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如何在工作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真正担当起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是学期初必须考虑的。为让德育工作在语文学科中落做到实处,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如下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最难管理。
生理方面: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升学压力:八年级的知识内容比较七年级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又面临地生中考,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
心理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八年级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有关爱、同情、敬佩等美好的情感,学会人与人间的相互宽容、理解等。
四、德育措施:
(一)研究教材,深挖课本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蕴藏太多的德育元素,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例如:每次上新课之前,抓住“激趣导入”这一环节,恰当巧妙地设计导语,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文章的精神内涵,思想上得到升华。在对文本的品读感悟中,自然贴切地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以情激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情操得以陶冶。可以借助于朗读和表演。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朗读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自觉地感受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
(二)重视写作教学的德育,借作文之媒传德育之魂。
“文章乃千古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写作即是抒发心情,是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感悟,借写作之手,即可彰显学生的真知灼见,又能暴露学生的思想、写作中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教师要见微知著,善作挖掘,捕捉教育契机,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
其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一,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老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某种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赶时髦、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对这些教师如果都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可以给学生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三,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思想品德的飞跃;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对于学生的作文,哪怕其中只有一点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作文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本学期在作文批改中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互批共改,以此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合作精神。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可以说,德育伴随着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三)重视活动开展,寓德育之教于活动之乐。
学生身边蕴藏着许多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可以优化学生心理,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 “好书推介会” “辩论会” “影视欣赏活动” “戏剧表演赛”等。通过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促使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语文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发展智力,促进少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语文活动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施展提供了大舞台,它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优化学生心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良好品性的形成。
1.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4.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李会侠
2018年3月3日
第二篇: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文以载道”,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
(一)、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教育。根据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统筹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系列德育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二)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随地的渗透德育教育;根据语文课的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由表入里,逐步消化,由知到行,由情达意,由外因转化成内因。
1、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巧编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如在学“a o e”这个韵母时,我是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的: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了,她看到春天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歌咏比赛作准备呢,看她长大嘴巴(a aa)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因为她要演唱的歌曲就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高兴得欢呼起来“ooo”,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弯下了长长的脖子,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孩子们聆听、模仿、大胆展示不仅掌握了“a o e”的音和形,也感受了祖国的美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热爱祖国的洗礼。
2、观察辨形,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在作业批改中渗透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二、以生活为内容,以活动为动力,推动德育教育 语文课是开放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春游找春天,学雷锋活动,热爱家乡活动,各种节目活动和演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和教育模式。如:母亲节在班内号召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画,写话。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传文受道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通过时间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德育渗透教育总体目标实施措施 教学内容
一、数一数
1、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施措施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观察兴趣。
2、数出课本图中的数量。
3、数教室里的实物。
二、比一比
比多少
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2、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比长短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好习惯。
教师提供物品、选取身边的题材让学生操作、比较。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几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以内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创设游戏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学习5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5以内的减法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认识平面图形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
2、思考、想象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分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1、录像:商场外景镜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上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充分利用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抽象出数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数学乐园
1、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游戏活动: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位。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
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八、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感知一分钟、一秒钟有多长,可以做多少事情,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1、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2、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8、7、6加几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2、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组织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5、4、3、2加几 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我们的校园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
1、联系学生的爱好,引入“活动”。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用处和优越性。
十总复习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道德修养之“源”。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 一、抓住“三性”
针对性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的新特点及变化趋势,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政治家的敏感去接受新信息,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依据,必须长期贯彻,克服随意性,不搞运动式,使德育内容规范、完整。
计划性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哪些内容跟思想教育联系紧,哪些内容能有机结合,要求数学教师要订出整体计划,形成相应序列,这样才能紧扣教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融入教材。
二、把握渗透的“点”、“时”、“度”
找准教材中的“渗透点”是重点。教材是教和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之“源”,数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周率”、“国旗中五角星的大小比例”等。新教材中则更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数学教材中的育人因几乎都寓于知识之中,有一定的“隐蔽性”,这要求数学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中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掌握育人渗透的“时机”是难点。数学教学由于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运用,对课堂结构的严谨,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数学教学中不能不顾知识随意安排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强迫“渗透”冲击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捕捉其情思的变化信息。调整思想渗透的“点”与“时机”,做到因人施教。要把握好渗透时机,教师要做到“眼明、耳灵、腿勤”:眼明则不失察;耳灵则信息准;腿勤则深入,掌握了解学生的知、情、意、行。再针对学生、教材实际,精心思考设计,思想教育的最佳渗透“时机”就不难把握了。
把握思想教育渗透的“度”是关键。“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中,教师应注意恰如其分处理好二者关系,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透”得“过度”,就会改变数学的性质,降低数学的知识性与科学性,而如果“渗”得不够,“透”不到位,则不能与学生的“兴奋点”发生共振而功亏一篑,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教学的特点,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调度得当,准确把握渗透的“度”,使其到位而不越位。
三、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
新课引入可以用数学家富于独创的史实或数学中蕴含的美激励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求欲和浓厚兴趣,也可以介绍其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促其学好数学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如在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向学生介绍笛卡尔生病在床上学习,观察黑板上面的国旗上的五角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美的教育。
概念教学在引入数学新概念时,可通过揭示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通过新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对比,寻找联系、区别。如在教学零指数和负整指数幂的概念时,可通过正整数幂的除法中,被除数指数不大于除数指数时产生的矛盾,引入解决矛盾的新方法,规定了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但又产生底数取值缩小为非零数的矛盾,这样,通过矛盾的产生、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探求欲。
定理、公式、方法的引入及指导论证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参与到结论的探求推导过程之中,启发引导学生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如在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入繁,通过特殊探路,执果溯因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治学精神。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师可利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可利用残缺不全的图形工件,提出问题:怎样把这块工件补全?从而对学生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进行训练。此外,教师应注意让教学内容“活”、“动”起来。采用数形结合,图形变换,一题多解等进行变式训练,激发学生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想也“活”起来,“动”起来。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八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本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在平时是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的。
一、通过语文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是构建和师生关系的主动者。教师的使命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能靠华丽、空洞的辞藻,要靠自己得体的仪态、良好的行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还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最终取得了较好结果。
二、深刻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我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及人物事件的描写,深刻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知道哪些是为社会所崇尚的,哪些是为社会所摒弃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让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把道德规范与行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道德意识来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好习惯。
四、总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候穿插进德育教育,注意渗透德育教育,注意把教育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不但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心理也都好,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只有这样学生的道德素质将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
2016年6月25日
第五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2000~2001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小学语文第十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受到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为完成以上德育教育任务,我制定了以下学科渗透计划。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本册教材安排得20篇文章进行了归类结合本册教材所涵盖的德育因素,安排阶段性的、持续地进行德育渗透。
1、进行“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景观”的教育:这项教育可结合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江畔独步寻花》等课的阅读教学,相机进行。
2、进行“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这项教育可结合课文《冀中的地道战》、《革命烈士诗二首》、《狼牙山五壮士》、《丰碑》、《毛主席在花山》等课文的阅读教学,相机进行。
3、进行“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教育,这项教育可结合课文《养花》、《落花生》等课文的阅读相继进行渗透。
4、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这项教育可结合课文《蛇与庄稼》、《彩色的翅膀》等课文的阅读教学相机进行。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本学期教材了写景、记事、写人、状物的作文类型,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相继进行各项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要通过实际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去磨练,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目标,但愿这份渗透计划能够很好的完成德育教育内容。
周文琴
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