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重要节日一览
佛教重要节日一览(及十斋日六斋日行善功德利益)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十二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十二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六斋日==============
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小月为二十八、二十九日)
六斋日天神伺察善恶,每持一戒有五善神守护
第二篇:佛教重要节日一览
佛教重要节日一览(及十斋日六斋日行善功德利益)2012年06月21日 星期四 17:54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十二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十二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六斋日==============
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小月为二十八、二十九日)
六斋日天神伺察善恶,每持一戒有五善神守护 佛说四天王经一卷 宋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慎尔心念无爱六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以四等心奉养所生。晨入尊庙稽首悔过。朝禀暮诵思经妙义。以佛重戒治心秽病。斋肃静处数息禅定。反流尽源以求道真。
(佛告弟子们:当善护自心勿著六欲,涤除心垢无求为首,内净自心外当尽孝,以四无量心奉养父母,常行忏悔,读诵经典思维妙义,严持佛戒对治心垢,于寂静处勤修禅定,反流归源以求正道。)
寿命犹电恍惚即灭。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忉利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蜚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天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四王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其中诸天佥然俱下。四王命曰。勤伺众生施行吉凶。若于斯日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清心守斋布施贫乏。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玩经散说开化盲冥。孝顺二亲奉事三尊。稽首受法行四等心。慈育众生者。具分别之以启帝释。若多修德精进不怠。释及辅臣三十三人。佥然俱喜。
(人的寿命如闪电般稍纵即逝,如果暂时不能做到日日为善,至少应在每月的斋日善护身口意三业,因为天神会在斋日下到人间伺察善恶。须弥山顶是忉利天所居,帝释天主福德巍巍,主管着下面的四天王,各自管理东南西北方。每月八日,四天王各遣使者下来人间,伺察帝王、臣民、龙、鬼、以及各种蜎飞蠕动的善行恶行,包括起心动念。十四日则派遣太子下来伺察,十五日四天王亲自伺察,二十三日又遣使者下来,二十九日再遣太子下,三十日四天王再亲自下。四天王下来人间伺察的时候,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中的诸天也都一起下来,四天王下令:你们要仔细伺察众生所行善恶,如果今天有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或有清心守斋布施穷人的,或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或有研读经典随宜宣说开化迷昧的,或有孝顺父母奉事三宝的,或有禀受正法行四无量心的,或有慈育众生的,都分别详细地禀报帝释天主。如果有很多人精进修德不懈怠,帝释天和他的三十三个辅臣都会很欢喜。)
释敕伺命增寿益算。遣诸善神营护其身。随戒多少。若持一戒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殃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唯斯四等五戒六斋犹如大水而灭小火。岂有不灭者乎。临其寿终。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宝宫殿。无愿不得。若有不济众生之命。秽浊盗窃。淫犯他妻。两舌恶骂。妄言绮语。厌祷咒诅。嫉妒恚痴。逆道不孝。违佛违法。谤比丘僧。善恶反论。有斯行者。四王以闻帝释及诸天。佥然不悦。
(对于精进修善者,帝释天命人增加他的寿命和福报,并派遣善神守护其身。若守持一戒者,令五善神守护此人,若五戒都能守持者,则派二十五位善神守护,令此人消灾免难,去病驱邪,夜无恶梦,官府、盗贼、水火、灾变都不能伤害到他。行四无量心和受持五戒六斋,犹如大水可以浇灭小火[喻灾殃]。此人寿终之时,天神会迎接他的魂神上生天上的七宝宫殿,无愿不得。若人不救济众生之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嫉妒、嗔恚、愚痴,忤逆不孝,违背佛法,诽谤出家人,颠倒善恶,对于这样的人,四天王、帝释和诸天都很不高兴。)
善神不复营护之。即令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以现世人欲其改往修来。洗心斋肃。首过三尊。四等养亲。忠于帝王。慈心谏诤。尽诚无欺。反前修来捐秽浊之操。就清净之道。若有改邪行就正真者。帝释及四王靡不欢喜。日月即清明。星宿有常风雨顺时。毒气消歇。天降甘露。地出泽泉。水谷滋味。食之少病。华色奕奕。寿命益长。生不更牢狱。死得上生天上。福德所愿。自然飞行。存亡自在。项有日光。食自消化。无有便利之患。身中香洁口气苾芬。今日月星宿即诸天宫宅也。七宝殿堂。悬处虚空。在意所志。寿终下生侯王之家。颜容炜烨见者心欢。逢佛值法贤圣相连。力行不与罪会必得泥洹斯皆五戒十善。捡情执欲。六斋使然。拘留秦佛时。人寿六万岁。民性无为。护彼犹养己平等无二。彼佛去世正教衰薄。民无正行以渐为恶。其寿日减至于百岁。吾善逝后。民违佛教无复孝子。伺命减算寿日有减。天神不祐。凶疫恶鬼日来侵害。灾怪首尾。愿与意违非祸纵横。生罹王法之囹圄。死入地狱饿鬼畜生。若出为人必为下贱。善恶追身犹如五谷。随其所种获其果实。亦如夜书火灭字存。身死名灭殃福不朽。慎护尔心摄身守口。五戒十善可从得道。吾今得佛积行所致。诸比丘闻经。皆大欢喜。稽首礼佛而去。
(善神都不再守护,即令日月无光,星宿轨则失常,风不调雨不顺,这是为了警示世人,欲令世人改恶向善,如果人们放弃邪行,修持正道,则帝释天和四天王都很欢喜,日月即恢复清明,星宿有常风雨顺时,毒气消歇,天降甘露地出泽泉,水谷滋味食之少病,寿命增长,生时不陷牢狱,死得上生天上,尽享天福,寿终下生人间的王侯之家,颜容光彩,见者欢喜,又能值遇佛陀贤圣出世听闻正法,精进修行必得涅槃,这都是修持五戒十善,敛情去欲,奉持六斋的果报。拘留孙佛住世时,人寿六万岁,民风淳厚,自他平等无二,拘留孙佛灭度后正法衰微,人民正行减少日渐为恶,于是人寿逐渐减至一百岁。我[释迦世尊]灭度后,人们违背佛教,不孝父母,寿命和福报逐渐递减,天神不来护佑,凶灾、疾病、恶鬼常来侵害,灾祸连连,生时陷入牢狱,死后堕入三恶道,再转生为人之时,也是下贱之辈。众生所作善恶之业犹如谷物的种子,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是故应当善护身口意三业,奉持五戒十善,可以从之得道,我今成佛乃是累劫修行所致。诸比丘闻经,皆大欢喜,稽首礼佛而去。)
=========十斋日==============
农历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十斋日行善的好处: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第三篇:佛教节日
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即在此动植物生长繁衍期间,定居一处,一者可免伤虫蚁,二者可专心诵经或禅修。至七月十五日则须各作自我批评或介绍修行经验,称为“僧自恣”。经过三个月的专修,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诸佛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
那么这一天怎么又成了盂兰盆节呢?这还得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说起。该经说:以神通第一著称的目犍连尊者于禅定中见其亡母生饿鬼道中,虽使尽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饥饿倒悬之苦,于是向佛哭述。佛为说救济之法: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之苦。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以使现世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脱离恶道。这里的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意为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经一译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讲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梁武帝首次在汉地创办盂兰盆会。如义楚在《释氏六帖》四十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由于梁武帝的极力提倡,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此后的历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较热衷于这一佛事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盂兰盆节,不妨称之为“孝亲节”。如在唐代,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并伴有音乐仪仗,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入宋以后,盂兰盆会逐渐由以盆供僧转变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灵的佛事活动,由孝亲变成祭鬼,寺僧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元明时期,这类习俗仍十分流行,盂兰盆会亦成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纪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为盂兰盆大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严可得混!”从中可看出明代以后与前说法有别,仪式内容与形式亦有些差别。对此,清代仪润曾欲两全其道,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结夏安居制在我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行,僧自恣活动就更罕见了。而随着僧人素质及地位的下降,道风不振,盂兰盆会的徒具形式,由敬僧变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目前,已有极少数寺院开始恢复和实行结夏安居的旧制,有的寺院在盂兰盆节恢复了宣讲《佛说盂兰盆经》的法会。至于广大信众总愿在这一天打斋供众,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布施还愿,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腊八节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藏传佛教节日
传大召
是藏传佛教一种仪式,意为“大祈愿”法会。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和康区各地信众(多至数万人)齐集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歌舞庆祝,称为灯节。法会上举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法会最后以送鬼仪式结束。传小召
藏历每年二月下旬,为期十天,进行有关宗教活动。法会期间三大寺僧侣在大昭寺参加辩经,选拔二等格西,由于规模小于传大召法会,故名。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
浴佛节前,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紫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亡疏,或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由于围绕浴佛节的这类活动往往持续多日,参加的人众多,以至年复一年,在许多寺院形成了传统的庙会。泰国的佛教节日
佛教的“四斋日”,泰国称“佛日”。每月有4个佛日,各在泰国阴历上半月的第8日和第15日,即初
八、月望、廿
三、月末。全年共48个佛日,其中以玛迦普差节、维莎迦普差节和阿莎叻哈普差节为最重要的佛日。届时佛教徒要去佛寺举行仪式。当日禁止杀生、以及赌博等不良行为。
一、玛迦普差节
“玛迦普差节”(MAGHAPUJADAY),也称万佛节,在每年泰历3月15日举行。如逢闰年,改为泰历4月15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泰历3月15日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竹林园大殿,向自动前来集会的1250名罗汉首次宣传教义,故称其为四方具备的集会。笃信小乘佛教的泰国佛教徒视该次集会为佛教创建之日,进行隆重纪念。泰国的佛教徒早在阿育陀耶王朝时期就开始纪念万佛节,至曼谷王朝五世王时,官方开始举行庆祝仪式,并于1913年将这一天定为节假日并成为泰国人民传统的佛教节。政府也举行庆祝万佛节仪式,国王亲自参加。万佛节的早晨,泰国男女老少带着鲜花、香烛和施舍物品前往附近寺院,进行施斋、焚香、拜佛活动。在万佛节,有些善男信女还持受五戒或八戒以表示对佛教的虔诚。
1996年3月3日发行的《玛迦普差节》邮票,极限片销泰国曼谷首日纪念邮戳,邮戳图案为释迦牟尼半身像,画面描述的是泰国佛教本生故事画。佛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残害自己的身体来做所谓的善行。图1一4皆反映了佛的本生故事,如鹿王本生,佛的化身舍身救群,爱护幼小。佛舍身入海救难,不让恶鱼食众生等。1999年3月1日也发行了该佛节的邮票,6的极限片展现佛祖端坐庙堂为传经说道,劝诲众生的情形。
二、维莎迦普差节
“维莎迦普差节”(VISAKHAPUJADAY)在泰历6月15日,人们把这天作为崇奉释迦牟尼诞生、顿悟、涅磐的日子。佛教徒相信轮回,认为释迦牟尼活了许多世。平民百姓在寺院内进行隆重的施斋并听僧人诵讲佛经。人们将佛像从佛殿里请出,安放在可以移动的小亭子内。佛像放着僧钵,众僧手捧僧钵相随佛像之后,列队而坐的信男善女将施舍的饭食放人僧钵内。人们还要进行奉施僧衣、施放黄布等活动。
1998年5月10日,泰国邮政发行的“维莎迦普差节”邮票,极限片销泰国曼谷首日纪念邮戳,邮戳图案为泰国佛寺和巴壤塔。泰国本生故事里倡导九个基本道理,主要是和平、牺牲、诚信、平等、无私、克利贪欲、禁戒残暴等,佛教绘画里都得到体现。图7-10展现了释迦牟尼一生传经说道,信徒守戒、听经、诵经的情形。
三、阿莎叻哈普差节
“阿莎叻哈普差节”(ASALHAPUJADAY),在泰历8月15日,即泰国守夏节前一日。“阿莎叻哈普差”来自巴利文,意为“八月供养”之意。泰国华人称该节日为“三宝节”,因这一天是佛祖成道后首次讲道的日子;有了第一个佛门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现了第一个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宝”(佛、法、僧)都齐备的日子。1961年,泰国僧伽(僧团)作出决定,要求佛教徒做仪式,并经政府、国王的同意定为佛教的重要节日。全国佛教徒、各佛寺届时都做举行守戒、诵经、听经、讲道等仪式。
1997年7月19日,发行了该佛教节日的纪念邮票。其极限片的邮戳图案为佛祖讲道。图11-13为佛祖劝诲众生的情形。泰国佛教教义中,妙莲能驱除群魔,使魔鬼不能近身,宝伞能消除众生的贪、怒、痴、慢、疑五毒,因此莲花和宝伞为佛宝物。
中国佛教节日主要有哪些?
一、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泼水节、花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汉族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傣族定在清明节后十天。
二、佛圆满节,是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为每年五月中旬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
三、成道节,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汉族地区的僧尼在十二月八日皆要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节。
四、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主要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 佛教的节日
节日,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浪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乃至不同文化范畴的社会组织都有其不同的节日。人们把对过去美好的记忆赋予节日,也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寄托于节日。人们通过节日忘掉过去的得失,面对新的开始。人们以昨天的各种“纪念日”承传和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人们开创今天的各种“文化节”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佛教的节日有一个别于其他节日的特点:那就是每个节日都要敬佛布施。敬佛,是用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向寺庙或家里的佛菩萨供像敬献香、花、灯、烛、果、茶等供品;布施则有两种内涵:一是布施僧众,二是布施诸己。布施僧众,即向僧人及其他贫弱众生布施财物和爱心,也叫外布。佛教的“诸己”是指各种不健康的心念或心理。佛教认为,人有几种不健康的心理就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存在,而形成各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把诸多不健康的心都布施掉了,人们就不会见到自私的人、暴虐的人、狠毒的人、冷酷的人、多疑多妒的人,人就与天地同心同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即是圣人即是佛了。所以“布施诸己”即是布施我们自身的怨恨心、急燥心、妒忌心、贪娈心、淫欲心、偷盗心、欺诈心、陷害心、报复心、仇恨心等等,这也叫内布施。内布施正是佛教修行的根本。因此,敬佛布施的内涵和意义 不外乎助人思过而已。这“助人思过”有着无限的空间供人们去发挥。这是佛教节日的意义所在。
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净土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在不同的崇拜群中形成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传承,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色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贫,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中国佛教的节日主要有以下几个:
佛诞节。阴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牟尼佛出生的日子。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以民间在这一天以各种香料浸水洗浴佛像,以各种香、花供奉佛像,这一天也必定斋戒布施,以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佛诞节也叫“浴佛节”,我国云南的“泼水节”就是由浴佛节而来的。释迦牟尼佛诞生人间,倡导众生平等,揭示了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之谛理。那么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他们通过佛教的修行都能最终成佛。所以,纪念佛诞节,浴佛也浴己。这一天何不洗个香水澡来净身,焚香思过以净心,向寺庙或敬老院孤儿院或自己身边其他公益事业,布施点滴,帮助一二,可谓身心清净,情操高雅,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养身之道。
(2)成道节。阴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思悟道,从此人间有了佛教,诞生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佛教徒以百种果子煮粥供佛以示庆典,渐形成民俗,民间称作“腊八粥节”,所以,成道节又叫“腊八粥节”,简称“腊八节”。佛典中记载:粥有十利:一资色、二增力、三益寿、四安乐、五辞清、六辩说、七消宿食、八除风、九除饥、十消渴。在成道节这一天,施粥于人能长养别人的佛性,那么施粥于己则能长养自己的佛性了,何不斋戒布施,自度度人呢?
(3)灯节。阴历正月十五是佛教徒欢庆释迦牟尼降魔的节日。主要以各种灯、烛敬佛。灯舞龙蛇,烛花百里,通宵达旦,气势宏大。从唐代起定为灯节,历经演化而形成民间的元宵灯会,又与中国道教的上元节相融合,也叫上元节、上元灯节。
(4)涅磐节。纪念释迦牟尼佛逝世的节日。汉传佛教定于阴历二月十五日。“涅磐”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达摩有“涅磐者,涅而不生,磐而不死”之论,不生不死即是佛教“空”的境界。佛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见不生不死的“空境”相当于道教的“太极”状态,也类似于中国阴阳学说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佛教认为世界是空的,就相当于世界是阴阳平衡的,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就立刻形成新的阴阳平衡,世界永远处在这种旧新阴阳平衡的破立状态之中,也就永远处于“空”的境界之中。万法皆空,亦即万事万物万情都是处于阴阳平衡的永恒变化之中,所以人不能太执住。执者固执,住者停留不动。
涅磐节这一天,寺庙举行涅磐法会,人们聚集法会,面对释迦牟尼佛圣像,诵听《佛遗教经》,并作各种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诵读《佛遗教经》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种吉祥物品。总之,只要有心,怎么做都行。正所谓佛法以无门为门,以无相为相。无门无相即是说修行无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诚,方便即是门。
(5)盂兰盆节。盂兰盆为梵语的译音,意为救倒悬。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以天眼观见其亡母在地狱中受倒悬之苦,求之于佛。佛教他于7月15日以百味果粥供养十方僧,可令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苦厄中得以解脱。梁武帝大同四年据此设“盂兰盆斋”,唐代盛行民间,是日,人们到寺中敬献各种食品,广为布施僧贫,以解救先亡之苦。由此,献盂兰盆斋和盂兰盆节流传至今。宋代以后,民间以盂兰盆斋施鬼,渐称鬼节,又据道教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亦称中元节。
祭奠亡灵,是人们表达哀思的一种情感需要,愿先亡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乐是人们对亲人情感的延续,是人间真切的未了情。将物品和纸钱化为灰烬施与鬼神,孰不知阳间做人都有许多过错罪孽,阴间为鬼亦是带罪之身,而物品金钱原本就是罪恶之源。所以,不如布施贫困,行善积德,将功赎罪,以感天地鬼神?阳间有德才孝祖和钱财孝祖之分,阴间又何尝没有德财之别?否则阴阳怎么平衡呢?!
(6)佛吉祥日。世佛联定于公历五月的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世界佛陀日”,中国佛协于1990年5月发出告:这一天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佛吉祥日,将在各寺庙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雪顿节的主要活动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内容。拂晓时,在缕缕桑烟和低沉的法号声中,哲蚌寺众多喇嘛把巨大的佛像(大型唐卡)徐徐展开,无论开幕式那天气候是阴是晴,当佛像展开时,太阳都会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人称此为“天神合一”。随后,人们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西藏各地的藏戏团也汇聚到此,进行藏戏表演。雪顿节又称“晒佛节”、“藏戏节”。
传统节日:浴佛节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
浴佛节是一个佛教的节日,不信佛教的大多数公众接触较少。这里只收集一些资料做简单的介绍。
夏历每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这一天,佛教寺庙要举行浴佛法会,为民众祈福。浴佛,即以净水为佛像沐浴。漂满鲜花的净水香汤中,站立着一尊尊释迦牟尼的塑像。这种佛像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的形象,称为太子像。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僧众以小勺舀香汤浴太子像头上,沐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信教公众两人一组,依次浴佛。
有一个佛教的问答,问者曰:佛还要我们替他沐浴吗。答者曰:浴佛是在洗涤我们自己的尘垢,提醒我们时时保有一颗清净之心。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这就是佛教这一中国重要文明形态充满哲思的智慧。
浴佛节的产生
恭维往昔三千年,花卉争妍四月天......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无忧树下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奇幻时刻......传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悉达多太子,那时候阳光普照,花卉争妍,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殊胜的瑞相,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预兆着将来舍身出家,普度众生的志愿。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时天空中天女散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浴身,他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在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一天走出东、南、西、北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求真理,救度众生解脱人生痛苦,终于决定出家修行。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寻师访道,后来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觉得苦行无法究竟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步行到菩提场,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坐冥想。终于在三十一岁时,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成为佛陀.根据这一传说,于每年四月八日举行法会,在大殿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汤为佛像沐浴,作为佛诞生纪念。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演变出来的。在佛教成立以前,婆罗门教早有一种浴像的风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灌沐尊仪章》说:佛虽然已经灭度,但是形像仍然存在,所以应该尊敬佛像如佛在世一般。以香花供养佛像,能生清净心;经常灌沐佛像,能够去除烦恼。所以,在印度,浴佛是常用的仪轨。每当浴佛时,执事僧便鸣楗椎通知,在寺院内撑开宝盖,在殿堂的两边罗列香瓶。其次,取金、银、铜、石等的佛像,放在铜、金、木、石盘内,使僧众唱梵呗音乐,在佛像身上涂香,用香水灌沐,再用白毛巾擦拭干净,然后安置在殿堂内,散上各种花。所以,大佛像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大家一起灌沐,小佛像随己所能每天都要灌沐。因为印度天气太热,僧人既然频繁沐浴,那么佛像也需要勤加灌沐。
随着佛教的传人,浴佛的仪式很早就在中国流传了。《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笮融“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径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大概可以看作“浴佛会”的滥觞。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到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流行于民间。
关于佛诞节的日子,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节,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国的蒙藏地区也是如此。中国佛典中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日三种。北朝时多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自南朝梁开始经过唐至辽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南方则在四月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释迦如来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丹八日为浴佛节,举行浴佛法会,至今相沿不变。
浴佛的方法,在大殿内设香汤盆,放两支小勺,在别处安置太子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诞生像)一尊,以便迎请至大殿举行浴佛仪式。先敲钟打板,僧人、居士搭衣持具,到大殿集合,分班对面立,顶礼三拜。然后,引礼二人执引磬,执事六人,托香花盘二众同唱“稽首归依大觉尊”赞;主法者拈香,展具,顶礼三拜,然后将太子像捧上。大众唱完赞后,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回到大殿。大殿内钟鼓齐鸣,大众依次回到大殿,主法者将太子像安置于香汤盆内,钟鼓、佛号一齐停止。维那举腔唱“菩萨下云中”赞,主法者拈香礼佛。唱赞后,主法者宣读文疏。然后,大众同音念“崦底沙底沙僧伽娑诃”咒语三遍,接着唱“佛宝赞”及赞佛偈。主法者开始浴佛,用小勺舀香汤至太子像头上,灌沐佛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两序大众则分别出班两个人,依次浴佛。由于参加居士很多,仪式十分隆重庄严。全部浴完佛后,大众唱回向,唱三归依,礼佛而退。
佛菩萨圣诞
在汉地各寺院又流传一些不见于经典的诸佛、菩萨诞日的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诞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诞日,三月十六日是准提菩萨诞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日,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诞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日,九月三十日是药师佛诞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日。特别是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出家日。
这些节日的传说从何而起?已经很难说清。在这些佛菩萨中,除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是和释迦牟尼佛同时代的印度人以外,但是他们的生卒年月也是不可考证。至于其他佛菩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称赞过的他方世界的佛菩萨,根本不可能用这个世界的时间来推算他们的诞日,何况也没有岁月的记载。但是,一些佛菩萨的圣诞是根据中国的高僧大德的生日来计算,如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而历来以永明为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就以这一天作为阿弥陀佛的诞日;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的诞日,而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就以这一天为弥勒菩萨的诞日。
至于观世音菩萨的诞日则是根据妙善公主的传说而形成的,在北宋时代蒋之奇曾根据当时传说写成一部表现观音成道因缘的《香山传》。至南宋兴隆二年(1164)祖琇所著《隆兴编年通论》卷十三,详细记载了道宣向天神问观音大士缘起,其中天神的回答讲述了完整、曲折的香山成道故事。大致情节是说往昔过去劫,有国王名庄严,夫人名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次曰妙音,三曰妙善;妙善喜欢修道,不乐世情,拒婚出家;国王大怒,杀害尼众;妙善隐神到香山修道,施手目治父亲的恶疾;后来,父母和二姐同到香山,妙善示现千手千眼圣像。
在佛菩萨圣诞日的早殿,进行祝圣仪式,即是在平常早课中间加上香赞、赞偈、拜愿等仪轨。其中,香赞都是一样,即“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至于,详细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释迦牟尼佛祝仪:香赞后,进行正常的早课。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其次,唱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后,归位,面向佛前,进行拜愿,即两边分别唱拜,听引磬拜下与起来,主要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下同)、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弥勒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
药师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药师赞:“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道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其次,唱赞佛偈:“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或“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十二拜)、南无日光遍照菩萨(三拜,下同)、南无月光遍照菩萨、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阿弥陀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弥陀赞:“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八德池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若宣扬,接引往西方;弥陀圣号若称扬,同愿往西方”。其次,唱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阿弥陀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阿弥陀佛(十二拜)、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弥勒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弥勒赞:“弥勒佛德难穷,当来继证大雄,三惑二死早销熔,寄居兜率宫,直待龙华元成佛,远本方可宣弘。普愿末法生净士,同来畅宗风;普愿末法生净士,同来畅宗风”。其次,唱赞佛偈:“慈无能胜补处尊,常居兜率演圆因,现身尘刹有谁识,融心法界许彼亲。袋中宝藏全倾出,笑颜等付者个人,愿偕弥陀垂接引,好令三会证一真。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文殊赞:“文殊辅法王,智慧非佛莫量,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闻者直下亡情见,达本菩提道场。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其次,唱赞偈:“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南无清凉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妙吉祥菩萨”。最后,拜愿与上同,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十二拜。
普贤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普贤赞:“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其次,唱赞偈:“菩萨慈悲不可陈,圣凡悉使证圆因,一心不住超诸位,十愿导归继能仁。三乘咸令契果觉,群荫速得脱烦尘,恪遵大士清明诲,决定即生达本真。南无峨眉山银色世界,大行普贤王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普贤王菩萨”。拜愿与上同,南无普贤菩萨十二拜。
观世音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其次,唱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拜愿与阿弥陀佛祝仪相同,只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十二拜。
大势至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大势至利生深,专主念佛法门,如子忆母忆世尊,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愿遍界流存;都摄六根妙难论,愿遍界流存”。其次,唱赞偈:“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大势至菩萨”。拜愿与上同,南无大势至菩萨十二拜。
地藏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尽期,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其次,唱赞偈:“地藏菩萨妙难伦,化现金容处处分,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累世亲姻蒙接引,九莲台畔礼慈尊。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大慈大悲,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地藏王菩萨”。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十二拜)、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
在中国名山中,由于观音、地藏、普贤、文殊四位菩萨信仰的流行而形成四大名山,分别是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在四大名山,每当四大菩萨圣诞时,则会份外热闹,烧香拜佛者极多。
第四篇:佛教重要节日及诞辰
佛教重大节日及诞辰
正月
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 春节
正月初五:四明知礼大师圆寂、广钦老和尚圆寂日 正月初六:定光佛圣诞、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圆寂 正月初九:帝释天尊(玉皇大帝)圣诞 正月十一:真谛三藏法师圆寂
正月十二:净宗七祖省常法师圆寂日 正月十七:百丈怀海禅师圆寂
正月二十一:净宗九祖藕益禅师圆寂 正月二十三: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
二月
二月初一:马祖道一禅师圆寂 二月初二:太虚大师圆寂
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圆寂、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尊者圆寂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道安法师圆寂日 二月初九: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圣诞日 二月十三:四世**大师圆寂 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六:净宗六祖永明法师圆寂日
三月
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 三月十二:本焕长老圆寂纪念日
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二祖慧可大师圆寂日
四月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慈航菩萨涅槃、支遁三藏圆寂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道宣律师诞辰 四月十四:净宗十一祖省庵法师圆寂日 四月十五:佛吉祥日(卫塞节)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
五月初六:鉴真法师圆寂日 五月初八:善慧菩萨圣诞
五月初十:宣化上人圆寂纪念日
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禅宗七祖神会禅师圆寂 五月十八:宋代译经大师法天三藏圆寂、胆巴大师圆寂 五月二十六:齐梁时代律学大师僧佑大师圆寂
六月
六月初三: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初五:梁代高僧鸿楚法师往生 六月初十:金栗如来圣诞 六月十四:明旸大和尚圆寂日 六月十五:不空三藏圆寂日 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六月二十一:唐代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 六月二十二:天台宗二祖慧思尊者圆寂日
七月
七月初二:净宗八祖莲池法师圆寂日 七月初九:净宗十祖截流法师圆寂日 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盂兰盆节
七月十九:净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日 七月二十一:普庵祖师圣诞
七月二十二:唐代高僧圆测大师圆寂日、增福财神圣诞 七月二十四:龙树菩萨圣诞、隋唐高僧法琳大师圆寂日 七月二十九:虚云和尚诞辰 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
八月
八月初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日 八月初四:黄财神圣诞
八月初六:净宗初祖慧远法师圆寂日 八月初七:慈航菩萨圣诞 八月初八:圣救度佛母圣诞 八月十二: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 八月十五:月光菩萨圣诞 中秋节
八月十六:金刚智三藏纪念日、冈波巴大师圆寂日 八月二十:鸠摩罗什圆寂日 八月二十二:燃灯古佛圣诞
九月
九月初一:北宋高僧元照湛然大师圆寂纪念日
九月初四:弘一法师圆寂日、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日 九月初九: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重阳节 九月十二:虚云和尚往生日 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九月二十:弘一法师诞辰 九月二十八:求那跋摩三藏圆寂 九月三十:药师佛圣诞
十月
十月初三:道宣律师往生、净宗五祖少康法师圆寂日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诞辰、八思巴大师纪念日 十月初七:善无畏三藏纪念日
十月初八:唐代高僧一行大师圆寂纪念日 十月初十:宗喀巴大师诞辰 十月十一: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 十月十二:实叉难陀三藏圆寂
十月十五: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日 十月十八:阿底峡尊者圆寂
十月二十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 十月二十五:悟道大和尚圆寂日
十一月
十一月初四:印光法师圆寂、菩提流志三藏圆寂、孔子圣诞 十一月十一:悟道大和尚诞辰
十一月十三:唐代高僧慈恩大师(窥基法师)圆寂纪念日 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二十四:天台祖师智者大师圆寂日
腊月
腊月初一:净宗四祖法照法师圆寂日
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佛图澄圆寂日 腊月十七: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紫柏真可尊者圆寂 腊月十八:太虚大师诞辰日 腊月二十三:监斋菩萨圣诞
腊月二十五: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
腊月二十六:永明延寿大师圆寂日、施护三藏圆寂 腊月二十九:华严菩萨圣诞
第五篇:全国佛教名刹一览(推荐)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广济寺、法源寺、佛牙舍利塔、广化寺、雍和宫、西黄寺、通教寺、云居寺。上海:玉佛寺、静安古寺、龙华古寺、圆明讲堂、沉香阁。天津:大悲禅院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侯寺、十方堂、广宗寺、黛螺顶、碧
山寺、观音洞、金阁寺、南禅寺、佛光寺)、崇善寺、华严寺、玄中寺。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肉身宝殿、祗园禅寺、百岁宫、甘露寺、天台寺、旃檀林、慧居寺、上禅堂)、明教寺、迎江寺、乾元禅寺、琅琊寺、广济寺。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洪椿坪、洗象池、金顶)、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乌尤寺、罗汉寺、慈云寺、双桂堂、圣寿寺。
浙江:普陀山(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灵隐寺、净慈寺、七塔寺、天童寺、阿育王寺、大佛寺、国清寺、高明寺、方广寺、江心寺、雪窦寺。
福建 :法海寺、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崇福寺、崇圣寺、万福寺、广化寺、慈寿寺、开元寺、龙山寺、南普陀寺、华藏寺、南山寺。
广东:光孝寺、六榕寺、南华禅寺、云门寺、庆云寺、开元寺、灵山寺。甘肃 :拉卜楞寺
广西 :洗石庵
贵州 :宏福寺
河北:临济寺、普宁寺。
河南: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黑龙江:极乐寺
湖北:归元寺、宝通寺、五祖寺、玉泉寺。
湖南:开福寺、麓山寺、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吉林:般若寺
江苏:栖霞寺、灵谷寺、金山寺、定慧寺、大明寺、高明寺、天宁寺、西园戒幢律寺、寒山寺、灵岩山寺、兴福寺、广教寺、隆昌寺。江西:能仁寺、东林寺、真如寺、净居寺。辽宁:般若寺、慈恩寺。
内蒙:大召、席力图召、五当召。宁夏:海宝塔寺
青海:塔尔寺
山东:湛山寺、千佛山兴国禅寺。
陕西: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卧龙寺、广仁寺、兴教寺、香积寺、净业寺、草堂寺、法门寺。西藏:甘丹寺、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云南:圆通寺、筇竹寺、华亭寺、鸡足山及祝圣寺、铜瓦殿、瓦巴姐寺、景真八角亭、曼垒寺、曼飞龙塔、菩提寺、佛光寺、喊撒寺、姐勒金塔。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北京佛教名刹一览
广济寺
北京著名佛教古寺之一,位于市内西四阜成门内大街,为现今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广济寺创建的历史,可追溯至金代。经金、元战火,寺成废墟。明景泰年间(1450—1456)。有人掘地得陶制佛像、供器、石龟、石柱顶等物,知此处为古刹遗址。至天顺(1457—1464)初,山西普慧上人,偕弟子圆洪等,发愿复兴,并得尚衣监廖屏大力捐助,依址重建。费时二年,宝刹得以重现。廖屏具文上奏,获赐额门“弘慈广济”,并授圆洪为僧录司右觉义。
至清代,因广济寺所处地理位置为皇帝御驾出城的必经之地,受到皇家重视,几代帝王都曾临幸拈香,有的还为之题诗立碑,或赏赐匾额,这就使广济寺的地位陡升,成为京城一所重要的寺院。
1931年11月,该寺不慎失火,主要建筑几乎全被焚毁。后经住持现明募化重建,于1935年竣工,规模较前更加宏伟。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2年拨款再度修葺,寺院面貌焕然一新。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即以该寺为会址。
十年浩劫期间,广济寺遭到严重破坏。至1972年,由于国家对外工作的需要,中国佛教协会开始恢复日常工作,对该寺殿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又在兄弟寺庙和地方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调来大量佛像法物,重新庄严了道场。这样,广济寺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寺院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藏经楼,两旁先后配以钟、鼓楼二楼和石狮护门、御赐石碑、知客寮、讲经堂、图书室、以及玉雕戒坛等建筑。
大雄宝殿后壁有一巨幅指画,为清乾隆九年(1744年)画家傅雯奉乾隆敕命用手指所绘,名《胜果妙音图》。画高五米,宽十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幅描写佛祖说法情景的壁画,也是一件佛教艺术珍品。
藏经楼藏有许多珍贵藏经。该楼现名为“舍利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曾将西山八大处原灵光寺辽代画像千佛塔遗址中发现的佛牙舍利移此供奉,遂改此名。1964年,重建的佛牙塔在原址落成,遂将佛牙舍利移还其中,然阁名未改。
舍利阁西边有一小院落,院中正殿内砌有汉白玉石雕戒坛一座,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住持恒明的弟子湛佑所置,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北京城内唯一的戒坛。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多年来,广济寺因其地位的特殊,每年都要接待大批来访的海内外佛教徒与游客,许多重大的会务活动、法务活动和外事活动在这里举行。随着中国佛教协会会务工作的不断扩大和我国佛教事业的日益开展,广济寺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法源寺
位于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为现今中国佛学院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法源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是太宗李世民为追荐东征阵亡将士兴建的。后高宗李治又下诏修建,直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才告竣工,并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改称“顺天寺”,平乱后又恢复“悯忠寺”名称。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遭受火灾。昭宗时重修。辽清宁三年(1075),遭地震全寺倾圯,后奉诏修复。明正统二年(1437),再次修葺,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并赐名“法源寺”。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重修葺,至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帝亲临该寺,并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
法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刹。寺内花木幽雅,植有许多苍松翠柏、银杏丁香,其中有元代白皮松、清代文官果,更有乾隆种植的两株西府海棠。因此,法源寺素以丁香、海棠闻名,令许多名人流连觞咏。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又称念佛台)、毗卢殿、大悲坛、藏经阁等,还有许多历代相传的佛像、经书、石刻、碑记、经幢等历史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拨款对法源寺加以修整。1956年在此创建了中国佛学院。1963年亚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会议也在此召开。“文革”期间,法源寺遭受巨大损失,佛像全部捣毁,文物悉数被焚。1980年末,为迎接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和大师回国探亲,中国佛教协会报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将法源寺收回,并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从各地选调大量佛像、法物,使这座千年古刹恢复了昔日的庄严气象。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在寺内供奉了七天。1980年5月在寺里设立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集中了国内一些名贵的佛教艺术品与善本书籍。同年10月,恢复了中国佛学院。如今的法源寺,不仅是一座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它还是中国汉传佛教的最高学府和佛教文物艺术展览中心,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的佛教学者和信徒前来参访、朝礼。
佛牙舍利塔
位于北京西山著名胜地八大处第二处原灵光寺旧址,塔内供奉一颗释迦牟尼佛牙。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根据我国佛教史传的记载,佛陀寂灭荼毗后,有两颗佛牙留在人间,一颗传到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乌苌国传至于阗(今我国新疆和阗县)。公元五世纪末,南朝高僧法献(424—498)西行,从于阗将佛牙请回南齐首都(今南京)供奉。自此以后,这颗佛牙展转流传,受到历代统治者和佛教徒的恭敬礼拜。五代时期,中原兵乱,佛牙传到当时北方辽国的都城燕京(今北京),辽国丞相耶律仁先的母亲燕国太夫人郑氏,在西山灵光寺建了一座八角十层的砖塔供奉佛牙舍利。
灵光寺创建于公元八世纪,初名龙泉;1479年重建,改称灵光。塔建在寺内东南隅,名“招仙塔”,因塔砖上刻有佛像或佛塔,故又称“画像千佛塔”。几百年来,灵光寺一直是北京的一个朝拜、游览的胜地。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炮轰,寺、塔皆化为一片瓦砾。事后,被僧人在塔基中发现。此后五十多年,由于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由寺僧供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于1955年把佛牙舍利迎至广济寺,供养在舍利阁七宝金塔中,以供国内外信众的瞻礼。这颗佛牙舍利还曾先后应缅甸(两次)和斯里兰卡(一次)两国政府和佛教徒的要求,出国巡礼。
为了使千年的圣迹得以恢复,使稀世的法宝——佛牙舍利获得一个永久供奉的场所,1957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由中国佛教界发起,依照佛教传统在原址重建新塔。
1964年春,一座凝重、庄严、巍峨的新塔及附属殿堂落成。6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隆重的佛牙舍利塔开光典礼。来自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蒙古、尼伯尔、巴基斯坦、越南和越南南方的佛教代表团以及一些国家的驻华使节与外交官员也参加了典礼。
新建的佛牙舍利塔高五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塔身外型采用单层密檐形式,配以碧瓦金刹,绮窗复拱,朴素简洁而又挺拔秀丽,保持了中国古典佛塔的传统艺术特色。塔身内部分为七层。塔顶供奉着尼泊尔国王赠送的佛陀肉身舍利十二颗,象征十二因缘。以下六层,又各供奉六颗,象征六度波罗蜜。此外,还分层供奉着汉、藏、蒙、傣各族佛教的经象、法物。塔底为一暗室,四壁嵌镶石刻碑记和经文。室外绕以石梯,上达佛牙舍利堂。堂中设置金刚座和彩绘屏风,以七宝金塔供奉着佛牙舍利,气氛既庄严肃穆而又恬静和平。
二十多年来,佛牙塔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正法幢,雄踞于北京西山的翠微峰上,向四海弘扬佛法的真谛。
广化寺
位于北京东城区鸦儿胡同,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广化寺创建于元代。明初寺废,后重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之洞将私人藏书存放寺内,奏请建立京师图书馆。民国建立后,广化寺一度为京师图书馆。1938年,著名画家溥心畲居士寄居该寺,捐资修缮殿堂。解放前,住持玉山创办广化佛学院,聘请周叔迦等佛教学者担任教师,积极培育僧才。又联系热心教育之僧俗,创办广化小学,供穷苦人家的子弟入学。1952年,学校移交北京市教育局接办。
新中国成立后,广化寺仍做为宗教活动场所,僧人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1952年9月,当代高僧虚云和尚来京,即驻锡寺内。“文革”期间,寺院被毁,僧人离散。落实宗教政策以后,北京市佛教协会对该寺进行了修复,使寺貌焕然一新。重建了僧团,宗教活动重新得到恢复。
现在的广化寺面积一万三千八百多平方米,殿宇三百二十九间,分东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维那寮等。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建筑组成。西院由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寮等建筑组成。
雍和宫
位于北京东城北新桥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是我国著名的寺院之一。它的藏语名称为“噶丹金袷林”,意为兜率壮丽宫。
雍和宫的旧址原是明代太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此为皇四子胤祯修建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祯被封为雍亲王,这里便成为雍亲王府。胤祯即位后,将一半建筑改作黄教上院,另一半留作行宫。雍正三年(1725)改名为“雍和宫”。1735年,雍正去世,下葬前曾在此停灵。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
寺院共分五进院落,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三座五彩琉璃牌楼以及天王殿、御碑亭、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又名大佛楼)、“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戒台楼、**楼等组成。整个寺院建筑布局完整、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建筑风格兼有汉、满、蒙、藏等民族建筑的特色。
御碑亭(又称四体文碑亭),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内矗立一座高六米的巨大石碑,碑文用的是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记述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乾隆皇帝对待藏传佛教的策略。汉文部分系乾隆御笔。
雍和宫殿为寺内主殿,相当于一般汉传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铜质三世佛。东西两侧设置的十八罗汉像,采用了“蒙麻脱沙”和“彩绘拨金”的塑造方法。据说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已经失传,因此雍和宫内的十八罗汉像更显得弥足珍贵。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永佑殿原名正寝殿,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正继位前这里是寝殿。雍正死后曾将棺木停放于此,更名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改称永佑殿。殿内西壁上挂有绿度母补绣像,传说是由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亲手用几千块不同颜色的绸缎补绣而成。
**楼是乾隆皇帝迎接西藏六世**进京为其受戒、祝寿后休息的地方。
戒台楼是乾隆皇帝迎接六世**进京为自己受戒、祝寿而修建的。楼内保存着当时的戒台及受戒时所用物品等珍贵文物。
万福阁(又称大佛楼),高三十余米,整座建筑全部是木质结构,造型独特。内供一尊由整株直径三米的白檀木雕成的弥勒佛站像,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八米),直径八米。佛像的头部接近阁顶,矗立在汉白玉雕饰的须弥座上,体态高大,面容慈祥,制作艺术十分精湛。据记载,造佛像用的白檀木是乾隆十五年(1750)西藏第七世**喇嘛为感谢乾隆皇帝派兵平息叛乱所送的礼物。这尊举世罕见的巨大佛像,不仅是雍和宫内最大的佛像,1990年8月还被受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49年以前,雍和宫年久失修,殿堂颓败,杂草丛生。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1952年两次拨款修缮。1961年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初期,在雍和宫面临再度被毁的危急关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予以保护,使这座名刹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1979年又进行了全面修整,寺貌焕然一新。1981年,雍和宫作为宗教活动场所重新对外开放。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西黄寺
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清初,朝廷为了密切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采取怀柔政策。顺伟四?1651),清世祖遣使赴西藏,邀请五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遂命建造西黄寺供其驻锡。第二年,西黄寺落成。当年,五世**喇嘛亲率西藏僧俗官员及随行人员三千多人到达北京,驻锡在该寺。
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六世**喇嘛巴丹益西(1738—1780)率领三大寺堪布及僧职人员百余人,由清廷驻藏大臣、僧俗官员两千余人护送抵达承德,觐见乾隆皇帝,并祝贺乾隆七十寿辰。乾隆在避暑山庄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随后,**在皇太子的陪同下于九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不幸的是,六世**因病于当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在西黄寺示寂,享年四十二岁。
自五世**、六世**起,历世**与**派遣的使节以及从蒙古各部族来京朝贺的佛教徒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寺内最重要的建筑为六世**的衣冠塔,名“清净化域塔”,俗称“**塔”。此塔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纪念六世**,降旨建造的。塔体由精美的白石砌成,高二十点零二米。南北各建汉白玉牌坊一座,上刻楹联、梵文、龙凤、八宝和各种装饰花纹。塔的正面两边各安有石兽辟邪一只。塔座高三米多,八角形,分上下两层,四角建有塔式经幢各一座。塔基之上覆置八角形须弥座,座上布满动植物浮雕文饰,座腰八面刻着佛教故事,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在转角处雕刻力士像八尊,孔武有力。其上又建一个八角折角须弥座,四面刻着小型坐佛各八尊。再上就是覆钵形塔身,正面有一佛龛,内有浮雕三世佛坐像,龛旁围绕塔身雕刻八尊菩萨立像,面容慈祥庄严。塔身之上为塔刹,刹顶置镏金莲花宝瓶,两旁饰以镏金垂耳。这座**塔集印度、西藏及我国汉族的传统建筑手法于一体,具有独特风格,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的杰作。
1987年,在十世**大师的主持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一所以佛学专业为主体,以藏传佛教为特色,培养藏传佛教高级宗教人才的中国藏传佛教教学和研究的最高学府,也是藏传佛教培养**、格西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现代化教学的历史性创举。
通教寺
座落在北京东直门内北小街,是北京近代唯一的一座尼众丛林。
据传通教寺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原是一座只有几间殿堂的小庙。至清末民初,殿堂残破,佛像毁坏,只剩下一位老年比丘尼住寺。1942年,二位福建籍比丘尼开慧和胜雨住北京广慈寺,在净莲寺法界学苑随慈舟律师学戒听经,身体力行,发心重建通教寺。她们不畏辛劳,募化净财,改造大殿,兴建南北楼(1976年唐山地震时,楼房上层发生险情被拆除,现存下层为僧房)、念佛堂、五观堂、大寮等建筑。建成后通教寺改作十方丛林,寺规严整,道风纯正。为了培养僧才,还创办了“八敬学苑”。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庵成为海内外四众弟子所推崇的尼众丛林。
新中国成立后,通教寺一直严守佛制寺规,尼众们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像法物被毁,尼僧离散。1978年以后,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修了通教寺,将“文革”时离寺的比丘尼召回,恢复了被迫停止多年的宗教活动。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如今的通教寺,又重现其昔日的盛况。
云居寺
座落在北京西郊七十多公里处的白带山(又称石经山)西南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云居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至辽圣宗时期(983—1011)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
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711)至开元十五年(727)间所建。五塔形成一个整体,为我国金刚宝座塔(五塔)的早期实例。寺内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中以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琬公塔和为纪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经事业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为著名。
云居寺虽被炮火所毁,但闻名于世的石刻大藏经埋藏地下,保存完好。云居寺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当时高僧静琬继承其师北齐南岳慧思遗愿,在石经山刻石造经。唐贞观十三年(639)静琬逝后,其弟子玄导、仪么、慧暹、玄法又相继主持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诸朝,延续千载,至明末方告结束。经版藏于石经山九个山洞中,其中藏经最早也最重要的是第五洞穴,称雷音洞,静琬最初所刻的一百四十六块石经镶嵌于洞内四壁之上。洞中央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每根柱上均有浮雕佛像,共一千多尊,称千佛柱。由于山洞藏经贮满,辽金时代续刻的经版就没再运上山,而藏于云居寺南塔下地穴中。
中国佛教协会于1956年在政府支持及全国佛教界的协力下对这一举世无双的重大文化遗产进行了发掘,历时三年,完成了发掘和拓印工作,并在随后组织力量整理研究,编印了《房山石经》,现正在陆续出版中。
云居寺石经共镌刻佛教经籍一千余部、三千余卷,有经版一万四千多块。它不仅是佛学研究的巨大宝藏,而且因为唐代石刻的底本,大部分是依据唐金仙公主奉赠的宫廷抄录本,而辽金刻本,则又是依据久已失传的《契丹藏》,在文字上与一般本子有很大出入,所以还是校勘现有佛教木刻经籍可贵的实物依据。同时,石刻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探讨金石、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云居寺还供奉有静琬于隋仁寿年间(601—604)从隋文帝处得到的佛舍利。佛舍利于1981年在雷音洞内地下发现,密封于层层套装的五个石函、银函、玉函中。函盖上刻有安置年月,函内贮有供奉佛舍利的珠宝。中国佛教协会1987年4月曾隆重举行迎请法会,接待佛教徒瞻礼和国际友人观光。
云居寺殿堂从1985年起由政府资助并海内外集资修复。
上海佛教名刹一览
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江宁路口,因创寺之始是为供奉玉佛,故名。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慧根和尚到印度朝礼佛迹,途经缅甸募得玉佛五尊,奉请回国。原想将玉佛运至普陀山,但到上海后因无起重设备而搭建茅蓬供奉。后将二尊大玉佛留沪,光绪廿四年(1898)募款建寺于江湾车站附近,名玉佛寺。辛亥革命时,寺被占用,玉佛移放在公园内。1917年募得槟榔路(今安远路)基地十余亩,集资重建。1918年动工,1928年落成,历时十年。
玉佛寺主要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玉佛楼、卧佛堂、观音堂、方丈室、南北配殿等。
1983年,玉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静安古寺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该寺创建于三国赤乌十年(247),号沪渎重元寺。唐代改称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为静安寺。清乾隆六年(1741)重修大殿。咸丰三年到同治元年(1853—1862)静安寺毁于兵燹。光绪六年(1880)修建了山门和佛殿。“文革”中遭难。1983年后进行修复,重建大雄宝殿,并新建功德堂和僧寮,恢复真言宗密坛。1983年,静安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静安寺向为十方丛林,1947年持松法师任住持,在此弘传密法。持松(1894—1972),湖北荆门人,毕业于华严大学。因感汉传佛教的密宗早已失传,发愿复兴,随三次东渡日本,先受古义真言宗中院教授,行第五十一世阶阿黎位,后受新义真言宗灌顶,并至比睿山学台密仪规。回国后弘密于杭州、武昌和上海。出任静安寺方丈后,创办了佛学院和《学僧天地》月刊。解放后,在寺内设坛,传授密法。目前,真言宗坛场在国内和日本国信众的护持下更显庄严。
龙华古寺
座落在上海市南郊龙华镇。相传,龙华寺建于三国赤乌年间。此前建造的龙华寺塔是上海最古老的佛教建筑,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唐末黄巢起义,寺塔同毁。北宋时重建。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空相寺。元末,寺塔均毁于兵燹。明永乐年间重建,复称龙华寺。嘉靖三十六年(1557)赐名“万寿慈华禅寺”。万历年间赐毗卢佛像,为天台宗十大名刹之一。清顺治年间,改为禅宗道场,并扩建殿堂。咸丰、同治年间再度毁于兵燹,后修复。
新中国成立以后,龙华寺于1957年、1979年二度全面整修。1987年建玉佛殿。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龙华寺的主要建筑为山门、钟鼓楼、弥勒殿、天王殿、三圣殿、玉佛殿、、圆通殿、方丈室、藏经楼和偏殿。龙华宝塔耸立于山门外,明崇祯三年(1630)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曾大修,塔高七级四十米,呈八角形,巍峨壮观。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可登塔远眺。
圆明讲堂
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434号,建于1934年秋,为当代爱国高僧圆瑛法师住持和弘法的道场。
讲堂创立后,圆瑛常驻于此讲经说法,并组织莲池念佛会,每周集众念佛。
1940年,在圆瑛倡导下,设立圆明法施会,讲经弘法,印行法师的各种经疏著作及佛学书籍二十余种。
1945年,圆瑛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养僧才。学院于1947年停办。
1953年9月19日,圆瑛法师圆寂,遗嘱将讲堂托付给他的弟子明法师。
1983年夏,设立“圆瑛法师纪念堂”,建立玉佛殿。同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沉香阁
又名慈云禅院,位于上海市豫园西沉香阁路。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代曾重建。
沉香阁是禅宗寺院,1943年近代天台宗大德应慈法师驻锡该寺,专弘华严,则兼为华严宗道场。
沉香阁现为比丘尼丛林,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天津佛教名刹一览
大悲禅院
座落在天津市河北区西窟洼天纬路,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整座寺院由旧庙和新庙两部分组成,坐北朝南,中有“圆通”月亮门相通。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八年(1669)重建。光绪元年(1875),当时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曾在大悲院驻军,并进行修缮,至今天王殿脊檩上仍留有“李中堂重修”字样。旧庙分为三进,有山门、大殿及后殿。
新庙在旧庙东侧,为本世纪四十年代扩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配殿、耳房及回廊构成。由于大悲院入民国后曾长期被法院、消防队、警察所等占用,僧人星散,殿宇摧颓,濒于湮灭。当时在天津的亻炎虚法师(天津北塘人,1875—1963)及周叔迦、靳云鹏、龚心湛等居士共同发心,向有关方面交涉收回了大悲院。在●虚法师主持下,辛勤筹划,并集资修复。自1942年至1947年,完成了大悲殿、配殿及大雄宝殿的修建工程。1976年唐山大地震,部分房舍坍塌,加上“文革”**,梵宇倾圮,佛像经籍法物荡然无存。“文革”后落实宗教政策,在人民政府支持下,1980年大悲院修葺一新。
山西佛教名刹一览
五台山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系恒山系脉。因山五峰矗立,顶无林木,土筑石垒,故名五台。以山区气侯多寒,凉爽无夏,又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它与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普贤、观音菩萨合称“三大士”。五台山被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在四大名山中是唯一见于经典的。最早的根据见晋译《华严经》卷二十九:“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又见《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证圣元年(695),武则天命菩提流志与实叉难陀重译的《华经严》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由此开始,五台山便被佛教徒一致公认为文殊菩萨圣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名扬天下。
五台山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佛教的兴起与寺庙的创建最早。据明镇澄《清凉山志》记载:“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阿育王造佛舍利塔,指塔院寺白塔。由佛光寺现存北魏时期“祖师塔”可以看出,当时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已达到极高水平。北齐时代,五台山香火旺盛,建寺二百余所,朝廷曾拨八州赋税以充香火。北周武帝灭法,五台寺庙悉数被毁。隋开皇元年(581)在五顶置寺度僧,从此开始在五峰上建寺。唐代为五台山佛教极盛时期。由太宗至德宗九代,不断遣使来山建寺、供养。唐武宗会昌灭法,五台山佛教中落。宋代,重建寺庙,置寺僧正。宋真宗时,五台山基本恢复了唐时的隆盛状况。蒙古族建立元朝后,藏传佛教传入五台,蒙藏佛教徒也随之进住,修建黄庙。明清时期,统治者都非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常崇信佛教,藏传佛教便发展到与汉传佛教平分秋色。于是五台山便成为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青庙与黄庙并立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寺庙数量,历代废兴,变化较大。在唐代极盛时期,据说全山有佛寺三百六十座,僧尼近万名。唐武宗灭法后随之衰落,宋代有佛寺七十余座,元代只有六十余座,明末清初呈现复兴势头,达一百二十多座。目前全山有完好寺庙四十七座,其中著名寺庙十余座。
显通寺
位于台怀镇北侧、灵鹫峰下,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座寺院。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据《清凉山志》载,此寺创建于东汉明帝年间(58—75),因寺后山峰酷似印度灵鹫山,取名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之意,为汉明帝刘庄特意加在寺名前的。北魏孝文帝时曾重修扩建。寺前花卉满园,又称花园寺。唐武则天时因新译《华严经》中载有五台山,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予以重修,并赐额“大显通寺”。后一度改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恢复大显通寺名称,沿用至今。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青庙,占地八万多平方米,殿宇四百余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代重修。寺前钟楼上悬挂一口名为幽冥的大铜钟,也叫长鸣钟,铸造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这是五台山诸寺中最大的一口钟,重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五斤。寺内中轴线上一连七进殿宇,依次排列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后高殿,僧舍廊房分列两侧,整齐划一。
无量殿,是明代用青砖拱券而成的一座穹窿式建筑,四周没有檐廊,殿内没有梁柱,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相传唐代清凉国师澄观在此殿内著述《新华严经疏》几达四年之久。内供毗卢佛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故称“无量殿”。
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相传为妙峰法师自国内十三省的一万户人家中化缘筹集十万斤铜铸造而成,内外贴金。殿宽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上层四面各六块格扇,下层四面各八块。格扇内壁铸有佛像,层层排列,号称万佛。铜殿前原有五座铜塔,现存二座,其余三座被当年侵华日军盗走。
作为五台山首屈一指的大寺,显通寺历代驻锡过许多名僧大德,如志远、澄观、贤林、延
一、大宝法王哈里麻、妙峰等,其中以唐代清凉国师澄观最为著名。
塔院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位于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其余四处为显通寺、罗寺、殊像寺、菩萨顶)。它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高矗入云的释迦牟尼舍利塔,是寺院的主要标志,人们习惯称它为舍利塔或大白塔。现在的大白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台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素身金顶,造型优美。白塔下部是两层殿宇,底座南侧洞内立《佛迹灵相之碑》一通,刻有长一尺六寸、宽六寸的佛足印迹,石碑下端铭文记载:佛祖涅之际,对随侍多年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说,我最后留下此足印,以示众生。唐玄奘往西域取经时,将佛祖足印拓下携回,唐太宗命人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代,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在大白塔下。大白塔,已被认作五台山的一个标志深印在朝山者心目中。
在白塔东面另有一座小塔,称“文殊发塔”。塔高约六米,传说内藏文殊菩萨的金发。
菩萨顶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传说文殊菩萨就居住在菩萨顶。菩萨顶上有寺,唐代称真容院,也叫真容阁。宋代仍称真容院。明代改为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寺。
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兴盛,蒙古、西藏地区的格鲁派喇嘛到五台山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为他们集中活动的场所。清朝廷尊重格鲁派,团结蒙古族,五台山的藏传佛教也就特别兴盛。这个时期,也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清顺治年间(1644—1661),菩萨顶成为五台山格鲁派首领扎萨克大喇嘛驻锡之处。
寺院占地四十五亩,有殿宇四百余间,完全参照皇家宫殿形制修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是五台山最大的格鲁派寺庙。
寺内文殊殿(也称真容殿)座落在第三进。由于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有着特殊地位,所以此殿的建筑规模比其它殿宇都大,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巍峨雄阔,非常气派。殿内正中供奉文殊驾狻猊(狮子)彩色泥塑像,两侧是十八罗汉。殿檐长年滴水不断,下面的石头有多处呈蜂巢状,俗称滴水殿。
1983年,菩萨顶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殊像寺
座落在塔院寺西南,因寺内供奉大文殊菩萨像而得名,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寺院创建于唐代,元代延年间(1314—1320)重修,后毁于火。明代成化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二十二年(1486)至弘治十二年(1499)再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现存的这座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罗睺寺
位于显通寺东隅,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该寺创建于唐代,传说文殊菩萨经常在此讲经说法,故曾取名“落佛寺”。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清代屡次修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
罗寺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这里有引人入胜的“开花现佛”。在大殿里装置了木构圆形佛坛,坛上刻有水浪图案,上塑十八罗汉;坛外方台上塑有二十四诸天及四大天王;佛坛正中装置一朵三米多高的八瓣莲花,每瓣大红花瓣上绘有金色工笔佛像,四尊阿弥陀佛相背他坐花瓣中心。台下装有机关,地下圆盘转动,通过轴承,操纵花瓣一开一合,四尊佛像时隐时现;伴着花瓣的开合,台上水浪图案和十八罗汉也随之转动,便出现了罗汉过江的情景,很富情趣。
十方堂
座落在罗寺东边,仅一墙之隔,原是罗寺属院,为招待十方客人之处。又名广仁寺,取“仁爱慈善”、“以广流传”之意。
十方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现存三进殿堂及若干客房。第一进是天王殿,中间是主殿,内供上千尊宗喀巴大师铜像,后大殿为文殊殿,供有二百多尊文殊铜像。两壁经橱内藏明清藏经数千卷,极为珍贵。
1983年,十方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广宗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位于台怀镇北侧营坊村山腰,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清代曾加修茸。
寺院占地面积二千九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阁近三十间,布局紧凑。寺内居中建有铜瓦殿三间,木质构造,上檐覆盖铜瓦,为五台山寺庙中一奇观,故广宗寺俗称铜瓦殿。
寺内东北角还建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院长、现代著名佛教经典翻译家法尊法师灵骨塔一座。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黛螺顶
位于台怀镇东面山巍,一名大螺,又名青峰,古寺名为佛顶庵。创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清代曾予重修,乾隆五十一年(1786)更名为黛螺顶。
寺院建筑规模不大,布局紧凑。正殿内因供奉象征五个台顶不同形象的文殊菩萨而著名。凡来五台朝山的信众先要到黛螺顶“小朝”,此寺便被称为“小朝台”。“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山。”这就是黛螺顶在朝山人心目中的位置。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碧山寺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东北二公里处的北台南麓,又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俗称广济茅蓬。相传该寺始建于北魏,高僧法聪曾在此讲经。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重建,清代又曾重修。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林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山门外建有孤月澄禅师塔,山门内分前后两进院落。寺内有戒坛殿,砌有青石戒坛,长五点一米,宽五米,高一点二米,是五台山诸寺中唯一的一座戒坛。戒坛始建于北魏,为历代传戒之所,今存戒坛乃明代遗物。坛上供奉缅甸玉佛一尊,相传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普陀山的慧根法师从缅甸请回供奉在碧山寺的。
观音洞
位于台怀镇以南三公里的栖贤谷口岩畔,原建有栖贤寺。观音洞传说是观音菩萨显圣之处,故依洞建寺。这里山峰陡峭,寺院建在斧削般的悬崖上,凿石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阶梯通道。现存殿宇两处:一处是香积佛殿,据说六世**喇嘛避难时曾在此诵经;另一处为观音殿。
观音殿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共三间,内供八臂十一面观音像。两侧还供有文殊、普观菩萨及宗喀巴大师像。
寺后有一小岩洞,洞内积水,《清凉山志》载:“洞有滴泉,味甘。”这就是著名的观音洞。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金阁寺
座落在五台山南台锦绣峰西北麓的金阁岭上,位于南台顶与中台顶之间,寺以山名。寺院创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仿照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设计,并由当时从那烂陀寺来中国的高僧纯陀法师监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分作前后两院,前院为观音阁,外观气势雄伟,内供一尊高达十七点七米的千手观音铜像,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观音塑像。中间有八座阁式通殿,依次为毗卢殿、弥陀殿、观音殿、地藏殿、文殊菩萨殿、药王殿等,内有塑像近千尊。后院是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像及十八罗汉塑像。整座寺院殿宇巍峨,气势宏大。
金阁寺的开山祖师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创始人之
一、佛教经典四大译师之
一、唐代北天竺高僧不空三藏。不空法师去世后,其弟子,被誉为密宗“六哲”之一的含光即为金阁寺住持。
南禅寺
位于台怀镇西南一百公里处的李家庄附近,有建筑二十六间。其中,大雄宝殿为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南禅寺主殿──大雄宝殿的始建年代无法查考,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据大殿梁上题记记载:“„„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见大殿重修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大小十七尊唐塑佛、菩萨及胁侍像。是我国唐塑珍品,堪与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塑像媲美。
寺内还存有唐代石塔一座、角石两块及石狮三尊,造型各异,生动逼真。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佛光寺
座落在台怀镇东五十五公里处的佛光山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达到极盛,声名远扬海内外,有“亚洲佛光”之称。唐武宗灭法,寺院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大雄宝殿。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茸。
佛光寺殿宇宏大,布局舒朗,整座寺院由三进院落组成。除唐建大雄宝殿外,还有文殊殿、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祖师塔、石经幢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大雄宝殿内佛台上满布唐代塑像三十五尊。居中是释迦、弥勒、弥陀三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两侧站立护法金刚。正中佛座背面及其它地方,有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唐代壁画,是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唯一的早期壁画。佛光寺大殿虽比南禅寺大殿晚建七十五年,但建筑艺术价值比后者更高。
祖师塔建在东大殿南侧,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佛光寺的开山祖师墓塔。建筑型制与装饰手法,均系北魏风格,是佛光寺创建时期存留至今的唯一实证。
寺内还存有两座唐代石经幢。
五台山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佛教名山,不仅是汉、藏、满、蒙等各民族僧众聚居修学的道场,而且也是海内外广大佛教徒及旅游者共同崇仰、朝拜的圣地。五台山历经兴废,近年来,寺庙陆续修复。僧尼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每年接待来此朝山拜佛者达几十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及愈来愈多的中外嘉宾的到来。
崇善寺
座落在太原市东南,是山西省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崇善寺创建于隋末唐初,原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据寺中所藏明朝《建寺缘由匾》记载,该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为补报其母高皇后“罔极劬劳之恩”,于洪武十六年(1383)在原寺基础上扩建而成,并赐名“崇善禅寺”。原寺规模宏伟,明末清初,因遭战乱和大火,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均被毁坏。现仅存以大悲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面积只及原寺的八十分之一,但自成格局,古朴庄严,仍可想见当年的风貌。
崇善寺是一座密宗道场。寺内现存两套明代佛经故事绘摹本,一为《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过程。一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述的是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学法经程,皆为佛教绘画艺术的精品。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还保存有各种珍贵版本的经书三万余卷,其中一部血书的《华严经》,相传为明代净洁法师日刺舌血,历时十二载,书写而成。至今血色鲜艳如初,清晰可辨。
华严寺
位于大同市内,是著名的辽金古刹。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华严寺的始建年代已难稽考,一说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魏。目前公认的创建年代是辽清宁八年(1062),道宗耶律洪基于大同府舍利坊增建的,并“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兵燹。金天眷三年(1140)重建。其后,华严寺又几经战乱,屡遭破坏,虽数度重修,但仍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一片凄凉景象。
寺院的重要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自明代中叶,华严寺分为上(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下(以薄伽教藏殿为主体)两座寺院,自成格局,建筑风格古朴严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华严寺进行维修保护。1961年,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将上、下两寺重新合并为一寺。“文革”时期,华严寺改做博物馆,使寺内建筑、佛像、经典、文物都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1984年,寺院交还佛教界管理使用。经过整理和修缮,这座珍贵的佛教名刹重现了往日的光华。
玄中寺
座落在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称石壁寺,是我国汉传佛教重要教派──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玄中寺为昙鸾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创建,历时四年,承明元年(476)竣工。隋大业五年(609),道绰禅师至玄中寺,继承昙鸾念佛教义,皈信净土。唐初,太宗李世民巡幸北京(即今太原),曾专程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大师到玄中寺从道绰禅师受无量寿经。盛唐以后,玄中寺改为律宗道场,兴建了甘露戒坛,与当时西都长安的灵感坛、东都洛阳的会善坛并称全国三大戒坛。其后两次遭受火灾,殿宇被毁。修复后于金末再遭兵火,复归灰烬。元代改称“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并由朝廷捐助重修。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清末以来,因战乱频繁,殿堂、文物遭损,僧人离散,寺院几近荒废。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国佛教净土宗的著名道场──玄中寺的状况十分关注,自1954年起,先后六次拨款,陆续进行修缮,于1956年竣工。新建并重建了玄津桥、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祖师殿、碑亭和僧舍,修复了天王殿、山门和白塔,还发掘、整理了寺内文物,改善了交通条件,使这座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刹焕然一新。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从佛教的传承关系来看,玄中寺同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两大宗派都继承了昙鸾、道绰、善导三祖的净土法门体系,都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他们的祖师,视玄中寺为其祖庭。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两大宗派的信徒多次来我国访问,朝拜玄中寺。1957年,以全日本佛教会会长高阶珑仙为团长、菅原惠庆、竹村教智、冢本善隆为副团长的日本佛教访华亲善使节团与我国佛教界四众弟子一道,在寺内举行了庆祝古刹重兴及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像开光法会。菅原惠庆长老一生曾八次参拜玄中寺,1963年来寺时还将脱落的牙齿埋于祖师堂前的树下。1982年菅原长老圆寂。第二年,其子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送至玄中寺安葬。由此可见,玄中寺在当代中日佛教关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83年,玄中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安徽佛教名刹一览
九华山佛教圣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山西五台、四川峨眉、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一百多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九华山唐以前称九子山,自诗人李白作“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后,更名为九华山。山势峻奇高险,苍翠峥嵘,气候夏凉冬寒,变幻万千,素有“灵山仙境”、“奇秀甲江南”之美称。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地藏菩萨俗姓金,原为新罗国(今朝鲜中部)王族,唐时渡海来到中国,幽栖九华山中,孤坐石室,以白土和小米为食,后置地构宇,形成一大伽蓝(即化城寺)。后世相传金地藏是地藏菩萨示现,九华山遂以地藏菩萨道场著称。
九华山中最古老的化城寺建于唐至德初年(756)。至唐末,陆续修建了九子寺、妙峰寺、圆寂寺、净倍寺、崇圣寺、慈仁寺等十三座寺庙,高僧继金地藏后,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超永、卓庵等。晚唐时禅宗传入九华,道济禅师即门徒之一。宋代,九华山佛教得到发展,寺院已达五十余座。元代,由于统治者崇奉喇嘛教,九华山佛教无大发展,基本保持宋时状况,明清两代,九华山佛教进入隆盛时期。朝廷多次遣使颁赏,修庙建寺,大兴供养,使得全山香火兴旺,胜甲天下。至清末,全山寺庙达一百五十余座。自民国至今,历经战火,九华山寺院几度兴衰。目前,九华山共存寺庙七十余座,其中著名的有:
化城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位于化城峰上。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据唐隐士费冠卿《创建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僧人檀号始在此结茅度众,寺曰:“化城”。唐至德初年(756),乡绅诸葛节买檀公旧地建寺,请金地藏入居。建中初年(780)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赐额曰“化城”。贞元十年(794),金地藏九十九岁圆寂后,僧众视其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明清时期,屡经扩建、修葺。
化城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五年至十六年(1879—1890)重建,有放生池、化城广场、山门、灵官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肉身宝殿
古称金地藏塔,又称肉身殿。金地藏示寂后,僧徒用缸殡殓,建塔于寺西的神光岭。塔分三级,前有八十四级石阶。岭顶建寺,名为肉身宝殿以护石塔,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塔殿建筑。历代曾多次修葺,现存殿宇为清光绪年间所修建。
肉身殿高约五丈,方形,铁瓦覆顶,殿内铺设汉白玉。佛龛上建木质宝塔一座,七层八方,上置大小地藏菩萨像五十六尊,金碧辉煌。内壁贴有赤金写成的《地藏本愿经》。塔的每层八面,皆设有佛龛,内供地藏菩萨金色坐像。佛龛下建地下室。有三级石塔安置地藏肉身。塔的北门之上出有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1983年,肉身宝殿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祗园禅寺
位于金山总水口迎仙桥东,创建于明代,原属化城寺东寮。清嘉庆年间(1796—1820)殿宇颓坏,后重修,其规模居全山诸寺之首。该寺原属临济宗,后为曹洞宗。
寺院依山构筑,分为三进,依次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及僧房寮舍等。
1983年,祗园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百岁宫
位于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据《高僧传》、《安徽通志》等书记载:有僧海玉,字无瑕,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五台山来九华,在东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崖摩空岭摘星亭下结茅而居,刻苦清修,遂名摘星庵,无瑕和尚一百一十岁上示寂,人称百岁公,因称庵为百岁宫,僧徒将其遗体装金建塔供奉。崇祯三年(1630)敕封为“应身菩萨”,并题赐塔名“莲华宝藏”,庙宇扩建,易庵为寺,初具规模。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寺遭火灾毁坏,六十年(1721)重建;道光六年(1826)重修,十九年(1839)扩建,名万年禅寺,成为十方丛林。
百岁宫的建筑依山势而建,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斋堂和寮房等。大殿内供有无瑕肉身像。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甘露寺
踞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称赞此地“若筑兰若,必代有高僧。”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闻之募化建寺。相传开工前夕,满山树顶尽挂白露,故名甘露。乾隆中扩建,咸丰中毁于兵燹,同冶三年(1864)修复。
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祖师殿、玉佛楼、禅堂、法堂、客堂及方丈寮等。寺内还设有“九华山佛学院”。
1983年,甘露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天台寺
又称“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天台峰顶的青龙背上,故寺以山名。据旧志载“地藏菩萨曾居天台,天台寺遂成朝山信众必拜的“圣迹”,被称之为“中天世界”。天台寺历史悠久,宋时已有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称“活埋庵”。今存建筑为清末民初时重建。
全寺建筑依山而筑,随崖就石,设计灵巧,分为三层,省去了天井与院落,使山寺浑为一体。主要建筑为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客房、禅堂等。
出寺外上至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留下的足迹。
1983年,天台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旃檀林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又称“旃檀禅林”,位于化城寺西南,背倚一琵琶形山峰。据旧志载,初建寺时伐琵琶形古树,木质坚硬,纹络纤细,异香浓烈,僧人喻之为佛家珍品──旃檀树,谓琵琶形似佛经中记述的南印度牛头山(以盛产旃檀树闻名);又因该寺属禅宗,故名“旃檀禅林。”该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时为化城寺寮房,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重建。
旃檀林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弥勒殿、韦驮殿、大雄宝殿、禅堂等。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慧居寺
座落在天台山西麓,始建于清代,原名“慧庆庵”。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当时的主持僧普明募化扩建,初具丛林规模,易名为“慧居禅寺。”
寺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楼等。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上禅堂
位于地藏塔下,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由玉琳国师弟子宗衍和尚重新扩建,改用今名。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初年(1862)重修。
上禅堂建筑有山门殿、大雄宝殿、韦驮殿、客堂、寮房等。
上禅堂旁侧有金沙泉,水质清沥。据传唐时还曾植有数株金钱树,大诗人李白用金沙泉水酿金钱树叶为酒,味极甘醉,被后世传为佳话。
1983年,上禅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明教寺
位于合肥市内古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上,原名铁佛寺。明教寺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在清代,居合肥城众寺之冠。
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唐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教寺”。后迭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3),复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修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明教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客堂、寮房等。
迎江寺
座落在安庆市内城东江滨。相传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重修,光宗御书“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重建后改称“敕建迎江寺”。此后多次扩建、修缮。咸丰三年(1853),寺院毁于战乱。同治九年(1870),安徽巡抚吴坤修与安庆赵田匀奉命同修迎江寺、振风塔。此后,寺僧无凡于光绪十八年(1892)募化白银万余两,大修寺、塔。
迎江寺雄踞于长江岸边,建筑宏伟,气势巍峨。寺内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卢殿、藏经楼、放生池、大士阁、慈云阁、广慈殿、迎江楼等。
1983年,迎江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乾元禅寺
原名山谷寺,又称三祖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
乾元寺建于南朝梁天蓝六年(507),武帝萧衍(号佛心天子)赐名“山谷寺”。隋大业二年(606),禅宗三祖僧璨在此向四众弘法时立化,并葬于寺后。唐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在此得五色舍利,建塔奉之。肃宗元年(756),赐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代宗大历七年(772)册谥舍利塔曰“觉寂”。此后,寺、塔几经兴废。元末,寺遭兵燹,唯塔独存。明清时重建。
乾元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天柱山中,为苍峰环绕、万翠环抱,确是灵山圣地。寺院周围有许多名胜,如宝公洞、三高亭、立化亭、锡杖井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觉寂塔(俗称“三祖寺塔”)、藏经楼等。
1979年,政府有关部门拨款整修了觉寂塔。1982年修复了藏经楼。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琅琊寺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原名“宝应寺”、“开化寺”,因寺建于琅琊山上,又称“琅琊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琅琊寺创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唐代宗赐名为“宝应寺”。北宋乾德二年(964)宋太祖命在寺内修建“御书阁”,珍藏“四朝御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易寺名为“开化禅寺”。北宋庆历六年(1046),智仙和尚为滁州知州欧阳修在寺北兴建醉翁亭。元末毁于兵燹。明代重建。至清代太平天国时部分被毁;光绪三十年(1904)后重修。
琅琊寺在宋代属禅宗。清嘉庆年间,皓清法师任住持,改为律宗。
琅琊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悟经堂、念佛楼、地藏殿、韦驮殿、明月池(放生池)、明月桥、明月观、酴酉糜轩、上客堂、揽秀堂、清风亭、三友亭、环翠亭、翠微亭、无梁殿、香积厨等。
1983年,该寺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广济寺
初名永清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南麓,为江城芜湖“四大古寺”之冠,世称“小九华”、“九华行宫”。
唐开元七年(719),金乔觉渡海来华,先在芜湖赭山结庐驻锡。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7),在驻锡旧址修建“永清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更名为“广济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重修。清乾隆、嘉庆年间均有修葺;咸丰年间焚于战火,光绪时又重建。
广济寺主要建筑为天王殿、药师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赭塔、藏经楼、禅堂、客堂、方丈堂、斋堂等。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四川佛教名刹一览
峨眉山佛教圣地
峨眉山古称牙门山,又称蛾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峨眉县西南。
峨眉山晋代时创建白水普贤寺,为峨眉山兴建佛寺之始。以后历代续有增修。唐、宋以后佛教日趋兴盛,至明、清臻于极盛,一时梵宇琳宫,大小寺院近百座,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世人若行若立,吟诵此经,此尊当乘六牙白象前来现身”。普贤菩萨崇尚行愿,以十大行愿度众生,故称为大行普贤王菩萨。山上万年寺塑有六牙白象,象上有尊座,普贤菩萨端坐莲台。登上金顶可以看到佛光、圣灯等奇景。《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故此山亦称“大光明山”。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峨眉山寺院几经兴废,现有大小寺庙二十余座,其中著名的有:
报国寺
原名会宗堂,建于明万历末,供奉普贤菩萨、广成子和楚狂陆通牌位,取佛、道、儒三教合一之义。清康熙时重修并改今名。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经楼等。
1983年,报国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万年寺
初建于晋,名普贤寺。唐末改称白水寺,北宋初改名白水普贤寺,明神宗赐名“圣寿万年寺”,是峨眉山中有名的最大寺院。宋太宗曾赐经书、袈裟、七宝冠、宝环等物,并赠金三千两购买赤铜,铸造普贤骑象像。明代被焚毁。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1946年又失火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进行重修。
寺内现有建筑为山门、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般若堂、行愿楼、斋堂等。
1983年,万年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伏虎寺
位于报国寺西约一公里,建于晋代,初名药师殿,曾改称“龙神堂”、“虎溪禅林”、“虎溪精舍”。因山形如卧虎,遂将寺定名为“伏虎寺”,又相传林中多有虎患,遂建“尊胜幢”,形制如塔,上刻梵咒,镇于无量殿前。寺内建筑,几度兴废。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
现在,全山比丘尼都集中于伏虎寺居住,该寺随之成为我国较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洪椿坪
洪椿坪古称千佛庵,位于天池峰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清初遭火后,曾屡次修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寺内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客房等。
1983年,洪椿坪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洗象池
洗象池又名天花禅院。明代称初喜庵,又称欢喜亭。清康熙时扩建成寺,实际上是供旅游者休息的地方。因寺前有一很小的六边形池塘,相传为普贤菩萨沐象之处,于是寺亦得名。
寺内建筑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斋堂等。
1983年,洗象池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金顶
金顶是峨眉山顶峰名,明代时建有寺庙,后毁于火,近年修建有华藏寺。金顶上还有一卧云庵,建于明代,后经几次大火,虽有修复,但较简陋。
金顶是唯一可以看到佛光的地方,所以朝山进香的佛教徒及旅游者都必到此处。
1983年,金顶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文殊院
座落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北校场一侧。
文殊院创建于南朝(581—589),初名信相寺。南宋时增建。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时重建,始改今名。康熙四十一年(1702)颁赐《药师经》、《金刚经》,御书“空林”匾额,故又名“空林堂”。明代两次翻修,改建各主要殿堂,奠定了现有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拔款整修。1988年,新建千佛和平塔。
文殊院主要建筑为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念佛堂、寮房等。
1983年,文殊院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昭觉寺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
昭觉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旧名建元。宣宗(847—859)时更名为昭觉寺。五代时改建为宣华苑。北宋初年(960—963)更名为六祖寺。徽宗崇宁年间(约104年前后)复名昭觉寺。明崇祯十七年(1644)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文革”期间,主要殿堂大部被毁或改建。1985年后,得到重建和修葺。
寺院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先觉堂、观音阁、大师殿(御书楼)、石佛殿(涅槃堂)、藏经楼以及圆悟禅师墓园、普同塔院等。
1983年,昭觉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宝光寺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
宝光寺始建于东汉,隋代名大石寺。唐广明元年(881),僖宗李儇为躲避农民起义军,曾驻此寺中。一夜忽见寺内舍利塔放光,即命侍从发掘,得一石函,内藏舍利十三颗,认为是吉祥之兆,遂命重修庙宇,建塔供奉舍利,并易“宝光”为寺名。宋时曾一度更名大觉寺,明末崇祯年间(1640—1644),毁于兵燹。清康熙九年(1670),开始重建。
宝光寺山门、钟鼓楼、牌坊、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室等。
1983年,宝光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乌尤寺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乌尤山。
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盛唐。宋代,乌尤寺规模宏备。南宋时寺遭兵燹。明代景泰、成化年间(1540-1587),先后重建。明末清兵入川,又遭毁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咸丰时,再遭浩劫。至同治年间(1862-1874)渐复旧观。光绪中重建如来殿、天王殿。宣统元年(1909),扩建罗汉堂,塑五百罗汉像。民国七年(1918)后,相继新建了弥陀殿、藏经楼、观音殿、普同塔、青衣精舍、大雄宝殿等殿宇。
乌尤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弥陀宝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如来殿(藏经楼)、客堂、观堂、禅堂、丈室、观音殿等。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1983年,乌尤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罗汉寺
位于四川省重庆市。
罗汉寺创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6),初名治平寺。清光绪十一年(1885),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一座,始易今名,属临济宗道场。近千年来,罗汉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数易寺名。宋治平元年(1064)名治平寺;明宣德元年(1426)名古佛岩;明成化元年(1465)名罗汉寺;明正德元年(1506)名藏经阁;明崇祯元年(1628)名西湖禅院;清乾隆十七年(1752)名龙神池;清光绪十二年(1886)复称罗汉寺,沿用至今。明末寺遭兵燹。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1940年遭日机轰炸被毁,后曾重修,但未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款进行修缮。十年**中,又遭毁坏。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又陆续拨款进行了修复。
罗汉寺主要建筑有牌坊、山门、明碑亭、古佛岩(又名罗汉硐)、罗汉堂、大雄宝殿、藏经楼、客堂等。
1983年,罗汉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慈云寺
座落在四川省重庆市南岸。
慈云寺始建于唐,原名观音庙,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起初规模不大。民国十六年重修并扩建,更名为慈云寺,始具丛林规模。在寺内设有“爱道堂”,安置尼众,遂成四众丛林。
慈云寺建筑面积约四千多平方米,殿宇依山势而建,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法,布局别。全寺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韦驮殿、普贤殿、三圣殿、地藏殿以及爱道堂等。
1983年,慈云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双桂堂
座落在四川省梁平县。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双桂堂创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初名“福国寺”。因原有老桂花树二株,故名“双桂堂”。又因寺被古竹环绕,又取名“万竹山”。咸丰十年(1860),建舍利殿时,破土得金带一条,因此又名“金带寺”。但“双桂堂”名延用至今。
双桂堂建筑面积五万平方米,所有殿堂、亭台,都是仿明清宫殿式建筑,造型古朴,工艺精良。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大悲殿、舍利殿、禅堂、祖堂、云水堂、说法堂、五观堂、伽蓝殿、破祖塔亭、僧寮等。
1983年,双桂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圣寿寺
位于四川省大足县东北的宝顶山。
圣寿寺创建于宋代。宋末毁于兵燹。明永乐十六至二十二年(1418—1424)重建。明末又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同治元年(1862)又加以维修。1961年以后,又陆续进行了维修。近年来,又修葺一新。
圣寿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宝殿、三世佛殿、观音洞、燃灯殿、达维摩殿(又称宝顶)等。
大足号称“石刻之乡”。宝顶之名始于石刻创始人赵智宗(亦名赵智凤)。大足境内石刻约四十多处,而圣寿寺所在的宝顶山最为集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同时宝顶山又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历史上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称。赵智凤的功绩,不仅创建了圣寿寺,而且还创刻了宝顶山的摩崖造像。宝顶山的石刻,主要分两组,即大佛湾和小佛湾。大佛湾“东、南、北三面危崖峭壁,长约五百余米,凿有三十一个龛窟,碑碣七处,题记十七则,舍利宝塔二座。石刻内容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三仙人影修陀罗尼、西方三圣、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腋下诞生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地狱变、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圆觉洞、牧牛图等。其规模之宏伟,可与敦煌、云岗和龙门石窟比美,堪称中国佛教的第四大石窟造像。小佛湾是赵智凤最早创刻的造像,是大佛湾造像的兰本,原来规模相当宏伟,殿堂用石砌成,殿内四周上下满刻着佛、菩萨像。此外,小佛湾还有法身塔(俗称经目塔)和石洞。法身塔高十米,三层、四方形,全塔四周共刻约五百八十四部经目,其中有许多早已失传的经名。石洞即毗卢庵,其中除刻有毗卢佛像外,还有许多佛、菩萨像。整个小佛湾的石刻,虽屡遭破坏,但仍不失为一座瑰丽多彩的古代艺术宝库。
浙江佛教名刹一览
普陀山佛教圣地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最东边的一个秀丽的小岛。普陀为普陀洛伽之略,梵语“补怛洛迦”,意译“小白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圣地。据佛教史籍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有一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为观音显圣地。大中十二年(858)[一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人惠萼(一作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时途经普陀,几次欲登舟东渡,皆被海浪所阻,舟不能行。于是,即在普陀山东南角海边建起“不肯去观音院”供奉该像。自此,普陀山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开始创建佛寺。此后历代皆有兴建。清末,普陀山除建有三大寺外,还有七十余庵和许多茅蓬,世称“海天佛国”。
普陀山现在除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外,还有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等三十几座著名寺院,并办有佛学院一所。
普济寺
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世称前寺,是后梁末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迁到此处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北宋时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宝陀观音寺”。明代,朝廷曾拨款修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代,朝廷又赐金修造,并赐额“普济群灵”,从此称为普济禅院。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院,建筑面积约一万一千四百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圆通殿、伽蓝殿、祖师殿、藏经阁、东西罗汉堂、法堂、东西禅堂、客堂、云水堂、白云楼、得月楼、香积楼等。
1983年,普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法雨寺
位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下,寺前有海会桥,是普陀山第二大寺院,世称后寺。占地三万三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八百平方米。全寺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明万历八年(1580)麻城僧大智从西蜀来普陀礼佛,在此结茅居住,题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1594),郡守吴安国改额为“海潮寺”。万历三十四年(1606)朝廷赐名为“护国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称“法雨禅寺”,延用至今。
法雨寺主要建筑为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等。
寺内还建有安养院,老年僧人在此颐养天年。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1983年,法雨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慧济寺
位于白华顶右侧,亦称佛顶山寺,是普陀山第三大寺院,也是全山地理位置最高的寺院,海拔近三百米。初名慧济庵,明初创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遂名慧济。全寺由天王殿、大雄殿、玉皇殿、大悲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
1983年,慧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紫竹林
位于双峰山下,潮音洞上,紫竹成林,相传观音菩萨即在此现身。紫竹林庵旧称“听潮庵”,为明末创建,清道光时改今名。
不肯去观音院
位于紫竹林庵下面。此寺为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之始。原来的“不肯去观音院”已经毁坏,目前这座寺院重建于1980年。
普陀山这座举世闻名的观音道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诞、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和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这三个节日,全山各寺都举行隆重的法会,国内外信众和游人纷纷前往朝礼参拜。
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北武林山(即灵隐山)麓,历史悠久,是我国禅宗五山之一。
相传晋咸和元年(326),印度高僧慧理云游至此,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山门旧题“绝胜觉场”,相传为葛洪所书。唐大历六年(771)曾加修整,武宗会昌灭法被毁,后虽略有修葺,但规模不大。五代时重建,名灵隐新寺。宋景德四年(1007),改寺名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又改名景德灵隐寺。南宋时改名为灵隐山崇恩显亲禅寺。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毁于兵燹,后略事修补。明隆庆三年(1569),全寺毁于雷火,仅余一堂;万历十年(1582)重修;二十八年(1600)复加增修;崇祯十三年(1640)又遭毁坏。清顺治六年(1649)重建,寺貌焕然一新,规模大备,宗风重振,时称“东南第一山”。康熙六年(1662)康熙帝亲书“云林禅寺”。雍正十一年(1733)赐金斋僧。乾隆初重修大殿、堂阁等数十处,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补饰五百罗汉。嘉庆二十一年(1816),复毁于火。道光八年(1828)修复。咸丰十年(1860),又毁于兵燹,仅存罗汉堂。宣统二年(1910),重建大雄宝殿。民国六年(1917)又建大悲阁。民国十九年(1930),陆续修复。民国二十五年(1936),罗汉堂又被焚。翌年,抗战爆发,杭州沦陷,难民避居寺内,部分殿堂不慎失火被焚。1949年7月,大殿遭蚁蛀部分倒坍,佛像压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由政府拔款修复。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联灯阁、大悲阁、宋代石塔和石经幢、药师殿、罗汉堂、“云林藏室”等。
灵隐寺历史上高僧辈出,著名的有慧理、智
一、道标、皎然、赞宁、契嵩、重显、如璧、慧远、道冲、济颠和尚、普济、行端、德明、谛晖、巨涛、弘礼、弘一等。
1983年,灵隐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净慈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屏山麓西湖之南的慧日峰下。
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初名“报恩光孝禅院”。后寺毁,复建后改称“慧日永明院”。北宋时,宋太宗赐名“寿宁禅院”。南宋绍兴九年(1139)改赐“净慈报恩光孝寺”额,始称“净慈寺”。其后几经兴废。至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复建后,方进入鼎盛时期。
净慈寺主要建筑有钟楼、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济公殿、“神运井”、如净禅师坟塔等。
此外,寺内还有闻名中外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
1983年,净慈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七塔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五公里。
七塔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名东津禅院,后改称栖心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朝廷赐名“崇寿寺”。政和八年(1118),又改名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不久仍复旧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称补陀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大悲殿。因寺门外有七浮图,俗称“七塔寺”。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重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敕赐“报恩寺”额,故寺全名为“七塔报恩禅寺”,简称“七塔寺”,沿用至今。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七塔寺主要建筑有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玉佛阁、藏经楼、云水堂及寮舍等。
1983年,七塔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天童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的太白山麓。
相传西晋永康元年(300),有僧人在此结茅为庵。隆安三年(399)毁于战乱。唐开元二十年(732),重建精舍。是年,在精舍西南建多宝塔。肃宗至德二年(757),移寺基于太白峰下。乾元二年(759)赐名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敕改名天寿寺。大中元年(847),改为十方丛林。宋景德四年(1007),敕名景德禅寺。南宋建炎三年(1129),增建千佛阁、万工池、七佛塔、卢舍那阁等。淳熙五年(1178),建云章阁。绍熙四年(1193),重建千佛阁。宝佑四年(1256)寺毁,六年重建。景定四年(1263),重建千佛阁。元大德三年(1299),赐阁名朝元宝阁。天历间阁毁,至正十九年(1359)修复。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册名为天童禅寺,称“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宣德三年(1428)又毁,七年重建。万历十五年(1587),遇洪水寺毁。崇祯八年(1635)修复。清顺治十六年(1659),帝赐今额。康熙七年(1668),增建奎焕阁,又于阁后建御碑亭。三十四年(1695),藏经阁毁,四十五年(1706)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大殿。民国初重修了天王殿等部分殿宇。1914年新建韦驮殿。1918年重建罗汉殿。1979年,寺院进行了全面整修。
天童寺主要建筑为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山门、钟楼、天王殿、玉佛阁、伽蓝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大鉴堂、方丈室、罗汉堂、云水堂、祖师殿、斋堂、静观堂等。
1983年,天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阿育王寺
原名“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为禅宗五山之一。寺院坐落在浙江省县的阿育王山中,因建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而闻名于世。
据佛教史料记载,佛陀寂灭后,东天竺(即印度)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座宝塔,内藏佛祖真身舍利,于世界各地凡遇“八吉祥六殊胜地”,即派神护送安放一座宝塔。西晋太康三年(282),有僧人梦受梵僧指授,于地下得一舍利塔,释迦牟尼“佛顶”真身舍利藏于塔内金钟之中。晋义熙元年(405)建亭供奉此塔。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始建寺院。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额为“阿育王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广利禅寺”。宋高宗赐名舍利塔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为“佛顶光明之塔”。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为“育王禅寺”。一千多年来,阿育王寺几经兴衰,现存建筑为清以后陆续重建。1980年进了全面整修。
寺内主要建筑有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钟楼、念佛堂、客堂、舍利单、先觉堂、原大悲阁、文物陈列室、大坛、云水堂、祖师殿、传宗堂、承恩堂、宸奎阁等。
1983年,阿育王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大佛寺
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的南明山。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国清寺
位于浙江天台山南麓。
相传,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到天台,结茅为庵。陈宣帝为大师敕建修禅寺。后寺荒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1005),改名“景德国清寺”。元至正元年(1341)扩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寺院大部被风雨摧毁。雨华亭于嘉清三十九年(1560)毁,隆庆四年(1570)修复。大雄宝殿于隆庆中毁,万历二十三年(1595)重建。国清寺代久年湮,屡毁屡修,现存主要建筑均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1973年,又进行了全面整修。198
3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年,国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嗽骸*?、钟楼、鼓楼、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物室、妙法堂、斋堂、方丈楼、迎塔楼、修竹轩、禅堂、静观堂等。
寺前东侧小山上有隋塔,系隋炀帝遣司马王弘为智者大师所造。寺北,有智者大师的肉身塔院。离隋塔不远,还有一行墓。
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唐贞元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南宋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都曾先后来此巡礼求法。近年来,朝拜祖庭者更是不绝于途。
高明寺
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天台山。
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入天台,即在此结草为庵,讲经说法。至唐天年间(904—907)建寺。因寺背倚高明山,故称高明寺。亦取名净名寺。它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智)道场,为十方丛林。明代寺废。万历年间,传灯大师来山,立志重建寺宇,经数十年辛苦,殿宇重辉。此后,寺屡遭兵燹。民国初修复。“文革”中被毁,1980年再度重修。
现寺内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殿(楼上为藏经楼)、法物流通处、地藏殿、钟楼、观音殿、大悲阁、西方殿、僧房、库房、客堂、斋堂等。
1983年,高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方广寺
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
方广寺分上、中、下三寺。下方广寺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后毁于火。南宋绍熙四年(1193)重建。分为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其后,因代久年湮,逐渐荒废。今年来,进行了全面修复。
1983年,方广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江心寺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后两寺住持青了率徒众以土石填江,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上建中川寺,将三寺融为一体。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斋堂等。
雪窦寺
位于浙江省奉化溪口,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因寺原涧水喷注垂泻,状如飞雪,雪窦由此得名。
据史料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因山以瀑胜,称之为“瀑布院”。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移建今址。宣宗大中末年(860)被毁。懿宗感通八年(867)修复,创名“瀑布观音禅院”。昭宗景福元年(892)常通禅师来主寺事,成为十方禅刹;刺史黄晟施田一千三百亩,赡供僧众。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2)改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赐经籍,始建藏经阁。真宗咸平三年(1000)赐“资圣禅寺”额。乾兴元年(1022)扩建。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再次被毁,孝宗隆兴元年(1163)重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第三次被毁,越二年,修复。明崇祯十六年(1643)第四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文革”期间,殿宇大部被毁。1984年以来,次第修复。
相传五代时奉化的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认为雪窦寺即弥勒道场,与五台、峨嵋、普陀、九华并称五大名山。
雪窦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僧舍等。
福建佛教名刹一览
法海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山。
法海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初名“兴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沧桑,代有兴废。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观,称“神霄宫”。此后不久,又恢复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强占为私人别墅。至万历年间,才复旧观。此后又久为俗家所侵占。直至1928年,圆瑛法师主持雪峰崇圣寺时,才将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为雪峰下院。1948年,忠心和尚曾创办“法海中学”,招收贫寒失学青少年,为社会培育了一批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才。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文革”中,除殿堂建筑外,佛像等一切陈设悉遭破坏,房屋被工厂、机关等占用。1976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寺院交还佛教界,并重加整修。
法海寺的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弘化楼、客房等。
涌泉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鼓山。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填潭建寺。当建寺时,寺前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涌泉寺。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成祖赐名“涌泉寺”。永乐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毁于火,寺内建筑所剩无几。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天启七年(1627)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间又经修缮扩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赐御书“涌泉寺”匾额。
涌泉寺现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经楼、印经楼、香积厨等。
西禅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门外的怡山。
西禅寺建于隋以前,原名清禅寺。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改名长庆寺,后以福州四城各有一大寺(东禅、南禅、北禅、西禅),将长庆寺称为西禅寺。宋代两次重修。元至正九年(1349)再修。明正统二年(1437)、崇祯十年(1637)又两次重修。清代几度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十七年(1891),按唐宋时格局重建,并在法堂后新建一藏经阁。1928年又重建明远阁一座,辟寄园和放生池。1941年9月,西禅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后修复。1956年又进行重修。“文革”中遭受破坏,后由爱国侨僧、居士和华侨等捐款修复。1983年,西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西禅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铁塔天灯”、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禅堂、方丈室、念佛堂、明远阁、钟楼、鼓楼、玉佛楼、报恩塔等。
林阳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该寺创建于后唐长兴二年(931)。明初寺废。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后又废。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宇建筑大体仿效鼓山涌泉寺格局。1930年,圆瑛法师曾担任住持。
林阳寺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蓝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师殿、报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禅堂、斋堂及僧寮等。
1983年,林阳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地藏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门外金鸡山下。
地藏寺建于武帝大通元年(527),名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宁元年(894)重修。五代时期称金鸡山报恩寺,寺内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后因遭火灾,寺毁。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在报恩寺地藏殿遗址建新寺,取名地藏寺。清末以来虽多次扩建,但基本上保持原貌。抗战前夕,重新整修,成为福建女众丛林,净土道场。
地藏寺现有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客堂、五观堂、念佛堂、库房、方丈室、寮房等。
1983年,地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崇福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象峰山麓。
崇福寺原为“祝圣道场”,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后毁。明末清初重兴。后复废。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并扩建,至此乃具丛林规模。该寺为曹洞宗法脉。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佛教协会于1957年在寺内创办佛教安养院,并改为女众道场。1981年,福建省佛学院女众班设在寺内,首创当代中国尼众学府。1983年,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据文献记载,日本长崎县建有圣寿山崇福寺,俗称福州寺,为象峰崇福寺的分寺。改革开放后,日本佛教友人曾多次来此寻根认祖。
崇福寺主要建筑为钟鼓楼、天王殿、大殿、法堂、念佛堂、五观堂、观音阁、库房、香积厨、方丈室、校舍、僧舍等。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崇圣寺
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雪峰。
崇圣寺简称雪峰寺,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称应天雪峰禅院。乾宁元年(894)移寺陈洋(即今址)。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雪峰崇圣寺,当时即有“南方丛林第一”之美称。明代,该寺列为中国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清末,雪峰寺与怡山长庆寺、鼓山涌泉寺、瑞峰林阳寺、象峰崇福寺并列为福州五大丛林。1928年圆瑛法师任住持。此外,该寺胜进法师于1938年到马来西亚弘法,在怡保建“东莲小筑”,作为雪峰下院,并时时拨款回寺修建。抗战期间,寺遭炮轰,天王殿也被台风吹毁。1980年后,陆续进行重建。
崇圣寺为佛教禅宗云门、法眼二宗派的发源地,在佛教史上颇有影响。
崇圣寺主要建筑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禅堂、法堂、祖师纪念堂、枯木庵等。
1983年,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万福寺
位于福建省福清县黄檗山。
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史乘乏载,难以稽考。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遇倭寇之乱,又遭焚毁。万历二十九年(1601)复兴。万历四十二年(1614)赐“万福禅寺”额。崇祯十年(1637),隐元禅师归任主持,万福寺成为明末清初福建一大名刹。1928年,寺被山洪冲毁。近年来,福建省佛教协会成立了修建委员会,有计划地对万福寺进行修复。
清顺治九年(1652),日本长崎华僧所建的兴福寺住持逸然及唐三寺诸护法,数度联名邀隐元东渡弘法。隐元遂于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率领徒众三十人离黄蘖南行,七月五日安抵日本长崎。到日后,又得到后水尾天皇及德川幕府德川家纲将军的优遇,在京都宇治赐地建寺。新寺建成后,隐元不忘故山,仍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并创立一新宗派,与日本原有的临济、曹洞鼎立,称为黄檗宗。后来日本黄檗宗僧侣就称福建的祖寺为“古黄檗”,称京都的新寺为“新黄檗”。日本黄檗山的建筑规模、丛林制度和宗教仪式等,完全仿照福清黄檗山的形式,今犹保存三百年前隐元时代的规模。其最初十几代的住持,多由中国渡日的僧侣担任。清中叶后,中日黄檗山僧侣的往来濒于停滞。1979年,日本黄檗宗各寺以宗议会议长吉井鸠峰为团长,组成“古黄檗拜塔友好访华团”,来到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拜塔礼祖,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中日两国黄檗山佛教的友好联系。其后,“日中友好临黄(临济与黄檗)协会”又多次组团来访。1983年,他们在黄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地”碑,以为纪念。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1983年,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广化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凤凰山一名南山,故广化寺又称南山寺。
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取名“金仙禅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赐额“灵岩”,并命书法家柳公权题写,改为“灵岩寺”。唐大中元年(847)重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名为“广化寺”。其后代有兴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进行了全面修建,并将小南山和法海寺并入该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拨款重修。1980年海外信众捐资重加修建。
广化寺建筑规模宏伟,总面积三万二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是藏经楼)、祖堂(上是卧佛殿)、罗汉堂、戒堂、方丈室、斋堂、客堂、念佛堂、看山楼、溪声阁等。
广化寺有史以来,道风素著,国内外缁素莫不称誉。寺内现设有福建省佛学院。
1983年,广化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慈寿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囊山村,俗称囊山寺。
慈寿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光启二年(886)扩建,赐额“慈寿禅寺”。宋代进行了全面扩修。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毁于火灾。后重修。元末又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嘉靖年间(1522—1566)遭到三次破坏。清代一直衰败。清末民初,陆续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进行修建。1981年后,进行了全面修复。
寺内主要建筑为山门、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禅堂、藏经阁、功德堂、斋堂、客室等。
1983年,慈寿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开元寺
一名紫云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街。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据传开元寺建于唐代,初建大悲阁及正殿,名“白莲道场”,后易名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始名开元寺。历五代两宋,开元寺发展支院一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将支院合成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弹寺”。元末被焚毁。明洪武、永乐年间次第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几次拨款修葺。
开元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拜亭、石经幢、镇国塔、仁寿塔、大雄宝殿、藏经阁、五观堂、功德堂、“弘一法师纪念馆”(原为尊胜院)等。
开元寺历代高僧辈出,蜚誉梵林。如唐代匡护、袒膊、合言、文展、法起、道英,五代真觉、朝悟、清豁,宋代了悟、守静,元代大圭等。民国以来有转道、圆瑛、转物、转逢等。高僧弘一法师曾住锡弘法,寺内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
1983年,开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龙山寺
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北的龙山之麓。
龙山寺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修建部分殿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五年又重建。千百年来,几经兴废,屡次修葺,现存殿宇,大抵是清代建筑。
龙山寺主要建筑有放生池外山门、华表、照墙、钟鼓楼、金刚殿、天坛、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等。
唐宋以来,“海上丝路”的兴旺。龙山寺的香火也随着商贾的足迹远涉重洋,传布海外,故寺宇分支繁多。其著名的有:新加坡黎士高斯律龙山寺、菲律宾龙山寺等。在台湾省,据传就有龙山寺四百多座。
1983年,龙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南普陀寺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
据记载南普陀寺建于唐代,五代时再建,初名泗洲院。宋治平年间(1064—1067)重建,改名为普照寺。元至正年间(1341—1367)寺废。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修、扩建。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重建。因寺地处浙江定海普陀山之南,故改称南普陀寺。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次第兴建恢复七堂。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其后,相继重建、增建了许多殿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堂。1924年在寺内创办了闽南佛学院,1 937年停办。1934年,弘一和瑞今法师又于该寺创办了佛教养正院。
南普陀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亭式大悲殿、藏经阁、禅堂、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普通塔、海会楼、普照楼、方丈楼、教学楼、师生宿舍等。还设有闽南佛学院和养正院。此外,在后山还新建了转逢、会泉两法师纪念塔。1983年,南普陀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华藏寺
华藏寺又名支提寺,位于福建省宁德县支提山西面。
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赐额华严重寺。雍熙二年(985)敕为雍熙寺。元至元二十年(1283)毁,次年修复。明永乐五年(1407)赐额华藏寺。明万历元年(1573)敕令中兴,赐额华藏万寿禅寺。近代重修。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大寺以外在山中还有那罗岩、甘露寺诸岩洞小寺二十多处。
1983年,华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南山寺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部丹霞山。
南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714),初名延寿寺。明天启年间(1621—1627)改称南山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近年来又进行了全面维修。
南山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石佛阁、法乘和尚舍利塔等。1983年,南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广东佛教名刹一览
光孝寺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岭南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丛林。
光孝寺建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址在西汉时原是越王赵陀第三世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虞翻在此讲学,名为“虞苑”。因苑中多植诃子树,又称“诃林”。虞翻逝后,舍宅建寺,名“制止寺”。东晋隆安元年(397)创建佛殿,改名“王苑延寺”(又名王园寺),此为光孝寺有佛殿之始。其后寺名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屡易。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改赐“光孝寺”额,沿用至今。清道光以后,该寺逐步衰落。清末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倡庙产兴学,光孝寺也在被征之列。到1921年,寺院被国民党政府占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期间,一些机关、团体先后迁入,大部分殿堂被改建,饱受摧残。1986年归还佛教界,陆续恢复。
广州是印度佛教从海路传入我国最早的港口之一,而作为广州第一名刹的光教寺,就成了古代中外高僧驻锡的道场。唐代,六祖惠能得法南归,在此剃发受戒,并于寺中菩提树下首说顿悟法门,遂为著名的禅宗祖庭之一。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憨山大师在此中兴禅宗、兼弘净土。从此,“禅净双修”在粤中广泛流行,影响深远。
光孝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六祖殿、伽蓝殿等。
寺内还保存有东西铁塔、瘗发塔、大悲幢、达摩、惠能像碑以及诃子树、古榕树、碑文、经像等文物古迹。
六榕寺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内六榕路。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昙裕法师奉梁武帝命,在此创建“宝庄严寺”和舍利塔,珍藏佛陀灵骨。北宋初,寺塔毁于火。端拱二年(989)重修时,僧人崇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修“净业”,改称净慧寺。北宋绍圣四年(1097)重建宝塔,内供千佛铜像,易名千佛塔。因塔身斑斓,世称花塔。元符三年(1100),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东坡居士)来寺游览,见环植榕树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六榕寺。
六榕寺主要建筑有花塔、山门、天王殿、碑廊、大雄宝殿、说法堂、六祖堂、观音殿、斋堂、功德堂、僧舍等。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南华禅寺
座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东南郊曹溪之畔,是著名的禅宗古刹。
南华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名“宝林寺”。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六祖惠能来寺弘法,遂成为著名的禅宗道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名为“中兴寺”;神龙三年(707)又改称“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改名“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六祖惠能到南华寺后,传授禅法三十七年,得法弟子四十三人,遍布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
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临济,云门更远播于欧美。在世界广大佛教徒中,特别是禅宗四众,南华寺是他们向往崇敬的重要祖庭。
原宝林寺毁于隋末兵火,六祖重建后,历代几经修缮,现寺内建筑除灵兴塔外,其余殿宇均为1934年虚云和尚修建。主要建筑有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兴塔、六祖殿、方丈室,还有钟楼、鼓楼等。六祖殿内供奉有六祖惠能大师真身像。
1983年,南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云门寺
位于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山,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发祥地。
云门寺又名大觉禅寺,创建于五代末。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世人称为“云门寺”,寺院开山祖师文偃禅师所创立的禅法,亦称为“云门宗”。云门寺建成至今一千多年,几度兴衰,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建,然规模均小。1943年冬,虚云老和尚驻锡云门,大兴土木,广造梵宇,历时九年,共建成殿、堂、阁、楼、厅、寮等一百八十余间,连同放生池、碓房及海会塔,占地七千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文革”中破坏一空。1982年后陆续重建。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明月楼、旭日楼、玉佛楼、禅堂、法堂、斋堂、藏经阁、虚云纪念堂、舍利塔、怀虚亭、憩心亭等。
1983年,云门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庆云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
庆云寺创建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明崇祯六年(1633)附近上迪村梁少川等十余人,结茅于莲花峰,称“莲花庵”。后草建佛殿一座三间,改为“庆云庵”。崇祯九年改称“庆云寺”。该寺在明崇祯九年、十二年,清顺治十二至十五年,康熙八至十一年四次大规模修建,康熙十二年(1673)竣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又有修建。后屡遭兵燹,几度重修。十年浩劫中,庆云寺受到毁灭性破坏。1979年后相继恢复。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祖师殿、韦驮殿、塔殿、卧佛楼等。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1983年,庆云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开元寺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甘露坊。
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先后称“开元镇国禅寺”、“镇国开元禅寺”。清乾隆元年(1736)改为十方丛林。1933—37年,寺内曾开办“岭东佛学院”,当代名僧太虚法师任院长。并编辑出版佛教书刊,如《人海灯》、《海讴集》、《南询集》等。1946年虚云和尚应众邀至寺弘法。近年来恢复了“岭东佛学院”。
开元寺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后花园、地藏阁、伽蓝殿、高堂、云水堂、观音阁、祖堂、五观堂、崇行堂、方丈厅等。
1983年,开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灵山寺
座落于广东省潮阳县。
灵山寺创建于唐贞元七年(791)。长庆二年(822),穆宗赐额为“护国禅院”。宋天圣七年(1029),仁宗诏改为“开善禅院”。灵山寺历史上也几经兴废兴。目前的寺院结构仍沿袭清康熙时代重兴之规模。十年**期间,寺遭摧毁。1979年后,陆续修复。
寺院主要建筑为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颠祖堂、藏经楼、念佛堂、功德堂、祖堂、客堂、斋堂和方丈厅等。
1983年,灵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甘肃佛教名刹一览
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
拉卜楞系藏语“拉章”的变音,为嘉木样大师的住所名,后演变为寺名。拉卜楞寺旧称扎西奇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经过二百八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扩建,成为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三十一座囊欠(**住所)、一座印经院、两处讲经院、经轮房五百余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间、僧舍五百多院和各种形式的塔以及牌坊等庞大建筑群,占地面积一千三百余亩。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广西佛教名刹一览
洗石庵
位于广西桂平市西山,是一座著名的禅宗古刹。
洗石庵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年间皆有修葺。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增加了殿阁。民国时期,曾一度作为军火库。解放前夕,又修葺一新。“文革”中遭破坏,1978年后按嘉庆年间规模重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洗石庵建筑依山就势,前后共分三进。主要建筑有:山门、文昌楼(又名三帝殿)、大雄宝殿、半青阁、妙虚楼、小佛堂、方丈室等。
洗石庵历代僧尼注重农业生产,培植出了驰名中外的西山茶。
贵州佛教名刹一览
宏福寺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一公里半的黔灵山,是该省最著名的寺院。
宏福寺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乾隆以后,进行过多次维修和扩建。十年**中遭毁坏。1978年以来,在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助下,对寺院进行了全面整修。1983年,宏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宏福寺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藏经楼等。
河北佛教名刹一览
临济寺
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东,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唐代,高僧义玄禅师驻锡此寺,创立了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一派──临济宗。
临济寺不仅是我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次入宋参学,回国后首创日本佛教临济宗,发展至今成为日本佛教中的一大宗派。近年来,日本临济、黄檗两宗组织及教徒不断前来朝拜临济寺,并捐款维修祖庭,以表崇敬之情。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临济寺历金、元、明、清各朝,屡经兴废,代有修建。寺内建有义玄禅师舍利塔,名“澄灵塔”。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85年重行修葺澄灵塔,并增修大殿,在大殿两侧分别修建了法乳堂和传灯堂。传灯堂内供奉由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捐赠的日本临济宗开祖明庵荣西、中兴祖南浦绍明和日本黄檗宗开祖隐元隆琦三位祖师法相。
普宁寺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北山之麓,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因寺内供奉一尊高二十二点二八米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俗称大佛寺。
普宁寺规模宏大,地位重要,清代蒙古族宗教领袖章嘉呼图克图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每逢来承德避暑山庄觐见皇帝,都要到普宁寺为喇嘛讲经。六世**千里迢迢从西藏来到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也是先下榻在普宁寺。
寺院的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汉族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后部为藏族建筑形式,建在一堵九米多的高台上,仿照西藏桑耶寺的风格,依据佛教密宗曼荼罗(坛城)的构图而建造。它的主体建筑大乘之阁居中,高三十七点四米,代表须弥山,象征佛国世界的中心。阁的东西两侧建有长方形日殿和月殿,代表日月环绕。阁的四方建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在四大部洲之间,又有八座重层白台,代表八中部洲。阁的四隅建有四色塔,代表佛的四智。在阁的东南、西南两端,各有一小院落,名“妙严室”和“讲经堂”,是当年乾隆皇帝休息和章嘉**讲经之所。整套建筑巍峨壮观,气势宏伟,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河南佛教名刹一览
白马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座道场。
白马寺的得名有不同的说法,以汉明帝夜梦金人,遂命人于永平十年(67)往西域求法,求得梵僧及佛像经卷,以白马驮归洛阳,因建白马寺一说最为流行。
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传播初期最早的译经道场,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即由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其后,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本汉文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戒本──《僧祗戒心》,并立羯摩受戒,为我国佛教戒律之始。此外,见于记载或相传在白马寺译经的,还有支娄迦谶、安世高、竺佛朗、安玄、支曜、康孟祥、康巨、康僧铠、昙谛、竺法护、佛陀扇多等许多古代西域高僧、译经大师,大量经典的译述与流通,为中国佛教进入隋唐鼎盛时期,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传,中国第一个出家的汉僧,也是汉僧中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朱士行,即在白马寺出家受戒。
两千年来,白马寺屡经兴废,最初的寺貌已不可考。历代重修中,以唐垂拱元年(685)薛怀义为住持时,规模最为宏大。目前白马寺的格局,大体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后的规模。
白马寺现在的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摩腾殿、法兰殿以及摩腾、法兰墓等。
大雄殿内供奉的十八罗汉像为国内仅存的元夹纟宣乾漆造像。
寺外东南有释迦舍利塔,俗称齐云塔,相传为汉明帝所建浮图故址。唐末五代时曾建殿宇及九层木塔,称东白马寺。宋时毁于兵燹。金大定十五年(1175)建今砖塔。现称白马寺塔。
少林寺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北魏正兴初年(522),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传法东来,少林寺面壁九年,感弟子慧可立雪断臂求法的真诚,授以四卷《楞伽》。法乳流传,支派繁衍,创立了中国佛教的禅宗一派,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祖庭。
迄今一千五百年来,少林寺屡兴屡废。北周大象年间(580),曾改名为涉山古寺,后复旧称。隋代进行修葺。唐代规模宏大。此后荒废。元代中兴。民国后,因军阀混战,寺遭兵燹焚毁。新中国成立后,屡加修缮,渐复旧观。现有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众称毗卢阁)、法堂、地藏殿、白衣殿、达摩亭及方丈室、僧寮等建筑。
寺西北有“初祖庵”,后殿称“面壁庵”,原有达摩面壁影石,现已毁。寺西有塔林。自唐代至清代,一千多年间少林寺僧人墓塔均建于此,是研究少林寺人物及历代有关墓塔建筑的重要实物。
1983年,少林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
相国寺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该寺原为战国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在此创修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睿宗旧封相王时重建,延和元年(712)改名“大相国寺”。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渡海来华,曾暂居相国寺。北宋时规模扩大,成为皇家寺院。明成化二十年(1484)改名崇法寺。明末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寺院被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修,仍名“大相国寺”。后又坏废。乾隆三十一年(1766)复修,规模远不及以前。1992年,相国寺归还佛教界,并与日本相国寺结为友好寺院。
相国寺现有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东西二阁、钟亭等。
黑龙江佛教名刹一览
极乐寺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东端。
极乐寺于1921年由当代高僧 虚法师创建。“文革”中,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81年由政府拨款修复。
寺院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鼓二楼、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配殿、念佛堂、十方堂、安养堂和寮房筑。寺内还建有一座七级浮屠佛塔,塔高三十余米,八角飞檐,塔内各层四壁绘有精致的佛画,自下而上逐层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铜像和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菩萨铜像。
湖北佛教名刹一览
归元寺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
归元寺建于清初,现存建筑是经同治、光绪年间以及民国初期陆续重建的。主要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韦驮殿、观音堂、地藏殿、罗汉堂、祖堂、方丈室、藏经阁、涅堂、内外寮舍、普通塔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有基础上重修,扩建了放生池,新建两座彩釉瓦六角亭。1983年又新建了素菜馆。
归元寺内最著名的当属别具一格的五百罗汉堂。该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时重修,前后花了九年时间才完成重建工程。罗汉塑像的制作工艺与众不同,“采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粘贴套塑,既能固形,经久不变,永达制香机械设备
www.xiexiebang.com
---------又能防腐,历久不坏。„„(罗汉)形态各异,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态,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气息”。
1983年,归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宝通寺
位于湖北省武昌大东门外洪山南麓。该寺是武汉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宝通寺相传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弥陀寺,后有“东岩阁”、“崇宁万寿禅寺”、“洪山寺”、“宝通寺”等名称。
寺内有放生池、圣僧桥、接引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和东西厅等建筑,并有宋铸铁钟、明雕石狮等文物,还有宝通塔、法界宫、亭、台、奇石等名胜。
宝通塔,原名灵济塔(又名洪山宝塔),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至顺三年(1332)重修。此塔是洪山的最高点,塔高四十五点六米,七级八面,砖石构造,塔内有螺旋石梯可达顶层。登塔远眺,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五祖寺
又名东山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山麓。
五祖寺始建于唐咸亨年(670—674)间,为禅宗著名高僧弘忍所创。当时规模宏大,但其后历经变乱,大部分建筑被毁。明万历年间(1573—1620)毁于火,后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兵燹,光绪年间(1875—1908)又重建。1938年遭日本飞机轰炸,大雄宝殿被毁。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有关部门对该寺的残存建筑,进行了维修和保护。1983年,五祖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弘忍,黄梅濯港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唐永徽三年(652)从道信得法,成为禅宗第五祖。弘忍得法后,在黄梅县东山建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对我国佛教禅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弘忍门下有弟子七百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神秀和慧能。弘忍传法与慧能,慧能成为禅宗第六祖。同时,神秀与弘忍各创一派,我国禅宗由此分南北两大派。以慧能为代表的南派还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因此,中外禅宗各派,追根溯源,都与五祖寺的弘忍有其法脉关系,所以五祖寺也是禅宗各派共同的祖庭。
五祖寺的范围很广,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麻城殿、圣母殿、观音堂、真身殿、大满禅师塔、千佛殿以及方丈、禅堂、戒坛、寮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