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1.12十九大报告全文(二)
十九大报告全文
(二)主讲人 张月生 时间2018、1、12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同志们!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第二篇:十九大宣讲二(模版)
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第二讲)
1、怎样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清楚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看主要问题和不足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等问题以及一些方面和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够均衡和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问题突出。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经济增长还没有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频频发生,人民群众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的反应依然强烈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仍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
从党的建设方面看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正像总书记告诫的那样,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主持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严治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现象 1 突出。不少干部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还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比较还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再比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有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事态已经形成单幅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廉洁风险依然突出党员违纪问题仍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问题还比较严重,从这些情况不难得出结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道重远。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向纵深发展。
敢于正视不足,勇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党的优秀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实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甚至骄傲自满。对摆在面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不但不能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甚至连现状都难以维持下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即看到成绩又看到不足。即坚持经验,又吸取教训,把不足作为今后工作着力克服和弥补的重要方面。把困难和挑战,作为今后发展力化解和功课的重要任务不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克服困难,化解矛盾。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这对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供了根本依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意义和重大意义,要抓住四个方面。
一什么是新时代?这个词含义很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长期和短期之 2 分。有的从社会制度来划分,比如原始时代,奴隶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有的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比如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还有从对一个时期社会运动主体的认识来划分。比如大革命时代,大建设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等.时代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中孕育着质变,质变是量变积累的结果,同时又开启新的量变.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面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
第二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是什么。做出这样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这是”四个必然”表明我们党做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有着充分的理论、实践和历史依据。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阶段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党的执政方式和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鲜明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三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第一个百年迈向第二个百年。四是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做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3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科学概括,从几个纬度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讲的是新时代的历史脉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新时代的实践主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讲的是新时代的人民性。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讲的是新时代的民族性。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讲的是新时代的世界性。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时代。我们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的三个意味着。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刚刚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寄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世界意义。
3、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在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供给侧能力过剩,但结构性供求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农业产品供给看,高品质农产品和食品供给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安全绿色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农产品和食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一方面国内大量农产品库存积压,另一方面进口量逐年增加。从制造业看,一方面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大量产品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包括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芯片等高端零部件、高端材料、高端消费品在内的高端制成品,由于国内生产水平的局限,不得不依赖进口,有的高科技产品和设备还受到西方国家的出口管制和封锁。从服务供给看,一方面国内需求增速很快的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法律咨询等高端服务,不能很好满足国内需求,大量高端服务需求纷纷转向海外,导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另一方面大量低端服务供给却无人问津。资源和能力闲置。从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看,尽管我国各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和供给能力明显上升,但由于网络化程度不高相互配套连接不够基础设施的服务效果效率不高,浪费比较严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哲理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定。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作为整个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线。近年来,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市场成效,从实施情况看,钢铁、煤炭等重点领域的去产能状况取得积极进展消减产能数亿吨供求关系有所改善;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成效,商品房待售面积,特别是住宅待售面积显著下降。企业去杠杆初见成效,企业资产负债率开始下降;降成本也有所收效;环境污染治理、脱贫攻坚等补短板工作力度明显加大,重点城市pm2.5持续下降,脱贫目标超额完成。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经济、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电子器件等新型产品和产业都获得了年均百分之几十的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取得年均两位数以上的持续增长。增速大大高于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速度。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为重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质升级存量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更高水平5 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要坚持质量第一,在各行各业开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要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要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中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增强制造业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创新和提质增效效应。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网络间的互相连通和高效衔接。发挥一体化网络效应。
企业家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更好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根植我国长期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要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要继续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去产能和去库存,通过并购重组和依法破产等方式完善市场优化优胜劣汰机制,优化存量资产,增加优质供给,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因城因地去库存。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既要保供给、降房价、也要控规模,降库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整体债务杠杆率,特别是要有效控制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力提高股权融资比例。要继续综合施策降成本,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在补短板方面,要围绕环境、脱贫等突出短板,强化重点地区重要污染排放的防控和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动员全党和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 6 脱贫。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史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一副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繁衍生产。生生不息,绵绵不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本。是中华人民发展资源到了近代伴随工业化的到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严重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伴随这些问题而来,必须是自然的报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我们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明确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坚决屏息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机制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第二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的讲 7 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三要坚定不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我们党是第一个我们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所以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远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第三篇:十九大精神(二)
二、十九大精神进概论课讲稿、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几点建议 1.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髓和核心要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
在讲授中,要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创造性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一是强调继承性,二是强调创新性,三是强调时代性。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教材表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九大新表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温馨提示: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如何认识,有一个“备胎”,这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于“新使命”战略。在这里,还可以增加推进“四个伟大”这一“新使命”。总书记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习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关于进入新时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基本路线问题
在教材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中,关于进入新时代问题、当前主要矛盾、党的基本路线问题,建议在这里贯彻进去。在讲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建议增加新时代的内容;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建议讲清楚当前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时,应该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首先,关于新时代的问题。新时代的定义:报告的五句话,包括五个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注意,进入新时代的起点是党的十八大。
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材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要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教材表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九大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温馨提示】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问题。【教材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九大新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温馨提示:增加“美丽”二字,指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国家”变为“现代化强国”。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在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作增加相应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强调。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应该讲,但是应该补充习近平关于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表述。
第二,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关于两个“一百年”。【教材表述】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新表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因此,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6个方面着力。
关于“发展”。【教材表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十九大表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温馨提示:增加“基础”二字。关于创新。【教材表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新表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第二,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关于依法治国的地位。【教材表述】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十九大表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温馨提示:依法治国变为“全面依法治国”,同时新增一句地位。
关于依法治国的要求。【教材表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九大新表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三,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着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关于文化的作用。【教材表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十九大新表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温馨提示:新增文化自信。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材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九大新表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志。【十九大新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教材表述】在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十九大新表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第四,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七个方面着力。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教育的地位。【教材表述】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十九大新表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材表述】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十九大新表述】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五,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在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着力。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第四篇:设计院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二)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二)通过近期对总书记10月18日在十九大开幕式做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的研读,并结合各类媒体的报道,作为设计院的纪委书记,从我目前的工作出发有以下几点体会,现汇报如下:
1.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在第一章提出这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
回忆五年之前,政府很多部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仅公款吃喝一项问题,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中国公款吃喝
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而2005年秦皇岛的GDP仅为491亿元,相当于吃掉6个多秦皇岛的总产值。民间甚至流传着‚500多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说法。自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我国的政治生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各级行政部门及政府官员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普遍树立起了规矩的红线及法律的底线。
此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力度加大,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按照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自十八大以来五年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对目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增强了我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体现了我党在反腐斗争中的四个自信,即决心自信、成绩自信、正能量自信、光明前景自信。
2.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三章第十四节,总书记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此外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第三章‚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目标。并强调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阳奉阴违的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的行为。强化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和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的反面教材作用。推进标本兼治,靠加大惩治力度,形成持续震慑,巩固不敢腐;靠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不能腐;靠坚定理想信念宗旨,选对人
用好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强化不想腐。
通过系统学习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及中纪委的工作报告,我认识到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将是党风廉政建设扬帆起航的新起点,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更加务实有为的工作成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管党治党不放松,坚持正风肃纪不手软,坚持惩治腐败不止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接下来,我院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院各党支部将结合‘两学一做’和‘三会一课’安排专题学习,组织党员逐字逐句、全文学习十九大报告,统一思想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保驾护航。
总之,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不仅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上能够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实现设计院稳定持续发展的小目标融入到实现我党‚两个一百年‛的大目标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
秦皇岛市建筑设计院 2017年11月26日
第五篇:十九大报告学习讲课稿(第一、二部分)
亘古一瞬,然天地一新。
3个半小时,3万多字讲稿,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份报告是我国历史发展阶段一个里程碑的昭示,全文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绘制宏伟蓝图,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纲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论断、新举措、新部署的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做了全面而崭新的注脚。
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第一、二部分,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收获信心和希望。
大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彰显了我党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胜利的目标和决心。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有了明确的阐述,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走基层,听百姓心声”的访谈活动,而有幅图片被网络和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你幸福吗?我姓曾”有很多网友拿这组采访做噱头,认为国家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我承认,作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的我国,确实在一些方面存在着问题,但是生活在和平中国的你,真的不幸福吗?
很庆幸我生活在中国。在这里,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枪击夺走生命,不用无孔不入的疫病侵害健康,不用担心被从天而降的炮弹敲碎脑袋。也许我们和发达国家在某些当面还存在差距,但是我坚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十九大报告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仅仅是带领我们回顾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它更是一针强力的强心剂,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自信。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五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那么说点实在的,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不仅国家富裕了,老百姓也有钱了。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五年来,我国推出了一千五百多项改革措施;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下面我们来说民主法治方面。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也取得了实效。
大家有没有发现,十八大之后,一些词语一夜之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风靡了我们的网络。例如“中国梦”、“正能量”等等,这在某些方面反应了我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真正优秀的文化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润物无声。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除此之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孩子们都有书可读;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心;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活愈加和谐幸福。
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永远在路上。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共产党人始终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从“八项规定”到“巡视巡察”,将全面从严治党逐渐延伸到基层,腐败零容忍,反腐无禁区。作为纪检干部,这段讲话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是表彰,同时也是责任、是希冀,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好执纪审查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五年来,我们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打虎拍蝇,正风肃纪,逐渐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我们收获的,是愈加清新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逐渐好转的党内政治生态。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任重道远,正风反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在为过去取得的成就而自信满满的同时,总书记也指出了党和国家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 ;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向前,高歌猛进,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部分的学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一条雄壮的中国龙盘亘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人亦云“华山虽高,顶有过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要坚定不移的走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康庄大道上奋然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习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我们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弘毅磅礴,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