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3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

第一篇: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

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为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员工廉洁自律、奉公守纪,规范员工对外交往和经营活动中收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等的管理,维护本行的名誉和利益,防止个人谋取私利,参照国家《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结合本行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行所有员工(包括干部和普通员工)。第三条

管理原则

(一)上交登记原则

1.员工在公务交往和经营活动中不得接受或索取对方(与本行有合作关系或交易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各种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以下简称礼品、礼金)。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或无法退还的,应当登记并按规定上交。

2.总行员工上交的礼品、礼金全部上交;支行员工收受的礼品、礼金,统一上交到支行,礼品由支行负责管理,礼金(含各种代币券、卡)等必须上交总行管理。

员工一次性收到的土特产价值未超过500元的,由所在部门或支行负责人确定处理,可不用上交。

(二)双线管理原则

1.总行员工上交的礼品、礼金,由人力资源部和稽核部共同管理; 2.支行员工上交的礼品(除礼金外),由支行综合员和风险经理负责管理,总行稽核部定期检查。第四条

管理职责

(一)总行稽核部

1.负责受理总行员工收到的礼品、礼金和支行员工收到的礼金的上交,对未标明价值的礼品、礼金等进行价值认定,并造册登记;

2.负责将员工上交礼品、礼金登记后,按照本行财务管理规定移交总行人力资源部保管和处理;

3.负责对员工收受礼品、礼金行为的检查和监督;

4.定期组织召开廉洁自律管理工作会议,并通报接受礼品、礼金,查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情况;

5.负责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未按规定上缴人员按照本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罚。

(二)人力资源部职责

1.负责接受稽核部移交的员工礼品、礼金,并按照本行财务管理规定做好入账和保管;

2.定期与稽核部对保管的礼品、礼金进行清点,防止变质、变坏和损失;

3.负责对上缴的礼品、礼金的使用提出方案,报行长审批后用于本行经营活动;

4.礼品、礼金的使用应同时报稽核部销账,人力资源部的账实须与稽核部的登记账册保持一致,不一致的须查明原因,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三)支行风险经理职责

1.负责接受支行员工上交礼品、礼金,并对未标明价值的礼品、礼金等进行价值认定、造册登记; 2.负责将接受的礼品、礼金登记后,按照本办法规定移交支行综合员保管和处理;

3.负责对员工收受礼品、礼金行为的检查和监督,及时向总行稽核部报告;

4.定期组织召开支行廉洁自律管理工作会议,并通报接受礼品、礼金等情况。

(四)支行综合员职责

1.负责接受风险经理移交的员工礼品、礼金,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做好入账登记和保管;

2.定期与风险经理对保管的礼品进行清点,防止变质、变坏和损失;

3.负责对上缴的礼品的使用提出方案,报支行行长审批后用于本行经营活动;对上交的礼金报支行行长审核后,上交总行;

4.礼品、礼金的使用应同时报风险经理销账,综合员的账实须与风险经理的登记账册保持一致,不一致的须查明原因,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5.接受总行稽核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

登记和上交

第五条

员工收受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等,按如下规定进行登记和上交:

(一)收受的礼金以及各种代币券、卡,如购物卡、飞机票、加油卡、股票、旅游资格等,不论数额多少,一律按本办法规定登记并上交。

(二)收受的土特产按照本办法规定由各支行风险经理收齐后上交支行综合员。

第六条

受礼人在收到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等后,应填制《礼品礼金上交收据》(附件1),主动上交登记;因故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者,应在登记上交时说明理由。

第七条

受礼人在一个月内不登记、不上交或不如实登记上交的,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批评,情节严重且损害本行利益的作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八条 总行稽核部和人力资源部应确定专人兼职负责礼品、礼金的登记(附件2)、收缴、保管、处理和信息统计等工作。

第三章

保管和处理

第九条

严格管理上交的礼品、礼金,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账物相符,并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所有上交的礼品、礼金,一律由人力资源部(或支行综合员)专人管理和保管。

(二)上交的各类礼品,可兑现的,应上交总行稽核部转交总行人力资源部负责兑现,作营业外收入入账;无法兑现的由人力资源部用于行内经营活动。

(三)上交的礼品如需留在本行使用的,经行长(或支行行长)批准后,作为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资产管理使用。

(四)在使用礼品、礼金时,人力资源部(或支行综合员)应将其中一份使用支出凭证,交稽核部(或支行风险经理)销账。

第十条 对于主动上交礼品、礼金的员工,总行将定期通报表扬或奖励。

第四章 检查与通报

第十一条

稽核部定期对总行和支行员工收受礼品、礼金行为进行检查,定期与总行人力资源部和支行综合员核对收受情况。

第十二条

总行定期召开有关管理工作会议,通报全行收到礼品、礼金及处理等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总行制定,授权总行稽核部解释和修改。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1 《礼品礼金上交收据》 附件2 《礼金礼品上交登记表》

第二篇:银行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银行员工劳动纪律 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支行、机关各部室:

现将《银行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银行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修订)

某某某某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日

银行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劳动管理,严肃劳动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依据国家劳动法规及省联社干部员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管理对象为银行所有(除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离退休人员、内部退养人员外的)在岗在册员工,包括总行机关工作人员、借调及上挂锻炼员工、城区各支行在岗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制工勤人员。

第三条 银行员工考勤及休假的管理和考核由总行综合人教部组织实施,机关各部室及城区各支行负责落实。

第二章 正常工作日考勤

第四条 正常工作日系指每周一至周五以及因国家法定假日调整休息日而照常上班的周六、周日。

第五条 正常工作日作息时间由总行综合人教部按照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不同季节统一发布,城区各支行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违反总行统一作息时间规定,又能改善服务、确保正常营业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作息时间。

第六条 全行均实行考勤登记制度,考勤登记表由总行综合人教部统一制定并下发。每个工作日分上、下午的出勤情况进行登记,登记事项包括到岗时间、迟到、早退、旷工、事假、病假等。

第七条 城区各支行考勤登记实行专人专责,考勤登记必须全面、真实、有效。总行机关部室人员考勤统一由各部室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

第八条 总行综合人教部每月对全行考勤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各单位考勤登记表由单位负责人审查签字后,于次月3日前报综合人教部。

第九条 考勤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员工基本薪酬与考勤结果挂钩,凡员工出现迟到、早退、旷工及超假不归等情况,要扣除相应比例的薪酬工资。

第十条 总行综合人教部不定期到各单位检查劳动纪律执行情况,并对各单位考勤登记进行监督。

第三章 休息日及节假日考勤

第十一条 员工在国家法定休息日及节假日原则上不进行考勤,但下列机构及人员在休息日、节假日视同正常工作日进行考勤:

1、各营业网点在休息日、节假日照常开门营业,营业人员按正常工作日考勤;

2、总行机关运营管理部、视频监控中心和信息科技部门在休息日、节假日必须安排人员值班,值班人员按正常工作日考勤;

3、遇重大工作任务,经组织单位通知要求相关人员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正常上班的,上班人员均按正常工作日考勤。

第十二条 员工在休息日需要加班并经批准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确需加班或必须正常上班的,原则上安排补休,或按规定发给加班工资。

第十三条 总行机关部室负责人、各支行负责人在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

第四章 员工请假管理

第十四条 所有病(事)假、婚丧产假及年休假都必须出具书面请假手续,逐级按权限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十五条 病(事)假批准权限:

1、机关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病(事)假1天(含)以内,由分管领导批准,1天以上由董事长批准;

2、机关各部室一般工作人员病(事)假半天的,由部室负责人批准,1天以上由分管领导批准;

3、支行主要负责人病(事)假1天以内的,由总行分管劳动人事工作领导批准;1天以上必须报董事长审批;

4、支行其他工作人员病(事)假半天的,由支行负责人批准,1天以上的,报综合人教部备案并由分管劳动人事工作领导审批;

5、员工请事假原则上一次不得超过5天,内累计事假超过10天继续请假的,一律由董事长审批,一年内请事假不得超过5次。员工请病(事)假应出具书面请假条,待审批人签字同意后方可休假。同时,员工请病假,应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诊断证明书,并由主治医生签署意见(重症急诊住院的除外),员工休假期间应在考勤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第十六条 所有事假一律按每半天50元、每天100元的标准扣发其绩效,所有病假均按半天40元、每天80元的标准扣发其绩效,同时按日均标准扣发事(病)假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及相关津贴待遇。当月累计请病(事)假10天以上者,扣除当月绩效工资,同时按日均标准扣发事(病)假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及相关津贴待遇。

第十七条 婚、产、丧假管理

(一)婚假

按法定年龄结婚(含再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婚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产假

1、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女职工给予产假128天。产假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2、难产女员工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3、女员工怀孕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产假。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给予15天产假,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42天产假;

4、女员工在产假(正常生育、难产、流产)期间,不计发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照发,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参加晋级、评奖;计划外或意外怀孕且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生产的,除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外,不享受以上产假待遇,生产期间停发一切工资福利待遇。

(三)丧假

1、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3天丧假;

2、员工的非直系亲属(岳父母、公公婆婆、兄弟姐妹)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给予1-3天丧假;

3、员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员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批准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员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员工自理。

第十八条 凡因客观原因无法参加总行组织的会议及各类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会议主持人或相关活动组织部门分管领导请假,无

故迟到、早退、脱岗、旷工情况按绩效考核办法规定扣除相应绩效或考核分值。

第五章 年休假管理

第十九条 我行依照国家及省联社有关规定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年休假假期如下:

参加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每年5天假期;参加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10天假期;参加工作满 20年以上的,每年15天假期。国家法定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不享受带薪年休假:

1、本请事假天数累计超过本人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2、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

3、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

4、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第二十一条 年休假时间一般在一个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不跨安排。

第二十二条 年休假期间工资福利等照发。第二十三条 年休假的审批

1、总行机关部室负责人、支行负责人由董事长批准,机关部室其他工作人员由分管人事部门领导批准,并报综合人教部备案;

2、支行其他员工由支行主要负责人批准,报综合人教部备案,并报分管人事部门领导审批;

3、休假应由本人填写休假申请表,经审批人签字批准后,报总行综合人教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年休假要有计划执行,根据每个的具体工作情况,年初由综合人教部提出休假意见,机关部室、基层支行在确保

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统筹安排。

第六章 劳动纪律

第二十五条 正常工作日(含假期值班,下同),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并自觉配合考勤登记,严禁迟到、早退、非因公中途外出、旷工等现象,并时刻注意安全,确保自身上下班途中的安全。

第二十六条 总行机关工作人员、基层支行临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严禁聊天、相互串门、上网(工作需要除外)、办理私事或进行娱乐活动。

第二十七条 基层支行客户经理在工作时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利用收贷、揽存时间抹牌赌博、旅游休闲或进行其它娱乐活动。

第二十八条 全行所有工作人员中餐不得饮酒;任何情况都严禁酒后驾车,特殊岗位人员如驾驶员、守库值班人员、专职保卫人员等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内不得饮酒。

第七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考勤登记制度,凡发现考勤登记不真实或越权准假的,对责任人和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处罚款500元。

第三十条 因迟到、早退、脱岗或其它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导致客户投诉、严重影响工作质量的,按绩效考核办法规定扣除相应绩效或考核分值,一年内因考勤违纪或被扣发绩效3次的,取消个人和所在单位评先资格。

第三十一条 迟到或早退累计3次,视同旷工1天;迟到或早退1个小时以上,按旷工1天处理;脱岗一次视同旷工1天。员工旷工按每次按当月绩效考核5分的标准扣发相应的绩效工资,脱岗 的除扣发工资外,同时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连续旷工超过15天(含)或一年内累计超过25天(含)者,按国家劳动法规规定予以辞退。

第三十三条 对拒不服从工作安排,严重违反单位有关规章制度,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给单位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泄露单位内部和有业务关系客户的商业机密,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据省联社干部员工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银行负责解释,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内部发送:行领导。

某某某某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日印发

第三篇:银行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银行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培训组织体系......................................................................2 第三章培训课程体系......................................................................5 第四章培训师资体系......................................................................6 第五章培训支持体系......................................................................7 第六章教育经费..............................................................................8 第七章培训流程............................................................................12 第八章资格证管理........................................................................14 第九章教育培训奖励....................................................................16 第十章附则....................................................................................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知识技能,并影响其积极的工作态度,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训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总行统筹、分级负责、分类分层次实施:总行培训部整体统筹全行的培训工作,根据统筹安排,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分类、分层次实施培训。

(二)全员受训、全面覆盖、整体提高:培训的组织力求覆盖面涵盖全体员工、全行各层次、各业务条线,以达到整体提高的培训目的。

(三)助推业务、提升能力、树立积极工作态度:以促进业务发展、提升全行员工知识与技能为重点,结合树立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针对本行业务发展重点,组织、安排全行培训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在岗员工(仅含合同制及派遣员工,不含外包岗位员工)。

第二章培训组织体系

第四条本行培训组织体系由总行培训部、总行各部门及各分支机构各自培训职责所组成。本行建立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

类培训、分层次实施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总行统筹规划全行整体的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组织本行管理层人员、总行员工的教育培训以及全行性质的综合性培训、专业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和出国(境)培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集中组织的学历(学位)教育、资格考试培训班,由总行集中管理;各分支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支行教育培训工作。各部门培训工作职责随本行组织架构的调整而做相应调整。

第五条 总行培训部承担以下培训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立健全本行培训体系,制定和实施培训工作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

(二)负责制定本行培训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流程。

(三)负责培训费用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控制。

(四)负责收集本行各级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管理。

(五)牵头全行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训后评价。

(六)负责课程研发与内、外部讲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及管理。

(七)负责内外部培训资源的建设管理工作。

(八)负责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搭建各岗位学习地图;负责培训中心及企业大学的搭建和实施工作。

(九)负责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推进学习型文化的建设工作。

第六条总行各部门承担以下培训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员工实际能力素质与岗位能力需求差异进行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挖掘本部门管理条线的岗位培训需求;

(二)收集培训需求,并送审管理条线的培训需求及预算,依据总行核定的培训预算、培训规划与总行培训部共同制定本条线员工的业务培训计划;

(三)组织实施本条线的业务培训,并负责培训考核工作;

(四)负责编写或选用相关培训教材;

(五)负责培养并选派条线专业内训师;

(六)对本条线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结;

(七)对培训中形成的资料报总行培训部备案。第七条各分支机构承担以下培训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员工实际能力素质与岗位能力需求差异进行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挖掘本单位员工的岗位培训需求;

(二)负责收集本单位的培训需求,并报总行培训部审批。垂直管理的业务条线、部门须将培训需求上报总行垂直管理部门集中上报,不在支行申报;

(三)依据总行核定的培训预算及培训项目,负责组织本机构员工的培训及考核工作;

(四)负责做好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落实跟岗、轮岗

培训事宜;

(五)负责选派员工参加总行或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

(六)负责建立本级机构员工的培训档案;

(七)负责培养并建立本级机构的兼职内训师队伍;

(八)对本级机构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并报总行培训部备案;

(九)负责总行交办的其他培训工作任务。

第八条教育培训纪律:本行应为员工安排培训时间、提供培训机会,支持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培训工作安排,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员工必须参加本行组织的岗位培训,非因疾病、单位工作安排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应当参加的培训。如确有原因需请假的,通过OA流程报总行培训部审批。参训员工不遵守培训课堂纪律的,按本行相关管理办法处理。

第三章培训课程体系

第九条本行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岗位学习地图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培训、专业资格培训、外派培训、出国(境)培训、其他技能培训等。

第十条岗位学习地图培训是指根据员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绘制的学习路径地图,按照入职培训、进阶培训、提高培训三个

阶段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十一条学历(学位)教育培训、专业资格培训:本行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研究生(含)以上的学历或硕士(含)以上的学位教育、与岗位工作有关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培训前经事前审批并取得证书的可以予以奖励,培训前未经审批的不予奖励;资格证管理按岗位相关度分为基本上岗资格证、重要紧缺资格证和一般资格证,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二条外派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本行可选派管理人员、优秀员工参加外派培训。员工参加外派培训采用单位选派、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办法。

第十三条出国(境)培训:公派出国(境)培训,按照本行员工因公出国(境)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其他技能培训是指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以上培训板块中未包含的技能培训内容。

第十五条本行集中组织学历(学位)教育、资格考试的培训班、外派培训及出国(境)培训由总行培训部归口管理。擅自组织或未经审核批准的不得报销、奖励。

第四章培训师资体系

第十六条培训师资体系包括内训师(专职类内训师、兼职类

内训师)和外部培训机构师资。

第十七条内部培训师(专职类内训师、兼职类内训师)由本行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兼任,具体管理按照本行内部培训师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外部培训机构师资是指通过本行聘请的外部培训机构或授课讲师。各业务部门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就某一项目、某一课题等推荐外部培训机构师资,培训部门对培训机构师资进行集中评估,建立并更新外部培训机构库,按照本行采购流程选定外部培训机构师资,其课酬根据培训预算及采购结果确定,在培训后通过培训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续聘。

第十九条 外部培训机构管理:我行对培训机构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核心课程、机构师资情况以及与我行历史合作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对符合我行业务需求的机构纳入培训机构库管理

第五章培训支持体系

第二十条培训支持体系包括网络培训学院、模拟操作系统、培训教材、培训设施设备、教育经费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按照本办法第六章执行。

第二十一条网络培训学院:通过网络培训学院为全员提供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培训数据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二条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与本行业务经营直接相关的各类业务模拟操作系统,通过业务模拟操作系统的应用提升员工岗位技能。由相关业务部门及总行科技信息部统筹维护、管理。

第二十三条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包括课件、讲义、图书、录音、视频、录像等形式的实物和电子版本,是本行的重要档案和知识产权,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内部教材由总行培训部及各业务部门共同开发并与本行相关机构、人员共享;外部培训教材:本行聘请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外部培训机构应提供教材,教材由培训部门归档管理;本行员工参加外部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或返回本行1周内将相关培训资料交培训部门归档。

第二十四条 培训设施设备: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购置依照“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原则,由总行行政事务部统筹、维护和管理。

第六章教育经费

第二十五条 教育经费实行统一筹措、集中管理、统筹安排、预算、专款专用、使用审批管理。

第二十六条 教育经费预算由计提预算及使用预算两部分组成,按总额控制,按月编制。各一级支行、总行各部

门要编制次年培训项目预算(教育经费使用预算)交总行培训部审核。计提预算根据预算的工资因素测算编制,全行教育经费按全体员工工资总额的2.5%按计提,根据培训计划,由总行培训部会同总行财务会计部确定总行及分支机构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如果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不敷需要,需开支的项目报本行审批,经审批同意后予以开支,以保证培训实际需要。教育经费的结余资金可结转以后使用;使用预算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预算经本行审定后一般不得调整。

第二十七条 教育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仅限于列支如下范围:

(一)本行员工岗位学习地图培训、学历或学位教育培训、专业资格培训、外派培训、出国(境)培训、其他技能培训等的相关费用;

(二)本行内、外部培训机构师资的课酬;

(三)本行各类培训教材、培训设施设备、网络培训学院等培训支持体系的购置、使用、运转费用;

(四)培训需求调研、组织、实施、评估以及档案管理等培训流程体系相关费用;

(五)培训相关差旅费用,包括住宿费、交通费、餐费等。

第二十八条 教育经费的使用审批管理:教育经费使用实行分级审批,由总行培训部归口管理。对纳入预算的教育经费开支在使用前要编制财务项目审批表,履行审批程序,不在培训预算中的项目不得任意开展,须经需求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培训部门负责人及培训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总行培训部是教育经费的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实施和控制。各一级支行要将实施情况每年向总行培训部报备。

第二十九条 教育经费审批权限:单笔2万元以下的教育经费开支由各分支机构自行审批;单项、单笔2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的教育经费开支,培训项目由总行培训部审批后,培训费用按相关财务支出审批流程审批;单项、单笔5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的教育经费开支,须报总行培训分(协)管领导审批后,按相关财务支出审批流程审批;单项、单笔20万元(含)以上的教育经费开支,由总行财务审批委员会审批。

第三十条本行集中组织学历(学位)教育、资格考试的培训班及外派培训、出国(境)培训,在培训前必须经所在部门、分管领导和培训分(协)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按相关财务支出审批流程审批,对事前未经审批的上述培训,一律不得在教育经费中列支。

员工参训须使用《员工教育培训审批表》;审批部门按员工

管理权限分级登记员工的个人费用台账,并定期上报总行人力资源部、培训部。

上述培训单人费用超过1万元(含)的,员工须于培训前与本行签订《培训协议书》相应延长服务期;员工业余参加本行业务相关的学习,培训费用超过1万元(含),且自愿于培训前与本行签订《培训协议书》延长服务期;员工参加与岗位相关的学历或学位资格证书考试,经事前审批,可凭发票按相应的上限标准进行奖励;员工业余参加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学历或学位教育,经事前审批,取得相应学历或学位可凭发票对相关培训费用按照相应的上限标准进行奖励;由本行集中支付的外派培训、集中办班培训等取得证书的不再另行奖励。

第三十一条《培训协议书》的签订:员工参加学历或学位教育、资格考试的培训班及外派培训、出国(境)培训的,单人培训费用或奖励的当年(自然)累计达到1万元(含)以上的,根据费用金额签订《培训协议书》,相应约定延长服务期:

(一)当年累计金额1万元(含)以上、5万元(含)以下的,约定延长服务期3年;

(二)当年累计金额5万元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约定延长服务期5年;

(三)当年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上的,延长服务期8年。

累计金额以提交申请时的金额计算,本行实际支付的金额不得超过申请金额。《培训协议书》约定服务期限、保密协议和违约赔偿等相关事项,作为劳动合同的专项补充协议,按员工管理权限分级签订,实行分级管理,《培训协议书》纳入总行培训部网络培训学习管理系统,《培训协议书》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原件由总行人力资源部归档,一份原件由员工留存。

第三十二条集中办班、外派培训的费用支付应按照《培训协议书》的约定,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一周内汇总填写明细,连同录取通知单或邀请函、员工教育培训审批表、本行选派名单、考试考核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等由总行培训部审核后办理支付手续,相关资料送培训部归档。受训员工在返回本行后,其学习资料有义务在全行分享,且有义务将所学内容,在本行安排下向有关人员讲授。计划外的外派培训仅限于监管部门(人民银行、银监系统、银行同业协会、中国银联、政府相关部门及条线工作主管部门)发文并组织的培训。

第七章培训流程

第三十三条 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需求由各分支机构、总行各部门提出,培训需求分析可为培训课程设计、开发或培训计划制定提供初始依据。

第三十四条 培训预算送审:各分支机构、总行各部门,依据本行当年的培训重点及业务需求,制定本单位培训项目及费用预算,并统一向总行培训部送审培训预算,依据审核结果制定具体培训方案。

第三十五条培训计划实施及监督:总行培训部、各分支机构、总行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同时,总行培训部负责对培训计划的监督管理。培训实施原则上依据本行批准的培训计划进行,需要调整的应书面说明变更原因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向培训部提出申请,经分管领导批准;培训实施单位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纸质或电子文档、PPT讲义、录音、视频等培训过程资料,并交由培训部建立培训档案。

第三十六条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实施单位应通过培训评估提高培训效果,征询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安排、培训师的意见,以改进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学员原则上应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学员应将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中;总行培训部对培训效果加以评估、汇总,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

第三十七条培训档案管理:培训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总行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形成的培训档案,经组织人员整理后报同级培训部门进行分类归档;培训部门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

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供考核、上岗、转岗、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分配等参考。培训档案分为培训项目档案、阶段性工作档案。培训项目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资料:培训通知(含课程表)、签到表、学员手册、培训评估表,《培训档案归档材料清单目录》;阶段性培训档案包括:《培训总结表》、培训简报、培训总结。各分支机构每半年向总行培训部报备培训项目档案,至少应包含培训方案、签到表、考试成绩汇总表、培训现场照片,同时报备《培训总结表》。

第八章资格证管理

第三十八条 适用本办法的资格证书仅限于与本行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各类资格证的种类将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和更新,新增加或变更类别的资格证书,须经业务管理部门和培训部门分管领导共同确认;

第三十九条 资格证书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按业务相关度分为基本上岗资格证、重要紧缺资格证和一般资格证。

(一)基本上岗资格证:是指监督管理部门或本行统一要求的从事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属于从事相应岗位必须取得的资格证书,基本上岗资格证涉及的各岗位员工实行执证上岗管理,相关岗位员工须在三个考试期间内取得规定的资格证,未

取得基本上岗资格证的不得从事相应岗位。

(二)重要紧缺资格证:是指与本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且人才紧缺的资格证,在岗位人员总量20%内的重要紧缺资格证实行优先鼓励制度。

(三)一般资格证:是指除上述两类资格证之外的,与本行业务工作有关,但不属于本行重要业务,或目前人员不紧缺的资格证,此类资格证不做特殊要求,由员工自主学习并取得相应资格证。

第四十条 对各类执证人员实行总量监管制度。

各分支机构及各业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执证资格计划,统筹安排辖内员工考取各类资格证,并报备总行培训部。各分支机构及各业务部门涉及的各类基本上岗资格证、重要紧缺资格证的执证人数,应达到要求数量。

(一)各分支机构、总行各部门作为所辖岗位的管理机构,必须强化基本上岗资格的总量监督管理。为确保业务工作的开展、适应监管部门的要求,各分支机构、各业务部门基本上岗资格证涉及的岗位人员应达到在岗位人员总量的100%。

(二)各分支机构及总行相关部门的重要紧缺资格证应达到岗位人员总量的20%。

(三)鼓励员工积极考取一般资格证,一般资格证的执证人数不作强制监管。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涉及各类资格证书,由员工自行参加相关学习、考试,本行不集中组织培训。

第九章教育培训奖励

第四十二条教育培训奖励包括学历(学位)教育奖励及资格考试奖励。在岗员工自费参加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研究生(含)以上学历或硕士(含)以上学位教育、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者,在满足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情况下,可申请教育培训奖励。教育培训奖励采取一次性奖励制度。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资格证书后对相关培训费用按本办法第四十四、四十五条的相应标准进行奖励。

第四十三条 在岗员工自费参加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研究生(含)以上学历或硕士(含)以上学位教育,根据员工所属层级,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提出申请:

(一)新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的入学资格,且经过事前审批的;

(二)提出申请的上考核等级为B级(含)以上(操作

层员工须考核等级须为A级),且近三年本行考核没有D或E等不合格或不称职的员工(若入行考核时间不足三的,须至少参加过一个考核,且考核等级无不合格或不称职);

(三)员工在申请当年以及学习期间,无纪律处分、组织处分的违规、违纪记录,或未在纪律处分、组织处分的处分期内(以责任追究委员会出具资料为依据);未处于淘汰观察期(淘汰观察期以人力资源部界定为依据)。

第四十四条 学历(学位)教育奖励标准如下:

(一)操作层员工可奖励最高不超过0.6万元(以考试报名、培训费用为准,下同);

(二)执行层员工可奖励最高不超过1.5万元;

(三)管理层员工可奖励最高不超过6万元;

(四)高级管理层员工可奖励最高不超过15万元。;

(五)学历(学位)教育奖励按进行总量控制,审批人数不超过本层级人员总量的8%。当年超过8%的申请人员,可在次年享有优先申请资格,但申请的上一年考核等级也必须为A或B级;

(六)员工申请学历(学位)教育奖励,培训前需填报《员工教育培训审批表》,经审批通过的,凭报名费、学费、考试费、书费等培训相关发票,按上述条款的核定上限金额进行奖励。发

票金额不足上限金额的,按发票金额支付。

第四十五条 资格考试奖励标准:员工取得相应资格证,按如下标准进行奖励:

(一)基本上岗资格证:相应岗位员工获得的基本上岗资格证数量超过规定数量标准的,每多取得1个基本上岗资格证奖励100元。

(二)重要紧缺资格证:对业务发展急需的、且在岗位人员总量20%内的重要紧缺资格证实行优先鼓励制度,经事前审批,获得相关证书者,凭报名、考试、书费发票可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现金奖励,(除国家规定要求相关培训课时方可报名外,资格证的培训辅导费不得申请奖励);在超过20%的优先鼓励比例以后取得证书者,最高奖励2000元,实际发生费用不足2000元的按实际发生费用奖励。特殊岗位超过本办法优先鼓励比例的而进行非定额奖励的,须经总行分管人力资源的领导批准。

(三)一般资格证:

1、参加经济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计算机工程专业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初级证书者,奖励500元;取得中级证书者,奖励800元;取得高级证书者,奖励2000元;

2、参加与岗位工作相关的一般资格证考试并取得证书者,奖励2000元,实际发生费用不足2000元的按实际发生费用奖励;

3、其他非相关岗位员工参加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或本行规定的各类基本上岗资格考试,每取得1门证书者,奖励100元;其他非相关岗位员工考取重要紧缺资格证、一般岗位资格证的,奖励2000元,实际发生费用不足2000元的按实际发生费用奖励。

第四十六条 教育培训奖励流程

(一)员工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员工教育审批表;培训项目说明资料;学历或学位教育还须提供录取通知书。

(二)经相关部门审核:

1、员工所在单位负责审核学习内容是否与员工岗位工作相关;

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如下情况进行认定:员工级别,考核等级,是否存在纪律处分、组织处分的违规违纪记录,是否处于淘汰观察期;

3、培训部门负责对申请资料是否齐全、培训协议的签订情况、申请金额上限执行标准、按比例总量控制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核;

4、重要紧缺资格证的审批,须由条线管理部门审核员工是否为本条线员工、是否为条线员工总量的20%之内。

(三)按管理权限报经总(支)行分管领导审批。

(四)报经财务审批流程后支付。申请财务申请时,员工应于每月1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向本级培训管理部门提交财务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如下:

1、员工教育培训审批表

(复印件);

2、延长服务期的员工培训协议;

3、学历或学位认证资料;

4、学习期间无纪律处分、组织处分的违规、违纪记录(以责任追究委员会出具资料为依据),未处于淘汰观察期(淘汰观察期以人力资源部界定为依据)。

第四十七条 本章所涉及奖励事项的审核按员工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均须报经本级培训管理部门审核通过,总行培训部负责组织关系隶属于总行的员工培训奖励审核,各分支机构负责本层级管理员工的培训奖励审核(培训费用超过支行审批权限的须报经总行审批)。培训费审批按照培训类别、涉及金额、员工级别不同,采用不同审批流程及权限设定。

第四十八条 本章所涉及相关培训奖励须于取得证书1年内提交奖励申请,超过1年未提交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申请时限以获得证书时间为准。学历(学位)教育的奖励执行标准,以报名入学时间为准。

第四十九条 若员工在签订《培训协议书》延长服务年限后,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含调动)或因违纪、违规、绩效考核等原因被我行辞退的,应按比例退还奖励金额,退还金额计算方式为奖励金额除以总延长服务年限乘以剩余年限。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条各分支机构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本办法由总行培训部负责解释、修改。

第四篇:银行员工假期管理办法

------银行员工假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劳动管理,建立------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假期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休假及其待遇

第三条公休假和法定休假。

(一)本行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为公休假。

(二)法定休假是指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国家规定的假日。法定休假的天数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执行。

(三)营业机构的公休假和法定休假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实行轮休和调休制度,服从单位统一安排。

(四)员工休假期间享受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

第四条年休假

(一)本行工龄满5年的正式员工均可享受年休假。

1、工龄满5年不满10年,每年休假7天;

2、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每年休假10天;

3、工龄满20年以上不满30年的每年休假14天;

4、工龄满30年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二)员工休年休假,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提前。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当年病假累计超过1个月的;

2、当年休产假15天以上的;

3、当年事假累计超过本人年休假期限的;

4、当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

5、累计旷工在3日(含3日)以上者;

6、当年已享受探亲假的;

7、上考核不称职者;

8、出国探亲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9、当年疗养时间达到上述第四条规定的休假时间的。

(四)休假期间遇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假期可以按节假日天数顺延。原则上当年一次休完,特殊情况可分两次,但不得与下一休假期合并使用。

(五)员工休假期间享受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

第五条探亲假

(一)探亲假是员工探望长期分居两地,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一个白天)配偶和父母享受的假期。

1、探亲配偶假

凡在本行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与配偶分居两地,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可享受一次探亲假,探亲假每年30天,且必须在当年使用,不得提前或后移合并使用。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探亲配偶假:

(1)夫妻已有一方享受了探亲假的;

(2)配偶因无固定职业等原因,实际已与员工常年住在一起的;

(3)员工因出差、学习、开会等原因和配偶同住30天以上的;

(4)员工到配偶所在地生育,在生育休假期间,超过规定产假达30天以上的。

2、探望父母假

凡在本行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与父母不住在一起,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内回家居住一天以上的(交通工具以为火车为准)可享受探望父母假。未婚职工(包括离异或丧偶等)每年一次,假期最长不超过20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从结婚之日向后推算)给假一次,假期20天。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探望父母假:

(1)员工的父亲或母亲不论居住何处,只要有一人户口与其在一起的;

(2)实际与父亲或母亲一起居住已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探亲假时间的;

(3)女员工到父母住地生育,与父母一起居住20天以上的。

(二)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在内。

(三)员工休假期间享受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

(四)试用期、见习期员工,在上半年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的,下半年可以享受探亲假;下半年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的,从下一开始享受探亲假。

(五)未婚员工探望父母、已婚员工探望配偶,往返路费报销标准按有关财务制度执行;已婚员工探望父母往返路费在本人工资30%以内的自理,超出部分可以报销。

第六条婚假

(一)凡达到国家法定的结婚年龄,履行法定结婚手续的员工,经本人提出申请,单位(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享受婚假。

(二)结婚时双方在同一地的婚假假期为3天;双方不在一地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路程假。符合晚婚年龄并依法登记结婚的初婚4-

准。

(三)病假期间工资待遇:一个月以内的享受原工资。超过一个月,第二个月起按工龄发给病假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5%;

(2)工作年限不满2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85%;

(3)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5%。病假超过6个月,从第7个月起:

(1)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

(2)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0%;

(3)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80%。

(四)一年内病假超过6个月的不计算工龄。

(五)试用(见习)期间病假超过1个月,相应延长试用(见习)期。

第十条事假

(一)员工因私事,可申请事假。

(二)事假可抵算年休假。

(三)事假抵算年休假后,超出部分按天扣发工资

第三章休假的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员工休假前,必须办理休假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休假。

第十二条员工休假,按《-----银行员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请假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银行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信用社(银行)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信用社(银行)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信用社(银行)员工人事档案工作,全面推行人事档案规 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更好地为员工管理、人事决策工作服务,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 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员工人事档案是信用社(银行)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人员培训、选拔、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员工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资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 用员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员工人事档案管理是信用社(银行)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 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选贤举能,知人善任,为我省农村合作金融 事业服务。

第四条 员工人事档案工作由省联社人事部门领导与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同时 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五条 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 度,严密保管,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章 体制、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六条 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各级联社(含 农村合作银行,下同)按照本单位的人事管理权限,对所辖的员工人事档案实行集 中统一管理。县级联社(不含)以下单位不准存放、保管所辖人员的员工人事档 案。

第七条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设置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省联社配备专职或

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县联社配备以人事档案工作为主的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第八条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如下:

(一)保管员工人事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员工人事档案材料;

(三)办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登记员工职务、工资和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员工情况;

(六)做好员工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调查研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人事档案的业务 建设和指导;

(八)推广、应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九)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死亡员工人事档案;

(十)及时向地方人才(劳务)交流中心转交流动人员档案;

(十一)办理其它有关事项。

第九条 专(兼)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

(二)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

(三)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四)熟悉国家有关人事档案工作的规定、条例以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条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如下:

(一)负责本联社所辖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计划、措施、制度;

(二)负责编制员工人事档案名册,建立档案保管底册,做到记录完整,准确 无误;

(三)收集、补充、整理档案材料,严格按照档案整理程序进行整理,做到分 类准确、目录清晰、材料完整、装订整齐;

(四)办理调出人员的档案转递和调入人员的档案入户手续;

(五)负责接待外调人员和借阅档案人员;

(六)负责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使用和管理,及时输入、更新材料,保证管理 系统正常运行;

(七)严守秘密,不泄露员工人事档案内容,不传播虚假消息;

(八)严格执行档案室、阅档室各项规定,确保档案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第三章 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第十一条 各级联社人事部门要对所管理的员工建立人事档案。第十二条 档案正本内容及分类如下:

第一类 履历材料: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材料。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材料。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鉴定性 材料、作为员工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民主评议综合材 料。

第四类 学历、学位、学绩、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材料:报考高等院校学生 登记表、审查表,学生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位学历证明材料,培训结业成绩 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 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材料,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员工 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等目录。

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审查员工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审查 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说明情况材料,主要证明材料; 甄别复查结论、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政审材 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团)和参加工作时间及入伍时间的组织 审查意见,上级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入党、入团志愿书,入 党、入团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党员登记表、不予以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 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形成的意见及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 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意见;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等有关 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科学技术奖励和业务奖励材料、先进 模范事迹材料,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第八类 处分材料:员工犯法、违纪的查证核实报告,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意 见、上级批复意见、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代材料;通报批评材料;甄别复查 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等。

第九类 员工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 待遇的审批材料,任免呈报表,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合同书,续聘辞退材料;

退(离)休审批表,入伍登记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

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登 记表。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并有保留价值的材料:证明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 材料,员工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 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材料。

第十三条 员工人事档案副本是员工人事档案正本主要材料的复制件。内容及其 分类如下:

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 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员工考核材料; 第四类的学历、学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 第五类的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七类的奖励材料; 第八类的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九类的任免呈报表和工资、待遇、出国审批材料; 其他类别如有重复的材料,也可归入副本。第四章 档案管理范围

第十四条 各级联社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范围,原则上应与人事管理权限相一 致。省联社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副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档案由省委组织部 管理,省联社其他人员的档案由省联社人事部门管理;省联社派出机构负责人的档 案由省联社人事部门管理,派出机构一般工作人员的档案由省联社委托派出机构 所在地联社代为管理;县(市、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的理(董)事长、副理

(董)事长、监事长、主任(行长)、副主任(副行长)的档案由省联社人事部门 管理,其他员工的档案由县(市、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人事部门管理;基层信 用社员工档案由县(市、区)联社人事部门管理。

第十五条 员工退(离)休后,档案仍由该员工管理单位保管。第十六条 员工死亡后,其档案按以下办法分工保管:

(一)有特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知名人士,其档案由原管理单位移交省 联社人事管理部门保管,并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规定的期限移交同级档案 馆。

(二)其他员工人事档案,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原管理部门保存五年后,按同

级国家档案馆接受范围的规定进馆。

第十七条 员工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其档案转至人才流 动服务中心保管。第十八条 员工被开除公职以后,其档案转至所在地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第十九条 员工在受刑事处分和劳动教养期间,其档案由所在联社人事部门保 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后,重新安排工作的,其档案由有关的人事部门或政 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中心保管。

第二十条 员工出国不归、失踪、逃亡、死亡以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

第二十一条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及其在本单位的直系亲属的档案,由所在单位指 定有关部门专人保管。

第二十二条 凡因第十七至二十条之原因而离开信用社(银行)的,其本人档案可代 为保管三个月,超过时限者不再提供档案资料。

第二十三条 各级联社人事部门不准擅自接收和寄存非本系统人员和非所属人员 的人事档案。

第五章 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与归档

第二十四条 各级联社人事部门要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员工任免、调动、考察 考核、培训、奖惩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员工德、能、勤、绩的材料,及时充实档案 内容。

第二十五条 各级联社人事部门每五年应组织所属人员填写履历表。

第二十六条 员工人事档案都要设有《员工变动登记表》、《员工工资变动登 记表》,当员工职务、工资发生变化时,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填写,登记入档 案。

第二十七条 凡员工人事档案不齐的,应进行登记,及时向有关部门索取后补充 归档。

第二十八条 各级联社的党、团组织、工会、监察、纪检等有关部门,在员工人 事档案材料形成后一个月内,及时将新形成的档案材料送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归档。对不符合要求的入档材料,应及时退回,由有关部门按规定重新办理。人事 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主动到有关部门收集应归档的材料。

第二十九条 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

字后方能归档。

第三十条 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经过鉴别,可分别情况予以 处理。凡销毁的材料,必须详细登记,并报分管领导审查批准。

第三十一条 凡属于应归入员工人事档案的材料,均应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干 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

第三十二条 员工人事档案材料,须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 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第六章 档案的整理

第三十三条 每类员工人事档案材料,都要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 衔接或材料的形成时间排列顺序,并在每份材料右上角编上类号或顺序号,在其右 下角编上页数。档案材料排序的基本方式如下:

(一)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七类、第十类材料。

(二)按材料内容主次及材料之间联系排序有:第五类、第六类、第八类,其 中第五类、第八类排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其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 列。第六类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其它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 排序。

(三)档案中有多次审查材料的,分同一问题或非同一问题的审查材料,及新 问题和原审查过的问题混合的审查材料。对这种情况,如果档案已整理过,可按每 次审查的成套材料按成文时间顺序排列,如需重新整理档案时,可把新审查材料放 在前面。

(四)第九类材料可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档案材料情况采用按时间顺序或按 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方法是:

1、工资情况;

2、任免 材料;

3、出国、出境材料;

4、其它材料。每种材料再根据形成时间顺序排列。这 种排序法编目时每种小类目录后面,要留出适当空格,供增加同种内容的材料编目 用。例:九—1—

1、1—2——、九—2—

1、2—2——。

第三十四条 每卷员工人事档案必须有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编写材料名称要确 切、简要、准确无误,字迹清楚,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照类别排列顺序和目录格式,根据材料题目逐项进行填写。

(二)无题目材料,应拟定题目,材料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拟定或简化题 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内容或性质特点,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须另行拟 定题目或在目录上加以注明。

(三)填写材料形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最后落款标明的时间。复制的档案材 料,采用原材料形成时间。

(四)填写“材料份数”以每个完整的材料为一份(包括附件),材料页数的 计算,采用图书编页法,每面为一页,印有页码的材料、表格,应如数填写。

(五)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当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

第三十五条 对建立副本需要的材料,圆珠笔、复写纸、铅笔书写的材料和字迹

不清的材料要进行复制。复制手段分静电复印、打印复制、抄写复制和摄制四种。

第三十六条 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折皱材料要进行技术加工。其方法如

下:

(一)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伤字迹的条件

下,要酌情进行剪裁;不能剪裁的材料,需进行折叠、横竖交叉或梯形折叠方法。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

(二)对于破损、卷角、折皱和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有单 面裱糊,夹面裱糊,开窗裱糊,鳞或梯形托裱,不腐蚀纸张。裱糊后档案材料要晾 干,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或使用高温烫烤。

(三)对过窄或破损未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须进行加边,打眼装订,不得 压字或损伤材料内容。

(四)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回形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锈毁 材料。

第三十七条 员工的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装订后的档案目录卷首,材料排列 顺序与目录相符,卷面整洁,全卷整齐、平坦、装订结实。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核对目录与材料;

(二)整齐全卷材料,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四面整齐;条件较差的,以装订 线一边和下边两面为齐;

(三)在材料左侧树直打上统一的装订孔;

(四)一律使用按规定标准的人事档案卷皮,卷皮上的人名,不得用同音字和 不规范简化字;

(五)员工人事档案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第三十八条 员工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 制度;

(二)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三)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

(四)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须进行 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五)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泄 露员工人事档案内容。

第七章 档案的保管和保护

第三十九条 按照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要求,对员工人事档案应严密、科 学地保管。

(一)各级联社要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 柜。库房内应设置去湿、灭火等设备。

(二)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应经 常检查;要保持库房的清洁和库内适宜的温湿度。

(三)保管员工人事档案,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每年应全面校对一次档 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各级联社档案管理部门,要设置档案查阅室。有条件的联社,档案库房 和阅档室应分开。

第四十条 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式样、规格实行统一制做标准(见附1)。

第四十一条 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 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 理。

第八章 档案的提供和利用

第四十二条 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员工人事档案,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查阅员工人事档案应填写《查阅员工人事档案审批表》,经人事部门主 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在专人监督下方可查阅。

(二)凡查阅员工人事档案,查阅单位应派二名中共党员员工到查阅室查阅。

(三)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使用本人及其亲属档案。

(四)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分管领导批 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不得擅自转借他人。

(五)查阅档案人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 换档案材料。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六)借阅、查阅档案的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 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经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同意后才能复制(拍摄)。摘录有关材 料要核对无误后方可盖章。

(七)阅档时要爱护档案,不得吸烟、喝水,防止损毁档案。第九章 档案的转递

第四十三条 员工工作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主管单位。

(一)调入人员的档案交接,应遵守以下规定:

1.主管人员接到调出单位转来的《人事档案材料转递通知单》后,征求干部部 门意见,办理接收手续。

2.按照通知单所列内容逐项验收。

3.主管人员在《人事档案材料转递通知单》回执上签字盖章,及时退还或寄回 档案转出单位。

4.主管人员将转来的档案入库,在《员工人事档案底册》上注明转入时间、数

量。

(二)调出人员的档案交接,应遵守以下规定:

1.主管人员根据人事管理部门的通知,填写《人事档案(材料)转递通知

单》,对拟转出档案进行检查密封、编号后送交机要室用机要寄出。

2.主管人员在《人事档案手册》上注明转出时间和数量。收到对方回执后,做 好登记。若一个月内未收到回执,要及时查问,避免丢失。

第四十四条 档案的转递,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员工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员工本 人自带;

(二)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 转达出;

(三)转送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严密

包封(详见附2)。

(四)对收到的档案严格进行材料核对,材料不齐的,应退给调出单位补齐后 方可签收;经核对无误的,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

第四十五条 向上级单位报送员工人事档案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接到员工人事任免通知一个月内,本单位复制好档案副本留用,将员工 人事档案正本及时报送省联社人事主管部门。

(二)报送档案时,应将材料与目录检查核对一遍,防止张冠李戴或缺少材 料。对原件上出现缺页、少份、被烧、破损等情况要加以说明。

(三)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报送。

第四十六条 严禁执行转递制度,避免产生“无头档案”。对已出现的“无头档 案”,应认真查转。对确属查不到员工下落的,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要移交员 工原籍档案馆保存。

第十章 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第四十七条 各级联社应加强对员工人事档案工作的领导,要将人事档案管理工 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 有效措施,不断加以改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第四十八条 各级联社人事部门,对同级和下级的人事档案工作,在业务上负有 监督、检查和指导责任。其具体任务是:

(一)了解人事档案工作情况;

(二)研究解决人事档案工作的问题,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有关 规定和办法;

(三)推广人事档案工作先进经验;

(四)召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会议;

(五)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第四十九条 各级联社的领导和人事部门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要按 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选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人事档案管 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那些为档案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失 职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到纪律处分。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信用社(银行)负责解释。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附:

1.员工人事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

2.人事档案(材料)转递通知单存根及通知单(略)3.查(借)阅员工档案审批表(略)附1:

员工人事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

一、档案卷皮(卷面、卷皮各一页)1.卷皮规格:长27.4厘米,宽20.5厘米;左边高三个装订线眼,眼距(从眼中心 算起)8.3厘米;线眼中心距左侧边沿1.5厘米,上、下线眼中心距上、下边沿各为5.4厘 米。

2.卷面标签:由装订线处向左设“标签”两个,供填写编号、姓名、籍贯用。规格为:上下高6.5厘米,左右长9厘米。两个“标签”距卷面上、下边沿各为6厘 米,并与卷面装订线相联接。

3.卷皮材料:一般可采用三百克左右的单面白板纸加包布面,或只用布包角,也可以用纸裱糊,但不宜过厚,以减轻档案重量。

4.卷皮颜色:应采用汪、浅黄、乳黄色等,不要用大红、大绿,或黑、兰、紫等深色。卷面上的字,一律用正红色。

5.卷面项目:“员工人事档案”、“正本”(或“副本”)、姓名。6.字体与字间距离:“员工人事档案”用楷体(72磅),字与卷面上边沿距离 为7厘米;“正本”(可“副本”)用小初号宋体,在“员工人事档案”下方,相 距2.5厘米;“姓名”用大一号宋体,与卷面下边沿相距5.5厘米。

7.卷面里页印“注意事项”:

(1)注意保密,不得遗失,不得让无关人员翻阅。(2)爱护档案,不得涂沫、勾画及乱加批注。(3)卷内材料不得拆散,不得随意增加或抽出材料。

二、档案袋

1.规格:长30厘米,宽23厘米,厚(折叠部分)2.5厘米。2.材料质量:可根据条件选用较好的牛皮纸。3.袋面项目:“员工人事档案袋”、“姓名”、“制作单位”。4.字体和字的颜色与档案卷面同。“单位”在“姓名”下边,各项目字间距离 参照档案卷面安排。

下载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员工廉洁自律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廉洁自律总结

    现将本人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情况汇报一、加强学习,强化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自始至终、始终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今年以来,由于我所任职位不同,所以我重新认真学习了《中国......

    银行廉洁自律自查报告(汇编)

    银行廉洁自律自查报告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廉......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专题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xxxx年xx月xx日,我们参观了工行组织的银行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展览中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的精辟论述及被查处的近百个发生在银行业中......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xxxx年xx月xx日,我们参观了工行组织的银行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展览中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的精辟论述及被查处的近百个发生在银行业中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典......

    银行廉洁自律承诺书

    银行廉洁自律承诺书 我郑重承诺,本人自愿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管理人员廉洁从业承诺办法》,严格执行廉洁从业各项规定,依法经营、开拓创新、廉......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第1篇】 廉洁自律是每位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恪守的职业操守,也是树立精彩的社会形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廉政自律,是规范员工从业行为、教育和指导员工自我约束、自......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银行廉洁自律心得体会1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贿赂的存在及其蔓延,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滋生了犯罪,已成......

    员工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精选)

    员工廉洁自律若干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健全监督制度,促进本公司员工廉洁自律,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华盛世纪新城项目的建设任务,特制定本规定。 1.0 不准收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