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州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
青州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40年间,青州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撤县设市,进入县域经济全国百强,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人居环境奖……一个个铭心难忘的历史时刻,一项项振奋人心的巨大成就,让人感动,让人振奋,让人回味,让人思考。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展示青州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累累硕果,全面展示青州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英雄风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推动青州转型科学发展,市委宣传部、市政协办公室、市广电中心、市新闻信息传播中心决定联合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活动。一活动名称
青州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大赛 二活动对象
本次征文活动面向全体市民以及关心关注我市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三基本要求 1 写作要求:
1、稿件体裁一般为记叙文,并体现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色。
2、内容既要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等要素,又要重在写事写实。允许有个人观点,但不要夹叙夹议。
3、文章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明快。稿件字数一般掌握在2000字左右。2 投稿要求:作品标明“改革征文”,所有参赛作品需提供电子稿。电子稿件上传至:qzgg40@126.com。邮箱,稿件签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住址和电话。联系人:市委宣传部,潘伟,电话3822787;市政协,张超,电话3223011。3 活动时间:此次摄影征文从2018年4月12日开始,2018年9月30日截稿。四组织领导 1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政协办公室、市广电中心、市新闻信息传播中心 2 评审办法:由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作品分别进行评审选优。3 活动组织:鼓励全市单位部门、企业、商协会组织动员各方面人士参加活动并收集作品集中上报。五奖励办法
征文大赛设一等奖5名,奖金各1000元;二等奖20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50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和特别奖若干名,颁发纪念品。获奖名单在青州通讯公布,优秀征文入编市政协文史资料《我与青州改革开放》。
第二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此,中国步入了栉风沐雨、波澜壮阔的40年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国民素质逐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日益稳定。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发展成就和科研成果,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科技便利和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40年经历的风雨征程和成功实践,证明了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和执着探索;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绩和硕果累累,依靠了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目标,从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科技兴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公共服务、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制定并落实相关惠民政策,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大力扶持科技产业,加强国防力量储备,致力提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切依靠人民,这是改革开发的着力点,也是中国的历史经验总结。马克思曾说,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遭受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侵略和疯狂掠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抵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与人民团结一心,用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还我河山的决心赶走了侵略者,拉开了新中国的序幕。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城市地标的兴起、“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哪一样不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创造出来的?哪一样不是人民群众的勤劳和努力换来的?人民是改变历史、创造奇迹的主力军,也是变革的根本力量。
现在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即将掀起一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只有心中想着人民,手中依靠人民,才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历史伟业。
第三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路
人,一生下来就学爬,要站起来学走路,这是人类求生存的本能,这也是人生道路的开始。
路,是走出来的,再宽再长的路也是人民群众努力奋斗创造出来的,我小的时候跟大人们一样走的是弯弯曲曲的茅草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曲折狭窄的田埂路,在旧社会,人们的生活那么痛苦,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许多障碍挡住了你的出路。中国古代就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只有搬掉门前的大山才有出路,才有生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走井冈山之路,走长征之路,延安之路,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杀出了一条翻身求解放的大路。从此,中国人民才有了生路才有了出路。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沿着党指引的前进方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大动脉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国各族人民齐欢呼:我们走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西方先进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也要有个自我更新、完善、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一定能创造出新的发展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拨正航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决定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思想大解放,带来了经济大发展,“要想富,先修路”造路工程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高潮,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形成了全国联成一体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把城镇与乡村,内地与边疆连结起来,把国内与国外连通起来。带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使物质资源与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调配和合理使用,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带动了农村的农业现代化,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在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也在迅速发展,脱贫致富,村村通公路已是必然趋势,从单车道的水泥路发展成双车道的柏油路。连边远贫困山区也在各地党组织的带领下,劈山开路走出大山奔小康。如今乡村公路沿线在绿色理念指导下绿化、美化,成了中国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加速脱贫奔小康,中国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内国外一起发展。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火车通到**q又开到拉萨。那高铁像一条条钢铁巨龙,走遍内陆大地,穿过秦岭隧道,穿越云贵高原的高山峡谷,实现了前人无法做到的梦想。空中之路从天空飞向太空,海洋之路从浅海潜入深海,“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中国人值得骄傲,值得自豪。水上之路更精彩,大江大河上架,起了一座座长虹,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更令世人瞩目,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走向世界,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与世界人民共享,带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成为通向世界的友谊之路,光明之路,幸福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旗,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方针,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进入新时代,中国要向高质量、高标准、高科技的现代化方向迈进,取得全面开放的新胜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使我们懂得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全面改革开放,才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新长征之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第四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条路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条路
我家门前有条路,是村里的主干道。小时候我经常趴在断墙上看路上的“风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那时人们步行出门的真实写照。如果行驶在路上的行人想躲避迎面开来的拖拉机,那自己就不得不暂且跳进路边的田里了。那时闭塞的交通成了制约家乡致富奔小康的“瓶颈”。而改革开放**年后的今天,昔日坑洼不平的羊肠路摇身变成了三米宽的水泥硬质公路,路的两旁还建起了一排排宽敞的楼房。一条路见证了改革开放**年来家乡的巨大变迁。
我的家乡在清水岩山脚下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快到吃饭时间,到处烟囱里袅袅升起烟雾。村子里唯一与外界沟通的途径就是家门前那条仅限拖拉机单行通过的小路,据村里老人们说这条路还是建国初修建的。几十年来,这条崎岖不平的小路上留下了祖孙几代人的脚印。村里经常组织村民扛起铁锨,拎个筐头出门了,沿着这条再也熟悉不过的老路走上几里地,疏导路上积下的雨水,平整坑洼不平的路面,为白天出行的人们修整道路。和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们照例每天开着拖拉机在路上“跳”着,到处谋生计。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和小伙伴们每天从它身上走过,走向在村头的学校。记得一次放学时突降大雨,那条本不平整的小路顷刻成了雨水纵横的“地盘”,我背着书包一深一浅地朝家的方向挪,不小心踩在路边的泥坑里,摔倒了,鞋丢了……幸亏大人们及时赶到把我背回家。
乡亲们早已意识到修路的必要性。要想生存,要想脱贫致富,就得先把路修平。我最初认识的几个字差不多也就是屋外土墙上的“要想富,先修路”那六个红漆大字。90年代,村里组织了几帮规模较大的修路队伍,利用农闲时间多次修整,路算是修得比以前平整了许多,村里的面貌也随之有所改善,路上开始出现运输瓜果蔬菜的小货车。大雨经常把路面冲坏。怎样才能修建一条平坦的路?怎样才能筹集到高额的筑路资金?乡亲们陷入了沉思中……
**年,“十一五”规划的春风吹向了大山脚下,吹开了乡亲们脸上朴实的笑容。上级政府决定划拨专项资金实施农村公路改造计划,准备修筑一条贯穿乡镇所有村庄的的水泥硬质公路。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都高兴地乐开了花,村里老人们甚至把能在新修建的路上走几步当作毕生最后的追求。很快,由各村自发组织的筑路大军在筑路专家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地展开施工。机器轰鸣声,不分黑夜白昼地响着……经过乡亲们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昔日坑洼不平的小路摇身变为三米宽的双行水泥路,乡镇也顺利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转运石材、茶叶的车开了进来,通向城里的汽车每天跑个不停,年轻的人们开始外出到城市里打工。路旁也竖起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楼房。拄着拐杖的老人时不时地坐在路边休息一下,摸摸脚下的路面就想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尽情享受着这份从未享受过的畅快。
水泥路修通了,更修通了家乡人民致富的心路。乡亲们都称赞说,这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顺民意,得民心,是一条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一条路见证了改革开放**年来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见证了家乡人致富奔小康的历程。每星期假期里,我又站在窗前看路上的“风景”,看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路上人们忙碌的背影。
第五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家乡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家乡,您变了
**年冬天,我随父母从**迁移到***村,那时山村寒冷无比,2岁的我只能躲藏在妈妈的襁褓中。贫寒与单薄,常常让我冷得发抖,手脚长满了冻疮,甚至流脓流血,岁月蹉跎,我渐渐与村里的孩儿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龙湖村便成了我的又一个故乡,一个童年的家乡。1979年上初中起,正逢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有衣穿、饭吃,我感觉村子里的人多了起来,春天也显得温暖多了。可以说,我的成长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我的生活见证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与改革开放共益了**年。
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每天天亮就下地干活儿,夕阳落尽才回家,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一天10个工分才八角钱,要养一家六口人,只能一天一餐吃米饭、二餐喝粥,更不用说穿暖穿好了。我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天天盼望着过新年,只有过年才给裁剪一件“的确卡”新衣服穿。家父为供我四兄弟上学,利用早晚时间做些农家用具什么的卖点钱,却被“乡干部”说是“资本主义尾巴”给“割除”了,家贫无济下,我大哥、三哥被迫相继辍学加入生产队伍。暑假,我也去生产队放牛挣一天3个工分,平时放学回家帮母亲挑水、割草种菜,累得汗珠淌到嘴里咸咸的。说实话我有时候会偷懒,躺到路边、田垄上看流过的云、听掠过的风。童年的生活并不富裕,窝头咸菜是饭桌上的主角。晚上经常没电,家里点着煤油灯,第二天每人都有两个黑黑的鼻孔。自从责任田分产到户后,我家生活慢慢地有了变化。白米饭成了家常便饭;村民集体出资把井水引到家家户户,再不用去村头井里挑水喝了;家父曾被“割”去的“尾巴”也再拣起来了;父母因为粮食产量提高而笑逐颜开。而令我最高兴的是,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学骑而被摔得鼻青脸重,也还乐而忘返;还有老二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买了一架国产海欧牌照相机,不久被我偷走十多天到处拍照,实话说我帮别人照相还挣了点钱花,不料回家挨了我二哥狠狠的一揍,让我体验了一回快乐与“痛”快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当时的不该。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离家很远的寄宿制学校度过的。从此我习惯了每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能看见一些可喜的变化。村里一此人开始做起了买卖生意,墟天赶集的人增多了,有的人开始外出打工、经商,在家晒太阳的老人谈起儿孙眼含笑意。我考上中专学校读书以后,半年才能回家一趟。每趟回家乡发现新瓦房多了,一家比一家宽敞明亮。我家三个哥哥也都搬进了自己的新房,添置了黑白电视机、沙发,父亲说:“现在可好了,想多干可以干,可是耕地用上拖拉机,锄草用上除草剂,剩下的点活儿不够我和你大哥干了。”“老二种上了反季节蔬菜,在乡里还小有名气,听他说要去上海发展。”“老三在种植烟叶,面积一年比一年多了。”
如今,我已经在县城工作22年了。辛劳一辈子的父母都已去世多年,每年回乡几趟看望在家种烟的老三,都会看到新的变化,“村村通”工程让我村经济更活,乡亲们的腰包更鼓了;春天田里全是烟叶绿油油的,好看极了;夏天成片烤房群中,竟是村民在烘烤烟叶,忙得很;秋天烟草站里,村民拉着一车车烟叶来交售,看着存折数字的增加,开怀笑了;家家户都装了电话,乡亲们普遍购用了手机,有的都换了好几部了;路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骑摩托车、开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至于家乡的老三,添了拖拉机、买了摩托车、换了大彩电……家乡,您变了,变得那样美丽而富有。虽然成了城里人,但我知道是第二故乡的乳汁哺育长大的。
我有幸成长、而立在改革开放的**年里,我愿一如既往追随她,与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