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

时间:2019-05-14 22: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

第一篇: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

前言

解救中国零售自有品牌的永远不是和品牌巨头抗争,而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适时、适量(数量和质量)、适价提供给消费者产品,是供给和需求高度衔接的艺术。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看到自有品牌在中国正在茁壮成长,不断渗透入新的品类,背后则是零售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我们发现无论是全国性的大型零售商,还是地方的龙头企业,都对自有品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其视为对抗来自各方面商业竞争的有力武器,视为同行比拼的法宝。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零售自有品牌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总体平均大约只有2%左右,相比发达国家平均30%-40%的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中国零售自有品牌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

什么是自有品牌战略

自有品牌是零售商自主发展的品牌,是一个和制造商品牌相对立的概念。随着我国零售行业发展日趋成熟,自有品牌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对行业和企业正在带来重大的影响。自有品牌战略是指零售企业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需求特征的信息,提出新产品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开发设计要求,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或者自行建厂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内销售的战略。由于自有品牌能够给零售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赢得顾客的忠诚,因而受到越来越多零售商的欢迎,开发和销售自有品牌商品已成为世界名店广泛采用的营销策略。

实施自有品牌的战略意义

1、对于零售商而言: 有利于增强商品的竞争力

自有品牌的实施有利用增强商品的竞争力,最突出的表现在它实现了商品的低价。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型零售企业自己生产或组织生产有自家标志的商品,进货不必经过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流通费用;

二是自有品牌商品仅在本企业内部销售,其广告宣传主要借助自身的商誉资产,自有品牌商品耗费的广告费大为减少;

三是自有品牌商品的包装简洁大方,节省包装费用;

四是大型零售企业拥有众多连锁分店,进行大批量销售,使生产取得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薄利多销;

五是由零售企业提出的新产品开发设计要求,显著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有利于形成特色经营 如果仅仅经营制造商的品牌商品,那么零售企业之间在商品品种构成方面基本上相同,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

实施自有品牌商品战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组织生产和供应某些自有品牌商品,可以使企业的商品构成和经营富有特色,企业以自有商品为基础向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借助于商品又可进一步强化企业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企业自身对消费者独特的诉求。有利于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优势

大型零售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一些信誉好、知名度高的零售企业将以企业自身名称命名的商品通过在企业内部销售,可以把商场的良好形象注入到商品中,使得人们很容易把企业的优质服务和严谨管理同自有品牌商品的优良品质联系在一起,进而转化成对商品的信赖和接受,而自有品牌商品的成功经营,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

因此,自有品牌战略的实施,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流动起来,也等于给企业增加了利润来源。通过商品赢得商标的信誉,使这种商标的信誉最终变成企业的信誉,从而赢得稳定的市场。有利于掌握更多的自主权

传统零售企业只经营制造商的品牌商品,这种“搬运”式的经营方式使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价格和利润受厂家的限制。

如果实施自有品牌战略,企业就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特性的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或自行设厂生产,迅速推出顾客需要的相应产品,最终在本企业内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取得市场经营的主动权,同时也获得了制定价格的主动权。

企业不仅获得商业利润,还可以获得部分加工制造利润,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零售企业成为市场经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厂家的销售代理人转变成为顾客的生产代理人。有利于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大型零售企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收集消费者信息的能力和营销能力上,自有品牌战略的选择,使大型零售企业的这种优势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他们直接面对消费者,能够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并及时做出反应,大数据在零售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使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从这一点看,大型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往往能够领先生产者一步,无形中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实施自有品牌战略,首先要求零售企业的经营者要革新经营观念——以“主动营销”取代传统的“被动零售”;其次,要求零售企业必须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因为此时的零售商不仅只是销售商品,还要负责产品开发设计、品牌管理、生产与质量检验、促销宣传等一系列复杂的整体营销工作。

商品品牌是商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的市场表现,是企业信誉的标志。零售企业的全体员工必须积极工作,竭尽全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保证质量为核心,共同维护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信誉。

2、对于制造商而言:

可以更好的利用闲置的剩余生产力,提升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与零售商的合作,利于竞争和发展。

对于强势渠道的制造商,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有无可撼动的地位,合作并不会动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3、对于消费者而言: 消费者是最终的受益者。他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并且自有品牌也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能给顾客带来真正的实惠。

不仅仅是“贴牌/自营/直采/直供”的产品。目前国内大部分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主要为贴牌产品,其次是直营/直采产品,真正称之为自有品牌的产品少之又少。

自有品牌的目的是依靠自己的渠道能力,向上打通供应链,适时、适量(数量和质量)、适价提供给消费者产品,是供给和需求高度衔接的艺术。

发展自有品牌的策略

实施自有品牌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营销差异化,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差异化,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做法:

1、采取替代战略:主张提供“高质量——相对低价格”的产品。

具体在制定自有品牌价格时,以同类商品的制造商品牌价格为标杆,再根据顾客的感知差异,进行价格调整。在商品陈列时,同类商品中的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进行临近陈列,让顾客易于比较。

2、采取补充战略:主张进行差异化补充,避免和制造商品牌商品面对面竞争。

具体在选择自有品牌的种类时,考虑此类商品中现有制造商品牌的情况,如果制造商的品牌数越多,制造商投入的广告及促销密度越大,该自有品牌的市场分额将会越小。

最成功的自有品牌是那些与现有品牌相比具有明显“优点”的品牌。这些“优点”可能是产品质量、服务便利,也可能是低廉价格。对于自有品牌来说,定位不明确不可能成功,但定位不一定以价格为基础,如果一个自有品牌与其它品牌的差异仅仅是价格,那它将会很快消失。

自有品牌发展的趋势

确实有一些趋势正在推动零售商将自有品牌作为一个业务突破口,这些趋势包括品牌客户的忠诚度正在减弱、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变化、以及价格竞争压力等,而自有品牌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缓解价格竞争压力:

一是提供其他商店里没有的产品,这样压力就会比较弱,甚至可能不存在;

二是自有品牌产品来自零售商,成本较低,零售商可以以低于其它品牌产品的价格出售同类型产品,还能获得不错的利润。从目前自有品牌发展的趋势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自有品牌和零售行业的集中度呈高度相关。

当行业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CR4(前4位企业市场占有率)接近或超过25%时,自有品牌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全球自有品牌发展主要分为三类代表:

欧洲国家国土面积小,零售行业集中度最高(CR4>60%),自有品牌占比在50%以上; 美、加等国土面积较大的发达国家,零售行业集中度较高(CR430%-50%),自有品牌占比在30%左右;

而自有品牌发展最具潜力的国家是中国、拉美国家。当前中国自有品牌的占比不到5%,而零售行业的整合正在加速,未来几年里自有品牌占比整体有望达到20%-30%水平,个别企业可能会超过50%(例如盒马)。

2、零售商开发自有品牌能够显著提升利润空间。

一般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在50%左右,远高于制造商品牌(零售商毛利率20%)。如果国内零售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5%-10%,利润率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成功的自有品牌能为零售商建立竞争壁垒,形成有效的差异化优势。

3、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中国消费者不再追求单纯的“低价”,而是追求健康、品质、便利。

4、中国的商品质量保障和欧美仍有落差,尤其是食品安全,消费者依然高度依赖大品牌的质量背书,零售商很难完全取代这些制造商品牌。

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

1、选择适当的品类:在选择进入的品类时,充分考虑该品类的目标顾客群对自有品牌的接受程度、产品开发与自身的定位是否一致, 同时考虑供应商和自身的物流和管理水平。

2、不只是简单仿制:一方面“拷贝”成功的制造商产品,另一方面以目标消费者为导向进行产品改良和新产品开发。

3、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控。

4、推行SPA模式:以目标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全程参与商品设计、企划、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通过纵向整合供应链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目前大多数零售商侧重于发展低端自有品牌,对供应商的压价现象非常普遍。而面对如此的压价,自有品牌供应商只能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努力完成订单,从而为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另外,目前国内所谓的自有品牌供应商,大多数只是代工企业,只是希望能够拿到零售商的订单完成生产,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缺乏热情,只是把自己现有的产品换个包装交付给零售商,或者因为压价原因而将低于自己现有产品质量的次品换个包装交付给零售商,对零售商的自有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

反观国际自有品牌供应商,他们在产品开发和包装设计上投入巨大,并不亚于一线品牌商。与他们相比,国内自有品牌供应商实在是无法为零售商提供有效的帮助。好的自有品牌供应商能够反向开发品牌产品,主动向零售商提供关于产品方面的建议,而不仅仅是更换下包装。因此,零售商和供应商应相互扶持、相互培养,才能达到零供双赢的目标。这也是盒马所倡导的新零供关系。2018年8月成功召开的第二届自有品牌展会上,包括京东等各大知名企业相聚展会,在国家自有品牌市场自我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这次展会向市场和用户展现最新的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定位。不少同行业者已经提前预定2019年8月21日,将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第三届国际自有品牌博览会,由此可见一斑。这些现象无不传递着明显的信息,今后在自有品牌市场上的发展格局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自有品牌发展的终极目标

上面介绍的都是初级阶段有形商品自有品牌的发展,而自有品牌发展到高级阶段还包括无形商品自有品牌的发展,它的终极发展目标是:构造一个从生产制造到零售终端,从民生保障到中产消费,从商品零售到整合金融、物流、商贸服务多项周边业务的全产业链共享经济生态圈。

第二篇: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未来五年发展前景

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未来五年发展前景

一、小麦生产的变化

观察中国小麦产量变化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最近十年,中国小麦的产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波动过程.

全国小麦产量在1997年达到12329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之后,小麦产量基本上持续了六年的减产局面,到2003年全国小麦产量降至了8649万吨,较之六年前减少了3680万吨,减幅达30%.形象地讲,经过六年时间,由于生产萎缩,中国小麦相当于减少了一个法国的常年产量。

当2000年中国小麦产量降至1亿吨以下之后,中国国内小麦市场出现了当年产量小于当掇肖费量的情况。这种“产不足需”的情况,自2000年起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又是六年的时间。

尽管在这六年间,中国国内小麦的产量低于国内的消费数量,但由于前些年的小麦丰收,库存小麦进入市场,国内市场小麦供给充足。在2003年底及其2004年在整个粮食价格出现波动的大背景下,小麦价格也曾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是这种波动更多地是由于市场预期心理的影响,而不是真实的小麦供给不足所引起的。这一点在随后的市场过程中得到了印证。

当中国的粮食产量包括小麦产量降至很低的水平,国内粮食库存得到很大的缓解之后,粮食的生产问题再次引起了各方面高度的关注。在一系列空前有力的促进粮食生产的措施采取之后,也在市场的作用下,在2004年以后的三年里,中国小麦产量回升。到了2006年,中国的小麦产量在连续六年低于一亿吨之后,又一次上升到一亿吨以上的水平。

根据中国的小麦供求平衡分析,当前中国国内小麦消费量在一亿吨甚至更低一些的水平。产量高于国内消费量,在大大增强中国国内小麦的供给能力的同时,也引起了市场预期心理的变化,增加了国内小麦价格的下行压力。为了保护国内小麦生产者的利益,促进国内小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托升小麦市场价格的措施。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6年新产小麦收购期间,以最低收购价收购的政策性小麦数量达到了4000多万吨以上,占到了全年小麦产量40%。

二、小麦生产的结构性变化

在小麦生产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小麦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97年中国小麦产量中,冬小麦产量占89.9%,春小麦产量占10.1%。由于小麦市场供给一直充足,品质较低的春小麦生产不断下降,绝对数量已经由1997年时的1245.4万吨,下降到了2006年时的517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比例已经下降至5%。

这些年来在小麦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国内小麦生产越来越重视小麦品质的改善,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品质不断提高,但是与进口的优质小麦相比,还存在着品质上的差距。因此,国内市场对进口小麦存在一定数量的需求。根据监测,由于国内小麦品质的改善,国内市场对进口小麦的需求在下降。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2006年我国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67万公顷,占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54%;优质小麦产量为5080万吨,占全部小麦产量的48%.考虑到近几年中国优质小麦品质有退化现象,且每年因天气和人为因素,优质品种小麦的面筋含量等指标年际波动也较大。因此,目前能达到国家优质小麦标准的产量似乎低于5080万吨。

三、中国进口小麦活动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传统的小麦进口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小麦年均进口量达到了1250万吨的水平。进入九十年代后的前三年,中国小麦的年均进口量也保持在1183万吨的水平。

中国的小麦进口受到了国内产量的影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粮食大丰收,小麦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在1985年全年进口量只有540万吨,第二年也只有611万吨。同样的道理,在1993年全国小麦产量达到10639万吨之后,中国小麦进口量开始减少,1993年和1994年小麦进口量分别为642万吨和730万吨,较九十年代前三年的年均进口量降低了45.7%和38%。

而中国最近两次数量较大的小麦进口,则发生在国内小麦产量下降的时期。

第一次,1994年中国小麦产量降至9929万吨,减产幅度达一6.7%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减产年份。在国内粮食市场发生总体性波动的情况下,1995年和1996年,中国大规模进口了2000万吨小麦.

第二次,2003年底中国国内粮食市场再次开始波动,当年小麦产量只有8649万吨。于是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又大规模进口了1000万吨小麦。

这两次大规模的小麦进口,均发生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之后,进口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增强时调控市场和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能力。

从中国小麦进口数量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国内粮食消费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甚至小麦的消费总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中国的小麦进口数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谏,表现出了明显的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不断发展,甚至改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传统的小麦进口国的地位。

四、政府调控措施托升小麦价格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进行的全国小麦供求平衡分析,2005/06中国小麦产量小于消费量,结存数量为负数。如果不是存在大量要求进入市场的库存小麦,该小麦价格应该保持平稳。当时在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依然存在库存压力,需要尽快销售最后的政策性库存小麦。增加130亿斤暂时小麦储备的消息,刺激了2005年的小麦收购活动,但在收购结束之后,由于市场有效供给没有减少,小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行情。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了2005年春节前即出现了小麦价格下跌的苗头。2005/06小麦价格的回落,严惩打击了最重要的小麦主产省小麦经营者的积极性,一般购销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并发生潜亏。2006年小麦产量增加,给小麦价格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稳定国内小麦市场,2006年国家及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由于前期低迷的市场行情,已经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等原因,导致了数量巨大的小麦进入了国家粮库。

影响市场价格最根本的因索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但心理预期用改变,则更直接地影响市场价格。自2006年11月份开始,国家采取加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的办法,在托升小麦收购价格之后,又托升小麦的销售价格,理顺小麦的购销价格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对市场的心理预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市场普遍预测,这将对2007年的小麦收购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2006年冬小麦播种期间,山东等地受降水不足的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减少。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目前的监测,2006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下降,这将影响到2007年中国小麦的产量。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目前预测,全国冬小麦产量将较上年有所下降,春小麦产量也将有所减少,全年小麦产量预计将降至一亿吨以下,目前的预测数据为9950万吨。

五、未来小麦市场展望

根据监测,中国的小麦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已经达到4.24吨/公顷。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小麦产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利用长期的数据分析,中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在不断减少。这种状况的持续,增加了未来实现小麦产量稳定的难度。

中国小麦消费总量会不会继续下降的趋势?这与未来的人口增加和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有关。最近十年中国国内粮食消费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大豆进口量由100多万吨上升至近3000万吨,而口粮消费水平下降。这种结构性变化未来是否持续,需要认真研究。

中国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粮食增产,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出现过。短期内中国能否继续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既需要考虑市场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天气的因素,更需要考虑政策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并没有做出改变,粮食生产仍然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市场情况看,粮食价格平稳上行,对促进粮食生产有力。但天气的状况令人担忧,干旱已经造成了2007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的下降。

从目前的库存供给情况看,考虑到国内小麦的消费水平,未来几年国内小麦市场会保持基本稳定的格局。但是气候变暖,在更长的时期内,会对中国的小麦生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则无法预测。不确定的天气因素,增加了中国未来小麦生产的不确定性。

同时,国内粮食品种供求形势的变化,也在影响到中国的小麦市场。2006年中国的玉米产量达到了创记录的1.44亿吨,在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出口能力已经开始下降。中国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小麦,这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得到了证实,但当中国由玉米的出口大国,转向进口玉米时,可能会发现从国际市场购买玉米,存在着一个向谁购买的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在其国内消费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玉米产量能否实现持续性增长,并能保持并增加其玉米的出口供应能力,需要时间来回答。

中国国内玉米需求强劲,价格高启,与小麦比价关系的改变,会导致小麦用量的增加,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所表现。随着未来小麦消费扩大,国内的小麦市场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分析未来的粮食市场,特别需要注意到,中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由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将有更多的耕地被占用。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将增加到15亿左右。人多地少加上淡水资不足的问题,将会长期成为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安全的因素存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正在针对当前国内外粮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开展五年期的分品种粮食市场预测工作,计划于今年7月份提交中国第一个五年期供求趋势预测报告,提出一系列的预测数据包括小麦在内。希望到时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二)我国小麦种植区划

小麦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的热带地区(18°N),北至黑龙江漠河的严寒地带(53°29′N),西自新疆的西界,东到台湾及沿海诸岛屿,均有小麦栽培。但主要分布在20°~41°N。占全国麦播总面积80%、总产量90%的产区是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安徽、甘肃、江苏、陕西、四川、山西、湖北、内蒙古等13个省、市、自治区,而尤以河南和山东为最。自1月到10月,全国不同地区月月都有小麦收获。生育期短者70天,长的可达300多天,西藏有些竟达周年之久。

我国兼种冬、春小麦,但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并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冬麦区,其中前者占全国麦播面积的60%,后者占30%。但近些年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冬麦区有所扩展。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以西。但由于各地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的要求,春麦区中有的地方亦兼种冬小麦。此外,冬麦区中也种有春麦,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我国小麦种植区划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地理地域(气候区域)、品种特性(冬春性、子粒特性等)、栽培环境(平原、丘陵、雨养、灌溉条件等)。小麦种植区域的划分,是根据环境、耕作制度、品种、栽培特点等对小麦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而进行的,也是最直接服务于生产决策的综合区划。《中国小麦学》(1996)将我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三个主区,十个亚区。

1.春麦区

(1)东北春麦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大连、营口两市和锦州市个别县以外的大部,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和哲里木三个盟以及赤峰市。全区气候南北跨寒温和中温两个气候带,温度由北向南递增,差异较大。最冷月平均气温北部漠河为-30.7℃,中部哈尔滨为-19.4℃,南部锦州为-8.8℃;≥10℃积温为1 600~3 500℃;无霜期最长达160余天,最少仅90d。年降水量600mm以上,小麦生育期主要麦区可达300mm。本区西部干旱多风沙,东部部分地区低洼易涝,北部高寒,热量不足,是小麦生产中诸多不利因素的主因。本区的黑龙江北部、东部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适于发展红粒强筋或中筋小麦。

(2)北部春麦区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以内蒙古为主,辖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一般低于400mm,不少地区在250mm以下。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全区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青枯早衰,以及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和风蚀沙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本区适于发展红粒中筋小麦。

(3)西北春麦区 全区以甘肃及宁夏为主体,并包括内蒙古及青海的部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东部各春麦区,最冷月平均气温-9℃,年降水不足300mm,最少地区年只有几十毫米。在祁连山麓和有黄河过境的平川地带,小麦产量高。全区≥10℃年积温为2 840~3 600℃,无霜期118~236d,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平整土地,节水灌溉,精种细管,选用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等。本区甘肃河西走廊适于发展白粒强筋小麦,其他地区适于发展中筋小麦。

2.冬麦区

(1)北部冬麦区 东起辽东半岛南部,沿长城及燕山南麓进入河北省,向西跨越太行山经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中部与东南部及陕西省北部,向西迄甘肃省陇东地区,以及京、津两市,形成东西向的狭长地带。本区属暖温带,主要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且蒸发强。最冷月平均气温-10.7~-4.1℃,绝对最低气温-24℃。全年降雨440~710mm,干旱是全区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问题。种植制度以二年三熟为主,旱地区多一年一作,水浇地区亦有一年两作。小麦品种属冬性,幼苗生长阶段较长,有利于分蘖及提高分蘖成穗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培肥地力,选用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均为本区增产的主要措施。本区土壤肥沃的麦田适于发展强筋小麦。

(2)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省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省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及山西省南部,甘肃省天水市全部和平凉及定西地区部分县。本区气候适宜,是我国生态条件最适宜于小麦生长的地区。面积和总产在各麦区中均居第一,而怯历年产量比较稳定。地处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4.6~-0.7℃,绝对最低气温-27.0~-13℃,年降水520~980mm,小麦生育期降水280mm左右,年际间时有旱害发生,小麦灌浆期高温低湿,常形成不同程度干热风为害。种植品种多为冬性或半冬性,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本区应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推广节水栽培技术,扩大灌溉面积,促进均衡增产;建立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黄淮北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区适于发展强筋小麦,其他地区适于发展中筋小麦。黄淮南部以发展中筋小麦为主,肥力较强的土壤可发展强筋小麦。

(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包括浙江、江西及上海全部,河南省信阳地区以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的部分地区。本区年降水830~1 870mm,小麦生育期间降水340~960mm,常受湿渍为害。此外,多阴天,日照不足,空气湿度大,赤霉病、锈病、白粉病严重。品种属于半冬性及春性。本区小麦生产发展的主要措施是推广浅沟高厢种植,排渍防涝,选育抗病品种,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改良土壤,建立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本区大部地区适宜发展中筋小麦,沿江及沿海砂土地区可发展弱筋小麦。

(4)西南冬麦区 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以及湖北、湖南西部。其中以四川盆地麦田面积最大,相当于全区的50%以上,总产则接近64%。本区气候温暖,最低月平均气温4.9℃,降水量多在1 000mm左右,但部分地区小麦生长期降水偏少,常遇干旱。云雾多,日照不足,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害。品种多属春性。平川稻麦两熟地区应尽早放水晾田,精细整地,适期播种,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丘陵土地应加强水土保持和农田基本建设,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推广抗逆、耐瘠、优质品种。本区大部分地区适于发展中筋小麦,部分地区可发展弱筋小麦。

(5)华南冬麦区 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省(自治区)全部及云南南部的德宏、西双版纳、红河等州或部分县。本区属亚热带范围,年降水量1 500mm左右,小麦生育后期,阴雨多,湿度大,日照少,易发病造成秕粒。

3.冬春麦兼播区

(1)新疆冬春麦区 包括北疆和南疆。北疆气温低,雨量稍多,年降水量仅195mm左右,南疆降水量极少,全年仅15.6~180.4mm,小麦生育期内仅降水9~90mm,气温稍高,各地均有冬、春麦种植。但北疆春麦面积大,南疆则以冬麦为主。本区发展小麦生产应注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土壤肥力及栽培技术,选用早熟、抗锈、抗逆和优质的品种。本区肥力较高的土壤适于发展强筋白粒小麦,其他地区可发展中筋白粒小麦。

(2)青藏春冬麦区 包括西藏自治区全部,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省的部分地区。本区地处寒温带,气候高寒,无霜期短,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少,小麦生长依靠灌溉。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粒多粒重。增施肥料,发展灌溉,精种细管是发展本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措施。本区适于发展红粒中筋小麦。

第三篇: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21世纪中国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并由现代化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

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图书馆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走上了新的发展征程。此时此刻,了解中国图书馆的现状,从而根据中国国情牢牢把握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走向是极为重要的。21世纪中国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并由现代化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这个目标实际上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就开始了。2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使中国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图书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自身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果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由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是中国图书馆历史演进中的第一次转型,那么,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则是中国图书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较之第一次转型,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更为艰巨和复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完成这一转型的逻辑过程。中国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无法依靠别人也不可能依靠别人来完成,只有靠我们自己认真透彻地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图书馆的发展动向,通过百折不扰的努力逐步地解决它、完成它。我们坚信,进入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们将更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在未来社会仍然拥有自己的地位,中国图书馆在新世纪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图书馆的现状

在我们将视线投向中国图书馆未来时,我们必须首先审视一下当前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因为新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决不可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它必须以现实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为基础,从全面意义上了解和认识当今中国图书馆,将是奠定中国图书馆新世纪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中国图书馆现状反映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业务基础工作、图书馆体制改革与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论述并提供大量的实证材料是有困难的,笔者只能就以下关系到未来图书馆走向的几个关键问题展现并认识中国图书馆的现状。1.1图书馆事业建设获得迅速发展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图书馆事业以其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笔者在这里提供以下一组数据以作为这一辉煌成就的佐证。其一:公共图书馆

全国现有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767所,1949年只有52所,1978年为1218所,与1978年相比,20多年来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增长了277.5%。目前,86%的县都建起了公共图书馆。

就馆舍建设来看,这20多年全国有26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建或扩建了馆舍。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面积由1979年的86.6万平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 506万平方米,增长为584.3%。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有2/3以上新建或大规模扩建了馆舍,其建筑面积普通在2万—4万平方米之间。其二:高等院校图书馆

全国现有高等院校(未包括港澳台)已达1020所,高校图书馆达1100多所(含分馆),1949年,全国只有高校图书馆132所,1979年为675所。改革开放20多年,高校图书馆的总数比1979年大体增加了一倍。

截止1997年的统计数据,高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为627万平方米,而1979年馆舍总面积只有132万平方米,20多年,馆舍总面积增加了将近4倍。

上述数字还未包括各类成人高校、中专图书馆、技校图书馆、各级党校图书馆和军事院校图书馆。这些院校图书馆也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其三:科学和专业图书馆

科学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研究院、所所属的图书馆、国家一级总公司下属研究院所所属的专业图书馆或情报所。这类图书馆现有10000所左右,1979年大约只有4000所,其总数增长也在一倍以上。

其四:少数民族图书馆

这20多年,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族地区已建有公共图书馆596所,占全国2767所公共图书馆的22%,全国人均40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则人均15万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高于全国人均占有率的2.7倍。广西、宁夏、内蒙、新疆、西藏5个自治区图书馆面积之和为99238平方米,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省级图书馆的空白。

其五:基层图书馆

基层图书馆是指乡镇图书馆、城市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它们直接面向基层为广大民众服务。这几年,基层图书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全国现已有4万多个乡镇图书馆,自文化扶贫委员会在全国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后,在全国已建有6万多个村图书馆。城市工矿企业建有工会图书馆(室)约16.9万所。全国有8.7万所中学,76.6万所小学,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图书馆大约有10万多所。全国已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80余所,其中省级少儿馆有5所、副省级少儿馆有8所、地市级少儿馆有43所,富有儿童特色的少儿阅览室已发展到近2000个。全国已有汽车图书馆160余个,它们为边远地区的乡民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社区图书馆也在兴起和发展之中。

事实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使我国图书馆事业确实向前推进了很大的一步。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图书馆35万所,藏书40多亿册,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在基本建设上,过去欠帐太多,这几年,图书馆基本建设的步子很快,新建或扩建馆舍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新建馆舍使图书馆工作条件和对外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些馆现已成为国家或某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国家图书馆,1987年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新馆面积等于旧馆面积的3倍,成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世界第五大馆,馆内现代化设施和完备的服务功能已使之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总面积8.3万平方米,是世界第7大图书馆,已是上海信息港的信息枢纽的主要基地。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改善,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图书馆公众形象,使图书馆成为教育、文化和情报的一支活跃力量,而且也为图书馆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持乐观态度。我们所要争取的,只是如何把握好发展机会,力求使中国图书馆能在新世纪获得更为稳步、健康地发展。

1.2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自8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也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进程。各种现代技术,如缩微技术、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从而促使中国图书馆面貌发生深刻的根本性变化。

缩微技术,70年代在我国就有图书馆运用了。1984年7月,文化部成立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并在全国14个省、市图书馆先后设立了缩微点,缩微中心还为各地缩微点装备了成套缩微设备,帮助培训人员,对古籍善本、民国报纸期刊等珍贵资料有计划地开展了拍摄工作,拍成的缩微品经中心检验,合格品的母片由中心保存。

声像技术,80年代后在我国图书馆也普遍得到应用,一般大中型图书馆都普遍购置了视听设备和视听资料,开辟了视听阅览室、多媒体光盘阅览室,尤其值得提出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训练部投资近千万元为军事院校统一制作并陆续发放了全套的视听设备。

复制技术应用更为普及,现有大中小图书馆都普遍安放了复印机,随时为读者提供复制业务。

计算机的应用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所、北京图书馆分别成立了计算机开发和应用专门机构。在此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也相继建成类似机构,从事计算机管理、文献检索、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研制、引进、推广等工作。国内研制的较有影响的软件系统有:文化部主持深圳图书馆牵头开发的微机多用户系统,即“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软件,北京息洋电子信息研究所等开发的GLIS系统,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开发的“汇文”图书馆集成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研制的“NLIS”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推出的“MELINETS”系统等。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已经由管理自动化逐步进入网络发展阶段,先是局域网,如中关村地区图书馆信息网、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医学系统的文献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等。这些网络系统的建成为图书馆网上互访创造了条件,现已发展到与国内、国际主要信息网络互联,实现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与服务。目前,我国县(区)以上的图书馆大约有5000多个,已有2000多个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有5—10%的图书馆已与国际、国内通讯网络互联,并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信息服务。我国已建立4个国家级网络,它们是中国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科院百所网(CASNET),中国金桥网(CHIANGBNET),并于1997年4月完成了四大网的互联,为我国图书馆和其他系统的文献信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此期间,我国图书馆开始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一些大、中型图书馆一方面从国外引进CD-ROM数据库,另一方面也在着手自建数据库或购买国内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文献信息数据库,有书目型数据库,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图书馆生产的《中国国家书目光盘数据库》(1998--)、《中国国家书目回溯光盘数据库》(1975—1987),(1949—1974),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生产的《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等。文献题录或文摘型数据库,如中科院重庆分所研制生产的《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研制生产的《社科报刊文摘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如清华同方光盘集团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它包括中国出版的30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全文数据。北成集团生产的《人民日报全文光盘数据库》(1949--)等。(2)数值型和事实型的专门数据库,如成果数据库、产业数据库等。以中科院为例,该院文献情报中心组建的《CSDD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是由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光学、计算机、稀土、腐蚀等10多个数据库整合而成,现已发行光盘。万方数据集团还建立了《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化工部信息中心的巧思公司编制有《中国化工产品数据库》等等。从书目数据到全文数据,从在局域网上提供CD— ROM光盘数据库服务到联机检索,提供上网服务,由此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从查询文献线索到获取文献原文,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图书馆也因此迈入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1997年,我国政府开始关注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年7月,国家计委批准《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课题(PDLP)正式立项。该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共同承担。1998年8月正式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领导小组”,1999年4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圈批同意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和运作。《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一期规划》(2000—2005)已初步通过专家论证,将争取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将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有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1.3文献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现将其主要经过简述如下:

1980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会后图书馆界开始了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如,北京图书馆编制的《全国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院西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制的《西文图书联合目录》等是具有代表的几部联合目录。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此后,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先后恢复了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并开展了资源共享工作。高校系统、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委系统、农林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也陆续成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协调机构。

1984年9月,全国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此次会议与会代表首次提出“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图书馆界惯用“藏书建设”这一称谓。

1986年,我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文献资源调查,并于1987年正式组成“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课题组,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该课题从立项到完成历时4年,于1990年完成,1991年4月通过国家鉴定。本次调查建立起“全国文献资源数据库”和“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用户评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514个馆文献收藏的基本情况和6354份用户意见。

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

1987年3月,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年10月有11个部、委参加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这标志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新体系开始运行。

1988年,上海高校图书馆联合创建了“申联文献信息技术公司”,后来上海图书馆也加入进来,目前该系统已拥有用户140余家,以卡片或机读软盘、磁带形式共享编目数据。

1989年9月,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会议,此次会议草拟了《关于加强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指出由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建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组织协调好文献资源的布局与开发。

1989年,深圳大学等7所广东高校图书馆联合成立“粤深文献处理中心”,实行协作采购与合作编目。

1994年3月,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科技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等19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4年6月,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48所重点院校正式成立了“全国高校期刊协作网”。

1995年国家编制《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国家信息开发利用规划》,将信息资源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1997年11月,文化部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座谈会”,并拟订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1999年5月,上海成立了以上海图书馆为主任单位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计划》(1999—2001),全市60多个图书馆组成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协作网,开展图书采购协调、通用阅览、馆际互借等活动。

1998年7月,国家教委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正式开始启动。

1998年10月,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签定了合作协议,以实现网络互联、馆际互借、数据交换与文献传递。

1999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此次会议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在倡议书上签字。

2000年,国家图书馆设立“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旨在推进全国各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程。

以上事实说明:(1)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已日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图书馆基本上已形成共识;(2)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协作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一些网络组织共商了合作原则,拟定了合作章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有了良好的开端;(3)全国开展的文献资源调研工作,为摸清全国文献收藏情况,对文献进行合理的调配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4)在数据库建设和联合目录的编制上开始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建库重点放在数据库群的建设上;(5)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在行业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上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和突破。就全国而言,现已有以下三大文献保障系统:一是由文化部负责实施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即“金图工程”,该“工程”明确提出要在10所有一定现代化发展规模和基础的省、直辖市图书馆建立地区性网络中心作为网络的一级节点,以形成全国骨干网络。在全国100个省、市级图书馆建立二级地区网络中心,作为二级节点。在全国500个县级图书馆建成三级网络节点,争取在2005年以前使全国绝大多数(大约2000个)市、县级图书馆成为三级网络节点,基本上实现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做到信息的快速存取、传递和交换,实现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的有效利用、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二是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即“CALIS”计划。该计划打算在北京建立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以构成文献保障体系三层结构中最高层,主要起到文献信息保障基地的作用。另在华东南、华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等7个地区建立地区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文献资源保障的第二层,各高校图书馆所不能解决的大部分文献需求应在这个层面通过协调得到基本解决。第三层即为各个高等院校图书馆自身。这个计划实现将为全国高校科研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三是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网络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从1992年开始进行文献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中科院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系统”。1995年,为进一步加强全院文献信息网络的整体化建设,院里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机文献信息网络领导小组”,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科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第一期),该工程于1998年初完成,实现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上的文献资源共享,同时向全院100多个研究所提供联机书目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全院12个分院都建有文献情报协作网,各学科也建立了文献情报网,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有机的网络整体系统,使其在中科院系统较好地发挥了文献保障的群体优势。1.4图书馆法制建设和业务规范初见成效

在法制建设方面,图书馆界一直为拥有一部图书馆自己的法而努力,在国家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之前,图书馆各级主管部门已为法制建设做了很多工作。例如,1982年,文化部曾颁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条例》。1997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同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

这几年,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广泛开展了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于1992年12月发出通知,决定自1993年1月起在全国县以上的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图书馆司并为此制定了“评估定级标准”。199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又开展了第二次评估定级工作。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1986年由山东省高等院校图书馆率先开始。1991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而后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系统有步骤地开展了这项工作。评估标准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评估时各个项目均要按统一制定的指标数值给予不同的分数。通过评估定级工作可以测定各个图书馆的达标程度,从而按评估标准规范自己的各项工作。

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79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46),当年12月,经国家标准局批准,成立“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改称“中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在我国着手文献标准化的研制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相继在书目著录、文献分类、主题表引、书目情报交换、磁带格式等方面制订出几十项的国家标准,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公布实施。如《中国标准书号》(ISBN)、《中国标准刊号》(ISSN)、《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格式》、《地图著录规则》、《古籍著录规则》等。同时还制订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后经修订,1995年4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hinaMARCFORMAT)通过鉴定,被确定为文化部行业标准(WH/TO503-96),为实现我国文献著录法统一创造了条件。

在业务规范化建设上,图书馆界一直致力于组织修订完善《中图法》及其系列版本工作。1999年已经出版第4版,现已被全国95%以上的图书馆采用。与此同时,图书馆界还组织编制了《汉语主题词表》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这些工作都为中国图书馆业务规范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这几年有关部门还组织编制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也邀请有关专家起草了《图书馆建筑评估指标体系》。自此,中国图书馆建筑有了自己的行业标准,对国内新建图书馆建筑也有了评估依据。1.5文献信息服务出现新的面貌

图书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创造最大的利益,确定“读者至上”的图书馆文化,以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图书馆自身工作的主要标准。正因为图书馆坚持处处将读者利益放在主要点来考虑,从而使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出现如下新的面貌:

延长开馆时间,坚持节假日开放,一些图书馆已做到了365天天天开放,每周开放72小时,大大方便了读者,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了“读者之家”。

扩大服务对象,敞开发证,有些馆已经做到了无证件就室阅览,办借书证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使公共图书馆的大门无条件地向社会公众敞开。

馆藏文献实行全方位开架,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馆藏,从而大大提供了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设立馆外图书流通点,通过送书下乡、文化扶贫、送书到军营、厂房、工地等,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加大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文献服务已由以整本图书或期刊为单元进而以知识、信息为单元,向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图书馆还开展信息咨询、代查代译、专题剪报、定题服务等业务,图书馆服务工作正在逐步向信息服务的方向深化与发展。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对文献资源的开发、挖掘、引导使读者从中得到受益。

在特色服务上另辟蹊径,如深圳图书馆设有馆中之馆的法律图书馆、时装图书馆,北京崇文区图书馆设有包装资料馆,上海市曲阳图书馆设有影视文献中心,湖北省宜昌图书馆设有柑橘文献中心,郑州科技图书馆设有饮食图书馆。南京金陵图书馆设有广告人文库。这些馆除了做好常规服务工作,开展专题文献信息服务,成立他们深化服务内容的一大特色。

倡导阅读,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读书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读书报告会,开展优秀图书推介,新书展览,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激发广大群众的读书热情。特别是在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12月视察国家图书馆号召在全社会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后,各地的读书活动更是高潮迭起。如1999年沈阳市开展的“建设新沈阳”,“迎接新世纪”百万市民读书活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全民读书日”,文化扶贫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等。日益浓厚的学习风气有效地推进了阅读社会的建立。

开拓网上服务,网络资源更新的速度很快,且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图书馆还以积极的姿态培训用户,以求将更多的用户带入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业务部门开展延伸性信息服务,如通过科技查新、文献检索、翻译服务、培训服务等,为科研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是该区授权的广西科技成果检索查新单位,仅1998年为全区科研课题立项、鉴定查新咨询160多项,成为该区最具活力的科技服务单位,充分显示了它的服务价值。

目前,我国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已拉开了主动服务、知识服务、创新服务、服务多样化的新的一幕。图书馆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宽、服务时间的不断延长、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正是反映图书馆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图书馆也在这一变化中获得空前的受益和发展。

通过上述各项记录的考察与研究,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总体来说是好的,中国图书馆历经艰苦探索与实践,已为21世纪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创下一份厚实的基业。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图书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工作的失范。诸如资金不足,文献入藏量明显不够,文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书刊利用率低下,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缓慢,图书馆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不够,高、中、初人员结构严重失调,未能做到人尽其才。图书馆分布极不合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与贫困地区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现象。图书馆基本建设和图书馆现代化缺乏强有力的宏观指导,规模效应与办馆效率还未达到理想程度等等,甚至还有许多我们未能感知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有必要抱着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面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再造21世纪图书馆的辉煌,这是每一个图书馆从业人员都应当为之关注的问题。2.未来走向:前景与问题思考

如上所述,中国图书馆目前的现状既向我们展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也向我们警示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诸多困难与制约因素。正像人类在预测未来社会发展时,人们会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赫然构成的高科技群,将人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而震撼而喜悦,高科技的发展为在新世纪生活的人们洒满了阳光。然而,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危机也伴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无情地向我们袭来,人类必须应对这一挑战,设法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从而达到保护人类自己的目的。图书馆的发展,同样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历史发展规律。挑战和困难必将与发展同来,这是认识事物发展的全面观,也是认识事物发展的起点。由此看来,探索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走向,同样要把广大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智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来自图书馆自身不断改革进取的内在动力。下面几个问题笔者认为是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发展中值得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2.1数字图书馆是我国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998年10月20日,李岚清副总理视察北京图书馆时说:“未来图书馆的模式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将文献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全国联接,乃至与世界联接,这是方向”。学习李副总理这一指示,并对数字图书馆作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1.1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生产量飞速增长,随之也带来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存储量的相应增大,用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序、存储、提取和应用已经无能为力,只有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将包括图书、期刊、地图、手稿、声像资料等文献资源数字化后形成一个拥有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才能为当今出现的海量信息资源找到有序组织,完整保存和高效利用的良方。这是解决文献资源无限增长与人类对知识、信息的有限利用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所以说,这是方向。

2.1.2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加之知识转化为资本能使知识创新成果获得很高的回报,这就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知识传播的速度,期望能尽快地以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最新资料。数字图书馆能够依托网络技术,超越物理场所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为全球用户提供远程服务,使用户尽快获取知识、信息能够成为现实。数字图书馆这种高效、快捷的服务方式是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图书馆最高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服务,这本身就体现了图书馆的办馆方向。

2.1.3数字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收藏已不局限于本馆文献的数字化资源,它还包括网络上的任何可以利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由分布式数据库组成的庞大的信息系统,全球各个计算机网络把各个数字图书馆连成一体,每个个体数字图书馆都不能脱离其他数字图书馆、脱离数字图书馆群体而存在。这个庞大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系统将向全球开放,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而得到应有的信息服务,文献资源共享也由此能得到真正实现。这一直是全球图书情报界追求的一个目标。

2.1.4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基础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构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如果没有数字图书馆支撑的文献信息资源将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也可以说,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的核心”,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今天,国家对发展数字图书馆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实际上已为我们指明了图书馆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之,数字图书馆是在全球信息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还基于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图书馆现代化日益普及。应该说,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使图书馆自动化进入了一个更高级阶段。它是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无疑,它也是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2.2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发展呈多维状态

上面讲到了数字图书馆,它代表了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我国也正在加紧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但是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使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复杂系统,实现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图书馆这场以新技术为先导的革命不可能在一个早晨完成,它需要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一些大型图书馆、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可能走得快些,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小型图书馆这一过程就要慢些。21世纪中国图书馆界仍将呈现多元化格局,图书馆不可能以一种单一的形态存在,而是手工操作的传统图书馆,以计算机为运作手段的自动化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几种形态同时并存,表现为一种多维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这种多维性不光表现在图书馆的发展形态上,同时还表现在一个图书馆的自身结构与运作上。一个图书馆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运作方式,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信息载体共存互补,尽管数字化信息载体将获得空前迅速地发展,但纸质印刷品非但不会消亡,而且仍在增长,仍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2)多种信息载体的存储方式与传统书、刊、报的典藏方式并存,图书馆既要保留传统的书库和阅览室,又要解决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存储与维护问题;(3)多种信息载体流通方式的同时并存,21世纪图书馆既要运用信息网络传递信息,又要运用传统的外借、阅览、送书上门,邮寄借书、馆际互借等方式为读者服务;(4)人与机器并存。21世纪图书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的数量、品种、使用频率不断增长,但人的因素仍然是基本的、主要的、不可忽视的。因为一切机器都要靠人来掌握、操作、维修与管理。重要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一个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图书馆,应当更具有驾驭机器的能力,以便能将图书馆变成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知识空间,变成人们乐于享用的虚拟世界、知识乐园。2.3读者阅读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为用户提供需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任何一个图书馆要想取得持续成功,就必须持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 年,全国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8亿人次,外借书刊1.63亿册次,解答读者咨询162万条,代检索课题4.3万项,编制二、三次文献6.6万种,举办各种读书活动3万多次。这些都比20年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近20年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直驱使着劳动者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由此也引发了读者阅读需要的日益增长。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规律的,21世纪将进入知识时代、信息时代,这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知识经济中所形成的“知识驱动”,将必然促使读者阅读需要的进一步强劲增长。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主要是:“知识的差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社会劳动者素质将势在必行,而这一趋势就必然为打开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的阅读市场展现无限广阔的前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劳动者知识偏低,也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一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低下,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兴行业和新兴工种、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劳动市场难以为他们招募到理想的求职者。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因此,在未来社会,中国将会有数百万、数千万的劳动者边工作边接受培训,图书馆则是广大劳动者实施终身教育的大课堂,广大劳动者在这里表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将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看,阅读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人民群众生活好了,就需要精神生活。人们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也可以到图书馆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改革开放大大开阔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视野和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领域。无论是对国际大事,诸如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对国内大事,诸如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教育改革、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等,抑或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孩子教育、健康长寿、花鸟虫鱼等,无不反映到阅读上,图书馆面对着的是一个多元的阅读世界和动态的阅读需要。图书馆作为一种专门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特殊机构”,应对读者的阅读需要具有敏锐的预见能力。这也是在新世纪阅读需要呈强劲增长态势的重要因素。

就科研读者而言,他们的阅读需要呈强劲增长的势头更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21世纪中国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确保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正在开展知识创新工程。广大科技人员在这一科技创新工程中瞄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然而,任何知识创新都离不开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研究成果,都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最具价值的文献资料。科研人员强劲增长的阅读需要将必然对图书馆形成巨大的冲击波。有远见的图书馆领导,应具有“粮草先行”的使命感,尽快地储备文献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对科研读者的文献保障率,尤其是大中型图书馆,为科研读者服务是自身责无旁贷的任务,更应让图书馆从业人员尽快进入科技前沿和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广、快、精、准地为科技人员提供文献服务。

简言之,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母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日益增长需求。新世纪这一需求在广大劳动者和广大科研工作者中以强劲的态势涌动着。图书馆作为科研、教育的智力后援系统,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基地,作为全民享用的知识宝库,不仅有能力满足读者这一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还应通过调研分析,及时了解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紧扣时代主题,按照时代脉搏开启民智,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并用科技文化积累厚重、思想精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书刊吸引他们,从而拉动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催生婆,图书馆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应是图书馆工作中终极性的价值取向。2.4乡镇图书馆和城市社区图书馆将会有更大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图书馆都不可能像中国图书馆面对如此众多的农民读者,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提高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文化素质。中国要繁荣富强,要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要在21世纪再造新的文明史,就不能不关注农民问题,对于图书馆来说,在农村建立、巩固和发展乡镇图书馆,让农民有地方获取知识营养,将是新世纪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文化层面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青少年农民已基本扫除文盲,尽管他们的文化程度还不高,他们当中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占全部农民的比例还很少,但当代农民已逐步从科教兴农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到通过求知达到致富的真谛。渴望知识、信息、反映着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农村文化活动的当家阵地,这几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全国现已建成4万多个规模不等的乡镇图书馆,但这个数字与9亿农民的实际需要还是相差太远了。乡镇图书馆的发展还未达到应有的理想目标,要改变我国40多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的状况,加快发展乡镇图书馆、加强农村地区图书馆的网点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20世纪90年代,社区活动在我国城市中兴起,社区居民需要图书馆为其服务的问题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至今图书馆社区服务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它所做的工作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但其重要性以及对于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展示的作用已经逐渐显露出来。中国城市的社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社区文化建设是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建设是其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为许多社区工作者所认同并在社区建设中付诸实施,例如南京鼓楼区领导在小区建设时,组成“知识工程”领导小组,率领有关部门就图书馆馆舍面积、购书经费、管理人员等问题逐一落实到位,傅厚岗小区、明华新村小区、铁路小区的图书馆面积均已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事实证明,只要区和社区两级领导重视,将图书馆建设工作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社区图书馆就能取得较快的发展。

对于图书馆来说,做好为9亿农民和城市广大居民的服务工作,也就做好了为中国大多数人的服务工作,这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9亿农民和城市广大居民要读书,奠定了21世纪中国乡镇图书馆和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尽管实现基层图书馆网点普及到每个乡村和社区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它提供了乡镇图书馆和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土壤,它预示着乡镇图书馆和城市社区图书馆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新世纪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必将会迎来乡镇图书馆和城市社区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春天。2.5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必须面对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2.5.1面对林林总总的信息机构的挑战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地悄然崛起的各类信息公司、咨询公司还处于规模小、开发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的起步状态,那时对具有稳定文献信息资源,有着国家经费投入和传统公众形象的图书馆还不可能构成任何挑战的话,那么,经过几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有的公司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他们在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技术中介、高科技转化方面对用户更具有吸引力,在新世纪这些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各类信息机构必将在未来的信息市场中对图书馆构成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献优势,跟踪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而不致被群雄争起的信息服务机构所取代。图书馆能否在未来社会的大环境中具有非凡的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各级图书馆的领导和广大从业人员的智慧、能力和竭诚为社会服务的公众形象。2.5.2面对海量文献信息资源的挑战

21世纪仍然是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文献资源已使全球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力将每年出版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的文献订购齐全,从而导致图书馆收藏文献的品种与当年文献出版发行的品种之比严重失调。文献收藏缺门空挡,文献覆盖率低下,文献品种锐减的状况越来越难以遏制。海量文献资源和信息全球化对我国图书馆原有的馆藏结构,以至地区性、全国性的文献资源布局也带来巨大的影响,它必然要求图书馆文献收藏具有精品意识,更重视文献的知识内容和信息含量,注重文献收藏的特色,它也迫使图书馆积极参与馆际间的协作与协调,进行馆藏的合作发展,并在合作发展馆藏的基础上开展馆际间的共建共享活动,大家牵手联合、共同构筑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以应对图书馆在海量文献资源冲击下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图书馆难以应对海量文献资源时,网络资源的出现确实使人惊喜不已,网络资源使人类在更高层次上以新的技术手段展示文献、利用文献,也使人们看到了真正解决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希望。网络资源拓宽了人类运用知识、信息的巨大空间,使人类对全球信息的合作与共享从梦想变成现实。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技创新将起着无与伦比的积极推动作用。但网络资源同时也给人类信息传播与利用带来许多复杂性,与之伴随而来的虚假信息、无用信息、淫秽内容、陈旧老化知识等都使图书馆工作目前处于一时难以应对的尴尬境地。对于人类来说,强化对网络资源的管理与控制已刻不容缓。图书馆有着管理文献资源的丰富经验,只是要根据海量文献资源的特点研究其收藏、整序和有效利用的新的游戏规则,使海量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都能顺从地为人类服务。面对海量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挑战,图书馆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我们就不致使工作陷入被动,更不会因此而付出沉重代价。2.5.3面对图书馆本质特征和主体功能异化的挑战

要防止图书馆本质特征和主体功能的异化。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免费向公众服务,在新世纪仍然是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图书馆同一切营利性信息咨询机构相区别的根本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早就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必须是自由平等地向全体社会成员敞开”。这是图书馆的精神所在,立馆之本。多少年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图书馆几乎无一例外地按照这一原则为社会公众服务,显示出它自身的服务价值,使它成为人民乐意享用的精神家园。然而,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已有不少单位以各种名目开始向读者收取费用,在增强图书馆造血功能的理论误导下,图书馆收费服务当前仍呈现难以遏制之势。事实上,受费服务不仅违反了图书馆免费服务的立馆精神,也是对图书馆公益性机构的公然挑战,图书馆远离了公益性服务,国家就有理由不再给予图书馆经费上的投入,图书馆离开了国家的投入,必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本质特征不能改变。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图书馆仍然实行全额拨款制度,有的国家还运用法律形式对此加以保护。

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图书馆功能问题,如果图书馆性质被异化,更多地关注创收与经济利益,势必就要为此目的而更多地拓宽图书馆的功能,而使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体功能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体功能一旦受到影响,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下降,图书馆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读者,失去在社会中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使图书馆处于危机之中。因此,图书馆的主体功能决不能受到挑战,新世纪不论现代图书馆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有了那些新的特点,功能如何多元化,但它为读者服务的主体功能不能削弱,不能异化,图书馆主体功能与相关功能的位置也不容颠倒。2.5.4面临来自经费短缺的挑战

图书馆经费短缺是永存的,因为无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与低,图书馆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总是有限的。就中国图书馆而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面貌虽有改观,但远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图书馆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发展就需要投入,馆长们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筹集资金。新世纪,图书馆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换言之,图书馆也将面临着经费短缺的更大挑战。

综观世界各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图书馆无非通过三种方式获取资金:一是通过政府投入,政府依据法律或事业发展规划来保证图书馆经费来源;二是通过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三是通过图书馆自身业务性延伸服务,主要是通过信息服务业与咨询业扩大其增值功能,从而促使自身事业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经费一直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也鼓励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发展事业。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国家颁布的图书馆法,各地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经费的投入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也是导致各地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面临经费短缺的挑战,图书馆最终是要争取国家能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制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律架构,以使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能在今后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图书馆法没有出台之前,图书馆经费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各级领导对图书馆事业的认同感与重视度。各级各类图书馆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所谓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由此才能为图书馆事业争取到更大的经费投入。

千里之遥始于足下,21世纪的百年史要从世纪初写起,中国图书馆不能停留在20世纪的功劳簿上,而应伴随新世纪的历史起步,绽开出光彩夺目,光耀未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之花。在新世纪,中国图书馆会有所作为,一定能创造出比20世纪更好的辉煌的业绩来。

第四篇: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

2007-05-22 11:37:19http://

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中国户外市场现状

“户外”这个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在国内运动用品里面,它仅仅是很小很下的一部分,我们国内的“户外”只占整个体育用品市场的千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可怕、很可悲的数字。从我们了解的欧洲或者美国甚至我们隔壁的韩国和日本来看,“户外用品”竟占了运动用品15-20%,为什么“户外”在国内就这么困难呢?

我做“户外”已经有4年时间了,一直在了解这个行业的历史,欧洲“户外”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人阶级中的工人贵族为了逃避城市的压力躲到乡下去放松而发展起来的。我们国家大概是92年在深圳和北京开始进行这项活动,那么是怎样起步的呢?开始是一些外国人只知道中国这么多的山山水水,但不知道好玩的地方在哪里,于是他们就请我们国人带着去玩,玩着玩着,我们国人的户外运动也被刺激起来了。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直到今天,国内“户外”体育用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长春、广州、昆明、杭州、西安甚至包括桂林这种小地方,每个城市都已经超过了30家店。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国内“户外”品牌一共约有120个,这些品牌中能够在商场,尤其在大型商场设立专柜能够生存下来的不足十个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以业绩排大约是:奥索卡、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NNA、日高、生活无限.探路者等。大家可以看看广州广百、天河城百货、友谊商场这些大型的商场百货公司里面,真正的户外牌子应该来说还没有。

国内“户外”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户外”定义狭窄

国内认为户外运动就是“挑战生命,挑战自然,探索险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户外”更应该解释为:“与我们城市相对立的一种生活形态,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探险和挑战”。“户外”的目的是:放松,归宁,驱散疲劳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所以我们说To outdoor to happy,to outdoor to be myself

2.商家经营思想狭窄局限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比如俱乐部制,俱乐部经营者在扩大知身知名度的同时夸大自身英雄事迹感化户外企盼者;高端商品定位;户外商品店则以卖水货、次货、假货、B品货、库存货来谋暴利;买卖欺骗性,老驴骗新驴和引诱出行(驴:是人们对自助游人士的一种称呼)等。如此经营思想是不可能将中国户外蛋糕做大的,更不可能将户外运动这个群众性的期盼运动传播开来。结果只能是使户外爱好者在痛苦中抽身离去,在恐惧中畏却。

3.商家的营运策略也是“户外”病态发展的一个要因

如进口商品,在外国只需17美元的煤油炉在国内要卖到1600人民币,同时国内的属于高档的商品只能当作低端来销售的登山鞋,还有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

4.竞争意识薄弱

商品的专业性和舒适性功能性差,自身管理混乱。职业意识差也是共中一个问题,店家没有安全知识传授、没有商品功能知识传授,有也是保留一半,以此在关键时刻“表演或者“卖弄”。再就是他们没有组织意识或协助意识薄弱。有的商家在商场制造混乱,高额贿赂赶走其他品牌,排除异已;有的谎报野外信息。恶性竟争在制造上述种种伤害以外还会导致整个户外诚信丧失。

5.同志式的品牌之路

国人代理的进口户外品牌,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只有商品,对于与商品对应的功能解说,品牌文化统统没有。对于中国户外的发展,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国外品牌的演变和发

展过程中,积累的品牌文化才是中国户外必须加快吸收的重要内容。国人自创的户外品牌,走的路几乎和晋江鞋一样,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一个爹多个妈(请女生原谅我的不敬的比喻)”,服装的抄款现像更严重,又几乎都将使用GORE-TEX材料的服装张扬出来充当羊头;鞋品,清一色的防水牛巴戈加GORE-TEX里料,背包,基本上也都采用CORDURA面料和YKK扣件的商品悬挂;就连店名也都是或“鸟”或“兽”,店内陈列,售卖方式也没有区别,这些没有深度研思,没有质变的产品难以吸引准户外消费者。

二.“户外”路在何方

城市化加剧,人口激增,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居住环境跟不上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步骤;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多;汽车业的蓬勃发展,(2004年全国汽车年销量有580万辆,2005年温和式增长都会有15%-20%)这些都可以视为“户外”的未来发展的良好大环境。

还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户外”的将来发展形势。国家统计局,旅游局资料:2000年5月第一个“五一”黄金周至2002年10月第六个黄金周出游3.8亿人/次,收入是1525亿元,平均每次不足7千万人/每黄金周,收入不足2.6亿/次。到了2004年黄金周五一和十一出游人次分别是1.04亿和1.14亿,收入分别为390亿和398亿,增长速度之快那人非常欣喜。2005年,国家发改委建议双休变单休,每月月末一次休息4天,变成月月“小黄金周”。人们就近户外运动的机会就更多了。

有了这些大环境又该如何建立市场呢?

1.结合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户外”积极之处,阐述“户外”的真正定义,打消人们心中对它的不良印象,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打破现有户外行业里的种种“封建+规矩”和“闭门式”经营方式,将户外推入运动用品这个大市场。

3.建立户外运动凶险等级,如:列明各种登级的凶险度和安全指引;教会用户户外安全知识和户外商品使用知识;提供更多的健康和实在的野趣指导让百姓大众在户外丰富的野趣中快乐起来。

综上所述:“户外”目前是运动用品市场中最小但最有发展空间的项目。

版权所有 宁波服装协会 宁波中小在线

Copyright(C)2006 All RightsReserved返回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下载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自有品牌未来五年走向:不苟且于现状必成长于未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