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基础知识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
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措施。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原国家教委制定,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三、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一)单项选择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B)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第二篇:综合基础知识
8337是指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指出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进行系统阐述时提出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个重点工作”。
八个建成“8337”中的“8”
一、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二、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三、要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
四、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五、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六、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七、要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八、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放带。
三个着力
“8337”中的“3”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明确了“3”个“着力”:
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二、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三、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个更加注重
另一方面明确了“3”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
二、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七个重点工作
“8337”中的“7”,指的是七项重点工作:
一、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做好“三农三牧”工作。
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
六、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
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篇:2010综合基础知识
2010 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套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政府职能C.中国共产党D.全国政协
2.下列词语中,属于公文表态词语的是()。D
A.烦请B.特命C.责令D.缓议
3.下面()是政府办事机构。D
A.中央办公厅B.县工商局C.乡工商所D.县驻京办事处
4.“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D
A.辩证唯物主义B.唯物辩证法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5.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D
A.起诉B.上诉C.申请复议D.申诉
6.依据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重要可有()等交流形式。D
A.调入、转任、轮换、挂职锻炼B.调出、轮换、轮岗、挂职锻炼
C.调出、转任、轮换、轮岗D.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7.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B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8.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A
A.直接占有和支配B.直接占有间接支配
C.间接处分和支配D.直接支配、间接处分
9.鲁迅说:“倘若说有胡子的人才有学问,那么山羊就最有学问了”这种论证方式属于()D
A.例证法B.类比法C.对比法D.归谬法
10.下列行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有()。A
A.国家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并没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B.某营业性歌舞厅向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C.某父母因购买“六合彩”负债累累,强迫其就读初二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D.某同学违反课堂纪律,其任课老师把他赶出教室
1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C
A.情况特殊紧急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
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12.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
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A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3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C
A.机构设置B.人员组合C.行政经费D.权责体系
1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C
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
15.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B
A.一年以上B.二年以上C.五年以上D.四年以上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7.你在接受别人的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
重为你服务的人。其中蕴涵的哲理是()。B
A.矛盾双方地位平等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方法解决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C
A.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B.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C.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19.)。C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0.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C
A.自主行使权利B.自由行使权利C.依法行使权利D.主动行使权利
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D
A.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D.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22.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B
A.国家免费性B.国家强制性C.社会普遍性D.公民自觉性
23.马克思主义创立意味着()。D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24.上行文是指()。A
A.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
B.向所属被领导机关或组织发出的文件
C.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高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D.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低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2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后果
2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D.增强民族凝聚力
27.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原则。B
A.平等B.公开C.竞争D.择优
28.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A
A.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D.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2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C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职责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C
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BCD
A.经济管理及各个部门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D.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2.为使公文正文段落或句子前后衔接,常使用的承接词有()。BCD
A.与其说„„,不如B.综上所述,基于C.据此为要D.总而言之
3.改革其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句话的含义是()。ABC
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
B.它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改革
C.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D.改革就是对社会生活方式进行改变
4.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ABCD
A.口述作品B.计算机软件C.楼房设计图纸D.舞蹈作品
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BC
A.罪刑法定原则B.平等地适用刑法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个别化原则
6.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ABCD
A.基本实现工业化B.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下列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有:()。CD
A.不打无准备之仗B.“欲擒故纵”C.“试点”D.抽查
8.“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当代公务员道德素质建设、行为规范养成的启 迪意义包括()。ABCD
A.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B.立党为公,勤政为民
C.端正廉洁,克己奉公D.不谋私利,品行端正
9.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ABCD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10.聘任制主要适用于()。AB
A.专业技术职务B.基层行政领导职务
C.国家公务员D.各级政府行政首长
1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大势,循则极,极则反”
12.下列不属于一级政府的机构有()。AD
A.地区行政公署B.县人民政府C.乡人民政府D.村民委员会
13.犯罪客体是()。CD
A.犯罪对象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14.行政法赖以表现的法律形式有()。BCD
A.国际条约与协定B.行政规章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
15.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
A.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B.品行端正,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D.年龄一般为40 岁以下
1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7.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C
A.主体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C.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8.我国公务员进行职位设置时,必须在确定()“三定”的基础上进行。ABC
A.职能B.机构C.编制D.职务
19.公文的签收是由()完成的。AB
A.外收发人员B.通讯人员
C.内收发人员D.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
20.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BD
A.法定正式公文B.通用公文C.非法定正式公文D.专用公文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在某一职位上,如果有权无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3.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
4.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股票不能流通和股东不承担什么责任。(×)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6.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是制度化、法制化了的社会主义民主。(√)
7.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这种稳定是绝对的。(×)
8.财政部对国务院其他部委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财政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的检查、监督属于职能监份。(√)
9.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10.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符合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2.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语言。(×)
13.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14.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分析和判断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客观依据。(√)
15.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19 世纪 60年代。(×)
16.一般认为,引进硬件,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17.市场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讲的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18.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1919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20.党员违法犯罪后受到国法追究,可不再受党纪追究。(×)
第四篇: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
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㈠ 《综合基础知识》
1、政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
(1)法理学
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
(1)科学前沿问题
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5、公文写作
(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
(2)常用公文写作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
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
第五篇: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主要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政治和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理解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公文写作。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分类以及公文的行文规范、语言规范、处理规范及其它相关知识;把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含义、特点、种类及写作要求;把握常用事务文书的含义、特点及写作要求。
道德。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理解,考查应试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及修养。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国情市情。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我国和我市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概况的了解。
时事及常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对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的程度。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以及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