亿(1026亿),是保利的1.5倍,是金地的3.7倍,是招商地产的7.2倍。万科创造了6年11倍的销售神话。

“万科是业内公认的周转最快的公司,大量拿地,快速开工,以标准化、规模化取胜。”深圳某地产顾问表示。

据理财周报统计,7年后万科的存货规模已是2004年的18倍,从2004年年末的105.5亿飙升至2011年的三季度末的1929.4亿。而对于这一天量存货,万科只用了4倍于2004年的时间来周转。

从存货周转率的角度来讲,2005-2009年,万科的存货周转率持续位列第一,年均比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高出不下0.1倍。

“郁亮是财务出身,他更看重资产规模和周转。”业内人士分析。

然而,万科的扩张显然为高负债所捆绑。财报显示,万科2011年3季度末的2832亿资产规模中,就有2236.5亿元来自于负债。

万科的习惯做法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拿地。2004年万科的新增权益建筑面积为397万平米,到2010年已是2215万平米,又创下了一天文数字。

接着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发。2004年万科的新开工面积是240.4万平方米,6年后是5倍,1248万平米。

最后就是走量。但为了保证一定的毛利,万科不得不压缩成本。

王石曾生动地用“5986”来描述万科的高周转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成,产品必须6成是住宅。”

珠海某地产人士证实,“通常来讲,从拿地到开盘最快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而万科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做到。”

但万科的这种高周转模式遭到了同行质疑,“万科跟恒大比较类似,项目多,定位相对普通,品质和走量毕竟是一对矛盾。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讲,万科出质量问题很正常。”

前述地产行业顾问则分析,“说到品质,就像是大超市和普通百货有区别,万科擅长做品牌包装多于产品本身。”

而万科公司的见解则不同,“产品标准化、成熟产品快速复制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王郁分歧:王石重掌大权?

2月5日,王石回复微博时表示,对投诉万科的业主,我说“对不起!我们在努力改正。”王石对待质量问题的态度,似乎更透明些。

2月16日,王石游学一年归来。虽然万科回应“王董事长只是回来拍一个商业广告,并且参加香港的一个中小企业论坛”,但业内普遍认为王石回国与“安信地板”事件不无关系,甚至是要对万科的发展模式做出调整。

在2月21日的香港论坛上,王石表示,“随着调控的威力日渐显示,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压力倍增,万科原来定下的高周转策略也不得不应势调整。“以前万科奉行的5986现在得改成5946,开售第一个月卖4成就很不错了。”王石称。

事实上,王石和郁亮在战略上最大的分歧,就是万科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在2010年的一个论坛上,王石甚至出言警告“如果万科一意以利润为导向,那么后千亿时代可能面临覆灭式的危机”。

一位接近万科的业内人士指出,“王石对万科的这种高负债高周转模式是很警觉的,但是如果没有高增长,股价就会下跌,股东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董事会给王石的压力不小。”

万科对此作出回复,“公司的经营策略是由包括王石主席在内的万科管理层共同决策的结果,也是符合股东价值的选择,公司内部对此不存在分歧。”

2011年春节前夕,王石出国留学,被视为权力旁落、淡出万科。对此万科公司回应,“王董事长从没有离开万科,一直在履行董事长的职责。”

2011年的万科正式进入了郁亮时代。然而,郁元年,似乎并不太平。

先是徐洪舸、肖楠、刘爱明、袁伯银四位副总裁先后离职;继而万科位于河北香河的欢庆城项目又陷入了违规占地**;再就是11月深圳金色领域业主发起了维权活动。

2012年也是个多事之秋。1月17日万科重庆总经理邢鹏辞职;深圳金色领域业主维权活动愈演愈烈;2月16日安信地板事件使万科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王石口中的“后千亿时代危机”,不知道是否已经到来。郁亮又是否能hold得住?

2月9日,王石在微博上写到,“醒来,一轮明月。睡眼惺忪爬起,拔下充电插头,手机镜头对准窗外„„„东方,准备升起„„”。句中“东方”二字包含深意。

2月16日王石归来,王石是否会重掌万科大权,成了最大的焦点。“王石可能借这次质量事件复出。”业内不乏这样的推测。

历史上,也有退居幕后又重回一线的故事。万科和联想的历程、王石和柳传志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

同样是在2004年,柳传志将联想的大权移交给杨元庆,退居第二线。从2004年起,杨元庆带领联想进行了品牌塑造,并且在2005年收购了IBM的PC部门。

然而,随着PC产业开始向极端价位转型,IBM的收购使联想陷入了重大的困境。2004-2009年,联想拐了一个大弯甚至倒退了。

2009年2月,柳传志临危受命,联想在32个月的“杨柳配”中焕发新生。

2011年11月2日,柳传志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后,让位后再次离去。

王石是否会学柳传志重出江湖?万科公司回应,“王董事长只会做短暂停留,且将留学年限从3年延长至5年。

第四篇:王石追求现代企业制度和契约精神

王石:追求现代企业制度和契约精神 来源: 虎嗅网(北京)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创新工场进行了一场演讲。在演讲中,王石试图透过近些年来的感悟及对过往的回顾,在宏观上为创业者们指明一番方向。创业是为了填充自己的好奇心,结果是水到渠成

我的人生目标,可以说非常清楚又非常不清楚。一方面非常清楚,不甘于现状,对未知世界抱有兴趣。我现在62岁,但我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充满了好奇和不满足。另一方面又非常不清楚。我要做的事情真正的具象是什么,不重要。不要急于确立一个目标,但是你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往往把手段或结果当做一个目标。因为你要解决你的生存问题,你要实现你的野心。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会跟那个放羊娃一样,养羊娶媳妇生娃养羊。我不相信比尔盖茨当初辍学在车库里是想成为世界首富。

万科的创业和你们的创业完全不同,我不知道做什么,什么能赚钱做什么。万科在两年内就迅速多元化,外贸,蒸馏水,拍电影拍电视。这种情况一直到93年,成立十年后,才开始考虑要做什么。

为什么选定房地产行业?第一没有特许经营,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进行门槛低,空间大。我们计划用五年完成主业转型。你怎么衡量调控完成?80%的收入来自这行或者70%的利润来自你的主营业务。实际上万科用了9年时间。

所以简单来说,无论是行业不同竞争局面不同,但人生的目标怎样,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实没什么差别。

在中国我相信,任何行业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途,任何行业只要你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你都有前途。

你们知道万科下去要做什么吗?万科正在和NASA南加州大学搞3D打印机。智慧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我曾经被告过很多次,中纪委专门来调查我,我记得很清楚,说的是关于我在香港的问题。有人说你在香港既买房又有存款,我们现在对香港的投资还没开放,你得讲出来嘛。我说你就告诉我有什么?他没办法,就说,房子不止一处,钱,七位数字。他不说我还心平气和,他一说我还特委屈,小看人!我说为了七位数我就犯法了?你要跟写举报信的人说,造谣你得多造点啊,这是我身份的象征啊。

这是想说明什么呢,真正的阻力来自内部。这一方面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没什么区别。08年经济危机,砸了四万亿,现在还敢砸四万亿吗?混合制经济是一个智慧的做法,强权要松一些。为什么智慧呢?现在国营民营好像对立,但是混合制把两者融合起来,万科就是混合制经济的代表。华润,央企,在A股持有12%,B股加起来15%,混合制经济最符合中国国情,恰恰万科也是这样设计的,你可以说是运气,也可以说是智慧。

华润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成立的公司,虽然它现在是国营的,但是它的思想和运作都是市场化的。

如果十年之后,万科那时在中国的房地产住宅市场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又是一家香港家族控股的公司的话,中南海会怎么看?相反,如果我们是一家红头、国营的企业控股,中南海又会怎么看呢?

追求现代企业制度,弱关系文化是最好选择

企业最难处理的永远是内部的人际关系。第一批的元老一定是强关系,早到三个月的就是老人,早到两年的就是元老,很快你们就发现元老很难受,他们忠心耿耿,但是他们排斥新来的人,强关系后的你怎么平衡。我83年到深圳,从84年开始,每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平衡新人老人的关系,平衡各种派系。这么多年过去了,万科形成了一种文化,叫做弱关系文化。弱关系怎么维系呢,就是契约。契约有几个要求,自愿、公平、执行。按我现在的年纪,外甥、子女辈的,算下来有很多亲戚,在万科一个没有。我当过兵,万科没有我的部队战友,没有儿时玩伴、机关干部。所以你才有平等公平。万科有很多清华的、北大的。你不用和董事长认识,你只要能干。

有人说,创业公司刚开始什么资源都没有,刚开始需要强关系,大家一起往前走,当渐渐有名气和资源,再慢慢转换为弱关系。

这个逻辑其实涉及一个问题,是按西方的制度的透明的方式管理,还是按照传统的中国的思想来进行。其根本上就是最后谁来裁定你错你对。西方有行业协会、律师协会来裁定,但中国来讲就是官本位,靠官。中国没有契约精神,或者说跟西方的含义不一样。它甚至把毁约的原则都定下来了。

大前年我到美国之后,万科管理层批了到美国投资,最后他们派不出总经理来,第一得懂房地产,第二得了解万科,至少会讲英文、在海外生活过的。在万科就找海外毕业的、懂房地产的、在万科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发现找不到,或者说符合条件的人家不愿意出国。没办法,只能在外面招。现在进行的异常顺利,这就是弱关系,契约精神。这是个成熟的市场,市场各个方面信息透明。

那个项目在旧金山,我在东部,参加动土仪式,我到工地一看,我在中国没有拿过这么好的地。第二个项目在纽约的东城,曼哈顿,67大街,这个项目就是我梦想的项目,我就想着我心目中想的东西怎么就这么立在这。我们说做中国梦,但我现在反而把美国梦做上了。因为我追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追求的透明、规范、法制、团队、品牌,在美国都实现了。

所以,一旦形成强关系要转的时候,非常难。如何把强关系转成弱关系,如何把传统企业优良的继承下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你未来不可能持久。这是我们中国企业家到现在真正的共性的问题。

第五篇:相信大家这周被宝能和与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大戏刷屏(定稿)

相信大家这周被宝能和与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大戏刷屏,这几乎成了2015年资本市场最精彩的控股血战。

截止12月17日,宝能系通过旗下的投资公司钜盛华和保险公司前海人寿,已至少持有万科A股22.4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超过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和万科管理层的合计持股数。与此同时,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通过北京公司内部座谈首次明确表态,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大股东。这标志着,持续数日的万科控制权之争升级,万科管理层和宝能系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

王石:“咱们周一见”

王石在微信朋友圈提到“为什么不欢迎你做万科第一大股东?当宝能系增持万科股份到10%的节点时,我同姚先生有次4小时的谈话,其要替代华润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意图非常明确,我的态度也很清楚:你不够格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因为宝能系的经营纪录的信用不够资格,万科团队不欢迎你。”

熟悉万科的投资者分析,万科最近几天仍维持强势的股价,有可能不是宝能拉的,而可能有一部分是白衣骑士买的。华润、万科盈安合伙、刘元生等持股超过了20%,再加上白衣骑士的股份,万科管理层可能已经争取到了足够多的筹码,来对抗宝能系。

在8月底临时股东大会上,王石曾表示,中小股东就是万科大股东。郁亮近日在内部表示,万科从来没否认资本或者股东应有的权益,但也反对某些具备优势地位的股东,利用优势地位,侵害别的股东的利益。万科管理层坚定站在大多数股东一边,坚定维护大多数股东利益。

宝能系强吃万科?任性有钱?

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潮汕人,多份公开报道称,姚氏兄弟靠菜市场建设掘得人生第一桶金。深圳市潮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其股东为姚沐生出资1800万,姚振邦出资200万。在发展的前20年时间里还只是以实业为主,但2012年,宝能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被纳入宝能核心业务范畴。

从资产来看,单说前海人寿2012年的总资产达17.3亿元,2013年为170亿元,2014年为560亿元,2015年为126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318%而比对前海人寿目前的资产规模,2015年已经达到1260亿规模。也就是说,前海人寿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接近完成了宝能系20年的资本累积。

从今年1月份至8月份,前海人寿累计买入万科A股股票约11.94亿股,此后同属宝能系的钜盛华接力,大肆买入万科A股票。不仅如此,钜盛华A股、H股全面出击,据港交所披露的权益公告显示,宝能系下属公司钜盛华12月11日再一次增持7864.15万股万科H股。据估算,宝能系此次收购万科股份累计约花了400多亿元。

姚老板“OUT”??

但是,商战毕竟不等同舆论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声音加入这场论战。

万科在王石的带领下众志成城,高调满世界寻找盟友投资者,试图稀释宝能系的投资。其甚至可能采取“毒丸计划”,反守为攻,配合股票无限期停牌,直接挑战宝能系的资金来源和现金使用成本。

(王石目前正大力寻求帮助,坊间传闻施以援手的包括中粮集团、华润集团、某信托等,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公司或是机构明确表态增援万科。)

宝能系则是“我们对万科抱有敬意,既不凶悍也不野蛮”。他们还很无奈的表示:“很多媒体对宝能系控股前海人寿举牌万科的报道和评论,没有根据,却预设了立场,好像宝能控股万科之后,不利于万科的发展。这种预想毫无根据”。

两者对比,宝能系似乎并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凶悍,买了人家的股票反被人家责备。

感慨:

历史罕见的股灾刚刚过去,中国股市正处于恢复阶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是中国股市恢复元气的主要动力。在保监会和证监会没有公示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之前,金融监管层应该暂停这场收购,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操作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如果金融监管层放任这场股权收购任意发展下去,由此造成的影响和市场震荡将超过股灾。

但这个故事的收场一定会留给中国商界新的启示:险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经济从实业为王进入了金融为王的全新时代。中国房地产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将会成为一种必然,实业集团通过现代金融行业将会被改造成新的样式,而实业集团将重新定义股票、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价值,那些中小型的房地产公司将会被碾压,并最终消失。

就像开创实业时代的那群“野蛮人”一样,新时代应该会有更多“野蛮人”参与重塑规则。或许王石该问的问题不是“如何击败野蛮人”,或是“他有什么权力进来”,而是如何让合理合法登堂入室的“野蛮人”为万科的广大中小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下载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科王石: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和职业经理化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