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5年积淀 文化驱动潍柴璀璨未来
65年积淀 文化驱动潍柴璀璨未来
1946年,潍柴动力始建,2011年,潍柴迎来65华诞。作为民族品牌的中坚之一,潍柴动力的品牌影响力在近年来渐攀高峰。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并推动着他始终向前,探究潍柴动力内在的动力源,不难发现,这一种推动力,就是潍柴文化。
在企业内部,潍柴动力始终坚持“文化兴企、文化育人”,秉承“文化引领,战略驱动、主动融合,打造特色、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文化建设思路,用文化统领发展,用文化统一言行,逐步培育了执行力文化、激情文化、用户导向文化、融合文化、感恩文化,由此形成了独具潍柴特色的“动力文化”体系。有研究表明,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否成功,企业与企业间的文化融合,是关键。能够做好企业文化的融合,才能达到企业合作“1+1>2”的目的。2007年,潍柴为整合众多并购公司、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了以“包容、沟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促进了大潍柴文化的融合与再造,也使潍柴迅速成长为一个千亿级的通用动力供应商和全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责任:牢记使命,永保激情
潍柴动力的价值观核心:“责任为本”。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潍柴人动力澎湃:从1998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到2004年股份制改造完成,潍柴动力在香港成功上市,到2007年战略重组湘火炬;从搭建国际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到跨国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展现出潍柴人激情创业的风貌。
霍纯磊,潍柴动力普通一员,从他身上的故事,我们不难捕捉到潍柴文化的所在: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内乱,而此时25岁的霍纯磊还在潍柴集团驻利比亚办事处所在地米苏拉塔。一个人的安危,牵动了上至董事长谭旭光、下到4万名潍柴职工的心,谭旭光在2月22日早晨第一时间做出批示,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关注企业驻非洲服务人员的安危,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确保霍纯磊迅速安全撤回,并将批示同步在公司内网上的《董事长博客》上发表。博客发表后,短短半个小时,点击率迅速达到了2000次以上。在随后的10天时间内,谭旭光三次批示,潍柴职工在博客上传递了上万条祈福,潍柴集团各部门协同响应,紧急启动多种应急预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及友好中资公司的协助,帮助霍纯磊成功脱险,并安全打通了回家的通道。到3月4日凌晨,霍纯磊终于安全抵达上海。
记者问霍纯磊:“如果接下来,公司有机会,让你去驻外,你还会去吗?”霍纯磊回答简单有力:“当然。”现在,霍纯磊又奔波在国外的潍柴客户的工地上。
责任与“感恩”,这是潍柴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的生动体现。“只有企业对员工感恩,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才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只有员工对企业感恩,才能激发无穷的工作激情和强大的责任意识,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谭旭光说。
沟通:架起不同文化融合升华的桥梁
“沟通是整个集团文化形成的关键,是企业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化解分歧的良药。沟通启迪创新灵感,交流激发思想火花,让不同文化在交融中生长出新文化。”谭旭光把沟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潍柴集团旗下十几家子公司同床异梦,企业不仅无法实现整合最初预计的资源共享并形成规模经济,更为可怕的是,公司最终将成为一盘散沙。”2005年初,在潍柴重组并购湘火炬后,观察人士曾犀利地指出,融合谈何容易?
正是通过良好的沟通,潍柴在大规模并购后并没有出现“一盘散沙”,而实现了不同企业间的文化融合,达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为落实“沟通”文化,除了日常的企业文化活动外,潍柴还把企业文化交流列为每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会的一个主要议题,进一步促进了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沟通。这不但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的沟通,还促进了在价值观、管理、信息、情感等多层面、多角度的沟通,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了和谐氛围,切实增强了重组后企业的凝聚力。“人都是感情动物。各个企业都把心思放在了发展上,人才没有出现流失,这是企业重组过程中最难得的。”一位熟悉潍柴的业内人士感慨道。
包容:体现新潍柴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有容乃大。近年来,潍柴集团一直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重组最终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资本的力量,重组也不是两个或多个企业简单的叠加。由资本驱动的企业并购,要想最终实现“1+1>2”的多赢模式,没有文化的交融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1998年执掌潍柴起,十几年来,谭旭光的舞台上逐渐汇聚了重庆长江发动机厂、陕重汽、法士特、汉德车桥、法国博杜安、扬州柴油机厂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谭旭光在并购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合并,首先更需要的是理解、包容,要“和而不同”。一方面,把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优质文化进行提炼、集成并形成制度固化;另一方面,将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因子进行修正、剔除,形成统一的思想意志。
包容,是战略的统一和协同。为保证集团内产业协同目标落地,潍柴集团对下属企业坚持“授权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的管控思路,以及“战略统一、资源共享、独立运营”的治理原则,充分发挥各公司的传统优势和公司间的协同优势,打造潍柴集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无论是潍柴、法士特的执行力文化还是陕重汽的德文化,在潍柴集团都充分发挥了最大价值。
“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谭旭光认为,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各种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始终是时代的佼佼者。
第二篇:XX年潍柴动力实习报告
XX年潍柴动力实习报告
XX年潍柴动力实习报告范文【一】
非常幸运能够在这个夏天参加潍柴动力20xx年暑期实习生计划。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从一号厂、二号厂,到中机公司,再到发动机研究院,我们深入了解了发动机的构造,以及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过程。从零件的加工到发动机的装配、试车,最后经过成套工序,一件发动机生产完成。在发动机研究院的电控部门,更是让我了解到发动机ECU部件的控制原理以及作用。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不仅使我对发动机的结构、核心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所学过的有关机械加工、电路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潍柴动力的企业运营与WOS精益生产有了一定的了解。
潍柴动力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使命,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形成了“责任、沟通、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是:以整车整机为龙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成为全球领先、拥有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工业装备企业集团。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潍坊为中心的全系列动力产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的重型汽车和传动系统产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功率发动机和轻型车产业基地,以株洲为中心的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扬州为中心的轻微型汽车动力产业基地。
其中,“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 等品牌,在国内均处于市场领先和主导地位,形成了品牌集群效应。XX年9月3日,公司与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用叉车制造商之一和液压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凯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企业核心技术直接步入全球领先水平,彻底改变了我国高端液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内一流水平的产品实验中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潍坊、上海、重庆、扬州、西安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依托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企业先后承担和参与了22个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和7个省级重大项目,获得产品和技术授权专利1437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45项。
同时,全系列车用国IV、国V柴油机均已完成排放认证,自主ECU电控系统成功配套天然气发动机,WP13大马力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发布并上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7月18日 企业文化介绍、公司级安全培训
7月19至 21日 企业参观
7月22至 28日 一号厂加工二车间
7月29日至8月4日 二号工厂
7月29日 二号工厂入厂培训
8月 1日 二号工厂成套车间
8月 2日 二号工厂总装车间
8月 3日 二号工厂试车车间
8月 4日 二号工厂加工二车间、实习总结
8月 5日至8月11日 中机公司
8月 5日 中机公司入厂培训
8月 8日 中机公司技能训练场
8月 9日 中机公司加工车间
8月 10日 中机公司装配车间
8月 11日 中机公司试车车间
8月 12日至8月16日 发动机研究院电控部系统工程开发室
一号工厂的加工二车间主要生产的产品是WP9,这一机型的推出填补了潍柴9升机型的空白,完成了潍柴系列发动机的3升到13升机型的全面覆盖。潍柴WP9主要使用的车型为轻量化牵引车和公路载货车,具有低转速大扭矩动力特性,整机结构设计上采用集成度高的机油滤清模块、整体式缸盖、中置凸轮轴后置齿轮室结构,在提升性能和降低重量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一号工厂加工二车间的生产线有加工二车间及二号工厂的加工车间不同的是它是一条柔性生产线。这使得它的设备利用率高,并具有运行灵活和产品应变能力大的特点。但是目前这条生产向还在调试当中。
一号工厂和二号工厂的生产线布局基本相同,产品生产需经过加工车间、装配车间、试车车间、成套车间。在这两个生产厂的实习中,我深入了解到一件发动机产品从缸体、缸盖加工到零部件组装,再到试车实验,最后到成套喷漆包装成为一件商品运出工厂的全过程。在这当中,也印证了很多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关于机械制造装配的知识。
在这两个生产厂的产品介绍中听到“蓝擎”这个概念,后来了解到所谓“蓝擎”是英文“land king”的音译,取义为“陆地之王”。潍柴蓝擎发动机是潍柴品牌战略的关键决策性系列产品,包括WP10、WP12、WP13。XX潍柴蓝擎柴油机正式大批上市,如今潍柴蓝擎发动机俨然已成为世界顶尖动力的代表。
潍柴WOS精益生产的管理方式也被反复提及。工厂的师傅表示,精益生产带来的不仅是新工具、新方法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工人的意识和观念,推动了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精益生产这一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哲学,在潍柴动力已经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实施,这说明作为国内领先的发动机生产厂家,潍柴动力也必将在世界发动机生产企业中占据领先位置!
由于中机公司是个老厂区,相比较一号厂和二号厂的生产条件,中机公司明显要差一些。在中机公司的实习中,我们参观了技能训练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试车车间和成套车间,在中机公司,试车车间和成套车间的工作没有分得很清。
中机公司的生产设备比较传统,比如有车床、凸轮磨床、钻床,不像一号厂和二号厂大多是数控加工中心。这使得我们有机会更加深入了解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包括曲轴、凸轮轴、缸盖等。
在中机公司的加工车间,这里的设备大多是德国道依茨公司的生产设备,据师傅介绍,这些设备都使用了有30年以上,但是相比较国产的设备,无论是加工精度还是设备的故障率,这些德国设备都要好用的多。以前常听老师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比过外发达国家哟呵落后很多年,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差距。
在发动机研究院,由于我的专业是机械电子,自己也对电子电路的控制比较感兴趣,我选择了到电控部门的系统工程开发室进行实习。
电控部分为系统工程开发、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硬件底层、通讯五个科室,系统工程开发科室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对发动机系统的控制制定策略。系统工程开发室又分为零部件、整车、燃油、进排气、后处理、OBD等小的方向。
由于我们是最后一个小组,在研究院的学习只有三天,系统工程开发科室给我们的安排是每天进行两个小方向的培训。主要有传感器执行器原理及接口电路介绍、整车方向简介、扭矩进排气培训、燃油系统控制架构、OBD简介等。
在这些培训中,我了解到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电控系统常用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原理及接口电路、执行器驱动电路简介、整车方向工作内容、扭矩路径及柴油机进排气系统概述、燃油系统技术路线、高压共轨系统架构、WISE15燃油系统控制架构、后处理系统、OBD简介等。
要想对一个对象进行控制,必须先了解这个对象。由于之前所学专业的原因,对内燃机的构造不太了解,对内燃机的了解大多是这此实习中同学自己观察、请教师傅和内燃机专业同学所得,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所以,有关内燃机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还要大大加强。
在电控部的实习第一天是周六,周六下午照例有电控部的部门例会,我们实习的同学有幸也参与了此次的会议。在部门例会中,总结了本周本部门的工作,对下周的工作也做了很多安排。在这次会议中,我们对电控部的系统工程开发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氛围都有的很多了解。
在例会的最会,系统工程开发部的王彦波博士向大家作了PHEV燃油能耗评价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欧美国家的燃油能耗评价标准和国内的燃油能耗评价标识的介绍,王博士的培训让我们对发动机的知识又更加深入。我了解到,研究院这种培训有很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做法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学习和做到的。
XX年潍柴动力实习报告范文【二】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重点骨干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发电等大功率动力配套市场,排灌和船舶动力,主导产品应用于重型汽车、豪华大客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以及发电和船舶动力,成立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潍柴动力发动机计算机诊断监测网络系统,企业使命:民族动力,企业目标:打造世界动力的驰名品牌,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农用内燃机是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
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工作循环(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行程)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内燃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经济性能好,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较好。但它的主要缺点是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振动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柴油机是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重点骨干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发电等大功率动力配套市场。公司主要生产WD615、WD618 柴油机,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斯太尔柴油机等。公司致力于内燃机科技产业的发展,拥有国内领先工艺装备水平。
(一)厂区概况
潍坊柴油机厂为国有大型企业,占地15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0亿元,年生产能力1000万千瓦,是
国家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重点骨干企业。
企业主要生产 WD615、WD618、226B、6160A、6200Z、X6170、8170Z、、L+V20/
27、12VE230 等十大系列柴油机,共6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以及发电、排灌和船舶动力。
企业致力于中国内燃机产业的发展,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 WD615、WD618 柴油机,与德国道依茨公司合资生产 226B 柴油机,产品开发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总体工艺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品排放达到欧II标准,为环保型产品。企业生产的 WD615 柴油机,被评为全国十大
畅销名牌产品,并被选定为驻港部队军车和国庆50周年阅兵用车指定发动机。
企业在国内同行业率先通过了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以高技术、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饮誉国内外。
一 企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