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红三代
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红三代
——记我的同事张尚军
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 顾天宁
(荣获南京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以文话廉”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奖、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机关党委“身边优秀党员征文活动”二等奖)不忘家训:听党话,跟党走,学好本领献中华
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三,打小就常听妈妈用浓浓的家乡口音讲的一句话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学好本领献中华”——妈妈说,这是爷爷在革命胜利后,留给张家后人唯一的财富。奋力前进 紧靠组织
1980年5月,在祖国的大西北,一个当年十分贫困的甘肃山区,一户家境仍未脱贫的家庭中又增添了一位普通、平凡、大眼睛的农家孩子。孩提时,他常常和二位哥哥一起为母亲承担家务,有时照看着弟弟,有时跟随着大人哼唱着甘南小曲,为担水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加油打气,他最开心的就是拿着家里祖上留传下来的,仅有的几本小人书、《三字经》、《弟子规》,一边么喝着三五只山羊,一边眺望着蓝天白云,在离家不远的草场上,看着羊,读着书„„
儿时读书,校舍十分简陋,村里的孩子很少能读完初中学业,但是张家的四兄弟,牢记爷爷的话,个个学习优异,走出了山沟,走出了大山,为的就是那句:听党话,跟党走,学好本领献中华。
本文的主人翁,就是1999年考上大学,张家排行老三的张尚军。大学期间,尚军同学勤奋好学、团结友爱,品学兼优,被校团委任命为班级团支书,一干就是四年。他身先士卒,带领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大学四年,他不忘初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提升了党性修养,大三上学期,尚军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22岁。深入基层 成绩显著
2003年,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尚军同志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南京梅山矿业有限公司。尚军同志从公司一线施工员做起,天天跟着领队师傅在矿山矿区工地上下矿井、拌泥浆、抗器材、架设备、负责地形地质勘测工作,与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拉家常,学技术,始终将苦和累作为人生历练的必修课,白天与工友们开心工作,晚上和节假日总是要小结得失,筹划明日,始终坚持业务学习,理论研究,思考行业发展。在基层工作的五年里,尚军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谨记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必须发挥带头先锋,五年间,他带领的班小组从事过梅山铁矿的勘察工作、桩基工作、大型厂房厂舍的建设和修缮工作,不论那一项工作,他都扑在生产第一线,亲力亲为,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五年后,鉴于尚军同志深厚的党性修养、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矿领导决定调任其担任公司重要的管理岗位,监管宝钢集团每年下达给梅山钢铁公司的数百个工业基建项目,上亿的重大工程。这些项目包括:厂房厂舍的前期策划、预决算管理,环保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全公司每年大大小小上百个工程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以及涉及合同纠纷的法务处理等工作,尤其令尚军同志长见识的,是公司主要领导多次安排他出席国家审计署、上海宝钢集团派出的审计组,对梅山矿区承担的国家投资项目进行的再审计和回头看,而通过这些审计,尚军同志不仅学到了审计精英们的精细专业、敬业精神,也使自己把控的项目受到了检验,得到了肯定。
回顾十三年的宝山钢铁梅山矿区工作,尚军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牢记学习和充电的重要性,深知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够更好地使自己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够以人民的名义站好岗、服好务。矿区十三年,他在工作之余从未放弃过学习,考取了河海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不断夯实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先后考取了全国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资格证书,被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评审为经济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还被上海宝钢集团聘为重大项目招标投标评标专家、江苏省住建厅聘为江苏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专家。
与此同时,尚军同志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党员,在主抓企业投资管理的同时,积极对公司党务、党建工作也做出了可喜成绩,创新创立了矿区党建学习小组,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优秀党小组和优秀党员光荣称号。
为落实中国政府的国际承诺,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响应党的号召,尚军同志踏上了建设新南京的历史征途。放下荣誉 重新起航
2016年7月底,通过南京市政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尚军同志顺利进入了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工作,成为了我的同事,我的战友。一般来说,一位满载荣誉的同志是不会轻易放弃他原有的工作,但是尚军同志放下已有的荣誉,重新起航、重新奋斗。刚到造价处,尚军同志就主
动把自己“归零”,他把自己当成一位初学者,一位跨进城市建设领域的新兵,凡是处里安排的工作,必定小心翼翼,全力做好,大事小事,台账清晰,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工作强度,任劳任怨,汇报工作,思路清晰。
尚军同志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党员,具有深厚的党性修养,处里主要领导已将一部分党务工作安排他负责,为了完成领导的重任,尚军同志主动调整心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最新鲜的党务管理知识,认真请教支部领导和同事战友,继续坚守着加班加点的工作作风,从不抱怨,从不喊累,努力使自己从一位专业技术骨干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尚军同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经历不必多么惊心动魄,他的工作不必多么困难重重,他的处境不必多么艰难险阻,他只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那么他的形象仍然会深深的扎根于同事和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于无声处 传承家训
作为同事,尚军同志在不经意间向我透露了他在梅钢工作的十三年里,由于工作十分繁重,婚后也未能携带妻女来近在咫尺的南京好好游玩一趟,竟然不知南京的夜色如此美丽,中山陵、秦淮河、扬子江畔整治的如此巍峨壮观,虽然梅山钢铁紧贴杨子江畔、秦淮新河,也有许多大型工业项目,包括环保工程在江边河畔动土兴建,但尚军同志总是一心扑在工地上,抓质量促进度,控制成本,想到的就是为国家工业项目早日投产,产生效益,为近邻南京碧水蓝天贡献微薄之力。
今年,尚军同志的女儿巳上小学三年级,也没出过远门,虽然家乡的爸妈时常走出大山,每年到四个儿子所在的不同城市,看望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但由于工作繁重,未能带上女儿回家乡看看、走走,与我闲聊之后,他已决定,只要工作允许今年女儿暑假,他将带上妻女踏上回乡之路,看一看老家门前几百年前养育着乡亲们的那口水井——那是张家先辈们在明清年间,规避战乱,迁徙甘肃戈壁途中,探宝式挖出的这口幸福水井,眺望一下孩子曾祖父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领略一下甘肃老家那纯真的蓝天白云和茫茫戈壁草原,尚军说:“我也要像妈妈谆谆教导我一样,重温告知我的小棉袄:听党话,跟党走,学好本领献中华”。
二O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致敬
致辛勤工作的同仁们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仍有不少同仁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今天我公司出单员依旧像往常一样,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谨记自己岗位的使命,站好2016年最后一班岗。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总结辉煌的2016,展望灿烂的2017,虽然工作很辛苦,都比不过收获的喜悦,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愿公司在新的一年里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人保白旗支公司
2016.12.31
第三篇:我身边的师德案例:坚守在贫困山区
我身边的师德案例
——坚守在贫困山区
杨方强
在竹溪县桃源乡中心学校,多年来,许多优秀教师从这里走向了县城、市区。然而,在这样的山区,王秀珍已经坚守了24年。
在学生眼里,王秀珍老师不是严厉的老师,而是一个知心朋友。学生们有什么事都爱找她聊聊。王秀珍当了24年的教师,做了16年的班主任。这么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王秀珍始终认为:既然是一名人民教师,就要在密密丛林中给孩子们引路。
在与学生相处的日日夜夜,王秀珍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使李求兴对学生的理解也焕然一新。正是这样的理解,他在全县率先提出了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推行“星级评价激励”制度,为学生成长设计螺旋上升的激励路线图,层层激励,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状态。这样的评价涵盖了学生发展中的各个方面,诸如行为习惯、学业成绩、劳动观念等等。学生们都说,现在学习的自信心更强了,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能得到一次激励,只要激励次数达到一定标准,就能成为不同级别的星级少年。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的主阵地。在王秀珍的课堂上,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为了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所做的努力。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她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王老师还深信“传知并非最重要,启智才是良师”。因此,王老师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智能的培养,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能有这些思考,王秀珍的同事们都说离不开她的刻苦钻研。一些数据也许可以说明:2003学年以来,王老师所带班上学生的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列。
教师队伍的薪火传承,很多时候需要一些德高望重的教师甘为人梯。而王秀珍,正是这样一位义无反顾的铺路者。
在学校层面,她倡导实施了深入的“一对一帮扶工程”,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校本培训、听随堂课、跟踪听课,使年轻教师得到成长。在个人层面上,她更是手把手教教师以方法,很多老师都说,每一届优质课、教坛新秀评比时,是王老师最忙的时候之
一。修改教案、听试教、作点评,常常占用了她许多的休息时间。而这,王老师觉得无怨无悔。
对这些付出,王老师常常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回答质疑:“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第四篇:平凡岗位上的奉献
平凡岗位上的奉献
提起“锅炉辅机”几个字,你最先联想到的是什么?一定是“脏、苦、累”吧。不错,作为米东热电厂设备维护部锅炉辅机班的一员,这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脏”指与锅炉有关的设备,都具备这一特点。我们班所管辖的设备,从锅炉房0米到24米,电除尘系统设备、脱硫系统设备、冷渣器、除渣系统、一、二次风机等等设备。平时光这一块的维护工作量就大的惊人,一旦大小修工作开始,面对人员少,任务特别繁重的现实状况,锅炉辅机班组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品德优良传统,穿着沾满煤粉的工作服,奔忙于现场的各个角落。
“累”指与锅炉有关的设备大多体积庞大,十分笨重。就冷渣器来说,光一个旋转水接头,就有一二百多公斤重,要将这样沉重的备品从库房运到现场,再由锅炉零米起吊到冷渣器平台,最终安装到冷渣器上,需要付出及其艰苦的体力劳动。这样的工作,你只要身临其境体验一次,最先在脑海中出现的字眼,就是“累”。这次2号机组大修,虽然我们班组不参加,但是随着#1机组的D修任务临近,班长谢涛,合理分配人员,四、五个作业小组同时开工。在不影响#1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大家加班加点对一些不影响机组运行的D修任务提前开展了工作,每天在现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那种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也为我厂即将来临的#1机组D修任务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苦”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十分辛苦。锅炉房里的设备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设备缺陷随时出现。也许在凌晨一点,你正在香甜地做着美梦,值长的一个电话“锅炉设备某处有缺陷”准会让你睡意全无。到达现场,即使最小的缺陷,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忍受高温、噪音、粉尘的危害迅速处理。如上次 “#2链斗输送机” “#1斗式提升机”这样的重大缺陷时,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无力消除的。于是全班有一半的同志在同一时间,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赶到现场,开始设备的抢修工作。大干好几个通宵,才修复设备。遇到这样的紧急抢修工作,夜以继日的劳作是家常便饭,等设备恢复正常时,参加抢修的人员已经疲惫不堪,声音嘶哑。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经受了诸多困难,辅机班全员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各方面指标都有了质的提高,为创建一流能源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又向新的目标开始进发。,锅炉辅机班
第五篇:平凡岗位上书写精彩
平凡岗位上书写精彩
净化厂拥有很多优秀员工,他们将青春与激情都献给了平凡的岗位,电运班的张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华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变电站值班员岗位上。无论是在化工厂、川东还是如今的净化厂,不管环境怎样变化,她始终坚定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念,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倾洒在所热爱的变电站值班员事业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就是2011劳动模范、2011年变电站值班员技能比赛第一名张华,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石油人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
不断学习进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张华从事配电工作14年以来,对工作始终有一股强烈的责任心, 尽最大努力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扎实。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她始终坚持一条信念就是“学习”,为了不断拓宽知识层面,下班后每天坚持抽空自学二小时,把基本功练扎实。针对龙岗净化电气设备新、技术含量高,为了掌握先进的操作控制系统,她与班上老师傅一道,解决了变电站内很多疑难问题:如装置区变电所内的电压互感品显示的三相电压不平衡,会对用电设备有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她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变电站高压柜内电流互感器的三相电流数据和电压互感器三相电压数据逐一进行测试。她从原因分析入手,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相关技术书籍,发现问题是由于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没有接地而造成的。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她在闷热的变电柜间里查原因,衣服被汗水打湿又穿干、穿干又打湿,最终证实她的判断是正确的,难点终于被解决了。
正是她凭着坚韧的毅力和精神,潜移默化带动身边的每个员工,带动班组上下学习蔚然成风。由于班上新工多、熟练工少、技术力量薄弱,为了尽快让他们掌握操作要领,她与班长贾克琼一道抓住强化班组员工技能水平这一关键,积极开展“练技术、比技能”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班组成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并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与大家进行分享,她还把自己掌握的好经验、小窍门等与大家共同分享。目前,在她的带动下,班上已形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的自觉行为。
不断完善自我着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得知要举行变电站值班员技术比赛时,她踊跃报名,通过初赛、复赛,被选上参加公司比赛。在为期3个月的集训中,每天早上6点她便和队友起床跑步,进行体能和力量训练。由于她个头小、身子轻、体力差,大家随便轻松完成的倒闸操作,她要别人帮忙才能搞定;别人完成整个操作还有喘息的余地,但她整个过程下来体力已完全透支。但她自己没有丝毫懈怠,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她更加勤奋刻苦,坚持每天做俯卧撑、蹲马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她以苦为伴,分秒必争,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同时间较着一把劲。她白天泡在教室和操作室,反复的看书、做题和操作,总是要求自己精益求精;针对此次技能竞赛有许多隐含题,为了取得好成绩,晚上又把热情和精力全部扑在复习理论上,除了必修的一本技能书,她硬是还把额外学习的4本相关知识书翻得开了花,字里行间到处都是她的学习笔记。特别是在比赛之前,对于实际操作,她想的最多就是“面板全黑”下的排除故障,到时该怎么办,该从何下手,半个小时能排除4个故障吗?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想到正式比赛时,结果她抽到的排故障恰恰就是“面板全黑”!但她并没慌张,因为对于电运工来说最重要的是遇到故障时的沉着冷静。站上操作台时,她忘记了背后的裁判,也没看二次图,靠着记忆依据面板现象逐步逐点的查找故障,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了任务。当她看到送起电时,特别的激动,对下一个比赛项目的信心也增加了。写倒闸操作票有70多个操作步骤,平时练习最快也要27分钟,没想到比赛时反而只花了25分钟,过程非常流畅,后面的比赛项目也更得心应手。终于她凭借过硬的技术操作水平,在强手如云、群英荟萃的竞技场上,她技压群雄,一举夺魁,获得变电站值班员竞赛项目个人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情系龙岗铸真情此情愿为龙岗抒
在张华心里一直以来有种来自家庭的愧疚感,从儿子两岁开始,就交给了年迈的母亲扶养。她们一家三口就开始分居三地,夫妻二人分居五年来,都是聚少分多。张华敬的丈夫是成都分公司员工,常年在外,她又在龙岗。她休假时,总是忙着赶往成都年迈多病的母亲家看望七岁的小孩,辅导儿子学习。丈夫休假赶往成都看儿子时,她又回上班了,就这样日复一日,两人一年团聚不到二个月。在技能比赛前夕,正在参加集训的她已经快2个月没有回家了,她接到了父母的电话,要求她回家照顾孩子。她在电话里带着亏欠和内疚地说,太忙,抽不出身。确实,别说带孩子,那2个月她连电视都没有看过,“完全有点与世隔绝了。”面对亲人的不理解,她也曾想过放弃,毕竟对于她这个年龄的女人来说,家庭和孩子才是心中最沉甸甸的一份牵挂。是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莫大鼓励,还有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求胜欲望让她更加坚定信心,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
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取得好成绩才能回报他们。” 张华内心默默地告诉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些种种困难,磨砺了她吃苦耐劳的性格,练就了她过硬的专业技术。
在一片青山的环绕下,如今的净化厂尤如一位少年,甜美地酣睡着,不时地轻轻呼着气,它已失去往日的桀骜野性,变得平静温顺。然而在这祥和平安的背后,交织着龙岗人很多拼博进取的感人故事,这其中张华同志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钻研技术本领的情节显得尤其炫烂,正是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思想境界和始终如一的大干精神,用劳动之手创造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