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信诈骗》征文
《电信诈骗》征文
小学组
《电信诈骗》观后感
小观小学三、一 石国立
辅导教师
张英
星期一的班队活动课,我们全班同学认真地观看了《电信诈骗》节目,那一个个因受骗而痛苦流涕,伤心欲绝的人们,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同时也知道了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陷阱,有这么多的骗子,还有这么高明的欺骗技术,并且这些事例就在我们身边,时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防范于未然。
《电信诈骗》节目向我们介绍了敲诈信诈骗;婚介、招聘诈骗;冒充亲朋熟人诈骗;中奖诈骗等事例,也让我知道了电信诈骗就是诈骗份子通过电话或短信来骗取钱财。通过这些事例来提醒我们别上当受骗,我们就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防范。针对这些骗术,我们班还一一的讨论了应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例如:在家中,我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说你中奖叫你汇钱时,我首先就要核实对方的身份,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家中的银行存储信息,更不会汇款,我会尽快告诉家人与他们进行商量解决。我更不会轻信好事,不贪图便宜,及时拨打110举报。
《电信诈骗》不但和自己有关系,而且和家人关系更大。我们一定要当好宣传小使者,把我们知道的有关诈骗的事例以及防范措施一并给家长们讲。当遇到类似的事的时候,家长们就不会因慌张想不出办法而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这样的节目的作用真大,除了我们小学生观看外,更应积极推荐给广大群众,同时张贴宣传防电信诈骗的警示语和宣传语。这样,那些电信诈骗份子就无缝可入了。
第二篇:防电信诈骗征文
预防电信诈骗
概括的说,电信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
有资料显示,仅2008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老百姓被骗走的钱就有6个多亿。骗子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各地,原来沿海多一点,现在西部地区甚至中部大中城市也屡屡发案。有的人被骗了以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瞬息之间家里毕生储蓄都被骗走。
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大量的电信诈骗案件,使受害人蒙受大量的财产损失,其实骗子的手段往往并不高明,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总结一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不强。要预防电信诈骗,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会掉馅饼。许多人喜欢贪小便宜,会在接中奖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上当受骗。
2、防止身份信息泄露。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不要轻易将填写有个人资料的凭证、单据等随手丢弃,这样会给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电子银行口令卡、U盾等,切莫将信息透露给他人。尤其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收到短信时,可以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只要仔细核实,就能将大部分的诈骗手段识破。如果还是不能确定真伪的话,就找家人或者朋友商量一下。如果是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比如是建行的信息,可以拨打95533核实。
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恐吓电话。遇到这一类的电话,不要惊慌,因为99%以上的“涉嫌洗钱”、“法院传票”之类的电话都是假的。这时你可以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拨打110电话举报。
5、平时的时候,多身边人分享一下这些诈骗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与大家共享,你也能得到一些诈骗的信息类,这样,你遇到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急于上当了。
最后大家应牢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因小利而受诱惑,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遇到任何可疑电话,要拨打报警电话咨询。相信大家做到这些,就可以将电信诈骗拒之门外了。
第三篇:电信诈骗
擦亮你的眼睛
——《防电信诈骗》观后感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让银行员工提高警惕性,所以我们进行了防电信诈骗的情景演练。通过情景演练揭露了几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1、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是称当事人有执行案件在法院,涉嫌经济犯罪,名下账户将被冻结,以此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共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2、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3、冒充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当事人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
4、冒充亲朋熟人诈骗。编造其家人或自己遇到车祸摔伤等谎言让当事人汇钱到指定帐户。
诈骗方式层出不穷,片中还给我们介绍了办理贷款诈骗、婚介、招聘诈骗、低价购物诈骗、敲诈信诈骗、钓鱼网站诈骗、重金求子等等。看了这个情景演练以后,我觉得这种既令人恐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放松一丁点儿警惕,就会给予嫌犯多一分的机会来进行犯罪活动。在各种诈骗犯罪中骗子的目的是骗钱,而最终将是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所以无论犯罪分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我们只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系、沟通,如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确保客户的财产安全!
我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擦亮自己的眼睛,明辨是非。更希望我们的犯罪分子能改邪归正,自食其力,还人们、社会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警方提示
1、电话欠费类:骗子假冒电信运营商用语音电话联系当事人,告知其电话欠费。当事人通过该语音电话询问时,对方谎称其在某银行办理的1张信用卡拖欠电话费,并要求对方向“某某市公安局”报案。所谓的“某某市公安局民警”又谎称当事人“身份证被盗用、银行卡需升级保护、侦查办案需要”,诱骗当事人说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转账骗走当事人银行卡上的存款。
2、消费类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称当事人在商场刷卡消费若干,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并留下电话。一旦回复电话,对方又谎称当事人的银联卡可能被盗刷,然后提供所谓的“某某市公安局”报警电话。当事人报警后,“某某市公安局民警”以“保护当事人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到ATM机上把银行卡上存款转至制定“安全”账户,骗走钱财。
3、退税类诈骗:骗子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当事人,告知其购买的汽车等高档商品可以退税,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一笔“手续费”。随后,又授意当事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通过转账方式交纳费用、领取退税,利用当事人不熟悉银行自动取款、转账业务的弱点,骗走银行卡上全部或部分资金。
4、中奖累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告知当事人中奖,并要求当事人回复某电话。如果当事人回电话,对方就编造各种理由,让当事人相信自己真的已经中奖了,接着就以交纳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要求当事人先将上述费用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等当事人发觉不对,已上当受骗。
5、贷款类诈骗:骗子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旦回复电话,对方则声称贷款需先交部分利息,当事人汇入其指定账户以后,对方又陆续要求先交纳“还款保证金”、“个人安全费”、“车辆安全费”等费用,步步下套,骗取钱财。
6、救急类诈骗:骗子冒充当事人的单位领导、老师、医生和朋友等特定身份,打电话联系当事人,以“自己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嫖娼被抓需缴纳罚款””、“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
第五篇:电信诈骗
懂得识别网络骗术还不够,电话骗术也要懂!
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电话诈骗术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
亲身体会的电话诈骗,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也就是2011年5月18日的中午,突然手机响了,手机里显示这样的一个+0196852202电话号码,当时就没考虑什么就接听了,然后就听到一个人工录音说你有一个包裹请拨打3979852领取,接着就拨打了这个号码3979852,然后是一个自称是中国邮政的女子的人跟你说,在X月X日有个叫XXX的人给你寄了个包裹,经他们那扫描出来包裹里含有 一张XX银行的银行卡和国家的违禁品(也就是指毒品),还说那银行卡里的存款有几十万,请问你认不认识这个给你寄包裹的人,如果是不认识的话,他还说叫你拨打5503580这个称是公安局电话号码叫你去报案,叫公安局来帮你协助调查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后果会很严重!说的真的很诚恳很逼真!当时的我真是给镇住了,也没想到上网去查查电话号码真假,就豪不犹豫就马上拨打了5503580这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拨通之后我就将那个自称是邮局的女子说的话全都跟这个自称是XX公安局XXX大队说了一遍,开始的时候这个自称是XX公安局XXX大队的人是这么说的:“你别急,你要报案?如果你是报假案的话后果很严重,我们这里的电话是有录音的,好,我上网帮你查查,稍等你不要挂机,我们查到了在今年的X月X日有个叫XXX给你寄了个邮件,邮件里面含有一张XX银行卡而且卡里含有几十万的存款和国家的违禁品(毒品),你可知道如果这是真的话情节严重的话那要被判处死刑的,因为你这个例子比较特别,你现在把你所知道的都要完全真实告诉我,包括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在什么银行里开过户?户口里有多少钱?有没定期的存款单什么证明的,只有这样才能把你的户口跟那个进行违法犯罪的户口给区分开来以便于他们把这个XX银行的户口进行冻结处理来进行追查!”等等说了一大堆。最后说了一句”我们会帮你调查清楚的,请你耐心等待."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很可笑。但后来经我冷静的思考了以后,发现这里存在几个漏洞。
第一,为什么他们会知道这XX银行卡里存款有多少钱?
第二,邮局打来的电话为什么还要叫你转拨另一个电话。
相信有经验的人应该不会理会这些电话,但是对于像跟我这样缺少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就要加倍小心了,因为现在的骗子的骗术实在是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啊!为防止上当受骗除了在网上多看些防骗的帖子之外,在日常生活里也要多加留意,不要轻易就相信陌生人说的话或接到一些莫名的电话就信以为真!不要给诱惑迷住!要自己冷静去辨别事实的真伪,这样才不容易上当受骗!希望这个帖子能对大家来如何识别骗子的骗术有所帮助吧!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江阴日报
▇肖首创肖遥
“你还有一个未签收的邮件”、“邮件内有违禁物品”、“警方扣押,转移资金”„„接到陌生人类似的电话或短信时,您得小心了。
陌生人打来催邮电话
“我一听就知道,这肯定又是个诈骗电话。”陈玉今年26岁,在某金融公司上班。昨天上午,她接到了一名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
“你有一个快递还未签收,赶快前去取。”“电话男”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让其赶紧通过服务热线和公司联系。
“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快递要过来。”不过,好奇的陈玉还是拨打了“服务热线”。
“服务人员”称,她确有一个包裹留在快递公司,但因其涉嫌参与诈骗,包裹已被某市公安机关扣押。随后,对方让她和该市“刑侦大队”联系。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陈玉再次与刑侦大队取得了联系。
“你的资产已经被冻结了,既然你确实没有参与诈骗,那你要赶紧将账户内的钱转移到安全账号内。”对方随之将一个所谓的警方安全账户告诉了陈玉。
“本身就在金融系统工作,另外我根本就没有快递过来。”虽然自己不会上当,但陈玉还是很担心:若是不明真相,或是辨别能力较差的人,确有上当的可能。
投递释疑
若是市民确实有未曾签收的快递或邮件,相关部门或单位会如何做呢?
昨天上午,记者就此事和市邮政局取得了联系。该局经营部门工作人员说,对于普通包裹,工作人员一般会下发通知单,告知收件人前往所属区域的邮局领取包裹。对于特快型包裹,工作人员都是上门投递,只有在连续2次投递不成后,工作人员才会下发领取包裹通知单或者电话通知,让收件人前往当地邮政局领取。
而对于一些民间机构的投递公司,投递包裹的程序与邮政局基本相同。
警方提醒
目前,该类诈骗案件正在我市及周边地区呈现。以“邮件多日未签收”为幌子,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发布虚假信息,抛出“邮件内有海洛因等违禁品,已被公安机关扣押”等信息。当受害人拨打“公安局电话”询问时,不法分子再次冒充民警以“受害人的身份资料已被犯罪分子掌握冒用,为了其资金安全,需要冻结其卡内资金”为由,诱骗受害人按照不法分子告知的操作方法进行转账。
“其实,当你无法辨识真伪时,一定要及时拨打当地警方‘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