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2:5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一篇: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

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

发布时间:2009-10-16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它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正在以怎样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企业实践中?我们应当怎样去发展它?这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日益成为了一个引人兴趣的热点谈资。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

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日本经营行动研究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2次中日企业管理讨论会上,汇聚了双方强大的管理研究阵营,对“东方管理思想”的纵深开掘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中日企业实践与理论总结的一条主线。

会议有三点启示是值得我们企业从“管理文化”的高度去看待和在实践中去把握的。“中国式管理”还在“萌芽期”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日本企业仍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心理。“中国式管理”特有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企业在转型经济的过程中,管理是初创的,是阶段式成长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谈道: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到来,我国企业管理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制管理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1980年代上半期,中国企业最为关注生产和供应链方面的管理;80年代下半期,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曾经很受重视;从90年代起,营销和品牌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开始得到重视而成为了管理焦点;90年代后半期开始,战略管理成为了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焦点。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技术创新与研发始终没有成为企业管理的焦点,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企业重视却又一直未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一批批中国企业经历了他们的成长与成败,不同时期也就孕育了中国企业自身的管理特色。

那么,对于“中国式管理”的走向引导,学者的正确研究有着很大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李飞认为:一些流行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仅仅是在故纸堆中寻找内容,一些着眼于传统管理哲学的研究既不是基于对中国企业深入调查的结果,也不是中国企业成功规律的概括。他的课题组提出: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和有效指导,注重点一在研究中国企业,二在研究现代企业,三在研究成功企业(失败企业可以成为反证,但不应该成为重点)。研究方法是做案例,即直接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第一步,探寻成功企业成功的管理实践,发现成功的管理规律;第二步,注意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变化,“管理变化”本身就是“中国式管理”当下最典型的特色之一;第三步,研究他国的管理特征,以比较研究来判断是否存在中国企业的管理特色,以及这种管理特色是什么。而这一步,更能够证明我们对世界管理科学的贡献程度有多大。

来自企业一线的金蝶公司徐少春董事长,基于金蝶60万企业客户这个最好的平台,提出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并带来了他的最新研究著作《解码中国管理模式》。他将中国企业30年的历程划分为五个管理阶段:启蒙期、制度创新期、管理的中西融合期、与国际接轨期,然后才进入“中国管理模式”的萌芽期。他认为在一个全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国管理模式”,其内涵必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现代中国的伦理和哲学,二是引进、消化和创新的现代管理思想,三是成功管理的实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DNA;它决定了组织的行为规范和法人治理结构;然后是构架在组织之上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供应链整合;更上一层的是引领组织经营方向和行为决策的战略管理;这个体系最顶端的便是企业愿景。徐少春以闭环与开放相结合,构架了“中国管理模式”的体系,他希望金蝶能打造起中国式管理的智库。他笃信彼得·杜拉克的预言: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人文管理”是更高境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绍鹏以《中国企业人文管理的缘起》为题发言,全新地阐述了中国企业应该走向重视“人文管理”。他的课题组认为:中国企业“人文管理”的缘起,在于“制度管理”陷入了困惑。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但如今,制度管理存在着五大困惑:制度管理的规范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的刚性和僵化约束与环境复杂多变的灵活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下“人的被动性”与企业运行需要“人的主动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的刚性与团队建设的柔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的“负激励”与人的“正激励”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而“人文管理”将走入更高的管理境界。它的内涵是由三个层次递进演化的:第一层次是人性管理,它主要关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第二层次是人本管理,它更关注企业的“软”管理内容;第三层次是人文管理,它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又超越人性化管理,以“文化人”为假设,强调在人文视角下对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那么,人文管理应当具备九大特征:1.以人为本,是人文管理的核心;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管理的终极目的;3.正激励,是人文管理最重要的激励方式;4.柔性管理,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手段;5.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增强凝聚力的主要组织形态;6.创新,是人文管理的突出表现;7.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管理的核心战略理念;8.社会责任意识,是人文管理对企业的基本要求;9.更为开放,是人文管理的哲学特点。

显然,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中,都不应该将人文管理与人性管理、人本管理混为一谈。

“后新自由主义”时代来临

被赞誉为日本管理学界最高人士的菊池敏夫先生,会议期间做了两场发言。

他谈到:第一,东方管理思想研究已经成为热潮;第二,中日管理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利润”进行到底?在日本,这是明治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企业家精神,而如今正在丧失。第三,21世纪前十年,全球企业都更为重视战略,但缺乏技术创新与研发,美国通用汽车在金融危机中的遭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没有竞争力。第四,中日企业都重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仁、礼,而西方企业也有“伙伴关系”的思想。那么,商业环境下如何处理“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公司能否制定伦理守则加以约束,这很值得注意。

在介绍日本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而如今依然有效的思想与方式上,菊池先生认为有三点: 1.集体决策的思想与方式。这主要通过“秉议书”的起草、传阅、签字来实现。这是一种报告制度,可以避免个人主观决断的危险,可以发现业务环节上的问题并处理。当然,它的问题是需要的决策时间较长,个人责任还不够明确等。

2.保障雇佣的经营管理。在日本企业,这依然受到重视,尤其是面对经济的不景气,企业在削减人事费用时并不以解雇员工为主要方式。因为,这是积蓄人力资本、筑起劳资信赖关系、培养员工忠诚心和团队精神的基础。3.重视企业的“长寿经营”。而这源于三方面的努力:一是遵守法令的强烈意识;二是企业经营者大多不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所有物,而把自己看作是“接力赛的选手之一”;三是把企业看作社会的一员,重视利益相关者的经营。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动向,集中表现在:企业日益重视社会责任、伦理的制度化和与其相关组织编制的正式化。具有全球影响的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创始人后代野村千佳子女士,则介绍了创办于1897年的这家企业,从小规模的钱庄发展至今,一直信守的经营思想和企业伦理,以及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动野村企业在营销、人力资源、组织等多方面的改革。

但是,家族企业内部的鼎力相助、严格自守、坚持道义、不依靠中央政治的独立精神(不与政治家同流,也不利用职位谋取私利、站在国家利益上发表意见),甚至要求以剖腹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堂堂正正地赚钱,延续“创业精神”等等这些“商业之道”传承至今,并与顾客共荣、启用人才、重视调查分析、向海外发展的新战略思想相结合,共同形成了野村持续成长所依赖的健康的伦理观。千佳子说:野村创始人的创业精神,会像北极星一样不仅照亮前方的道路,也会照亮自己。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早稻田大学的厚东伟介教授强调了这样的观点:现代社会是以分工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多样化的分工根本需要“对他人工作的信赖”——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重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获得了“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实践观”、双赢双利的观念等,也正是东方社会的传统。关东学院的高桥公夫教授更提出:“和谐社会”理论是一种“后新自由主义”的管理思想。它的发展演变是:20世纪上半叶有“福特主义”;下半叶有“后福特主义”——新自由主义,即对资本主义失调后的市场自由化采取的活性化策略。而改革开放,中国有意引进了新自由主义,同时带来了21世纪加入WTO与“和谐发展”两大主题。因此,与经济同步的社会全面发展、没有差距的均衡发展、无环境破坏与资源干涸的持续发展等“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一种“后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它应当成为新“管理文化”的基本思想。(摘自《中外管理》)

第二篇:东方亮谈文稿写作范文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

“东方亮”系江苏省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这是他在2015年《秘书工作》上发表的12篇谈文稿写作的文章,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作为正厅职,这位从镇江走出去的镇江人,正如他的笔名一样,已然看到了东方亮,而有着类似周遭且感同身受的我们,依然还在苦苦等待中苦苦坚守......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1.曾把天亮做信念............................................................................2 2.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9 3.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17 4.文学素养可助力..........................................................................25 5.片言只语可做大文章...................................................................30 6.“白天拎包、晚上写稿”的益处......................................................38 7.功夫最好下在前面......................................................................44 8.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51 9.总得写出些“道道”来....................................................................59 10.力所不及当借力..........................................................................66 11.做“眼”之功不可少........................................................................73 12.迈向“自由王国”...........................................................................80

是下笔之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更不可能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大小观点,加上那时的材料依托、资讯占有等,远没有现在互联网条件下这么便利,一个主题之下写些什么,又能写出些什么,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说没有退路,是因为到时到点你得把稿子直接交给领导,有时甚至是头天交代的,第二天就要去讲,中间既无人替你分担,自己也没什么回旋余地。怎么办呢?只能“硬上”,能写出来写出来,写不出来也要写出来!

于是,有一个场景便在那段时日里常常出现:晚饭后,洗漱毕,孤灯下,便开工,一夜无眠到天亮。那时候是手写,圆珠笔,方格稿纸,一页三百个字,一般要写十几页纸。十几页纸也就三五千字,花上一个通宵的时间,显然不是正常书写的速度,中间无疑遭遇许多磕磕绊绊的坎儿,或像挤牙膏似的一句一句整,或像跋涉在泥泞之地,半天走不出几里路。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如果午夜时分进度已经过半,心中便有一丝慰藉。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在这痛苦的“分娩”过程中,支撑我的最强烈的信念就是,天亮时“孩子”一定会生出来。第一次是这样,后来一

作都做些什么,我就着重把写稿子的事如此这般地介绍了一番,可能是渲染了如何难、如何苦的缘故,堂伯父便以很不屑的语气说道:“没得水平啵!要是有水平的话,喝喝茶、抽抽烟,三下两下就写出来了。”这番话虽然让我很尴尬,但又确实是大实话,后来我也一直以此警示自己。

本事不够就只能多下功夫、多吃苦,以勤补拙。但话又说回来,谁的本事也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是天资太差,吃苦受累总是与长本事成正比的。当初也正是在一次次“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这就是,自主思考、自由发挥、自觉把握。无论是思想观点上,还是语言文字上,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秘书秘书、秘密抄书”的窠臼。

做了三年左右区长秘书,我被调到市委办公室,做了为市委书记写稿子的文字秘书。如果说做区长秘书的三年是我初入文字工作这个行当的前半段,那么进入市委办的头两年可以算作初入行的后半段。与区里相比,市里的“庙”变大了,层级也多了,我实际上成了一个初稿起草者,初稿写出来后,自然要经过主任、秘书长修改把关后才能到书记手上。但我在区里时形成的意识和习

这类稿子的核心在于要有鼓动性和感召力,但我起草那篇讲话时,似乎进入不了状态,说老话不甘心,语惊人又很难为。大概在家里熬了两三天,自己跟自己较劲,非得让这稿子出彩。过程尤为痛苦,焦躁难耐时使劲用笔头戳稿纸,弄折了一支圆珠笔。但交稿后的事实证明,那苦没有白吃,市委副秘书长将稿子交给书记时在上面写了一大段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篇稿子里写了些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那位副秘书长的签批我却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他是这么写的:“×书记:此稿系×××一人撰写,我一字未改,因觉得很好,特呈您阅示。”这位赏识部下、不为己揽功的上司,让我一直心存感念。我也知道,他这么做,除了有胸襟外,更重要的是有底气,他原本是市委书记的秘书,才华、文笔也是市委书记最赏识的,他已不需要再证明自己。

这些陈年旧事,本已像风一样在岁月里消逝。这么多年后再把它们钩出来叨叨,不是为了体验艰辛,不是为了享受回忆,不是为了证明现在,而是想和现在初入这个行当的同志们分享: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行当,一茬一茬的笔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续,从“新手”成为“硬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没有写过百把篇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笔杆子是

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东方亮

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为便于说事,先举两个例子,都是本世纪初我在市委办公室负责起草领导讲话时的故事。

一个是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授予大会上的讲话。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委为了表彰先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专门设立了“人民奖章”,授予各条战线上的杰出贡献者。该奖每两年评一次,程序很严格。获奖人数控制得很少,所以大家对这枚奖章看得很重。每次授奖大会都很隆重,市委书记会在颁发奖章后讲话。

我负责起草讲话稿的那次大会已经是第三次。这稿说好写也好写,因为前面有两个“范本”,主要是对获奖者予以充分肯定,将他们的精神归结个几条,号召大家向

第二层,先是提出“城市荣誉”这个概念,用了一段话:“赢得荣誉,创造荣誉,是充满艰辛、不懈奋斗的过程,一个人如此,一个单位如此,一个城市更是如此。”接着又用一段话加重意味、凸现概念:“城市荣誉是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我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变化、奋进的过程,就是一个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创造城市荣誉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全市上下的城市荣誉感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和升华。”这两段铺垫之后,紧接着联系我市的现实状况,进行集中阐发,以增强“带入感”,具体以三个“我们深深地感到”来展开:第一,“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民心民力最强的凝结剂”;第二,“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具影响力的软环境。

第三层,很自然地号召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城市的更大荣誉,提了三条要求:“第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第二,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人人珍惜城市荣誉、自觉维护城市荣誉”;“第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永不言满足、迈步从头越”。

这个讲话稿自成体系,市委书记讲了以后,无论是

1是立意。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如果把金字塔平面化为三角形,就更直观明了,立意是顶点,架构是左右两条边,文字是底边。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我很赞成,但同时我也一直认为文有高下、稿有优劣。一篇讲话稿首先要看立意,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把“立意—架构—文字”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便成了“文字—架构—立意”的倒金字塔,立意到了最底端,架构仍处在中间,文字则是最上端的。一篇讲话稿不论什么立意、什么架构,最终都要通过组织文字来完成,最终都要落到语言文字上。从这个角度讲,把文稿起草统称为文字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就讲话稿而言,在立意、架构差不多的情况下,文字组织、语言表达的水平,又直接决定了讲话稿的高下、优劣,决定了讲话稿是精雕的玉还是粗朴的璞。正好我手中还保存着几篇过去负责为市委书记起草的讲话稿,有的还是修改过程的花脸稿,便再举几个例子说说语言文字的问题。

3意思、内容都可以,第一感觉是不需要作颠覆性修改,只是讲得不够精到、没有劲道。后来真正动手修改时,从标题到每部分的表述,都作了覆盖性的替换。就说几个小标题吧,也就是这篇稿子几个段落打头总领的话,共有四个层意:第一,“弘扬‘五四’精神,首先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崇高理想和执着信念支撑人生的价值坐标”;第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努力学习,把自己铸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栋梁之才”;第三,“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勇于实践,在建设我市、振兴家乡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塑造崭新形象,展示我市当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这样的排此句式看似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较工整,但显得比较拖沓,且当年也不是“五四”运动纪念的大年份,每一层都用“ 弘扬‘五四’精神”打头,有点大而无当。后来我把这几句打头的话分别改为:第一,“青年最有抱负,要在坚定信念中不懈追求”;第二,“青年最望成材,要在刻苦磨砺中与时俱进”;第三,“青年最富创造,要在投身实践中建功立业”;第四,“青年最讲风范,要在传播文明中争做表率”。同时对文中的表达也都作了类似的改造。这个讲话引起了参会青年朋友的热烈反响,现场形成了很强的互动效果,刻把钟的讲话赢得六次掌声。大会结束后,市报记者除了按常规写了新闻报道外,5

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

东方亮

起草讲话稿需要有参照,看看过去说过些什么,了解一下别人怎么说,这都很正常,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简单的“拿来主义”则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那样的做法,说穿了是站位有问题,是以写稿者为本位,而不是以讲话者为本位。

起草领导讲话稿,说难亦难,说易亦易,如果不是讲特殊的完全个性化的问题(那样就无处可抄了),如果只是从一个“写手”的角度写满字数应付交差,确实是一件颇为容易的事。要讲一个问题,查一下过去说过的,搜一下别人怎么说的,略作改头换面,拼拼凑凑,几乎“立等可取”。正如那句带着讥讽的“名言”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如果是这样的话,出来的讲话稿可想而知:面目似曾相识,话语耳熟能详,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领导不满意,自己难长进。领导讲话一般要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讲出一些有新意的话,你起草的稿子或者老生常谈,或者拾人牙慧,怎能令人

7粗分一下,大致有如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初始的谋划,要基本把准领导的需要。接到讲话稿起草任务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初入行的新手可能会比较茫然,写稿多年的老手往往已经麻木,因此大都忙着赶紧分任务、找材料,然后就动手写,其实这已有点走入误区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不是急于动手,而是先站到“原点”想一想:领导为什么要作这个讲话?最想表达的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必然要进一步研究领导对所讲问题的基本看法、态度取向,以及特别关注的点,等等。把这一系列问题弄清楚、搞明白了,对讲话稿的基调也就有了基本把握。

这是从领导的主观想法、意图这一头来把握的,与此同时,还要从客观实际这一头进行把握。这个“把握”说白了就是要弄清楚不同“时空点”下所讲问题的状况。每一个讲话稿对应的“时空点”

都是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此时此境与彼时彼境的情况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考量起来所用的时间长度有差异。比如对经济运行的问题,大到一个省一个市,小到一个乡镇、一个企业,常规的有季分析、月分析,特殊的时候,有的还监测到旬,以备及时掌握态势、分析问题。当然,经济

9“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对这句话我一直不大赞同,因为从我自身来说,长期的习惯就是把初稿当定稿写,没有想明白,不会贸然动手,落到纸上的话已在脑子里过了几遍。回顾一下过去那些让领导满意、获得各方面好评的稿子,似乎大都是一出来就已经有了大模样的,很少有反复折腾而成好稿子的,那样的稿子基本上也就是勉强过关。

但修改稿子又是免不了的,因为我们是为领导起草讲话,虽然起草的过程中尽量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但总是会有出入,或者深浅不一,或者轻重不合,等等。因此,修改讲话稿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把握领导意图、不断接近领导需要的过程。

这当中,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只需作完善性的修改,一种需要作颠覆性的修改。完善性的修改比较好办,领导对讲话稿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已基本认可,只是又有了局部的新想法和对相关问题的具体意见,一般能交代得比较明确,照此办理就是。但这“照此办理”又不能太过简单化,不是领导说一句什么话你就加进去一句什么话,而是要把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作为一个命题来对待,把握其核心要义,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把话说到位、说圆了,让领导感到“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类型的修改,1改,实际上已是重写了。但不管怎么说都要以领导的需要为准则。

第三个环节,最后的打磨,要精益求精满足领导的需要。讲话稿基本定稿后,一般性的讲话,领导会让“再看看”,一些特别重要的讲话,则常会要求“仔细磨磨”。到这个环节,要做的是细活了,得有一定的耐心。我对文稿写作有一个基本的取向,就是要做“思想者”,不要做“文字匠”,不赞同那种把主要功夫下在抠字眼上的做法。但这也是就总体而言的,看重谋划时大开大合的思维、谋篇布局的能力,与最后环节对文稿进行仔细打磨并不矛盾。有句俗话叫“编箩编筐,全在收光”,这时候倒是需要有点“文字匠”的抠劲、“校对工”的细功来进行推敲和打磨,精益求精,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

如何打磨,因稿而异,因人而异。我觉得到了这个环节,再有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能为稿子增彩,那固然好,但增彩不可强求,而“去污”则是底线,必须守住。稿子中可能有哪些“污点”呢?一是错误的信息。包括情况、数据、事例等的引用,是否正确、准确,有疑问的要核清楚。二是语言的疙瘩。有些话在稿子中看着很顺畅,但一读起来就很拗口、很别扭,这些话都得设法改过来。有的领导可能还有个别

文学素养可助力

东方亮

对于文字工作来说,文学素养可助力,这是没有疑义的。这个结论,如果说早先我只是隐约而模糊地感觉到,那么自从四年前完成了一篇随行日记并作了一些总结、思考,便有了强烈而清晰的感知,能够更加具体地认识到文学素养于文字工作何以可助力、可助什么力了。

那篇随行日记,记的是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一次为期五天的驻点调研活动。为贯彻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2011年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进行“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活动,要求县以上特别是省、市两级领导干部,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两个月的基础上,再集中五到七天时间,不用当地干部陪同,直接深入乡村或其他一线基层单位,住下来、沉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深入细致、解剖麻雀式的驻点调研。那一年,我作为为数不多的随行人员,当时就意识到这次随行无论是于工作经历还是人生

5一是观察力。观察是表现的基础和前提,文学作品一般都很注重细节描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自不待说。当然,对于通常的讲话类文稿起草而言,平日里很少用到细节观察和描述,但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看材料、听介绍、考察现场,能不能发现问题、抓住本质,都取决于观察力的强弱。除此之外,有时还需要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概括。这些基本功从哪里来?无疑,一个具有一定文学素养,喜欢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世界的人,更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是体验力。作家以及其他文艺工作者都很注重“体验生活”,就是为了能够设身处地思考和表现,使所塑造的形象真实生动。对文稿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来说,这种“体验力”要求更集中,就是要把领导的意图领会好、理解好,从而表达好、发挥好。这不仅需要智商,而且需要情商。有人对情商下过这样的定义,即“对别人情绪的把握和对自己情绪的调整”,我深以为然。我也常常感到,用脑思考与用心体悟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对提高情商包括领会理解他人的心思、意图是大有帮助和益处的。

三是提取力。创作文学作品离不开平常的素材积累。

7不能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就取决于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而有过一定文学创作经历的人,“含英咀华”是必做的,因此在这方面会有更强的自觉。更何况,领导讲话还有另外的情形,比如特定的话题或语境下,有时不能讲得那么直白,需要有弦外之音,以意味来传达,让人心领神会;有些特定的场合,需要靠表达的力量来感染受众。遇到这样的需要时,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人,可能会写出更胜一筹的稿子。

我们这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好多都有过自己的文学梦,当作家、做诗人曾经是我们的人生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人们的人生取向也日益多元。但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干文稿写作这一行的,不论学的什么专业,有过什么阅历,都应当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面对不同要求的文稿才能写什么像什么,表达得合乎身份、合乎语境、合乎受众的心理。我常想,文字工作者与每一篇文稿的相遇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应该像遇到一个有缘人一样去碰出火花、留下记忆、创造意义。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4期

9而这个“小码头”意识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据传在清朝末年,刘鹗(《老残游记》作者,曾在Z地做官)在争取修筑卢汉铁路失败后回到北京,向朝廷提出兴建津镇铁路,这本是一件造福乡梓的大好事,不想遭到了Z地在京官员的强烈反对而流产。从六朝以来,Z地一直是南北运输的枢纽城市,但在运输方式由水路向铁路转变的历史关头,Z地丧失了一次实现转换的重要机遇,从此城市地位一落千丈。后人借由这件事,借用Z地的一个地名,把这种目光短浅、故步自封的现象称作“小码头”意识。而到了上世纪末,大家都在思考谋划跨世纪发展的时候,市里的领导层感到这种“小码头”意识仍有一定市场,是制约这座本就是“小块头”的城市发展的思想束缚,因此大会小会都反复讲要摒弃“小码头”意识,但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展开来讲过。那年我们准备市委书记在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时,觉得围绕如何摒弃“小码头”意识大有文章可做,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思想引领性,弄好了,可以形成很强的思想冲击,后来琢磨出了“勿以善大而不敢为”这个题目。

讲话稿分四个部分,几个人每人一块,虚实结合、洋洋洒洒,共写了一万六七千字。第一部分讲了要有谋大事、办大事的精神状态。着重从实现跨世纪发展、在1魄、选贤任能、群策群力等方面作了展开,特别是对人文环境建设作了展开,着重针对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小码头”意识,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创造不凡的作为。

这个讲话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思想震动,把平时大家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说了个透彻,提出的一些理念和思路,既出乎当时人们的常规思维,又让人们在精神一振之际感到合乎情理。比如对拉开城市框架的“东进”“南移”“西拓”构想,一下子打开了城市发展的眼界和思路,或许当时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不敢去想的太过宏伟的蓝图,但此后十多年的实践确实作了很好的印证。

第二个例子,是2011年底省委书记在新一届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地方党委换届,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委、书记,书记代表新的领导班子作讲话,这都是必经的程序。领导同志一般对这个讲话都很重视,但不是作为程序性的,而是作为施政纲要性的。

那次我们在准备讲话稿时,调阅了一些类似的讲话,基本上路子都差不多,围绕思想政治、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班子建设、廉洁自律等来讲,当然这些也都是那个场合讲话不可缺少的“要件”,似乎很难有突破、写出新

3时间节点,这对于刚完成换届的一级地方党委来说,又可提供一个关于“继往开来”的重大话题。综合主客观几方面的因素,以“继往开来”作展开起草讲话稿,既是可行的,也比较贴题,且可写出新意来。我们把这些想法向省委领导作了汇报后,得到了支持。

讲话稿的起草先是以三个“继什么往,开什么来”展开的:一是“继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之往,开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来”。这是围绕刚刚闭幕的党代会主题作展开,内容涵盖了改革发展,强调一任有一任的使命和责任,新一届省委要在承前启后中开拓奋进。二是“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长期努力之往,开增进民生幸福、共创美好生活之来”。主要讲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及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唤起千百万民众同心奋斗。三是“继历届省委好传统好作风之往,开更加政通人和、凤清气正之来”。讲了班子团结、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等内容。讲话初稿出来后,省委领导同志亲自指导文稿修改,特别是针对当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的节点,加了一条“继我们党90年光辉历程之往,开为实现党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之来”,并作为第一条。这一条突出强调了对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政治要求,强调作为一级地方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

5可以展开的内涵。粗分一下,无外乎“新话”和“老话”两种。领导同志挂在嘴边的“新话”,无疑带有新概念、新思想,值得关注、领悟,适当的场合可以作展开,以新的思想凝聚新的共识;而对一些“老话”,如果领导同志又一再提起,也必有其新的现实针对性,或者是好的传统、作风需要大力倡导,或者是准备对陈年积习“集中宣战”。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有赖于我们把领导同志想说的话说深说透,说出新的“道道”来,这又最终归结到对领导意图和客观现实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上。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5期

7情感、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被同化的效应,这对起草领导讲话来说,可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回想当初在市、区工作的时候,随同领导开会、调研、外出考察等自不必说,光是“共进午餐”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区里时,每到午餐时间,和区长一起拿着饭盆、饭票到离办公楼两百米远的食堂排队、打饭。后来为节省时间,帮区长把饭打到办公室吃,两只手夹三只盆,区长的饭、菜分开盛,自己的饭菜合一起。在市里时,前一位书记家在本地,但中午也常会和我们几个“身边人”去机关附近的小面馆吃面条,并且每次都不容分说地由他付钱,理由是“你们的工资没我高”;后一位书记家在外地,一个人住招待所,中午相对有个固定的地方用餐,我也常常陪着他。吃饭的时候总得有些话题,工作之内之外的事,都会跟我说说。

显然,在那样的背景下,耳濡目染、浸润熏陶,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息是相通的。这用到为领导起草讲话稿上,对基本的立场和取向、相关问题的重点和要点所在,以及角色感、分寸感的把握,都能够心中有数。现在如果要对那种状态于文稿写作的益处加以概括的话,我以为至少有三点:

其一,有益于实现为领导写稿与以领导为师的融合。

9丰富,总的一个精神,是充分发挥写稿者的主观能动性。指点江山也好,纵横捭阖也好,摆脱掉“文字匠”的习性,是可取的。但这句话,对不同层次和阅历的写稿者来说,理解和领悟也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对“拎过包”和“没有拎过包”的写作者而言,这种差别可能会比较大甚至大相径庭。我的理解,“关起门来当书记”,是替真的书记来当书记,而不是自己真当书记。这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直白一点,不是说我对有关问题怎么想、怎么看,而是设身处地模拟角色,尽最大可能去说领导同志怎么想、怎么看。如果这种感觉上的细微差别体味不到,失之毫厘则会谬以千里,你“当书记”的那一套东西就只能被“关在门内”而出不来。虽说文稿写作是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儿,但也必须清楚,它本质上又是带有永远的“辅助”属性的,干这活儿同样要坚持“需求导向”,就是要与领导同志需求相契合。太高,以军师自居不行;太低,跟不上趟也不行。

其三,有益于决策服务者超强责任感的养成。印象最深的是在区里的时候,政府办公室的综合科是负责文稿的,成员全是要“拎包”的秘书,我这个为一把手“拎包”的则当科长。平时分兵作战,各辅其主,遇到开政府组成人员全体会议要讲各条口的工作,或是开人代会要准备政府工作报告时,我这个科长便要履行职责,把副区

1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可能让更多从事文稿写作的有做秘书的经历,更不可能有多少做过秘书的转过来干写稿子这活儿。我的那些经历,或许就此成为故事了。由此我也想到办公厅(室)文字人才的培养问题,前面也说了,学校也好,培训机构也好,不可能一下子就训练出成熟的骨干力量,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在实践中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打造。这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写稿者”与“念稿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换句话说,办公厅(室)那些从事文稿写作的,平时与领导同志接触少,如何让他们了解领导的思想、领会领导的意图、把握领导的风格,这既需要创造直接的条件,又要拓宽间接的渠道。那么,在办公厅(室)做秘书长、主任的,与领导同志接触比较多,在传递领导同志信息方面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比如,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经常性地讲讲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的想法,包括领导同志的个性特点、行事风格等,让从事文稿写作的能够多多了解,使他们虽没有“拎包”的经历,也能找到写稿的感觉,虽不是领导的影子,也能成为领导思想的化身。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6期

3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

5的“突破效应”、学一流创一流的“提升效应”、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叠加效应”。虽然这“五大效应”并没有完全去扣起飞理论的几个特征,但与当时Z市的实践贴得比较紧,也着眼了“临近起飞”的总体判断,寄予了较强的“起飞”意味。又如,工作部署部分,也就如何推动Z市加速起飞,重点讲了要强化“四大关键动力”,即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园区承载力、机制驱动力。这都针对了当时Z市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薄弱环节,既涵盖了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又围绕起飞的主题展开,以观点带工作部署,讲得比较集中、比较鲜明。再如,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提出要勇于担当领航起飞的历史重任,用“领航”这样一个词,强调了领导干部在“起飞”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作用,赋予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而对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一是题目很大,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讲得太琐碎;二是可参考的依据少,当时四中全会还没有开,7依法治国,核心点都在于“治权”。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运动型向程序规范型转变、由更多靠政策向靠法律转变。第四,要体现以依规治党引领依法治国。重点发挥好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国的“三个作用”,即确立遵循、提供典范、扫除障碍。整个发言稿,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观点和思路都比较清晰。这是个短周期的文稿,前道工序的时间不长,但下的功夫一点也没少。

这里所说的短周期,通常也是有几天时间的,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需要一晚上甚至几个小时就得拿出稿子来。这时候也不能慌张,甚至更需要坚持“想好了再写”。时间越紧,越要想明白、拿得准。因为稿子交给领导时已没有调整修改的时间,如果“不靠谱”,领导只能将稿子弃之一边,靠自己现场发挥了。我的感受是,遇到这类急用的稿子,倒逼着自己去想的时候,大脑快速运转,往往还能急中生智,冒出些火花来。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实际上,写稿子的前道工序与平时的积累是连在一起的。平时能积累些什么?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加强延伸性的学习,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点精力去掌握一个事情的前因后

第三篇:东方亮谈文稿写作1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

曾把天亮做信念

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初入写领导讲话稿这个行当,是在二十来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二十六七岁,在区政府办公室工作,由接电话值班、登记传递文件的文书,转做区长的秘书。

那时市县党政办公室系统的工作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做秘书除了要搞好领导日常服务外,写稿子是极重要的内容,主要是领导的各种讲话、报告。你跟着哪个领导做秘书,相应的这些材料就由你承担。我给区长做秘书之前,并没有写材料的经历,虽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写过一些东西,但那不是一码事,因此要揽写讲话稿这个“瓷器活儿”时,确实还没有“金刚钻”。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每有写讲话稿任务,我的状态大致可用“懵懂、没底,但无退路”来表述。说懵懂、没底,是下笔之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更不可能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大小观点,加上那时的材料依托、资讯占有等,远没有现在互联网条件下这么便利,一个主题之下写些什么,又能写出些什么,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说没有退路,是因为到时到点你得把稿子直接交给领导,有时甚至是头天交代的,第二天就要去讲,中间既无人替你分担,自己也没什么回旋余地。怎么办呢?只能“硬上”,能写出来写出来,写不出来也要写出来!

于是,有一个场景便在那段时日里常常出现:晚饭后,洗漱毕,孤灯下,便开工,一夜无眠到天亮。那时候是手写,圆珠笔,方格稿纸,一页三百个字,一般要写十几页纸。十几页纸也就三五千字,花上一个通宵的时间,显然不是正常书写的速度,中间无疑遭遇许多磕磕绊绊的坎儿,或像挤牙膏似的一句一句整,或像跋涉在泥泞之地,半天走不出几里路。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如果午夜时分进度已经过半,心中便有一丝慰藉。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在这痛苦的“分娩”过程中,支撑我的最强烈的信念就是,天亮时“孩子”一定会生出来。第一次是这样,后来一次又一次也都是这样。直到现在,那一幕幕场景仍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我认为也是对干写稿子这活儿的一个写照。

秀才写文章“比生孩子还难”的笑话,大家都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也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一则是我们办公室的一位老秘书,中学语文老师出身,写得一手好字,每每写材料时,就猫在家里不动了。他要的是清静,却扰得别人不得安生,一会要墨水,一会要头痛药。无奈写稿子是大事啊,当时还在“打杂”的我便骑着自行车一遍一遍地往他家跑。他家的门楣上钉了块“×宅”的牌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一则是邻县的一位秘书,熬夜写领导的讲话稿,到了早上才开了个头,急得号啕大哭。所幸的是,这样的情况终究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过,亦似有1 神助,天亮能完工,每每能交差。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时常会有一些羞愧之感:三五千字的稿子,用整整一夜的时间,功夫是下了,苦是吃了,但不都是因为本领不够吗?这样的一种自省,源于我与我的一位堂伯父的对话。堂伯父是乡镇医院的医生,也是村子里不多的文化人之一。有次我回老家时与他聊天,他问我的工作都做些什么,我就着重把写稿子的事如此这般地介绍了一番,可能是渲染了如何难、如何苦的缘故,堂伯父便以很不屑的语气说道:“没得水平啵!要是有水平的话,喝喝茶、抽抽烟,三下两下就写出来了。”这番话虽然让我很尴尬,但又确实是大实话,后来我也一直以此警示自己。

本事不够就只能多下功夫、多吃苦,以勤补拙。但话又说回来,谁的本事也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是天资太差,吃苦受累总是与长本事成正比的。当初也正是在一次次“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这就是,自主思考、自由发挥、自觉把握。无论是思想观点上,还是语言文字上,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秘书秘书、秘密抄书”的窠臼。

做了三年左右区长秘书,我被调到市委办公室,做了为市委书记写稿子的文字秘书。如果说做区长秘书的三年是我初入文字工作这个行当的前半段,那么进入市委办的头两年可以算作初入行的后半段。与区里相比,市里的“庙”变大了,层级也多了,我实际上成了一个初稿起草者,初稿写出来后,自然要经过主任、秘书长修改把关后才能到书记手上。但我在区里时形成的意识和习惯却改不过来:总是感到稿子是要直接给领导用的,总是认为自己手上出去的是“终端产品”,因此也总是2 把初稿当作定稿来写。

到市委办的最初年把时间里,有两篇讲话稿的起草现在还有些印象,那也可算是进入“新山门”的亮相之作。

一篇是市委书记在一个经济协作洽谈会上的致辞。当时各地之间的经济协作活动比较活跃,记得市里还有“经济协作委员会”这个机构。那次是与上海的某个区搞活动,按常规市委书记的致辞无非是介绍介绍情况、说说客套话、讲讲加强两地合作的愿望和提议。这些内容,我在起草致辞时自然不会丢掉,有所不同的是,我设身处地引入了两个元素,竭力增强语言活力和情感色彩:一个是季节的元素,以时值初夏之际的描述,烘托场面的热烈;一个是市委书记也是上海人的元素,以一段家乡情结的抒发,表达内心的真诚。这样一来,致辞就不完全是“大路货”,而有些个性化了。记得这个稿子交给分管领导后,他看了有点兴奋,拿着稿子转了几个房间,边给几个资历比我老些的笔杆子看,边说:“这小子可以呢!”

还有一篇是市委书记在市团代会上的讲话。共青团开代表大会是五年一次,很隆重,市委书记必到会讲话。这类稿子的核心在于要有鼓动性和感召力,但我起草那篇讲话时,似乎进入不了状态,说老话不甘心,语惊人又很难为。大概在家里熬了两三天,自己跟自己较劲,非得让这稿子出彩。过程尤为痛苦,焦躁难耐时使劲用笔头戳稿纸,弄折了一支圆珠笔。但交稿后的事实证明,那苦没有白吃,市委副秘书长将稿子交给书记时在上面写了一大段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篇稿子里写了些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那位副秘书长的签批我却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他是这么写的:“×书记:此稿系×××一人撰写,我一字未改,因觉得很好,特呈您阅示。”这位赏识部下、不为己揽功的上司,让我一直心存感念。我也知道,他这么做,除了有胸襟外,更重要的是有底气,他原本是市委书记的秘书,才华、文笔也是市委书记最赏识的,他已不3 需要再证明自己。

这些陈年旧事,本已像风一样在岁月里消逝。这么多年后再把它们钩出来叨叨,不是为了体验艰辛,不是为了享受回忆,不是为了证明现在,而是想和现在初入这个行当的同志们分享: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行当,一茬一茬的笔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续,从“新手”成为“硬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没有写过百把篇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笔杆子是硬不起来的,“金刚钻”也是炼不成的。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1期

第四篇:【免费】东方亮谈文稿写作12篇+下载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东方亮”(康旭平)在2015年《秘书工作》上发表的12篇谈文稿写作的文章

‚东方亮‛系省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这是他在2015年《秘书工作》上发表的12篇谈文稿写作的文章,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作为正厅职,这位从镇江走出去的镇江人,正如他的笔名一样,已然看到了东方亮,而有着类似周遭且感同身受的我们,依然还在苦苦等待中苦苦坚守......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目 录

1.曾把天亮做信念 …………………………………………(1)2.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6)3.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11)4.文学素养可助力…………………………………………(16)5.片言只语可做大文章……………………………………(20)6.“白天拎包、晚上写稿”的益处………………………(25)7.功夫最好下在前面………………………………………(29)8.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34)9.总得写出些“道道”来…………………………………(40)10.力所不及当借力 ………………………………………(45)

11、做“眼”之功不可少…………………………………(50)

12、迈向“自由王国”……………………………………(55)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曾把天亮做信念

东方亮

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初入写领导讲话稿这个行当,是在二十来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二十六七岁,在区政府办公室工作,由接电话值班、登记传递文件的文书,转做区长的秘书。

那时市县党政办公室系统的工作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做秘书除了要搞好领导日常服务外,写稿子是极重要的内容,主要是领导的各种讲话、报告。你跟着哪个领导做秘书,相应的这些材料就由你承担。我给区长做秘书之前,并没有写材料的经历,虽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写过一些东西,但那不是一码事,因此要揽写讲话稿这个‚瓷器活儿‛时,确实还没有‚金刚钻‛。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每有写讲话稿任务,我的状态大致可用‚懵懂、没底,但无退路‛来表述。说懵懂、没底,是下笔之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更不可能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大小观点,加上那时的材料依托、资讯占有等,远没有现在互联网条件下这么便利,一个主题之下写些什么,又能写出些什么,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说没有退路,是因为到时到点你得把稿子直接交给领导,有时甚至是头天交代的,第二天就要去讲,中间既无人替你分担,自己也没什么回旋余地。怎么办呢?只能‚硬上‛,能写出来写出来,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写不出来也要写出来!

于是,有一个场景便在那段时日里常常出现:晚饭后,洗漱毕,孤灯下,便开工,一夜无眠到天亮。那时候是手写,圆珠笔,方格稿纸,一页三百个字,一般要写十几页纸。十几页纸也就三五千字,花上一个通宵的时间,显然不是正常书写的速度,中间无疑遭遇许多磕磕绊绊的坎儿,或像挤牙膏似的一句一句整,或像跋涉在泥泞之地,半天走不出几里路。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如果午夜时分进度已经过半,心中便有一丝慰藉。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在这痛苦的‚分娩‛过程中,支撑我的最强烈的信念就是,天亮时‚孩子‛一定会生出来。第一次是这样,后来一次又一次也都是这样。直到现在,那一幕幕场景仍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我认为也是对干写稿子这活儿的一个写照。

秀才写文章‚比生孩子还难‛的笑话,大家都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也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一则是我们办公室的一位老秘书,中学语文老师出身,写得一手好字,每每写材料时,就猫在家里不动了。他要的是清静,却扰得别人不得安生,一会要墨水,一会要头痛药。无奈写稿子是大事啊,当时还在‚打杂‛的我便骑着自行车一遍一遍地往他家跑。他家的门楣上钉了块‚×宅‛的牌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一则是邻县的一位秘书,熬夜写领导的讲话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稿,到了早上才开了个头,急得号啕大哭。所幸的是,这样的情况终究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过,亦似有神助,天亮能完工,每每能交差。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时常会有一些羞愧之感:三五千字的稿子,用整整一夜的时间,功夫是下了,苦是吃了,但不都是因为本领不够吗?这样的一种自省,源于我与我的一位堂伯父的对话。堂伯父是乡镇医院的医生,也是村子里不多的文化人之一。有次我回老家时与他聊天,他问我的工作都做些什么,我就着重把写稿子的事如此这般地介绍了一番,可能是渲染了如何难、如何苦的缘故,堂伯父便以很不屑的语气说道:‚没得水平啵!要是有水平的话,喝喝茶、抽抽烟,三下两下就写出来了。‛这番话虽然让我很尴尬,但又确实是大实话,后来我也一直以此警示自己。

本事不够就只能多下功夫、多吃苦,以勤补拙。但话又说回来,谁的本事也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是天资太差,吃苦受累总是与长本事成正比的。当初也正是在一次次‚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这就是,自主思考、自由发挥、自觉把握。无论是思想观点上,还是语言文字上,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秘书秘书、秘密抄书‛的窠臼。

做了三年左右区长秘书,我被调到市委办公室,做了为市委书记写稿子的文字秘书。如果说做区长秘书的三年是我初入文字工作这个行当的前半段,那么进入市委办的头两年可以算作初入行的后半段。与区里相比,市里的‚庙‛变大了,层级也多了,我实际上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成了一个初稿起草者,初稿写出来后,自然要经过主任、秘书长修改把关后才能到书记手上。但我在区里时形成的意识和习惯却改不过来:总是感到稿子是要直接给领导用的,总是认为自己手上出去的是‚终端产品‛,因此也总是把初稿当作定稿来写。

到市委办的最初年把时间里,有两篇讲话稿的起草现在还有些印象,那也可算是进入‚新山门‛的亮相之作。

一篇是市委书记在一个经济协作洽谈会上的致辞。当时各地之间的经济协作活动比较活跃,记得市里还有‚经济协作委员会‛这个机构。那次是与上海的某个区搞活动,按常规市委书记的致辞无非是介绍介绍情况、说说客套话、讲讲加强两地合作的愿望和提议。这些内容,我在起草致辞时自然不会丢掉,有所不同的是,我设身处地引入了两个元素,竭力增强语言活力和情感色彩:一个是季节的元素,以时值初夏之际的描述,烘托场面的热烈;一个是市委书记也是上海人的元素,以一段家乡情结的抒发,表达内心的真诚。这样一来,致辞就不完全是‚大路货‛,而有些个性化了。记得这个稿子交给分管领导后,他看了有点兴奋,拿着稿子转了几个房间,边给几个资历比我老些的笔杆子看,边说:‚这小子可以呢!‛

还有一篇是市委书记在市团代会上的讲话。共青团开代表大会是五年一次,很隆重,市委书记必到会讲话。这类稿子的核心在于要有鼓动性和感召力,但我起草那篇讲话时,似乎进入不了状态,说老话不甘心,语惊人又很难为。大概在家里熬了两三天,自己跟自己较劲,非得让这稿子出彩。过程尤为痛苦,焦躁难耐时使劲用笔头戳稿纸,弄折了一支圆珠笔。但交稿后的事实证明,那苦没有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白吃,市委副秘书长将稿子交给书记时在上面写了一大段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篇稿子里写了些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那位副秘书长的签批我却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他是这么写的:‚×书记:此稿系×××一人撰写,我一字未改,因觉得很好,特呈您阅示。‛这位赏识部下、不为己揽功的上司,让我一直心存感念。我也知道,他这么做,除了有胸襟外,更重要的是有底气,他原本是市委书记的秘书,才华、文笔也是市委书记最赏识的,他已不需要再证明自己。

这些陈年旧事,本已像风一样在岁月里消逝。这么多年后再把它们钩出来叨叨,不是为了体验艰辛,不是为了享受回忆,不是为了证明现在,而是想和现在初入这个行当的同志们分享: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行当,一茬一茬的笔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续,从‚新手‛成为‚硬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没有写过百把篇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笔杆子是硬不起来的,‚金刚钻‛也是炼不成的。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1期

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东方亮

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为便于说事,先举两个例子,都是本世纪初我在市委办公室负责起草领导讲话时的故事。

一个是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授予大会上的讲话。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委为了表彰先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专门设立了‚人民奖章‛,授予各条战线上的杰出贡献者。该奖每两年评一次,程序很严格。获奖人数控制得很少,所以大家对这枚奖章看得很重。每次授奖大会都很隆重,市委书记会在颁发奖章后讲话。

我负责起草讲话稿的那次大会已经是第三次。这稿说好写也好写,因为前面有两个‚范本‛,主要是对获奖者予以充分肯定,将他们的精神归结个几条,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要说不好写,则在于如何不去嚼别人嚼过的馍,写出新意来。

那一次我是沿着有新意的路子去写的。当时一个重要的背景:新任市委书记来自相对发达地区,带来许多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且正在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所接受;市情实际和全市上下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民心士气高涨。这些都促使我琢磨着如何找到一个‚点‛,使这种好的状态得到进一步的聚合、激发、提升。我感到此次授奖大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我跳出了原来的套路,先从荣誉称号切入,然后提出‚城市荣誉‛的概念并作阐释,进而号召为创造共同的城市荣誉而奋力拼搏。讲话稿有三四千字,分三个层面:

第一层,简要开场并兼顾一些常规的必备要素后,便笔锋一转,写道:‚此时此刻,当我们把荣誉和鲜花给予获奖者的时候,我们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不仅感到他们确实是以其艰苦的努力和非凡的作为而无愧于这枚奖章,更应看到在成功的背后,有着许多深刻的启示。‛什么启示呢?分述了三条:‚第一,这说明:金色的奖章,饱含着心血和汗水‛;‚第二,这说明:有为才有位,有为必有位‛;‚第三,这说明:我市是一方大有可为的热土,是一个充满成功希望的城市‛。显然,这是逐步往我所设计的‚核心点‛在引。

第二层,先是提出‚城市荣誉‛这个概念,用了一段话:‚赢得荣誉,创造荣誉,是充满艰辛、不懈奋斗的过程,一个人如此,一个单位如此,一个城市更是如此。‛接着又用一段话加重意味、凸现概念:‚城市荣誉是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我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变化、奋进的过程,就是一个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创造城市荣誉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全市上下的城市荣誉感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和升华。‛这两段铺垫之后,紧接着联系我市的现实状况,进行集中阐发,以增强‚带入感‛,具体以三个‚我们深深地感到‛来展开:第一,‚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民心民力最强的凝结剂‛;第二,‚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具影响力的软环境。

第三层,很自然地号召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城市的更大荣誉,提了三条要求:‚第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第二,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人人珍惜城市荣誉、自觉维护城市荣誉‛;‚第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永不言满足、迈步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从头越‛。

这个讲话稿自成体系,市委书记讲了以后,无论是现场的效果,还是事后的反响都非常好。市报总编还以‚城市荣誉‛为题发表了一篇新闻随笔。

第二个例子是市委书记在市纪委全会上的一个讲话。这类讲话稿,一般由市纪委代拟,市委办公室作些修改。我负责修改的那一次,看了代拟稿,与前几年的基本差不多,觉得与新任市委书记的风格不符。因为这位书记有很强的感染力,从不照本宣科打官腔,而是喜欢以一种交流对话式的言语抓住人心、打动人心。于是我便想重新起草这个讲话稿,把一些主要想法向书记作了汇报后,得到了书记的认可和支持。

另起炉灶后的讲话稿,以‚三个既然‛为主框架展开:第一部分‚既然为官,就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既然从政,就要有严格的行为规范‛;第三部分‚既然有一个舞台,就要力求不凡的作为‛。这样的架构,涵盖了思想道德、作风、纪律等要素,同时还可以更多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正在做的事情加以阐述、提出要求,避免了空洞说教。

所举两例可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第一个是‚立意‛,第二个是‚架构‛。如果加上另一个关键词‚文字‛,便构成了我心目中讲话稿起草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文字是最基础的、是打底的,高于文字的是架构,高于架构的是立意。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如果把金字塔平面化为三角形,就更直观明了,立意是顶点,架构是左右两条边,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文字是底边。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我很赞成,但同时我也一直认为文有高下、稿有优劣。一篇讲话稿首先要看立意,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把‚立意—架构—文字‛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便成了‚文字—架构—立意‛的倒金字塔,立意到了最底端,架构仍处在中间,文字则是最上端的。一篇讲话稿不论什么立意、什么架构,最终都要通过组织文字来完成,最终都要落到语言文字上。从这个角度讲,把文稿起草统称为文字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就讲话稿而言,在立意、架构差不多的情况下,文字组织、语言表达的水平,又直接决定了讲话稿的高下、优劣,决定了讲话稿是精雕的玉还是粗朴的璞。正好我手中还保存着几篇过去负责为市委书记起草的讲话稿,有的还是修改过程的花脸稿,便再举几个例子说说语言文字的问题。

比如,市委书记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介绍我市时开头的一段话:‚如果您想对我市在中国版图中的位臵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只需记住五个字一‘江河交汇处’,就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一般的省情、市情、县情介绍都有固定的范式,上来就说是地处什么什么地方之类的,让人既耳朵生茧,又感知模糊。而这次的开场,较好地抓住了面向海外华人受众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把我市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凸现了出来,五个字‚江河交汇处‛,达到了让人过耳难忘的效果。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再比如,市委书记在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致辞的开场语:‚江河交汇处,今日尽朝晖。‛初稿交给我时,写的是最常用的‚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当然这也没有错,说说也可以,不想说划掉便罢。但我总觉得那么大的场面,那么多的外来客商,总要说一两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那次开幕式在我市刚刚建成的‚春江潮‛广场公园举行,此处既滨长江又临运河。我把这些意象作了’整合后,最后用‚江河交汇处,今日尽朝晖‛替换了‚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开幕式那天,天公也很作美,九点钟的太阳灿烂而有朝气,现场的情景就是那两句开场语的真实写照。

又比如,市委书记在纪念‚ 五四‛ 暨我市‚十杰青年‛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稿交到我手上时,初一看,意思、内容都可以,第一感觉是不需要作颠覆性修改,只是讲得不够精到、没有劲道。后来真正动手修改时,从标题到每部分的表述,都作了覆盖性的替换。就说几个小标题吧,也就是这篇稿子几个段落打头总领的话,共有四个层意:第一,‚弘扬‘五四’精神,首先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崇高理想和执着信念支撑人生的价值坐标‛;第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努力学习,把自己铸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栋梁之才‛;第三,‚弘扬‘五四’ 精神,就要勇于实践,在建设我市、振兴家乡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塑造崭新形象,展示我市当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这样的排此句式看似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较工整,但显得比较拖沓,且当年也不是‚五四‛运动纪念的大年份,每一层都用‚ 弘扬‘五四’精神‛打头,有点大而无当。后来我把这几句打头的话分别改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为:第一,‚青年最有抱负,要在坚定信念中不懈追求‛;第二,‚青年最望成材,要在刻苦磨砺中与时俱进‛;第三,‚青年最富创造,要在投身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四,‚青年最讲风范,要在传播文明中争做表率‛。同时对文中的表达也都作了类似的改造。这个讲话引起了参会青年朋友的热烈反响,现场形成了很强的互动效果,刻把钟的讲话赢得六次掌声。大会结束后,市报记者除了按常规写了新闻报道外,还兴冲冲地写了个题为《书记和我们青年心连心》的会场侧记。这从写文章的角度看,又是一个立意的问题了。

把这两个金字塔的譬喻综合起来,用传统意义上的打仗来做比方的话:立意是占据制高点,架构是巧妙排兵布阵,文字是实现精准射击。这也是对本文‚两个譬喻‛的又一个譬喻。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2期

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

东方亮

起草讲话稿需要有参照,看看过去说过些什么,了解一下别人怎么说,这都很正常,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简单的‚拿来主义‛则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那样的做法,说穿了是站位有问题,是以写稿者为本位,而不是以讲话者为本位。

起草领导讲话稿,说难亦难,说易亦易,如果不是讲特殊的完全个性化的问题(那样就无处可抄了),如果只是从一个‚写手‛的角度写满字数应付交差,确实是一件颇为容易的事。要讲一个问题,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查一下过去说过的,搜一下别人怎么说的,略作改头换面,拼拼凑凑,几乎‚立等可取‛。正如那句带着讥讽的‚名言‛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如果是这样的话,出来的讲话稿可想而知:面目似曾相识,话语耳熟能详,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领导不满意,自己难长进。领导讲话一般要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讲出一些有新意的话,你起草的稿子或者老生常谈,或者拾人牙慧,怎能令人满意?文稿写作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也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活儿,倘若我们总是降格以求,满足于拼拼凑凑,把本具创造性的活儿变成机械性的活儿,看起来忙忙乎乎,俨然是这个行当中的‚角色‛了,实际上还没有掌握其中的门道为,又怎么会有快的提高、大的长进呢?长此以往,则会误人误己。

根据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体会,起草领导讲话稿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

所谓走‚省事之门‛,概括起来一个字,就是‚抄‛——抄过去说过的话,抄别人现成的话。当然,起草讲话稿需要有参照,看看过去说过些什么,了解一下别人怎么说,这都很正常,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简单的‚拿来主义‛则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那样的做法,说穿了是站位有问题,是以写稿者为本位,怎么省事怎么来,怎么便利怎么弄;而不是以讲话者为本位,去琢磨客观状况怎么样,领导需要怎么讲。

所谓走‚需要之门‛,其内在要求是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讲到点子上,直接标准就是领导满意。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必须以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领导为本位,从领导的需要出发,最终满足领导的需要,这是构思文稿、起草文稿、修改文稿必须始终紧扣的‚原点‛。那么这个‚需要之门‛如何走?粗分一下,大致有如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初始的谋划,要基本把准领导的需要。接到讲话稿起草任务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初入行的新手可能会比较茫然,写稿多年的老手往往已经麻木,因此大都忙着赶紧分任务、找材料,然后就动手写,其实这已有点走入误区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不是急于动手,而是先站到‚原点‛想一想:领导为什么要作这个讲话?最想表达的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必然要进一步研究领导对所讲问题的基本看法、态度取向,以及特别关注的点,等等。把这一系列问题弄清楚、搞明白了,对讲话稿的基调也就有了基本把握。

这是从领导的主观想法、意图这一头来把握的,与此同时,还要从客观实际这一头进行把握。这个‚把握‛说白了就是要弄清楚不同‚时空点‛下所讲问题的状况。每一个讲话稿对应的‚时空点‛ 都是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此时此境与彼时彼境的情况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考量起来所用的时间长度有差异。比如对经济运行的问题,大到一个省一个市,小到一个乡镇、一个企业,常规的有季分析、月分析,特殊的时候,有的还监测到旬,以备及时掌握态势、分析问题。当然,经济运行有一套监测体系,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则往往缺乏这样量化的分析,比如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分析起来基本上是定性化、粗线条的,一些结论和对策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用之哪年都无错。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这也是许多讲话稿似乎可以抄抄凑凑的一个缘由,‚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让我怎么变着法子说啊?这实际上还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

很多工作确实都具有重复性,不可能像电影剧情那样跌宕起伏,但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变化快的极端例子,如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无疑是救人;现场搜救完成后,紧接着就是伤亡人员的后续处理,包括伤员的救治、家属的安抚等;再往后,还要根据事故责任认定,处理相关责任人。工作重心几天一变化,甚至一天一变化,这都能看得很明白。而我们平常部署某一方面工作,虽然与事故处臵工作不一样,但这个理是相通的,作讲话的当口,工作的基本状况和态势怎么样?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这些都得在起草讲话稿时捋清楚,这也是把准领导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客观基础。

第二个环节,中间的修改,要不断接近领导的需要。‚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对这句话我一直不大赞同,因为从我自身来说,长期的习惯就是把初稿当定稿写,没有想明白,不会贸然动手,落到纸上的话已在脑子里过了几遍。回顾一下过去那些让领导满意、获得各方面好评的稿子,似乎大都是一出来就已经有了大模样的,很少有反复折腾而成好稿子的,那样的稿子基本上也就是勉强过关。

但修改稿子又是免不了的,因为我们是为领导起草讲话,虽然起草的过程中尽量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但总是会有出入,或者深浅不一,或者轻重不合,等等。因此,修改讲话稿的过程,也是进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一步把握领导意图、不断接近领导需要的过程。

这当中,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只需作完善性的修改,一种需要作颠覆性的修改。完善性的修改比较好办,领导对讲话稿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已基本认可,只是又有了局部的新想法和对相关问题的具体意见,一般能交代得比较明确,照此办理就是。但这‚照此办理‛又不能太过简单化,不是领导说一句什么话你就加进去一句什么话,而是要把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作为一个命题来对待,把握其核心要义,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把话说到位、说圆了,让领导感到‚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类型的修改,打个比方说就像对树进行修剪,无须伤筋动骨。

而颠覆性修改则不然了,你栽出来的这棵树,与领导心里的树不是一码事,这种情况怎么办?只要有可能,咱们就得‚换树‛。记得多年前在市委办公室时修改过的一篇讲话稿就是这种情况。那是市委书记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事先市委书记出了个粗线条的提纲,明确讲两个问题,一是‚思想要再解放‛,二是‚在对外开放上要有量化的压力‛。稿子从其他渠道送审后,市委书记批到了我这儿,先批了‚已阅,需补充的意见已注‛,后面又加了一段‚又及‛的话:‚也许与我所列的提纲有关,讲稿书生气了点,我想的紧迫感、危机感,没能充分表达,请在修改时弥补。‛我看了稿子后,觉得如果光按领导所标注的几处‚需补充的意见‛修改并不费事,那是属于完善性的,但那样的话显然不能令领导满意,因为‚又及‛的一段话已表明了他对讲话稿的感觉,实际上是要求改变整个讲话稿的‚气质‛。后来我就毫不犹豫地对讲话稿作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了颠覆性的修改,大小标题、材料内容、表述方式都作了大变动,特别是把一般性的议论、掉书袋的说理的‚虚‛,变成实的说事论理,凸显工作任务的压力,激起受众的紧迫感、危机感。稿子交给领导看后,他说与他想的差不多,就顺利过关了。其实这种颠覆性的修改,说是修改,实际上已是重写了。但不管怎么说都要以领导的需要为准则。

第三个环节,最后的打磨,要精益求精满足领导的需要。讲话稿基本定稿后,一般性的讲话,领导会让‚再看看‛,一些特别重要的讲话,则常会要求‚仔细磨磨‛。到这个环节,要做的是细活了,得有一定的耐心。我对文稿写作有一个基本的取向,就是要做‚思想者‛,不要做‚文字匠‛,不赞同那种把主要功夫下在抠字眼上的做法。但这也是就总体而言的,看重谋划时大开大合的思维、谋篇布局的能力,与最后环节对文稿进行仔细打磨并不矛盾。有句俗话叫‚编箩编筐,全在收光‛,这时候倒是需要有点‚文字匠‛的抠劲、‚校对工‛的细功来进行推敲和打磨,精益求精,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

如何打磨,因稿而异,因人而异。我觉得到了这个环节,再有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能为稿子增彩,那固然好,但增彩不可强求,而‚去污‛则是底线,必须守住。稿子中可能有哪些‚污点‛呢?一是错误的信息。包括情况、数据、事例等的引用,是否正确、准确,有疑问的要核清楚。二是语言的疙瘩。有些话在稿子中看着很顺畅,但一读起来就很拗口、很别扭,这些话都得设法改过来。有的领导可能还有个别字词的发音障碍,也要注意避开。三是文字的‚苍蝇‛。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特别是那些‚成套‛的说法、提法,在修改稿子的过程中往往每个层级都不会去关注,里面就可能埋着多字、漏字或错别字的‚苍蝇‛,而这些说法、提法,其中的每个字都是关键字,容不得出差错,否则会让领导很尴尬,最后打磨稿子时可不能小瞧了。

说到这儿,我便想,咱们这些整天打文稿仗的,既要有将帅的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也要像士兵一样站好一岗一哨、用好一枪一弹。挟句生活中的老话来说,就是既要‚上得了厅堂‛,能够出思想、出观点、出文采,又要‚进得了厨房‛,做好那些类似于洗锅抹灶的文字细活。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3期

文学素养可助力

东方亮

对于文字工作来说,文学素养可助力,这是没有疑义的。这个结论,如果说早先我只是隐约而模糊地感觉到,那么自从四年前完成了一篇随行日记并作了一些总结、思考,便有了强烈而清晰的感知,能够更加具体地认识到文学素养于文字工作何以可助力、可助什么力了。

那篇随行日记,记的是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一次为期五天的驻点调研活动。为贯彻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2011年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进行‚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活动,要求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县以上特别是省、市两级领导干部,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两个月的基础上,再集中五到七天时间,不用当地干部陪同,直接深入乡村或其他一线基层单位,住下来、沉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深入细致、解剖麻雀式的驻点调研。那一年,我作为为数不多的随行人员,当时就意识到这次随行无论是于工作经历还是人生经历,都十分宝贵,于是写下了那几天的日记以作纪念,亦作见证。后来,随行日记在一定范围发表,许多干部都觉得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和有价值的信息,对驻点调研‚怎么下去‛‚下到哪里去‛‚下去干什么‛等都十分清楚了。再往后说,这几年‚三解三促‛活动一直在我省润物细无声地开展着,已经成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富有成效和特色的自选动作。

对于我们从事文稿写作的来说,把几天里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只是机械地平铺直叙、简单地记一个‚流水账‛,那就很乏味了,就达不到‚让人看了想要下去‛的效果。作为随行者,对整个活动包括随机走访村民、参加生产劳动、接待上访群众等概貌固然要反映,但更重要的是把彼时彼境的状态、意味呈现出来、传达出去。因此,一开始我就把立足点放在了情感捕捉和情景撷取上,自然也适当使用了一些文学手法。

现在想来,那篇日记的完成,得益于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点‚残留因子‛的发挥。相对于通常的文稿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虽然内容和形式都是非典型性的,但其中蕴含的情理与方法却是可借鉴的。文学创作与文稿写作之间我以为至少有四个‚力‛是相通的: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一是观察力。观察是表现的基础和前提,文学作品一般都很注重细节描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自不待说。当然,对于通常的讲话类文稿起草而言,平日里很少用到细节观察和描述,但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看材料、听介绍、考察现场,能不能发现问题、抓住本质,都取决于观察力的强弱。除此之外,有时还需要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概括。这些基本功从哪里来?无疑,一个具有一定文学素养,喜欢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世界的人,更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是体验力。作家以及其他文艺工作者都很注重‚体验生活‛,就是为了能够设身处地思考和表现,使所塑造的形象真实生动。对文稿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来说,这种‚体验力‛要求更集中,就是要把领导的意图领会好、理解好,从而表达好、发挥好。这不仅需要智商,而且需要情商。有人对情商下过这样的定义,即‚对别人情绪的把握和对自己情绪的调整‛,我深以为然。我也常常感到,用脑思考与用心体悟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对提高情商包括领会理解他人的心思、意图是大有帮助和益处的。

三是提取力。创作文学作品离不开平常的素材积累。记得过去我学写小说的时候,就用过几个本子作过素材的积累,把一些觉得有意思的人和事记下来,既当练笔,又储备材料。当时还在素材本子的扉页上,写过‚那泥土的芬芳、露珠的清新‛

这样的字句。后来写诗歌,曾每天在屋子里贴一张白纸,有什么灵光一闪的思绪、情愫,立马写在上面。也许是有过这样的自我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训练,那次随行,虽然每每当天活动结束已到晚上十点来钟,但大都借着刚刚经历过的新鲜气息,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情景梳理一遍,将其中有价值的提取出来、记录下来。同样,对于文稿写作来说,我们也常常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文山会海、材料成堆,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提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做好储备、积累。这样,到需要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既贴切又有说服力的材料。

四是表达力。文学表达讲究意味、意境,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对于文稿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来说,一般情况下,表达都是非文学化的,讲工作、说事情,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一条一条说清楚讲明白就行,用的都是大白话。现在改进文风,包括过去反八股,也都提倡讲大白话,让人一听就明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不要云山雾罩、掉书袋。即便如此,对表达力也是有要求的,能不能直指要害、抓住关键,能不能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就取决于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而有过一定文学创作经历的人,‚含英咀华‛是必做的,因此在这方面会有更强的自觉。更何况,领导讲话还有另外的情形,比如特定的话题或语境下,有时不能讲得那么直白,需要有弦外之音,以意味来传达,让人心领神会;有些特定的场合,需要靠表达的力量来感染受众。遇到这样的需要时,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人,可能会写出更胜一筹的稿子。

我们这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好多都有过自己的文学梦,当作家、做诗人曾经是我们的人生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人们的人生取向也日益多元。但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干文稿写作这一行的,不论学的什么专业,有过什么阅历,都应当使自己具备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面对不同要求的文稿才能写什么像什么,表达得合乎身份、合乎语境、合乎受众的心理。我常想,文字工作者与每一篇文稿的相遇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应该像遇到一个有缘人一样去碰出火花、留下记忆、创造意义。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4期

片言只语可做大文章

东方亮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围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都可以做一篇文章,这是不足为奇的。领导讲话稿不同于一般的文章,通常情况下,大都不会那样写。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围绕领导同志平日挂在嘴边的片言只语展开,却可以做出大文章、写出好讲稿来。

还是举两个例子来说这事吧。

一个是1998年底,当时我所在的Z市市委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勿以善大而不敢为》。这个讲话稿的标题一看就是生造的,衍生于‚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人所共知的古语。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命题呢?这还得回到当时的时空背景来说。其一,客观上,Z市在全省地域最小、人口最少,发展水平也较一般,而那一个时期城市化的浪潮正在兴起,周边一些城市发展势头异常迅猛,确实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其二,主观上,一些干部的思想意识也存在一定差距,比较习惯于小打小闹、过小日子,谋大事、干大事的眼光和思路、胆识和魄力都显得不够。这种主观状态,被人们称作‚小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码头‛意识。而这个‚小码头‛意识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据传在清朝末年,刘鹗(《老残游记》作者,曾在Z地做官)在争取修筑卢汉铁路失败后回到北京,向朝廷提出兴建津镇铁路,这本是一件造福乡梓的大好事,不想遭到了Z地在京官员的强烈反对而流产。从六朝以来,Z地一直是南北运输的枢纽城市,但在运输方式由水路向铁路转变的历史关头,Z地丧失了一次实现转换的重要机遇,从此城市地位一落千丈。后人借由这件事,借用Z地的一个地名,把这种目光短浅、故步自封的现象称作‚小码头‛意识。而到了上世纪末,大家都在思考谋划跨世纪发展的时候,市里的领导层感到这种‚小码头‛意识仍有一定市场,是制约这座本就是‚小块头‛的城市发展的思想束缚,因此大会小会都反复讲要摒弃‚小码头‛意识,但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展开来讲过。那年我们准备市委书记在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时,觉得围绕如何摒弃‚小码头‛意识大有文章可做,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思想引领性,弄好了,可以形成很强的思想冲击,后来琢磨出了‚勿以善大而不敢为‛这个题目。

讲话稿分四个部分,几个人每人一块,虚实结合、洋洋洒洒,共写了一万六七千字。第一部分讲了要有谋大事、办大事的精神状态。着重从实现跨世纪发展、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不当落伍者、为官者造福一方的历史责任等方面作了展开,最后落到毛主席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提出‚处于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要有争创一流、胸怀天下的雄心‛,‚小市办大事,小市大作为,不是什么神话和空想,对此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认知‛。第二部分讲了要提高办大事的能力。着重从谋划能力、创新能力、落实能力三个方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面作了展开,特别是在谋划能力中,提出要‚战略上把握主动‛‚全局上把握关键‛,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大势;在创新能力中,提出要‚想别人之不敢想、想别人之不曾想‛,做别人不敢做、干别人之不曾干‛。第三部分讲了谋大事、办大事的工作重点。提出要‚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从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突破‛‚从最薄弱处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着重从‚城乡建设要有大手笔‛‚工业要有新的标志性项目‛‚三产发展要形成大格局‛三个方面作了展开。特别是对城市建设,直面自身的薄弱和落后,包括讲到千年的Z城,总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感觉‛,‚东西刻把钟、南北几分钟‛,提出要以高起点的规划布局,依托老城、跳出老城寻求发展,使‚瘦弱‛的Z市‚健壮‛起来,使‚袖珍‛的Z市‚强大‛起来,提出了拉开城市框架‚东进‛‚南移‛‚西拓‛的清晰构想。第四部分讲了要营造谋大事、办大事的环境。着重从领导者胸怀气魄、选贤任能、群策群力等方面作了展开,特别是对人文环境建设作了展开,着重针对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小码头‛意识,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创造不凡的作为。

这个讲话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思想震动,把平时大家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说了个透彻,提出的一些理念和思路,既出乎当时人们的常规思维,又让人们在精神一振之际感到合乎情理。比如对拉开城市框架的‚东进‛‚南移‛‚西拓‛构想,一下子打开了城市发展的眼界和思路,或许当时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不敢去想的太过宏伟的蓝图,但此后十多年的实践确实作了很好的印证。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第二个例子,是2011年底省委书记在新一届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地方党委换届,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委、书记,书记代表新的领导班子作讲话,这都是必经的程序。领导同志一般对这个讲话都很重视,但不是作为程序性的,而是作为施政纲要性的。

那次我们在准备讲话稿时,调阅了一些类似的讲话,基本上路子都差不多,围绕思想政治、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班子建设、廉洁自律等来讲,当然这些也都是那个场合讲话不可缺少的‚要件‛,似乎很难有突破、写出新意来。后来也是在思考琢磨中,找到了一个切入口,感到可以围绕那阵子省委领导经常说道的‚ 继往开来‛ 做文章。按说‚继往开来‛也不是什么新词,放在哪一任领导好像都能说,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却是有着特殊而具体的内涵的,是能够作深度挖掘的。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对我省工作提出了‚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明确要求,此后省委领导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回答好‚继什么往,开什么来‛的命题。我几次听了以后,在脑子里也盘旋过,但没有去细想深究。那次准备讲话稿时,曾经在脑子里盘旋过的东西又回来并定格了下来,感到正是回答这一命题的最好时机。同时,从大的时空节点来说,也有切合‚继往开来‛的实践性内容,且有着十分明确的指向性。其一,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那次省党代会报告的主题就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二,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当年又值‚十二五‛开局之年,立足既有基础,面向未来发展,有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落实。其三,从更大的历史纵深看,当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这对于刚完成换届的一级地方党委来说,又可提供一个关于‚继往开来‛的重大话题。综合主客观几方面的因素,以‚继往开来‛作展开起草讲话稿,既是可行的,也比较贴题,且可写出新意来。我们把这些想法向省委领导作了汇报后,得到了支持。

讲话稿的起草先是以三个‚继什么往,开什么来‛展开的:一是‚继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之往,开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来‛。这是围绕刚刚闭幕的党代会主题作展开,内容涵盖了改革发展,强调一任有一任的使命和责任,新一届省委要在承前启后中开拓奋进。二是‚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长期努力之往,开增进民生幸福、共创美好生活之来‛。主要讲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及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唤起千百万民众同心奋斗。三是‚继历届省委好传统好作风之往,开更加政通人和、凤清气正之来‛。讲了班子团结、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等内容。讲话初稿出来后,省委领导同志亲自指导文稿修改,特别是针对当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的节点,加了一条‚继我们党90年光辉历程之往,开为实现党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之来‛,并作为第一条。这一条突出强调了对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政治要求,强调作为一级地方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从全局上思考和把握问题,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体现了领导同志更高的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站位,既使讲话稿更加丰满,也使讲话稿的立意、层次得到了提升。

最终的讲话稿,主框架就是四个‚继往开来‛,篇幅不到三千字,鲜明、简练地传递出了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施政理念和追求,反响很好。在相同类型的讲话稿中,这篇讲话稿也算独树一臶,既不落俗套,又将基本的要素整合其中。

这样的例子,似乎还可以再举出几个来,但总体来说,以‚片言只语‛作展开、写讲稿,是一种非常规的写法,在日常文稿写作中不是大量使用的。能否用此方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讲话稿的类型。需要突出思想洼、引领性的讲话稿可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对这类讲话稿中某些约定俗成的写法,不妨大胆突破一下,往往能收到奇效。而对于一般性的工作部署类讲话,这种写法则不太适用,因为那些讲话最主要的是把事情说清楚,不能因追求出新而有太明显的‚做文章‛痕迹。二是‚片言只语‛的内涵。显然,这‚片言只语‛得有值得展开、可以展开的内涵。粗分一下,无外乎‚新话‛和‚老话‛两种。领导同志挂在嘴边的‚新话‛,无疑带有新概念、新思想,值得关注、领悟,适当的场合可以作展开,以新的思想凝聚新的共识;而对一些‚老话‛,如果领导同志又一再提起,也必有其新的现实针对性,或者是好的传统、作风需要大力倡导,或者是准备对陈年积习‚集中宣战‛。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有赖于我们把领导同志想说的话说深说透,说出新的‚道道‛来,这又最终归结到对领导意图和客观现实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上。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5期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白天拎包、晚上写稿”的益处

东方亮

做秘书的,随同领导进进出出,为领导‚拎包‛是必不可少的,‚拎包‛也成了跟班的代名词。在我干‚拎包‛的那些年,比较流行用大包,包里除了文件、材料外,钱包、钥匙、药品、手机电池等一应俱全,整个一个百宝箱。‚拎包‛也是有学问的,突出的一条是:领导需要时,包即在他身边,领导不需要时,包则在你手上。后来我的工作主要是带着一拨儿人写稿子,也不‚拎包‛了,但曾在一些场合,半开玩笑地让那些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手下,注意观察秘书为领导‚拎包‛是如何做到‚无缝对接‛的。当然,我原来跟他们感叹更多的,是从事文稿写作的人最好有一段做领导秘书的经历。

我们当初做秘书的时候,是既要‚拎包‛,又要写稿的。当然标题所说的‚白天拎包、晚上写稿‛,并不是天天发生的情况,只是当时工作状态特点的形象说法。我从事文字工作,起步于做秘书,也大大得益于做秘书的经历。与领导同志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几乎整天泡在一起,对领导同志的思想、意图是最了解的,甚至于在认知、情感、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被同化的效应,这对起草领导讲话来说,可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回想当初在市、区工作的时候,随同领导开会、调研、外出考察等自不必说,光是‚共进午餐‛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区里时,每到午餐时间,和区长一起拿着饭盆、饭票到离办公楼两百米远的食堂排队、打饭。后来为节省时间,帮区长把饭打到办公室吃,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两只手夹三只盆,区长的饭、菜分开盛,自己的饭菜合一起。在市里时,前一位书记家在本地,但中午也常会和我们几个‚身边人‛去机关附近的小面馆吃面条,并且每次都不容分说地由他付钱,理由是‚你们的工资没我高‛;后一位书记家在外地,一个人住招待所,中午相对有个固定的地方用餐,我也常常陪着他。吃饭的时候总得有些话题,工作之内之外的事,都会跟我说说。

显然,在那样的背景下,耳濡目染、浸润熏陶,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息是相通的。这用到为领导起草讲话稿上,对基本的立场和取向、相关问题的重点和要点所在,以及角色感、分寸感的把握,都能够心中有数。现在如果要对那种状态于文稿写作的益处加以概括的话,我以为至少有三点:

其一,有益于实现为领导写稿与以领导为师的融合。文稿写作固然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常识甚至技巧,但毕竟不同于纯技术性的活儿,只要按规程操作就能完成好。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儿,其中的许多道道是需要去悟的。大学里也有秘书专业,但这个专业并不能成批量地培养出文稿写手来。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文稿写作,最主要的要靠实践摸索,就好比学游泳,即使把动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到了水里也不一定浮得起来。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个活儿就无从学起、只能无师自通。‚师‛是有的,我觉得主要有‚三师‛:一是以领导为师,二是以前辈和同人为师,三是自己当自己的老师。之所以把以领导为师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个‚师‛的层级最高,他对文稿的评判就是你的写作标准。以领导为师,核心是学习领会领导的思想理念,掌握领导的思维方法。研读其讲话、报告等书面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材料也是一个渠道,但那是间接的渠道。如果有机会多跟领导在一起,经历各种讲话场面,感受不同的讲话语境,注意每次讲话的现场发挥,这比光看材料来领会领导的思想,无疑要更直接、更全面、更准确,也更鲜活、更清晰、更透彻。

其二,有益于更好地体悟‚关起门来当书记‛的当法。‚关起门来当书记‛,是文稿写作者们常常引以自许的一句话。这句话对‚爬格子的‛来说是有点气魄的,内涵也十分丰富,总的一个精神,是充分发挥写稿者的主观能动性。指点江山也好,纵横捭阖也好,摆脱掉‚文字匠‛的习性,是可取的。但这句话,对不同层次和阅历的写稿者来说,理解和领悟也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对‚拎过包‛和‚没有拎过包‛的写作者而言,这种差别可能会比较大甚至大相径庭。我的理解,‚关起门来当书记‛,是替真的书记来当书记,而不是自己真当书记。这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直白一点,不是说我对有关问题怎么想、怎么看,而是设身处地模拟角色,尽最大可能去说领导同志怎么想、怎么看。如果这种感觉上的细微差别体味不到,失之毫厘则会谬以千里,你‚当书记‛的那一套东西就只能被‚关在门内‛而出不来。虽说文稿写作是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儿,但也必须清楚,它本质上又是带有永远的‚辅助‛属性的,干这活儿同样要坚持‚需求导向‛,就是要与领导同志需求相契合。太高,以军师自居不行;太低,跟不上趟也不行。

其三,有益于决策服务者超强责任感的养成。印象最深的是在区里的时候,政府办公室的综合科是负责文稿的,成员全是要‚拎包‛的秘书,我这个为一把手‚拎包‛的则当科长。平时分兵作战,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各辅其主,遇到开政府组成人员全体会议要讲各条口的工作,或是开人代会要准备政府工作报告时,我这个科长便要履行职责,把副区长的秘书们召集在一起弄材料,基本是按领导的分工把相应的部分落实到各个秘书头上,认识性、综合性的内容则自己承担。大家常常是找一个地方住下来集中干活,每人一部分写出来合成,再由我统稿。现在想来,在办公厅(室)工作,都是为领导服务,做秘书的像是领导的影子,写稿子的犹如领导思想的化身,无疑都有一份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似乎都有一定的边界,光‚拎包‛可能主要考虑事务安排不出差错,光写稿则常常不问稿子以外的事。如果既要‚拎包‛又要写稿,这样的服务者角色就很特殊了,也就具备了复合性,自己会有‚既是领导的影子,又是领导思想化身‛的意识,仿佛所有涉及领导同志的事也都与自己有关。这样,看问题的视角、思考问题的立场会自觉不自觉地向领导同志靠近。这样一种超强责任感的养成,对于从事决策服务、以文稿写作为主要任务的来说,其意义和作用都是深层次的,好比有一种因子已渗透到了你的血液里,让你自然而然地避免落入‚纯写手‛‚文字匠‛的窠臼。

不过话说回来,‚白天拎包、晚上写稿‛这么一种特殊的角色,也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产物。现在党政领导同志的秘书配备有了新的严格规定,市、县领导同志都不配专职秘书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特别是有利于改进作风。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可能让更多从事文稿写作的有做秘书的经历,更不可能有多少做过秘书的转过来干写稿子这活儿。我的那些经历,或许就此成为故事了。由此我也想到办公厅(室)文字人才的培养问题,前面也说了,学校也好,培训机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构也好,不可能一下子就训练出成熟的骨干力量,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在实践中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打造。这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写稿者‛与‚念稿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换句话说,办公厅(室)那些从事文稿写作的,平时与领导同志接触少,如何让他们了解领导的思想、领会领导的意图、把握领导的风格,这既需要创造直接的条件,又要拓宽间接的渠道。那么,在办公厅(室)做秘书长、主任的,与领导同志接触比较多,在传递领导同志信息方面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比如,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经常性地讲讲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的想法,包括领导同志的个性特点、行事风格等,让从事文稿写作的能够多多了解,使他们虽没有‚拎包‛的经历,也能找到写稿的感觉,虽不是领导的影子,也能成为领导思想的化身。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6期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东方亮

接到文稿起草任务,动手写之前是必须有一番思考谋划的,也就是‚想‛,想这稿子怎么写、写些什么。‚想‛的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整个任务中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想‛与‚写‛,好比起草文稿的前一道与后一道两大工序。‚想好了再写‛,我认为是一条基本的法则,且无论轻重缓急,都应尽可能在‚想‛这个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反观文稿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囧态,大都与前面功夫没下好有关。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据观察,有几种典型的症状:

一是‚东奔西跑无定见‛。就像是打仗时敌情不清乱冲锋一样,今天往东跑一气,明天向西跑一阵,不停地折腾,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做的都是无用功。到了目标明确该冲刺的时候,却已经疲惫不堪。

二是‚先堆出来再说‛。抱着一种‚手中有稿、心中不慌‛的心态,接到任务赶紧动手,反正都能找到‚参照‛,依葫芦画瓢,有用没用先堆出来再说。其实心里也清楚,这是在自欺欺人,必得脱胎换骨大改一番。

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段,用‚起飞‛做讲话主题,能够生动地反映发展的状态,同时对干部群众也能起到提气鼓劲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应该说,这个题目比较新,既要从理论上作一些科学论证,又要有实践的支撑,对如何冲刺起飞、起飞后是什么样子作出部署。

一开始,我们在考虑讲话稿时心里也没有底。记得确定这个会议主题后,书记有个出访任务,送他走的时候我们汇报了起草安排,想得到书记首肯后早些动手。书记当时回答: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先到起飞的地方去看一看。有了书记的一句‚不着急‛,我们便把动手写往后推了推,带着很多疑问和些许对稿子的惦记,到杭州等先发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的过程,一方面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和启发,另一方面能对文稿起草再深入地想一想。待到考察回来,稿子在心里已经有了谱,接下来的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这篇讲话稿比较成功,得益于在研究思考上花了很大功夫,鲜明地把‚起飞‛这样一个概念抛了出来,既有理论的支撑,又靠船下篙,结合Z市实际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思路和举措,以及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如,分析发展阶段,概括出‚五大效应‛,即凝心聚力抓发展的‚民心效应‛、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互动效应‛、抓重点带全局的‚突破效应‛、学一流创一流的‚提升效应‛、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叠加效应‛。虽然这‚五大效应‛并没有完全去扣起飞理论的几个特征,但与当时Z市的实践贴得比较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紧,也着眼了‚临近起飞‛的总体判断,寄予了较强的‚起飞‛意味。又如,工作部署部分,也就如何推动Z市加速起飞,重点讲了要强化‚四大关键动力‛,即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园区承载力、机制驱动力。这都针对了当时Z市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薄弱环节,既涵盖了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又围绕起飞的主题展开,以观点带工作部署,讲得比较集中、比较鲜明。再如,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提出要勇于担当领航起飞的历史重任,用‚领航‛这样一个词,强调了领导干部在‚起飞‛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作用,赋予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而对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一是题目很大,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讲得太琐碎;二是可参考的依据少,当时四中全会还没有开,对一些关键问题还缺少权威的说法和解读;三是专业性强,平日里我们这些干综合文字工作的对这个题目研究得不够深。稿子周期短,一共没几天时间,如果再除去送审、修改等环节,所剩的起草时间就更少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安排了座谈调研,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建、政法部门领导来一起讨论。

专家学者对管党治党与依法治国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见解,部门领导也结合工作实际说了想法。我们充分吸收他们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的意见建议,把核心的观点作了综合,确定了发言稿的框架,着重讲了‚四个体现‛:第一,要体现党规严于国法。在中央正风肃纪的大背景下,阐明党规严于国法的立场和态度,即‚三个讲清楚‛和‚一个说明白‛,讲清楚这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讲清楚这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讲清楚这是党肩负的使命所决定的;说明白党规不仅是戴在头上的‚紧箍咒‛,更是防止违法犯罪的‚安全线‛。第二,要体现以党内的正风肃纪促进全社会风清气正。一方面,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坚定了全社会的信心,必须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另一方面,治标为治本赢得了时间,要抓住用好这个‚时间窗口期‛,加快构建反腐败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第三,要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强调无论管党治党,还是依法治国,核心点都在于‚治权‛。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运动型向程序规范型转变、由更多靠政策向靠法律转变。第四,要体现以依规治党引领依法治国。重点发挥好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国的‚三个作用‛,即确立遵循、提供典范、扫除障碍。整个发言稿,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观点和思路都比较清晰。这是个短周期的文稿,前道工序的时间不长,但下的功夫一点也没少。

这里所说的短周期,通常也是有几天时间的,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需要一晚上甚至几个小时就得拿出稿子来。这时候也不能慌张,甚至更需要坚持‚想好了再写‛。时间越紧,越要想明白、拿得准。因为稿子交给领导时已没有调整修改的时间,如果‚不靠谱‛,领导只能将稿子弃之一边,靠自己现场发挥了。我的感受是,遇到这类急用的稿子,倒逼着自己去想的时候,大脑快速运转,往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往还能急中生智,冒出些火花来。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实际上,写稿子的前道工序与平时的积累是连在一起的。平时能积累些什么?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加强延伸性的学习,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点精力去掌握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历史脉络、最新变化,保持知识的深度和新鲜度。二是观点的积累。无论是从各种评论中看来的,还是自己思考来的,对那些热点问题要形成自己的认识,攒一些想法。三是语言的积累。生动的语言,精彩的语句,凝练的说法,积累一些‚提神‛的话,能够让文稿‚活‛起来。这些平日里的积累,对于干文稿写作这一行的,这次用不着,后面总会用得着,接到急任务也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7期

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

东方亮

写稿子的同人多半会遇到这样一种状态:一个稿子的任务来了,主题已经是老相识了,能想到的套路也早就用过,想要琢磨些观点似乎也没什么新意可言,而这时偏又耽于求新求变的‚积习‛,不甘心在老套路、老话里面打转。这样的较劲,无非是两种结果,最典型的一种——实在没辙了就不想,干脆退回去循着老路重走,尽可能地做些枝枝叶叶的剪裁,弄些小点缀,估摸着领导也能理解,或者指望着比自己高明的大笔杆子来指点迷津、拨云见日,自己先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且放下,不去伤那个脑筋了。还有一种——想不出来也要想,上穷碧落下黄泉,在一堆资料中苦思冥搜,在一张白纸上苦心孤诣,纸破了、笔折了,不要紧,换了再来。也许真是天道酬勤,蓦然间有一两个触发点浮现、定格,接着灵光一闪,就像一道闪电在沉沉黑夜中撕开一个口子,眼前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省委主要领导有个发言。发言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过去一年来政府工作的评价,还有一部分是提些建议。后一部分还相对好写一些,难在前一部分。通常的写法,大致也是从经济、社会、民生等工作层面提炼几条有特点的表述,但在商量发言框架时,省委主要领导认为这样不足以体现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所展现的丰富政治智慧、卓越驾驭能力和我国所取得的非凡发展成就,要求我们跳出这个层面再琢磨琢磨。

实际上,作为亲身经历者,我们也深感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不管是大的布局还是具体领域的突破,可圈可点的方面实在太多,回想起来,我们自己也觉得心潮澎湃。但是,要把这么丰富的内容提炼成几句话集中表述,浓缩成两三页纸的小框架,确实也感到不容易。政府工作报告是起草发言的文本依据,但过于依赖这个文本,就容易把中央怎么做的再堆回去。跳出这个文本我们也讨论了几个框架,总觉得不是放得太开、失之泛泛,就是收得太紧、涵盖不够。

就在踌躇不定的时候,报告文本中两个隔得不太远的词‚抓住‛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了我——定力、敏锐,一句‚定力中显敏锐‛随之浮现。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组合,能不能用这样的办法及句式再概括几条,形成一条‚纲‛,把原先想表述的内容重新取舍组合,从而起到纲举目张之效?按照这个思路,提纲很快形成,提炼成四句话:第一句,布局中领航向。主要是对过去一年治国理政展开战略布局的评价。第二句,定力中显敏锐。着重从基层的角度谈对党中央、国务院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会。第三句,变革中见真功。变革是时代大势,改革是真功所在,我们感到,对这个真功,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第四句,坚守中有创造。这个坚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福祉的坚守,是对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坚守。这四句话的框架出来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认为既实事求是又比较凝练,很好地反映了干部群众对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治国理政的真切感受。

起草这个发言时,我们关注的不是简单的‚出新‛,而是‚准确‛。传统的写法、常规的路数,总感到评价不到位,表述不够精准。过程中确实有‚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与所追求的结果似乎总隔着一层‚窗户纸‛,就是捅不破。所幸的是我们没有放弃,‚想不出来也要想‛,所以当‚定力‛和‚敏锐‛这两个词抓住眼睛时,就真的像‚窗户纸‛被捅破的瞬间,阳光洒进来般透亮。

还有一次是2011年10月,省委常委会召开民主生活会,主题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要领导的发言有别于其他常委,不仅是代表个人的,对面上、对下一步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过去谈到以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人为本、执政为民,一般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现在讲仍然很有现实意义,但总感到与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扣得不紧,针对性还不够。如何在‚不变‛中求‚变‛,这也是个难题。

在反复的‚想不出来也要想‛的过程中,起草的方向渐渐明晰——不求全面、突出重点,贴近现实、入情入理。于是,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大命题中,我们选取了做好群众工作这个核心命题,提出了‚三个统一‛,并在每一个‚统一‛里面都针对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阐述。第一,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的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客观上不少领导干部对经济工作比较重视,但对群众工作关注不够,有的简单地认为,经济发展上去了,群众工作就自然做到位了。这一部分重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现在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并不是群众的问题,其根源还是在于干部。第二,工作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统一。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靠的都是老百姓的支持,包括许多创造性实践成果和经验的取得,关键还是因为各级党委政府尊重老百姓的首创精神,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响应。第三,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统一。这一部分着重强调在全面小康建设中,要把人民群众认可和满意作为重要标准,更加注重老百姓的接受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现在回过头看,‚三个统一‛的提法算不得标新立异,但在当时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论述中还是比较新的,更重要的是它有的放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矢,命中的都是问题的靶心。

这些年,在案牍劳形之余,我也在思考,文字、结构的排列组合背后是什么?文稿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什么?是取决于笔杆子自身知识面的宽广?还是辞藻的丰富?都不是,现在看来,这当中的关键还是对文稿资料的价值判断力。一个老命题,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资料,最应该做的就是从这些海量的看似再寻常不过的字句、观点中,把最有价值、最有内在张力、最有改造拓展空间的部分敏锐地区别、提炼出来。通过外在形式的重组、内在逻辑的重构,成就文稿的立意之新、表述之新,以及形式之新。

2011年起草关于文化建设的省委全会讲话,给我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当时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繁荣作出部署,紧接着省委也要召开全会进行贯彻落实。起草省委主要领导讲话,难处不在于内容,因为中央的最新精神、我省的情况特点都很明确,足以支撑起整个讲话,难就难在讲话的框架。一方面,这次中央全会不仅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还通过了《决定》,既有高度,又很全面;另一方面,2009年省委已经专门召开文化建设会议,从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三个方面提出要求。这个框架,如何体现中央精神与我省实际的有机结合、过去部署与今后要求的有效衔接,也是一个颇伤脑筋的难题。

省委全会召开近在眼前,容不得我们慢慢去琢磨,主要领导当天就要审定提纲。于是,一群写稿的集中到小会议室,关起门来你一言我一语,中午饭也顾不得吃了。互相碰撞启发,逐渐形成了共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识:先把必须讲的点罗列出来,再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进而对这些点进行组合。到了下午提纲也就浮出水面。主体部分概括成要把握的‚五对关系‛:坚持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实现率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科技创新同步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加快建设文化高地;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讲到‚关系‛,就包含着两个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就必须把务虚和务实、理性分析和工作要求有机地糅合起来,而且这几对关系中,还要注重写法的变换、腾挪,切忌机械、单一。

事实上,这是一种很不讨巧的写法,把自己逼到一个‚危险的境地‛,但是也正是这样的‚逼‛,文稿的‚变‛与‚新‛随之而来。后来,无论是领导的评价,还是各方面的反映,都证明这个写法是成功的。其实,回顾过去的文稿生涯,哪一次文稿写作不是先把自己逼到一个不讨巧的‚危险境地‛呢?

学会‚面壁成佛‛,练就‚破壁之功‛,是秘书生涯中实现自我境界提升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稿这档事上,大都会经过三种状态:第一种,初入门时,觉得写稿子太难,什么都不懂,特别是对要写的领域知之甚少,无从着手;第二种,写久了,觉得写稿子不难了,似乎就那么回事,掌握几个套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材料都不怕;第三种,再往前进一步,觉得写稿子还是难,特别是面对老命题时,42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难在出新,难在求变,感觉自己到了一个临界点,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陷在某种状态之中,就是上不去。换言之,这大概就是一种‚面壁‛的状态了。

达摩面壁苦修九年方才成佛。文稿写作破壁之功的练成也有一个持续不断的突破过程。单就一篇稿子,还谈不上什么境界上的突破,但是通过一篇又一篇文稿的尝试、突破,反思、总结,再尝试、再突破,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对文稿写作的认识理解不一样了,对材料的价值判断也不一样了,即便是面对一个反复讲、年年讲的命题,拿思路、定框架、提炼观点,也会开始变得轻松自如。

这样讲,并不是说我已经练成了破壁之功,准确地说,破壁而出也是我孜孜以求的状态。如果说这当中有些体会的话,大致是这三条:第一,要有‚想不出来也要想‛的不甘心,这是破壁之志,也是必要的前提;第二,要有一篇又一篇的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必经之途;第三,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特别是要能够从别人的一词半句、只言片语中寻找灵感的激发点。以上三条,度人金针,固非所能,但作为一个同行,谈一些个中甘苦,对别人或许不无参考。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8期

总得写出些“道道”来

东方亮

领导讲话主要是谈工作、讲问题、说事情,自然不可能像文艺作品那样,写得多么感人肺腑、引人入胜,但也得避免空洞乏味地说教、老生常谈地说事。我常跟起草文稿的同志说:‚如果写稿子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的人都觉得写的话没什么意思,那么别指望用稿子的领导会很有兴致地去念;如果写稿子、念稿子的都觉得稿子不怎么样,那么听稿子的一定不会被打动,甚至根本就听不进去。‛

事实也是如此。有的讲话稿写得好,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打动人心、引起共鸣;要是写不到位,越是滔滔不绝,越让人听起来云山雾罩、不明就里,效果往往就大打折扣。所以,要把工作谈到位、把问题分析透、把事情讲清楚,还得有股子钻劲,有股子灵性和悟性,想着法子写出一些别人愿意听、听得进、也能够接受的‚道道‛来。

记得几年前,某县发生了一起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层面的影响自不待言,对整个干部队伍的士气也带来了一些影响。随后省里召开领导干部学习会,以此为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出改进要求。

这个会上领导讲话的基调是反思、纠偏。需要反思的方面很多,施政理念、工作思路、领导方法等都值得反思,但反思毕竟是手段,目的还是要帮助干部找到问题、解答困惑。说实话,基层干部平时工作压力很大,都想把一个地方发展好,但往往动机和效果很难统一起来,特别是过程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平衡。所以这个稿子既不能不痛不痒,也不能做怒目金刚,要说到干部心坎里去,就得拿一些干部感同身受的东西来说事。

那段时间我们在和基层干部的交流中,常常听到一些抱怨,这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将之比作一种‚悖论‛,即‚干部满怀抱负,44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想着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一些群众却不以为然,认为你是搞政绩工程,捞个人资本;干部吃苦受累忙招商、上项目、搞建设,有人却不领情、不买账、不支持,有时甚至把你往歪处想‛。一些干部长期处在选择的困境,难免会产生诸多困惑。

我们在起草讲话时,用这个‚悖论‛做引子,一步步挖根源,并提出解决之道,领导也非常认可。讲话之后,听会者产生了强烈共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写领导讲话稿也一样,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多从听会对象的角度去考虑要讲的内容,把握说话的度,多说一些接地气的话,干部也自然能够理解和接受。

俗话说:‚好话重三遍,鸡狗不待见。‛

各级领导干部讲话讲得多,会议也听得多,对稿子优劣的鉴别力很高,对一般泛泛而谈的稿子是很难产生兴趣的,这就要求讲话稿必须写得有新意。要么在立意和架构上出新,要么在表述和观点上出新,总归要抛出点新东西,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这样自己有兴趣讲,别人听了也感到新鲜、解渴。

有一次,在准备某地区发展工作会议前的座谈中,有专家介绍了世界银行的一个研究成果,即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主要是遵循提高经济密度、缩短时空距离、减少区域分割这三大经济地理特性,进而重塑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实现区域的融合发展。因密度、距离、分割这三个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D,也被称作3D黄金法则。相对来说,该地区的整体性特征不是那么强,但作为一个经济板块,板块内部、板块之间的融合之势正在强化,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稿子中我们就用了这个‚3D黄金法则‛来阐述该地区‚融合‛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基层同志平时做惯了实际工作,对一个地区发展的感性认识往往比较准,但对支撑发展的理论依据可能了解得还不是很多,听到这个法则,大家既有耳目一新之感,也觉得印证了平时的感受。

不少同志怕写务虚的稿子,因为这类稿子主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这样的稿子,应少一些‚老子训儿子‛的居高临下,多一些老师教导学生的循循善诱。

我们有个坚持了十来年的做法,就是每年春节后一上班就召开作风建设大会。年年讲作风,怎么讲出新意,这是一件颇伤脑筋的事。特别是2013年的作风大会,是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狠抓作风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央领导同志对作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相关的认识和要求必须讲透彻,但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还得在掌握精髓要义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稿子主要用了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把自己摆进去,从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入手,通过谈体会来讲认识。

比如,一开始谈到过去党的优良传统,‚大家都会想到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创业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不会忘记解放军解放上海不入民宅和衣睡在大街上受到群众赞叹的那一幕,不会忘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军流血牺牲换来的,也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那种感情,小平同志对此有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叫‘一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块苦’‛。随后,回到现实的任务和要求,‚现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应对的挑战很多,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更好地凝聚人心,以优良的作风和老百姓‘一块过’‘一块干’‛。继而,讲到实现‚中国梦‛,‚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通过净化政治生态,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发挥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导向作用,使人们在清风正气的影响下见贤思齐,在风雨同舟的浸润中凝心聚力‛。最后,再回到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所讲的‚三个责任‛:‚某种程度来讲,现在狠抓作风建设,也正是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履行这‘三个责任’。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我们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领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抓作风建设的政治决断和坚强决心,才能切实增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坚定性。‛

领导同志身居高位,讲话固然要对下面提要求,但提要求除了‚要、要、要‛‚必须、必须、必须‛,不同的场合还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有时候要求提得铿锵有力,未必就能点醒梦中人,而和风细雨反而可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这里谈认识就未用一个‚要‛和‚必须‛,但体会讲完了,要求实际上也讲清楚了。

以上所举三例,如果从写出些‚道道‛的角度作个归结,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深‛一些的道道,通过反复研究思考,反复比较推敲,反复提炼升华,增强内在逻辑性和实际针对性,力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一类是‚新‛一些的道道,不落俗套,不老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调重弹,即便是旧主题也要有新思维,旧观点也要有新论证,旧材料也要有新概括;一类是‚特‛一些的道道,不断碰撞、换位,找角度、找灵感,形成自己的鲜明观点和独到见解。可以举的例子很多,我想不管是哪一种写法,关键是能够引起受众共鸣、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表述要严谨、表达要准确,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言不烦、意尽言止。从起草之初到文稿完成,都得一句话一句话写到位、一个词一个词抠准确。

写出‚道道‛,既是件费心费力的事,也是件苦中作乐的事,关键是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提炼、勤于积累。王国维说过成大学问者要历经三重境界,我们写讲话稿要有所精进,可能也要反复在两种境界之间切换:一种是‚寂寞沙洲冷‛的境界,为文之前一头雾水直犯愁,费尽思量、绞尽脑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境界,等思路拨云见日、破茧而出之时,灵光闪现、文思泉涌、心生喜悦。过程虽然曲折,身心虽然疲累,但会后领导一句勉励的话,与会者一句赞赏的话,都可能让你顿感累意全无;而未来若能亲见提出的思路付诸实施、见诸成效,更是感到宽慰不已。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9期

力所不及当借力

东方亮 一

大家常说搞综合文字的是‚万金油‛,什么都得懂什么都能写。也的确如此,即便偶尔遇到不常写的、有点偏门或者专业的内容,48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有基层和职能部门提供基础材料,有互联网的帮助,总能写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我们不可能是万事通,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如果勉强应战,硬着头皮去写,要么只能泛泛而谈,要么就如煮夹生饭,很难把话说到位、说到点子上、说出独到的见解来。

所谓力所不及,大致有三种:一是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比如讲到经济工作,我们了解面上的情况,也懂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但理论的深度不够,需求教于经济学家。二是需要花时间研究。一些专项课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花些时间和精力来搞调查作研究,我们一时安排不出足够的时间。三是涉及最新概念和前沿理论。对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理论学术界非常敏感,我们往往把握不住、理解不透,缺少发言权。写稿子遇到这些力所不及的情形时,最好的方法是学会借力,借助外脑,来完成文稿起草。各类智库、专家学者的力量要充分用起来。通常,我们对文稿的方向路数是清楚的,有的东西虽然说不好、说不透、说不专业,但心里有个数,能够把命题拿出来,把想法提出来,交给有研究有造诣的人来解答。然后把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吸收借鉴,转化为稿子里的营养。

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是,有一年省里研究某地区工作,这是时隔七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研究该地区发展的全局性会议。七年间,该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省委领导的大会讲话,要对过去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特别是要对发展阶段的特征、变化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这是部署下一步工作的

更多鲜活资料,欢迎加入“公务员学习社群”(公众号: ixuexiqun)下载!

基本依据,也是这篇讲话稿非常重要的内容。常规的写法,无非是对主要指标增长情况、结构调整情况、基础建设情况等,报一报数字,点出那些标志性的转变,比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2000美元和1000美元,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干部群众的发展热情空前高涨。如果就这样泛泛地分析,总觉得流于表面,不深不透,没有揭示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也不能给出对未来发展有说服力的趋势性判断。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对发展阶段和趋势的分析,既不能是纯工作性的,也不能是纯学术性的,而是既要有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又要与发展实践的现实状况扣得比较紧。总之,得出的结论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在理论上站得住,又要涵盖若干年来上上下下的重点工程,符合人们的感知。与这样的设想相对应,我们也清晰地意识到,虽然对那样一个分析判断‚是什么‛还不太明白,但对其‚应该是什么‛是知道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写出‚应该是什么‛来,确实有点力所不及。

于是我们便想到了向专家学者求援。记得当时我分别给省社科院院长和社科联主席打了电话,跟他们商量这事,说了我的设想,提出了希望他们提供咨询支持的重点方向。这两位老兄风格迥异,一个说让他想一想,半小时后给我电话;一个说这是个重大课题,马上布臵有关社科基地进行研究。后来,半小时后来电话的,给了我几个视角,贡献了重要的观点;布臵开展研究的,一段时间后提供了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他们的思考、研究对我们帮助很大。

第五篇:东方管理遇到西方流程

当东方的企业,遇上西方的流程

韩城彬

中国企业流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人治下的管理漏洞

如果说,西方很多管理理念在进入中国后都面临着一个“洋为中用”的问题;那么,在流程管理方面,这个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它直接反映了中西方管理哲学中对“人”和“事”的本源认识的差异。

中国的儒家思想主张人治,国内企业的很多管理者都认为,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住人了,事情就自然完成了。这种缺乏规范管理的人治模式往往导致了企业里面任人唯亲、派系斗争、组织内部各种人际关系复杂、小团体小帮派的现象。因为,在这种人治的管理模式下,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朋友、老乡、同学、师徒等)成了企业运作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素,使得组织的岗位角色复杂,绩效标准模糊。企业没有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企业有了问题,互相推诿,脚踩西瓜皮,找不到责任人。

人治哲学在企业管理里面的两个典型的表现,一个就是官僚组织,人浮于事,绩效不清,组织内部难以公平竞争;一个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企业就是只有老板懂管理,事无巨细全都一人照看,企业的能人留不住也用不好,除非是老板自己带出来的徒弟亲戚。前一种现象,在历史悠久的企业里面较为常见,最大的弊端是企业无法把握市场趋势,感知到客户需求的变化;后一种现象,多是刚刚创业成功的小企业老板居多,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一旦要发展,就发觉自己的能力有限,很难管理日益扩大的企业。

部门的本位主义

专业化分工、职能制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起源,是企业实现垂直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是,职能管理机制如果得不到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有效引导和约束,往往容易导致部门的本位主义,导致部门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产生偏离。国内企业由于现代管理理念导入时间还不是很长,职能管理机制还处在完善和建立的过程之中,基于企业整体管理的方法和机制的还相对欠缺,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缺乏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没有相对成熟的企业高端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高端管理人才稀缺,真正掌握管理理论系统知识的企业高层更少,再加上前面说的人治的管理文化,都容易导致部门本位主义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引导。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企业里面,销售和生产是“天敌”,碰面就只有吵架的份,销售整体怪生产的质量不稳、交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生产整体抱怨销售的订单没有规划,销售的产品品种五花八门不能有效发挥生产潜能;研发和生产是“单恋情人”,各自只会自己单相思,研发的产品往往闭门造车,技术高端,市场不认可,生产往往习惯于生产落后/没有盈利的产品,一遇到新产品、新工艺,就老是掉链子;生产老怪采购的材料牛头不对马嘴;仓库老是被生产领料的单子冲的数据和实物不符„„诸如此类都集中反映了企业中各个部门都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结果把别的部门的管理弄得乌七八糟也在所不惜。

局部优化不等于整体优化

在上面这种本位主义的影响下,一旦遇到跨部门的问题,所有的部门都束手无策,最终只有更高一级的老大出来摆平,稍甚一点,最后都得董事长总经理出来说话才算了事。企业里面各个部门都有一个山头,各自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对于其它山头的事情,想管也管不了,更有甚者,有的企业里面已经形成一种默契,各部门领导都对其它部门的事情和问题,三缄其口,也绝不越雷池一步(而这种文化现象也正是大家通过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最优法则),一句话,除了老板没有人能够对企业的整体目标和业绩负责。

在本位主义盛行的企业里面,要是推广各个部门内部的管理改善和优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其实问题并不大;但是,一旦涉及到跨部门的业务和流程,就很难获取成功,不是大家没这个心,而是大家都没有这个力。但是,要试问一下,一个企业里面,有多少事情是一个部门能够单打独斗完成的?这样的企业又如何能面向客户提供一个质量可以保障的服务或产品?看到这样的企业,有时候就很伤感,这样的企业,谁能够对客户最终负责?

中国企业流程管理解决思路探讨

导入以客户为导向的流程管理思想

流程管理最初是以“BPR概念”冲击这个“科层制”的世界的。1990年由美国前MIT教授Michael Hammer在“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But Obliterate”一文中提出,后来Michael Hammer与CSC Index的首席执行官James Champy于1993年发表了《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当时风靡的主要是强调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取得“戏剧性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但是,随着BPR实践和理论的推进,BPM作为一种更加现实的、系统的管理方法登上了现代管理的历史舞台。它继承了BPR优秀的管理理念核心“业务流程”,摒弃了好大喜功、盲目变革的再造思想,主张“以客户为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管理,通过业务流程把企业各部门的事务象珍珠项链一样贯穿起来,设立统筹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的整体流程进行协同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向客户对企业整体流程负责。这就有效地避免了部门本位主义产生的土壤,也为企业服务的改善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平台和空间。

从上自下树立流程规范管理的观念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象西方一样经历上百年的科层制职能管理规范的培育,直接由人治的方式转入以事为基础的流程管理理念,需要同时跨越职能规范管理和流程整体协同两大体系,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

所以,华为在推行流程管理方法的时候,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流程优化思路,其实正是针对国内企业管理规范性不够这个方面提出的较为有效的解决思路,值得国内企业在推进流程管理方面进行学习和借鉴。

在规范流程管理的方面,难度最大的不是如何设计规范的流程,难度最大的是企业的领导有没有决心和恒心推行“规范管理的理念”,这里涉及到一个最高管理者的自我觉悟和反思的过程,非常的艰难和痛苦,而一旦这个节点上过不去,再多的规范流程和制度也就会成为摆设。我经常听到客户里面的项目经理讲一句话,最先及最经常破坏企业制度和流程的往往是企业领导自己,而不是其它人。

构建整体优化的流程架构体系 流程架构是流程管理的起点,通过流程架构可以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的流程进行结构化、有序化、规范化,并在此过程中达到各业务部门对流程的共识和沟通确认。流程架构的构建涉及到流程分级分类、全流程视图、流程清单和流程模板几个方面。

用友的流程梳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流程分级:包括流程应该分为几级,各级的划分依据及定义应该是什么?流程的标准化与个性化在层级上如何展现?业务的差异化在哪一层级展现?

全流程视图:以客户为导向打破传统业务“前后端”分割,清晰展现融合的端到端业务逻辑;参照业界标杆/最佳实践,构建流程内容全面、分类合理的全局视图。

流程清单:根据流程分级规则要求,把公司高阶的全程视图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流程清单。

流程规范:全公司所有的流程文档都按照统一的文档格式、流程标识方法进行统一描述,以利于各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

最终,通过流程架构的设计和管理,避免企业的流程又落入部门壁垒的窠臼,使得高层能站在企业全局的视角对流程进行统筹管理。

下载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不亮就说分开诗歌

    乌黑的夜好让人心疼萧瑟的风从未停息作别昔日的暖阳月色也变得好冰冷深夜里,我默默地祈祷祈祷你的身影会渐渐的靠近却没想到我等到的是你惜别的声音天还不亮就说分开不是爱就......

    《 亮剑》

    《亮剑》节目分析 ——以“他有超能量吗?”为例 《亮剑》是一档大型现场版探秘揭秘类故事栏目。栏目以民生热点,神秘事件,传奇故事为题材,主持人将对事件进行讲述并与观众交流,栏......

    《亮剑》

    《亮剑》教案一、设计思路:本课将投掷与游戏融为一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报纸的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场地、器材功能作用。通过采用击剑游戏、投弹训练(固定目标投准)、轰......

    百里文化长廊扮亮新农村(精选合集)

    百里文化长廊扮亮新农村 在重庆市北碚区通往该区金刀峡镇近50公里的碚金公路沿线,“树立婚育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人口发展与和谐社会同步,婚育新风与小康生活同行”,“感......

    看《亮剑》学团队管理

    看《亮剑》学团队管理.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看《亮剑》学团队......

    “三自”“六不”执行力亮剑行动

    “三自”“六不”执行力亮剑行动 学习心得体会 认真落实省委“三自”、“六不”, 市委“执行力亮剑行动”及县委整饬纪律、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以鲜明的政治态度、......

    三自六不亮剑行动心得体会

    落实“三自、六不”要求,开展亮剑执行力活动心得体会 好又快发展,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开展亮剑执行力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我对开展亮剑执行力活动......

    三自六不亮剑心得体会1

    学习省委“三自”“六不”精神、开展执行力亮剑行动心得体会 省委日前明确提出的“三自”和“六不”要求,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出的严肃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