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已修改 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音乐舞蹈系音乐学专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两台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提出“吹、拉、弹、唱、教、演、导、创”的专业能力培养八字方针;2007年以来遵循学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音乐学专业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实践性突破,已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办学体系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一)定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
立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社会背景和行业前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宗旨,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音乐创作和群众文艺辅导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群众文艺辅导的应用型人才。”从这个定位出发,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建设为中心,突出“吹、拉、弹、唱、教、演、导、创”八大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优化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形成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省级重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格局,努力贯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艺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
探索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公共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 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发展能力培养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公共能力课程的设置围绕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四类能力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身心素质以及基本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课程群的设置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围绕音乐理论基础认知、音乐技能实践和音乐教育综合实践三类能力培养目标,开设《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基础》、《形体与舞蹈》、《音乐教学论》等课程,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发展能力是对专业能力的优化和提高,我系在各专业发展能力课程群的设置上注重职业指向性,侧重对学生迁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创业、择业及发展的广阔空间。音乐学专业的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围绕中学音乐教学研究能力、群众文艺辅导能力、舞蹈表演能力、演唱(演奏)与教学能力、舞蹈表演与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开设《多声部声乐演唱》、《文艺活动设计与策划》、《社区文艺辅导》等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此外,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从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加大普修课程比例,从2010级开始把器乐课程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进行开设,加强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和演绎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民乐队和管乐队,通过乐队训练,提高演奏合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三)丰富教学内容,凸显民族特色
积极推动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引入具有当地区域特色的音乐文化素材,将地方民间音乐作为特色课程纳入系部的课程体系中,突显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音乐学专业相继开设了《湘西特色舞蹈》、《多声部民歌》、《多声部音乐演唱》、《民间戏曲》等特色课程,一方面为教学方法的创新、专业视野的拓展都提供了深刻而鲜活的生活实践素材,使本土思维与国际思维相融合;另一方面,能在教学中建立民间音乐学习、传播、研究和创新的平台,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职能和优势,利用高校学生这一个特殊的文化传播媒体,积极实施民族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承、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四)创新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突出对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坚持实施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一些课程在减少课内理论讲授学时的情况下,增加了实训学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如合唱指挥、形体与舞蹈、音乐MIDI制作、乐队排练等课程。第二,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综合实践、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与辩论等实践环节,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第三,将实践教学延到课外,设置“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组织“红五月”艺术节、“金秋十月”、专业汇报演出、个人演唱(奏)会、毕业生音乐会、周末音乐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以此来强化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培养与发展。另外,系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社会艺术活动、专业竞赛活动和社会调研活动等来扩展实践平台,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将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一)术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音乐学专业的术课教学改变“一对一”音乐学院式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我系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模式,体现专业性、实用性和特殊性。“一对一”专业授课方式在我国音乐院校实行多年,几乎成为各音乐院校专业授课方式的定式。多年来,我系在术课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做过许多探索,现在音乐学专业的术课教学打破“一对一”授课模式,寻求“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实行了“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多”的小组课、大课授课方式。有些在课堂上无法展开的内容,授课教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红五月合唱节”、“器乐专场”、“舞蹈专场”、“金秋十月艺术节”、“周末音乐会”,精品课程音乐会等。
(二)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音乐学专业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在课堂教学上,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以问题为突破口、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动手、动脑、实践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强调实践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使理念和观点的形成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在做中学。《中西音乐史》、《合唱与指挥》等课程在理论课教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熊岸枫老师在《中西音乐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较好的实现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实现音乐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结合,熊岸枫老师还把《中西音乐史》的教学搬上了舞台,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艺术实践形式来理解中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及各个时期音乐艺术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活动更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我系注重教学手段的改新,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多媒体技术学习与培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青年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了教学效果,视频、图片、动漫、声音、文字、表格等手段综合运用,形象直观,激发起学生们的音乐联想和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系拥有MIDI音乐制作、录音棚等教学设备,为音乐学专业实现创作、制作、表演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手段。为创新声乐、钢琴教学方式与手段,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我系建立声乐、钢琴网络教学实训室30间(声乐实训室17间,钢琴实训室13间),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使声乐、钢琴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探讨性和研究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音乐学专业努力实施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改革,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一,推行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分析能力。在音乐教学论、音乐作品欣赏、曲式分析等课程中,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的方法行之有效,案例和问题可由教师收集编写,也可由学生收集编写,课堂上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第二,推行讨论式教学,增强课堂师生互动。音乐学专业众多学科,都可以使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讨论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临时进行,也可让学生有所准备。第三,开展活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配合音乐学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机会,提出一系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专题,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通过一定措施鼓励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鼓励任课教师结合学科要求,指导学生写学术论文或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能力。第五,加强网络学习和网络教学。利用qq群建立课外辅导答疑的网络平台。利用qq群的群公告、群BBS和群邮件发布教学通知,师生利用群聊、群BBS、群邮件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答疑解难,利用临时群讨论组指导学生小组学习。第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办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介绍音乐学专业的热点问题,开拓其视野,增强其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四、强化合作与服务,实现演学研革新
充分利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发挥其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逐步拓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和途径,将演出实践,音乐研究与创作引入教学过程,有效拉动专业、学科、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演学研的合作互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与地方合作,搭建演出实践平台
一是与地方合作演出共创文化品牌。近年来,随着大湘西休闲文化旅游的迅速兴起,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活动应运而生,这为本专业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提供了锻炼的舞台。2006年与通道侗族自治县地方政府合作、创编和表演了大型侗族原生态歌舞《哆嘎哆吔》,并成为侗族地区旅游文艺演出品牌节目;2009年与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政府合作、创编参演了《苗山飞歌》。由我校组建的少数民族合唱团,在当地民间传承人的教唱和指导下,为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等民间多声部音乐的传播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是围绕地方节庆文化活动,开展见习、观摩、交流等实践教学。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节庆及歌会丰富多彩,如通道侗族大戊梁歌会和“中国芦笙节”、靖州苗族“三月三”歌会、三江“中国侗族哆嘎节”。2014年11月,我系64名学生参加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飞山”文化旅游节演出,这些演出实践均为我系学生提供了亲历现场、观摩体验、交流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机会。我们积极同节会组织者和各工作站所属地签约,定期开展地方节会现场观摩、见习参与演唱(奏)表演等多层面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是定期到企业、社区进行音乐文化见习。随着城市化与社区化的加快,社区文化工作成为一个新的实践教学阵地。所以,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除了保护和加强原有的实习基地外,我们开拓了到社区见习和实习的渠道,最主要的实习任务是社区文化常规工作、社区文艺演出组织策划、社区广场健身舞蹈、舞曲的创编。通过社区文化工作的见习与实习,开拓了学生社区文化工作的思路,锻炼了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工作的实际能力。
(二)与地方艺术团体合作,助推音乐研究与实践
我系坚持应用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科与地方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利用近年来专业发展所形成的科研平台与团队,聚焦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支持各类民族文艺研究活动,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同时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民俗民艺开发、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等研究。在与相关领域的合作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机制与途径。如:近几年已与新晃歌舞团、麻阳花灯剧团、怀化市阳戏剧团、怀化市群艺馆、怀化市广电局、怀化市委宣传部、通道哆嘎哆吔歌舞团、靖州苗族歌鼟歌舞团、怀化侗文化城、芷江文化局、广西三江文化局、贵州铜仁文化局等单位设立合作工作站,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侗族大歌”文化产学研合作工作站,辰溪县罗子山“瑶族高腔”文化产学研合作工作站,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苗族歌鼟”文化产学研合作工作站,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团队建设,开展联合攻关,师生在实践中组织教与学,把社会实践变成教学的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搞调查、搞研究、创编作品;将科研与地方服务有机结合,在产学研一体化中达成产学研各方面的目标,达到了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服务了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建设的目的。其中较为突出的成果有:协助合作方把辰河高腔、苗族歌鼟等成功申报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咯啰打打”、“哆嘎哆吔”、“苗山飞歌”、‘“山寨素描”等一批节目获省部级大奖。一方面,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五、完善评价体系,改革考核方式
(一)注重考试的多样化
音乐学专业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在考核和教学评价方面,针对音乐课程的特点,突出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展示,逐步改变单一的集中闭卷笔试和一次性终结考试的方法。第一,改革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化考试方式。根据音乐课程的特点,引入创作、论文、制作、操作、创编、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试方式,提倡多种考试方式的结合与互补。第二,改革目前大多数课程期末一次性结果考试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全程性考核,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以减少一次性结果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和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提高考试效度。《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程加大了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分数50%,分别是考勤占20%、课题问答占20%、道德表现10%;《民族民间音乐》成绩分中考、末考与平时成绩各占三分之一,而中考与末考均以学生舞台实践形式进行计分;器乐教研室实行月考制,四次月考占40%,艺术实践占10%,期末考试占50%。钢琴教研室实施多段式考试,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强调知识能力的应用性
音乐学专业变“考试成绩的单一控制标准”为“成绩、素质、能力”的多重控制标准。结合学院的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对考核方式、成绩认定等环节实施人性化、针对性的改良与创新,适当增加考查比重和实践环节的附加分。如对外出参加演出、实践锻炼、顶岗实习、交换留学的同学均可视具体情况给予缓考、免试等相应的安排和处理,对舞蹈、钢琴、器乐、声乐等专业的学生,也正在尝试实行“弹性”的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地选择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一定的自由度,可以自主的选择考试的等级和程度,以获得不同等级的成绩,培养个性人才。
六、打造一支具有改革精神,富有改革成效的师资队伍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强化教学管理,使教风建设有章可循,如对教学过程,从排课、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到作业批改、考试等均有章可循;对任课教师,制订了试讲制度、主讲教师制度、教学考评制度等。在教学质量监控上,建立了校、系领导、教研室教师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考评制度等,成立了音乐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学生评教组织。在教研室管理上,有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室主任考评制度等。规范劳动纪律,采取上班指纹刷卡签到制,杜绝教师上班迟到、早退现象。这些制度的执行,有效的推动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纵横结合,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
采取“横向交流”与“纵向培养”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实施青年教师专业节目展演,促进青年教师间的横向交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实施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专门导师进行传、帮、带,建立老教师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制度。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尽量让高职称、高水平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设置主讲教师岗位,成立以主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小组,开展教学法研究,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科研方面,突出中青年教师骨干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将承担的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立项分解,由中青年教师骨干负责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在学术梯队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研究,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科研能力培养,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实行开放式人才培养与交流
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支持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和博士,对在职提高学历的教师,除学院每月给予一定的津贴外,系里还尽可能给与相应的时间和经费支持。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骨干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培训研修,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学、学术交流活动。己派出8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兄弟院校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选派了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去国外考察访学。
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我系在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稳步提高。我系现有省级精品(声乐)1门、校级精品课程(声乐、合唱与指挥、钢琴、民族民间舞蹈)4门,主持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1项、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参与教育部课题研究2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系大力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音乐才华的展演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团体和个人的音乐比赛活动,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侗族舞蹈创编的《咯啰打打》,2004年获“第五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一等奖。苗族多声部合唱《山寨素描》,2005年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二等奖、湖南省一等奖。侗族舞蹈《哆嘎哆吔》,2006年获湖南省“田汉创作大赛”一等奖。根据侗、苗、瑶芦笙舞改编的《醉芦笙》,2010年获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魅力春节联欢晚会专业展演“金奖”。由我系老师编排的舞蹈《玛雅启示录》,2012年获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2、2014年连续两次获湖南省第七届、第八届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沈超获2013声乐国际大赛(新加坡)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组美声唱法独唱铜奖;黄明文在201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中获民族本科组二等奖。2014年9月在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演中获团体总分三等奖(全国52所高校中排名14名,二本院校中排名第一),其中王炯同学获基础理论个人单项奖(二本院校唯一获得该项目奖项的选手),马方旭、王炯同学获个人全能二等奖,肖田野同学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创造了二本院校3名选手均获全能奖项的佳绩。以上获奖充分体现我系有效的将专业理论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和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统一。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
2014年11月
第二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但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等诸多问题。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坚持“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和课程结构;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与“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进而拓展与提升”的顺序,分阶段、模块化地安排人才培养进程,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03605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决定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为学生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奠定基础。
一、应用型人才及其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的人才类型,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进行知识创新、科学发明与发现,以及进行客观规律探索的科学研究人员,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一切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的理论应用者和实际操作者,其主要任务是把科学知识与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把已有的科技发明与发现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财富[1―3]。
就经济学专业而言,经济人才同样也可大致分为理论型经济人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理论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创新经济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目的是揭示和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应用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则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利用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方法与技能,从事实践性经济工作,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对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分,并没有超出“理论与应用”的二分法。事实上,任何“应用性”实践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任何“学术性”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检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型人才并非不做任何研究性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非完全不带有学术性;而学术型人才也并非不做任何应用性工作,学术研究并非不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和应用”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界限本不该泾渭分明、彼此有别的,只是在“学术性”与“应用性”上各有侧重而已。
从有用性角度来讲,一切满足社会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都是应用型人才,包括学术型人才。人们之所以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校没有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4]。培养了很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所谓“人才”。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即“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或者说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高大空”型目标向“接地气”型目标的转变,也就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而就培养不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谈不上突出专业特色了。
2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相匹配。在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的素质与能力。而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一定的课程安排下,经过学习和培养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之后才逐步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前提和支撑。所以,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人才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和基础研究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应用、技术开发和业务操作等工作,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其工作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因此,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见下表)。如果说学术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论功底、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话,那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把握和具体运用上。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专业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技能的施展能力。应该说,除了不偏重于纵深理论研究,不侧重于技术与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之外,应用型人才相比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其素质与能力理应更具有综合性或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科学知识,更注重技术知识;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技术应用;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相对于实践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相对于升学深造,更注重职业需求,其培养特征是学术性与职业型的有机统一。
就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而言,其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经济学思维能力,能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熟悉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三是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四是胜任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统计、国际贸易、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具体工作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为高校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提供了依据。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形成要以通识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培养,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则以专业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来培养。
二、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普通高校的经济类本科专业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当有很大的差别: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技能型经济人才,而重点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应是高端理论型、研究型经济人才。本文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原因在于: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取决于高校所处的层次及其人为分类,而是决定于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尽管高校所处的层次在我国意味着其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但是,这种人为的差异是可以消除的,也是不应存在的。这种人为的差异也并非是高层次重点高校只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性普通院校只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充分理由。①其次,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并非取决于高校的层次,而是取决于学生的理想与志趣。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无论其所在高校的层次是高还是低,是重点高校还是非重点高校,但其兴趣特点和成长目标却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主观断定进入高层次重点高校的学生一定就能培养成理论型人才,而进入一般性地方高校的学生则一定就能培养成为技能型应用人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发展志趣相结合,并根据自身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以及在校学生特点,来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我国普通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目前仍然落后于重点高校,所以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具体而言,经济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一是面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经济技术手段从事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业务操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这是专业的主体目标;二是面向更高层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和输送具备较为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与方法,有志于经济研究,能够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参与经济管理与决策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三是适应“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积极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业型人才。
三、现有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目前,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的功能和定位不准确。一是原有课程体系只注重经济理论人才的培养,目标单一,难以适应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原有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实验训练和实践操作课程欠缺。三是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特色课程也无特色。四是课程设置板块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于不同发展志趣和发展目标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和课程板块设置。
第二,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结构失衡”与“事倍功半”的问题。一是通识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比例过多,占总学时学分的比重高达1/4。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很多人认为,通识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社会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通用能力,但实际上,通识课程的开设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因缺乏开设通识课程的师资力量,从而使得通识课程成为了政治课和英语课,二是有的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门类繁多,内容繁杂,不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三,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理论、轻应用”且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一是理论课程设置过多。除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各种带“学”的基础课程之外,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课程全部开设,而体现学生经济技能的一些技术性课程,如会计报表、财务管理、证券投资、财税筹划、外贸实务、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却因它们属于管理学课程或因缺乏师资力量而不能开设,或开设的学时不足。二是专业实践课程简化为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难以真正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只能培养“会说,不会做”的学生,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学生。三是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各门课程自成体系,忽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衔接,造成课程分割和内容重复并存的现象。
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经济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够,目标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按学生人头划拨经费的高校经费分配体制,造成全国地方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出盲目扩招现象。很多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只是为了招生而招生,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失,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甚至偏离社会需求的不良局面。
二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存有认识上的偏颇。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被界定为培养理论研究或教学人才,甚至不论哪个层次都被定位为培养经济类高级专门人才。在此思想认识的指导下,经济学专业自然强调专业教育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却忽略了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和目标定位上的虚高,显然会使得课程体系设置虚高而不接地气,使得教学内容单一而抽象空洞化。难以适应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层次需求,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志趣要求。
三是普通院校在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安排上尚无充分的自主权,也缺乏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布局由教育主管部门说了算,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由学校说了算。学院和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上并无真正的自主权。学院或专业教师不能根据社会需要或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专业布局,开发特色课程,造成各院校经济类专业设置雷同化和教学内容趋同化,既脱离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能力,也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体现出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致使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人才目标定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内容优化的总体思路是:
首先,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对通识课程进行筛选。应用型人才不是通才,更不是万能人才,不可能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要有针对性地精选通识课程,能把那些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课程,安排在通识课程体系架构之中。同时,要尽量压缩通识课程的学时学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养成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使通识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按照“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原则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除了通识课程之外,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四个模块组成:一是“基本理论与方法”模块,集中体现“理论精深”的原则,侧重于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实验与技能训练”模块,集中体现“训练有素”原则,侧重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与锻炼,不过,由于这一模块仍停留在知识把握与技能模拟阶段。因此,本课程体系还设有第三个模块,即“实习实训”模块,集中体现“操作专熟原则”,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模块是“拓展与提升模块”,集中体现“应用突出”原则,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拓展与提升(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前三个模块为专业必修课程,后一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
这一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育,体现了“理论精深”的原则。我们知道,以往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轻理论、重实践”的毛病,而应用型经济人才也必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否则应用型人才难以称之为应用人才,而只能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院本着“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第一模块只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当代西方经济流派等经济学基本理论课程,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经济文献学等基本方法课程。这样既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理论需求,也可为具有学术型倾向的学生考研升学奠定基础。二是增添了一些经济技能型课程,加大了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从第二和第三模块可以看出,其中不仅设置了经济学专业通常所设置的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还增设了证券投资、会计报表、税收筹划,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以及与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有关的实习实训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体现了学以致用、学而能用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以往经济学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之间,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之间,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经济学之间,都存在交叉重叠问题。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本课程体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或合并。再次,按照“少而精,深浅适度,与时俱进”的原则,整合同类课程和相近课程的课程内容,探索开发特色课程,避免单一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和课程内容重叠的现象。
最后,按照“先通识课程,后专业课程,再实践课程”的顺序,分阶段安排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继而提升”的顺序,以模块化课程为单位,安排专业课程进度(见图2)。就是说,要首先使学生形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知识基础,然后通过实验和模拟训练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再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对于实验和实践过程有了深刻体会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注释:
①事实上,国内外很多所谓研究型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这些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不是基础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应用性工作。我们把这部分高学历人才称之为“高端应用型人才”。可见,研究型高校的人才目标既包括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应用型人才,并且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12.[2]胡黄卿,陈菲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硅谷,2008,(11):136―137.[3]唐未兵,等.地方商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4]赵德武.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论文集)[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350.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must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However,because of the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many universities,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uch as the divorc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and inability to meet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Undergraduate economics major in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as the main goal,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module of the major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being profound in theory,welltrained,proficient in operation,and applicationorientated”,and arrange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s of “generaleducation,majoreducation and practiceeducation” and the order of “theorycourses,experimentcourses,practice course and then expansion and upgrade courses”.Key words:applied talents; economics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责任编辑:侯秀梅)
第三篇: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巢湖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教务处 陈兆龙 世纪末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 应用性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在高等教育中呈现较快发展趋势,应用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也逐渐清新,就是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个应用性高校面临的困境,本人通过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大讨论,结合我校实际谈一点个人思考。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应用型本科办学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而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社会一线的工程应用性和管理人才。这就是说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具有教学实践双重性,为此,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落实到办学过程中,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有区别于研究性和技能型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基础理论知识实用和够用,注重实践应用与开发能力培养,能够解决经济社会一线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为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我们要认识到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校企合作是关键。要解决好这个关键,学校和相关部门以及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关键中关键。
二、师资队伍建设几种途径
1.人才引进。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目标,重点建设能够支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新应用特色专业的优势学科,要围绕这类学科花大气力引进这方面人才,在学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不过这类人才引进不容易,稳定更不容易,因此在政策和后续保障工作中我们应有一定的措施,否则会“人才”两空。目前就我校实际,这方面人才我们引进要少而精,不应该是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2.继续学习。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激励教师有计划分期分批继续学习,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校能够适应学校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数量上还严重不足,年轻教师工作量较大,为此在选择教师继续学习的同时,要注意根据专业发展急需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对学科专业建设没有后劲的方向教师要限制继续学习,应引导他们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目标适当修正自己继续学习方向。3.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短期到在该专业建设在国内一流的学校学习深造,可以继续深造学习一门或几门课程,特别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二是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学习,注重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学习,要善于把教学实际问题和社会生产一线工作实际结合,从而提高教学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时间一般选择在假期较好。
4.聘请社会相关优秀人才参与教学活动。有两种途径,在我校新办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聘请其他高校相关教师兼职我校课程建设和教学。二是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参与我校教学活动,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较多的课程教学,改变我校双能型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现状。不论是哪种形式聘请的兼职教师,都要安排其他教师辅助教学并随堂听课,提升教学水平,也是一种变相培训和学习。
三、校企合作是提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地方性应用性本科院校主要职能就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根本思想。这里说的校企合作是具有广义的概念,即包涵学校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相关单位合作。
1.应用性本科学校担负着为地方经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应用性本科学校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才能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特别是重点建设和发展与区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 ,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只有校企合作,我们才能了解企业需求,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走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共同研究确立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其次在教学内容中能够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管理,在教学方式上能够有效实施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再次就是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终通过合作促进学生就业,通过企业对人才实际应用的评价来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校企合作。应用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需要双能型教师培养,为此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只有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学习锻炼,才能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同时,吸引企业优 秀人才参与学校教学活动,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实践带进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办学活力。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学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锻炼环境。
四、实施校企合作对策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1.一要调查研究。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到地方政府、企事业调研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地方大型企业或具有广泛代表的企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好我们的专业结构、规划好我们的专业建设目标,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校企合作,体现资源优势。校企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加深理解,了解彼此双方需要什么,有什么需要对方支持和我们服务的地方。校企合作有明显的优势是:我们有一定的人才资源优势,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企业有良好的实践平台,能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凸显我们服务能力,体现企业生产活力。
3.加强制度建设,体现政策引导,是加快人才培养重要举措。学校和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实践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哪些方面做保障,以及如何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等;同时,学校要从管理机制上重视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建立对实践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层次专业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科研与对外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希望学校要成立实践建设工作领导组,相应各教学单位也要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确保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4.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处于空前发展阶段,我们要意识到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培养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一线人才才是我们主要任务和目标,我想,只有我们先迈出一步,先主动一些,我们才可能主动适应社会,我们就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只是工作中所想,还不够成熟,不妥地方请指正。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四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总思路以及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路,并提出本专业后续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响应“卓越计划”及应该解决的生源保障、经费保障、教学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卓越计划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一、卓越工程计划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要求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高等院校要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计划要求高等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从总体要求上看,其人才培养应当具有“上手快,后劲足”这一基本特征。在具体的知识要求上,应当是“业务精、学识广”,在具体的能力要求上,应当是“适应强、转型快”,在具体的素质要求上,应当是“作风实,口碑好”的。淮海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应当如何培育自己的特色,如何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满足“上手快,后劲足”要求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建设特色不鲜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几乎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特色。许多高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区分不明显,区域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专业建设追求表象。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名称与内涵不符,存在专业改革只是变化一下名称,而没有在实质上对专业建设进行内涵的改造。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或者沿袭传统模式,或者照搬别校模式,没有真正依据社会需求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调整,出现专业建设与内涵不符,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落实的状况。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适应。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际为背景、以企业真正的技术需求为主线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确实是值得教育界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国家“卓越计划”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将“立足于市场,着眼于社会需求,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作为本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一所院校的特色来自于专业的教学特色。淮海工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本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适应国家“卓越计划“的要求,率先在本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力争将市场营销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专业。
三、淮工市场营销专业依托行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1.依托医药行业改革人才培养的背景。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和企业密切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完全和“卓越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所以在“卓越计划”的指导下,凸显本专业特色,本人根据连云港地方工业特色,大胆提出依托连云港医药行业培养营销专业人才,将“卓越计划”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理解为卓越营销师培养。根据《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结论,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时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业内知名人士如是评价。以化学药、中成药为主体,以医药包装材料和器械为辅翼的现代医药产业集聚而成的“中国药港”正在黄海之滨的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迅速崛起。作为迅速成长的“中国药港”,连云港开发区的新医药产业以其“强、大、新”的独特优势领跑同行业。淮海工学院地处连云港,与本地的龙头行业联合培养高等工程人才的战略思路是切实可行的。
2.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总思路。本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结合医药行业背景,立足地方,辐射全国,依托连云港市医药行业,结合我校化工学院和海洋学院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海洋科学等专业的资源,对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设立一个专为医药行业输送营销人才的营销专业。拟将连云港恒瑞、康缘、豪森和天晴四大药企建设成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四大药企能够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医药知识,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知识,部分专业课程,如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术学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完全可以在企业顶岗完成。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建立同连云港四大药企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够在行业背景下更有针对性的接受技能训练,真正实践“上手快”。计划第一届营销专业招生40人左右,成立一个试点班,根据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密切配合,加大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切实实践淮海工学院“上手快,后劲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商学院“1+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和江苏康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多轮磋商,目前已经建成了以“康缘”为实践基地的双方合作办学的试点班。根据“康缘”人才需求的地点和数量,经与淮工协商后确定该班的招生情况,并于2011年秋季招生。
3.师资建设思路。在师资建设上,聘请企业制药工程师、营销管理人员等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承担本专业的部分课程。对本专业专职教师采取进企业锻炼的形式,加强专职教师对该行业的研究,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医药企业能够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医药知识,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知识,专业的部分课程,如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术学等。
4.课程建设的思路。在课程建设上,通过和医药行业的专家充分沟通,有针对性的开设对学生切实有用的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合理建设,如大纲、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本校在和“康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根据康缘的需求确定了诸如中药学、病理学、中医基础理论等17门课或专题讲座。为了便于管理,拟定将该课程集中于第6学期开设。
5。专业后续发展的思路。在专业的后续发展上,可以考虑为以医药行业为依托的整个医药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培养市场营销人才,不断扩大营销人才需求容量,逐步实现本专业的专业建设的全面改革。所以在合作企业的选择标准上,力求能够与目前连云港市的四大药企合作,后续可以延伸到该产业链的其他企业。就目前和康缘的合作形式看,本专业的其他实习基地如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对这种合作形式非常感兴趣,愿意明年和本专业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以本人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后续发展中,可以在每年的上半年与意向企业磋商,根据该企业的需求定制下半年的招生计划,同时制定本专业本届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本专业不仅可以依托连云港市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甚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与意向企业进行合作。本专业的后续发展空间将大大增加。同时依托不同行业,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行业进行跟踪研究,若干年后,该营销管理教师可能成为该行业某一方面管理问题的研究专家。
四、淮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系统知识,熟练掌握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技术,拥有市场营销策划、推销和商务谈判的实务技能,有较高的营销沟通、关系协调及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外语基础,能在医药相关行业或其他行业从事市场营销实践,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市场营销专门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本专业拟培养学生三种基本技能,即:市场调查与研究技能、商务谈判与推销技能和市场营销综合策划技能。围绕该三种基本技能设计相关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了三种基本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本专业除了企业认识实习(康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外,特设三种技能的实习环节(可以在校内或企业进行),另外第7和第8学期学生在康缘制药有限公司顶岗实习,锻炼营销综合技能。
五、淮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上采取“3+1”式,即三年理论学习加一年实践锻炼。压缩一定的理论内容,从大一开始逐渐增加行业知识,开设化学、医药方面的课程,请合作单位的工程师到校开设相关课程,讲解医药企业的相关知识和组织体系。大二大三阶段大量增加营销专业知识,开设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推销、公关、策划和谈判技能。在实践环节方面,认识实习时到医药企业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大四阶段送到药企顶岗实习,由销售区域经理指导从事销售实践工作,同时完成营销策划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甚至毕业论文形式可以修订为综合策划方案的撰写。
六、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施“卓越计划”,与有关行业建立同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够在行业背景下更有针对性的接受技能训练,真正实践“上手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源保障问题。随着企业合作的增加及合作的深入,仅仅依靠每年从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统一招生(本校本专业仅40个名额)可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本人认为可以定期面向全校各类专业,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统一选拔,激励优秀学生自觉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习。为了激励学生愿意报名参加该试点班,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措施,但最重要的激励措施是国家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和经济导向作用,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提升工程师文凭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同感,使参与“卓越计划”的毕业生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
2.经费的保障问题。如果真正按照“卓越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生均教育成本和教师的劳动付出必定会大大提高,只有建立一种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卓越计划”实施才能持久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提高参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生均拨款标准,学校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收费标准或企业资助等形式。
3.教学管理中政策保障问题。合作过程中,企业教师的工作决定了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管理。校内教师进企业锻炼时如何管理,这还需从学校层面出台校外教师管理细则和校内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办法。而这些办法需要国家、学校出台系列激励措施,如给合作企业税收优惠、要鼓励研发与生产相结合,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或挂职;要从以往过分强调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转移到重视工程背景、工程经历和工程成果上来。
4.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和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学生在顶岗的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如何细化,怎样共同管理,还需细商。这种问题可以通过三方(学生或学生家长、学校和合作企业)协议的形式解决。
七、结语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卓越工程师培养不仅局限于工程领域,在管理、经济领域中同样需要培养卓越营销师、卓越物流师、卓越经济师等优秀人才。应用型高校要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需要国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走一条有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攀.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1):66. [2]张爱邦.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J].职业时空,2009(9).
第五篇: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讲座听后感
班级:14旅本2班 姓名:王珏茹 学号:1409101074 3月26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举办的“2017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讲座,这次研讨会围绕“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邀请到了会展行业各领域的行业领头人,有在会展专业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老师,以及在会展业从业历史悠久,能熟悉掌握会展经营与管理的行业大咖们。他们就自己所在领域的优势和丰富的知识面以及如何培养会展人,对我们会展专业学生的若干发展建议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极其丰富的知识盛会。我们也从中学习认识到了很多。认清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对我们即将毕业面临实习的会展专业生在这个行业所需的基本能力。
论坛上半场,围绕“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张健康教授以“一个平台 两大战略 三个维度 三种能力——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为主题,蓝星副教授以“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方面,如何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架构”,以及“如何办出会展专业特色”等会展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课题,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强烈共鸣,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提问展开互动交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论坛下半场,围绕“会展应用型人才职业发展潜力打造”专题,由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张哲乐副教授、何振副教授分别主持两场分论坛,以“会展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品牌视角下的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主题,嘉宾们围绕会展行业人力资源现状、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发展等话题,从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方、会展专业人才的供给方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对会展行业用人和育人的多元要求。
作为一名不久将要毕业的大三学生,通过此次讲座收获实在颇丰。第一,在将来工作生活中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在美深造多年,全球会奖精英联盟创始人赖承义教授多次提及到英语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根据他在美从业多年的丰富经历告诉我们大学生应该多出去走走,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尤其是在现在国与国内外经济贸易发达的时代,而且我们所学的专业和以后即将从事的会展业是需要放开到国际大舞台的知识层面。举办任何一个展会,不仅有来至国外的参展商还有国外的观众,因此语言是开拓国外市场的一个必备条件。除此之外,成都美博会从业十五年的销售总监兰莉也提及到了在她的从业经历中英语的重要性,以她接待韩国客户为例,为我们讲解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客户流失等问题。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方面应不断增强自己英语的知识能力,提高用英文发送电子邮件和专业英语的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来口语的平台,注重我们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局限于让我们会做题,能通过考试而已。第二,我们的沟通,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策划能力对我们同样重要。第三,我们每个人从生存阶段到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努力。第四,我们应有目标的去做事,从找榜样,学榜样,等同榜样再到超越榜样的一个过程中,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五,我们求职中应分为从高到低的五个层次:卖资历、卖智力、卖精力、卖学历、卖体力五个层次,要求我们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向高层次迈进。
通过本次论坛,我也知道了我们会展行业在当今时代是面临大机遇大跳板的一个时代,我们作为学生,应当努力学习,充分完善自身能力,在这个大机遇时代下抓住属于自己的一份机遇。再次感谢学校能为我们会展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这次宝贵的聆听机会,让我们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