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兰亭的导游词
关于绍兴兰亭的导游词1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因王羲之等人曾在此雅集,留下一篇著名的《兰亭序》而出名。兰亭地方不大,但景色非常雅致。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御碑亭是这里的主要景观。
过了检票处不远就会看到写有草书“鹅池”的石碑,相传“鹅”字由王羲之所写,显得娟秀挺拔,而“池”字却较为粗旷、豪迈奔放,是儿子王献之所写,这块碑也因此被称为“父子碑”。来到这里的游客,几乎都会在这里拍照。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
鹅池北岸即是兰亭碑亭,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兰亭碑旁边就是曲水流觞的区域,曲水流觞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行酒令,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当年王羲之便是趁着酒兴,挥笔成就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
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堂四面环荷花池,是康熙年间所建,这里主要看不同模仿版本的《兰亭序》。继续往西走,可以看到御碑亭,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
御碑亭背后还有十八口水缸,游人可以在此用毛笔蘸水在石桌上写字,体验当年王献之学字的场景。另外,景区西北有兰亭书法博物馆、兰亭瓷砚艺术馆,展出了不少书法作品和各种各样的砚台,感兴趣的话,不妨前往参观。
关于绍兴兰亭的导游词2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鹅池用地规划优美而富变化,四周绿意盎然,池内常见鹅只成群,悠游自在。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流觞亭就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我代表心晴旅行社欢迎大家来绍兴,我很幸运成了你们的导游,绍兴著名诗人陆游有首词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借陆游的题目引出我的姓,我姓茅。当然,你们叫我小茅就可以了。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已有20年的驾龄,有他驾车大家的安全是非常有保障的。俗话说,缘分。缘是天定,分靠人争。大家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来,那么缘定了。分呢?我想是大家一起在旅途中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从而一起开开心心来,平平安安回!当然有缘分不只说你们跟我,还有的当然是这辆旅行车,你们不早一辆也没有晚一辆,所以呢,请大家保持车内的卫生整洁。
现在由我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我们绍兴,绍兴古称会稽,到了春秋时期,越国在这建都,称为越州。南宋时期,赵构把越州作为临时首都,改越州为绍兴,取“绍(承继)祚(国统,皇位)中兴”之意,国家的命运会繁荣、昌盛、兴旺起来。绍兴由此得名。
来到绍兴不得不提及的就是鲁迅,那么提到鲁迅不得不去的就是鲁迅故里。走进鲁迅故里,你会发现一副清末民初的画卷就此展开。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纪念馆。由于子孙的繁衍,从第九世开始,周家已经分家。长子住新台门即我们现在的鲁迅故居,二儿子住过桥台门,小儿子跟父母住老台门即鲁迅祖居。1881年9月25号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就出生在这个新台门并生活到18岁,经历了整个家族从显赫到小康到没落的全过程。鲁迅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台门对他的影响。
桂花名堂,名堂即天井的意思,桂花名堂是因为本来这里种的是两棵金桂,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这棵桂花树,是在1961年的时候补种的。鲁迅小时候就在这里听继祖母讲猫是老虎的师傅,水漫金山等故事。
这里是鲁迅家的厨房,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少年闰土与鲁迅初识的地方,就是在这呢。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近三书屋。
三味书屋,早字最出门,那时鲁迅家已经衰落了,有天早上鲁迅因为给父亲买药的事情迟到了,先生狠狠的骂了他,鲁迅回到桌位上刻了个早字,从此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出了鲁迅故里走上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咱们的第二个景点,大家看看这两首诗,不知道熟悉不?陆游唐婉表兄妹,两人情投意合结为连理,但是陆游的母亲看不惯唐婉,并且唐婉嫁入2年亦无所出,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没办法,两人只能依依不舍的分开了,并且双方都又各自嫁娶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园都要对外开放,陆游与唐婉在这里不期而遇了,唐婉对陆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菜。陆游回忆起往事,感慨成千,即兴在沈园的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唐婉看了这首词之后十分伤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钗头凤>>。当然我们现在看见的是我们后人临摹上去的。沈园美,美在石头,美在诗词,更是美在这段凄美的爱情。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沈园夏天也特别的美,大片大片的荷花盛开,加之这些景色,特别的诗情画意。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1907年,秋瑾和徐锡麟分头准备举行浙皖两省起义。7月,徐锡麟在安庆组织的起义失败,秋瑾亦被捕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碑为水泥制成,高7米,上下分两层,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四周设有栏杆。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这块云骨是怎么形成的?
这块云骨是人工形成,这里有座山,叫柯山,山里有丰富的岩石资源,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采石场,这块云骨就是当时采集石头的时候剩下来的,云骨一大特点,上面大下面小,云骨高为30米,地围仅4米。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升起的烟雾,所以人们又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炉柱晴烟
天工大佛的年代久远,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特点是雕刻手法,佛像的背部和岩石是分开的,只有底部和岩石相连,这就叫悬雕法。当然这尊佛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两只耳朵之间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从他的一只耳朵进去还可以从另一只耳朵出来
毡帽亭以它的亭盖为一顶长8.5米、宽6.714米、高3米的巨型乌毡帽而得名。这顶乌毡帽由5位民间匠人耗费450个工时精心制成,用去乌毡达180平方米。可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乌毡帽。乌毡帽下的亭柱也别具一格,共3根,造型均为绍兴黄酒酒坛的模样,按大小可分为单坛柱、三坛柱和五坛柱。它形似锅状,内外乌黑,前段呈现畚斗形,帽边可翻起,用来放钞票香烟之类的。当然不止这些作用,夏天作为防晒帽,冬天作为御寒帽。特别的适宜。
鉴湖,是东汉时期为了灌溉农田而建的,建成初期有将近200平方公里。但是经过很长的时间,许多的区域被开垦成了农田,鉴湖也被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把这剩下的一小块一小块拼起来大概就是30平方公里。虽然有点可惜,但是现在留下来的部分被保护的很好,不然这么漂亮的美景就不复存在了。
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纤道,就是背纤人行走的道路。迁道,连绵百余里,所用材料皆为青条石、青石板,因有“白玉长堤”之称。在长达数里的河道中建造多孔低梁桥连接而成,形若铁链。以条石平砌作桥墩,每孔桥面直铺三块巨形石板,道宽1.5米,孔跨2米,两旁临河,贴近水面,景色奇丽。
绍兴的乌篷船也叫脚划船,是绍兴所特有的,堪称一绝。鲁迅对故乡的描写中,乌篷船是重要场景。修长的船身,两头尖翘,船舱覆盖半圆形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ruo)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乌篷船用浑黑来打点自己,固然一副老气横秋,骨子里却是十二分精巧,掉头转弯,都十分自如。你即使不能舟游水乡湖中“巷”内,但是光是眼看着乌篷船在水乡的各种情态也会领受到乡野逸趣的。
葫芦醉岛,投醪劳师,越王勾践,将酒倒鉴湖的水里,与士兵一起分享,为的就是提高士兵的士气,在那次战争之中,越国的士兵果然是士气大增,最后取得了胜利。
鉴湖水中微量矿物质跟微生物特别适宜于我们酿制黄酒。元红酒,提到状元红那不的不提的便是那女儿红。
人称状元红,以酒坛外原涂有朱红色而得名。此酒酒色橙黄,透明发亮,味甘爽微苦,饮时微加热,若制成“黑枣浸酒”,则会带有枣香甜味,并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加饭酒
是在元红酒基础上加料精制而成,品质优厚,风味醇美,酒色黄中带红,味带甜鲜。可泡浸各种药材用来治病,饮用如加微温,则芳香醇口,为嗜酒者最爱喝的品种,也最畅销。善酿酒
酿成后还得贮藏三年方出厂销售,所以醇厚甘冽、风味奇绝,号称“美酒”,酒呈深黄色,其香芳郁,质地特浓,是绍兴老酒中的珍品,赠送亲友的佳馈。香雪酒
酒味芬芳幽香,醇和鲜甜,呈琥珀色,酒味芬芳幽香,醇和鲜甜,呈琥珀色,浓度较大,宜以汽水兑饮,则醇甜可口。鲜酿酒
易醉易醒,为初饮酒者或不常饮者喜饮的品种 竹叶青酒
呈淡青色,有特殊清香,味鲜爽而微苦,宜冷饮,夏天如冰镇后饮则凉爽适口,如用鲜鱼作酒肴则更饶风味。北方人最爱吃这种酒。其实在绍兴的历史上并无鲁镇这个小镇,它只是存在于小说中的一个书面的水乡小镇。但这个小镇,确实早就存在于鲁迅的心中,也通过他的小说,存活于千百万读者的心中。在这个镇上有许多的职业演员,将鲁迅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尽最大可能的还原,从而展示在人们眼中。阿Q 水陆双面戏台,一般的戏台都是一面的。一面是戏台,另一面便是化妆间。但是鲁镇就将其做成了,水陆双面戏台。这样演员的表演范围开阔了,观众则前后左右都能看了,视野扩大了,容量增加了,更添趣味。鲁迅的《社戏》便是以自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