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枪杆子刀把子领导得有笔杆子
枪杆子,刀把子,领导得有笔杆子!
文字工作是单位的重要工作,往往与单位的成绩和领导的政绩联系在一起。
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会写文章,还不能大胆使用笔杆子,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我们所说的笔杆子其实是指写材料的人,是引领社会、凝聚人心、聚集力量、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笔杆子与枪杆子、刀把子一样,都是革命、建设、发展的重要武器。
毛泽东同志视笔杆子同枪杆子一样重要,他自己就是党内的大笔杆子。邓小平同志强调:“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会写文章,还不能大胆使用笔杆子,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四个一点”。
一、不够成熟,嫩了一点一个干部成熟与否,其受到知识、文化、品德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杆子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担负的工作重要,又都在机关和领导身边工作,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领导都看得清清楚楚,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失误,而这更容易被记住,也更容易传播。一旦遇上个别领导干部肚量小、心眼小,喜欢秋后算账那就惨了。这些领导平时总是笑脸相对,但在提拔的关键时刻,就会来一句还不太成熟,这样就会前功尽弃。在工作实践中,一些笔杆子的确德才俱佳、能力很强,但在提拔使用的关键时刻,往往止步于不够成熟这一万能缺点。
某单位有一笔杆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因为给一位领导写讲话稿时,没有完全按领导的意思写,结果从副处级升正处级时,这位领导在研究干部问题的党组会上说,这位笔杆子不成熟,下次再说吧,投了反对票,他提升的事就这样泡了汤。
笔杆子作为领导身边的人,要求严格没有错,但不能吹毛求疵,把问题和缺点无限放大,要多看其长处和优点,多看成绩和贡献,只要不是政治立场、官德人品等原则性问题,就要大胆地放手使用,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小心眼或者私心,不能因为不负责任的一句话,就放弃一个优秀干部,就浪费一个优秀人才。
要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坚决防止“不够成熟,嫩了点” 的历史悲剧重演,真正让那些政治坚定、素质硬、能力强、敢担当、作风好的笔杆子得到重用,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二、没人接替,晚了一点
笔杆子重要,培养笔杆子难,当笔杆子苦。当领导时间长了,总会发现一个规律性问题,当开会安排具体工作时,大家昂首挺胸、聚精会神,但当领导说要写材料时,大家马上就会低头沉思、默不作声,生怕领导点将。
所以说,写材料是个辛苦活,年轻人都不想当笔杆子,一些老笔杆子常常为找不到接替者离不开而担心,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
培养一个能写大材料的笔杆子并不容易,悟性好的也要三五年。
什么叫厉害的笔杆子? 说白了,就是什么材料都能写好的人,比如,新闻报道会写,总结报告、领导讲话也会写。还有一条,就是什么领导的材料都能写,行政领导的会写,党的领导的也会写,正职领导的会写,副职领导的也会写。应该说,各单位对笔杆子都很重视。
而目前,在笔杆子使用上存在实用主义的认识误区。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培养一名笔杆子不容易,放走一名笔杆子更不容易,用得顺手了,总是舍不得放手,理由就是没有合适的接替人。
某部门一名副处级干部笔杆子,拟提升到一个单位当正处级一把手,可是一名正职领导实话实说,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他走了没有人接替写材料,还是缓一缓吧!
结果一晃两年过去了,笔杆子已经过了年富力强的年龄,不能再进班子了,只能在机关部门提个正处级领导。大多数笔杆子素质好、懂道理,对职务进退之事一般都能正确对待。但是,组织和领导不能让老实的笔杆子吃亏,必须走出“接替没人就晚一点” 的用人误区,真正形成一种导向,当笔杆子不容易,不能让他吃亏。
笔杆子虽说培养不易,但只要领导重视,营造笔杆子成长的良好环境,笔杆子肯定能培养出来。
三、实践能力,缺了一点笔杆子由于不可替代的原因,一般在机关呆的时间比较长,普遍缺乏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可是,一些领导干部在笔杆子的提拔上,不能处以公心,求全责备,关键时刻就拿实践能力不够做文章,阻挠笔杆子升迁。
某单位一名公认的笔杆子,拟提升进班子,这时,有一个领导说他只会写材料,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实际工作能力弱——原来他是心里另有人选。
诚然,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重要的素质,但是,实践能力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实践得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笔杆子实践能力弱,责任在领导、在组织,要是及时补课,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要知道,没有几个笔杆子想写一辈子稿子,就是古代的师爷,都希望补个实缺,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今天的笔杆子,更需要实践的平台和表现的机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自然法则,对用得顺手的笔杆子更要放手,大胆启用,放手使用,才能弥补笔杆子实践能力不足这一课。
要让笔杆子进步有机会、发展有岗位、表现有舞台,让年轻人看到希望、看到前途,这样大家才愿意当笔杆子。
四、群众公认,差了一点为了防止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选拔干部往往需要得到群众认可。
笔杆子大都自我感觉比较好,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加上整天忙于文字材料,与同事沟通交流比较少,给别人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不好接近,因此在群众测评和考核中往往得票不会太靠前。
可是,一些领导把得票多少当作衡量干部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以票取人、以票选人。
一些能力平庸、不讲原则、不得罪人的老好人,因为得票高,常常得到提拔。相反,许多笔杆子由于原则性强,或者有点个性,因得票少而得不到提拔重用。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自身水平不高,不会写材料,但对笔杆子偏见不少,总认为笔杆子除了会写点材料没什么本事,也干不了大事,不能重用,一旦要提拔笔杆子,就把个别群众的善意提醒当作否决的依据,并美其名曰群众基础不好,群众威信不高,群众公认不够。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不能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群众意见,防止以票选人,真正把干事创业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不要让笔杆子心寒。必须完善干部评价体系,改进干部测评和评议方法,重视群众意见,但不唯票是举,真正建立起干部评价的综合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客观公正地对待笔杆子的成绩。
第二篇:300个用于领导讲话稿经典结束语笔杆子请惠存
300个用于领导讲话稿经典结束语,笔杆子请惠存!
300个用于领导讲话稿结束语的词句
一、词语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凝聚力量、谱写华章,斗志昂扬,奋力迈进,重塑辉煌,再铸伟业,光荣使命。只争朝夕、豪迈干劲,众志成城、强大合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蓄势待发、永不懈怠、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同心同德,积极作为,奋力赶超,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重任在肩;信心满怀、振奋精神,主动作为,砥砺奋进,蓝图绘就,扬帆破浪;重任在肩,策马加鞭、排难而进,再接再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只争朝夕、一往无前,锐意拼搏,开拓奋进,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勤勉尽责、夙兴夜寐,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蓬勃向上、奋发有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砥砺前行,万众一心,扎实苦干,奋发图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勠力同心、乘势而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一往无前、埋头苦干,踏实奉献,奋勇前行,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和衷共济、务实拼搏,满怀激情、乘势而上,成绩斐然,顶霜冒雪、一路风雨,上下顾盼、左右相扶,真诚合作、务实工作、风雨同舟,挥汗成晶,勇立潮头,借势发力,携手并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负重拼搏、合力攻坚,图强图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中流击水,闯关夺隘,重振雄风,再创辉煌,争分夺秒、立说立行,迅速落实,集中力量,精准出击,招招致敌、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妥协、不畏缩、不服输,抓重点、抓要害,抓关键展望新蓝图、开启新征程,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不驰于空想,不于虚声
二、句子1.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2.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人民寄予的厚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4.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5.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6.中流击水,奋楫者进。7.展望新蓝图、开启新征程。8.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9.新的时代,蕴育新的希望;新的一年,吹响新的号角。10.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11.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12.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13.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1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15.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目标,政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有勤勉尽责、夙兴夜寐,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1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气,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士气,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新一年落实新任务,新一年承载新使命,新一年造就新辉煌!17.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时代绘织新蓝图,新征程吹响新号角。18.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19.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20.不忘初心,鞭策我们永不懈怠;牢记使命,激励我们一往无前。2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牢记使命、永不懈怠,方能不负重托、一往无前。22.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民情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23.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澎湃。24.回首过去,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6.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27.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实现新的跨越,我们重任在肩。28.雄心不与岁月老,激情常伴事业新。29.以本色不变得始终的初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30.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31.蓝图鼓舞人心,奋斗成就未来32.心中有梦想,行动才会有力量。33.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34.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35.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36.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37.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38.节点决定起点,开局关系全局。干事创业,精气神最宝贵;战胜困难,信心态度最关键。39.春催千树发,日染九洲新。新春新气象,新年新作为。40.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快马加鞭勇争先的冲天干劲。41.发展未有穷期,我们任重道远。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3.春风得意启新程,策马扬鞭勇奋进。44.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同时也催人奋进,春光不容辜负,岁月不容虚度。45.以更为紧迫、更有责任、更加扎实、更加精细的作风,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4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47.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48.回顾过去,我们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我们机遇在握,重任在肩!49.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在逆境中奋起,在追赶中超越!50.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51.不怕艰难万险,就怕失去信心;不怕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52.新的蓝图鼓舞人心,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53.拿出“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激扬“事事当争第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54.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5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56.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57.蓝图已经绘就,前景无限光明;号角催人奋进,责任重于泰山。58.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开启“新征程”。59.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60.把责任扛在肩上,“俯首甘为孺子牛”,“敢叫日月换新天”,尽情挥洒热情,再谱**华章。61.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工作看开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62.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63.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上下同欲者胜。64.“稳”有举措、“进”有标尺。65.春风浩荡战鼓急,百舸争流自当先。66.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67.会当中流击水,正需闯关夺隘。68.高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破除重重阻碍,闯过道道难关。69.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没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7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1.百舸争流,奋楫者先。72.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73.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74.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75.节点决定起点,开局关系全局。76.干事创业,精气神最宝贵;战胜困难,信心态度最关键。77.大海茫茫,百舸争流,不拒众流方为沧海。78.芸芸众生,不被艰难困苦吓倒,方显英雄本色。79.潮涨潮落,云卷云舒,高挂前进的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80.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
第三篇:笔杆子被领导倚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写公文_笔杆子被领导倚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最近,大家都在谈女排精神。精神的力量又一次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郎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那句话,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句话,不禁让人想起2013年,排管中心领导“三顾茅庐”请时任恒大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出山时的情景。正是由于排管中心对郎平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的全盘接受,才使这位敢于突破旧体制的“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踏上了催营拔寨、重回巅峰的征程。
之所以交代这些背景,就是想引出我们今天的话题,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还是企业单位的职员,我们靠什么立足立身,靠什么脱颖而出,靠什么受领导倚重,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我想,当然要靠精神、靠执着、靠努力,但关键还是靠思维。水平高低、素质良莠,差别在思维,转化在思维,突破在思维。
特别是对于文字领域,思维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主角,思维不同、立意不同、切入点不同,文章的层次和质量高下立现。所以,我们今天就聊聊“思维”这个核心竞争力。那么,对于苦逼写材料一族,应该具备哪些思维,才能实现加班少、成果好的质朴愿望呢?我们感到,主要有这么几点:
讲“辈分”——逻辑思维。这是一篇好的文章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好首先要框架好、逻辑顺,这样才会纲举目张。记得当初写材料的时候,处长经常皱着眉头说,这稿子没法改…这里面,关键的问题就出现在逻辑上,前后交叉,大小不分,要改就得重新布局。说的形象一点,就是不在一个辈分上。比如,我们第一层标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那么从横向分的话,第二层就应该从“五位一体”来破;从纵向分的话,就应该从强化意识、扭住重点、掌握方法、健全机制等来破。反之,如果谈党的建设,第一部分写加强思想建设,第二部分写注重把握重点,这就属于逻辑混乱;或者说,第一部分写加强思想建设,第二部分写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这也是逻辑混乱,乱在思想建设与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儿子”与“老子”的关系。因此,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脑子里都要有清晰的逻辑脉络,在此基础上再想谋篇布局的事情。
讲“思想”——理性思维。我们平时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很强的思想性。因此也可以看出,语言的华丽与思想的深刻并没有一毛钱关系。那么,思想从哪里来?从理性思维中来。理性思维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体现在对全局的把握上,就是写文章要跳出局部看整体、跳出本级看上级,这样能够体现出材料的大局观念和境界胸怀。再如,体现在对规律的揭示上,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讲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选人用人导向、润才育才机制,讲党风廉政建设要体现权力运行监督、突出关键少数,等等。还如,体现在对趋势的研判上,就是要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现状的研判,指出大势所趋,正如毛主席讲的“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讲“干货”——务实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指出,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我们起草任何材料,关键也在一个“真”字。我们反复说,无论是政府公文,还是企业行文,很重要的是贯穿一条工作线,就是要言之有物,不能假大虚、高空远。当然,我们说讲“干货”,并不是让罗列一堆数据和琐碎的事项,而是要有选择地进行表述。具体讲,一方面要体现在实际情况上,就是要有侧重、有分类、有鉴别地把实际情况列出来,以“像、准、实”的标准来展示实情。另一方面要体现在问题导向上,也许文中没有过多的具体事例,但都是对着当前的问题讲,对着存在的矛盾讲,对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这样的文章也是有“干货”、有“嚼劲”的好文章。
讲“特色”——求异思维。文贵求新,思贵求异。好的文章,往往是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文章。公文更是如此,因为公文本身就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范、程式,要做到求新求异很不简单,所以我们说公文的创新是“戴着镣铐跳舞”。要做到求异,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善于创新。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富矿”,就是自身的特色,因为只有特色的才是个性的,不可复制的。因此,在起草材料的时候,要把自身的特色放在醒目的地方,很凝练地表达出来。同时,平时注意分析和梳理自身不同于人的特点和个性,以备不时之需。
讲“匠心”——精品思维。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个名句,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道出了成就文字精品之道。公文写作更是这样,从来都是会议不开,改稿不止。只要领导不定稿,材料就得不厌其烦地精雕细刻、精耕细作。精品思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否定的视角,对自己起草的材料,要敢于用否定的视角去审视,多想一想表述是否准确、论述是否精炼、言语是否达意等等,还能不能进行更好地修改和提升。其次是极致的态度,就是要做到极致、突破极限,每次材料交稿后,感觉已经是突破自己的认知层次了,确实用了“洪荒之力”了,感觉已经很满意了,对明天没有别的想法了,那就证明材料真的可以出手了。每次都这样起草材料,才会日日行以致千万里。
第四篇:30年笔杆子总结:穷尽了给领导起草文稿的所有要旨
30年笔杆子总结:穷尽了给领导起草文稿的所有要旨
导 读余爱民,湖北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处长,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余爱民曾累计发表新闻稿500多篇,多次获湖北新闻奖。近10年主要从事农村问题调查研究,撰写农村调查报告200多篇,获省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肯定140余篇,其中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批示肯定25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三农著作10部,很多调查报告被批给省市县领导参阅,转化为农村政策,有的报告被省档案馆作为永久史料保存、被省委党校作为辅导教材。今天小编就推荐这位有着30余年经验的“笔杆子”写作的两篇《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体会》。来源|豆丁网
转自:公务员早起读时政
充分研究人
深入研究事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上)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一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示了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起草领导讲话稿是秘书人员服务决策和辅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让领导满意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首要标准。只有领导点头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想让领导认可,就一定得研究领导。可以说,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关键环节。
(一)跟领导。把握领导意图最好能跟随领导。跟会议。领导的思想系统地“晒”在会议报告中,所以我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总是说主要精神在主要领导的讲话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领导的思想还往往流露在脱稿讲的那些话里。跟调研。领导的闪光思想很多“露”在调研考察中。一如水遇石而激起浪花,领导思想与基层实际一“碰撞”,常有“金光闪烁”。跟接访。领导出访接访,常有新的思想“进进出出”。包括餐桌上、茶几上、处处留心必有所获。需要强调的是,跟着领导跑,不能“甩手甩脚跑”。不管领导安排没安排,要求没要求,相机、录音笔、笔记本都是应该带的,只要没有特殊交代,领导“开讲”就“开录”,回来后整理成文,特别是对领导脱稿发挥的内容,要进行“再消化”,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对把握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同时,跟领导的过程中,精彩的观点要记,典型的事例要记,重要的人名地名事名要记。这是跟领导的责任。
(二)找领导。很多写领导讲话稿的秘书尤其是一般秘书不可能总是跟着领导跑,接受的是来自领导们二传甚至三传四传过来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必须自觉主动地“找领导”。找动态新闻。领导“讲”到哪里,秘书就“追”到那里。电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特别是领导下基层的当地媒体新闻,一定要看。找会议资料。自己不能参会,就让会务组的同志留套会议资料,会后仔细学习。找讲话文件。重要讲话肯定会发文件或者发“通报”,有的还会在网上发布,这些必须找来学习。特别是遇到新领导上任,要想熟悉人,必先熟悉文,应该主动寻找领导原来任职时的讲话材料学习研究。平时注重积累,建一个资料库,把所服务领导的资料都放进去;建一个思想库,把领导的思想整理后放进去;建一个思考库,把自己学习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连同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都放进去。
(三)帮领导。秘书工作者的参谋助手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帮领导上。帮领导准备思想。有位老政研人教导我,“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把最好的思想贡献给领导”。准备的不一定有用,但多少给领导以参考、以启发。帮领导发掘思想。领导要讲话了,稿子怎么写是给办公室的一道题。这种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地请示领导,求得更多、更明确的指示,然后按照领导指引的“大方向”前进,向领导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掘。如果能和领导坐下来商量研究最好,当面接受领导意见,大胆提出自己想法,互相交换、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一起深化思想、细化内容、具体化提纲。帮领导扩展思想。领导有指示或者批示,其思想可能来自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阶段,这种思想需要秘书进一步做好点和点的链接、事和事的整合,需要方方面面通盘考虑、短期中期甚至长远谋划。帮领导完善思想。把模糊的弄得更清晰,把零碎的弄得更完整,把片面的弄得更全面,把断层的弄得更系统。
(四)“当”领导。我们常说一句话“关起门来当领导”,又说“平常学领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写领导讲话必须把自己摆在领导位置上,千万不能把自己当秘书。给谁写就是谁,如同演戏,演主席就是主席。我理解,一把手讲话应有“五度”:宏观把握有高度;全局谋划有广度;长远考虑有跨度;理解升华有深度;措施得力有强度。二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讲什么事就要研究什么事,但也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应以所讲事情为中心,全方位、立体式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回到事情本身上来,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一)看上头。上情要看准。主要看什么?看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找到大方向、大原则、大目标、大举措、大政策。看领导同志最新的讲话精神。要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地方晚间新闻、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密切关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行踪及相关讲话,重点关注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看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不违反保密纪律的前提下,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对应、相联系的上级会议材料都要尽可能搞到手,认真学习,深入分析,切实把握其重点、特点和亮点,把握其原则、举措和要求。看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写什么就看什么,很多现实的大问题,早就是专家学者的大课题,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专家”立上头。有针对性的看点理论著作,会增加讲稿的“高度”和“深度”,增加决策的“科学”和“理性”。
(二)摸下头。下情要摸清。走路只朝天上看是要摔跟斗的,必须看着地面走。下情何处来?从调查研究中来。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说,“准备会议,准备文件,都应把功夫用在调研上,这是很值得吸取的一条重要经验”。围绕写好领导讲话稿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写好领导讲话,是我们以文辅政的必然要求。从平常资料中来。基层刊物、基层简报、基层文件、基层领导讲话、群众来信都要看,并且要分类留存,最好还作些笔记。从经常联系中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基层的朋友,多和主职干部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讲真话的朋友,要写讲话了,提几个问题群发给大家,让基层的“源头活水”欢快的流淌进来。从专题座谈会上来。可召开专题座谈会,请基层的同志提前做好准备,有个书面材料更好,会让请大家畅所欲言,放开讲,实事求是的讲,既讲成绩,也说问题,还提意见建议。如果不方便召开这样的会议,可以只让下面报材料上来,把要说的都写进去。专题座谈会也可以开成专家座谈会,请市县内外或者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们来聚一聚、碰一碰,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搞好工作、写好讲话都是极有帮助的。
(三)观外头。外情要了解。俗话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写领导讲话稿,要有比较意识,要习惯“观外头”。怎么个观法?学习考察。开门写讲话,不仅要开门走下去,还要开门走出去。委托调查。不能事事去考察,可以委托调查。请外地同行就地搞调查,请基层干部外出搞调查,还可以请专门调查机构帮助搞调查,把要求说清楚,“借鸡下蛋”,一样“为我所吃”、“饱我口服”。调阅材料。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向外学习方法。想要了解什么,直接找人家要什么。媒体查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向外学习的途径。报刊、网络多种平台提供我们阅读学习,尤其是网络,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尽现眼前。农村有句话:“出门多低头,进门有柴烧”,平常多剪些粘些,分类收些储些,写的时候再查些搜些,大概可以满足一些写稿需求。
(四)找前头。历史的情况要熟悉。毛泽东同志曾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提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前头,就是要系统地、发展地、变化地看问题,搞清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寻找其中的经验教训,挖掘里面的本质规律。查档案材料、看历史文章、访问老同志都是找前头的方法和途径,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历史,解剖过程,得出指导当前工作的有用结论。
(五)想后头。要从长远考虑问题。我们写领导讲话既要用显微镜解剖问题,绝对不能患近视病。有时候要跳出问题想一想,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从多个方面想一想,像下棋一样,走一步,看几步,不要随意落子。要顺着领导的目光方向,寻找领导的兴趣热点,思考领导未来讲话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从长远的角度,自觉地向干部群众请教,主动地向专家学者咨询,广泛地吸引各方面意见,以便写作前、写作中“有理有据”地跟领导汇报和讨论。
(六)把握好度。度的把握是研究问题的应有之义。把握好对重大事情和敏感事情的态度。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不要匆忙表态,暂时没有整明白的事情不要急于亮牌,正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事情不要轻下结论。同时,又要有担当、有魄力、有胆识,不能在必要时不敢拿出鲜明态度,更不能关键时候缩手缩脚。把握好对形势与任务的分析。从整体大局上、从战略高度上、从发展方向上认清情势和态势,看到优势和强势,了解弱势和劣势,看到机遇,也看到挑战。不可高估形势,让人盲目乐观;也不可低估形势,让人看不到希望。把握好对前任工作和过去成绩问题的评价。这是每位新上任领导都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包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有一个客观准确评价问题。一概否定不会有,一味唱赞歌也不好,恰当地评价、理性地扬弃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讲理讲情与表扬批评的分寸。领导讲话要有理论性、思想性,要高屋建瓴,但也要有感情、有激情,切忌虚情和矫情。涉及对人和事的表扬与批评,要注意准确把握分寸,不可过重或过轻。大的会议上一般不对具体的人和事作表扬批评,一般表扬只点到集体,批评,只点到现象,特别优秀和特别严重的可点到个人。大会的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要注意平衡,要掌控效果。
(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是立足之本,研究是优秀之源,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人往往容易脱颖而出。我认为,研究工作有四大主体----讲话的领导,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还有写作者自己。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主观的抽象分析”;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孤立地僵化地看问题。研究工作可以采用“三四五研究法”----在对讲话材料的研究上,去伪存真选有用的材料,去粗取精选典型的材料,去同求异选特色材料;在对讲话思想的研究上,由前到后系统地看,由内到外比较地看,由点到面全面地看,由表到里本质地看;在对讲话措施的研究上,说自己的话有思想性,解决现实问题有针对性,代表前进方向有科学性,指导全局有普适性,“跳起来摘桃子”有可行性。
让领导满意 让听众满意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下)
衡量领导讲话稿写得好不好应有三项标准,一是领导满意度,二是听众认同感,三是实际操作性。三项都做好确实不易,要下大功夫,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提升水平,力争做到让领导满意,让听众满意。一确定主题
主题如旗。写讲话首先要确定主题,主题是讲话的灵魂。正确、鲜明是对主题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第一,旗帜是前进方向,必须要正确。方向正确,则走向胜利,方向错误,则走向失败。何谓主题正确?从大处说应该有“五个符合”: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怎样做到主题正确?我认为至少有“四个一致”:与中央保持一致,与上级保持一致,与班子保持一致,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保持一致。
第二,旗帜是本质特色,一定要鲜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旗都“各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旗帜的本质特征。讲话稿亦如此,虽然“年年岁岁讲相似”,但是“岁岁年年话不同”,虽然“上上下下都在讲”,但是“上上下下话不同”。话不同首先是主题不同。比如XX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主题是,把XX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主题就具有鲜明的特色。主题鲜明主要建立在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上,其次建立在对问题“上下左右”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和比较分析上。二谋篇布局
写领导讲话稿需要宏观谋篇、战略布局。必须先拟出提纲,而不能随感而发、随意而写,更不能信马由缰、写到哪里是哪里。因为领导讲话常常是代表一个班子、一个集体,讲话提纲须送领导审阅同意,重要讲话的提纲还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领导讲话提纲怎么写? 首先做到“三讲”。围绕上级精神讲。传达不能走样,贯彻不能变形,很多重要的、核心的精神要原原本本传达。结合工作实际讲。传达贯彻是过程,落实是目的,落实不能“空对空”,而要“空对地”,也就是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紧扣解决问题讲。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需开,不解决问题的讲话不必讲。写讲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其次做到“四要”。一要大处明晰。整个讲话讲哪几点、回答哪几个问题要十分明确。比如有的领导讲话稿第一点讲为什么,第二点讲是什么,第三点讲怎么做。总的要求是,层次必须分明,不能模糊甚至前后打架,逻辑必须严密,不能脱节甚至混乱。二要重点突出。少数讲话需要面面俱到,更多的讲话需要重点突出。三要观点鲜明。讲话是观点的集合,观点是思想的结晶。一篇讲话,主题是最大观点,还需要有众多的分观点、小观点来支撑主题,主题如“明月当空”,观点是“众星捧月”。这些观点可以通过分级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随处“闪烁”在讲话中。观点从哪来?从实践中发现,从思想上发掘,领导那儿可得到,基层干群中可得到,专家学者中可得到,个人学习研究中可得到。四要体例统一。通常的做法是,列提纲就应“提前控制”每个部分的篇幅,以求得总体结构的基本匀称。层次基本相同,一级标题下面可列二级、三级标题,根据需要去列,但最好基本相同。同一级标题最好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差不多的字数和语气。因为整齐的标题形式,除了表情达意的明晰外,还特别易于传达贯彻、便于干部群众掌握。三收集材料
无论写讲话还是写文章都要用到材料,如果说观点是文稿的筋骨,那么材料就是文稿的血肉。我体会,材料如粮。一要有“丰收粮”,吃得饱。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写领导讲话要“广积粮”。只有材料收得丰富,讲话才能写得顺溜。
二要有“优质粮”,吃得好。从“丰收粮”到“优质粮”,有一个选择材料的过程,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取典型材料。兵不在多而在精,材料不在多而在典型。三要有“特色粮”,吃得够味。讲话要有特点,选材需要有特色。比如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全省林业改革发展会上讲到湖北林业的地位,用了这样一些“特色材料”:湖北素有“华中绿肺”之称,要从建设中部绿色屏障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是“千湖之省”,要从保护湿地、调节气候的高度来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有地球上北纬31度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神农架,要从保护地球生物种群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这样的材料唯湖北独有,这样的意义唯湖北能讲,也才更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作用。四量身定做
俗话说量体裁衣,写讲话稿跟做衣服一样,也要“量身定做”。
(一)要与领导职务相适应。什么职务讲什么话,决不能写了一个讲话稿,这个领导有特殊情况不能去讲,另一个领导可以直接拿去讲。如果一个会议几个领导都要讲,一般主要领导从宏观和战略上讲,从形势和任务上讲,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方向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上讲,可以讲得相对“虚”一些;分管领导从总结成绩与经验上讲,从工作部署与措施保障上讲,应该讲得相对“实”一些;部门领导讲得更微观、更具体、更有操作性,适宜讲得相对“硬”一些。比方说,在一次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主题的组织工作会议上,组织部长讲话,对近期任务、培养途径、选拔标准作全面具体的部署,副书记讲话,重点指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对各级党组织的明确要求;书记讲话,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做好此项工作的浓厚氛围。三篇讲话围绕会议主题,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形成整体。
(二)要与领导个性相适应。曾经服务过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安德列?施托希说:“给总统写发言稿时,要考虑到他的性格、特点和举止。”领导各有风格。有的喜欢讲得更实在一点,有的喜欢讲得更理论一点,有的喜欢讲得干脆一点;有的习惯引用马列著作,有的喜欢讲些古代掌故,有的注重数据和推理。如果起草讲话者对这些特点接不上头、跟不上趟,就无法写出令领导满意的讲话稿。
(三)要与听众对象相适应。毛泽东同志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讲话是一定要看对象的。向上级领导汇报,适宜谦虚一点、低调一点;对下级作报告,应该体现权威性、指导性;跟农民群众讲话,适当用些方言土语;跟专家学者讲话,最好具备理论性、思想性;跟文艺工作者谈话,不妨加点激情和文采。
要与会议规模相适应。小范围的座谈会,语气应该更亲切一些;党代会、人代会这样规模较大的会,语言应该更规范一些。
要与讲话场合相适应。如果是祝贺词、欢迎词、答谢词、慰问词,就应热烈奔放、轻松明快一些;如果是研讨会、纪念会,就应庄重、严谨一些;如果是动员会、庆功会、表彰会,就应富于激情、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要与讲话顺序相适应。在前面讲与在后面讲是不一样的,点名发言与自由发言又是不一样的。起草讲话应充分考虑这些事情,以达到讲话效果最佳化。
要与讲话时间相连应。限时讲话,只能短,不能长。一个小时的讲话,准备50分钟就够了,留点时间让领导去发挥,或者留点时间给主持人和听众,切不可写得太长而致讲得超时。五锤炼语言
写领导讲话稿,有很多的语言要求,重要的是把握三点: 一是不能错。观点不能错。必须要讲正确的话,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第一要求。领导讲话具有权威性、指导性,下级要学习领会,要传达贯彻,上错一点,下错一片,上错一尺,下错百里。尤其在网络时代,一句讲错,天下皆知;寅时讲错,卯时便知。政策不能错。领导讲话经常需要引用、宣传、解释相关政策,领导讲话本身就有政策效应,所谓“言出法随”,因而必须字斟句酌,表意精准,有根有据。概念不能错。特别是有些体现中央精神的重要概念更是绝对不能错。事例不能错。事例要真实可信,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不一定要写上去.但要查得一清二楚,万不可道听途说。数据不能错。领导讲话中的数据不可有水分,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会让领导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引文不能错。引用经典著作、名人名言等,不可“随意、大意、任意”,需要“严肃、严谨、严格”。不可“拍脑壳”引用,以为“好像”是这么讲的,“好像”在哪儿听过。
二是不能过。如同宋玉描写的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要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深讲哪些浅讲,哪些可以放开讲,哪些点到为止。要注意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度,使其恰到好处。三是让人愿听。讲话稿是要让人听的。不管领导讲得怎样,肯定有人听。因为你是领导他是部下,他不能不听;因为你布置工作他回去落实,他不可不听;还因为他的帽子你管着,他不敢不听。有的领导对于开会打瞌睡的干部给以现场处罚。我看一并要处罚的人是不是还有讲话的领导,包括写稿的秘书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强迫受训,比坐牢还厉害”。想要人愿听,就要在思想深刻性、事例鲜活性,语言生动性等多方面下功夫。鲜活的事例让人愿听。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对标语口号吗?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有人物。没有具体形象,作品就没有生命。”身边的、最近的、鲜活的、适量的事例是能够让讲话生动起来的。有些同志写讲话稿,一味追求语言的精练干净,很少写事例,为什么不能把精彩的观点和鲜活的事例结合起来写呢?生动的语言让人愿听。要学会运用比喻、借代、排比、对仗、拟人、拟物,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和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现手法。要学会运用领导语言、学者语言、诗词语言、网络语言、群众语言等。前段时间网络热捧大学校长“根叔”的演讲——十几分钟讲话赢得数十次掌声,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把网络热词类似“打酱油”、“蜗居”、“蚁族”、“被就业”等用上了,这些新潮语言当然引起当代大学生广泛共鸣。六精细打磨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的现象,说这叫“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精雕细刻写文章,功夫多在修改打磨上。
(一)要做到“三堂会审”:先从内容上审视,看思想上有没有问题,主题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再从形式上推敲,看层次是否清晰明了,看结构是否合乎逻辑,看各级标题间的联系,看主题、观点、材料的关系,看段落和层次的连接,看开头与结尾的呼应;最后从语言上斟酌,看语言生动与否、句子通畅与否、词语准确与否、文字与标点正确与否。
(二)要做到“三步走”:第一步认真看,第二步大声念,第三步模拟讲。
(三)要做到“三校”:眼校(看),口校(读),指校(用手指点着查)。
(四)要做到“三把关”:先是自己把关,然后请同事把关,最后交分管领导把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