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非专业能力培养成为开成的特色课程(林辉忠)
让非专业能力培养成为开成的特色课程
——非专业能力培训心得与感悟
林辉忠
8月4日至9日,学校委派吴国阳副校长带队,组织教务处庄志彬主任、政教处郭晓滨副主任、刘斌宏、郑国强、周敏、黄洁等4位班主任及本人一行8人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由贵州职教学会、中国地质大学及职业教育《非专业能力培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非专业能力”师资队伍培训及教学教法研究专题培训。这次培训改变了以往做报告开讲座的模式,全程都是以头脑风暴式的“活动拓展+体验分享+感悟提升”的培训方式。五天的培训课程排得满满的,除了每天正常上课外,每天早上7点还要参加晨跑锻炼,晚上也要举行研讨交流会,但学员们参与热情都很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培训形式与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参与项目体验,我们感受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分享中领悟了“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法,让参训人员乐于参与,积极互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互不相识的参训教师在短时间熟悉起来并组建打造成一支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团队,其中课程项目与活动形式对中职学校开展非专业能力培训富有借鉴和推广意义。下面就职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培训具体内容和体会感悟及我校开展“非专业能力培训”的设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职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职业能力就是“工作任务的胜任力”,是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当前就业和终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专业能力的开发以职业活动的学习为依据,在专业能力开发的同时伴随着非专业能力的塑造。
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是“显性”的职业能力。
非专业能力指专业能力之外、可以普遍适应所有岗位需求的其他职业能力,是满足个体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稳定、可迁移、可持续的个性心理特征。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和潜在的可能性,是“隐性”的职业能力。
非专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心理抗压能力、自信)。
二、培训具体内容和体会感悟
1、培训课程化体现系统性。本次非专业能力培训与我们平时参加的拓展训练最大的区别是,它能针对当前中职生特点及中职学制要求开发了一系列教材,用课程来指导活动,用项目来开展活动,培训课程分别从走进职校、走出自我、走向职场三大模块编写了六本书,其中,走进职校系列中有《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与训练》及《沟通能力培养与训练》,走出自我系列中有《信息收集能力培养与训练》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与训练》,走向职场系列中有《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与训练》及《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比如针对一年级新生的有《走进职校--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与训练》一书中共精选了十三个活动项目,每一个活动项目由趣闻轶事、通关宝典、步骤感悟、实践拓展等四个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服从意识,从而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练就认识事物的全新思维方式,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会相信同伴,相信团队的力量并学会融入团队。
2、培训拓展化体现挑战性。培训第一天,由来自全国各地13个省份的50多名教师随机组建了四个团队(战狼队、猛虎队、晨曦队、非常6+7),每队发挥各自特点确定了队名、队旗、口号和队歌,参加了盲人方正、海底隧道、随波逐流和毕业墙等四项打造团队建设的拓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大家明确了团队需要民主,团队需要核心,团队需要信任、团队需要合作,团队需要竞争,因此在短时间内各个团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得到了增强,大家都自觉为自己团队的积分打拼;培训第二天,我们参加了关于沟通能力培养的培训,通过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和学生沟通、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也是一门有趣的艺术,做任何事情前都应该进行的有效的沟通和周详的计划。沟通是人与人信息传递的方式,沟通的准确和完成能帮助团队在发、短时间里获得最大效益的成功,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培训第三天,我们用心欣赏了一部好电影--《中国合伙人》,参与影评分享,了解一部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要怎样分工合作,并学会如何去欣赏和评价一部电影,同时学会了一项集体活动;培训第四天,我们参与了信息收集能力培养与训练,感受用最原始的感官体验,用对应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的五个小游戏,让我们知道所有信息的收集都来自于身边的点滴,教会我们如何把这些简单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处理及归纳运用;培训第五天,我们参加了解决问题能力之项目和课程体验,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一些看似很难破解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如剪纸围人、高空坠蛋、钢钉搭建等。
3、培训多样化体现趣味性。在培训中,我们感受到要让培训有活力和生命力,得多样化,得丰富化,得让参与者感到有趣味,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培训,才会吸引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并不断突破自己,让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如在本次培训中开展的“你说我猜”、“我说成语”、“蒙眼闻香”、“驿站传书”、“即兴表演”等游戏环节让大家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完成各项任务,熟悉流程,掌握技巧,并从中体验完成团队合作、沟通合作、信息传递和问题解决等任务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三、我校引进开展“非专业能力培训”的设想
1、课程选修,逐步开展。我们设想先将“非专业能力培养”作为选修课来开展,本学期我们已向地质大学订购《走进职校-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与训练》读本,并为全体班主任及德育教师等其他相关教师订购该书,一年级新生从军训开始培养和培训,二年级通过德育课在课程进行全面渗透,三年级或毕业班毕业前开展走向职场非专业能力专项培训,并要求班班能翻越过毕业墙;全校每个班每个月至少举行一堂以“非专业能力培养”为主题的班会课和体育活动课,组织为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学生社团组织等机构利用每周二第七节或周三下午第七节开展拓展活动进行专项培训,打造精品团队。待时机成熟时,全面展开培训,按三个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常态化。
2、队伍培训,保证师资。从近期目标着眼,要在全体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心理教师和体育教师中开展简单培训,对他们开展理念的培训和技术的培训。理念培训主要解决思想问题,让大家觉得进行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去构建新的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技术培训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针对性开展一些拓展项目的技术培训,让老师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进而有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培训活动,同时,每年开展专题观摩活动,加强教研和交流;从长远目标着眼,学校将借鉴贵州建材学院的做法,挑选4-5位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好、心理素质高、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拓展培训、教学实践、理论学习(心理学课程)、教学研讨、专家指导等培训方式,参加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关于非专业能力方面的师资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师资团队,让他们参与非专业能力课程建设,承担非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办学吸引力。
3、基地建设,保障后勤。做好规划,建设户内、户外培训基地,完成多功能室、毕业墙、背摔台、电网等用于师生拓展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购置非专业能力训练项目所需配套设备。基地建设完成后,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和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在学校师资保证条件成熟时可以为共建单位、联办企业提供培训需求体现学校服务企业理念,并辐射周边企事业单位培训需求,为学校创造财富和扩大办学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