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小仇中学校本研修计划大全
东小仇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以国培计划(2016)为载体,努力提前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努力推进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现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孟州市教育教研部门和赵和镇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国培计划(2016)为载体,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标:
1、以国培计划(2016)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研修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参与国培计划(2016)学习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困惑出发,以实践——研讨——实践的方式进行1教育教学探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一)研修人员
本学期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础,以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各组人员分配如下: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 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 英语组:全体英语教师 理化组:全体理化教师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组:全体历史地理政治生物教师 体音美组:体音美教师(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学习制度,学校安排每周三课外活动进行课改理论集中学习,除此之外,每位教师课下还要采用自学的方式,完成国培计划(2016)学习内容,对此学校要进行检查落实并定期不定期在学校微信群通报学习情况。
2、校领导既是各学科教研的倡导者,又是参与者指导者。校长每周听课至少2节,主管领导每周听课2节,教导主任每周听课至少4节,教师每周听课2节,听课记录要详细,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3、每个教研组在本学期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留有听课记录和教研活动记录,以备存档。
(三)校本研修内容及措施 本学期,校本研修内容是国培计划(2016)学习内容及继续加强师德建设,进行新课程实践,利用新技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发展。
1、按要求按时完成国培计划(2016)学习内容.我校要求教师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备课、授课,开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本学期仍然要求年龄低于50岁的教师,每周至少利用多媒体上1节课,到学期末每人交1个优秀教学设计并配有相应课件,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2、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师德修养,做优秀教师。学习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
学习方式: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时间定于周三课外活动。每位教师要留有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学习之后由学校规定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3、学习新课程,加强理论修养。
组织教师在周三课外活动学习新教育相关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教育评价。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广泛阅读,与时俱进。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写好读书笔记,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与反思,期末统一收录存档。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理论实践,检验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为我们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了平台。
本学期,在教研活动中,要求各个教研组确立活动主题,按计划行事,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有效,不要流于形式。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议课等活动的组织,要立足于向课堂要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展示教育的魅力。
东小仇中学
2016.11
第二篇: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的活力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现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教研部门和镇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青年教师的培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标:
1、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研修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研修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困惑出发,以实践——研讨——实践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探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
(一)研修人员
本学期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础,以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学习制度,学校安排每周三第七节进行课改理论的学习,除此之外,每位教师课下还要采用自学的方式,总之每周要保证3至4小时的学习,要留有学习笔记,对此学校要进行检查落实。
2、校领导既是各学科教研的倡导者,又是参与者指导者。校长每周听课至少3节,主管领导每周听课4节,教导主任每周听课至少4节,教师每周听课3节,听课记录要详细,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3、每个教研组在本学期进行不少于4次的教研活动,留有听课记录和教研活动记录,以备存档。
(三)校本研修内容及措施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理论实践,检验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为我们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了平台。
本学期,在教研活动中,要求各个教研组确立活动主题,按计划行事,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有效,不要流于形式。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议课等活动的组织,要立足于向课堂要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展示教育的魅力。
在这一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市级、县级骨干教师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出成果见实效,形成文字资料,期末存档。
校本 研 修 活 动安 排
9月份
1、召开教研组长会,确定各组教研主题(第1周);
2、制定校本研修计划(第1周);
3、庆十一板报比赛(第4周);
10月份
1、各教研组交教研活动记录(第8周);
2.加强新课程学习,督促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外出学习教师()主讲学习汇报课
11月份
1、新任教师完成教学反思一篇;(第10周);
2、举行期中考试并召开期中考试总结会;(第11、12周);
3、各组课例教学;(第13周);
12月份
1、组织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科目为基础,各年级实行教师集体备课研究为主,推出一名年轻教师主讲,全员听课。评课,(以新任教师培训为主体)。
2、收集教师学习笔记和校本培训发展报告手册(第15周);
2014.8
第三篇:东坪中学德育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东坪中学德育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德育工作规律、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设计,力求达到各年级纵向衔接、分层递进,整体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面向实际,低重心原则
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现有的水平为出发点,立足于学会做人首先必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只有低起点、小步进、并且各年段间系统连续、科学衔接,才能逐步累积、完善提高。
2、精心组织,操作性原则
在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教学秩序以有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一系列操作步骤的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做到组织有序、检查到位、环环相扣。
3、注重过程,体验性原则
只在增强主体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充分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4、循序渐进,发展性原则
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依次展开、逐步提高的原则。如德育的内容应从行为规范养成的低起点出发,逐步向社会责任感等高层次渐进发展;德育的活动应由“单一性”向“综合性”渐进发展。
5、常抓不懈,坚持性原则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抓出实效,结出硕果。坚持性原则,体现在某一项德育活动上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必须要保持各年龄段之间的有机衔接、系统连贯;体现在德育工作者身上,则是一种工作品质,尤其在面对品德培养过程中的艰巨性与反复性,应具有意志力和使命感。
6、整体协调,全员性原则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开放性、动态性的工作。全员性原则,就是指在时空上,必须构建校内外多方位、立体化的全员服务网络,形成整体协同、相互促进的教育合力。
三、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树立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树立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
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另见工作方案。
四、具体工作任务
1、撰写一部学校德育校本研修教材。
2、设计一本学生德育成长手册。
3、完成一个德育课题研究。
4、制订一个本期德育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好六个基本原则。
5、扎实推进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
五、德育模式
学校以发展为契机,大力实施德育体系建设工程,打造“一体两翼”德育模式。“一体”即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重点抓好主题班会活动和学科德育渗透,突出全员育人。“两翼”就是依靠学校资源整合部与学生成长发展部,开展好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系列活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德育方法与途径:
(一)基本方法:
1、常规教育与品德量化结合;
2、制度约束与自我教育结合;
3、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
4、德育科研与社会实践结合;
(二)基本途径:
1、课堂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利用语文、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中能够与德育直接发联系的丰富的文史资料,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引导学生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
实施全员育人,让广大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觉地、有机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每周开设主题班会,每月开设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心理辅导。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克服死板的理论说教。
2、日常管理
加强德育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加强对级部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鼓励各级部要按照学校德育体系实施方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强德育体系的主导实践者-----班主任校本培训。
3、校园生活
(1)班级工作:班级教育工作是面各全体学生进行了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立足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组织培养良好的班级集体,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制定文明公约,明确班规班纪。
(2)德育及团队活动:德育部门是具体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也
是进行德育的协调组织机构;而共青团则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要充分利用这些组织的工作特点和组织优势,通过经常、广泛、系统地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重视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锻炼提高,从而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通过共青团等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其创造性,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3)主题教育。学校整体规划德育系列活动,实现一月一活动,重点抓好一项或两项主题教育,实现主题教育系列化。
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入队入团、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历史文化名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利用、主题班(队)会、影视文化、故事会、社会实践征文、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
4、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是学生道德养成的起步阶段。道德成自习惯,德育作为一种后天性的教育行为,要通过不断的情绪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进而使学生具有自律的道德能力,就必须加强将学校道德的触角延伸到家庭与社会,充分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广泛开展共建活动、服务活动的假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校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为人民服务的首先素质。
5、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的布置、校容校貌的美化和正确的校园舆论,都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情绪、行为习惯等起到良好的调适作用;良好的教风、校风,则能起到给学生以良好的群体激励和引导作用。校园文化、作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应深入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良好的教风建设带动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学校的规范管理,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形成学校的精神核心和群体的舆论氛围。
6、家庭和社区教育
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氛围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区教育是依托。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与家长学校的作用,发掘各种社区德育资源,完善全社会共同关心、人人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向并重、齐头并举的格局。
7、科学评价
实行过程性评价——大周量化考评比与流动红旗班级与文明寝室比活动。长期坚持学期学生德育评价工作。
8、加强德育科研,做好品牌建设
成立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小组,加强德育科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较为完整的做法,逐步形成独有的个性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项目。
9、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手段,做好德育资源库建设
积极建设德育网络资源库,重点做好班队会资源、学科德育资源、教育视频资源、德育成果展示平台--学校德育亮点掠影等。发挥校园网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实效。
七、德育管理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整体构建德育体系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解决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加大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力度。
2、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学校要主动加强与村居、家庭的联系,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要重点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校外德育活动。
八、德育评价
(1)建立学校对各处室、各级部、教职员工,教师对(以班主任为主)学生、家长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机制。
(2)完善学生多元评价。制定科学完善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方案,学校为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完善操行评语,使之具体化,不空泛;个性化,突出特点;感情化,充满师爱;激励化,激发上进意识。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特点,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评价。
(3)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完善班主任德育量化评价,任课教师及后勤人员德育量化评价,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
(4)加强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学校领导和学生成长发展部加强对班级和班主任的评价工作,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断改善。班级德育条件包括班级德育目标、班级德育组织、班级德育环境;班级德育过程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德育活动和班级专题教育;班级德育效果包括班风班纪、学生个体面貌和班级特色。
九、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九月,动员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十月,德育体系及其方案的构建与制定阶段。
第三阶段:
十一、十二月,德育体系实施阶段。学校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内容、任务和要求认真开展德育工作。
第四阶段:元月,总结表彰阶段。对在开展德育体系构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级部、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东坪中学 2011年9月25日
第四篇:东坪中学德育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东坪中学德育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德育工作规律、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设计,力求达到各年级纵向衔接、分层递进,整体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面向实际,低重心原则
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现有的水平为出发点,立足于学会做人首先必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只有低起点、小步进、并且各年段间系统连续、科学衔接,才能逐步累积、完善提高。
2、精心组织,操作性原则
在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教学秩序以有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一系列操作步骤的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做到组织有序、检查到位、环环相扣。
3、注重过程,体验性原则
只在增强主体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充分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4、循序渐进,发展性原则
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依次展开、逐步提高的原则。如德育的内容应从行为规范养成的低起点出发,逐步向社会责任感等高层次渐进发展;德育的活动应由“单一性”向“综合性”渐进发展。
5、常抓不懈,坚持性原则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抓出实效,结出硕果。坚持性原则,体现在某一项德育活动上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必须要保持各年龄段之间的有机衔接、系统连贯;体现在德育工作者身上,则是一种工作品质,尤其在面对品德培养过程中的艰巨性与反复性,应具有意志力和使命感。
6、整体协调,全员性原则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开放性、动态性的工作。全员性原则,就是指在时空上,必须构建校内外多方位、立体化的全员服务网络,形成整体协同、相互促进的教育合力。
三、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树立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树立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 1
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另见工作方案。
四、具体工作任务
1、撰写一部学校德育校本研修教材。
2、设计一本学生德育成长手册。
3、完成一个德育课题研究。
4、制订一个本期德育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好六个基本原则。
5、扎实推进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
五、德育模式
学校以发展为契机,大力实施德育体系建设工程,打造“一体两翼”德育模
式。“一体”即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重点抓好主题班会活动和学科德育渗透,突出全员育人。“两翼”就是依靠学校资源整合部与学生成长发展部,开展好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系列活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德育方法与途径:
(一)基本方法:
1、常规教育与品德量化结合;
2、制度约束与自我教育结合;
3、学校德育
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
4、德育科研与社会实践结合;
(二)基本途径:
1、课堂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利用语文、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中能够与德育直接发联系的丰富的文史资料,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引导学生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
实施全员育人,让广大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觉地、有机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每周开设主题班会,每月开设一次心理健
康教育活动课。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心理辅导。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克服死板的理论说教。
2、日常管理
加强德育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加强对级部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鼓励
各级部要按照学校德育体系实施方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强德育体系的主导实践者-----班主任校本培训。
3、校园生活
(1)班级工作:班级教育工作是面各全体学生进行了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
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立足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组织培养良好的班级集体,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制定文明公约,明确班规班纪。
(2)德育及团队活动:德育部门是具体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也
是进行德育的协调组织机构;而共青团则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要充分利用这些组织的工作特点和组织优势,通过经常、广泛、系统地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重视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锻炼提高,从而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通过共青团等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其创造性,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3)主题教育。学校整体规划德育系列活动,实现一月一活动,重点
抓好一项或两项主题教育,实现主题教育系列化。
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入队入团、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历史文化
名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利用、主题班(队)会、影视文化、故事会、社会实践征文、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
4、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是学生道德养成的起步阶段。道德成自习惯,德育作
为一种后天性的教育行为,要通过不断的情绪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进而使学生具有自律的道德能力,就必须加强将学校道德的触角延伸到家庭与社会,充分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广泛开展共建活动、服务活动的假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校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为人民服务的首先素质。
5、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的布置、校容校貌的美化和正确的校园舆论,都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情绪、行为习惯等起到良好的调适作用;良好的教风、校风,则能起到给学生以良好的群体激励和引导作用。校园文化、作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应深入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良好的教风建设带动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学校的规范管理,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形成学校的精神核心和群体的舆论氛围。
6、家庭和社区教育
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氛围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区教育是依托。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与家长学校的作用,发掘各种社区德育资源,完善全社会共同关心、人人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向并重、齐头并举的格局。
7、科学评价
实行过程性评价——大周量化考评比与流动红旗班级与文明寝室比活动。
长期坚持学期学生德育评价工作。
8、加强德育科研,做好品牌建设
成立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小组,加强德育科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较为
完整的做法,逐步形成独有的个性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项目。
9、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手段,做好德育资源库建设
积极建设德育网络资源库,重点做好班队会资源、学科德育资源、教育视频
资源、德育成果展示平台--学校德育亮点掠影等。发挥校园网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实效。
七、德育管理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整体构建德育体系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解决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
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加大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力度。
2、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学校要主动加强与村居、家庭的联系,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要重点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校外德育活动。
八、德育评价
(1)建立学校对各处室、各级部、教职员工,教师对(以班主任为主)学生、家长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机制。
(2)完善学生多元评价。制定科学完善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方案,学校为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完善操行评语,使之具体化,不空泛;个性化,突出特点;感情化,充满师爱;激励化,激发上进意识。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特点,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评价。
(3)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完善班主任德育量化评价,任课教师及后勤人员德育量化评价,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
(4)加强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学校领导和学生成长发展部加强对班级和班主任的评价工作,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断改善。班级德育条件包括班级德育目标、班级德育组织、班级德育环境;班级德育过程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德育活动和班级专题教育;班级德育效果包括班风班纪、学生个体面貌和班级特色。
九、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九月,动员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十月,德育体系及其方案的构建与制定阶段。
第三阶段:
十一、十二月,德育体系实施阶段。学校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内容、任务和要求认真开展德育工作。
第四阶段:元月,总结表彰阶段。对在开展德育体系构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级部、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东坪中学
2011年9月25日
第五篇:沙河中学校本研修计划2012年
沙河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2012----2013学)
一、指导思想
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从新课程实施到学校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现状分析:
1、研修气氛: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围绕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每月交一篇反思。近年来,各教研组学理念、转观念、力实践。
2、存在问题:随着课改的实施与深入,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难度较大,教师教育实践与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在研讨培训中,对教师中的优势资源、教师间存在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利用。教师的发展需求呈多极化趋势,以往的培训对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较少。
三、研训目标:
1、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2、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实际,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研修的质量。
3、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四、具体措施:
(一)学习提高——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
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每月至少一次组织开展教
学专题研讨活动,学习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详实,力求教师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培训形式多样化,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
具体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
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
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
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学习形式:
①自主学习: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并精选摘录;
②会议学习交流;
③走出去、请进来,听课、听讲座。
通过多种途径,外出参加上级或兄弟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或教学
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通过课堂观摩、论文评
选、案例征集、上网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的反思与研究能力,从中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富有奉献和创造精神的教师。借助示范课、优质课竞赛等契机,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不仅要听自己所教学科的课,还可以跨学科听课。
其次是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广
泛吸收最前沿的教改信息。
学习内容:
①与新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新课程教材培训,实施新课程的先进理念、理论、经验、课例,《走进新课程》等。
②文学名著、教育专著。建议教师一年读完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③各类教育杂志精读。
4、专业引领——搭建教师学习对话的平台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还可从
以下三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①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要求大家互相听课,汇报交流教
学情况,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②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
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组织
开展学校“教学大奖赛”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请
进来,学校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作报告、座谈。
③学校承办各类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空课时间主动参与各项
活动,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与理论素养。
5、加强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我校青年教师居多,成长型教师已成为一个可喜的群体。为了使
这些教师尽快成长为新一批的学科带头人,我校将采取“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方法,由现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各招
领一位青年教师作指导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培养。要求
他们在两至三年内成为新一批的学科带头人。
(三)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
1、教研主题专题化。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
2、教研行为自主化。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
要求每一位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分析。同时,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
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
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它不是主
观性的设想,也不是随意性研究。它要求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
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构建科研总课题和子课题。
(四)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结合学校实际,将课题研究
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融合起来,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1、凝炼课题,扎实研究,再上台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扎
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教学与研究合一,朝着一堂好课“教得有效、学得愉快”的目标努力。
坚持课题研究过程化管理,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坚持课题研究系列化,不断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2)继续实行每月一篇的教学反思撰写制度。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活动,逐步让教学反思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3)开展小型多样的主题式研讨活动。围绕各相关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活动前定好研究主题,观摩后围绕主题进行评议。聚焦课堂,追求校本,落实学科规划。
(1)同伴协作、加强交流——大力加强备课组建设
(2)加强教师平时听课,互相研讨、学习。
①每月每位教师听课本4节;
②鼓励教师校内跨学科、跨年级听课;
③实行外出听课学习回校汇报交流制度。要求听课或培训老师回校后,做到“取经”回来,大家共享。
(3)搞好学科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4)创设课题研究的舞台,促进研究成果的形成和转化。
五、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学校将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助理负责抓、教科室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有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
对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奖励到位。对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
4、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管理到位。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政工处共同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