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

时间:2019-05-14 21: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

第一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南京九校 张鑫

一、课题的提出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一直都是困扰一线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的迁移,小学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导致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落后,由此形成的学习困难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父母多为年轻父母大家对孩子的教育观发生质的改变,多数形成散养制,加之各家都一个孩子,这些从小娇惯的小皇帝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下,缺乏严格的管束和必要的督促,大多也成了学习困难学生。能否让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不再增加,甚至是逐渐减少,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学困生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就开始进行研究,对学习困困难学生的转化(或者说对学困生的辅导)这种形式非常普遍。上世纪70年代 出现大量文章评论各种 儿童互相辅导的计划,像美国的 利皮特辅导计划。课题组对国内外关于学困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

有学者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分类。将学困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是,即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其中后三个类型属于稳定性学习困难;有学者从学困生外显特征分类,认为学困生主要有四种表现;缺乏学习动机、情感上存在障碍、意志力薄弱和自我消极;许多学校重视转化学困生的研究、有的提出培养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有的认为“爱”是转化学困生的核心。也有的认为从课堂学习指导出发,强调课堂对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对我们转化学困生的深入研究,具有更要的借鉴意义。

我校有一些教师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没形成理论体系,效果不明显等;我校自并校以来,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不同,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是一种人力资源,研究其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更为迫切。

3. 研究的创新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关注学校,关注课堂,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获得共同的发展与提高。

4. 概念界定的关键词

所谓学习困难学生,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二、研究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在于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更重要的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成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哲学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新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

2. 政策依据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面向全体的观点,着眼学生发展的观点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 实践依据

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成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三、研究目标

1. 科研目标

通过对造成学困生的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探索转化学困生学习状态的对策。

2. 培养目标

通过对转化学困生学习状态的策略的探索,培养学习困难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3. 工作目标

通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形成转化个别学困生学习状态的有效地训练方法。

四、研究内容

内容1.

对学困生形成主观原因的研究: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很多,诸如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毅力等方面,所以主观原因的研究主要有: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学困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学困生意志和毅力研究;学困生情绪研究。

内容2.

形成学困生客观原因的研究: 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除了学生主体之外,当然不排除客观存在的许多因素,诸如学校环境,课程体系、教师因素、家庭的变故、社会的不良影响等等。

内容3.

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小学困生群体。课堂上进行转化。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五、研究对象

一年三班 两个学困生

隋浩轩 7岁 男 性格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孟美莹 7岁 女 多动,思维能力差。

六、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2)调查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3)案例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我班两个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

七、研究的步骤与实施

1、准备阶段

有关学困生心理研究的理论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的五层次说,其中尊重的需要被列为第四层。尊重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如果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小学生需要得到尊重的话,那么,那些自卑、怯懦、离群、被众人抛弃、合作能力欠缺的学困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们,他们才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尊重他们,他们在生活中才会变得更有能力,更积极,更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尊重学困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层次,不划优劣,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

其次,要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自卑、消极是学困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比学优生更渴望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为所有学生创设不同的成功机会。

最后,发现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苏霍姆林斯基说:“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往往正是现在那些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成绩里吸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个方面的。因此,老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要捕捉它,发展它。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

2、实施阶段

对两名学困生分别研究找出对策,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帮教策略,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3、总结阶段

汇报研究成果,整理材料结题。

内容1:对学困生形成主观原因的研究(2012.5-2012.8)

措施一: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学生如实填写。

学生自身的原因

1、你对学习感兴趣吗?

A 一般 B低 C 很感兴趣

2你对学习有信心吗?

A有很强的信心B 还行C 自信心不足

3你的控制能力怎样?

A一般化B 想控制但管不住自己C 相信自己一定能控制自己

4你的学习目标怎样?

A明确 B模糊 C一般

5、你最喜欢哪一门课? 填空[ ]

6、你最不喜欢哪一门课及原因? 填空[ ]

7、你觉得下面哪个方面对你的学习能有帮助作用?

A、校园环境 B、家庭 C、老师的评价 D、同学的评价 E、其他

8、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填空[ ]

9、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A 关心学生和蔼可亲,尽心尽职的老师B高学历,严厉负责的老师C不责任的老师

10、你与老师的关系相处如何?

A好 B 一般C 不好

11、你希望所在的班级管理怎样?

A班风好B 一般 C散漫,班风很差

12、你在乎你的学科考试成绩吗?

A不在乎B 进步就好 C只要高分数就行

措施二:数据统计,分析问卷。

措施三:每天抽出15分钟跟学困生谈话,了解当天他学习上的收获。

每周把学困生一周进步当着全班同学面,着力表扬。

内容2:形成学困生客观原因的研究(2012.8-2013.6)

措施一:设计“形成学困生客观原因”的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自然状况

措施二:家访了解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措施三:每周与家长沟通孩子学习状态的并做好记录。

内容3: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2013.6-2013.8)

1.做详细的日常学习记录和观察记录,观察并发现其变化趋势

2.细心观察,及时谈话。

3.每月对学生的成绩做一项考核,考核分三类:基础,拓展,拔高。

八、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以长补短,以优代困

面对后进生要 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及时 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孟美莹特别聪明但表现欲极强,当有老师听课时他又举手又上黑板积极做提醒多次都无济于事。说明象这类学困生转化时只要认真听课一定能听懂。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以下办法改变他:每天上课至少提问3到5次,让他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做作业时选一些他会做而且感兴趣的题面对面的批阅并写好鼓励语言;合作组长课下给予帮助;画出例题自学后布置作业。转化这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粗暴,随意惩罚。上课时遇到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多用闪光的语言激励学生,通过疏导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同时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竞赛,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中找学困生到乐趣,享受进步的喜悦。

2、用点滴的恩爱关心后进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愿望

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后进的前因后果,因人而异。

3、布置作业因人而异

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对于以些简单 题目给予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实践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活动内容。

告诉学生:① 要说明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无论验证多少个特殊的例子,也无法保证其正确性. ②要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进行一步一步、有根有据的推理.通 过学生的总结,使学生对证明的必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数学杜绝随意性,数学是严密的科学。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数学很有用,自己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到会学。

5、通过面批的方法,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对自己要求不严,遇到运用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不闻不问,做错也不找原因,不订正,这样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便不会解决所有数学问题,从而对学好数学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业适当的进行面批是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那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缩小两极分化。使他们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实践成果——两名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孟美莹同学:成绩稳定,上课积极发言,自信大胆,语文成绩明显提高。

隋浩轩同学:成绩进步,注意力集中时间变长,写作业不再拖拉,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

九、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普通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做最好的自己》

《灵魂的黑夜》

《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智力的培养》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心灵鸡汤――说出你的爱》

《素质教育在美国》

《给中小学生减压助学的25种方法》

《靠自己去成功》

第二篇: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和类型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最终导致“学业不良”或“学力不振”。这种“不振”或“不良”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可以将学习困难学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和整体性困难学生。

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参加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考,缺乏主动、兴奋的情感投入。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则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而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等。

能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

动力型困难学生,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

整体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的教育首先要探究致“困”的成因,其次要找到脱“困”的途径和方法,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小学学困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心身发展尚未成熟,对变革中的社会认识比较肤浅,是非分辩能力比较弱,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目前,网吧、游戏厅盛行,有的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

(二)家庭的因素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沦为学困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父母越来越多,大量的留守子女也成为了学困生。

(三)学校的因素

1、学校环境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成为学困生。

2、教师的因素: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调查显示,18.8%学习困难生认为自己不太喜欢某门功课的原因是不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31.1%的学习困难生认为班主任会责骂自己。以上调查说明,对学习困难生尊重不够、关心不够、爱护不够,教育手段简单、生硬、不科学,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自身的因素

1、认知因素的原因:

一是基础知识差。由于基础知识差,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差,上课听不懂,笔记记不上,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成绩自然上不去。二是相关的知识不足或知识 结构不合理。这类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扩充知识的需求,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而大多靠死记硬背。三是不会学习,出现学习方法障碍。表现为不会学和不能了解、掌握与调节自我的学习策略,即元认知能力缺陷。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检查和自我督促的良好习惯,同时,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策略缺少自我感受的意识和有效的监控技巧,这也是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2、非认知因素 :

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困难或障碍的主要原因还来自于非认知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消极的自我效能感,缺乏成就动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任务是难以完成的,自己没有完成任务的相应能力。二是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对老师、学习的逆反、对抗心理。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经常得到教师过低的评价或态度不良,因而心情抑郁,大脑很难形成学习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久而久之,对学习丧失信心,成绩下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老师作对。三是意志薄弱,懒于学习。表现为认识不到学习的价值,觉得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知难而退,缺乏坚持学习的毅力,学习被动,作业应付,不会的就抄别人,很少独立思考和钻研。

三、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困生的转化也肯定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不要奢望几次的谈话就能奏效,也不要奢望短时间内能 “立竿见影”。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呢?

1、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 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经常利用班会举办普及法制教育、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理想道德教育等。

2、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多给提供这些孩子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如每学期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发挥学困生的特长为老人表演一个个自编自导的节目,义务为孤寡老人打扫,在活动中让学困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走出学校,走入社区,组织学生为社区服务,开展“社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活动,让学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等。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必会融入社会,得到道德的体验,得到劳动的体验,得到情感的体验。

(二)家校携手,充分发挥教育合力

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对这一问题,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1、开好家长会或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传授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性,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是一味地责备、加压,或迁就、溺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打消孩子心中焦虑、恐惧的情绪,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正常的心理。

2、平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教师要及时向家长汇报子女有校的学生情况,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协调好学困生与家长的关系。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家庭、学校相互合作,促进父母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构建学困生全方位、全天候、和谐的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以爱浇灌,建立师生沟通的桥梁

1、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善用赏识,走近学困生。

教育者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困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儿童健全的、完整的生命成长。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得摒弃掉“学困生难以救药”的想法,作为教师不能把学困生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自己出成绩,应树立崭新的时代教育观,转变教育观念。

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学习困难儿童尤其是如此。一句鼓励的话语有可能让一个孩子的一天阳光灿烂,也有可能从此就使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教师要用放大镜去看待学困生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用爱心激起学生自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育人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学生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热情的关注而不是冷漠的监视。学困生也是如此,他们时时翘首以待,有的甚至不惜做出各种违反课堂常规的举动来引起教师的关注。

我们教师要主动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带动其他学也来关心、帮助学困生,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成为促进他们学习的助推器。

(四)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

学困生通常表现出对学习缺乏热情,对知识不感兴趣,在困难面前没有信心,没有顽强的学习毅力,这正是他们非智力素质差的表现。因此,我们对学困生因材施教时,就要特别注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发挥自我监控的作用。

首先,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困难者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运气差、任务困难等等。这些消极的归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定。要引导学习困难学生作出正确、恰当的归因,尽量将学习上任何一点进步都归因于努力,培养自信心,提高个人能力有效感。激发起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5 其次,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正如美国的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让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感,就成为激励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三,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

2、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经调查研究,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差。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的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引导他们控制和约束思想和行为,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学习。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指导学困生体会知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学困生的学习目的,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听课,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引导学困生在克服学习困难中锻炼意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使学困生“跳一跳,够得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和趣味性的题目,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成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他们的意志。

(五)帮助学困生学会学习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困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因此,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内容。

1、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在指导学困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预习、怎样阅读、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怎样复习和做练习、如何掌握记忆的技巧、知识的组织以及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实践运用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学困生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了解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近来的学业成功得益于学习方法的运用,就会增强学习动机,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2、强化学习技能训练。帮助学困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应用性知识,也是一项心智技能的培养。只有通过训练,将学习方法转化为习惯或能力,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由此,对学习技能和习惯欠缺的学困生,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技能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多次在教师或家长的直接帮助和监督下进行学习,甚至需要手把手地示范、陪读、检查或另加作业项目等,以使受到训练的学生获得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这种训练需要教师或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习方法更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应用,及时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思考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哪些方法对自己不适宜,逐渐“自悟”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运用评价策略,促进学困生发展

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针对学困生自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以学生的优点为支撑点,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

四、结论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话题,既要注意方法,又要倾注耐心。通常,短期的教育会使他们有所转变、有所进步,但由于其心理问题的消除、学业基础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所以,疾风骤雨式的批评教育往往欲速而不达。而且,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此时,老师切忌浅尝辄止、心灰意冷,而要保持耐心、注意反复抓、抓反复。一句话,只有讲究方法、对症下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会取得持久的实效。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对学生课外练习册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

种种迹象表明,我组的个性的调查从题目到实施得到了广大学霸的赞同。鉴于反响过于强烈,先不得不将研究过程、初衷和实际遇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等写成《研究性学习报告》与诸君分享。

鉴于练习册与我们学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对此三人组成的小组在经过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后,发现同学们在对待练习册的态度及使用方法上普遍存在偏见、误解与不足。具体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点:

1、目前市场上的练习册的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广大同学和家长挑选时只是盲目翻阅购买,未经认真推敲,导致购买了不合适的练习册,因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2、相当一部分家长购买大量练习册用以督促孩子学习,“简直要把书店搬回家里”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孩子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用以完成练习册,导致大量浪费;

3、许多同学购买练习册只是为了取得心理安慰,并不将其用于实际——提到自己的成绩水平及能力素养,购买后便封存,再不理会,导致大量浪费。

为了遵循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的“提倡节俭,反对铺张”的指导思想,得出较为正确的购买及使用练习册的方法,以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利用练习册的正面效益,我组同学决定选择“分析高中生对练习册(非校内)的态度”这个与学习息息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决心为得出满意的结论而奋斗不息。

决定课题后,本组成员开始加紧准备对课题的研究。将研究目的定为:找到同学们对练习册的态度的一致性并给出合理的建议。鉴于大多数组员在假期中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们小组决定划分工作,多数任务是由负责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

首先,小组组长贾庆雨来到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长兴街10号的长兴市场底下的大连市图书城,准备进行基本信息的采集,下面是贾庆雨对该活动的简要叙述:

2013年02月04日星期一 大连市图书城 贾庆雨笔 作为小组组长,我率先着手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任务:搜集必要的数据信息。我首先选择大连市图书城作为搜集信息的地点。第一步,我进入电子城去寻找打印社,来打印调查所需的问卷。令我惊讶费解转而捉鸡的是全电子城没有一个可以喷墨的“家伙”(当然,打印收据的打印机除外)。于是我暂且离开此处并向小组成员求助。不久,位于附近的小组成员王祥宇与我汇合并带领我找到一家打印社。但由于这家打印社距离我的原位置过远,因而在往返的路上花费不少时间。这个小插曲给我的教训便是计划越缜密越好,否则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插曲。日头当空照,我街头傻笑。虽然浪费了时间,但好在调查不会因此中断。我们在图书城发出调查问卷65张,实际收回61张。调查问卷如下: 在此感谢设计、制作此问卷同学。受访者主要是高中学生,也有一小部分初中学生受访,这是因为我别出心裁的认为有必要探究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对比。在书城有不少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我的调查中,我的任务就此圆满完成,将调查问卷交由小组研究处理。

经过小组成员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果:

1、由第一题的数据统计得知(由于数据过于繁杂,种类过多,此处略去):同学们大多青睐的练习册都是知名度较高,由名牌教师主持编写的丛书,其中由“王后雄”主持编写发行的各种材料,如:《王后雄学案》、《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课堂完全解读》、《王后雄考点同步解读》等,取得了很高的口碑。但由于下文介绍的某些原因,此数据的代表性不强;

2、对第二题的分析: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练习册是由家长购买并强迫完成,说明在练习册的选择方面同学主要由家长引导,缺乏必要的自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练习册的滥用,也反映出第一题得到的结论具有很大的误差,以及不少同学对家长这一行为的厌烦情绪;

3、对第三题的分析:第三题看起来是一道无足轻重的题,其实其中大有文章:很多同学不清楚练习册的确切价格,尤其是家长代购的同学,这道题的答案就会与其他答案形成较大偏差。有的同学的答案经过计算,每本练习册的平均价格竟只有区区个位,也有的每本练习册都超过半百。这说明许多同学对“行情”不甚了解,我们不禁联想:有多少同学都一直待在家中,真是可悲。

4、对第四题的分析:第四题以选C为主的答案符合我们的预期:买的10本练习册如果半年内都认真完成,对普通同学来说想必是很吃力的。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浪费了不少吧。

5、对第五题的分析:第五题当属全卷最敏感的题目,许多同学在答卷时都表示了惊讶,或是微微一笑:这道题有一个主观选项E。但令我们高兴的是,选这个答案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E原本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令人难为情,不愿开口而设计的,但同学们都很勇敢的写上了自己的估算结果,勇气可嘉。结果显示约有四成的同学仅完成了一本左右,三成同学完成了两本。由此估算,同学们购买的数量大约是实际完成的数量的4~5倍!触目惊心的数字!——买太多而做太少,即前文提到的浪费现象严重。本组组长初中毕业后整理时便遗留下旁边这么多练习册(箱子里都是),不知高中毕业又会如何?

6、对第六题的分析:最后这一道题意在展现练习册的学科分布情况。答案不仅因人而异,且随机性大,但我们仍能明显看出理科的主导地位,英语也是高频选择项。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真实性,并得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建议,小组组长对2012届高一某学霸进行了访谈。详细情况如下:

2013年02月23日星期六 学霸家门口 笔 贾庆雨:敬爱的学霸同学,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向您咨询有关练习册的问题,不知您意下如何? 学霸:呵呵呵。贾庆雨:请您务必支持我们的工作。学霸:呵呵呵。贾庆雨:(汗……)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分析高中生对练习册(非校内)的态度”,希望获得您的真知灼见。学霸,不要迷信学霸,我们只是传说。贾庆雨:请您告诉我们您最常用的练习册吗? 学霸:这个问题有难度,那位同学请记住: 话说:《五三》《考点》《典中点》,《能力培养》和《题典》; 《高考必备》不可少,《完全学案》真是好; 记住《解题(先)决策》,再看《评价与检测》; 《一课三练》无须读,要买就买《考点图》!记录员:************************(内容已自动屏蔽)贾庆雨:真不愧是24大学霸,说话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惊凡人誓不休啊!好吧,下一个问题:能告诉我们您在刚刚过去的高一上半学期中购买了多少本练习册,花费了多少RMB吗? 学霸:不多不多,不到20本,也就600-700元吧。贾庆雨:(惊悚状)那您能做多少呢? 学霸:我也不太大清楚,这半年大概做了13.5本吧。记录员:0.5是从哪来的?!贾庆雨(擦汗)不愧是学霸啊!这么多练习册,都是哪些科目的呢? 学霸:一般来说:理科加英语一科两本,其余一科一本。贾庆雨: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问题,希望您认真回答:请您谈谈您成为学霸的主要原因,您学习的方法,以及您对其他同学的建议,谢谢合作。学霸:(看表)访谈时间该结束了,我应该学习了,再见!贾庆雨:暂停暂停,您先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霸:学习是不能耽误的!如果想知道答案,请参阅学霸语录第200条至第500条,谢谢合作!(关门)贾庆雨:(气愤)由于学霸要学习,所以此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注:由于受访者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所以记为“学霸”,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由于第一次访谈失败,为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又对另一位学霸进行电话采访。详细情况请参阅“访谈记录二.mp3”。

本组学生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并给出建议:

1、学生购买练习册的取向被家长控制严重;

2、“花钱多,收获少”、“购买多,练习少”是很多学生的共同点;

3、建议在自己的弱项方面购买至少一本练习册(笔者认为此建议很无厘头,但由于组长执意将其加进来,本人也无可奈何);

4、通过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尽量避免练习册的选购完全由家长控制,以至于购买大量效果不好或令自己反感的练习册。实施起来虽然困难,如果成功,效果很不错;

5、请按照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练习册的使用章节,囫囵吞枣有害无益。对于自己已掌握或非重点的内容,可适当略过。切勿追求完美,不完成誓不休;

6、练习册是用来做的,而不是用来买的。对于那些只求心理安慰的同学,建议去图书馆多借几本,既不至于浪费,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7、应该清楚的明白练习册不应为做而做,一旦发现这是在浪费时间,就停下来吧;

8、不要迷信名师,他们常常是传说: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后雄”系列丛书,其实并都不是王后雄编写的,大部分只是使用“王后雄”这个名字。“王后雄”只是主持编写者,真正编写的老师的名字常常隐藏在书的角落,购买时请认真辨别。

经过小组成员讨论,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纰漏之处,总结主要由以下两点:

1、小组计划中出现不少不甚缜密之处,计划的制定未考虑到各种客观突发情况,导致失败屡屡发生;

2、小组的分工存在问题,某些同学整日忙于工作,另一些同学却以各种借口不参与研究,各怀私心是课题未能如期完成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性学习得出的成果差强人意,但无奈假期即将过去,只好于此处匆匆结题,望谅解。

即便如此,此次研究性学习仍有不少收获:此次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增强了我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强化了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判别能力,并且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默契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的形成,对于我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周绍兴)《彝族学生学习汉语困难与对策》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彝族学生学习汉语困难与对策》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姚安县前场中学:周绍兴

我参与了我校《彝族学生学习汉语困难与对策》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

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调查问卷、论文等内容的修改到敲定,都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下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个案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南京九校张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