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材料1
2009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优化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理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的管理、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绿色学校”。现将我校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环境意识、建设绿色学校工作要点》关于绿色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正常运转。
二、广泛开展绿色宣传教育
1、我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大自然》、《大自然探索》、《森林与人类》、《中国国家地理》、《中学生物学》、《地理教育》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在学校网站是专门制作“绿色学校”网页,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置了环境教育宣传栏,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
4、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出版小报班刊、张贴宣传图片等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团委会、学生会经常组织有关环保活动,如组织参加植树种草,清扫校园卫生,向群众和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卫生劝导队上街督查卫生,收到良好成效。学校开始从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延伸,做到远近高矮各异的多层次绿化景象。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绿化环境的教育,各班团支部包块认养花草树木,挂牌设岗,精心养护。初
一、初二学生也发出了“我们和小树苗一起成长”的口号。
5、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题讲座,邀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响良好。
6、我校通过举行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机会,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如通过 “国旗下讲话”、《倡仪书》、环保墙报、宣传标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作环保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绿色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三、开展主渠道环保教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学。
1、学校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 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有2次以上的环保选修课,此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每个学期均有多次环保内容的讲座。
在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结合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育,如物理科针对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地理科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酸雨”“海啸”等现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生物科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化学科则让学生采集河流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科则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2、通过地方选修课、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对地方选修课有总体安排,环保是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做环保项目的调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兆丰钢铁公司、安达精选、北大岭铁矿等;德教处、团委会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我国打击走私、贩卖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犯罪活动的纪录片;在初一年学生中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自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清除白色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校园是广大学生密集的地方,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浪费等各种问题。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节水方案”。该方案以校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一些简易管道、装置以及蓄水设备,再利用废水、雨水,来达到预期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四、加大投入,措施到位
建设一个绿、净、美的优雅环境,是创建绿色学校乃至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建设优质、高效、一流名校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让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
五、加强环境管理,保持校园优美整洁
有了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还需有广大师生共同管理和爱护,才能永葆学校的绿色,才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为此,我校结合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划分班级绿化责任区,校园清洁卫生由学生会负责安排各班轮值,全天候保持校园整洁,学生宿舍也实行自主管理,各宿舍、各楼层开展评比。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植树种草栽花,清除灰尘杂草,人人参与,既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又提高环境意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入学校设置的分类垃圾桶内。校园整洁美观,鲜花常开,绿意盎然。
第二篇: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彭水县民族中学
2010—2011环境教育报告
我校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结合全县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优化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理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的管理、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绿色学校”。现将我校几年来环境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2010年10月开始,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环境意识 建设绿色庭院—2010年建设绿色学校工作要点》、《彭水民族中学绿化美化方案》等关于绿色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二、多措并举,广泛开展绿色宣传教育
1、我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教育》、《大自然探索》、《森林与人类》、《中国国家地理》、《中学生物学》、《地理教育》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作用,结合各学科特点,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把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教材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在学校网站是专门制作“绿色学校”网页,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臵了环境教育宣传栏,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臵固定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
4、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题讲座,邀请环保局的专家或者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响良好。
三、开展主渠道环保教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学。
1、学校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 在制订学
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有2次以上的环保选修课,此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每个学期均有多次环保内容的讲座。
在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结合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育,如物理科针对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地理科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酸雨”“海啸”等现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生物科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化学科则让学生采集河流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科则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2、通过地方选修课、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对地方选修课有总体安排,环保是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做环保项目的调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大华化工厂、田东油矿、平果铝;政教处、团委会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我国打击走私、贩卖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犯罪活动的纪录片;邀请广东实验中学环保专家郭志坚主任来校举办环保教育的讲座;在初一年学生中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结合“野
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自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清除白色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2001年以来,我校在学生中成立了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全校有关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有10余个,并配备相应的教师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专题探索,如组织环保课题组到本市和靖西等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意见,从而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观念。几年来,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直进行着课题研究活动,写出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校园是广大学生密集的地方,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浪费等各种问题。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节水方案”。该方案以校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一些简易管道、装臵以及蓄水设备,再利用废水、雨水,来达到预期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主要项目有:
1、足球场草地节水灌溉方案。
2、教学楼节
水冲厕方案。该方案实用性强,受限制少,易推广,一般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可以借鉴、普及。
四、加大投入,措施到位
建设一个绿、净、美的优雅环境,是创建绿色学校乃至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建设优质、高效、一流名校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让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请专家对学校的布局进行科学的设计,充分考虑绿化和美化问题。有计划地砍伐部分老树,补种低矮常绿的风景树,大面积在水泥路和运动场之外种草栽花、培育树(花)苗,垒搭花坛……学校近两年来投入绿化经费几十万元,校园中共种植各类花草树木100余种,乔、灌、花、草配臵得当,绿化布局合理美观,绿化覆盖率达40 %。假山池沼、围墙走廊、石桌矮凳讲究层次与配合。喷泉流水与假山异石相衬托,校园绿化错落有致,幽静清新,学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合理的布局。
整洁的校园为莘莘学子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幽雅的环境,怡人的氛围,唤起了百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加强环境管理,保持校园优美整洁
有了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还需有广大师生共同管理和爱护,才能永葆学校的绿色,才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为此,我校结合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划分班级绿化责任区,校园清洁卫生由学生会负责安排各班轮值,近两年为了帮助国家解决下岗工人而安臵了6名下岗工人组成环卫组,全天候保持校园整洁,学生宿舍也实行自主管理,各宿舍、各楼层开展评比。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植树种草栽花,清除灰尘杂草,人人参与,既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又提高环境意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入学校设臵的分类垃圾桶内。校园整洁美观,鲜花常开,绿意盎然。
六、环境教育
1、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中环境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校环境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即所有学科都应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
对教师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只有25.7%的教师在职前(高等教育中)接受过环境教育,其中9.9%的人是在选修课中学的,6.5%在专业课中学的,在公共课和讲座中学习的人数分别为4.9%4.0%。女教师在职接受环境教育培训的人数只有13.3%,其中4.9%是通过自修的方式学习的。
行动滞后于意识。如果教育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使环境意识转化为行动。
2、环境教育实施渗透教育
环境教育内容涉及各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环境教育向学科教育的渗透是以现有的学科为主要载体,在不改变现行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加以补充、扩展和更新,结合相关学科进行渗透教学。
根据学科的特点灌输环保意识,如:理化生等学科,可在金属物铝、镉、镍等,非金属如硫、氮、氧化物以及高分子等,在引导学生掌握其实用性的同时,科学地认识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性。
第三篇:学校环境教育讲话稿1
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校长:王建忠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0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所共同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措施,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是进行环境教育、推动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程。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如何?主要存在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希望能借此促进小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和持续发展,为小学环境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做一名漫漫环保路上的探究者。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环保、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各级各类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更新了环保观念,提高了环保意识,创造了许多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环境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纵观社会发展的形势,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一)、环境教育的意识增强了,但还较滞后。
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林锐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虽然引起师生的警觉。绝大多数人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许多人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教育奠基意识。不少学校也未能把环境教育摆
上应有的位置,认为它与升学率不挂钩,抓不抓一个样,抓得好不好一个样,将它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还是显得滞后的。
(二)、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加了,但还较匮乏。
通过环境教育的宣传和发动,环境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师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加了,许多教师对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温室效应等常见的环境污染情况都能作出一些解释,但许多教师说不出上述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教师如此,学生的情况更为糟糕。
(三)、环境教育列入学校课程,但师资紧缺。
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边缘科学。目前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师,大部分缺乏专门的学科知识,活动起来有时力不从心。环境教育课的任课老师都由班主任或二线教师兼任,几乎无一专职环保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环境教育的活动增多了,但途径偏少。
许多学校每年真正开展的环境教育,主要是日常大扫除和清除白色污染等环境卫生教育,利用环境教育日进行一些黑板报、手抄报、绘画评比。活动虽然增多了,但开展综合性的,系列性的,有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比较少。有些学校和教师虽有这方面的主观要求和想法,但操作中困难较大,也就“知难而退”了。
而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轻视、忽视环境教育的主观因素,也存在着师资差、资料缺、没有形成环境
教育的大气候等客观因素。
二、解决策略:
针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我认为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首先,要提高教师环境教育认识。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学校应该组织教师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传播媒体,自觉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从而自觉克服环境教育是“份外事”的可有可无思想和环境教育是“长远事”的慢慢来的思想,同时增强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其次,要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技能。学校应该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环保认识的同时,学校要培养专兼职环保师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依托课堂渗透,丰富环保知识。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现行的小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内容与环境问题的联系十分密切,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归类整理,并适当拓展延伸,形成一个个知识体系。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凡课本中直接讲环境保护知识的部分,则讲深讲透,不折不扣,教好教活;第二,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则作必要的引伸、拓展和补充,使之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凡与环境问题确有联系的内
容,则要讲清这种联系和关系,使学生扩大视野,善于联想到环境问题。例如:①在讲述常见的动物、植物时,则可渗透一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依靠环境供给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生物的生存受到光、大气、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等内容。让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辩证观点。②在讲述人与环境时,则有意识的渗透人既可对环境造成危害也可改造环境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的饮食、人的呼吸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自我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在讲述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则可以渗透环境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的生理活动又能改变环境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正确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植树造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④在讲述生态系统知识时,引导学生树立生态观、资源观、价值观和发展观。让学生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类如何谋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开展课外实践,提高环保能力。
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知识的学习、思考与实践的综合探索。因此,实现环境教育由知识传授向以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更具有艰巨性。只有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认识和了解环境,以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我们开展课外实践的主要方式有:
1、走访、调查。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既可以参与调查、走访,又可请有关人士
到学校来做报告。
2、收集、考察。如考察环境状况,了解污染源,同时收集相关资料、样品。
3、实验、制作。不仅从验证性的角度,还可以从实验材料的角度考虑,如用废弃物品做实验材料。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做水的净化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水受污染的途径和净化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节约用水,渗透环保教育。
4、记录、描绘。用数学或美术的手段记录现象和结果。
5、展览。作为活动成果的展示,如剪报、手抄报、摄影绘画的图片、小论文、小制作等。展示学生的环保作品,激发他们的热情等。
把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另一重要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注重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看,它很适合开展环境教育。如可以开展 “家乡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调查”等小课题研究活动。
(三)、自编校本教材,拓宽教育渠道。
仅仅依靠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缺乏具体形象性,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遥远,学生感受不深。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和特定的纪念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自编环保教材的探索,在调查走访,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以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编写环保校本教材,作为环境教育教材的补充,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四)、建立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建议建立学校与环保局、监测站、绿化站、气象站、净水厂、林科站及科研所等部门的工作机制,进行经常性的联系,给予学校资源及技术支持,提高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能力。
总之,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儿童作为环境教育的主体,启发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思索,转变环保态度,勇于环保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努力改善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
2011.5
第四篇:XX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XX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结合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把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作为优化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理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的管理、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绿色学校”,向国家级绿色学校目标奋进。现将我校几年来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XX年开始,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环境意识建设绿色庭院—XX年建设绿色学校工作要点》、《杏坛中学绿化美化方案》等关于绿色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正常运转。
二、广泛开展绿色宣传教育、我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大自然》、《大自然探索》、《森林与人类》、《中国国家地理》、《中学生物学》、《地理教育》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在学校网站是专门制作“绿色学校”网页,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置了环境教育宣传栏,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
4、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出版小报班刊、张贴宣传图片等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团委会、学生会经常组织有关环保活动,如组织参加植树种草,清扫校园卫生,参加市区卫生大扫除劳动,参加创卫生城市活动,协助居委会灭“四害”,向群众和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卫生劝导队上街督查卫生,收到良好成效。从1997年起,学校开始从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延伸,做到远近高矮各异的多层次绿化景象。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绿化环境的教育,各班团支部包块认养花草树木,挂牌设岗,精心养护。初
一、初二少先队员也发出了“我们和小树苗一起成长”的口号。我们学校坐落在右江之滨,学生们喝着右江的水长大,学校因势利导,从启发学生关心保护右江水质到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环境教育。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水质调查,参观考察沿河造纸厂废水处理方法,让学生取水样考察农村水道污染情况,带领学生到生态村考察,了解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意义,让学生亲眼目睹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等;有些同学运用刚学到的环境噪声监测等基本知识,测定学校高音喇叭的噪声,并向学校反映。学校从去年起,投入45万元,将所有的高音喇叭换成中低音喇叭,避免了对周边单位、周围单位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
5、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题讲座,邀请环保局的专家或者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响良好。
6、我校通过举行环保夏令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机会,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如通过“国旗下讲话”、《倡仪书》、环保墙报、宣传标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作环保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绿色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XX年7月,在百色市环保局直接领导下,我校与广州、澳门组织以“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上百名学生分别考察城市生态环境以及野外自然环境,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呼吁全社会来关注环保,保护环境,并在车上、田边、街头举行“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演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了学生把兴趣放到周围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上,从而培养了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
三、开展主渠道环保教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学。
、学校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有2次以上的环保选修课,此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每个学期均有多次环保内容的讲座。
在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结合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育,如物理科针对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地理科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酸雨”“海啸”等现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生物科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化学科则让学生采集河流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科则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2、通过地方选修课、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对地方选修课有总体安排,环保是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做环保项目的调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大华化工厂、田东油矿、平果铝;政教处、团委会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我国打击走私、贩卖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犯罪活动的纪录片;邀请广东实验中学环保专家郭志坚主任来校举办环保教育的讲座;在初一年学生中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自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清除白色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XX年以来,我校在学生中成立了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全校有关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有10余个,并配备相应的教师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专题探索,如组织环保课题组到本市和靖西等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意见,从而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观念。几年来,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直进行着课题研究活动,写出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
校园是广大学生密集的地方,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浪费等各种问题。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节水方案”。该方案以校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一些简易管道、装置以及蓄水设备,再利用废水、雨水,来达到预期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主要项目有:
1、足球场草地节水灌溉方案。
2、教学楼节水冲厕方案。该方案实用性强,受限制少,易推广,一般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可以借鉴、普及。
四、加大投入,措施到位
建设一个绿、净、美的优雅环境,是创建绿色学校乃至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建设优质、高效、一流名校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让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请专家对学校的布局进行科学的设计,充分考虑绿化和美化问题。有计划地砍伐部分老树,补种低矮常绿的风景树,大面积在水泥路和运动场之外种草栽花、培育树(花)苗,垒搭花坛……学校从一无草坪绿化校园发展到现在种在12块草坪共1505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26500平方米,XX年10月,我校投资400万元改造田径场,10个跑道全部铺上塑胶,中间是一块国际标准、人工栽培的绿色草坪的比赛用场,共6000平方米。学校3年来投入绿化经费几十万元,校园中共种植各类花草树木100余种,乔、灌、花、草配置得当,绿化布局合理美观,绿化覆盖率达60%。依照美的规律来构建校园,栽种和修剪着眼于画意,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假山池沼、围墙走廊、石桌矮凳讲究层次与配合。现在的杏坛中学,环境优雅整洁,校园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亭台别致,小桥流水,夜光工程大放异彩,现代化的绿色校园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气息。角亭池水,点缀其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与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楼房、人文景点相映相衬,构成了一幅现代化花园立交图,做到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辉映;喷泉流水与假山异石相衬托,校园绿化错落有致,幽静清新,学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合理的布局。
整洁的校园为莘莘学子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幽雅的环境,怡人的氛围,唤起了百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加强环境管理,保持校园优美整洁
有了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还需有广大师生共同管理和爱护,才能永葆学校的绿色,才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为此,我校结合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划分班级绿化责任区,校园清洁卫生由学生会负责安排各班轮值,近两年为了帮助国家解决下岗工人而安置了6名下岗工人组成环卫组,全天候保持校园整洁,学生宿舍也实行自主管理,各宿舍、各楼层开展评比。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植树种草栽花,清除灰尘杂草,人人参与,既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又提高环境意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入学校设置的分类垃圾桶内。校园整洁美观,鲜花常开,绿意盎然。
六、师生绿化意识高,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随着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师生绿化意识不断提高,能自觉地参与创建活动,珍爱美丽的校园,参与社区环保绿化活动,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些年来,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文明庭院”、市园林绿化优秀单位”、“自治区先进集体”“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极大调动了师生接受绿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保知识扎实,参加各级竞赛屡获佳绩。黄斌老师《漫谈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等教师的发表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张树军老师所撰写的《从澄碧河水库论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论文刊登在《右江日报》上;张树军老师所指导的汤凯斌同学在参加全国林学夏令营活动中所撰写的《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荣获“优秀小论文”奖;韦嘉嘉《一道关于校园白色污染的计算题》等小论文获市一级以上奖励。
七、存在问题、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的整体建设项目不全,绿化有待向多样化、立体化发展。
2、我校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不少学生来自农村,环保意识较薄弱,环保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些学生的环境意识还不强,使有些学生还未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
3、师生自觉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自觉调查和监测社区污染等方面仍做得不够。
4、由于受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安排用于环境教育的时间不够多,各个环保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时间不够多,以至学生的研究成果太少。
八、努力方向、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2、发挥理、化、史、地、生物等课教师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环保行动,将我校的环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积极参加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活动,争取在3年内通过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国家级绿色学校。
第五篇:2马鞍山市2009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最终版
马鞍山市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创建、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的工作部署,按照《马鞍山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在大中专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中广泛开展“抓环境教育,创和谐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我市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市教育局在环境教育工作方面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落实国策教育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环保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被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以及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之中。我市教育局作为市创建环保模范城的主要责任单位,每年都要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落实相关责任任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万亚平同志高度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教育系统创建工作由副局长汪昌斌同志具体负责,机关德育办、基教科、教研室等部门科室齐抓共管,每年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制定创建工作任务。为强化国策教育,市教育局先后筹资1千多万元在濮塘风景区建设了中学生实践基地,并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环境教育馆,全市所有初二学生在不同时段到基地接受实践训练,聆听环保专家辅导报告,参观环境教育馆的教育内容并动手进行环保制作和实验,做到知行合一。
二、强化措施,稳步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教育部在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中提出的一项全国性学校环境教育活动项目,目的在于推进全国中小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及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我市于2000年6月启动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市教育局与市环保局联合成立了市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指导、协调、评价、考察和评审工作,同时制定了《马鞍山市“绿色学校”评价指标及标准》。为有序推进我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市教育局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制定创建计划,在总结多年来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马鞍山市绿色学校创建评估专家库”,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进行评估并具体指导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创建工作质量。
2000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表彰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我市第二中学、市师范附小榜上有名。
2001年,我市二中、六中、师范附小、当涂一中4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这是我市第一批“绿色学校”。
2003年10月底,市教育局与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市级“绿色学校”评比。市七中、市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获得市第二批“绿色学校”,2004年6月“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又命名了
湖东路二小、十九中等4所学校为市第三批“绿色学校”。同年11月份,我市七中、十三中、二十二中、东苑小学四所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
2005年11月份,十一中、一中、职教中心、健康路小学、采秣小学、湖东路四小、王家山小学、新工房小学、曙光小学、慈湖一小、龙山桥中心小学十一所学校被评为市第四批“绿色学校”。
2007年12月,育才小学、姑山学校、当涂二中、雨东小学、当涂亭头初中、金瑞中学、雨山中心小学、师专、雨山中学、当涂太白初中、建中学校等十一所学校被评为市第五批“绿色学校”。
2008年,当涂石桥中心学校、当涂实验学校、培正学校、向山小学、师苑小学、银塘中心小学、市第八中学、和平楼小学、市第四中学等七所学校被命名为我市第六批“绿色学校”。同年,我市红星中学、安工大附中、四村小学和当涂县石桥中学等四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
2009年12月,十二中、花园初中、山南小学、西湖花园小学、金瑞小学、中加双语学校、当涂乌溪初级中学、当涂博望中心学校、当涂太白中心学校等九所学校被评为市第七批“绿色学校”。同年,我市红星中学、安工大附中、四村小学、当涂石桥中学等四所学校被命名省级“绿色学校”。
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各级绿色学校89所,其中国家级2
所、省级18所、市级69所,无论是从获奖级别、还是获奖数量,在全省各市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绿色学校”创建,使学校更新了办学理念,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形式,扎实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本着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市教育局以学校为阵地,以创建绿色学校为抓手,在全市大中专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逐步形成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情景体验式为主、初中以互动式为主、高中以渗透式为主的梯度发展的环境教育模式。
(一)认真开展环境教学工作
1.紧扣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课内的环境渗透教育。我局的教科研部门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契机,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多学科教学之中,鼓励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着力寻找相关知识点、环境意识培养的渗透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行为的结合点,有计划、有系统地渗透环境教育理念。
2.重视校本科研,积极构建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我局教研室将校本教学研究工作作为深化环境教学的重要形式,结合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推行,指导各中小学制定出学
校环境课程计划,并以选修课、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构建成环境教育系列课程,我们通过举办环境主题优质课评比、环境教学教案征集等教学业务素质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环境课程的建设。
3.密切配合,形成环境教育的合力。环境教育重在形成合力,重在整体构建教育网络。我们与市环保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通过市区环保部门经常深入学校进行环保方面的活动指导、师资培训教育,市区所有中小学校都邀请了环保局专家走进学校开展了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绿色学校”创建专题培训、讲座(当涂县每年也有部分乡镇学校举办此类培训),各中学校也都成立了环保教育专家组,在学科教育、渗透的基础上每学期还开展多次中小学生环保教育专题讲座;与市科协组织不断合作,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渗透环境科学内容;与文化、城建、地矿、气象、规划等部门联系,经常性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文化公园、文物陈列馆、气象科技馆、地质地矿展、城市规划馆。这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的丰富了我市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在注重课内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与实践、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等活动,有效衔接起课内外、校内外学生的环境教育活动。
1.开展校园研究性学习、学生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活动。
结合各种学生环保组织的成立自主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小学生中,我们要求在少先队辅导员的组织和学科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形式多样的学生环保兴趣小组,学习环境知识,丰富环保技能;在中学生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制定相关环境专题、课题,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环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环境调查研究活动、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各类环境教育实践活动。除定期组织全市初二学生到中学生实践基地进行环境教育以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结合自身实际,依托社区、街道、厂矿、广场等场所,结合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开展学生环境实践活动。如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二手市场”走进社区活动、中小学生“节能减排”调研活动以及结合我市文明创建开展的“爱市日”系列环保实践活动等主题活动;我市珍珠园小学,在学校所在的珍珠园小区建立了红领巾小区,规划命名了小区道路、广场、绿地、小溪,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八中的“红领巾绿色一条街”活动;国家级“绿色学校”马鞍山市二中充分利用网络建设的优势,学校办公实行无纸化,学校环境教育利用网络资源,将校园电视台、闭路电视网、电子书库、学校网站作为对学生环境教育的阵地,开设专栏、宣传环保、搜寻信息、对外交流;市七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花园
式校园,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环境的美、生命的美。
3.开展体现环境内涵的科技活动。市教育局、科协组织开展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涵盖了大量的环境科学内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也为环境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市科协组织的“科技进校园”活动对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教育局与市科协每年举办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设计开展了小发明、小制作、科环画、科学论文比赛,其中有大量的环境保护题材。学生的科幻画中体现最多的是保护地球、净化环境;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里较多的题材是关于城市环境调查、污染治理、绿色倡导、生态建设等方面。我市红星中学、马外等多所学校学生在全国节能减排征文、金点子大赛等活动中荣获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市七中环保课题小组的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电控式节水水箱》在2008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十三中学生开展的“爱绿护绿,构建和谐校园”实践活动还在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开幕式上向观众进行了展示,并被评为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
4.开展团队环境保护主题教育。学校团队组织通过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中,落实到他们的行为上。利用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纪念节日,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积极开拓教育载体,使团队活动的思想性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一是结合常规的
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团队仪式、夏(冬)令营,宣讲环保意义,倡导环保行为;二是利用团队活动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校园小报、共青园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环境主题教育,如每年在世界环境日期间开展丰富的环保主题教育,每年11月份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节能减排我行动”环保主题月活动、“校园二手市场”活动、环保知识宣传和竞赛等活动。
(3)不断创新环境教育形式
市教育局积极总结多年来“绿色学校” 创建经验,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形式,如:和环保局联合开展的“环保金点子大赛”活动、“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比赛、“我家的碳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在今年6-8月份与市环保局联合举办“网上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有近2万名家长和学生参与了竞赛活动;每年在“6.5”环境日期间,市教育局都联合市环保局组织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教育,组织师生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今年“6.5”期间,我们在市政府第一会堂举办了 “环保世纪行” 大型师生环保主题展演活动,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通过精彩的环保创意和制作以及表演,展示了我市创建“绿色学校”的丰硕成果。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青少年环境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培养未来的高素质的公民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多年的创建活动,环境教育已经成
为我市青少年教育的一项品牌和重要抓手,对提升我市学校办学水平和青少年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市教育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紧紧围绕《马鞍山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等文件精神,更加扎实地开展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为我市“两个率先”、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提供更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