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2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3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4
作为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精心设计。但在对以往教学思路的反思中,笔者发现自己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所采用的教学思路有很大不足。
【教学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学思路
1、导入。(从对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在艺术上浓厚主观色彩的简介导入。)
2、整体感知:
⑴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3、精读赏析:
⑴ 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作者总体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静”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北国之秋风物特点的概括;“悲凉”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讨作者为什么用“悲凉”来赞美故都的秋,从而体会本文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⑵ 围绕“清”“静”“悲凉”,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②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4、质疑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对比。
⑵ 作者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内容?
提示:文化气息,人文情怀,感秋情结,颂赞故都之秋。
5、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学习。(略)
二、以往教学思路反思
1、“整体感知”环节规范性的设计非常恰当,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为什么不是主旨分析(事实上直到最后也没有主旨分析),而是围绕感受赏析北国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难道可有可无或居于次要地位吗?
2、“精读赏析”环节意在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来。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赞颂,还有向往与眷恋,那么对作者这样丰富的感情,其独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释吗?其他的解释,在以感受为精读赏析中心的设置中会受到足够的关注吗?
3、“精读赏析”环节之后是“质疑探讨”环节,两个环节都承担与文本对话的基本任务。但很明显,两个环节在教学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逻辑联系。这不损坏了教学思路的流畅之美吗?
【教学思路再设计】
基于前面的质疑分析,《故都的秋》可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为线,贯串全文各部分内容,从而完成整体阅读,实现教学目标。
1、导入。(同前)
2、整体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⑶ 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向往──颂赞──眷恋。
3、情感赏析:
⑴ 向往: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提示:身在异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国文人“秋情结”;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② 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词语(“也不过想饱尝一尝”、“在南方每到了秋天,总要想起”等);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姿多,色浓,意丰,味深。议论,抒情)。
⑵ 颂赞: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颂赞?
提示:挚爱故都;悲心与故都之秋交融;北国之秋给作者的感受很特别。
② 作者如何颂赞故都的秋?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北国之秋对中国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义;有声有色有味地描写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④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⑶ 眷恋:
① 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颂赞和深深的眷恋。
② 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
提示:离乡颠沛之苦,时局动荡之忧,内心落寞悲凉,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学习。(略)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5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
非常仓促的备完课,很紧张的上完课,总算松了一口气。现在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节课,加上教研员的一番指导,颇有感触。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总提五幅秋景图。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习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① 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② 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没有探究透彻,有人为拔高之嫌。
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7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8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开篇的音乐和我的声情并茂的导读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鉴赏欲望。学生们争先恐后起来,课堂不时碰撞出火花,一些不爱说话学生也抢着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教师的真情独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赢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美读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美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从而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对美读有过确切的诠释:“美读就是用心地读,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言语作品时,听读类的输入型语感图式就可以得到开拓与改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心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个个体再独自进行美读,就能初步体验到文章的精微与高妙之美,为后面的探究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合作探究时,将“品”与“读”结合。
当然这个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师的读、学生的读,而是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将“品”与“读”结合,将品析景物,揣摩语言与学生的美读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我选择了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学生通过个体品读,归纳出那一幅幅北国的秋景图,都是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来描写的,给读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体而形象,能唤起大家丰富的想象。我改变了用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合作探究,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通过品读,抓住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品析作者笔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独特的感受,再让他们自己美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品一品,读一读,在品中推动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品味。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争相起来谈看法,谈体会。这里的发言,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的答案,有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每一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就连平时特别胆小说话就脸红的一个女生居然两次主动举手和大家交流,当时确实给我一个惊喜,同学们也都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教学中这种给老师、给学生的异外惊喜,也是推进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另一位同学对落蕊图的细腻体验以及她感性、动情地对她所喜欢的几个句子的美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形成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品质。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品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见,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课堂气氛的轻松自如,为大家敞开心扉提供了机会,就是平时对语文不是特感兴趣的几位男生也争取到发言机会,谈到自己对秋的感悟。这种气氛特别容易让人激动,也营造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我也即兴谈到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伴随着我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泪,全体同学为我的真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高潮。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当时我特别感动。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打开感情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它体现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种执着,即希望在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学生匠心独运,别一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然,所谓“深刻”总是相对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即“跳起来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谓“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悟和态度,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没有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实践证明,当老师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时,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这种以诚相待,彼此不断进行各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我相信,学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1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3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王清钗。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王清钗》。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4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是第五个上《故都的秋》,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显摆自己,我先想的设计,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然后改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认为,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欢求新求异,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教材读透,钻研透,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预设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学流程,难易一定要适中。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另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情,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填鸭,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也难有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作为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精心设计。但在对以往教学思路的反思中,笔者发现自己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所采用的教学思路有很大不足。
【教学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学思路
1、导入。(从对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在艺术上浓厚主观色彩的简介导入。)
2、整体感知:
⑴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3、精读赏析:
⑴ 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作者总体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静”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北国之秋风物特点的概括;“悲凉”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讨作者为什么用“悲凉”来赞美故都的秋,从而体会本文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⑵ 围绕“清”“静”“悲凉”,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②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4、质疑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对比。
⑵ 作者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内容?
提示:文化气息,人文情怀,感秋情结,颂赞故都之秋。
5、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学习。(略)
二、以往教学思路反思
1、“整体感知”环节规范性的设计非常恰当,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为什么不是主旨分析(事实上直到最后也没有主旨分析),而是围绕感受赏析北国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难道可有可无或居于次要地位吗?
2、“精读赏析”环节意在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来。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赞颂,还有向往与眷恋,那么对作者这样丰富的感情,其独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释吗?其他的解释,在以感受为精读赏析中心的设置中会受到足够的关注吗?
3、“精读赏析”环节之后是“质疑探讨”环节,两个环节都承担与文本对话的基本任务。但很明显,两个环节在教学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逻辑联系。这不损坏了教学思路的流畅之美吗?
【教学思路再设计】
基于前面的质疑分析,《故都的秋》可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为线,贯串全文各部分内容,从而完成整体阅读,实现教学目标。
1、导入。(同前)
2、整体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⑶ 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向往──颂赞──眷恋。
3、情感赏析:
⑴ 向往: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提示:身在异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国文人“秋情结”;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② 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词语(“也不过想饱尝一尝”、“在南方每到了秋天,总要想起”等);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姿多,色浓,意丰,味深。议论,抒情)。
⑵ 颂赞: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颂赞?
提示:挚爱故都;悲心与故都之秋交融;北国之秋给作者的感受很特别。
② 作者如何颂赞故都的秋?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北国之秋对中国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义;有声有色有味地描写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④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⑶ 眷恋:
① 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颂赞和深深的眷恋。
② 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
提示:离乡颠沛之苦,时局动荡之忧,内心落寞悲凉,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学习。(略)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3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开篇的音乐和我的声情并茂的导读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鉴赏欲望。学生们争先恐后起来,课堂不时碰撞出火花,一些不爱说话学生也抢着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教师的真情独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赢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美读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美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从而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对美读有过确切的诠释:“美读就是用心地读,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言语作品时,听读类的输入型语感图式就可以得到开拓与改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心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个个体再独自进行美读,就能初步体验到文章的精微与高妙之美,为后面的探究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合作探究时,将“品”与“读”结合。
当然这个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师的读、学生的读,而是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将“品”与“读”结合,将品析景物,揣摩语言与学生的美读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我选择了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学生通过个体品读,归纳出那一幅幅北国的秋景图,都是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来描写的,给读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体而形象,能唤起大家丰富的想象。我改变了用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合作探究,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通过品读,抓住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品析作者笔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独特的感受,再让他们自己美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品一品,读一读,在品中推动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品味。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争相起来谈看法,谈体会。这里的发言,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的答案,有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每一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就连平时特别胆小说话就脸红的一个女生居然两次主动举手和大家交流,当时确实给我一个惊喜,同学们也都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教学中这种给老师、给学生的异外惊喜,也是推进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另一位同学对落蕊图的细腻体验以及她感性、动情地对她所喜欢的几个句子的美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形成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品质。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品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见,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课堂气氛的轻松自如,为大家敞开心扉提供了机会,就是平时对语文不是特感兴趣的几位男生也争取到发言机会,谈到自己对秋的感悟。这种气氛特别容易让人激动,也营造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我也即兴谈到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伴随着我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泪,全体同学为我的真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高潮。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当时我特别感动。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打开感情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它体现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种执着,即希望在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学生匠心独运,别一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然,所谓“深刻”总是相对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即“跳起来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谓“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悟和态度,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没有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实践证明,当老师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时,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这种以诚相待,彼此不断进行各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我相信,学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4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5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是第五个上《故都的秋》,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显摆自己,我先想的设计,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然后改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认为,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欢求新求异,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教材读透,钻研透,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预设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学流程,难易一定要适中。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另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情,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填鸭,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也难有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7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8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9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
1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2学情分析
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学生阅读时并无多大理解上的障碍。通过诵读,主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中心调动景物的高超技巧,在欣赏品味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借鉴作者多变的描写手法。
3品味语言,体味情景,把握作者是怎样将“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潭柘寺zhè拓本tà开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驯鸽xùn落蕊ruǐ平仄zè椭圆tuǒ颓废tuí房檩lǐn细腻nì廿四桥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鱼hún
四、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图议论
秋雨袭人图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秋果绚烂图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六、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上文列出的5个问题,并展示成果。
2故都的秋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故都的秋
1第一学时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潭柘寺zhè拓本tà开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驯鸽xùn落蕊ruǐ平仄zè椭圆tuǒ颓废tuí房檩lǐn细腻nì廿四桥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鱼hún
四、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图议论
秋雨袭人图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秋果绚烂图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六、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上文列出的5个问题,并展示成果。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1
非常仓促的备完课,很紧张的上完课,总算松了一口气。现在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节课,加上教研员的一番指导,颇有感触。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总提五幅秋景图。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习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① 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② 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没有探究透彻,有人为拔高之嫌。
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我前后讲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获。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
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
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
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3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