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时间:2019-05-14 22:3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第一篇: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2010年7月广东、海南(以下简称“两省“或“双方")省委、省政府达成的共识,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两省更紧密合作,加强机制保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经协商一致,制定本协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合作宗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的总体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两省合作发展新思路,紧密衔接国家及两省“十二五“规划制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合作与发展新格局,携手打造我国相邻省份区域合作的典范。

第二条 合作定位

一、推动两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促进两省与港、澳、台地区深度合作,深化两省与东盟经贸合作,建设在全国乃至亚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更具发展活力、更具开放度的新兴经济区域。

二、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加快广东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和海南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建设,共同争取国家进一步政策支持,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

三、加快两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两省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热带农业等方面的产业对接,形成一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支撑引领作用的产业集群。

四、加快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促进人员、货物、信息、资金等要素往来流通便利,形成由国际航运、航空枢纽和物流基地构成的现代流通经济圈,建立有利于两省资源和生产要素高效整合的体制机制。

五、构建良好的区域环境,加强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交流合作,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共同打造宜业宜居生活圈。

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着眼扩大区域共同利益,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为我国改革发展积累新经验。

三、平等协商,合理对接。加快区域合作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争取将两省重大项目、专项规划纳入发展战略和国家规划。

四、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共同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要素便捷流通和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条 主要目标

一、到2015年,两省深度合作机制基本完善并成熟运作,在贯彻实施“纲要、意见”,推进跨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及便捷舒适无障碍旅游圈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对接融合,区域生态与环境质量较大改善,力争形成省际合作发展优势确立、成效凸显的新兴产业经济区域。

二、到2020年,两省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密切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经济圈和旅游生活圈,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门户,粤港澳琼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显著提升,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章 发展理念和政策互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发展理念的相互借鉴和政策体系的对接互动,深化共识,凝聚合力,推动两省合作发展走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第一条 “十二五”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互动

面向“十二五”及更长时期,互相借鉴政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领域专项规划的互动对接,为两省交流合作提供紧密协调、长效持久的政策支持。

第二条 实施“纲要、意见”相关政策通报

紧紧抓住“纲要、意见”同期推进实施的良好机遇,推动相关政策信息、资源的共享互利。以产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相关政策通报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协商。梳理政策支持需求,共同争取国家批准将“纲要、意见”中适合两地发展的政策拓展延伸,实现互动发展。

第三章 跨界基础设施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共同推进跨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构建发达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条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一、强化两部两省一委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同为前期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争取国家把跨海通道建设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二、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打造快捷便利陆路网。共同争取铁道部尽快推进沿海铁路深圳至茂名段建设及广州至茂名、湛江至海安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建成广州、香港、澳门至海口高速铁路通道。加快沈海高速公路湛江至徐闻段建设,建成广东至海南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改造徐闻火车站至粤海铁路南港(北港)疏港公路。

三、整合港口资源,按照客货滚装专业化、大型化技术要求,加强琼州海峡港口设施改造,建设琼州海峡两岸对接高效的客货运输系统,满足海峡运输需求。以湛江、海口、三亚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完善徐闻港口功能和布局,共同建设海口一湛江旅游航线。

四、完善琼州海峡运输合作机制,规范市场管理,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成立琼州海峡两岸省际客运协调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管理琼州海峡水陆联运及省际客运事宜。搭建两省道路旅游客运合作平台,鼓励开辟珠三角、粤西沿海港口至海南港口的水路客滚运输航线,最大限度提升运力资源使用效率。争取国际豪华邮轮公司开辟经两省多点挂港的新航线,共同促进邮轮经济发展。

五、落实泛珠三角地区机场战略合作行动纲领,构建功能互补、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航线网络。积极争取国家扩大空域使用空间,加快区域空中快线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支持航空企业在投资、销售、扩展业务等方面开展商业合作,促进区域航空通程联运。

第二条 能源基础设施

一、加强两省电力交换的能力,支持南方电网公司在跨海联网一期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增强省级输电联络线送电能力。

二、提升两省间能源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积极应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探索和推进能源应急运输资源整合,增强双方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三条 信息基础网络

共同推进两省骨干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和升级,提升信息基础网络功能,为两省发展提供信息网络支撑。在物流信息化,无线宽带城市、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管理工程、医疗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 蓝色经济

加大海洋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形成产业优势,合力建设南海蓝色经济区域。

第一条 海洋渔业

一、推动生态健康养殖。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深水网箱养殖、海水苗种生产方面的合作。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测信息沟通,定期通报相关信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南珠生产合作。充分发挥海南珍珠产业加工、展销优势,结合广东实施振兴南珠规划,共同提振南珠产业。

三、共同发展远洋渔业。建设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支持西沙渔业补给基地为广东远洋外海作业渔船提供补给服务,以海南三亚等地渔港作为广东赴南沙生产渔船的后勤补给、渔获销售及紧急救援基地。共同组建远洋捕捞船队,加大西、南、中沙渔场的开发力度,发展外海及远洋捕捞产业。

四、加大力度解决渔业资源衰退问题。共同采取措施保护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控制捕捞强度,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和建设海洋牧场力度,改善海洋环境资源,保障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 海洋资源开发

一、建设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基地。鼓励广东企业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基地建设,完善海洋油气开发相关配套设施,为海上钻井平台、船舶作业提供仓储、装卸、补给、检修及应急救险等服务。

二、加强海水综合利用合作交流,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能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人才交流合作,推进海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珍稀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合作,构建连接两省海域的保护网络。

第三条 海上安全生产

一、完善日常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及时沟通衔接琼州海峡船舶航路、禁航区、港外锚地、捕捞区、养殖区等规划,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和联合检查,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清理航道障碍物,共同打击破坏航道设施、阻碍航道的行为,保障通航安全。

二、建立海上巡航、搜救和事故应急合作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巡航和应急演习。加强海上安全监控和信息资源共享,互相为海域搜救行动提供积极支持,形成海上搜救与突发事件处置合力。

三、全面落实《琼州海峡安全通航气象保障方案》,联合制订实施气象观测仪器维护保养和经费保障相关措施,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第五章 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合作,促进农业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快推进两省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条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合作,建立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跨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强冬季农业生产合作,建立海南与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冬季瓜菜生产、销售协作互动机制,互通供求信息。合作建设大型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支持广东台山与海南临高合作建设临高万亩冬季瓜菜标准化基地。

二、加强畜牧业生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生猪、文昌鸡等畜禽产品经贸合作机制,建立跨省畜产品与商品种苗生产供应基地。

三、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支持广东投资者参与海南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四、加强农产品流通贸易合作,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安全畅通。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建立面向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便利通道,拓展市场,逐步搭建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

第二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建立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的交流、协作,互相通报植物疫情信息,实现南繁育种基地植物种子(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信息共享。

二、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合作机制,健全动物检疫信息通报机制,推进区域内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检疫信息和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信息网络共享。加强动物检疫监管合作,联合打击用假、掺假及使用违禁兽药行为,实现对动物产品的全程监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防止疫情跨省传播。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互认机制,互相通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特别是监测中发现的对方省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实行农产品标识和溯源管理。加强广东海安港与海南新港、秀英港、粤海南港在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沟通协调,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及法定检验单位检测结果互认。

第三条 南繁育种

一、推动两省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共同完善南繁育种相关基础设施,降低南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支持广东农业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在海南建立稳定的南繁育种基地,开展新品种展示及种子质量鉴定,为两省农业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推动两省种子贸易流通,共同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定期通报种子生产、供需、质量、价格信息。第四条 农业机械装备

一、推动农机政策对接,两省互认省级农业机械推广目录和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结果,互相支持将对方农机产品纳入本省补贴目录。

二、加强农机经营服务合作,互相支持农机经销企业在对方地域设立办事处(经销点)或与当地农机经销企业联营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机经销企业,优先列入补贴机具经销商名单。

三、建立热带亚热带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研发合作平台,开发推广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鲜果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加工处理设备,推广经济实用型遮阳棚、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

第六章 现代服务业

通过引进和合作,加快两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业水平,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条 旅 游

一、广东积极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积极支持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共同制订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推动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海洋主题类旅游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特色旅游观光带。

二、积极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双方旅游项目投资领域合作,组织旅游项目及旅游资源考察,开展旅游咨询服务,鼓励和扶持双方大型旅游企业跨省投资、建设和运营,拓宽旅游合作领域。

三、结合两省优势旅游资源,共同开发“一程多站”、优势互补的旅游线路,联手推介南海海洋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客源互换和市场互动。实施跨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支持海南建成广东游客的国内休闲基地。

四、加强双方旅游市场管理的合作,共同协调和管理跨省旅游市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加快两省旅游服务诚信体系建设,联合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机制。建立旅游信息预测预报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健全两省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和旅游投诉协调处理机制。

第二条 金 融

一、支持广东金融机构在海南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支持广东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南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鼓励广东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在海南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二、建立两省保险服务合作体系,共同探索为不同保险人承保业务异地提供保险后续服务的灵活模式。

三、建立金融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推进双方融资担保、信用评级、物业评估和会计审计等方面信息的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四、共同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环境,携手防范、遏制和打击跨省逃废金融债务的犯罪行为,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五、加强金融智力合作,推动两省在金融高端论坛、监管部门与业界、中介服务与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建立多层次金融人才培训交流机制,提升两地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第三条 物流与会展

一、支持广东物流企业在海南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专属商贸流通集散区,支持湛江市建设面向海南的物流合作示范区,支持在洋浦建设两省物流合作实验区。

二、加强机场、港口在促进物流方面的互惠合作,互为进出港航班、船舶及货物提供优先、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三、探索合作开发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有设施装备标准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四、加强会展业合作,充分利用广交会、中博会、深圳文博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等展会平台,促进两省会展业资源流通、运作规范、信息共享、错位发展,进一步提升两省会展业的竞争力。

第四条 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

一、鼓励平面媒体、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跨省投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联手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共同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集群。推动广东文化企业参与海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支持深圳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海南,建设海南国际创意港,促进两省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合作,充分发挥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作用,支持海南文化企业开展版权和其他文化知识产权交易,促进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流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化。

三、加强工业设计产业合作,广东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产业优势,为海南企业提供定向设计服务。鼓励双方工业设计单位互设研发设计分支机构。广泛开展工业设计技能培训合作,支持海南工业设计人才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学习培训,鼓励广东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南开办分院、分所和培训基地。

第七章 产业及科技创新

发挥各自优势,联合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加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条 产业转移及合作

一、促进两省产业转移和承接,支持两省企业落户对方的工业园,并享受对方的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利用广东制造业优势和海南丰富资源优势的互补性,加强两省市、县间交流,选准地区间的产业对接点,有计划地推进双方产业对接,促进两省中小企业合作与交流,建立起能够有效整合双方资源的产业集群。

二、利用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的机遇,推进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转移园建设,推进广东(湛江)与海南在钢铁、石化上下游配套产业,钢铁、石化循环经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和跨区域企业合作。

第二条 新兴产业

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攻关、产业化、市场推广、项目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二、加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海南在硅砂、天然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鼓励广东企业在海南投资或合作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生产及应用项目。

三、加强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推广利用,汽车零配件、车载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深化沟通,互创条件,开展合作。

四、加强信息产业合作,共同推动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信息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利用。联合推动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和三网融合。

第三条 科技创新

一、联合推动科技创新,围绕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等领域的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平台建设合作,推动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高新区、三亚创意产业园等与广东高新园区建立协作机制,联合推动广东风险投资企业与机构孵化高新技术创业。

三、加强示范工程建设,推广LED绿色照明工程及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等示范工程项目,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四、深化科研合作,推动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广东省内的国家级研发机构与海南建立合作关系,构建科研合作网络。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泛珠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共享。

第八章 市场建设

合作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携手应对贸易摩擦,共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一条 市场开拓

一、协商制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施方案,消除商品流通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障碍。支持两省企业相互开拓市场,合作开展贸易投资活动。支持广东企业在海南建设大型商贸城和特色商业街,支持海南企业在广东建设热带特色专业市场。

二、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合作机制,在应对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共享信息,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三、共同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引导企业强强合作、强优合作,共同建立面向东盟市场的商贸物流基地和贸易加工基地,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条 企业兼并重组

支持两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扩张、参股、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与扩张,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

第九章 社会事业

在社会发展各领域广泛交流合作,促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共同建设宜业宜居社会生活环境。

第一条 特区理论创新

加强两省社科理论研究机构在特区理论创新方面的合作研究,为经济特区继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条 教 育

一、加强两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化落实已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之间的合作。

二、鼓励两省高校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教育科研成果产业化。

三、开展两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

四、加强两省中等职业学校与对方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互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学习,拓宽两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第三条 培训及劳务管理

一、加强两省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平台建设,共同研究合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鼓励两省技工院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

二、支持两省共同建立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配置。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交流,共建高技能人才(技师)库和信息交流平台。

三、加强两省就业政策协调衔接,共同制定农民工技能培训合作计划,加快推进培训就业基地化,实现输出地培训与输入地就业对接,跨省就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与本地人员同等享受国家补贴的培训费。

第四条 人才合作

一、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支持双方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学术交流带头人和紧缺人才通过博士服务团、专家服务团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保障两省各行业领域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研发项目及重点学科的人才需求。

二、加大区域人才扶持力度,注意选派教育、卫生、科研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干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

三、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建立统一、高效、便捷的人才资源网上配置平台。

第五条 社会保障

一、建立劳动关系和劳动监察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用人单位劳动违法信.息共享平台,联手打击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

二、建立社会保障协调合作机制,畅通社会保障信息沟通渠道,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沟通交流。

三、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参保人异地就医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管制度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第六条 社会治安

完善“友邻携手、共铸平安”的警务协作长效机制,强化情报信息、反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重点人员管控、道路交通管理、海上管控、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协作,构建沟通顺畅、信息灵敏、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协作平台,共同提高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能力,促进两省社会治安稳定。

第七条 应急管理

加快推进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加强应急联合演练,共同制订处置区域突发事件预案,推动应急管理专家交流互访,完善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提升联合处置能力。

第八条 医疗卫生

一、积极探索医院管理体制、办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

二、推动两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多层次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医疗服务便利化。

三、加强卫生事业在科技、教育及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互相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研发科研项目,互相支持医疗卫生团队、骨干进修深造、参与培训。

第九条 计划生育及流动人口

建立经常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便民维权等方面的合作。协调卫生、公安等部门联手打击跨省“两非”行为,相互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推动基层加强合作,加大相互配合解决具体个案问题力度。共同探索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治制度。第十条 文化体育

一、挖掘整合两省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艺创作、展演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反映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类展览交流,宣传推广本土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两省各地市(县)之间共同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支持儋州市和惠州市轮流主办“东坡节”。进一步推进两省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合作。

二、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依托国际性文化艺术展览、展演、比赛、论坛等成熟平台,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携手加强与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共享合作成果。

三、广泛开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研学术及体育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联合打造区域体育品牌,促进体育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章 环境保护

完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加大污染治理合作力度,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

一、加强环保规划编制和实施合作,联合开展重要区域(海域)生态和环保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在规划目标和内容上的对接,积极探索推进环保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共同研究建立环保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机制。

二、共同依法保护海洋环境,加强陆源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入海排污口联合监控。推进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多方位的立体监测体系,提升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和海上污染应急处理体系能力,推动海洋事业协调、合理、有序发展。

三、积极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加强大气污染整治工作交流,合作开展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作,联合研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四、联合开展环境及海洋保护宣传,共同策划主题鲜明、体现两省特色的社会宣传活动。加强环境和海洋保护新闻宣传和舆情分析联动,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环境及海洋保护教育活动,共建环境及海洋保护宣教网络。

五、加强环境及海洋保护信息合作,建立相关信息交换机制,共同建设环境及海洋保护信息网络专线和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第十一章 机制保障

第一条 高层会晤

两省高层适时举行会晤,研究重大合作事项,指导和推动合作的开展。

第二条 联席会议

建立两省政府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落实两省高层会晤确定的合作内容,加大协调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作实效。

第三条 工作机构

两省分别明确工作机构,牵头落实有关事项。广东省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协助),海南省由商务厅牵头,做好合作事项的跟踪、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第四条 市县合作

推动两省市县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其它

第一条 有效期

本协议有效期从正式签署之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

第二条 协议落实

两省每年提出实施本协议年度重点工作,经双方协商后,按情况共同或各自推动落实。

第三条 修 正

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对本协议进行修正。

第四条 生 效

一、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二、本协议于2010年12月29日在海南海口签署。

第二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

一、合作背景

1.以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新常态下经济的重要特征。

2.为充分发挥上海大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资源优势和周边城市的自然资源及政策环境资源的优势,积极构建上海及周边地区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平台。

二、合作目标

通过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平台和积极、互利的机制,对上海及周边地区产业园区进行优势协调互补、资源对接、探索与指导产业园区发展新思路,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新时代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发挥积极而有意义的作用。

三、合作机制

1.建立双方或多边不定期会晤制度,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2.建立相关工作文件、合作信息的交流渠道,及时沟通双方在产业园区发展中的经验与有关信息。

3.建立以上海都市型工业协会园区建设专业委员会为牵头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指定联络人员,保持常态化的联系方式。

四、合作权益与义务

战略合作双方需共同努力实现预期效果。

1.经常按双方的需求,开展积极有效的联动活动。

2.有义务为双方的需求,发挥自己资源优势,提供有利条件。3.积极参加联动发展平台的各项活动,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五、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叁年,止2021年6月31日。

第三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内蒙古日出东方药业有限公司

乙方:赛罕乌拉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医药产业。鉴于甲方是以中药材的种植、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以及为中药材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的大型专业公司,并且拥有自己完善的销售体系和强大的市场销售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乙方拥有大面积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并且能够为甲方提供土地资源、野生资源和林下资源保障和支持。共同推动内蒙古中药材产业做优、做大、做强。现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在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秉承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达,成如下协议,供双方在协议执行中共同遵守。

一、合作的目的和宗旨

甲、乙双方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优质的土地资源,按照高起点、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原则,建立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科研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绿色、有机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满足国内外中药材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实现原生态自然资源与中药业、农牧业和谐发展的“共赢”局面。

1、双方在合作中建立的互信、惯例与默契是商业合作战略伙伴 关系的基础,提高效率与共同发展是双方合作的目标和根本利益。

2、本协议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双赢、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保守秘密、保护协作市场。

3、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共同进行市场开拓。

4、本协议为框架协议,是双方今后长期合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双方签订相关具体合同的基础。

二、战略合作关系及合作方式

1、甲、乙双方各自建立专业的业务团队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乙方授予甲方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双方确定区域确定业务的经营管理权,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平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全流程设计,并经双方书面确认后执行。乙方对通过甲方了解到的相应国家(或区域)等中药材的相关信息,信息共享,但乙方须对以上信息负严格保密责任。

2、甲、乙双方在战略合作中可采用的合作方式和操作方式 甲、乙双方同意在中药材种植、旅游观光、特色养殖业、林下经济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1、中药材基地建设。

种植基地:五年规划(2015年—2019年)。从协议签订之日起,甲方根据基地发展计划,2015年先发展种植基地500亩,为种苗基地建设打基础;2016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亩;5年内发展到100000 —200000亩。具体操作速度、数量双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合作方式:

第一阶段:甲方提供种子、种苗及全程技术跟踪指导。乙方负责土地资源提供。甲方确保种子的基源性,指导科学化种植,并负责产品的整体销售。做好第一产业中药材种植。

野生基地:在乙方保护区内野生中药材相对集中区域,进行人工抚育和补载,确定为一个或多个野生中药材抚育和半野中药材生基地。乙方无偿提供该区域使用权。

第二阶段:甲、乙双方同意,经过第一阶段的实施,双方可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加工环节。也就是进入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双方进入全产业链的整合:就是实现第一产业的中药材种植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与产业整合,形成完整的中药材全产业链,进行立体开发,呈现良性联动和互动大好局面。

前景价值分析:该项目通过通过三个阶段,可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与产业整合,并实现跨界经营,最终实现产值空间和利润空间的融通。并作为核心竞争力,保障该项目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2、建立中药材百草园项目。甲、乙双方共同选择适合观赏的多种中药材生长的荒山、荒坡,建立中药材百草园项目基地。

具体工作由甲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乙方无偿提供荒山,种植以观赏价值高的开花类为主的中药材,在其具有药用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可观赏性和旅游观光的价值作用,为项目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点。

3、开展特色养殖合作。甲方在保护区双方确认的区域内,开展具有该区域特色的野猪、鹿、野鸡、狍子等特色养殖项目,乙方无偿养殖用地及相关手续等服务。

4、林下资源的经济开发。甲、乙双方充分利用保护区内丰富的山野菜等资源,打造原生态的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的中、高端市场。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每年可以对乙方进行拜访、考察,以便于双方确定项目的顺利推进,并有权要求乙方提供必要的配合。

2、甲方可以根据对项目的推进阶段和实际出现的情况及时向乙方做出反馈,乙方应对甲方的反馈和建议做出积极的回应。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在甲方按双方约定付款义务的情况下,乙方有义务根据甲方与乙方签订的具体合同规定向甲方交付产品。

2、如甲方要求,乙方应配合接待甲方客户的相关考察,乙方承认并尊重甲方客户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未尽甲方允许乙方不得自行接触和泄露上述信息。

3、乙方有责任根据与甲方签订的合同,对其种植阶段产品的质量负责,并根据合同约定不得私自进行销售。

五、保密条款

1、双方应对其通过工作接触和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的有关对方商 业秘密严格保密,未经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除本协议规定工作所需外,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得擅自使 用、复制对方的技术资料、商业信息及其他资料。

六、本协议有效期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协议到期后,经双方书面同意后,本协议将自动顺延或。

七、对于协议执行中,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可制订补充合同,补充合同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如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协商进行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双方可向合同履行地法院诉讼解决。甲、乙双方可向各自所在地法院诉讼解决。

九、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 两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协议经甲、乙双方当事人盖章、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公章)(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

第四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甲方: 地址: 法人代表: 乙方: 地址: 法人代表: 鉴于:

甲方——【**公司】,是一家从事****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优秀的**供应商之一。

乙方——【**公司】,是**产品及服务的优秀供应商,有较高影响力的。

甲乙经友好协商,就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确定战略合作关系。

二、合作内容

1、甲乙双方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业务范围内,建立长期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各自利用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优先为对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和各项便利,并共同防控风险。

2、甲方承诺在现有和拟扩展的经营范围内及符合市场化前提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提供**产品,保证产品质量,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3、乙方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协助甲方拓展市场,以保证甲方**市场占有率达 %。

4、在战略合作过程中,甲、乙双方(包括甲、乙双方所属的分支机构)均应维护对方的企业理念、宗旨、价值观,以维护、提升另一方服务、业务方面商誉、形象、品牌等无形资产。任何一方员工不得有任何有损于另一方之商誉、形象、品牌的行为。

三、合作方式

a)甲乙双方共同建立高层定期沟通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b)甲乙双方可定期组织对对方公司的拜访、考察。

c)甲乙双方应定期通过会议、会晤等方式对双方战略合作状况进行分析 2

总结,并及时协商,协调双方的意见。

d)涉及到具体合作项目,甲乙双方可另行签定项目合同予以解决。

四、保密协议

任何关于甲、乙双方技术、财务、客户、产品等信息的任何纸制的和(或)电子文件、文档、复印件等一些载体均被视为提供方的商业秘密。

任何一方在未取得另一方的书面同意前提下,不得向其他任何与履行合同无关的第三方提供、披露、泄露或用于非本框架协议、补充协议目的外的任何场合、任何用途。

该商业秘密保护义务不因协议终止、解除、变更等而终止、解除或有所变更。若因一方违反该约定,另一方有权追究违约责任,并要求赔偿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五、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任一方若违反本框架协议,另一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违约方应就其违约行为对另一方造成的任何及全部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且非违约方有权随时单方决定解除本框架协议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本框架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其在本框架协议的,可根据其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情况而部分或全部免予承

担违约责任。

六、争议的解决

因履行本协议所产生的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任何一方有权选择将争议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除正在诉讼的争议事项外,双方应继续行使其本合同项下的其余权利,并履行其本合同项下的其它义务。

本战略合作协议及后续的专项合作协议相关的解释、修订、执行、解除、终止等法律关系均受中国法律约束。

七、其他

本战略合作协议是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是指导、促进双方开展全面合作的指导性文件,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甲乙双方涉及到具体项目再另行签订相关合同书,且甲乙双方签订的各项具体业务协议、合同均应遵照本协议所确立的原则订立。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八、协议有效期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从 年 月 日始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期满,甲乙双方另行协商续签。

九、本协议一式 份,甲乙双方各执 份,签字盖章即具法律效力。

甲 方:

代表人:

日 期:

乙 方: 代表人: 日 期: 5

第五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控股(集团)公司

********科技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

中国 北京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产业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

甲方:中国********控股(集团)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科技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中国********控股(集团)公司与********科技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坦诚交流、友好协商,本着平等尊重、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原则,一致决定就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成全面、紧密、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展开务实合作。双方就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背景

第一条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解决环境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实现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到汽车强国跨越的重要战略举措,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 9 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 为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务院、各相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行动细则,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工业转型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优惠的财政补贴支持,积极推广终端应用。目前及未来五年的政策环境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成长营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二、合作各方

第三条 中国********控股(集团)公司(简称“********控股”)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长期致力于大健康业务、国际化业务、商业物业等综合产业经营,拥有品牌影响力、金融资本、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势。********控股积极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下属子公司********集团浙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是专业从事新能源、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企业。

第四条 ********科技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集团”)是一家综合性产业集团,主要从事新能源、金融服务、国际国内贸易等业务,经过数十年研发积累,形成了具有世界绝对领先水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革命性地突破了核心技术制约造成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瓶颈。通过核心技/ 9 术产业化应用、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以及多维度资源整合,********集团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领域形成了独到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合作宗旨

第五条 各方应本着诚实有信、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原则开展合作,建立互信、惯例与默契的商业合作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第六条 各方应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市场、资本、金融、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充分理解、尊重对方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诉求,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

第七条 本协议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应作为双方今后长期合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双方签署相关协议的基础。

四、合作目标

第八条 甲乙双方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积极打造全球最具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共同塑造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第九条 甲乙双方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为环境保护、大气治理贡献力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9

五、合作方式

第十条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待核名)进行紧密合作,开展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销售推广。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陆仟万元整(¥60,000,000.00),其中甲方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乙方持有合资公司49%股权。合资公司投资成立具体事项,双方另行签订股东投资协议进行约定。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合资公司实行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合资公司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由甲乙双方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选举或任命,公司董事会由双方委派人员共同构成,甲乙双方各自委派一人分别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长为合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六、合作内容

第十二条 甲乙双方一致认可2015-2017年是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期,双方将紧抓这一产业发展关键机遇,以城市公交大巴为产品应用定位,迅速抢占市场,实现合资公司的跨越式成长。合资公司目标2015年签订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销售订单5000辆,预计实现交付约3000辆;2016年签订销售订单10000辆,预计实现/ 9 交付约5000辆;2017年签订销售订单20000辆,预计实现交付约10000辆。

第十三条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合资公司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单位为目标应用客户,重点开拓河北省、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北京市、上海市、广西省及其他任一方具有区位资源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

第十四条 合资公司完成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5000辆订单签订及1000辆成功交付后,甲乙双方可根据合资公司的市场和销售需求,利用浙江********现有经营地点的厂房和土地,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实现年产2亿安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扩增,为合资公司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配套,帮助浙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生产线总投资预计约人民币陆亿元(¥600,000,000),一期投资预计约人民币壹亿伍仟万元(¥150,000,000),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人民币贰拾亿元(¥2,000,000,000),年利税人民币肆亿元(¥400,000,000)。

第十五条 甲乙双方一致认同,应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创新金融模式,实现产融有效互动、资源优化配置,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解决方案,引导、培育市场和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忠诚度,加强合资公司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第十六条 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支撑,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9 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甲乙双方应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金融支持政策,发挥各自金融管道和资本运作优势,通过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运用产业链融资、订单抵押融资、融资租赁、发行债务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入长周期、低成本资金,实现资金有效利用。

七、利益分享

第十七条 甲乙双方应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清晰、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果和合资公司成长收益。

第十八条 乙方对甲方收益的承诺如下:

如一个财务年内合资公司实现销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不超过5000辆,乙方或合资公司向甲方支付销售收入的2.5%或每交付一辆车支付人民币伍万元(¥50000)作为甲方持有合资公司股权收益,按较高者计算。

如一个财务年内合资公司实现销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多于5000辆但不超过10000辆,乙方或合资公司向甲方支付销售收入的2.0%或每交付一辆车支付人民币肆万元(¥40000)作为甲方持有合资公司股权收益,按较高者计算。

如一个财务年内合资公司实现销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多于10000辆但不超过20000辆,乙方或合资公司向甲方支付销售收入的/ 9 1.5%或每交付一辆车支付人民币叁万元(¥30000)作为甲方持有合资公司股权收益,按较高者计算。

如一个财务年内合资公司实现销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大巴超过20000辆,甲乙双方按照第11款原则另行商定乙方或合资公司向甲方支付的金额作为甲方持有合资公司股权的收益。

第十九条 本协议第十四条的约定仅适用于2015-2017年合资公司销售的8米以上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8米以下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的利益分享,甲乙双方按照本协议第十三条的原则另行商定乙方或合资公司向甲方支付的金额。

八、工作机制

第二十条 甲、乙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网络,加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市场拓展、金融合作等方面信息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交互的叠加价值。

第二十一条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并加强合作互通机制,组织技术、市场、金融、财务、法务等相关专业团队,共同设立专项工作小组,保证双方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的顺利推进。

九、保密条款

第二十一条 双方应对其通过工作接触和/或其他渠道获知的有关对方的商业秘密严格保密,未经对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9 第二十二条 除本协议规定工作外,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复制对方的商业、技术或其他资料信息。

第二十三条 双方的保密义务不因本协议的中止、撤销、解除、终止而终止。

十一、签署生效

第二十三条 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两份,由各自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本企业公章后正式生效。

第二十四条 双方应根据本协议确定的原则和相关规定,就具体合作事宜另行签署相关协议以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项目进程。

(以下无正文)/ 9(本页为签字页)

甲方:中国********控股(集团)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 日期:

乙方:********科技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 日期: / 9

下载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丙方: 甲、乙、丙三方基于相互的信任,以及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考虑,拟定在广告传媒领域开展合作。三方均以优秀的企业理念与专业性,本着“互惠、......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北京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 乙方:北京报关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本着“强强联合、优......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 乙方 : 甲乙双方经过广泛的沟通、交流,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和力争双赢的前提下,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第一条 合作......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湖南华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乙方: 湖南欧冠国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鉴于双方有共同发展湖南通用航空产业的目标,经友好协商,秉着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交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 与上海乐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〇一七年五月广州 1 / 4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广州交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大沙......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中核新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职能,更好地搭......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上海宝山工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金石路1688号 负责人:张君乙方:宝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支路225号 法定代表人:李鉴戎......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武汉市 政府 与 公司 之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1 / 5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武汉市 乙方: 公司武汉分公司 一、 合作背景 为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区转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