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1
现在的中专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让他们不同层次的有所提高,让他们有所收获。现制订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任计算机班、石化1班、石化2班、土木工程班的数学课,更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从网上搜集资料,寻找更好的方法。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六、做好检测工作
加强平时的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认真组题,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树立我校的诚信意识,严格考风考纪,对于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要进行复测。期中、期末检测后要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针对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身为学校的年轻老师更要不断充电,多读教育教学著作,多学教育教学理论,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服从领导安排。争取成为金桥中专的优秀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身心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身心健康,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并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与事技能。
三、主要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滁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艺术课及其它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本专业基础课程有: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等。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3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
4、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6、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圈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教育的实际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治,更是面向广健康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助他们积极治疗。
4、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6、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意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辨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7、全程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广教职员工要成为教书育人、育人健心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随时随地、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同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各校的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语。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两周上一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课进行;也可结合选修课进行,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切忌上成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课。
(五)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都能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有完整的心理辅导记录。
(六)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1、继续深入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课堂心理教育效果
本学年将原来由班主任作教的班级心理健康课变为政教处、教科室与班主任相结合进行教学,心理辅导教师每人担任一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2、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动心理健康志愿者,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学年我们打算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一批心理健康志愿者,扩学校中关注心理健康的人群,便于随时把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动向,对师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不良倾向进行及时了解,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身边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并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取得联系,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只能设在教学五楼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
2)扩咨询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化。让学生感到心理咨询室是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看心理疾病的地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将有问题或困难的伙伴引领到咨询室,提高咨询室的使用率。
4)利用学生室内活动较少的午饭和午休时间开放。
5)咨询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沟通,使之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6)发挥“丁老师信箱”的作用,随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育意识
1)利用周五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组织的相关培训,力支持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种样式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带作用。
5、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在原基础上,档案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填写,定期更新。如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和心理咨询教师联系。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4
一、专业课程名称:
语文
二、课程分析
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职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各项素质及能力的分析):
1、本学期所兼三个班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差,学生学习意识差,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不再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心思。
2、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自信心不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他们没有普高学生的学习目标,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尽管学校对学生也会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潜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但学生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清楚,对未来的目标很不明确。
3、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常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再加上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于表现自己的时期,往往形成习惯,加以不再努力学习,因此把心思用在课堂的小动作上,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学生认知偏差。很多学生进入职中后,就存有学习马虎,得过且过,混个毕业文凭的念头,因此他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
四、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听、说普通话,并且能够写出通顺的、较好的文章。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设计
1、阅读与欣赏 48课时
2、应用文写作 12课时
3、口语交际 12课时
4、综合实践 8 课时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4、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
七、实验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1、注重阅读理解,对写作不作过高要求。
2、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部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践活动、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交往、分析、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承担学校理科教研工作、任四年级组组长、代四(7)班数学课。我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教研,搞好师徒结对工作;抓好本组队伍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搞好教学工作,使不一样的孩子得到不一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限度地发挥自我的潜能。现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四(7)班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彼此关系融洽,同学们学习态度较端正。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运算律、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资料。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资料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终一个章节资料。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资料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景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本事。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明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异常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7课时
二、线与角…………………………………………………7课时
三、乘法……………………………………………………7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四、运算律…………………………………………………8课时
五、方向与位置……………………………………………3课时
六、除法……………………………………………………11课时
七、生活中的负数…………………………………………2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八、可能性…………………………………………………2课时
总复习………………………………………………………5课时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6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电子商务,121100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单位参加生产实习.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主要面向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中小企业单位培养人才.
(一)专业基础课 1、基础会计(116学时)
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关系,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及其适应范围;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与费用概念、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简要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电算化管理、账户的分类等内容。
2、. 统计基础知识(108学时)
理解统计的概念、作用、特点;掌握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标志、变量与变异等统计基本概念、统计工作过程的内容、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动数的计算、动态分析水平指标与动态速度指标的计算、综合指数的计算、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指标的因素分析法、抽样误差的计算、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等内容;了解统计设计、统计表、中位数、众数、长期趋势预测、季节变动、平均指标指数、统计的相关分析等内容。
3. 会计基本技能(68学时)
熟练掌握财经书法、珠算、点钞等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技能等级标准。掌握计算器功能和辨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
4、电子商务基础(96学时)
从电子商务体系结构、概念模型、交换模型入手,掌握原理模型下的要素及相互关系等基本概念,如何利用这些基础理论开展网上电子商务活动;理解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的技术实现原理及法律地位等概念;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营销策略的实现方法和操作实务;运用Internet网提供的信息发布、电子邮件、新闻组、电子公告牌等构件的功能从事网络营销实务;掌握网店建设与运行的基本技能,熟悉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 5、营销基础知识 (108学时)
使学生了解营销活动在内外贸易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市场细分方法和目标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知识和营销调研方法。具备运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整理商务信息,分析消费者行为和推销商品的一般能力、能进行网店建设与运行、进行简单地网络营销策划和网站推广。
6、Int应用(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
具备Internet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网页制作方法,具备Internet应用操作人员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方向课
1. 企业财务会计(126学时)
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财务成果等方面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价、计算与账务处理方法和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企业结算方式、包装物核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对外投资分配方式、其他资产、收入确认准则、企业内部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
2. 会计电算化(108学时)
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方式的影响;了解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与制度规范、购销存业务核算子系统、基于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整理与加工。
3. 会计模拟实习(70学时)
熟练掌握仿真企业环境下的会计凭证的填制、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
的编制,系统掌握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程序、会计账簿的设置、账簿的`启用与保管的基本要求;能阅读和理解会计报告附注所说明的内容,能对主要会计报表进行简要的分析;了解企业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分工协作关系。
4、电子商务物流(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的基本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及管理方法,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理解解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掌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物流技术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为学生运用电子商务与物流知识完成电子商务与物流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5、电子商务模拟运作 (36学时) 利用模拟实验教室,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和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网上购物的流程,与模拟的国内客户进行网络交易;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办理EDI制单及进出口的各种手续,能自建和维护网店、网站。
6、计算机应用基础(8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7、办公软件(10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20xx操作系统和使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产生、发展、应用、计算机组成、数的表示、单位换算和计算机安全等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20x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8、电子商务网站建设(162学时)
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主体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内容的规划方法、设计网页布局、站点规化与设计流程;熟悉网页处理的流程及方法;掌握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 MX 的使用技巧;能综合运用Dreamweaver、Flash和Photoshop制作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xx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xx,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xx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xx和新的广播xx。
2、初步学习田径、体xx、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xx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曙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xx中安排培养互相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8
一、教育模式
双学历教育:职业中专+成教大专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三年制。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在儿童教育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德育方面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树立“一切为儿童”的价值观,具有“母亲般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事业心。
2、智育方面
(1)比较系统的掌握幼教师资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和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儿童健康教育等方向的教学特长。
(3)掌握和熟悉地方的幼儿教育政策和方针,了解保育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幼儿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具有从事综合保育工作的能力。
(4)应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包括幼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
(二)、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园经营;儿童玩、教具开发;儿童营养食品销售;幼儿用品专卖店;在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与儿童教育事业有关的工作;游乐场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四、教学环节
(一)、军训
1、目的:军训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堂,通过军训机械化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耐心,同时,通过集体军训,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2、军训时间:一周至两周 3、军训项目:
1)队列练习,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齐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敬礼、礼毕、跨立等。
2)训练军体拳、韵律操、队列汇操、编方队、合练、汇报表演等科目。 3)行为养成教育:遵守一日生活制度、与教官和教师打招呼等礼仪训练、进入办公场所的报告等科目训练。
(二)、成教大专教学 1、教学周次:6周
2、教学课程:成考语文、成考英语、成考数学 3、周课时:26节(语文10节、英语8节、数学8节) 4、考试安排:三次模拟考试
(三)、教学安排
五、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教育实践课程是专业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前儿童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了解学前儿童,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和培养从事学前儿童保育、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调查,实际考察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实习以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
教育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安排,随着专业课的开设,逐步增大课时量,形成以后期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教育实践的时间为26周,其中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6周、保育实习3周、毕业教育实习6周、就业实习8周、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3周。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成绩可按适当的比例计入该课程考试成绩。对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和整周教学实习可单独考核,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身心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身心健康,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并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与事技能。
三、主要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滁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艺术课及其它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本专业基础课程有: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等。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中职舞蹈专业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通过系统的训练技巧和严格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种舞蹈风格的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包括肢体协调、节奏感、动作精准等。
2、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加强对舞台表现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艺术魅力,同时能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和主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精神,并通过练习协调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中职舞蹈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舞蹈技能训练:包括舞蹈姿势的训练、肢体协调的练习、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各种舞蹈动作的练习。
2、舞蹈风格的学习和表现:学习不同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舞、爵士舞、拉丁舞等,并根据不同的舞蹈主题和风格,进行表现的训练。
3、舞蹈编排和排练:进行舞蹈作品的编排和排练,包括编排舞蹈动作和表演细节,以及排练各种表演节目。
4、艺术理论的学习:了解和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舞蹈史、舞蹈形式、舞蹈表现技巧等,从中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现水平。
三、教学方法
中职舞蹈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教学:教师应当设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使各位同学都能够接触到同样的舞蹈技巧和练习方法。
2、适应性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批判性教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舞蹈表现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表现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法。
4、互动性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
中职舞蹈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舞蹈技能和表现:评价学生在舞蹈技能和表现方面的成绩,包括动作的准确度、协调性、节奏感、舞台表现等指标。
2、作品编排和排练:评价学生在作品编排和排练方面的能力,包括作品的构思、编排和排练的效果等指标。
3、学业成绩和素养:评价学生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包括课堂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指标。
4、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以上是关于中职舞蹈专业教师教学计划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对从事此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有所帮助。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舞蹈理论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3.注重训练学生的姿势和舞蹈技巧。
4.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2.现代舞的基本形式和流派
3.芭蕾舞的基本技巧和技术要点
4.舞蹈组合的编排和排练
5.舞蹈表演的策划和演出技巧
三、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4.通过舞蹈节目的演出和比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自豪感。
四、教学规划
1.第一学期: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
2.第二学期:现代舞和芭蕾舞的基本技巧和技术要点的教学
3.第三学期:舞蹈组合的编排和排练和舞蹈表演的策划和演出技巧的教学
五、教学评估
1.定期的小测验和考试
2.日常评估和综合评估
3.舞蹈节目的演出和比赛
六、教学资源建设
1.教学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2.舞蹈教室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
3.学校与外部舞蹈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创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舞蹈艺术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整个教学计划的评估体系健全,包括小测验、考试和日常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通过此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艺术素养必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xx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xx,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xx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xx和新的广播xx。
2、初步学习田径、体xx、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xx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曙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xx中安排培养互相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5
一、教育模式
双学历教育:职业中专+成教大专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三年制。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在儿童教育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德育方面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树立“一切为儿童”的价值观,具有“母亲般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事业心。
2、智育方面
(1)比较系统的掌握幼教师资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和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儿童健康教育等方向的教学特长。
(3)掌握和熟悉地方的幼儿教育政策和方针,了解保育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幼儿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具有从事综合保育工作的能力。
(4)应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包括幼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
(二)、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园经营;儿童玩、教具开发;儿童营养食品销售;幼儿用品专卖店;在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与儿童教育事业有关的工作;游乐场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四、教学环节
(一)、军训
1、目的:军训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堂,通过军训机械化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耐心,同时,通过集体军训,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2、军训时间:一周至两周 3、军训项目:
1)队列练习,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齐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敬礼、礼毕、跨立等。
2)训练军体拳、韵律操、队列汇操、编方队、合练、汇报表演等科目。 3)行为养成教育:遵守一日生活制度、与教官和教师打招呼等礼仪训练、进入办公场所的报告等科目训练。
(二)、成教大专教学 1、教学周次:6周
2、教学课程:成考语文、成考英语、成考数学 3、周课时:26节(语文10节、英语8节、数学8节) 4、考试安排:三次模拟考试
(三)、教学安排
五、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教育实践课程是专业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前儿童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了解学前儿童,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和培养从事学前儿童保育、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调查,实际考察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实习以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
教育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安排,随着专业课的开设,逐步增大课时量,形成以后期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教育实践的时间为26周,其中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6周、保育实习3周、毕业教育实习6周、就业实习8周、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3周。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成绩可按适当的比例计入该课程考试成绩。对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和整周教学实习可单独考核,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舞蹈艺术素养,使其具备参加舞蹈表演和教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舞蹈团队中积极参与,与他人协调合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使其能够以舞蹈为媒介,表达自己和传递情感。
二、教学内容
1、舞蹈技能方面
(1)基本舞蹈技能:包括基本步法、姿势、转体、跳跃、转圈、滑步等基本动作的训练,使学生在技巧上得到提升。
(2)芭蕾舞技能:包括芭蕾舞基本姿势、芭蕾舞的五个基本动作、芭蕾舞的基本组合等内容的训练。
(3)民族舞技能:学习不同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如蒙古舞、藏族舞、维吾尔族舞等。
2、舞蹈艺术素养方面
(1)舞蹈历史和文化:介绍舞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变革过程,让学生了解舞蹈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连的历史。
(2)舞蹈表演:让学生参与团队表演,并模拟真实表演情境,培养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3、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视频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
三、教学组织
1、教学计划
将每学期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芭蕾舞技能训练、民族舞技能训练、舞蹈表演等。每个模块安排具体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考核方式。
2、教学管理
制定学生迟到早退和缺课的处理规定,遵循学生管理条例,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和完成任务。
3、师资配备
配备具有高素质、扎实专业技能和优秀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配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全力以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评估
1、成绩评定
将学生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结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的考核标准,制定学生成绩单,评定学生成绩。
2、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成绩和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习得偏差,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保障
1、教学设施配备
配备符合舞蹈教学要求的教学室、音响设备、镜子等设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2、教学经费保障
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如器材维护、教材购置、外出观摩等教学支出。
3、教学安全保障
保证教学过程的安全,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安排教师在场监管,防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生意外。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专业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舞蹈艺术素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备参加舞蹈表演和教学的能力的优秀舞蹈专业人才。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7
一、前言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重要工作,而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一支高素质、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因此,为了提高中职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舞蹈基本功、舞蹈基本节奏和舞蹈技巧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技能和美感的综合素质。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舞蹈的排练和演出,具备一定的创意和观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舞蹈界中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业素养,让学生在班级、社会中积极表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教学内容
1、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基本步伐、身体柔韧性训练、舞蹈姿势和手脚协调等。
2、舞蹈技巧训练:主要包括跳跃、旋转、抛接、踢腿、飞梭等舞蹈动作练习,口型练习、上下肢配合、肩部舞蹈、手势与眼神表达等。
3、表现力训练:通过唱歌、演戏、舞蹈、舞美、音乐演奏的全面学习,借助艺术上的包容力和交流沟通的柔性和特性,激励全员的动力,增进对精神美和物质美的感悟,提高表演水平。
4、团队合作:通过集体排练和演出的过程,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退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悟和理性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差异化教学法: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以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独立完成舞蹈设计和实践。
五、教学评价
1、定期考试:通过定期的考试,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弱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
2、项目制评价:通过长期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项目制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自我评价:锻炼学生对自己学习表现和教学成绩的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在班级、学校和社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每周2节舞蹈技巧训练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8周。
每周2节表现力训练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8周。
每周1节团队合作训练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2周。
每周1节基本功训练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2周。
七、教学小结
中职舞蹈教师教学计划不仅仅是制定一个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计划,更是为了实现中职生的知行合一,为学生的成长埋下一颗种子。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走向自由与人性的天空,在塑造学生的人格、心智以及审美情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赋予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竞争的职场上脱颖而出,并终身发展和实现价值。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舞蹈作为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同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舞蹈表演、教学、创作等方面,都需要高素质的舞蹈教师来培养和支撑。因此,中职舞蹈专业教师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一、培养目标
1、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基础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挖掘、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2、具有严谨的教育敬业精神,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精准开展教学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具有高素质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以及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目录
1、舞蹈基础理论:包括舞蹈历史、民族舞蹈、西方舞蹈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舞蹈编排:包括音乐与舞蹈、舞蹈语言与形态、动作组合与构图、舞台效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形体与技能:包括柔韧性、耐力、协调能力、节奏感、空间意识、动作质感、形体控制等方面的练习。
4、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高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
5、舞蹈戏剧表演:包括角色表演、独舞表演、群舞表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劳动法、管理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教学的能力。
2、教学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4、微课堂教学法:通过利用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在线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实践环节
1、实习:在校外舞蹈教学机构、舞蹈公司、文化馆、学校等单位进行教学实习。
2、演出实践:参与学校内外的演出活动,锻炼舞蹈编排、表演、舞蹈教学等技能。
3、社会实践:走进社区、企业、特殊人群等地方,开展舞蹈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质量检查
通过常规教学检查、毕业论文评定、社会实践评价、实习成绩评定等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专业素质进行量化评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专业教师教学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从培养目标、课程目录、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教学质量检查等多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舞蹈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舞蹈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
2.了解舞蹈史和舞蹈发展。
3.能够评价和分析舞蹈作品。
4.能够设计并表演自己的舞蹈作品。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和演出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程
1.舞蹈史和舞蹈发展。
2.舞蹈分类和形式。
3.舞蹈作品分析和评价。
4.舞蹈艺术规律。
(二)实践课程
1.基本舞蹈技能训练。
2.舞蹈编排和排练。
3.舞蹈作品表演和评估。
4.舞蹈比赛和演出。
三、教学方法
(一)理论课程
1.讲授和演示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图示和视频辅助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课前布置阅读任务。通过让学生提前阅读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课堂讨论和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研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课程内容。
(二)实践课程
1.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舞蹈技能。
2.教师辅导和学生自主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对练习情况进行观察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3.集体排练和个人练习。通过集体排练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估
(一)理论课程
1.课堂小测验。针对每个主题,布置一份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情况。
2.学期论文。要求学生按照规定要求,撰写一份与舞蹈相关的'学期论文,检验学生综合知识和表达能力。
(二)实践课程
1.教师日常观察和评估。教师在日常观察中对学生的技能、表演、团队协作等能力进行评估。
2.期末考核。进行期末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作品表演考核,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资源
(一)教学设备
1.投影仪和电脑。
2.面向学生的播放装置。
3. VR异空间体验器材。
(二)教学资料
1.舞蹈史和舞蹈发展相关书籍。
2.舞蹈作品分析和评价相关的论文资料。
3.舞蹈编排和排练相关的教材和指导书籍。
六、教学流程
(一)理论课程
1.授课部分
每周2学时,包括舞蹈史和舞蹈发展、舞蹈分类和形式、舞蹈作品分析和评价和舞蹈艺术规律四个主题。
2.学习任务
在每堂课后,布置相关的读书任务或小测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
(二)实践课程
1.基本技能训练
每周4学时,包括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柔韧度、力量、节奏和空间感等。
2.编排和排练
每周2学时,包括舞蹈编排和排练,使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构成和排演的流程。
3.作品表演
每学期组织1次作品表演,考核学生的编排能力和表演能力。
七、总结
中职舞蹈专业教师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也是对中职教育不断深化和改革的重要尝试和探索。通过有效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专业人才,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推广,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成为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而舞蹈专业的核心课程就是舞蹈教学。本文将就中职舞蹈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目的。
第一部分:课程设置
1.舞蹈技巧课程
从基本功练习到舞蹈表演、排练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培养稳定的舞蹈体态和优美的舞蹈形态。
2.音乐基础课程
音乐是烘托舞蹈艺术氛围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加强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力,是必须包含的内容。
3.舞蹈理论课程
通过学习舞蹈风格、舞蹈表达技巧等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舞蹈艺术表达更加精准和深入。
4.舞蹈编排课程
通过学习舞蹈编排技巧、节目规划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舞蹈形态和舞蹈风格。
5.舞蹈历史课程
从史前舞蹈到现代舞蹈,逐步让学生了解舞蹈发展的历程,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6.舞蹈教育心理学课程
通过学习舞蹈教育心理学知识,培养中职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和掌控学生心态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1.学习舞蹈基本技巧
基本功课程涵盖了舞蹈基本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从身体柔韧性到技巧性舞蹈,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
2.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教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特性和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为后期舞蹈编排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舞蹈表达能力
通过理论课程和基本功课程的学习,加强舞蹈形态和技巧的掌握,提高学生在舞蹈表达力方面的能力。
4.创意舞蹈编排
在达到一定的舞蹈技巧水平后,教学生学习舞蹈编排技巧,提升学生创意和舞蹈编排方面的能力。
5.了解舞蹈的历史和发展
舞蹈历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舞蹈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舞蹈艺术。
6.舞蹈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舞蹈教育心理学课程能够帮助中职舞蹈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让学生兴趣为先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舞蹈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学习中。
2.科学规划教学节奏
在控制教学进度的同时,让学生适应节奏和压力,在舞蹈技能上逐步提高。
3.注重舞蹈表演
在基本功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让学生在舞台上更自由、更自信地表达自我。
4.鼓励学生创意和实践
鼓励学生创意和舞蹈编排方面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提升舞蹈技能水平。
5.借鉴教育心理学知识
通过借鉴舞蹈教育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绪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教师的教学计划必须包括完整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舞蹈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1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中职舞蹈教师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学生在跳舞方面取得成功。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舞蹈教师,并不仅仅需要拥有大量的经验和知识,而且需要在教学计划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首先,中职舞蹈教师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学生需要学习的所有舞蹈技能和知识,并应该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进行宣讲。教师应该制定一个根据学生需求和等级来安排教学进度的计划,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技巧。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并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和建议。
其次,中职舞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舞蹈教育是一种非常深奥的艺术形式,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各种技巧和动作。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打造学生感兴趣和热情的环境,从而鼓励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和学生互动,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中职舞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能力。每个学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舞蹈技术水平,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课程安排和内容,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进度,并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培训方案,以确保他们在舞蹈技能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教师通过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技能和知识。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才能真正达到优秀的教育效果。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2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针对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舞蹈功底,培养他们在舞蹈艺术方面的全面素质。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形体技巧、肢体协调和舞蹈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现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不同类型的舞蹈,并通过舞蹈创作、演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包括姿态、肢体协调、舞步等。
2.了解现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不同类型的舞蹈,增强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通过舞蹈创作、演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4.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基本技能训练(10学时)
1.姿态训练
2.基本肢体动作训练
3.基本舞步训练
第二章现代舞蹈基础(15学时)
1.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现代舞蹈的基本技巧
3.现代舞蹈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爵士舞基础(15学时)
1.爵士舞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爵士舞的基本技巧
3.爵士舞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民族舞蹈基础(15学时)
1.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民族舞蹈的基本技巧
3.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舞蹈创作与表演(15学时)
1.舞蹈创作方法和技巧
2.舞蹈演出的策划与实施
3.舞蹈作品的评价与鉴赏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践、师生互动、个性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作用。同时,教师还将通过舞蹈表演、比赛、演出等多种形式激励和鼓励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
1.学分考核:本课程采用学分制度,必须完成所有教学任务,达到课程规定的学分要求。
2.学期考核:学期结束前,按照课程规定的考核要求,组织考核,给予评定。
3.平时表现:本课程将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考勤情况,适当加分或减分。
4.课程论文: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论文,内容应该与本课程相关,并符合论文要求。
六、参考教材
1. 《舞蹈技巧训练指南》
2. 《现代舞蹈艺术》
3. 《爵士舞蹈教学与演出实践》
4. 《中华民族舞蹈大系》
5. 《舞蹈编创与表演实践》
七、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舞蹈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并邀请业界专家、名师进行教学讲座和指导。同时,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先进的音乐舞蹈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0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占15学时,实践课占15学时。
九、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基本技能训练
第二周基本舞步训练
第三周现代舞蹈基础
第四周现代舞蹈技巧训练
第五周爵士舞基础
第六周爵士舞技巧训练
第七周民族舞蹈基础
第八周民族舞蹈技巧训练
第九周舞蹈创作与表演
第十周舞蹈作品展示和评价
十、结语
本课程旨在为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提供一系列综合性、实用性强的艺术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严谨科学、开拓创新、协作共赢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潜能,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
4、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6、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圈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教育的实际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治,更是面向广健康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助他们积极治疗。
4、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6、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意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辨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7、全程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广教职员工要成为教书育人、育人健心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随时随地、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同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各校的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语。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两周上一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课进行;也可结合选修课进行,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切忌上成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课。
(五)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都能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有完整的心理辅导记录。
(六)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1、继续深入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课堂心理教育效果
本学年将原来由班主任作教的班级心理健康课变为政教处、教科室与班主任相结合进行教学,心理辅导教师每人担任一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2、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动心理健康志愿者,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学年我们打算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一批心理健康志愿者,扩学校中关注心理健康的人群,便于随时把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动向,对师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不良倾向进行及时了解,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身边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并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取得联系,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只能设在教学五楼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
2)扩咨询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化。让学生感到心理咨询室是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看心理疾病的地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将有问题或困难的伙伴引领到咨询室,提高咨询室的使用率。
4)利用学生室内活动较少的午饭和午休时间开放。
5)咨询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沟通,使之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6)发挥“丁老师信箱”的作用,随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育意识
1)利用周五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组织的相关培训,力支持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种样式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带作用。
5、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在原基础上,档案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填写,定期更新。如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和心理咨询教师联系。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 篇14
一、专业课程名称:
语文
二、课程分析
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职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各项素质及能力的`分析):
1、本学期所兼三个班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差,学生学习意识差,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不再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心思。
2、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自信心不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他们没有普高学生的学习目标,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尽管学校对学生也会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潜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但学生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清楚,对未来的目标很不明确。
3、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常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再加上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于表现自己的时期,往往形成习惯,加以不再努力学习,因此把心思用在课堂的小动作上,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学生认知偏差。很多学生进入职中后,就存有学习马虎,得过且过,混个毕业文凭的念头,因此他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
四、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听、说普通话,并且能够写出通顺的、较好的文章。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设计
1、阅读与欣赏 48课时
2、应用文写作 12课时
3、口语交际 12课时
4、综合实践 8 课时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4、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
七、实验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1、注重阅读理解,对写作不作过高要求。
2、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部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践活动、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交往、分析、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