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

时间:2019-05-14 21:4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

第一篇: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

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

摘要:本文简要指出了对中职课改语文学科的错误理解,分析了语文课程改革中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根据,并提出了作为一线教师依然必须立足课堂开展课程改革。文章主体部分着重阐述了关注“终身发展”的语文课改应当确立的四个观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即:成功教学观、快乐教学观、互动教学观和大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课改 终身发展 教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尤其是专业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成效也初露端倪。而作为文化课程之一的语文课程,应当怎样融进本次课程改革,应当怎样改革才能更适应“人的发展”,到底是彰显其工具性,还是体现其人文性依然说法不一。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有的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本次课改与语文学科毫不相干;也有的教师错误理解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语文学科中开展“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也有教师在学习了新课改理念后,把语文学科定位在为专业课程服务,配合专业课程做好基础性、工具性工作。显然,这些理解存在偏颇甚至错误。

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中职语文课改,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最根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立足点依旧是课堂,所以不管是要突出工具性还是要突出人文性,不管是要强调基础性还是要强调服务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立足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都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关注“终身发展”,是教育最终目标。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既是其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试看目前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教师在上面无聊、无趣、无味地自言自语,为的是尽早按照原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把任务“讲”完,学生在下面堂而皇之睡觉者、发短信者、看课外书籍者不胜枚举。这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结论的灌输,轻过程的享受;重独立的认知,轻情感的体验式的“呆板”的课堂教学,不仅让课堂的环境不和谐,让师生的心情不舒畅,更带来了教学的高耗费,低效率。追其根源,是我们的教育者没能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

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是传统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亚里斯多德还是孔子,都强调以人为本。在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变周期越来越短,职业更替与社会流动却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里,一个国家仅靠培养“精英”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它必须依靠全体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因而,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以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切实的自学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与不断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是现代教育教学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弘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教育只有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理念要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发展,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唤。现代教育理论,一是强调个性教育,二是强调多元智力培养。现代社会知识经济与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都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关注“终身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

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一再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一再强调的要体现“多元评价”,关注“人性发展”固然是“人本”理念的有效诠释。但笔者认为,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除了要践行上述理念外,更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观念开展课堂教学:

1.成功教学观,品味收获的甜蜜。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怀着挫折感与失败感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中考的失败更在他们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成功对他们来说已是久违的期待,其内心有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强烈成功的欲望。

从本质来说,成功并非“精英”的专利,人人都能成功。在创新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学习并运用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教授的“成功智力”理论,倡导“成功人生”的发展观、“扬长补短”的学生观、“产品导向”的教学观,对我们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能以最佳的状态去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并最终获得成功,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对家长、对老师、对学校乃至对企业来说都一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最大的幸福。

运用成功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成功教学中,学生正确拟写了一份通知、设计了一份活动(培训)方案,哪怕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但这也是成功,教师就要适时地予以肯定;在成功教学中,学生能流畅地读完一则新闻或一本书籍,并对其有自己的评价,哪怕那评价还很肤浅,但这也是成功,教师就要适时地予以鼓励;在成功教学中,学生能运用工具书完成文本的音、形、义,能借助工具书去阐释文本中的各类“美”,哪怕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但这也是成功,至少是自我学习欲望的显示,教师就要适时地予以赞扬。在不断地成功体验和激励下,学生将在教师的“搀扶”下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2.快乐教学观,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理应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我们需要快乐地生活,更需要快乐地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加德纳提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惟有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快乐”的心境,才能让知识与能力自动地生成;同时,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它既强调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更强调学生对教师主体角色的认同,惟有这样,才能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负载着的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任,承担着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责,我们不需要戴着禁锢的镣铐去应对“普通高考”,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语文空间里自由的畅游。我们不需要划分段落层次,不需要总结中心思想,更不需要局限在单纯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让语文教学课堂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让学生发现、领悟“黛玉葬花”的凄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恬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雄奇与豪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里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激情,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压抑地接受向主动学习、快乐地汲取转变。

当然,作为中职的语文课堂,快乐并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也不是无压力的轻松。

3.互动教学观,碰撞交流的智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更要以沟通为基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受教育者是由他们自己来建立语文意识的,而不是从教师和课本上接受已经完成了的知识,因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教师的教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关注其“终身发展”。笔者曾就互动教学做过对比实验,基础相当的两个高一中职班,分别由请同一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新授《敬业与乐业》一文,一个班级采用互动式,另一个班采用灌输式,课毕后笔者随机各抽取了12名学生就相同的检测卷进行测试,结果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这些学生平均得分率在91.21%,而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这些学生平均得分率仅48.88%。可见,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增进学生的语文思想,如何使学生学会语文的思维,如何培养创造性的人,所有这一切都只能在沟通的、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职语文教师的互动教学观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合理而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把语文教学内容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完成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交换。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具备互动教学观的教师才能合理地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信任与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的直觉,才能体现出中职语文课程的现实性与研究性的实质。

4.大语文教学观,感受语文的魅力。

叶圣陶先生曾云,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这就是语文。这精辟的论断实则表明了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确立“大语文教学观”。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所以“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具体表现为课标、教材、教学参考。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其任务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当然就只能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大语文教学观,需要我们把课程不仅仅理解为教材、学科知识,更需要大胆地把它理解为体验课程,生活课程。这样,我们中职的语文课程就不再是封闭、专制、静止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开放、民主、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并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它要求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深入地钻研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课程资源;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再以狭小的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还要把目光伸向教本之外、教室之外、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师生周围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切实加强课内外联系,搞好课内外结合。

把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把诚心品格、合作精神、礼仪素养、创新能力等文化元素融入语文教学;把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社会公益事业等融入教学内容,让语文内涵不断地拓展;把音乐歌词、课外健康读物、诗歌朗诵、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情况去演绎和解释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及口头表达能力。总之,把生活中的一切融入语文,我们会发现,这样,不仅拓宽了语文的天地,更让学生“终身”享受语文的乐趣。

综上,只要我们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把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快乐地交流智慧,快乐地分享成功,必定能让中职语文课改在整个职教课程改革中绽放“奇葩”!

参考文献: [1]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起止页码(62—65)

[2]骆玲芳、刘力、胡承东.《成功智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J].浙江教育出版社.起止页码(106—107)

第二篇: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中职语文课改 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电气工程学校

刘建坡

中职语文课改革一直处于提倡、摸索的阶段。长时间以来,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人所用,原因在于中职语文教改的脚步始终战战兢兢,畏首畏尾,难以走出尴尬境地。

一、语文课的尴尬

1、来自学科本身的尴尬

我曾问过正在进行电工电梯技能操作的学生:是接线好玩还是语文课好玩?他说:“当然接线好玩。我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把线捋直,按照老师要求的接好,固定好,我自己就可以判定出成绩。语文则看不见摸不着,好不容易会一道题又不考。”这个学生是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交口称赞的学生。

我还发现:这个学生不仅自己的手工作业很漂亮,而且他还能给我做示范,示范的过程全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蹩脚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老师,你这样;老师,你那样),言语中全部是名词和代词。

这现象恰恰道出了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许多语言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实际生活中它比任何学科更加依赖于人的感觉。语文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常常随人的知识水平、出身经历、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精确的答案。语文知识,则是在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元和一个个学期之间,其传授程度不同,往往呈现既是此又是彼相互交织、渗透、穿插、反复的界限模糊的过渡形态。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理解起来也会有所别。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的感觉是可有可无,一节课或几节课不听都不妨碍语文成绩;即便是认真努力的听好每节课,准确无误的做好每次作业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知道语文学科所考察的并不是某一时段教师所教授内容,交叉反复的特点决定了它考察的是人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母语教育程度。更何况母语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是在学习语文,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2、来自教学成绩的尴尬

大凡开设高职接轨项目的职校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成绩富有说服力的似乎莫过于高职接轨的成绩。纵观每一个学生、每个学校的成绩可以看出:在接轨考试中,语文成绩充当着“松紧带”的角色——如果本次考试数学成绩高些,作文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紧些;反之数学成绩低些,那么作文成绩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松些,以此来避免学生群体成绩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个平衡点表现在:凡是语文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100%升学。每一届学生的情况莫不如此。不难看出语文是蹲在数学的裙裾之下踮着后脚跟与英语竞走,其地位与难度可想而知。

在成绩面前是语文教师无能?还是不用心?在我看来都不是。尽管吕叔湘老先生早就有过“少数语文成绩高的学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课外”的论断,还是不能平复语文教师收获与付出严重失衡的心理。

这心理造成课改的脚步一缓再缓。

3、来自教学主体的尴尬

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我不想赘言。在语文课上,教师从不必期望学生通过文本“品出语言的言外之意”,也不必要求学生“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仅仅是有学生能“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意境”,语文教师就会倍感欣慰了。

事实上学生会把“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说成是“傻帽儿”;把自私虚伪的周朴圆说成是有情有义风流倜傥的富人而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学生不能与教材当中的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而没有这共鸣点做基础,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任何解读都是徒劳的。

主体因素构成了教改不知何去何从。

4、来自教学环境的尴尬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两节同时上的公开课中如果有一节是语文课,正常情况下选择听语文课的教师要在70%以上。原因在于:语文容易听懂;而且每位听课教师都有不少于12年语文课的听讲历史,很容易找出与本课的比照对象,这无形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

随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提法出现,语文课的任务越衍越重:字写得不好看,是语文老师没有教好;假条不会写,是语文课没有学好;甚至学生道德素质,也是语文课熏陶的结果。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课堂,似乎只有这样方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这对语文课改形成了不良的环境因素。面对如此尴尬境地,语文课需要重新定位。

二、语文课的定位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务。

1、学生个体发展的变化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能胜任特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变为“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度。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走过的一步。这变化是必然的。

2、学生群体的发展变化

从我校近三年报考高职考试的学生人数情况分析:06年4班,07年2班,08年1班,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我校08年高职班学生分布的专业情况分析:经法、电子、机电依次比为3:1:0。尽管文科类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应好一些,但是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热情逐年递减,说明学生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技能。这变化是实然的。

3、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实际意义。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需要调整。需要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过渡到“培养学生会说中国话”;需要把“思维训练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转换到“训练学生能听懂中国话”;需要将“教师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格和理念”调整为“培养学生能读懂些文章”,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向发展。可见,要在以前强调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同时,要更突显其工具性。这变化是未然的

那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需要语文教师深思。

为落实朝阳区教委有关文化课教学改革的精神,语文组对杨文尧校长《深化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报告和教研中心下发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水平达标等级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一边研讨一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情况、和教材加以剖析、思考,教师们一致认为:语文课改势在必行!

三、语文课改革

1、按学生需求构建课堂

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硬要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迅速”。我们的母语教学需要情感参与,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根据学生情感态度的起伏调整教学内容。既然学生不能通过周朴圆来理解教材的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来理解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矛盾,进而分析当今父子矛盾的症结;既然学生不能理解柳永《雨霖铃》所要抒发的情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朗读、书法比赛;学习了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描写而慨叹赢得生命的胜利,那么就可以接着续讲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家含泪的微笑所生成的艺术魅力;否则,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另外两位,可以讲莫泊桑的《项链》《羊脂球》,带学生一起描画因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公务员形象。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随着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律动,需要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共鸣。绝对不能忽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测变量的动态过程”这一点。

2、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既然学生不能溶于文本中的文学情景,那么我们就努力创造出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去操作,去体会。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最容易出现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现象。如果我们注重发挥现有教材的导向作用,发掘生活中实际可见的事物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应用写作素材,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会更多些。

在“公文”单元的复习中,结合学校刚刚进行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我这样设计语文课堂:以“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为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会议通知”、二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表扬通报”,三组给上级拟写“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四组做“会议记录”,五组推荐主持人和做“活动评价”。将公文单元中必须要掌握的文体都融合到活动课中,通过分工合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活场景的设计,学生会反响热烈。经过文体写法的点评,学生公文单元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在讲授消息、演讲稿、建议书等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训练内容:“学生正从学校食堂流失”(消息、调查)、“假如我是食堂经理”(演讲稿)“给食堂管理者的建议书”(建议书)等。到食堂就餐,对早餐质量管理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自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将写好的建议书抄录清楚,派代表送到食堂管理员手中。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真切的感到学以致用,自然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

3、大胆整合取舍教材

试想:假如一节课教师只提供两个信息,但学生对两个信息都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整节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意的;假如教师提供的是十个信息,我想其中总会有一两个信息对学生有吸引力。如果课堂上涉及到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又对每一篇都进行科学的取舍。无形中会加大课堂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当然这取决于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对此是否能够吸收?

例如:语文第一册前三单元有《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的威力》、《三个境界》、《我的读书方法》、《善读书则书变薄》五课,其中必讲篇目两篇,其余为自读课,我发现五篇课文都与读书有关,衔接时我这样处理: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注重《学习方法》,有了这种方法就能将《书读薄》。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注重发挥《思考的威力》,就可以使自己走进不可言传的《三个境界》。用读书一条线将五篇课文贯穿,将教学重点确立在“读书”上,而非面面俱到,不仅增大信息量,更使单元知识紧凑。与此同时,可以以教材的某一篇文章为基点,相同类文章扩展;向其同题作品延伸;向其相关联的内容延伸;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章扩展。

如此,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克服教材中距离学生生活久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篇目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对任何一篇课文重新设定教学重、难点,例如:《荷塘月色》不必大段的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重点可以放在反复听读、诵读、情感品悟上,两课时就可以完成;

同时,可以将富有哲理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研讨,更好的寻求学生与文章的契合点,这样教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自主课堂。我想:如果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我这样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学初每节课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个小故事。听完故事讨论:我讲的故事从哪来的?(读书而来)讲完每一篇课文后,我让所有学生数出作者自己创作的文字有多少?引用别人的文字有多少?讨论作者引用的文字从哪里来的?(读书而来)

如果我们写文章用到别人的文字会有什么好处?这些文字从哪里来?如此这般把阅读摘抄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析透彻。随后我留的作业就顺理成章: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1000字的基础上每周摘抄两篇与自己有共鸣400字。当然要有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随之出台,保证这项作业的有效实施。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随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刘国正说:“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有心人,要从易到难,从多到少有渐进的层次;还要有广博得视野,只要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的优秀时文,经典名著,优秀期刊都要涉及,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同时教会学生网上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鼠标在手就可以欣赏,如:“全景中文网”“木子书屋”“榕树下”“作文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网上阅读得到满足。当然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辨别美丑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

中职语文课改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任何课改都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成功与失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思考、实践,才可能在课改的领域里挖掘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大多数教师认可,对此我充满信心与渴望。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9《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刍议》沈寿鸿

2、《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年合订本

3、《情感激发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理性探索》王一建

第三篇: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随着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不仅要求在能源技术和资源蕴藏量上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要满足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的要求。经济——能源——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此我们对环境问题进行了一项统计问卷调查。当前,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这种环境危机将对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众多环境灾害、如硫酸烟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都与大气中的有害微量成份——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过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关,如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由大气S02所至,而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与碳氢化合物及NOx的光化学反应直接相关。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不断在提高。

如下图反映了我市市民民对本市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我市市民经常和偶尔关注大气问题的占到了调查对象的66%.大部分人认为环境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开始对环境问题不断的了解!

兰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之一,特别是在冬季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其污染类型赴典型的复杂地形城市的颗粒物和煤烟型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和威胁当地人们的健康生存,而且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保护兰州的环境、加速兰州现代化建设,科技界曾开展了一些兰州大气污染规律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但由于大气污染问题十分复杂,是科学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矛盾统一体。就科学问题本身而言,它既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多种自然科学还涉及到人口、经济等多种社会科学,再加之兰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这一问题更为复杂。迄今为止,无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积累,还是认识深度和广度还远不够。本研究的目的是就是要建立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提出最优化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为实现这一应用目标,我们拟以现有的中尺度模式为基础,发展新一代、高精度、高分辨率大气环境动力学模式及大气化学动力学模式系统。从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来看,它不但是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山区城市)大气污染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将是下个世纪初大气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近30年来,兰州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受到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强烈关注。省市环保界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甘肃省及中国科学院对本研究非常关心,已下决心为解决兰州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共同努力,这是我们提出和完成这项研究的基础。为此我们作出了一项对兰州环境问题的统计问卷调查!

第四篇:时代主题举世关注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时代主题举世关注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00年9月,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样的主题,自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这样众多首脑的聚会,必然引起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期望。

时代主题的变换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也离不开发展。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论断,十三大以后被我们党概括为“时代主题”。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追求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流”。

世界进步的主流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第一,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97年,发生在泰国的金融**,如一股来势凶猛的旋风,迅速扫遍整个东南亚国家,并波及全世界。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利益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二,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能不能站稳脚跟,能否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关键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解决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全球性问题中,除了和平与发展问题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比如,战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第五,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步履维艰的进程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已进了历史博物馆,也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

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悬殊的差别,既暴露了极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又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构成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不懈追求的目标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并曾出现过许多“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佳话。饱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更能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

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为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以独立自主为对外政策的根本立足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遵循,以加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对外工作的重点,全面对外开放,同西方国家发展平等互利关系,积极倡导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解决地区争端、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巨大作用。只要社会主义中国日益稳定、发展、强大,就一定能够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下载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终身发展是中职语文课改的立足点与归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