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22: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第一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人心向背》向观众展示了两个面: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壮士断腕反腐败的一面,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另一个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自甘堕落的贪腐官员的一面。对于第一集你有何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时播出,昨晚播出了第一集《人心向背》。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二: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当晚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其中有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这部大型专题片才刚刚开播,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众所不知的高官贪腐细节。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曝光的若干细节就足以令人瞠目: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周本顺独占一座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军区招待所,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豪宅”里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另一个贪官白恩培,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贵重物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其中不乏价值千万的翡翠手镯,仅清理这些东西就用了十几天时间。

有句颇富哲理的俗语“细节决定成败”,足见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惩治贪腐的过程中,公众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罪罚、不见细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争中存在“讳疾忌医”的心理。

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反腐中见真章、动真格,在一些部门及官员中曾经比较广泛存在的“讳疾忌医”心病也大为好转。记得几年前,在这场反腐风暴刚拉开帷幕之际,很多人不相信会有省部级官员成批落马,更不信***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真的会被查办。之所以不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认为“封疆大吏”或正国级官员理应是普通党员的榜样,法办这些腐败高官有可能“破坏”党的形象。几年来,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工作,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中央反腐敢于揭丑,“铁帽子王”之类的各种神话不断被打破,反腐败得民心顺民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一些人“讳疾忌医”的心病自然也逐步痊愈。

此次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如果说,中央严惩***、白恩培、周本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四年来,中央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见并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同时,《永远在路上》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包括白恩培、周本顺在内,许多落马贪官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渐步入高位。电视片中披露的细节,向观众更向官员们展示了这些高官是如何从痛恨贪官,到最后变成贪官并身陷囹圄的过程。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助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已成为社会共识,警钟长鸣,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三:

乱世用重典,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当一个执政党的腐败分子呈“萤火闪烁”之时,除了扑灭他,别无他法,因为不扑灭,就可能亡党亡国。***、徐才厚、令计划、郭佰雄、苏荣、白思培、周本顺、蒋洁敏......,至今,被打的老虎有150多个,这些官员曾经权倾一时,玩权钱色于鼓掌之间的人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腐败没有“软着陆”,只有“硬手铐”。

《人心向背》向观众展示了两个面: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壮士断腕反腐败的一面,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另一个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自甘堕落的贪腐官员的一面。人生没有后悔药,但他们能反思自己,也算是为后来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么多贪官落马,有的被判处死缓,有的无期,有的十多年。今天看到他们流下悔恨的眼泪,留下对党对人民的愧疚。但是,一切都晚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手握大权,何不自尊自重?

剖析贪官堕落之路,不难看出,金钱诱惑、道德沦丧、信仰缺失是他们党性蜕变的主要因素。为什么官至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达到了人生仕途巅峰之时却灵魂坠落到谷底呢?甚至人格人品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了呢?长期监督缺失或者监督有名无实是根本原因。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不仅是对普通人说的,高官也不例外!所以,实施有效监督,合理分配权力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有第二个***,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周本顺。遏制权力过度集中,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行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素。

《人心向背》的反响是强烈的。平时只是零星地看报道,了解反腐败新闻,今天把这些4年来的成果集中起来,观看之后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触动:那就是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扫清前进道路上腐败分子的决心!再大的老虎,只要违纪违法,都没有护身符,都只有一个结局:落马!看《永远在路上》,我感到大快人心,也增强信心!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遵章守纪,更加廉洁行政。

观看《人心向背》,颇感中央管党治党的磅礴气势。中央有决心,全党才有信心。中央有力度,全党才有进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长期净化党的肌体,党才会不忘初心、不变初心,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如期实现。

第二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

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情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誓。这样的宣誓真提气!

治国理政,人心为本。于国家,是人心向背;于个人,是口碑官声。古往今来,人心向背这笔账,算的人不少,结果却是各异。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崇廉戒奢,所以有大唐“贞观之治”;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所以有弱晋“八王之乱”。郑板桥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所以虽失其位而民怀之;和说“升斗小民、不过尔尔”,贪渎弄权,所以虽位极人臣却恶名难消。

这个道理,党中央和大部分党员看得很明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便贯穿始终。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用“靠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回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努力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这都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

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腐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总书记在片中已给出了答案。

应该说,大部分党员都能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但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专题片里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这样子的“公仆”,人民是绝不会和他们站在一起。

对党和党员干部,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人心一旦失去便很难再挽回。***、***、郭伯雄……一连串“老虎”的落马,让人既提气,又警醒。提气的是,党是动真格的!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风气改善有目共睹,令人拍手称快;警醒的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决不能放松。

正如片中所说,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不是一次选择就可一劳永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必须常抓不懈,“有腐必惩”,让人民看到党的决心和效果。人心向背这笔账,必须时时算,日日算,常算常新。唯有如此,才能增强人民对党的信心,才能担负起党的历史责任。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我盘腿功夫挺好。”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调研,走进贫困户老陶家,看老陶盘腿上了炕,自己也盘起了腿。这是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里的一个镜头,让人过目难忘。交谈间,总书记拿起半块儿馍馍放在嘴里咂摸,体验当地百姓生活的真实味道。在这,看不到领导,只看到亲人。盘腿一坐,温暖了百姓心头;嘴里一尝,尝出了百姓甘苦。

不搞浮皮潦草,不做雾里看花;放下架子,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总书记给全体党员干部上的生动一课。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这样的课总书记不止上了一次:出行不封路、不清场、不铺地毯、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总书记用持之以恒的行动为大家做了示范。

镜头又闪过这样一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场,主席台上没了绿植和鲜花,政治局委员和会议代表坐在一起。昔日,委员高坐主席台与其他代表拉开了距离。更有甚者,咨询会成了部署会,讨论会成了传达会。而现在,少了居高临下,没了界限分明。委员们台下一坐,拉近了同志距离,打开了工作新局面。

炕上一盘,台下一坐,“坐姿”里见出党风政风之变。“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践行中央八项规定,总书记率先垂范,政治局其他同志身体力行。承诺得有底气!行动得够扎实!

行是无言之师。党中央以上率下,带动全党风气逐步好转:官员架子小了,公款吃喝少了,高端白酒价格降了……一位清洁工说,他工作的小区有很多领导干部,以前逢年过节,垃圾箱堆满了礼盒和整箱整箱吃不完的水果,他自己吃水果不用花钱买。可他心里很鄙夷,恨不得戳这些人的脊梁骨。现在,礼盒少了,免费水果也没了,可他心里很提气,卫生清得很乐意。

但让人遗憾也让人痛心的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依旧不能理解党中央的良苦用心,对党中央的率先垂范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专题片讲述,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常跑到白云山品云座跟商人违规吃喝,甚至将公职人员叫到饭店,交派任务为老板做事。“那个大官经常来,他每次来我们都很反感。”服务员的抱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同在广东,总书记出行的中巴窗帘拉开,总书记不时透过窗子,向群众挥手;而万庆良经常光顾的品云座,占了白云山最好的观景位置,本属百姓的景色,成了少数人的私家领地。“围墙隔开的不只是景观,也隔开了党员干部和百姓的距离。”

近四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只要自上而下真抓实管、驰而不息,动真格、见真章,海晏河清的局面就一定能够到来。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专题片通过白培恩、周本顺、李春城等人落马后的自白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三篇: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湖泗所-朱天红

月26日中午1点至2点,我没有午休,一个人在值班室通过手机微信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

我看完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尤其是看到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在陈述自己的犯罪经历中,几度哽咽,最后落下认罪和悔罪的泪水,我当时也感动的落泪了,我落泪是因为看到这些位高权重的国家部级官员由于自己的贪婪和私欲,思想和行动上放纵了对自己和家人的约束,将党纪国法抛在了脑后,将中央的八项规定置之不顾,最后一步一步走上了贪污腐败的不归路。看到他们的悔过,我既愤怒不已,又为以党的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感到很欣慰,很感动。正如中央党校党建部叶子鹏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思想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永恒的课题,容不得丝毫放松。***、***、郭伯雄、徐才厚、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等,这一个个高官的落马,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我的迷失、思想的偏差,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位高权重的人一旦思想决堤,行动上便会一泄千里、溃不成军,最终导致政治生命及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所谓大道至简,然而如此简单的道理,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的落马高官们岂能不知?是外界的诱惑太重,还是自身的定力不够?答案应该一目了然。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对腐败分子而言绝不能将责任推给外部环境而对自己的责任避而不谈。市场经济大潮确实泥沙俱下,但不忘初心、廉洁自律、奋勇前行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不变追求。为什么那么多党员干部在花花世界、五光十色中能够坚若磐石、固守底线、挡住各种糖衣炮弹的侵袭而百毒不侵,为什么总有少数党员干部在权钱色的诱惑中弱不禁风、无法自持?战争年代,钢铁意志决定战争的胜利,和平建设年代,钢铁意志同样决定建设成败。而少数个别党员干部没倒在战争年代敌人的炮火中,却经不起和平时期权钱色的考验成为党的事业中的落伍者,极其可悲。

落马高官的蜕变,无不从思想的变化开始,而思想的变化,无不源于外部环境的诱惑。对共产党员来说,共产主义信仰是发自内心的,决不是空谈。极个别供奉神仙乞求保佑、疯狂占有金钱达到痴迷程度、生活作风糜烂纵欲无度者,一旦偏离了正确轨道,违背了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便如同堕入不归之路。

从好同志到阶下囚,落马高官的忏悔直达心灵深处,触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灵魂,所产生的震撼力、冲击力是巨大的。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警示片《永远在路上》,确实实现了预期效果。

我作为基层一名党员公安干警来说,自己头上的警徽就是正义的象征,更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秉公执法、依法办事,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威胁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低头,不怕得罪人,坚决同各种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正如总书记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第一集中所说:“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情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第四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2016年10月18日)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专题片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示。因为,这是民意所致、民心所向。每个人都期望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这关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效果怎么样,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

第五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樊有国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我局认真组织观看了系列专题片。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观看纪录片,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约束自己:

一、要在坚定政党理论中强信念。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今社会,时局复杂,各种不良思潮和腐败思想考验着我们。面对意识形态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始终以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我们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学习观看《永远在路上》纪实片,发现违纪违规现象就经常发生在自己身边,我们不能对“四风”抱有侥幸心理,财经系统的作风如何,事关党风政风,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作风建设稍有松懈,不仅会影响财经系统的声誉和形象。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自觉抵制“四风”侵蚀,才能担当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要在加强自己思想政治建设中固根本。我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不忘宗旨、不忘本色,在理想信念上铸魂固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三、要在增强责任意识中提能力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有敬业精神。不为外面精彩的世界所诱惑,力戒浮躁的人生状态,扎扎实实在本职岗位上奉献创造。其次要有乐业意识。要通过工作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而能否树立乐业意识,又取决于人的职业目标理想,“爱岗乐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此外,我们还要有勤业精业意识。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勤奋勤恳、认真负责、坚持不懈、执行规则。精业表现为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勤业精业既可创造社会价值,也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四、要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正风气

为此我们在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时,要始终把自己摆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评判权、监督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发现自身在作风上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下载《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据专题片的预告片介绍: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纪检干部观后感 2016年10月17 -25日,我观看了由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看到因贪污腐败、违反乱纪而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热映。大量再现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建党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如何......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今晚,我们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永远在路上》,主要看了第一集《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这两集主要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工管1307 xxx 在党支部的要求下,我观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这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