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配计划的价值

时间:2019-05-14 22:0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国配计划的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国配计划的价值》。

第一篇:论国配计划的价值

论“国培计划”的价值(转)

从本质上说,“国培计划”是中国政府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政策,教师队伍建设会涉及到教师培养、入职、发展的内容,以及这些发展与教师待遇、资格、招聘、任用、薪酬、流动、社会福利等密切相关,但就教师个体来说如何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在当前国家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巨大的现实背景下,以及政府高度的集中管理体制下提出这项政策具有重要的多元价值。

一、国培计划的公共价值

“国培计划”的公共价值性根本上是一个为什么需要“国培计划”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政府的职能,通常,政府除了致力于共同体建设和国家建设、安全和秩序、保护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促进经济效率和增长,还有社会正义、保护弱者的职责完成,显然“国培计划”作为政府的一项政策也必须致力于这些职能的完成,而直接的职能在于社会正义。政府必须通过对财富和其他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促进社会正义。从“国培计划”来说,它是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培训长期得不到保证的一种培训资源公平分配的政策。“国培计划”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它是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是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在强国兴教中的重要作用。“国培计划”从属性上说是政治的,而政治又是人类的决策,显然“国培计划”是一项政策,反过来说,政策需要决策,于是具有政治性,所以它是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由于政治决策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因此“国培计划”同样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1. “国培计划”的公共性

在学术领域,公共性总是与私人性相对并联系在一起的。“国培计划”不是私人性的,不是教师个体的福利,更不是承担培训的机构的赢利来源,它是实现公共价值的国家政治决策。为此,在选拔受训对象时必须与公共价值联系在一起,或以公共价值为依据。公共性意味着“国培计划”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正义性,公益性是指“国培计划”的使用经费是非赢利的,培训机构不能通过“国培计划”来赢利。2. “国培计划”的权威性

权威意味着授予某些个体或团体正式权力,以期他们(它们)的决策能得到尊重和贯彻。对于“国培计划”,政府授予哪些培训机构以培训的权力,从而使这些机构尊重和贯彻这项决策,是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意味着从机构、培训人员、受训对象,到培训过程的组织专业化以及培训评估都必须“权威”。在政治中,权威和强制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为了确保决策的贯彻执行,有时需要运用强力,即强制。为了实现“国培计划”的公共价值,必须运用权威和强制。

“国培计划”的公共价值性决定了其必须满足公共需要,这些需要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需要是指政策(尤其是一项重大政策)的普遍效果,而隐性需要是指要对公共纳税人负责,这种庞大的公共经费的使用是由公共事业的需要决定的,这种需要就是纳税人需要一个有质量的公共服务,也就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提升质量”的战略目标决定的,它是培训机构的一种社会责任。

二、“国培计划”的社会价值

“国培计划”的公共价值体现了政府决策的功利性,但任何一项政策的提出都必须基于一定现实背景,当前中国政府提出“国培计划”无疑具有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基础,因此明显地体现出“国培计划”的社会价值,这种社会价值具有教育内外部的广泛性。

1. 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国培计划”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第一个现实价值。为此“国培计划”专设了“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并且通过学科培训和班主任培训、通过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来实现这种价值。

2.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国培计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尤其农村教师素质,以及教师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目标。

3. 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国培计划”是一个“骨干”培训项目,它是在已经成为骨干的基础上增量,而不是通过“国培计划”成为骨干的增量,因此经过“国培计划”培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示范引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给没有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的教师示范,二是为省级以下培训提供示范。

4. 培训一批“种子”教师,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相当一台“种子”机,它要使通过培训的教师成为“种子”教师,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这也符合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需要,通过“国培计划”实现规划纲要的任务。

5. 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国培计划”是教师培训项目的大规模的开发计划,它最终势必会产生一大批优质培训资源,并且在培训的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上得到突破,从而起到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开展的重要作用。

6. 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国培计划”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价值趋向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通过“国培计划”的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项目从政策上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从而可以起到引导和鼓励地方教师培训制度、体制、内容、方法等的完善和创新。

7. 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国培计划”明确提出要鼓励师范大学、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从而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尤其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更重要的是增强其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8. 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国培计划”不是单纯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它还会创造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通过“国培计划”的生成、互动、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从而积累鲜活的、优质的教师培训的教学资源。

三、“国培计划”的教师专业发展价值

前面在理解价值的时候一再强调“国培计划”对于教师的价值,其实质就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普适概念,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在时间不等,培训方式各异的“国培计划”项目中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本文看来,无论哪种方式的教师培训,培训内容是由项目设计者和专家提供的预设知识构成的,因此能够从教师认知能力上获得提高就实现了培训的目标。当然如果通过研讨、观摩等方式来组织教师培训,那么有可能会对教师行为的改变或改善起到促进作用。

1. 教师认知能力提高。由于“国培计划”培训对象是骨干教师,虽然骨干教师具有校级、区县级、省市级之分,但至少是具有发展潜质的教师,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国培计划”一定要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这是“国培计划”项目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认知能力? 为此,需要在“国培计划”的项目实施中建构教师认知能力结构。

2、教师行为改变或改善。由于“国培计划”因项目不同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长短不同,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通过培训改善他们的专业行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行为是一种基于环境的有意义的行动,它体现在操作、工作、劳动的诸层面,因而教师行为是在课堂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行动。然而,如何通过“国培计划”改变或改善教师行为,这也是“国培计划”项目设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

可以得出一个有兴趣的现象,那就是,每个教师都会有基于自身特点的教学行为,经过一定阶段的专业发展会形成一种“程式”或“惯习”,”,但有时这些惯习并非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想要改变却也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培训要能够在这种教学行为的改变或改善上起到作用。3. 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国培计划”最终的价值在于提升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 教师基本专业素养的提高。“国培计划”需要面对复杂的新出现的教育现实,也需要面对因地区性差异而提出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师应对复杂问题的基本专业素养,如特殊群体(独生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网瘾学生)的教育理解素养是教师特别需要的。通过“国培计划”使教师获得面对复杂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教育问题的了解,从而形成有效应对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论文化价值

论文化价值

2011-04-11 第06版:文化教育 作者:李洪峰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679

文化特征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因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认识文化就是认识自己,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发展文化就是发展自己。

文化是什么?从根本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成绩,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成就的总概括,是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总记录。

认识文化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为文化的进步。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都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靠文化的发达。历史反复证明,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世界上几乎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唯有文化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促进、保障和提高作用。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文化的发展。文化缺位的发展,不可能是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国际竞争,始终离不开文化竞争,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本质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日益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作用日 益凸显。谁创造了先进文化并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谁不认识文化的价值、不重视文化建设,谁就将犯历史性错误。

文化之为文化,是因为它同自然的天空、大地、阳光和水一样,无时无处不在地渗透、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类的命运和生活。关于文化与人的关系,孔子在讲儒家经典时讲过一段话,他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也说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孔子和庄子,讲的都是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培育和完善作用。从科学的意义上说,完全没有文化的人、完全不受一定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影响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一致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文化价值。我们应该从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相统一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文化价值。我们应该从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文化价值。

康德在他的巨著《判断力批判》中,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指出:“人不只是一种自然的目的,而且是自然的最终目的。作为自然最终目的的人,应当是文化——道德的人。因为对于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来说,能使其产生自由抉择目的能力的,只能是文化。”康德所揭示的,是更本质的文化价值。文化是国家形象的基本元素和最主要标志。文化价值,不仅表现为其自身,而且表现在国家各项建设和各方面工作上,表现在民族素质和国家形象上。人们观察、认识、了解一个国家,总是首先从文化上着眼。一个国家的文化标记,往往是这个国家的最突出象征。党的十七大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国的国家形象,指出:“到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演变,同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多方面的长期努力。而中国要真正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要真正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尤其刻不容缓的,是要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上取得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说到底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

尊重文化

从国家发展和民族素质建设的长远战略来思考,必须广泛、深 入、持久地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风气,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尊重文化的浓厚风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因为文化是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最基本因素,也是人的生活、发展、提高、进步的最基本因素。

尊重文化,就要尊重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人的进化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进而造就和提高了人。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欧洲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时写道:“让我们首先注意到一个民族,她在我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时,就已拥有一部以固定的语言连续记载的历史了。”“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数典忘祖;也不能照搬照抄,拜倒在古人脚下。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忽略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季羡林先生有一个见解。他认为,西方轻视东方文化,是偏见。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轻视东方文化,则是短见。如果看问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则能看到事实的真相。季羡林先生的见解,很值得重视。

中华文化同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比较,都毫不逊色,而且有着 自己无与伦比的独特风采。尊重历史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新的历史。尊重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新的文化。我们要用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认识中华文化的伟大价值。我们要从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中建立起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历史文化,创造新的历史文化高峰。

尊重文化,就要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性格。中华文化是由56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各地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和各地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才造成了中华文化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宏大气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实现各民族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也是实现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是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的神圣事业,也是推动和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神圣事业。经过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会迎来各民族文化争奇斗艳、获得新的巨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尊重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论断,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什么是文化规律,什么是文化建设规律,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认识。必须对理论学术有深入系统的学习整理,必须对历史经验有深入全面的总结提炼,必须对现实状况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必须对时代发展趋势有深入准确的判断把握,必须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仔细倾听历史、实践和群众的呼声。任何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没有根据的。社会总得不断发展,文化总得不断进步,人类总得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发展文化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当代性和人民性。党的十七大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强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种战略上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也是一个战略部 署和战略指导。从而把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全党全民族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和提高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文化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通过认真而不是敷衍的、扎实而不是飘浮的、持续而不是短暂的努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四大发明走向世界,都是文化交流史上的壮丽篇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取得巨大成功,是中外文化交流新的里程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中国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世界也重新发现了中国。深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交流好,大有益,互借鉴,相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迈出了重要步伐,对于促进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名片。以文化形象塑造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形象,以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发展,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成功实践。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有长远战略谋划和切实可行的实际步骤,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使中国文化在同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贡献和影响于世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靠投入、靠政策、靠环境。首先是投入,必须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其次是政策和环境,必须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文化事业欠账过多问题。尤其要下大气力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克服重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轻群众文化权益的现象,真正把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摆上重要日程,扎扎实实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文化的历史即人类的历史,文化的未来即人类的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领域是知识和人才最密集的领域之一,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之一。文化创新对各方面创新都有重要影响。中国5000年的文化发展形成了优良的创新传统。所谓“周虽旧邦,其命唯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的就是创新传统。以文学为例,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创新高潮迭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创新传统,尊重创新 思维、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探索、宽容创新失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文化。积极稳妥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光辉未来。

第三篇:国配心得

国培心得

这次“国培计划”远程项目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一下是我的国培学习体会:

一.“国培计划”远程项目的培训,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

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在线答疑、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能力,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在省辅导专家和老师的点评中,去认识不足,寻找差距,总结反思,汲取经验。

二.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

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新的理解;解开了我在教学中的很多方面的迷惑,让我知道了如何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更好的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自己除了教学上有优势在教研的过程当中自己的缺乏。对于教育历史的了解和自己的专业的知识在多年的教学中已经萎缩面也变得越来越窄了。没有深层次的学习过,充实过。培训中,我感受到不变无法求新。、学无止境的氛围。自己要学习,还要看别人怎么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必要。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编导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四篇:论屈原精神及其价值

论屈原精神及其价值

2011-12-27 15:40:56 来源: 作者:周秉高 评论:0 点击:88

【摘 要】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所谓“和谐”,决非仅仅是“温柔敦厚”,而是应该将刚、柔二者“调和”起来,方可“谐顺”。今天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只宣传孔子,只宣传儒学,而还要宣传屈原、宣传楚辞。屈原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屈原精神;爱国;求索;无私;和谐;价值

屈原及其作品在历史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文学角度说,王逸早有定论:

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

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

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矣。(1)

刘勰《辨骚》亦赞美屈原及其作品“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2)然而,屈原及其作品的价值,远不仅仅止于文学范畴之内。回眸历史,每当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屈原及其作品总会成为号召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时代强音和精神大纛。

如,屈原死后不久,“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3)“其行义”者,爱国也。楚国人民本来就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和悠久的爱国传统,屈原的精神,屈原的作品,自然能引起楚人的共鸣。一代又一代的楚人纷纷纪念他,吃粽子,划龙舟„„并以他为榜样,热爱祖国,抵抗强秦。楚国被秦国灭掉后,民间流传有两句话,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4)人们从这两句话中不难看到屈原诗中“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斗争意志。历史事实是,楚亡短短十几年之后,陈胜吴广这两位楚人,揭竿而起,转而攻秦;后来,项羽刘邦这又两位楚人,几年之间,便推翻了强大的秦国。批判的武器化为武器的批判,精神的力量变成武装的力量,最终改变了历史!这就是屈原及其作品在秦楚相争时的巨大影响。郭沫若生前的七言诗《屈原》抒写此事道:

宁赴江流终不悔,卒死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

“一卷诗”者,屈原作品也。

还如,有宋一代,国势潺弱,民族危机严重。当时许多的爱国志士,纷纷高歌屈子,诵读《离骚》。张元干在《水调歌头·登垂虹亭》中写道: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陆游《哀郢》(其一)诗中写道: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平时或“手把《离骚》读遍”(《水调歌头·赋松菊堂》),或“窗前且把《离骚》读”(《踏莎行·赋木樨》),或盛赞“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喜迁莺》)。宋末爱国诗人们更是纷纷歌咏《离骚》:

叹沉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衰。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刘过《沁园春·观竞渡》)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莺啼序》)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张炎《征招·听袁伯长琴》)

著名爱国者文天祥在《端午感兴》诗中写道: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可以说,正是屈原及其作品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诗句的爱国英烈!

又如,现代史上,政权腐败,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志士仁人们再一次高歌屈子,诵读《离骚》。众所周知,戊戌变法中泣血的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明知有难,决不逃避,从容就义,视死如归。如果再留意一下他的《画兰》诗: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舲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人们从诗中不难看出,谭嗣同的英雄壮举显然也受到了屈原精神的激励。中国共产党首创人之一的李大钊,1913年赴日前在一首题为《南天**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的诗中抒发其忧国爱民之情: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国徒增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示革命,剪发留影,并《自题小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荃不察”一典出自《离骚》。他并在《呐喊》扉页题《离骚》诗句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还集《离骚》中的两句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先生逝世之后,被人们称为“民族魂”,而这个“民族魂”身上,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巨大影响。

至于抗日战争之中,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所起到的鼓舞人心的作用更是人人皆知的了。

关于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历次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子很多,这里只是略举部分罢了。那么,为什么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呢?因为屈原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是忠臣赤胆,是义士丹心,是国人圭臬,是民族精魂,不妨为之定个专名曰:屈原精神。这种精神——

如闪电,一直夺目在充满血火洗礼风雨不断的中华民族漫漫征程之上;

如磁铁,一直吸引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忠臣义士之心;

如高峰,一直矗立在多种多样丰富驳杂的世界文明史上;

如航标,一直导引着千秋万代奋发坚定的炎黄子孙的人格指向!

屈原精神,并非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要而言之,有三个内涵。

第一,热爱祖国

这是屈原精神中最亮丽之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楚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相同的地理条件,相同的民情风俗,相同的语言习惯,使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凝结成了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和爱国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楚囚”“南冠”“乐操土风”和“申包胥哭秦庭”等等感人的故事。屈原、《离骚》,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继承和升华,并有着更加具体更加独特的内容。

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其作品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二是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绝不离开祖国。

(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

屈原身处楚怀王、顷襄王时代,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国外,强秦崛起,觊觎关东,妄图吞并天下;国内,小人得势,奸佞当道,朝政黑暗。《战国策·中山》所载秦将白起议论当时楚国形势的一段话可资证明: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5)

长期参与政事,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的屈原,在国难当头之际,尽管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往日》),他两次被放逐到荒僻的山水田野之间,但没有醉生梦死,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不断大声疾呼,反复表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焦虑。《涉江》中用一连串比喻揭露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鸦,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卜居》中揭露当时“溷浊不清”的社会是: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如此黑暗腐败的朝政,必将带来亡国的严重后果。《离骚》中明确写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哀郢》中警告世人: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怀王十七年春,秦楚丹阳大战,楚国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九歌·国殇》记载了这个十分激烈的场面: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屈原无比悲愤,又同时热情赞美楚国将士们那种宁死不降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鲍照诗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见疑被谤,然而仍能热爱祖国关心国事,这充分显示了屈原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二)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仍然热爱祖国,决不离开祖国

历史上,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一旦在国内遭到挫折或打击,便马上走出国门,去谋求官位或金钱。《左传》称之为“楚材晋用”(6),现在则美其名曰“出国发展”。而屈原则决不如此。《渔父》描写屈原被逐以后的情景,十分狼狈: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涉江》描写屈原被放逐地点的凄惨情景是: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在这样的处境里,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屈原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到别国去谋取高官厚禄。因为“楚材晋用”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人们习以为常;司马迁也曾经假设过:“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7)但是,屈原没有这样做,他没有离开生养自己的祖国!一篇《离骚》,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何谓“离骚”?即离别的忧伤:不能不离,离又不可。不能不离,是指屈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在楚国就已经没有他的任何官爵和俸禄,而只有痛苦和忧伤,但是,屈原自幼心中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一志兮!(《橘颂》)

更何况,当时楚国内忧外患,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作为祖国的一个儿子,他怎么能弃国而去呢?《离骚》先用大量篇幅陈述了“不能不离”的理由,接着想象自己离开楚国去别国追求高官厚禄时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欢乐愉快的情景,但是最后——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文气嘎然而止,犹如骏马注坡,诗人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和抒发。在《哀郢》一诗中,屈原更是含着热泪高声歌唱: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连禽兽都知道热爱自己的乡土,更何况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楚国的儿子呢?这是一种多么崇高伟大、感人至深的爱国精神啊!

第二,上下求索

《离骚》有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什么?他求索理想。屈原的这种精神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等等。马克思指出,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8)换言之,上述古代神话生动地表现了我们祖先对理想的追求精神。《天问》就是保留古代神话较多的作品之一。屈原的一生,更是求索理想的一生,而且他求索的还是美好的政治理想。《离骚》结尾唱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意思就是:既然无人能同我一起实现那美好的政治理想,那么,我就要向古代的贤人彭咸学习,宁死也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由此可见,“美政”是屈原一生执着追求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这种“美政”理想,在屈原作品中表现为两点内容:

(一)以民为本,关心民瘼

这是屈原理想政治的核心。屈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君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民做事,只有深得民心,国家、政权才能稳固。《离骚》写道: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大招》中写道: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屈原自己,一直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诗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这些诗句是讲,屈原看到百姓遭难,备尝艰辛,使他觉得责无旁贷,必须留下,“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抽思》),即用自己的笔,反映民生疾苦,劝告君王实行美政。

(二)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真正管理好国家,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呢?屈原认为有两个方略必须做到,一是“举贤授能”,二是“修明法度”。《离骚》的原话云:

举贤而援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翻译成白话,就是讲,选拔贤良,重用能人;遵守法度,决不偏斜。屈原认为这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必然会利国利民。关于这两点,前贤论述备矣,此处不再赘叙。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如果满足现状,耽于安乐,停步不前,那么,就意味着停顿,意味着倒退,意味着灭亡!只有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兴旺!这是真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屈原精神恰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无私无畏

楚地民情勇悍敢斗。汉初张良曾劝刘邦说:“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9)司马迁也在《淮南衡山列传》的赞语中下了个判词:“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10)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斗,那么这仅仅是匹夫之勇,强横野蛮;如果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原则而斗,那么这就是勇敢高尚,刚强不屈。屈原属于后者,而且可以说,屈原精神正是楚人勇悍敢斗性格的杰出代表和高度升华。

屈原上述那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必然要同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故谗人奸党鼓噪而上,群起而攻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哀郢》)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怀沙》)

足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怀沙》)

昏庸的楚王也厌恶屈原为民请命的政治主张,屈原写道: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离骚》)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惜住日》)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住日》)

在如此严酷的政治压力面前,有些人,甚至连屈原最亲近的人都劝屈原放弃原则,放弃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疾苦的政治主张:

女媭之婵媛兮,婞申申其詈余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离骚》)

但是,屈原并没有屈服,因为他心中装着的只是国家和民众。《离骚》有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指天发誓,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国家。所以当他遭遇到巨大挫折和沉重打击时,没有退缩、没有动摇,没有犹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是为了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他坚强不屈,至死不渝。请看《离骚》中的下列诗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国前圣之所厚!/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之所以能执着坚定至死不渝,关键在于他有无私精神。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只有心中坦荡,无所畏惧,才能即使迭遭打击,吃尽苦头,但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无私,是屈原精神的基石。屈原的这种精神,这种气节,难道不是“高山仰之,景行行止”吗?

综上所述,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反映这种精神的作品,是饱含血泪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雷鸣!是催醒国魂的战鼓!是流芳百世的绝唱!

那么,屈原精神及其作品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有没有意义?还有没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从理论角度说,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批判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11)。屈原热爱祖国、上下求索、无私无畏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所应当要继承,要吸取。这是毫无疑问的!毛泽东主席生前早已指出了这点。多种资料都记载过一件事,1949年12月6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访问前苏联途中,火车上与前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一译“谢德林”)谈论中国文学时高度评价屈原。他说:

(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

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

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12)

根据毛泽东主席生前对屈原作品异常酷爱的程度看,这段记述应该是可信的。毛主席这段对屈原的评价实在太高了,称之为“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甚至还说“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这简直是以屈原精神的继承者自居,实属前所未有!另据报载,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建交时,毛泽东主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的身份将一套宋版《楚辞集注》(而非《论语》之类)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日本国首相。外交无小事,毛主席此举意义之重大,实在值得人们反复深思!

其次,从现实形势看,屈原精神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繁荣,社会迅猛发展,但同时,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也随之钻了进来,如自私自利,金钱至上,贪图享乐,追求刺激等恶魔,流毒华夏,肆无忌惮,以致不少人寡廉鲜耻,道德伦丧,崇洋媚外,违法乱纪,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正常前进。这些年,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塑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荣辱观;强调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还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似乎正在推向高潮,“国学”一词炒得十分火热。这个潮流原来的动机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有个倾向值得注意,即导向问题。根据时下的宣传看,似乎“国学”就是儒学,所谓“弘扬传统文化”竟与“弘扬儒家文化”画上了等号!对于孔子及“四书五经”等儒学的宣传,简直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古典的在庙堂,时髦的在影视,上至中央大报,下至小学课堂,到处可见孔子,那处都有儒学。据《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报道:“各式各样的儒学堂、国学班,如今遍地开花。学生们坐在教室里,身着长袍,手捧‘四书’‘五经’诵读,颇有一番古代私塾的味道。”(13)面对这种畸型的社会现象,王蒙同志看不下去了,大声疾呼道:“如果以《三字经》作为培养下一代下两代的圭臬,那么我们建设成的将不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还说:“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按:真正的“国学”大师)生前曾对儒家治国说颇感困惑,他甚至于觉得不便说话了。他主持的‘文津图书奖’ 奖励了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14)在这股畸型的“国学”风大作之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宣传却相形见绌,甚至有的名校名刊上还有文章攻击屈原“不能免俗”„„!这种状况令人困惑,令人悲哀。屈原及其作品本身,早已经过历史检验,“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根本用不着别人宣传炒作。但目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畸型宣传,对于事业,对于民族,对于国家,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一种损失。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正是丰富多样甚至相反相承的各种思想文化融汇而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仅就风骚而言,便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精神产品:风,温柔敦厚;骚,刚强不屈。《礼记•经解》有云:“温柔敦厚,诗教也。”(15)《国殇》有云:“终刚强兮不可凌。”刚柔并举,方为健美;软硬兼施,始成至力。正因为“风骚”并列,相得益彰,才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健美多姿的风格。现在,党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那么,何谓“和谐”?谐者,和也。“和”又为何?从政治角度说,“和”,即刚柔相济之谓也。《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一职,“大司徒”者,“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也。此处“扰”者,驯也,“教万民”之意也。“大司徒”职责之一,乃“以向三物教万民而实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注云:“和,不刚不柔”,又云“谓宽猛相济者也。”(16)《春官·大司乐》亦载其职责之一为:“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注云:“和,刚柔适也。”(17)因此,所谓“和谐”,决非仅仅是“温柔敦厚”,而是应该将刚、柔二者“调和”起来,方可“谐顺”。今天响应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从舆论、宣传角度说,首先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其次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只宣传孔子、只宣传儒学,因为如果长久这样畸型宣传,其结果很可能就要像王蒙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建设成的将不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同时还要宣传屈原、宣传楚辞、宣传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指导,去正确地诠释儒学、诠释楚辞、诠释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从现实需要看,屈原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第五篇: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摘要】品德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诚信、勇敢、节制等品德只是道德的具体表现,道德的根本是道德理想、道德目的、道德标准等,即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只有包含了道德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即具有道德自主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人。道德价值观教育在内容、课程与途径、方法上与道德规范教育或 品德教育不同。

【关键词】:道德道德价值观道德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 【正文】:

道德教育.一般认为就是对学生进行诚实、勇敢、勤奋、公正、节制、仁爱、热爱祖国等的教育。这实际上就是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又称美德教育、品格教育、德性教育、人格教育等)。道德规范教育与品德教育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教育形态。即便是20世纪西方出现的道德理性教育、道德认知发展教育以及道德价值澄清教育(这些道德教育其实是“关于道德的教育”,是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判断等的教育,而非“道德的教育”)等,都难以与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相抗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品德教育回归运动的潮流,至今方兴未艾。那么,以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是否代表了未来道德教育的方向?是否就是完整的道德教育?是否就没有缺陷、弊端呢? 一

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毫无疑问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在当今技术与经济社会时代,在日益开放与复杂的时代.在人性解放、独立、自由、民主的时代,加强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很有必要。这些方面人们早有深刻的论述,此不赘述。但是,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并不是道德教育的全部.它们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缺陷、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美德袋”越来越大,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对学生进行诚实、勇敢、公正、节制、仁爱等的教育,被美国道德教育学家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柯尔伯格称为培养“美德袋”。那么。人类社会全部的美德有多少?一个完整的美德袋里面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美德?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因为从纵向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道德不断出现,旧的道德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从横向看,不同国家、社会、民族,有不同的道德。总之,人类全部的道德是非常多的,难以(而且似乎不必)全部教给学生。实际上,传统道德教育只是选择那些基本的、重要的、急需的道德,教给学生。但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不掌握人类全部道德(美德)的人.是不是一个真正或完全有道德的人?第二.哪些道德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急需的?实际情况是,人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绝对、永恒的标准来选择。因此,现实中,人们是自己觉得(或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哪些道德重要,就教哪些道德。于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等不断涌现。于是,我们的“美德袋”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二)道德难教,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大、低效

道德、美德究竟是否可教?这是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就提出的一个难题。实际上,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第一,学生在其道德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作为人的现实本质一部分的道德,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任何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等,是在其生活中逐渐建构、形成的;而且人在其一生中,道德都在发展、变化。所以学校教育、尤其是课程教学,难以教给学生以道德。这就是我国一直存在“德育低效” 问题的根源。爱因斯坦也曾明确指出:“关于人的道德方面的问题,正规的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会很大的。”(三)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很有灌输嫌疑的教育

国外一些学者把灌输分为两类:一是方法上的灌输,即以学生不能理解的方式与途径使学生接受一些东西。二是意图、目的上的灌输,即所教给学生的是学生不能选择的、或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价值或自己需要的东西,又被称为“洗脑”。传统道德教育所教给学生的,如爱国、诚信、公正、节制、爱心、奉献等,都是社会和教育者所选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权。传统道德教育有使学生丧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失自由发展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的独立人格的危险。虽然品德教育一般是采用建构、生活、交往、实践活动等非灌输方法,使学生自己形成和发展品德,但是任何一种品德教育都无一例外地首先预定了诚实、公正、勇敢等核心美德的教育目标。所以,品德教育在意图、目的上依然是灌输。(四)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于是人们提倡诚信教育;社会上一些人冷漠、见死不救,于是人们提倡爱心教育;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孝敬父母,于是人们提倡感恩教育:社会上贪污腐败时有发生,于是人们提倡廉洁教育⋯ ⋯ 这种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此治标不治本;甚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因为人们之所以不诚信、不廉洁等等,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人们不诚信、不廉洁等等,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所以.不寻求根本原因并加以积极预防,而是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被动补救,是扬汤止沸,有多大作用呢?道德教育应当未雨绸缪,积极预防。正如《道德经》第64章所说: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诚实、勇敢、节制、勤奋等并不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不具有客观、最高、绝对的道德价值。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按照这些道德行事,并不是好事。一种品德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德,在另外的人看来可能就是恶德。诚实、勇敢、节制、勤奋等等只是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良好的人格品质,它们是没有方向的。人们拥有了这些,既可以为这个群体服务,也可以为那个群体服务。另一方面,坏人、敌人、违法犯罪分子、黑社会成员等,往往也具有一些优良品格,如勇敢、忠诚、节制、勤奋、顽强⋯⋯然而.他们这样的品格越多、越优良.对社会的危害将越大。那么,什么才可以给道德规范或品德以方向呢?什么才是道德的根本、根基、灵魂呢?

二、道德价值观教育

道德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反之,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形态(相应地.道德认知与理性教育可以视为道德教育的中级形态)。大凡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无不高度重视与提倡道德价值观教育。如老子关于“道”的教导.孔子要求学生对“仁”的追求。苏格拉底引导学生对美德统一性的探索,柏拉图对学生进行“善的理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念”的引导,等等。停留于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所培养的只是道德好人、道德社会人,甚至可能只是忠臣顺民,是道德奴仆。总之,是缺乏道德自觉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千篇一律的道德人才。而真正的道德教育所应培养的是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和独特的道德个性。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能够自己为道德立法。康德指出: “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对自己和所有其他人,从不应该只当作手段来对待。而应该在每一个场合,也当作其自身的一个目的来对待”,因为“人并不是物,因而不是用来当作手段的某种东西。”因此. “人只是服从于他自己制定的然而却是普遍的规律⋯ ⋯ 他只是根据他自己的意志而行动,而这意志根据其本性乃是作为制定普遍规律的意志。”而在柯尔伯格那里,就是达到了道德发展阶段六的水平:根据良心作出决定,即“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

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类似的论述很多。总之,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人,一切道德规范与要求早已经过他们自己的选择、消化与吸收而融入自己的血液,被自己的道德理想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时他们可能已记不住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要求,但是其所作所为.无不符合道德。他们已经达到了道德的“无极”境界。正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他们的道德精神能够随时产生出具体的道德规范,能够随时为道德立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呢?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目的、道德价值、道德标准、道德境界等的教育?我们这里难以提出系统的主张.只能提一些思路:

1.在内容与课程上,要广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与童话寓言、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代发展的主题与方向、生活的价值与意义、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等等,都可以纳入课程与教学的范围。总之,不能局限于一两本教材里面。

2.在教育教学的过程、途径、方法上,应与道德规范或品德的教育有所不同。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报告、讨论、交流、对话、探究、发现等。教师应避免把某种一元的道德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建构。

【参考文献】: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1】魏传光、曹琨道德需要:德育的前提性承诺现代教育科学,2004(1)【2】马恩全集·第j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4】林崇德思想发展心理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下载论国配计划的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国配计划的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享受“国培计划” 感悟教师价值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享受“国培计划” 感悟教师价值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整整30个年头了,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次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改革,现在......

    配班计划总统

    人工作计划 很高兴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成为金宝宝幼儿园教师团体的一位老师。固然我刚进幼儿园,毫无经验。但是很荣幸的可以跟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一起搭档,成为一名配班老师。虽......

    配班个人计划

    2012-2013年上学期配班工作计划 苗苗(1)班 本学期我以园内制定的目标为方向,根据中班制定的计划为目标,已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需要为基础,特制定了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思想政治 以......

    配班学习计划

    一般幼儿园每个班都会有3个老师,一个主班,一个配班,还有一个保育员老师。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配班学习计划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

    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 [摘 要]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

    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可以说的上是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没有真正学习过的人可能会出现定义上的错误,很多人都会把毛浙东的思想与毛浙东思想相混淆,我特意百......

    论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

    论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 摘要:红色旅游本质上是建立在红色革命所遗留的资源基础之上的精神文化产品。红色旅游文化是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表现为......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刘书林李树武 (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关键词] 雷锋精神;科学内涵;时代价值 [摘要]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