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4 22:0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

第一篇: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

《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

一、播放音乐,情绪感染 1 播放《爱的奉献》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爱心献给你

二、深刻体会,落实行动 活动一:听故事,明事理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生活中你都是为别人做过哪些事情? 生甲:老师,我帮妈妈扫过地

生乙:有一次,同桌摔倒了我把他扶起来 生丙:我帮老师发过作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帮家人做家务,帮助同学解答难题,都是爱心的奉献.可是老师却认识一对双胞胎兄弟,叫宝宝和贝贝,虽然它们长得很像,可是做法完全不同。请同学们看:

教师依次点击课本11页宝宝和贝贝的故事”六幅插图(不带文字)同时给同学们声情并茂讲述讲述图片内容。点击图片一

师:双胞胎兄弟宝宝和贝贝都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宝宝有许多好朋友,可是贝贝却没有。点击图片二

师:贝贝很苦恼,回家悄悄问妈妈:“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妈妈想了一会儿,说:“明天看宝宝怎么做,你就明白了。” 点击图片三

师:第二天,宝宝和贝贝一起去上学,在路上看到一位盲人叔叔过马路,宝宝连忙去搀他。盲人叔叔笑呵呵地对他说:“真是一个好孩子!” 点击图片四

师:走进校园,一位同学摔倒了,贝贝在一边偷偷笑,宝宝却连忙跑过去,扶起那位摔倒的同学。同学对他说:“谢谢你。” 点击图片五

师:下课了,宝宝在教室帮明明解难题,看到明明还没明白,宝宝耐心地说:“没关系,听不明白我可以再讲一遍。”明明高兴地说:“有你的帮助,我就不怕难题了。” 点击图片六

师:放学回到家,贝贝只会大叫:“妈妈,我肚子饿!”宝宝总是悄悄地走进厨房,帮妈妈刷碗、烧水,做妈妈的小帮手。师:故事讲完了,告诉老师你是喜欢宝宝还是贝贝呢? 生甲:喜欢宝宝,因为他乐于助人 生乙:喜欢宝宝,因为他帮助盲人过马路 生丙:喜欢宝宝,因为他帮妈妈刷碗

师:看来,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大家都会喜欢他。如果贝贝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甲:贝贝,你应该向宝宝一样去关心别人 生乙:贝贝,你应该向宝宝一样去帮助别人

生丙:贝贝,当看到别人摔在地上的时候,你不应该偷偷笑,应应该象宝宝一样把他扶起来

师:现在我们就给贝贝一次机会,让他也成为有爱心的好宝宝,可以吗? 生:可以 活动二:情景模拟 师:点击文字:宝宝变贝贝

师:现在,贝贝就碰到了一些事情:

点击视频一:公交车从远处慢慢地开过来,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要上车了,坐在车门口的贝贝看到了,他会怎么做呢? 生:举手交流

点击视频二:在敬老院生活的王爷爷,虽然居住环境不错,但是一想到儿女不在身边,他就会感到多么的孤独啊!贝贝听说了这件事,他又该怎么做呢? 生:举手交流

师:老师知道还有许多同学相帮贝贝说,现在就给你们一次机会,把刚才说到的或者是还没机会说的表演出来好吗? 生:好

师: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选择其中的一件事进行表演,等一会儿推选代表演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行吗? 生:行 师:好,开始。

推选代表台上表演,教师及时点评,老师以记者身份采访老奶奶:请问老奶奶,你对贝贝的表现满意吗?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师:看来,爱心可以给人带来感动)现在,你最想对贝贝说什么? 采访贝贝:请问贝贝同学,听了老奶奶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看来,一声“谢谢”,也是爱心的传递,也会让;采访小芳:请问小芳,你现在开心了吗?(高兴)(师;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现在的贝贝了吗?为什么?;生:贝贝变了,他变成了一个有爱心的好宝宝,我们喜;老师:现在,宝宝和贝贝都是好宝贝,你们是一群爱帮;生甲:可以献给爸爸妈妈(具体谈谈);生乙:可以献给老师同学;生(师:看来,一声“谢谢”,也是爱心的传递,也会让对方感到开心)采访王爷爷:请问您现在还感到孤单吗?(师:看来,奉献爱心可以传递亲情)采访贝贝你以后还会到王爷爷这里来吗?(师:看来,爱心献给别人,还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

采访小芳:请问小芳,你现在开心了吗?(高兴)(师:看来,关心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采访贝贝:看到小芳脸上的微笑,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师:看来,关心别人会让自己更快乐)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现在的贝贝了吗?为什么? 生:贝贝变了,他变成了一个有爱心的好宝宝,我们喜欢他.活动三:联想反馈,拓展延伸

老师:现在,宝宝和贝贝都是好宝贝,你们是一群爱帮助同学的好孩子,你们也是好宝贝,想一想:除了可以把爱心献给故事中的这些人物,生活中你还可以把爱心献给谁? 生甲:可以献给爸爸妈妈(具体谈谈)生乙:可以献给老师同学

生丙:可以献给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 师:其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把爱心献给这些身边的人(指着板书),还可以把爱心献给花草动物(板书:花草动物),献给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板书:全世界)

师点击课件图片一:我们可以:给花浇水 图片二:我们可以:把歪倒的小树扶起来 图片三:我们还可以:把笼子中的小鸟放回大自然

点击课件,出示:我们的生活环境离不开花草树木和动物,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教师小结 升华主题

虽然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我们做的很微不足道,但是事情不分大小,点点滴滴都是爱。

点击课件:事情不分大小,点点滴滴都是爱!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边说边画爱心圈起板书)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最后老师就送给你们一首优美的爱心歌,就让我们在这首歌中结束今天的学习。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小组之间手挽手,心连心,在歌中感受一次爱的传递。点击课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第二篇: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 1.爱向我走来

第一课时

浓浓的亲情 第二课时

校园友情 第三课时

谁还给我爱 2.爱心献给你 3.爱心故事会

第二单元

保护自己 1.认识它们很重要 第一课时 我认识它们 第二课时 擂台赛上比一比 第三课时

拨打求助电话 第四课时

让我们行动起来 2.学会自救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自救 第二课时 模拟自救 3.自我保护不麻痹

第一课时 居家安全不大意 第二课时 机智勇敢保安全 第三单元

我是中国人 1.我做升旗手

第一课时

争做升旗手 第二课时

我把国旗升起来 2.我爱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我爱祖国 第二课时

祖国在我心中 第三课时

为了亲爱的祖国 第四单元

我长大了 1.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第一课时

我在慢慢长大 第二课时

看看我的进步 第三课时

我进步 我快乐 2.有规律地生活

第一课时

我的生活有规律 第二课时

有规律 好处多 3.为了更大的进步

第一课时

啄木鸟在行动 第二课时

我努力我进步

本册教材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爱在身边、保护自己、我是中国人和我长大了。每个单元下设2—3个学习主题。教学内容涉及: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

你、学会自救、我爱我的祖国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本册教材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

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

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

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

过去那种唯

一、绝对的教材观念是不恰当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教学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分析

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臵主题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突出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

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

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教学课时安排:本学期计划用十五周完成时新授课,两周的复习考查评价。

单元主题重点分析

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

一、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

行为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林的动物等。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二、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分析:

“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1、我们按照,“发现认知——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思路设计本单元内容。在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切入,选择贴近儿童现

实生活有意义的内容,增加活动的形式,凸显活动性、趣味性及品德教育等,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实践。

2、在材料的呈现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教材力争做到图文并茂,更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阅读和主动学习。如:我们用四个固定的卡通形象统领本单元的各个学习活动,既形象又清晰。

3、注重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材”变“学材”。如:我们以“小指南”的形式,对儿童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指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注意了综合性原则上的体现,通整各方面内容,插入了许多儿歌、歌曲、故事、美文

等,以避免内容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同时,也给儿童的学习创设应有的活动空间,力争实

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的教学目的。课时安排:8课时

活动主题参考

1.爱向我走来

第一课时

浓浓的亲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是爱给了我们力量,是伴随我们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模拟情境,亲身感受。

(一)、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

1、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涛涛有这么多亲人的关爱,他多幸福呀!

2、我想大家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

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那么,同学们,你的家人也疼爱你吗?有谁愿说说你的家人是怎样疼爱你的?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说出家人疼爱自己的具体事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来切实感受父母家人的爱。]

三、课件呈现一段抒情文字。

1、朗读小短文。

2、你知道妈妈的爱包含在什么中吗?

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出其他家人的爱吗? 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化。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四、教师小结:

家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不计回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小组讨论、交流。

五、课后延伸:为家人做一件事,感恩父母。

第二课时

校园友情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老师的爱》。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老师对学社深深的爱。

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三、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校园里,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同学的互助互爱。(2)、来自老师及学校其他人的关爱。

五、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爱不仅在你的家庭中,也在我们的校园里。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家人和老师同学给我的爱呢? 指名回答。

七、课后延伸

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

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

第三课时

谁还给我爱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恩情》。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恩情都是谁给的吗?

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三、那么,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爱。(2)、来自社会上他人的关爱。

五、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他人给我的爱呢? 指名回答。

七、课后延伸

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

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

2.爱心献给你

学习目标:

1、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动植物。

2、乐于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对身边的人的爱。

3、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以学生之间进行的拍手游戏入手,以向导性的拍手唱词和学生

熟悉的游戏方式,使学生在充分体验了家人、师长、同学及其他人所给予自己的关爱后,深切的感受彼此之间爱心奉献、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等美德的可贵姓。

设计理念:

教育学生关爱别人,首先要从爱妈妈,爱家庭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爱心献给家庭并付诸行动。活动准备:

妈妈的照片、准备一个故事《妈妈的手》。活动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课: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活动起来,一起唱首《拍手歌》,好吗?

二、深刻体会,落实行动。

1、我们悄悄问自己:在接受他人关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2、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述《宝宝和贝贝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宝宝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宝宝,还是贝贝呢?你为别人做过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为别人做了这些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4、故事《我来帮助你1、2》

三、出示教材中的公园插图。

1、谁能说一说,公园中哪些小学生做的不对呢?

2、你会怎样去关爱花草树木和动物呢?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各自的想法。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故事《我来帮助你3、4》

我们生活的环境离不开花草树木和动物,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读图看图《天鹅小卫士》。

1、美丽的天鹅湖

2、假日护鹅小队成立了。保护天鹅“金点子”。

4、和天鹅一起过年。

三、完成作业:我的助人经历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纪念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什么日子呢?

二、指名学生讲述《妈妈的手》。

三、调查汇报:夸夸自己的妈妈。

1、照片里的故事。

2、鞋子的诉说。

3、一件妈妈关心我的事。

4、我的成长史。

5、学生小结。

四、第二次调查汇报:妈妈一天时间的安排。

1、学生用数据形式汇报妈妈一天时间的安排。

2、算出各项的平均时间。

3、思考:看了调查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心里话。

五、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学生活动。

六、总结:

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以实际行动来关心热爱自己的母亲。积极参与到“爱心回报”中来。

3.爱心故事会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身边人们和对动植物的爱心。

2、培养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3、学习用调查、搜集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教材分析:

这一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之后,对所搜集到的爱心故事进行讲述。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爱心,更在于让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组织后的成果进行展示。设计理念:

每一位学生都可将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内容可涉及同学互助、尊敬师长、爱花互草等各个方面,并在听了故事后能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活动准备:

歌曲《爱的奉献》、爱心故事。活动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调动情绪。

1、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歌,看谁能抢答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学生抢答歌名。

二、明确内容,做好准备。

1、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爱心故事会,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谁的故事最感人?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爱心故事会”呢? 全班交流讨论意见。

3、出示故事搜集小指南。

三、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同学们课后一定能搜集到更多、更感人的爱心故事,同时,老师也希

望能听到大家动情的讲述。

第二课时

一、召开“爱心故事会”。

由小组同学推选出故事大王,为全班同学讲爱心故事。(同学们在听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爱”的力量与伟大。)

二、活动感受。

让学生自由谈出听了这些爱心故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在参与这次活动后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小结: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共同伸出我们的爱心之手!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心铸造美好的世间。

第二单元

保护自己

(一)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初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行为与习惯:养成自觉遵守和宣传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学习求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同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如调查、讨论、模拟表演、合作交流等。

(二)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三个活动主题,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形成遇到紧急情况不胆怯、不怕难、勇敢机智保安全的个性品质。

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在危急关头救助别人而忽视了自我保护。其实,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獐去帮助成人会产生更多的麻烦,甚至会酿成悲剧。对小学生来说,当遇到危险时,妥善地照顾自己、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本单元所选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现“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

2、在内容与活动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儿童的兴趣。例如常见的交通规则和常用电话号码的呈现采用儿歌的形式;“拨打求助电话”、“我来扮演小交警”情境模拟活动,深受儿童喜爱;通过“擂台赛上比一比”、“模拟自救”、“机智勇敢保安全”等活动,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并了解其作用,学会受伤后和遇到危险时的自救以及保安全的方法。

3、突出灵活性与开放性。本单元设计的活动富有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目的在于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留出了空间。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业的发展,青少年的网上犯罪不断出现。网络自护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城市学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网上自护。

1.认识它们很重要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的方法。

3、培养健康安全生活的习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图及交通安全常识,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教师:准备交通安全标志图。

3、有关的录像、课件、学生表演的道具。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我认识它们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

2、师:“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做得对不对(播放录像,让学生进行评价。)

录像内容:星期一下午,小明去上学。半路上,遇到了小刚。小刚跨过马路护拦和小明在马路上踢了一会儿足球。这时,坐班车上学的帅帅看到了他们,连忙从车窗探出半个身子向他们打招呼。小明、小刚很高兴,抱起足球向汽车追去。

3、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呢?(学生讨论交流)

二、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1、师: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人们设计了很多标志。

2、教师板贴课本24页的六种交通标志

师:比如这几种,你们认识它们吗?如果你认识,请你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3、认识标志(学生小组内交流)

4、师:小朋友们的在伙伴那里又认识了很多交通安全标志,现在,就请大家把这些标志画在你的交通安全手册上好吗?

5、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们画的交通标志。如果哪个标志你不认识,可以向同学请教。

6、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大家听我的口令,边回答边做动作。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

师: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红灯亮—— 生:停一停!师:绿灯亮——

生:向前行!师:黄灯亮了—— 生:等一等!

7、师: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它们的作用可真大!可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该怎么过马路呢?(学生交流)

三、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师:我们学校门口有条宽阔的马路,怎样才能安全经过这条马路呢?让我们来表演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师: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小朋友,要记牢,交通安全最重要。

横穿马路走横道,左右车辆注意瞧。汽车道,人行道,各守规则不乱跑。看标志,听指挥,天天安全乐陶陶。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生命属于自己,每人只有一次,请大家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第二课时 擂台赛上比一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课前你们搜集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擂台赛,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看怎样搞好这次比赛。

二、学生讨论、交流

1、师:大家在电视上见过哪些知识竞赛?

2、师:比赛现场都有哪些人员?

3、师:我们要举行的擂台赛,应该有哪些人员呢?

4、师:我们没有自动记分的装臵,那该如何给各个参赛队记分呢?

5、师:要想成功举办一场擂台赛,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我们还应做哪些准备?(命制比赛题目,制定比赛规则,确定比赛形式,布臵比赛场地,准备奖品等。)

7、师:以上各项工作分别由谁来负责呢?

8、师:小朋友们考虑得非常细致,说得也很好。根据大家的建议,比赛场地就由我们班的几位“小画家”布臵,比赛规则由评委制定,比赛题目由我们班的“小博士”命制。

三、分工合作,教师指导

1、师:现在就请大家分工合作,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如果人们遇到了困难可以来找老师。

2、学生分工合作

(1)合题组: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命制题目(主要有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等),并准备比赛所用各类道具。(2)场景布臵组:讨论设计比赛场地。

(3)评委组:讨论如何做好评委,关联系命题组制定比赛规则,制作奖品。(4)主持人:熟悉比赛题目,并写好台词。(5)记分员:制作记分牌。

(6)各参赛组成员:继续调查、搜集、整理各类资料,为比赛做好准备。(7)各组拉拉队员:绘制小组参赛标语。

四、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1、本次比赛题目共有五种类型,分别是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及画图题。

2、所有题目分为必答题与抢答题两类。必答题要求各组选手在1分钟内单独或合作完成,每答对一题得十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则在我读完题目后,各组选手抢答,每答对一题得十分,提前抢答或答题扣十分。

3、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

五、比赛过程 第一轮——必答题

1、主持人:首先举行的是必答题的比赛,请一组选手听题。请说出下面这个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主持人出示禁止行人通行标志,选手回答,记分员记分)

2、主持人继续读题,选手回答,记分员记分。第二轮——抢答题

1、主持人:在第一轮必答题比赛结束后,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场上的分数。

2、主持人:接下来的第二轮是我们的抢答题部分,全部为判断题,共有五个请各组选手认真听题——

3、主持人继续读题,选手抢答,记分员记分/

六、比赛结束,总结颁奖

第三课时

拨打求助电话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本地的求助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教师:一段“拨打110”求救的录像;电话若干部(每组一部);电话形状的书签数枚。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昨天,我们学校收到一封感谢信。大家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播放录像:一名歹徒向一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索要钱物,被不远处的李小宇看到了。他迅速跑到附近的公共电话亭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歹徒被快速赶来的警察带走了。小弟弟得救了。

2、师:看完录像,你知道事情的经过了吗?

3、师:“110”真厉害,如果不是李小宇的关键时刻拨打110报警,小弟弟可真是太危险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比如下面这些。播放录像:

镜头1:星期天,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奶奶突然病了,小明该怎么办? 镜头2:正在家里做作业的小红突然发现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而邻居都上班了,家中无人,小红该怎么办?

镜头3:王刚和爸爸外出时,遇到了一起车祸,他们此时该怎么做?

二、小组讨论,明理导行

1、师: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录像中的小朋友该怎么做呢?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师:小朋友的办法确实不错。在拨打这些电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对方讲明情况呢?

(拨打电话时要讲清出事地点及受伤或发病人员情况,如:拨打122要说明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确切地点,受伤程度,并说清肇事者的车牌号码、车型和颜色。)

三、情境表演,感悟要领

1、小组模拟打电话。

2、全班展示比赛。

3、师生评议。

4、评选“最佳合作奖”、“最佳个人奖”。

5、师:这些电话的作用可真大,我们平时能不能拨着玩呢?(学生讨交流)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1、师: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出色,老师真高兴。老师特意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希望你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做得更棒,好吗?

2、出示儿歌,师生齐读。

丁零零,丁零零,特殊号码记心中。

火警119,匪警110,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危难时刻帮助你,小小电话显神通。

第四课时

让我们行动起来

活动准备:

学生:彩笔、彩纸、胶水、剪刀、厚卡纸、表演用道具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交通安全知识,还知道了一些常用的求

助电话。你想不想把这些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让大家都了解、熟悉这些知识,让平安伴随我们每一天呢?

2、师:今天,就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告诉别人,好吗?

二、交流方式,分组合作

1、提供选择方向,自主分组

师:同学们,你愿意用什么方式告诉别人这些知识呢?

谁还喜欢用这种方式?请你们坐在一起吧。你们几个兴趣相同,一定会完成得非常好?

2、补充方法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式?

(可以扮演小交警,画漫画,写标语,办黑板报或手抄报,演小品,举办“交通安全你我他”宣传活动,也可以对家人的一些行为提建议……)

3、小组合作,做好交通准备

三、展示交流,互提建议

1、师:刚才,我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地准备,现在就请各组同学或展示或表演,让我们共同提出改进意见,为你们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好吗?

2、各小组展示表演

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

4、师:我们在宣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或问题,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交流)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充满才气的孩子。看了你们的作品和表演,老师从心底佩服你们。课下,你们能不能比今天表现得还要棒呢?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和他人的平安,努力吧!

2.学会自救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自救,加深学生对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学会自救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自救方法,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3.能力目标: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教材分析:

基于主题目标,教科书围绕“学会自救”设计了“生活中的自救”、“模拟自救”两个主题活动。“生活中的自救”这一主题活动有三个层次:讨论了解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解决的方法;交流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及其解决的方法;小博士引导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学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学会一些自救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地保护自己。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安排防溺水、安全使用农药等内容,使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更深的体验、感悟。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录像、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救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自救

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录像:体育课上,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上体育课,老师安排小组进行跑步比赛,轮到小明这一组了,他高兴地冲着朋友竖起了大拇指,好象胜利在望,一声哨响,小明冲了出去,在比赛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小明忽然停了下来,抱着自己的脚呻吟起来,老师和同学们赶快跑了出去,呀,小明扭伤了脚,这可如何是好?大家都很着急。)

师:录像中的小明怎么了?(生回答:扭伤了脚)

师:他该怎么办呢?(生讨论方法)

(生交流办法:可能有的学生说他去医院,有的学生知道要冷敷等)

师生共同讨论哪些方法比较好,引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自救

二、看录像,讨论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几个朋友,(出示课件)他们都遇到了困难,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

(放录像:小红烫伤;小明扭脚;小勇闻到家中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小明喝凉水肚子疼。)

师:大家想一想他们该怎么办?(小组讨论自救办法,师在屏幕上打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快让我们来说说办法把,他们都等急了。(生说出本组讨论的办法,其他同学听后,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大家说的办法是不是可行呢,让我们看看录像中的小朋友是不是采取了你的方法。(放录像,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交流体会,总结经验

师:谢谢大家为录像中的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小组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让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来交流)你是怎么处理的?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自己时采用的方法。(学生自由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一些可怕的事故,发生事故之后你怎么处理的?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说)

四、学会自救,树立自救意识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的心啊,都提到嗓子眼了。遇到意外事故,我们应该学会自救(出示自救儿歌,让学生读)。其实这些可怕的事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教师设计具体问题:怎样防止烫伤、摔伤、触电、溺水、食物中毒、安全使用农药等)(小组交流讨论,写下来)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隐藏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受到了意外伤害,千万要保持冷静,学会自救!只要大家做事情考虑得周全,时刻不忘注意安全,就会使自己不受伤害。

五、课后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生活自救方面的知识和事例,并把你们感兴趣的事例排一排,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生活自救模拟小表演。

第二课时 模拟自救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救的方法。2.情感、能力目标目标

通过表演、交流,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教材分析:

“模拟自救”主题活动设计为三个层次:准备、模拟表演、总结与延伸。学情分析:

在模拟表演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向家长请教、访问医生或有关专家等方式,了解意外情况发生或受伤时的救助尝试,做好模拟表演的准备。模拟表演时要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教学准备: 教师:录像资料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救知识,事先进行表演练习,准备道具。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准备模拟表演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到了自救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自救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用模拟表演的方式练习一下生活中的自救,看谁表演得最好。

为了公平、公正、公开,我请来了几位评委,我们来认识一下,班长、自救大队长及我们的自救顾问(均由各小组推选)。大家先讨论一下如何进行模拟表演。(师板书:1.设计故事情节。2.自救方法要正确)

师: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自己小组里想演什么,如何演。

(老师参与其中,为学生出点子)

(师板书:珍爱生命自救互救)

二、学生自己表演,自评自悟

首先请评委入席。学生精心准备所用的道具。

各小组进行表演(演的时候其他小组认真看,看看他们演得好不好),都演完之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师:我们大家演的非常好,下面我来采访一下,师拿话筒进行采访。(请问这位同学,你觉得今天谁表演的最好?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之间互评。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师:小评委们也一定打出了比较公正的分数,下面进行颁奖仪式。(评委代表公布评比结果,并给获胜队颁发“自救优胜小组”奖章)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看了大家的表演,老师也受益匪浅,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收获:我们学会了自救方法,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帮助其他人。我们应该学会更多的自救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更好地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师:下面请看录像(师放录像,把学生没有说到的,课本中没讲到的自救方法向学生介绍)

师:把你知道的自救方法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课下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自救方法写出来,(或用电脑打出来,或从报纸上剪下来,或把相关书籍带来,或请专家来讲座),我们要举办一次以“珍爱生命,自救互救”为主题的自救方法展览会,让更多的人认识自救的重要性,学会自救的方法!

3.自我保护不麻痹

活动目标:

1、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初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2、:养成自觉遵守和宣传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

3、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学习求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4、体验提同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如调查、讨论、模拟表演、合作交流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居家安全不大意

一、课件导课、点明主题

1、播放课件:一家三口忘关煤气阀而煤气中毒身亡的事件。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小结:自我保护不麻痹、居家安全不大意

二、联系实际、体验明理

1、你在家中因自己不小心而发生过危险的事吗?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危险的事?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三、讨论研究、指导行为

1、做个小小安全检查员:找找危险物品(点击课件:剪子、刀子、药品、电器等)

2、给危险品找家(分类)

3、小组讨论回报:对于这些危险物品应该怎样处理好。

4、小结:居家安全不大意、危险物品不乱动,小心摆放和使用。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学会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四、情景表演、学以致用

1、情景判断:出现下列情况是,你会怎么做?(点击课件,出示情境)

2、学习儿歌:危险物品不乱动,居家安全不大意。遇到险情快报警,时时注意保安全。

第二课时 机智勇敢保安全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故事《聪明的王坤》

分析辨别(1)王坤是怎样抓小偷的?(2)你认为王坤是个这样的孩子?

(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板书:

不害怕→勇敢 + →保安全 叫人帮忙→机智

二、故事表演、真实再现

1、按书上的故事情节,分角色让学生表演

2、对各个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判断。

3、小结: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才能机智勇敢保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是热爱生命的一种表现。同学们,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平安,让我们都来保护好自己。

三、知识应用、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我懂得了那些机智勇敢保安全的知识。

第三单元

我是中国人

(一)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热爱祖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行为与习惯: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单元设计思路及其特点:

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要从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入手。第三单元“我是中国

人”设计了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我做升旗手”有自豪感。初步树立热爱祖国,为祖国努力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1、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选择了学生常见的、通俗易懂的,甚至是身体力行的,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接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从而使“爱祖国”这一德育目标有效地落到了实处。

2、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科书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根据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做到了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

3、突出了实践性与过程性原则。教科书设臵了“争做小旗手”“我把国旗升起来”等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观察、认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4、引领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本单元每项活动的设计都有小博士等卡通人物的语言作提示,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有关实践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动眼、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亲历过程中感受、体验、领悟和表达。

1.我做升旗手

活动目标:

1、热爱国旗,热爱祖国,体验做一名升旗手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感,让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2、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和升旗仪式的一般程序。能对诗歌进行朗读。

4、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去搜集信息,能正确处理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争做升旗手

一、课件导课、导入主题

1、播放升旗仪式课件,导入主题。

2、面对着庄严的时刻,每一次生国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畅谈感受,想不想做一名升旗手?

4、学生发言交流所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升旗手?

二、创设情境,精选升旗手

1、说一说你想做一名升旗手吗,为什么?

2、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升旗手?(小组讨论)

3、创设情境,参与竞选。

师:老师知道成为一名升旗手是每个同学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升旗手呢?下面我们就开展一次升旗手竞选活动。

分组进行,先在小组内 选出代表,然后再参加全班竞选。

1、全班竞选,并请选出的同学谈感想。

2、小结:通过刚才的竞选活动,我们知道了做一名升旗手的责任和义务。

3、师:升旗手是国旗的守护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天安门广场国旗班的叔叔们是怎样守护国旗的。(播放课件)

4、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是怎么想的?假如你是升旗手你怎样来守护国旗?

5、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三、活动延伸

1、课下与少先队联系,安排竞选出的升旗手参与下周一的升旗活动。

2、搜集赞美五星红旗的诗歌和歌曲。

第二课时

我把国旗升起来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校内升旗仪式的课件,重温升旗仪式场景。

2、我们重温了升旗手的风采,到底怎样才是优秀的升旗手呢?

二、全班交流

1、小组交流整理课前调查的内容。

2、全班交流。

三、现场采访

1、上节课我们班参加了升旗活动,下面我们来对升旗手进行一下采访好吗?

2、学生进行现场采访活动。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升旗手,那你们想不想亲身实践一下呢?

四、亲身实践(在后操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升国旗”的时间活动,请升过旗的同学做现场指导。

1、唱赞美国旗的歌曲。

2、朗诵赞美过期的诗歌。

五、活动延伸:站在五星红旗下谈谈你的感想。

2.我爱我的祖国

活动目标:

1、知道国旗、国徽、国歌使我们祖国的象征,尊敬国旗、国徽和国歌。热爱祖国,体验做一名升旗手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感,2、:组织探究活动,又创异地生活。

3、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让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活动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我爱祖国

一、播放课件,激发爱国情。

1、播放祖国壮丽山河的课件。

2、师: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代代中华儿女生活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是祖国妈妈用他那拨打的胸怀养育了我们,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二、交流材料、讨论

1、说一说:怎样才是热爱祖国的表现?(热爱国旗、国徽、国歌,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象征)

2、讲述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其初步的知识。

3、唱一唱、画一画:让学生唱出对国旗的热爱,画出国旗的鲜艳。

4、战士学生的作品,五星红旗升起来。(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知道国歌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唱国歌是要肃立、敬礼。

5、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旗、国徽、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我们一定要尊重爱护他们。

三、总结延伸

搜集有关热爱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祖国在我心中

一、歌曲导入

1、放歌曲《十月是你的生日》

2、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情况,之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二、合作协商,制定活动计划

1、我们要把祖国牢记在心中,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以“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为主体的班会,请大家献计献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商量:会场布臵、活动过程、活动方法。

2、小组内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设想。

3、班内交流商定讨论意见。

4、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组。

(可分故事组、合唱组、诗歌朗诵队、布臵美化组)

三、小组练习、尝试合作

1、大家的意见真不错,现在我们先来分组排练吧。

2、布臵美化组进行板报设计,美化会场。

四、演一演:颂歌献祖国

1、红领巾合唱队。《国旗国旗真美丽》《祖国祖国我爱你》

2、诗歌朗诵队:《祖国啊,母亲》《祖国,我为你自豪》

3、故事队:国歌的来历、维护祖国尊严的女孩。

五、课后延伸

搜集有关奥运会冠军的事迹及英雄人物事迹。

第三课时

为了亲爱的祖国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1、播放奥运健儿在会场上奋力一搏的一组镜头。

2、播放奥运健儿夺冠后,身披国旗绕场一周,升国旗奏国歌时激动地热泪盈眶的镜头。

3、讨论交流:说一说奥运健儿为什么会那么激动?

4、小结:为了祖国的强大,无数中华儿女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贡献着力量,有的还显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汇报交流资料,再现英雄事迹

1、师: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党的好女儿江姐、英雄儿女王成、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抢眼的黄继光。他们都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2、利用搜集的资料交流展示。

3、选出代表倒台前进行展示,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谈体会,分享感受

1、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展示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2、为了亲爱的祖国,你将来准备怎么做?

四、学英雄见行动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么多英雄人物的事迹,我们要牢记在心、要向他们学习。这个月时学雷锋活动月,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多做好事。

五、课后延伸

课后要继续搜集英雄人物的事迹,举办一个小型的展览会。

第四单元

我长大了

(一)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二)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素材选取具有现实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体,构建学习主题。整个单元的呈现内容均选项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把我的进步告诉你”、“有规律地生活”、“为了更大的进步”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所侧重地指导学生生活。

2、突出课程活动化的特点,如“啄木鸟在行动”的教学活动。活动的三维目标在活动中达成,在学生的体验、感悟中达成。

3、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教科书内容的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有规律地生活”中展示的图片及设计的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愉快积极、有创意地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4、活动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5、呈现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有规律好处多”中的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去设疑、去观察、去研究、去搜集、去体验,自己寻找答案,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6、教科书版面设计灵活,形式活泼,在呈现活动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了一

些儿歌,这些儿歌既有助于强化活动主题,又丰富了活动形式,为儿童所喜爱。如“我的生活有规律”的呈现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开篇,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便于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7、教科书设计活生生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课时安排:7课时

1.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信、诚实、求上进。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学生的个人日记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我在慢慢长大

一、真实再现、情景剧场 齐唱《幸福拍手歌》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在幸福中拍手,在快乐中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成长历程,重温成长快乐,体会我在慢慢长大(板书)。

二、我行我秀大舞台

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在课前搜集的成长资料,说一说自己打算怎样和大家分享。每个儿童在各自的小组内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或讲述成长资料,展示自我风采。(引导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照片、成长卡、小衣服、玩具、鞋等,或结合照片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注意展示内容的多样性。)

三、红、黄、蓝、绿大本营

1、创设情境:刚才同学们交流了成长资料,展示了自我风采,那怎样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成长资料?怎样让这些收获、故事保存的时间更长、记得更牢呢? 学生结合老师的问题分组讨论办法,汇报交流。

教师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写成长日记、成长小故事,建成长相册等充实成长资料。

学生建成长故事本、成长日记本、成长相册等,书写成长小故事、成长日记。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交流。(未完课下继续添加)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定期记录、整理成长资料,为自己的童年留下丰富多彩的回忆。

四、五彩硕果树

教师引发学生交流:活动后心情如何,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小结延伸:

是呀,我们从出生到呀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直到现在,不但身体在慢慢长大,而且在学习、劳动等其他方面也在不断进步,课下同学们找一找自己的进步之处,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第二课时

看看我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真实剧场

1、播放有课本图片内容实拍的录象。

2、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进行小结。

一、进步论坛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那些地方进步最快

2、组长汇报

3、夸夸这些进步快的同学,为大家树立榜样。

4、教师小结,主要引导学生自评。

二、进步快车

1、播放进步快车课件,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老师这儿有一辆进步快车,邀请进步大的同学来担任驾驶员,车开到那个同学那里停下,驾驶员就要说出这个同学进步大的地方,然后又这个同学接着开。”

2、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

3、学生开始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教师进行小结。(启发学生进行互评)

三、小小作家

1、读一读教材上的格言。

2、学生自由谈感受

3、尝试自己设计一条格言送给自己。

4、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我进步 我快乐

教学过程:

一、活动论坛

1、创设情境,呈现活动主题(出示图片文字,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活动)看一看:教材上的日记和同学说的话。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是笑容满面? 议一议:你做过这些事吗?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2、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二、开心大转盘

1、开心转盘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且示范表演。述说自己在那些进步中获取到快乐,然后是下一个同学接上,并说明为什么开心。

2、学生游戏开始

3、游戏结束,教师注意小结。

三、我当小作家

1、教师提出建议:每个同学都将树立自己的进步既快乐,在你的成长历程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建立我们的成长档案吧。

2、讨论并制定成长档案方式。教师机李学生尝试自己讨论、制定成长档案,提

出自己想做、想表达的事,帮助学生作出决定。

3、学生自己试着写出成长档案。

四、课后延

鼓励学生坚持定期记录成长档案。

2.有规律地生活

活动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是有规律的。

2、知道有规律生活的好出。

3、养成有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学生自己调查的资料等。学生分组调查几种植物的生长生活规律。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生活有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有什么变化?

2、交流资料、呈现主题

3、教师导入新课:有规律地生活

二、探究讨论(校内生活)

1、课件展示:学生早上有的正常到校、有的迟到;课间有的急着上厕所,有的玩到上课了这才想起上厕所……

2、议一议:这些小朋友谁的生活有规律?谁的生活没有规律?

3、看教材第60、61页的内容。

4、议一议:这个小朋友的生活有规律吗?

三、继续探讨、周末怎样过

1、集体交流相互学习,自己还有哪些好的生活规律。

2、模拟表演:教材第62页的内容。

3、议一议:他们做得怎么样?

4、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度过双休日的?哪些是有规律的好习惯?哪些是没有规律的坏习惯?今后该怎样做?

四、活动总结,加深认识

1、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生长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也应该有规律地生活,早起早睡,坚持锻炼身体,俺是数学不迟到,课前做好深刻的准备等。

第二课时

有规律 好处多

一、复习导入: 怎样做才是有规律地生活?

二、创设情境、研究探讨 场景一:

1、课件展示:《小胖的烦恼》晚上睡觉前爱吃糖,偷懒不刷牙,经常牙疼。

2、金点子:怎样帮小胖解除烦恼?

3、总结:早晚刷牙、少吃甜食。

场景二:小明晚上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导致视力下降,白天上课精力不足,成绩下降,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1、议一议:他为什么烦恼?

2、金点子:怎样帮小明解除烦恼?

3、注意用眼卫生、按时作息、保持精力。场景三:有规律地生活

1、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2、课余时间练特长、丰富课余生活。

3、物归原处、生活有秩序。

4、说一说:有规律地生活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三、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臵作业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编排出一周的作息时间表。

3.为了更大的进步

活动目标:

1、为了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学生应该更充分地了解自己,不但要认识自己的优点,还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2、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并知道应怎样改正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学生自己调查的资料等。学生分组调查几种植物的生长生活规律。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啄木鸟在行动

一、游戏导入新课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比赛算术、简笔画、韵律操)

2、公布比赛结果,给优胜队发奖。

3、各小队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对失利的原因。

4、教师总结:为了我们有更大的进步,让我们来找依照自己的缺点。

二、啄木鸟在行动

1、小朋友,你们原作目光敏锐、知错就改的啄木鸟医生吗?

2、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

3、朗诵儿歌:啄木鸟本领高。

4、按照四个学习小组的分配来找同学们身上的缺点。

5、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在学校出现的缺点记在家庭中存在的缺点。

三、照镜子

1、对照自己找一找:你的身上存在哪些缺点?

2、说一说:今后应该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二课时

我努力我进步

一、讨论交流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写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并在小组交流。

2、小组讨论应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拜师活动

1、拿出卡纸、自己设计拜师卡。

2、确定小老师、填写拜师卡。(注意写清向小老师学习哪些地方)

三、制定计划书

自己快要升入三年级了,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请你写出改正自己缺点的计划书。

计划书写好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

天河区石牌小学邱子鹰

教材分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三个主题。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教学内容也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这节活动课是要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让他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懂得如何与动物友好的相处,有意识的做到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备课思路:

1.以奥运吉祥物福娃引线,通过猜猜小动物、认识小动物、观察小动物、介绍小动物、关爱小动物五个活动,使学生主动认识、了解动物朋友,激发学习的热情。

2.利用白板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创设各种情境,用行动去帮助动物,从内心真正体验。

3.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喜欢的小动物,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4.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交流,实现情感调动,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主动向人们宣传动物知识,发动全民爱动物。

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知识了解甚少,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对动物们好。因此,本主题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并爱护动物,和动物交上真正的朋友。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动物思维导图等。

2.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3.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

4.亲亲小动物活动。

活动形式:

游戏(猜动物谜语、帮动物找家)、师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唱拍手歌、亲亲小动物活动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和动物们亲密接触,增进学生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2.丰富儿童关于动物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动物喜爱的情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活动中增进对动物的情感,从而自发去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猜猜小动物(3分钟)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老师带来了几个动物谜语,比比谁的脑筋转得快!(四名学生猜谜语)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把老师的谜语都猜出来了!这四种小动物荣幸的成为了今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把祝福送到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座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福娃吗?小组长快把他们邀请到自己的小组吧!(小组长邀请小福娃,并介绍以福娃命名的小组)

3.师:一直以来,动物就是我们的好邻居,好伙伴,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课件出示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主题——我和动物交朋友!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识小动物(3分钟)

1.师:福娃带着各种各类的动物朋友向我们走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大世界。请各小组把它们介绍出场。(课件:福娃带着不同种类的动物)

2.5个小组长操作白板和小组组员合作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

3.师:在动物世界里,大家认识了哪些动物?

三、观察小动物(6分钟)

1.师:刚才,福娃带领我们到动物世界畅游,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与我们朝夕相处。上一节课,我们都把自己的小动物带来了,进行了亲亲动物的游戏,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当天的快乐时光吧!(课件:亲亲动物的录像片段)

2.学生观看亲亲动物的录像片段。

3.从录像中,大家看到自己的动物朋友了吗?在亲亲动物的游戏中,大家对小动物进行了细心的观察,谁愿意来说说?

四、介绍小动物(18分钟)

1.师:小朋友对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观察得真仔细!上课前,小朋友们都收集了资料,并用思维导图简单地分析自己喜欢的动物。从小朋友的作品中,老师发现有一张介绍猫的思维导图(课件:猫的思维导图),是哪位小朋友的作品?老师也很喜欢猫,你愿意和老师一起为大家介绍吗?

2.师生共同介绍猫的思维导图。师:你为什么怎么喜欢猫?

3.师:还有谁愿意为大家展示?小朋友们真爱学习!我们先跟身边的小朋友交流,待会,我们请出讨论得最热烈的小组上台为大家展示,好吗?

4.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动物思维导图。

5.组长操作白板,5个小组分别合作介绍小动物(贝贝组介绍海洋动物之最的思维导图;晶晶组介绍大熊猫的思维导图;欢欢组介绍青蛙生长过程的流程图;

迎迎组介绍小兔的思维导图;妮妮组介绍画眉鸟的思维导图)

6.师:小朋友对动物的了解比老师还要多,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小朋友都非常喜爱动物。谁还知道,和动物在一起,既要玩得开心,又要保护自己,应该怎样做?

7.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同样,动物也需要我们去保护,我们小朋友也要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它们。(课件:五种小动物,五个生活环境)假如,这几只动物迷路了,谁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8.学生玩游戏:找动物生活的地方。

.五、关爱小动物(10分钟)

1.师:小朋友顺利的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保护动物方面,你们不但会说,还会付诸行动。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人这样对待动物,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课件:四幅图判断对错)请大家先跟身边的小朋友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四名学生到白板判断对错再汇报。

3.师:小朋友们懂得怎样关爱动物,真能干!但是,我们身边有些人仍然需要我们提醒,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提醒他们呢?

4.(课件:小福娃和奥运五环图并配音乐)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是爱护动物的小天使,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快把我们的心愿写在爱心卡上,放到奥运五环里,让福娃把我们的爱心带到北京,带到全世界,让大家都知道: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5.学生在爱心卡上写话,再分组贴在奥运五环里。

6.师总结:看,奥运五环变成了奥运爱心环,它不仅连接全世界人民爱体育的心,还连接了我们爱动物的心。让我们把心愿再来读一遍: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7.师:关爱动物,珍爱生命。让我们把对动物的爱,对生命的爱融入到歌声中!找到好朋友共唱动物拍手歌。

8.师生共唱动物拍手歌,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我和动物交朋友

小福娃欢欢图奥运五环图

(奥运五环内有五个动物爱心卡)

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反思: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三个主题。上了这一课后,对于自己的教学我作了一些反思,我觉得自己在上这一课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一、用心寻找课堂中感动的细节,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节课我充分体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生活性特征,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猜猜小动物这个环节中,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精心设计出四种动物谜语熊猫、羊、鱼和鸟,引出今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五个学习小组以福娃命名。在明理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让学生谈感受,如在看到“小女孩放飞小鸟”的画面时,教师抓住了这一现象,再次让学生体验:当可爱的小鸟飞走时,其实它在对你说话,它会对你说什么呀?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回答的兴趣,学生也很快能体验到小鸟对大家的感谢的话语,想和大家交朋友的心情,让学生的心和小小的鸟更贴近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对话,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亲身感受,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动物朋友的快乐。

在本节课,我利用学生与动物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唤发出“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真实生活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乐趣。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通过这种活动,教材的范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以学生为本落到了实处,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精神。首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对教材内容的重点确定为从学生身边的小动物出发,通过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使学生明确要和动物成为真正的朋友,一定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把“爱”的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每个小组和小动物亲密接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在和动物的交往中去感受、去体验,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对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三、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扩大了教学的容量,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可爱。而且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课前,让学生从家里带回小动物到学校的生物园,就是让小动物走进课堂,让孩子在与真实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与动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本环节中老师用数码相机及时记录下学生与动物亲密接触过程的画面,让学生在阐述画面的过程中交流,由此唤发出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共鸣,从而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通过这种对话,让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体现。

四、课内外结合,利用思维导图,引发思考。《我和动物交朋友》的课堂教 学前,老师能充分发挥校课题:《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思维导图学科应用研究》作用,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介绍小宠物的生活习性,喂养方式,也可以介绍一些有关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让学生能够开展小小探究性的学习,有目的的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有关知识。因为有的是学生家中自己喂养的小宠物,所以更有兴趣带到课堂中来展示给大家看,看到学生能够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小宠物,教师表扬孩子能够关心自己的周围世界的这种探究精神。同时,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学会用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去介绍喜欢的动物,从而自发去热爱、保护动物。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三级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部分内容,均为2课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1.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家乡山和水——2课时

第2课——家乡的物产多又多——1课时

第3课——我家门前心事多——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大地妈妈——2课时

第2课——美化家园——2课时

第3课——花草树木天偷笑——2课时

第4课——我和动物交朋友——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鲜艳的红领巾——2课时

第2课——红领巾胸前票——3课时

第3课——快乐的“六·一”——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暑假生活我安排——2课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4

一、课程特点: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7课时

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 9课时

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 9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 7课时

复习、考试4课时

总计:36课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本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班集体,共三课。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共三课。第三单元:纸和环保,共三课。第四单元:奇妙的光,共三课。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共三课。

二、教学目标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7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4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班集体”

7课时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7课时第三单元“纸和环保”

7课时第四单元“奇妙的光”

7课时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6课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91个学生,其中男生57人,女生34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不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

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

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二(3)班已经打过一个学期的交道,对学生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学生活泼可爱,上进心、求知欲、对生活、学习兴趣都充满了激情,学生的主题作用能充分发挥,学习比较投入,师生配合默契,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加强培养,共同形成和谐、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有如下特点:

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提示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有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5、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注重了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衔接,注意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配合。

三、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会等有关的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6、教学活动形式:

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项建兰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91个学生,其中男生57人,女生34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不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教学难点: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

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

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

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下载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爱心献给你》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下)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

    2014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杜泽莲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