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2
教学课题:
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
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
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
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怀祖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问题研究(1课时),(1课时),
八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期中考复习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问题研究(1课时),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问题研究(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测验评讲
二十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1(必修)的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1(必修)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让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以及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明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又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课时安排
六、具体措施
在高一上册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趣味性教学、启发性教学,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
为目的,尤其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抓住课堂时间,做到一课一得。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备课的过程中多查资料,收集好的随堂练习题。由于各班学生特点及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空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真正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入手,把握各个环节,提高解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平时通过听课,参加每周教研活动,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
其次,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随堂训练,通过作业情况发现问题。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通过章节层层过关,加强理解记忆,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过程,把握好各个环节,最终获得好的效果。
最后,每学完章节内容后,及时进行检测和训练,通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提高学生成绩落到实处。通过全年级每周定时进行的周测,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知识理解掌握情况。通过章节复习考试,避免到最后才进行突击,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课时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2课时
第三节人口迁移2课时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课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4课时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课时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课时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3课时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3课时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课时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6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习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习案,及时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学习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7
一、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三、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com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七、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九、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课改要求,积极探索课改思路和模式,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确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文科有教学班8个,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1个特快班,两个快班,5个平行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还比较薄弱,地理思维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是由于上学期未分文理科,课时较少,学习不扎实;另一方面,才刚分科,学生还没有适应文科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快班和特快班的学生基础稍好,需着重引导学习方法,而平行班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都比较差,需要更多的补充,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内容
本学期要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下半册和必修二全册的学习。
必修一教材以自然地理原理的学习为主,上学期已完成前两章,本学期从第三章开始至第五章,包括: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材以地球运动和地球四大圈层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线,探讨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必修二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人口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为了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准备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措施如下:
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学案,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探究,使“疑惑”在40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练案和相关练习题。
(2)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3)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课时安排
教学课时:共100节课(20×5)
注:第一周——第五周:必修一
第六周——第十五周:必修二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未列出的晚自习为评讲练案和练习题的机动时间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高一学生见闻有限、知识面窄,且缺乏对城市、农业地域类型、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等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片面。多数学生把人口问题等同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人文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宗教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学计划 (略)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二、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扎实完成高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为高中毕业会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
3、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要求,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为主线,重点抓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质量,狠抓重点,常查环节,努力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工作
安排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地理教学及教研质量;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我校地理学科高考水平;配合学校教务处拟做好各方面工作。
1、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明确学期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高中地理教学,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课堂即时效率,同时落实细节:
①、完善备课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特别是对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要求各位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精选试题。认真做好提前备好一周课,由教研组长签字才能进课堂的工作。
2、抓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将着重提高课堂即时效率。在活动中,将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采取开设研究课与随堂听课等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见成效。
鼓励老师多用多媒体上课,针对我组上学期筹建的教学资料库,已收集制作各类课件近百个。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共享资源,提高课堂密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展开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改革
根据科研处要求,史地两组联合组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将对信息整合进一步进行探讨,同时落实细节,明确各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进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项工作。
4、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撰写教研教学论文
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综合提高教学能力,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同时能总结教学心得,撰写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论文。并努力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3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 、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 、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 、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 、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 、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 期中考试复习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 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 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归类 、过课本 、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习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4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地理学习,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人地观,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
(2)智育目标: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3)双基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象系统分析问题,从中获得信息或进行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
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两项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训练学生运用地理数据技能。二是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调查的主题和内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外辅导、学习计划。
(2)、以《教材》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案。每周定期集体备课一次。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一教学,应该将之贯穿始终。
(4)、精选试题,与学业水平考接轨。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迁移能力。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时 间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量 备注
20xx.2.25-3.1 1 人口数量变化 2
20xx.3.2-3.8 2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合理容量 2
20xx.3.9-3.15 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
20xx.3.16-3.22 4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
20xx.3.23-3.29 5 城市化 2
20xx.3.30-4.5 6 农业区位选择 2
20xx.4.6-4.12 7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13-4.19 8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20-4.26 9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2
20xx.4.27-5.3 10 工业区位因素 2
20xx.5.4-5.10 11 工业地域的形成 2
20xx.5.11-5.17 12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2
20xx.5.18-5.24 13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 2
20xx.5.25-5.31 14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2
20xx.6.1-6.7 1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
20xx.6.8-6.14 1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
20xx.6.15-6.21 1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20xx.6.22-6.28 18 期末复习2
20xx.6.29-7.5 19 期末复习2
20xx.7.6-7.12 20 期末考试 2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5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习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习案,及时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学习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
教学课题:
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
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
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
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怀祖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要求,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为主线,重点抓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质量,狠抓重点,常查环节,努力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工作
安排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地理教学及教研质量;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我校地理学科高考水平;配合学校教务处拟做好各方面工作。
1、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明确学期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高中地理教学,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课堂即时效率,同时落实细节:
①、完善备课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特别是对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要求各位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精选试题。认真做好提前备好一周课,由教研组长签字才能进课堂的工作。
2、抓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将着重提高课堂即时效率。在活动中,将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采取开设研究课与随堂听课等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见成效。
鼓励老师多用多媒体上课,针对我组上学期筹建的教学资料库,已收集制作各类课件近百个。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共享资源,提高课堂密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展开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改革
根据科研处要求,史地两组联合组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将对信息整合进一步进行探讨,同时落实细节,明确各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进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项工作。
4、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撰写教研教学论文
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综合提高教学能力,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同时能总结教学心得,撰写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论文。并努力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二、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扎实完成高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为高中毕业会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
3、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4
一 、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授课3个班,分别是高一(5)、高一(11)和高一(17),共有162名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听课习惯的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中图版地理必修一,主要分为四章学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力交换,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内容是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知部分,它从宇宙环境,地球上大气、水、地壳运动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地理环境,进而总结归纳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规律,本模块是高中地理中的基础模块,其中的规律及逻辑关系,将成为其他模块利用和学习的基础,通过它的学习,可建立一种逻辑的.综合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2.听课学习要珍惜。每一次认真的听课学习,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3.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4.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1)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2)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习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5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1(必修)的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1(必修)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让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以及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明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又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课时安排
六、具体措施
在高一上册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趣味性教学、启发性教学,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
为目的,尤其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抓住课堂时间,做到一课一得。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备课的过程中多查资料,收集好的随堂练习题。由于各班学生特点及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空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真正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入手,把握各个环节,提高解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平时通过听课,参加每周教研活动,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
其次,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随堂训练,通过作业情况发现问题。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通过章节层层过关,加强理解记忆,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过程,把握好各个环节,最终获得好的效果。
最后,每学完章节内容后,及时进行检测和训练,通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提高学生成绩落到实处。通过全年级每周定时进行的周测,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知识理解掌握情况。通过章节复习考试,避免到最后才进行突击,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习12课时。文 章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地理学习,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人地观,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
(2)智育目标: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3)双基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象系统分析问题,从中获得信息或进行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
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两项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训练学生运用地理数据技能。二是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调查的主题和内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外辅导、学习计划。
(2)、以《教材》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案。每周定期集体备课一次。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一教学,应该将之贯穿始终。
(4)、精选试题,与学业水平考接轨。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迁移能力。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时 间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量 备注
20xx.2.25-3.1 1 人口数量变化 2
20xx.3.2-3.8 2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合理容量 2
20xx.3.9-3.15 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
20xx.3.16-3.22 4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
20xx.3.23-3.29 5 城市化 2
20xx.3.30-4.5 6 农业区位选择 2
20xx.4.6-4.12 7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13-4.19 8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20-4.26 9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2
20xx.4.27-5.3 10 工业区位因素 2
20xx.5.4-5.10 11 工业地域的形成 2
20xx.5.11-5.17 12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2
20xx.5.18-5.24 13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 2
20xx.5.25-5.31 14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2
20xx.6.1-6.7 1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
20xx.6.8-6.14 1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
20xx.6.15-6.21 1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20xx.6.22-6.28 18 期末复习2
20xx.6.29-7.5 19 期末复习2
20xx.7.6-7.12 20 期末考试 2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七、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九、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0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 、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 、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 、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 、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 、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 期中考试复习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 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 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归类 、过课本 、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习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为主,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第五单元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5个,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在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2、多听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该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全面教学,突出重点
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习都必须注重素质的提高,有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既注重文化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又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既注意掌握解题的规律,有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
2、作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复习计划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重点地读书,自读教材到深化教材列出各单元的知识体系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即使反馈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读图能力的培养
加强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问题研究(1课时),(1课时),
八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期中考复习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问题研究(1课时),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问题研究(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测验评讲
二十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下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下册主要是人文地理内容,主要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投入要素、区位选择、地域类型等,从而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第二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主要让学生了解乡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区位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的关系,城市化及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合理的城市化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第三单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主要让学生了解交通、通信以及商业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最后一个单元,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基础训练》),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六、课时安排
略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4
一、本学期高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
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1)到(5)5个班级,其中(1)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4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习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近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在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2、多听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该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
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