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5篇)

时间:2019-05-14 22: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第一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摘 要:2014年11月,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不久即将实施二十多年的“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对于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外战略的转变,我们可以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释,这些理论固然为我们理解国际事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①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出发,以哲学科学的视角解释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时代性、发展性特征,尝试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为指导,提出三条中国如何“改造”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东向行动政策;中印关系;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界定

对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界定,学界没有具体定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认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元理论、宏观国际关系理论和学科国际关系理论三者关系的差异。每位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都有其科学性,但本文更倾向于王存刚教授所界定的内容,王教授在肯定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体系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含原生态与次生态。原生态指经典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而此生态则是具有苏联特色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加上散布于第三世界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②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创新、发展的思想体系,其元理论存在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但其灵魂立足在实践,每个国家都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中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活的。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尤其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加之昔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被沉痛的现实击败,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的研究一度陷入低谷。③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源头出发,尝试从哲学角度解释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根本原因;然后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中找到应对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方法。

二、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解释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一)印度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带来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这种矛盾驱使印度展开“东向行动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经历了一次经济改革,改革后,印度政治机制发生重大改革,印度政治呈现“联盟政治”“选举政治”“腐败政治”和“家族政治”四大特征,这些特将相当长时间内得以延续,成为影响或制约印度崛起的重要变量。④印度国内的两大党――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中的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单独执政,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印度的腐败问题难以根除,选举腐败直接导致选举出来的政党往往只代表少数的利益,政客们单单保护其族群利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增长与发展失衡。延续数千年的种姓制度可谓森严,严重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陈旧的宗教观念严重制约了印度国民创造力与经济活力。此外宗教极端势力、左翼激进势力、东北分裂势力以及近年来的恐怖势力侵蚀着印度的发展。经1991年经济改革后,印度国内的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但国内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多方面矛盾迫使印度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印度需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内外联动,在国内,印度正在积极通过改革解决各种矛盾,面向国外,印度欲依托“东向行动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步既是一次矛盾转移,又是一次战略布局。

(二)国际政治具有现实竞争性。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因素的影响,确切地说,印度与中国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矛盾。其一,面对西藏交通设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对于中国计划打通尼泊尔和不丹公路网和铁路网的想法,印度不得不为此感到紧张。一旦西藏、尼泊尔、不丹的交通网打通,就如一张天网时刻罩在印度上方,设想印度与中国因领土纷争发生战争,中方则可以通过运输线源源不断地从东部输送战斗力,单就以这点考虑,印度必须制定东向战略计划。印度通过“东向行动政策”极力拉拢东南亚国家,加强与美国太平洋盟友的伙伴关系,以此对冲中国发展对印度大国崛起的影响。其二,虽然从2003年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边境争端有所下降,但是巴基斯坦的军事武装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巴基斯坦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继续庇护和支持一股非政府武装对印度实行恐怖袭击,极大地损害印度的利益。印度西边的战略环境不乐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概括地说,印度西部面对国土被分裂破坏的危险,东部面对大国竞争。

(三)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贪婪性促成了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本国利益最大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采取的都是防守型对外政策。这主要是囿于冷战时期美苏敌对格局,印度选择不结盟,以此来保护自身的经济,安全,以及自主权不受伤害,而事实证明,印度的这一选择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虽然这种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对经济有稍微地影响,但在这过程中,印度极大地发展了工业和科技实力。虽然在莫迪上台后,迅速推出了所谓的“季风计划”、“棉花之路”“香料之路”等一系列富有印度特色的战略规划,“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在提出这些战略规划之后,却鲜有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因为现在的印度没有丰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能力去实施一个和中国‘一带一路’议相竞争的战略布局”。相反,印度实施“东向行动政策”能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东南亚、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1991年以后,印度开始从美苏冷战格局中摆脱出来,由此进入外交政策的第二次转变,开始追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想通过积极的外交来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印度仍然保持3.5%的年经济增长率,但1991的一系列改革使得印度年经济增长率一下提升到了7%。以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总结出,“印度将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摇摆力量’,如果它在成为独立的一极之前,无论和任何一个联盟站在一边,都会极大地增强那个联盟的实力。”华盛顿清楚得看到了印度的巨大作用,很大程度在经济上支援印度,印度也看到了自身在遏制中国方面与美国有共同利益。因此印度与美国,以及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越走越近,从美国、日本等国得到的资金援助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印度发展迫切需要的资金链。⑤最后,印度利用自身在软件领域的优势,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展开经济往来,由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在软件等高科技方面与印度存在差距,印度通过贸易逆差获得经济利益。

三、如何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应对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一)?R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根本诉求,并不是仅仅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彻底改造世界。其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工人阶级“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监督本国政府的外交活动”,以便在必要时“揭露它”,“用能用的一切办法反抗它”在当代中国,世界权力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多极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力量正积极谋求均衡,美国仍被认为超级大国,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快速发展正在削弱其冷战后的统治力。面对世界权力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局面,中国更需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思想处理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

(二)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认识中印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在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增加了新的内涵”。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前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理念,习近平和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清晰地看到,只有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子才能面临日益增多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和印度山水相连,虽有分歧,但也要守望相助。当今世界对于中国和印度,都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地理区域为基础,寻找两国共同利益,促进两国共同繁荣。

(三)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中印双方存在的矛盾,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即把握中印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地缘上对印度构成挑战的主要大国,尤其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提升了印度对中国的警惕,印度认为自身的“东向行动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在大国战略布局上也存在冲突。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国之间的统一,中印为何不通过协商尝试着打破传统的地缘政治对抗性思维,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此外,解决中印的矛盾,应该认清“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近年来,国际格局、世界和地区形势日益复杂,中印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印两国对彼此的认知,中国需要实现伟大复兴,印度也需要实现自己的大国梦,中国与印度可以尝试着实行战略对接,抓住发展这一重点;最后,中印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印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国际冲突主要源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益最大化而造成的多重矛盾。中印不能因为意识形态或地缘政治的外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高贸易壁垒,这样只会加剧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于印度,于中国都不利。

[注释]

① 刘海霞(2016).“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国际秩序的重构――再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径.”欧洲研究(02): 92-105页。

② 王存刚(2011).“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国际政治研究(03): 81-98页。

③④郭树勇(2004).“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 世界经济与政治(04): 8-14页。

⑤葛红亮(2015)“莫迪政府‘ 东向行动政策’析论”南亚研究 2015年第1期。

⑥“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 年1月30日。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第二篇: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教育评价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教育评价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提出已近七十年,后人围绕此思想撰写的论文千千万万,但真正去做,去办学实践的却几乎没有,原因在于教育行政评价体制。

可以这样说,用什么样的思想去评价教育,按什么样的体系来评价学校,就决定了学校走什么样的道路。

当撤点并校成为考核县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时,不管是该不该撤的,符不符合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都将被撤掉,直到目前校车事故频发带来新的问题时才会引起人们的反思。

当分数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时,应试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随之需要付出的是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巨大代价。

当前的教育评价虽然不再那么单一,但是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仍有较大差距。

教育是无形的,是生活,是平平淡淡的日子。真实的生活中习得真实的言行,日复一日的规则中养成一个个习惯。但是当前的教育评价追求有形,重视资料。造成学校教育要么无为,要么动辄活动,资料、报道、事迹一大堆。今天一个大活动,明天一个展示会。而教育要培养的目标恰恰被忽略了。考核评价的功利化,造成学校办学的功利化,目前很多学校办学不是真正考虑培养学生,而是为了追求轰动和影响,为了考核数据和指标,甚至不惜做“假资料”。

教育是社会化的,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被理想化,总想依靠学校完成一切育人任务。然而完全封闭理想化的教育,一到社会上就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为什么“5+2=0”。既然现象已经客观存在,为什么我们仍然日复一日走着无所作为的老路的呢?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评价也要发生转变,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评价教育。

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王权

2013.6

第三篇:(王光雄)从“三教”思想看小学语文教学

从“三教”思想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永安中心小学

王光雄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把“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思想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三教”思想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而吕传汉教授提出了“三教”思想,即“教思考、教表达、教体验”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他为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

一些课堂上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会收获什么?“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它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据。不少教师上阅读课时还是教字词、分段落、归纳中心、找写作特点。一味的牵着学生鼻子步,不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讨论、体验,不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外不懂得怎样用“语文”,其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低下的。

(二)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重视。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理解上花了不少工夫,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少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指正和引导,养成了不少的不良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还要用手指着读,更有甚者还不会很好的默读,造成阅读速度慢;有的学生阅读不分重点,没有目的,结果阅读效率低下;有的学生阅读时常常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有的学生阅读时坐姿不好,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的学生阅读时不习惯动笔和思考,阅读质量和效果不能很好保证;有的学生阅读时没有计划性,总是半途而废;有的学生阅读时不习惯带工具书,一遇到生字就读不下去了;还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一碰到书本就头疼等等诸多的不良习惯。

(三)对课标解读不够,对文本理解不深。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部份教师对课标的解读只是停留口头上,对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如《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阅读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但他们却一概而论,导致阅读目标不明确,重难点不清。要让学生阅读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阅读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体验;要学生阅读会表达,教师首先要会表达。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准确而灵慧地与文本对话,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但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一直存在着欠缺。主要表现教师设计一堂课前,对文本的把握依赖教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照抄“名师教学设计”。教师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研读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即便解读也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少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对字、词、句的理解把把握不准、理解不够,看不出字、词、句和每段蕴含的深意,发现不了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目的。甚至出现误读误解。由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文本解读不够,在课堂上就很难得心应手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四)学校机制不健全,学生阅读环境不理想。

在大力发展教育的今天,上级部门对农村学校配备了大量的学生阅读书籍,但这些书籍在很多农村学校都成了装饰物,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学校对学生阅读也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没有阅读的氛围和阅读的兴趣。再加之大多数学校还在以学生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广大教师片面认为学生阅读会浪费教学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都在利用课堂为学生“灌”知识,学生课堂阅读流于形式,更不要说让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表达和体验。学校、家庭是学生阅读的环境,由于农村家长文化底蕴不深,几乎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三教”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教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语文更智慧。

叶圣陶老前辈曾经说过:“阅读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语文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和表达的学科。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语文学科最核心、最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学生阅读文本,就是要教会他们通过文本,了解文本中包含的人生智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高。总之只有在阅读中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才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的愿望才乐于表达,同时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思考,会让语文更智慧!

(二)教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积累。

体验是学生亲身经历所得到的知识技能。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无处不在,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都是一些文质优美的课文,她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有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体验,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语言运用、逻辑修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内化为自己所得。

(三)教表达,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阅读和表达都提出了要求。要求阅读是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积累信息的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表达运用的过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能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的发言,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运用“三教”思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呢? 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提问题。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要使学生对课文感兴趣,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权威,关心和爱护学生,亲近学生,先让学生对语文老师感兴趣,而后对语文感兴趣,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悬念法、游戏竞赛法等,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趣,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想向老师提出问题。

二是创设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回答,并认真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勇气。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语文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学习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二)结合阅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是以阅读为奠基,以表达促能力。在五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几次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了一些必读的好书。每次我都结合教材,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在获得了大量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时间,在班级开展交流会,可以讲讲书中的故事,也可以交流读书感受,方式是自我推荐。发言的同学大大方方地站在大家面前讲一讲,说一说,听的同学有疑问的还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在交流中,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他们的积累也日渐丰厚。这学期的语文竞赛主要以学生的课外知识为主,我们班派去的四名选手不但都榜上有名,还包揽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真让我幸福至极。我知道,这就是阅读带给学生的益处,学生在阅读中羽翼变得丰满。

二是以活动为契机,挖掘学生的表现力,提高表达能力。针对本学期我校开展的晨读午读活动,结合我班的朗读状况——学生已有了较好的语感,我为学生设计了声情并茂的朗读。首先我节选一些优秀的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饱满的时候,我请学生加上动作,配上神情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灵感喷涌而出,设计得恰到好处。在朗读的过中,他们的口动起来了,手动起来了,眼也动起来了,多种器官协调一致,情、意、志得以更好的表达。在这一项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了。

(三)联系生活阅读,把阅读与体验结合起来。

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又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和“语文实践”,自然都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课标”是从“语文生活”的角度来讲课程性质的。这让我们想起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实,我们国内的语文学界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等,“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是开放的、面向生活实践的,这种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当伸展到课外,伸展到整个生活。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

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

[3] 刘毅。语文教改新趋势[M] 石家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 苏立康。小学学科教学论(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基于“三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施中的教学教研行为转变 永安镇中心小学

王光雄 摘要:

关键词:“三教+”

核心素养

教学教研行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改革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和建立学校校本课程为重点。

一、基于“三教+”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从学生层面,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具有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面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和生活,能够悦纳,学会适应,顺应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要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并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实践,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周边的人和事,传递正能量。还应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从教师层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基于“三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传统课堂的挑战

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同,但是总的来说离不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教师把学生当作了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以教师 为主,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培养出了一群读死书的“高材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今天,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才,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些作为教师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教育目的出发,认真的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实际意义与目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实现教学转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体验。

三、基于“三教+”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教研行为转变

一是研究重心要实现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的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最重大的转变和核心要求,教学中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研作为服务指导教学工作的活动,必须按照这样的整体思路,把过去重视研究教、为教服务的工作重点,转向研究学、为学服务。这可以说是现代教研工作重心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应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转变,是教研工作立足点和重心的转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是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这就要求研究方式、方法要向着更加科学、规范、理性的方向转变。过去开展教研工作往往基于个体的经验,基于对教学工作经验性的总结分析,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教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在,我们提倡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规范的研究方式,实现问题的解决,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大量事实的提炼,最终形成科学、理性的判断。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对于一线学校的指导,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实效性。

三是由注重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的服务转变。这也是为了适应整个教育体制、运营模式的转变而做出调整的工作思路。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中,统一性的要求过多,我们习惯用统一的目标、内容和模式来要求不同的学生。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要求改变这种统一性,走向多样,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研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由过去习惯于提出统一性的要求、研究统一性的问题、进行统一性的评价,逐渐转向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教师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并通过这样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走向多样化,走向选择性,最终服务于“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样一个总要求。

四是要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的研究转变。过去我们的教研员就是学科教研员,大家都是立足于自己的某一个学科做教研,研究的问题不外乎知识怎么传授,尤其是学科知识怎么传授。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教研工作在立足于学科研究、知识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向整体关注人、培育人转变。

五是要由单纯的关注教材教法研究向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全要素研究以及服务区域及学校发展转变。教研工作需要宽阔的视野,要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去研究教学改革和发展问题,既能立足于教材教法,又能关注到教学的全过程,考虑到教学质量的全要素。同时,教研工作既要面向课堂、学生、教师,还要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引领。也就是说,要从过去的一个点的研究,逐渐向整个面的研究去拓展;从关注教学的某一个要素,转向关注教学的全要素。

六是要由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基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的研究转变。信息化不仅带来技术上的革新,带来方法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深刻影响到我们课堂内在的结构,影响到教学关系的调整,影响到整个教学形态的改变,教研工作要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思考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研究。还要看到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全新挑战,比如慕课风暴、翻转课堂,这些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信息技术多年来不断与教学结合,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这次慕课风暴和翻转课堂则引起了超乎想象的高度关注?事实上,过去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只是一种方法、手段的结合,一种方法、手段的改变,而慕课风暴、翻转课堂,则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把过去教师教、学生学,变成了课前利用视频学习,课上问题解决、答疑。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启示,预示着信息技术,不仅将从方式手段上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对我们的教学观、教学整体的结构、教学模式等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教研工作要及时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加快转变的步伐,调整研究的手段和关注重点,尽快由传统的模式走向开放的、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教学模式。参考文献

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2016-03-10 18:48:20)吕传汉:“三教+”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下载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