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22:5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2003年以来,我县中小学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寻找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向和思路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许多学校引进和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方式,对于减轻学生与教师过重的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我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严重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教育教学改革在一些方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指示精神,为了巩固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势,进一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的引导全县教育教学走上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全面提高我县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广应用“导学议练”教学方法

目前,我县中小学已全面进入新的课程体系实施阶段。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导为主,使学生在更大的自主空间中,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前一时期,我县中小学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出了较为适合新课程的 “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各中小学要把“导学议练”教学方法作为引领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推广“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应把握以下基本出发点:一是转换师生关系。即在课堂的角色上,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获取而不是教师给予的角度去设计和实施教学。二是调整教学方式。即在教学方法上,由过去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调整为教师以引导为主,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的主攻点由过去的教会知识,变为教会学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达到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去学会知识。三是构建新型课堂。即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习思路,丰富课堂学习的形式。运用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拓宽课堂学习的功能。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竞赛和展示的平台,作为拉动学生在课外校外进行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即在新的教法与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原理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生成哲辩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驾驭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应用“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应参考以下基本步骤:一是“导”。即导入、引导和指导。①导入,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出本节学习内容。②引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启发诱导。③指导,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教会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指导。二是“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实行自主独立学习。通过对知识进行初步的感知,形成感性认识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是“议”。就是学生交流研究、互助合作的过程,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质疑解惑的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对新知 识的获取、生成、升华的过程,是“导、学、议、练”教学模式的核心。四是“练”。就是消化、巩固、检验的过程,是形成技能、技巧、实现知识迁移的过程,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过程。

操作 “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应切实抓住以下要点。即:在导的过程中,要抓住四点。①检查预习,导入新课。②明确目的,揭示目标。③自主学习,出示指导。④答疑解惑,适时引导。在学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①课前预习: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前布置学生独立预习(也可下发预习提纲)或小组合作预习。②课内学习: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③课外拓展:结合课内学习情况安排课外拓展内容。在议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①组内解疑: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②组际解疑:解决小组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③教师解疑: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理解不透彻或其它疑难,教师可进行质疑、启发、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规律、方法、技巧。在练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①基础知识检测。全员考查基础知识,实现基础知识当堂清。②综合能力运用。巧设机关,步步为营,全方位多角度设计,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③创新能力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最佳的教育契机,设计创新内容,实现教育的培优工作。

实行“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应避免操作上的机械性。要充分理解“导学议练”是教学要素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要领的整体定义,而不是简单的教学顺序。也就是说,“导学议练”四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渗透、包含的。因此,在教学操作时对各个要素要机动灵活的加以使用,而不可分割成独立的四个板块,形成格式化教学。各校在指导教师总体遵循本模式的同时,要鼓励教师追求“导学议练”下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和丰富多彩,继而实现从有模到无模这一新的教学境界。“导”:一要把“导”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不要单纯看作是导入,要充分发挥“导”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二要把握好时机,导入重在激趣,引导一定要在学生学习受阻的关键时刻进行,指导一定要在学生无法完成学习内容而需要援助时进行。“学”: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选好组长,并实行组内监督。二要给出充分的自学或合作学习时间。自学时教师必须巡视,了解学生交流和提出问题的情况。把学生可能解决不到位的问题搜集起来,在下一环节处理。三要关注学生全体,重点关注学困生。“议”:一要注意组内解疑。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关注合作学习状态。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在无拘无束中畅所欲言“乐思方有思泉涌”。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二要注意组际解疑。要提高组内到组际交流的层次,由组内到组际交流的问题要上一个层次,合作要提高一个层面,重点是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三要加强教师解疑。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总结规律和指导学法时候要讲;课标中确定的学段必学的学生无法独自完成的新知识要讲;学生无法完成的难点要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习小组能合作解决的不讲;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练”:一要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二要结合实际,注意针对性。三要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四要增设开放题,注意创设性。学校引进“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应加强宏观上的把握。要根据学校、学科、学段及班级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导学议练”。从学段来说,原则上小学高段、初中、高中各年级都要实施这种模式。高中阶段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课的类型来说,新课的教学应该更顺序系统全面地应用此模式。而复习课和消化知识的教学可以采摘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来进行设计。从学科教学来说,要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来运用“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理科教学要注意对每一个原理和知识点的“导学议练”。文科教学使用“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则应把握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时间跨度长和在一个教学单元和周期的知识相近性大的特点,注意对相近知识进行整体“导学议练”教学的设计,切忌进行零碎的、简单的,一段一导、一篇一导式的教学,回归到说教式教学的老路。

教师在运用“导学议练”方法时,要注意“导学议练”给予的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要领的全部。尤其要注意解决好“教什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理科教学要注意让学生多了解知识的原理和由来,了解原理和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说,要更多的去围绕原理去进行导学议练,在导学议练的过程中去理解原理,从中提高学生对知识及其原理的感悟能力,进而形成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及其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科教学的侧重点要放在阅读和写作上。语文教学要加大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比重。中学阶段写作教学每学期占课时总量的50%,阅读教学每学期占课时总量的40%。小学高年级要适当加以参照。教学研究部门要加强对文科知识体系尤其是语文学科归类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加大阅读和写作量以及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研究。文科的其它学科也要在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大胆调整与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小学和初中实行成绩相近的学生结对子PK,进行学习小组PK,进行男女生PK,与对手班PK,实行同年组统一比赛。用比赛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用比赛实现课内牵动课外学习。探索实行学生考级和学分达标制度,激励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对照方案自己学习。广泛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习交流。要开展学生独立自学达标竞赛活动,用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意识。实施“我来当老师”工程,让每名学生参与到备课和讲课中去,焕发学生主动进行深入学习的热情。

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要推广在学生中建立自治组织的做法,明确每名学生在班级的角色与分工,达到人人有事儿做、事事儿有人做,人人有事儿管、事事儿有人管。为实施好“导学议练”教学方法提供良好保证。

二、建立学习能力引导型的考试制度

一个时期以来,我县教育教学改革步步深入,但在考试命题上仍然沿用着旧的方法,与一线教学、课程标准、中考高考严重脱节,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搞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从2008年开始,局校自主组织的中小学考试,要在黑龙江省《初高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的指导下,着眼于一线教学与中考、高考接轨,加大改革与调整 的力度。

组织考试的宗旨是:拉动学生高标准的完成学习任务,作用于学生学业成就的积累与考察,为评价教师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考试命题的导向是:有利于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命题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依据,以所学知识为主线,以考察能力为重点。在命题的内容上,要覆盖所考学段学过的知识面。在命题的类型上,要加大理论联系实际题型的比重。增加接触生活、联系社会的试题,增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试题,增加拓宽思维体现创新能力的试题,增加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试题。在命题的方法上,要多出原生题、活化题、发挥题、研究性题和一例多解题。要迥避教学原生题、示例题、资料题等通识性试题,不出怪题。

全县每学年要统一组织一次考试。考试的组织,要遵循考试制度改革宗旨、导向、原则,紧紧围绕树立课程标准、改进教师教学教法、促进自主探究学习、减轻教师学生负担来进行,为县校两级考核和评价工作提供依据。考试的时间为每个学年度的第二个学期末。考试由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抽调一线课改骨干教师参加。在考试的内容上,要覆盖当次考试前学过的所有知识,但要与中考、高考的改革方向相一致,增强对一线教学的调控功能,发挥对学生学习的拉动作用。特别要通过对考试题型和命题方法的把握,坚决杜绝“以题海应对考试” 的现象,解决日常教学中不关注能力的问题。考试范围、试题结构、考试时间、试卷分值、考试时间,由教师进修学校分科下发说明。考试的方法,主要采取笔试(闭卷),复加其它测查方法。各中小学校所有开设的学科均在考试和考察范围之内。其中音乐、体育、美术由县统一供题,学校组织考试,测试的时间原则上比其他学科提前两周进行。德育、劳技、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县提出基本思路,学校组织采取灵活方法实施。

要加强对各学校考试结果的分析和指导,分析指导的内容与方法由教师进修学校提出方案。分析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上,对改进意见学校要跟踪落实。

各学校每个学年度要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考试。学校组织的考试,要从过去的单纯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测试,转向把考试作为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步的手段,溶考试于学习之中,寓学习于考试之中。要组织进行消化性的考试。所谓消化性考试,即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在考察学生对学过内容掌握程度的基础上,为了全面消化所学内容而进行的考试。消化性考试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采取开卷和开放性的办法,以学生学会答对为目标,可以最大限度的加长考试时间,可以实行学生互助指导答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答题,可以什么时间答完什么时间交卷。让学生对学过的各科知识进行系统的温习,在温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达标。对于学生在消化性的考试中仍然没有解决的知识难点,要在考试后进行统计归纳,采取小组研帮、教师答疑、分层教学的办法予以解决。消化性考试在一个学年度里应组织二次以上。学校对消化性考试的结果,应作为掌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资讯,加强分析,为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提供依据。消化性考试的结果不直接进入教师工作考核记录。要组织进行拉动性考 试。即学校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拉动某一专科或某些知识的学习而组织进行的考试。拉动性考试可以采取单元测试和单项测试的办法进行,并要力求使学生在考试中学会所考的知识。这种考试主要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学生对某一专科或某些知识的注意力,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运用考试的结果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考试结果不直接进入教师工作考核记录。要组织进行关注性考试。即对文科基础知识和理科知识中有关概念、定义、法则、原理的诠释和运用能力的考试。这种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其原理的重视,加强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基本功的训练。考试结果直接进入教师工作考核记录。校级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命题的内容与方法,要在与县级命题的大方向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重点体现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拉动功能。考试的方法应区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设计。要增强考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搞好考试的命题与组织工作。考试的结果要更好的运用到教学指导工作中。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运用考试的功能与作用,注重对考试的动机、时机与方式方法的研究,将简单的考试行为逐步转化为巧妙的教学行为,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有效工具。

三、强化考核评价工作的改革导向功能

建立正确的考核评价工作导向,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当前我县教育教学各项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重新构建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后我县的考核评价工作,要更加直接的面向教育教学,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方向,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实行系统的管理办法。

对学生,要从单纯对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当前学校教育已走入功能单

一、分数至上的死胡同,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能素质严重下滑,身心健康的状况令人堪忧。要解决这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对学生只看分数的评价格局,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要树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和导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确立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品学兼优学生的工作目标。对学生教育培养的基本标准是:品质优良。心地善良,同情弱者;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深明大义,善于合作;注重公德,遵纪守法;关心政治,热爱祖国。学习勤奋。养成读书习惯,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具有合作意识,善于交流探讨问题,能够完成正常学习任务。勇于刻苦求索,认真寻求学习规律,能够执着的攻克学习难关。兴趣广泛。心理健康,乐观生活,喜欢创造,爱好艺术。积极自觉的规划自己人生的美好生活,能够掌握一种或多种特长。身体健康。珍视生命,热爱劳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掌握适当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生命的个性。

要全面深入的开展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各顶工作。从今年开始,各学校要紧紧围绕以上标准,全面设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将其纳入教育教学的体系之中,拿到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的位置来对待。要搞好重点培养教育内容的实施,对国家规定的青少年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 理念与知识,必须要纳入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与教育。要制定青少年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养成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主题思想教育,有针对性的强化正面思想

灌输,促进学生积极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带作用。学校的团组织和少先队,要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定期发展团员和少先队员,经常开展有益活动,增强学生入团入队的荣誉感,引导他们发挥先进模范作用。要探索组建学生会组织和各类特长兴趣小组,赋予其积极的思想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自治与自律中加速成长,促进综合素质的形成。党团组织和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要齐抓共管,实行工作责任制,努力开创培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各学校都要制定青少年学业与综合素质培养状况测查评价办法,树立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导向,为对学生进行评价提供依据。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励广大学生追求思想和学习进步。要全面恢复三好学生评比制度,定期进行三好学生评比。对三好学生要实行学业评价和中考升学加分。各学校都要建立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品学兼优奖学金制度,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经费中拿出适当的份额,用作奖励基金。对中考升学,要实行中考考试成绩和在校学业综合评价双重考核升学制度,在公费指标中确定适当比例,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在中考分数线以下重新划出在一条分数线,由学校按培养教育标准评比,并经教育部门审查后,选送升学。

2、对教师,要从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转向对教育要素的评价。过去评价一个教师工作的好差,最终都由学生的考试成绩作定论,使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头热的倾向,造成了学生素合素质下降,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今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坚持学生的考试成绩、素合素质和教师的工作过程并重的原则,着眼于对教育工作过程和结果的重点要素的考察,解决好评价什么和不评价什么的问题,以引导和拉动教育教学走向正常化和科学化。

考核教师的工作项目和权重是:

1、学生学习成绩。即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能考试的成绩。占五十分。其中县级考试成绩占三十分,校级考试成绩占二十会分。初中四年级中考成绩视为县级考试成绩。

2、教学研究能力。主要考核以导学议练为主要参照的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进展情况。考核以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看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的构成与效果,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显示教师本人教学改革典型标志的事项,包括总体教改设计,教学组织构思,课堂要素显现,目标完成质量,操课延深效果等。要做到有组织的进行检查测评,保证最终评价的公证性。教学改革考评的分值在总分中要占有优势。

3、综合工作状态。主要看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承担相关职责的工作业绩、参与学生培养教育的作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等。以上工作事项应体现公平分配、人人有责的原则,在考评的分值中占有适当的比例。

4、师德师风情况。主要看遵守教师七不准的情况,重点看是否利用职权进行有偿补课和强拉学生住宿。师德师风情况进入教师考核纪录,但不占总分内的分值,采取在总分外加减分的办法考评。

为了集中广大教师对重点工作的注意力,把广大教师从繁重的琐事中解脱出来,给教师以应有的信任和人文的关怀,今后,对日常工作纪律、准备授课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等事项,不再进入教师考核的范畴,由学校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一般性的关注与管理。各学校要按着以上要求,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考评工作。要系统的研究本校的考核评价方案与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教师工作和作风的考核结果,要作为评选先进、奖励工资、晋升职称、提拔干部的依据。对于个人素质好、研究能力强,在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实行重奖,有的可以尝试取消坐班制。

对学校,要从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转向重点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学改革是学校一切工作发展进步的源泉与动力。今后对学校工作,要重点考核评价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其它方面的工作,采取别样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学校考核的基本项目是:

1、学校要制定出思路清晰、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课改方案。

2、学校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改工作上,深入教改第一线,亲自指挥教改工作,亲自承担研究课题,年终检查时要出示佐证材料。

3、学校副校长和中层以上业务干部,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研究教学改革,每人都要承担具体的研究课题,并承担适当的授课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搞好课题研究。对学校党团、工会组织的负责人,要围绕促进教学改革落实工作职责与任务,要具体负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艺体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工作。

4、在教改过程中,要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在本校以及全县课改工作中发挥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全面参与到教改工作中。

5、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原有教学方式,总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要发生明显变化。

6、学校课程开设要符合新课改精神,音体美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要正常开设,保证开齐开全规定的科目。

7、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要以教改为核心,坚持经常,常抓不懈。

8、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学困生转化比例要逐步提高;做好控辍工作,降低流失率。

9、按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禁私自补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学校教学改革的考核与评价工作,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年终对各校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考核。教育督导室、局各职能股、教师进修校、科研所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各校的教改工作进行检查,具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了解情况,随机积累考核时的依据。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在教改过程中推出全县典型的;教改经验在全县推广开来的;在《学园夜话》、绥棱教育信息网上宣传和发表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的;积极发挥典校示范作用,主动送课的或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传输到其它学校的。做到以上一项或多项的给予加分。在教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学校要横向比较,排出名次,名次靠前的,给予学校领导和教改成绩突出的教师奖励,并作为该校向其它学校输送干部的依据。连续2年考核倒数第一的学校,校长应主动提出辞职;连续2年考核倒数第二的学校业务副校长主动提出辞职;连续2年考核倒数第三的学校业务主任主动提出辞职。

四、强化教学管理的宏观调控功能

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工作一种宏观上的把握,是运用教育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规范和调节的手段。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教学管理过于僵化的局面,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要跟踪教学工作的走向,对教学管理工作作出不断调整,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当前,对教学管理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1、调整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1)学生在校时间调整。小学、初中取消早晚自习。各校上学时间:小学入学时间不得早于7点半,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入学时间不得早于7点,在校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高中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二十点。

(2)课堂、课间的调整。小学上午原时间不变。下午课堂教学时间调整为3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调整为20分钟。初、高中课堂时间和课堂间隔时间由学校自行掌握。中小学全年每天要保证学生在校有一个半小时以上的身体锻炼时间,学校要按此要求随季节搞好课时和活动时间的安排。

(3)课时数量的调整。以周为单位计算,小学语文10课时,数学6课时,英语3课时,科学实践2课时,艺术4课时,体育3课时,班会1课时,队会1课时。农村小学艺术特长训练指导时间为半天。以上课时是基本课时,小学各校可根据城乡教学实际做弹性调整。中学除初中史地生学科整合后建议缩短学时1/2外,其余学科执行原课时数。

(4)授课日程表的调整。由于语文、数学学科具有知识内容的连贯性,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两学科采取两节连续编排授课方式,其他学科混合编排;初中、高中语文实行半天授课制,数学实行两节连排授课制,其他学科混合编排。实行大课时的学科周总课时不变。

(5)教学进度的调整。初中要恢复正常教学进度。高中三年级结束课程的时间最多可提前一学期,坚决杜绝“开快车”出现“夹生饭”的现象。

2、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1)小学学科的整合。小学设置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对内在因素关联特别紧密的科学和综合实践整合为一个学科,整合后的学科知识要科学取舍,摄要生精,并要随之调整好教学计划。

(2)中学学科的整合。语文学科,一是单元内相关文章要整合,二是教材内相关内容的文章要整合,三是课内外相关内容的文章要整合,四是不相关的文章的对比整合。节余的时间安排阅读与写作。初中的历史、地理、生物学科要精炼适用内容,缩短学时。原则上要保留一般性认知的内容,涉及自然规律、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要深入学习,深入到专业知识的内容要舍弃。具体内容由进修校组织学校选定,并统筹安排好课时计划。

(3)学科内容的完善。语文学科进行单元的、课内外的整合后,具体要学哪些知识,要编写一本适用的校本教材;初中史地生学科精炼内容后,要整理出一本新的教材;小学的科学和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后,要重新确定教学内容。进修学校要组织各校,由专门人员负责建材成册。

3、推进初高中分类分层教学。

在初、高中全面实行分层教学,小学适当参照。具体方法是:

(1)按照学法特点进行分类教学。把各个班级内对学法明显不适应而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其选择其它适宜的学法,在自愿的前提下,集中到一个班内学习。

(2)按照学习进度进行分层教学。在一定的教学周期,按学生学习状态的好中差,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前提下,重新编班,进行分层教学。

(3)农村初中由于学额小,便于实行班级内三级管理。可采取尖子生在教师点拨下进行学习、中等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不适应的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作业和考试都要分层按需设置。建立三级管理档案。

(3)学生分流的数量要与教师的考核挂钩。班级分出来的学法不适应的学生越多,该学科教师的考核分数越低。

4、探索进行取消坐班制实验。

进行取消坐班制实验的目的是,为优秀教师创造优越的工作空间与条件,激发广大教师优质高效工作的追求。

(1)教师亨受取消坐班待遇的时间为一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可连续亨受待遇。

(2)取消坐班制从教学改革业绩突出学校的教师中开始试行。城镇学校可确定一至二名教师,除承担的授课任务外,不受作息时间和具体业务限制。农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一般身兼多学科教学任务,暂时不具备脱班条件。但对教学改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不受作息时间限制,教案、作业批改、常规的业务材料可不受检查、考核限制。

(3)确定脱班教师, 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学校提名、教师推举、学校集中三个步骤产生,结果要进行公示。脱班教师不参加年终考核,自然享受评优、晋职、省优秀人才奖、年终奖金和外出学习考察的待遇

(4)脱班教师要自觉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学校的风纪要求,注意了解和掌握学校工作动态,主动参加学校的重要活动,接受组织上交给的研究任务,运用获得的更充裕的时间,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深化教研,搞好教学。

(5)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取消坐班制的范围。

5、全面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小学至高中都要实行集体备课。

(1)调整备课的角度。教师备课要变“教案”准备为“学案”准备。学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在自主和互助的过程中,运用综合方法学习知识的方案。

(2)组织备课的方法。学年组长、教研组长牵头,学科骨干引带,分同年组、同学科备课和不同学科的备课两种,备课时间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定期每周一次,不定期的根据教学和教研的需要而定。

(3)选好备课的内容。要选择有研究价值的、有共性的、触类旁通的内容。要注意课程标准对集体备课的指导作用。要以成功的典型教学案例为示范。要通过集体备课解决好教法和学法问题。

集体备课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要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操作规范。(6)加大教学管理领导力度。

学校各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改革工作上,加强对一线教学的研究管理。学校一把手每学期深入班级听课不少于40节,要承担一项具体的教改科研课题,要主动选择重点难点课题,亲自指导研究工作,带头完成研究任务。业务副校长、教导处和教研室主任必须常年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70节,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任务。要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参 与下,使学校各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业务管理、考核评价,都能够按着全县教学改革意见的要求得到稳妥落实。

要建立教学工作议事制度,定期听取教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管理措施进行机动调整,使教学工作在集思广义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改革、创新,得到不断提高。

五、进一步转变教师培训工作方式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此,各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进一步适应改革的需要,改变单一的授课式培训的做法,采取综合性的务实高效的措施,抓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一线实际工作研究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实践和实战式的培训,促进思想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加速转变。

要进行与中高考对应教学的培训。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中考、高考命题思路进行解读和研讨,加强对中考、高考改革走向的总体把握,引导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变课内外指导和辅导方式。学校要下发中高考试题样本、命题走向说明等资料,由校长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对考试内容、题型和考试方法,试题考察的出发点和具体意图,分学科进行细致分析和研讨,最终形成可供进一步参考的分析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中高考模拟命题,以命题对应教学,以对应感悟教法,以教法促进教学改革。

要进行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学校要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标的研读、理解和感悟。学期初,要重点检测寒暑假期间教师自学新课标、新教材情况。日常工作中,要组织教师按学校既定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新课标为参考,以“教案” 变“学案”为载体,采取感悟辩论会、不同课题互动研讨、实践新课标理论竞赛等多种形式,反复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更好地运用和把握课标,做到人人都会按着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学年度结束时,要召开教师大会,对学习和应用课程标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要运用有效形式,对教师落实新课标情况进行检验。

要进行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培训。学校要统一安排时间,组织教师认真系统的研读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综合学习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年组、教研组的作用,搞好统一备课、定期研讨、随机交流等活动。要鼓励教师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进入课改先进教师和先进学校的课堂听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会、展示会。学校在这方面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条件,在工作时间,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后,可以请假走出班级、走出学校参加上述活动,但要与学校有关负责人保持联系。继续鼓励各学校尤其是改革起步晚的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外地名校或改革实验区学习,以尽快使本学校的教学改革向前推进。

要进行广泛的交叉互动式培训。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高中新老专任教师在完成自己正常授课任务后,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和组织,到课改进展较好的初中听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走进高中课堂。初中专任教师要到相应的小学、高中听课 学习,小学高段教师要深入初中一、二年级听课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要互相进行听课学习,以促进幼小、小初、初高教学科学有序的衔接,使相邻各学段的教学得到相互交流与借鉴。最近一个时期,要以改革起步早的实验小学、第三小学、上集中学、第六中学为示范,组织城乡各学校由校长带领一线骨干教师,定点、定时、定期到上述学校进行跟踪学习培训。教育局有关股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进行督查和指导,争取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使各学校达到全面转变教学方式,整体教学科学和谐发展。

要进行多种综合内容与方式的培训。注意搞好专题培训,抓住教学改革推进的难点和关键点问题,采取集思广议、外请专家的办法,进行集中的研究与讨论。关注难点教师的培训,对一时无法掌握新的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各校要有计划的安排本校或聘请外校的课改骨干教师结成对子进行帮扶,努力实现本校教学改革在一个水平线上向前发展。要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工具和绥棱教育信息网论坛平台,与外地外校教育同行进行研讨交流,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县以上的业务对接、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阔视野,有效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能力。

第二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汇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东方学院 06平艺T 陆旦丹 06863109)

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中职人才的业务规格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汇报。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因此,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

1、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理论知识是胜任本职工作的文化科学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2、专业技术知识,包括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和同类技术的安装、使用等知识,它是岗位群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做到能触类旁通。它是能完成、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向专业化专门人才发展的前提;

3、相关知识,包括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管理知识、营销和公共礼仪知识等。相关知识是适应岗位变化、转岗和转业必备的知识储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三位一体是职业中专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是前提,专业技术知识是重心,相关知识为辅助,只要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知识精通,相关知识宽厚,就能基本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在能力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特别应该强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21世纪人才规格中的首要内容。

(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现在主要呈现出二种走势:一是就业单位类型趋于多元化。就业单位的类型逐渐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少数毕业生走向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二是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明显转移,思想汇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汇报》。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向一线技术工人或智能型工人岗位流动,目前这种流向还在不断加强。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因为中小型企业的经济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也比较精简,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身数职,专业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独自创办小企业。目前,毕业生独自创业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体现着一种新的就业趋向。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大的人才选择余地。说明学校必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淡化技术员类人才和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界限。

二、教育教学改革

从21世纪对中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工作主要有: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二)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是办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结构优化的落脚点。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校要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大体可分为:

1、升入高一层次学校继续深造的;

2、获得中等相关岗位群综合职业能的;

3、学会、掌握一二种岗位操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分层次展开,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四)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一门专业的工具学科,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没有它很难深入到现代社会中;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中专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

3、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量点之一。

因此,我们要顺应市场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扈中平等主编.现代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2

近年来,无论是高等学校或是普通中等学校,先后陆续地进行名目繁多的教育评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提起检查、评估,教育界的人士并不陌生,它们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而且伴随检查与评估而滋生的不正之风,给教育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各种检查和评估活动中,义务教育达标检查无疑是影响最大的,它不仅涉及面最广,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起源于欧洲,最早德国于16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大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年限不同的义务教育。目前,发达国家都是实行巧年的义务教育,甚至连我国的香港和澳门也都实行了巧年的义务教育。因此,义务教育是国际规范的法规和政策,它具有特定的内涵,不能随便使用。义务教育是由英语的pulsory edueation一词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强制性的、强迫的或被强迫的教育。强迫谁呢?义务教育主体双方都要受到强迫,即政府和受教育者或其监护人。按照义务教育法,政府必须为受教育者支付全额的学费,而受教育者或其监护人,必须保证完成义务教育,任何一方违约,都将承担法律责任。真正的义务教育法,政府与受教育者或监护人是对等的,而我国早先的义务教育法是不对等的,政府拥有权力,而不履行义务。当然,政府方面也许会说国情特殊,但就不该使用国际规范的“义务教育”这个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3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达标检查和评估,是认认真真地走过场,虽然教育部向全世界宣布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可是国际上并不认可,他们批评说,中国的义务教育法“形同虚设”,“是把国家本应投资的学费转嫁到民间”。由于对这种不实事求是的评估没有总结教训,错误未能得到纠正,所以各种假评估的做法越演越烈。最典型的莫过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不仅广泛受到关注,也普遍受到批评。

前车之鉴是一句告诫人们要总结和吸取教训的成语,它是说前面的车翻倒了,而后面的车不能再重蹈覆车之辙。如果说我国过去的教育评估搞砸了,那么今后的评估应当吸取前面的教训。可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这几年,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又开展了内容涵盖很广的督导评估。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8月,又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各式各类的督导评估。这些评估都与明确的功利目标挂钩,如示范学校、合格学校、“普九”达标学校、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卫生达标创星工程、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依法治校合格学校,等等。案例中披露,一个基层学校在9至11月的3个月中,要接受12个内容各异的检查与评估,平均每个月要完成4项评估。试想一下:面临如此之多的检查和评估,学校领导哪还有精力抓工作,教师何以能安心备课教学,学生怎能静心学习?对此,学校反映说,这种检查严重地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不是促进而是帮倒忙!

过去检查和评估的一般程序是,教育领导部门提前发出检查的通知,规定检查和评估的内容,而下属学校都要成立专门迎检小组,制定和部署迎检的计划,甚至还要写出规范的迎检欢迎词。由于各种评估太多太滥,所以各个学校都有了应付检查的办法,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人形容说这种评估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也就是说上面各领导部门都要向学校下达检查和评估的任务,使得学校不堪重负。这种穷于应付的检查和评估,必定导致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

教学检查和评估,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如果正确地使用,是具有一定的督促作用。我们质疑我国过去所进行的教学评估,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教学检查与评估,而是不赞成运动式的、行政化的、劳民伤财的和不真实的各种检查与评估。经验表明:运动式的检查,必定是一阵风,正如群众说的,运动来了一阵风,运动过后无影踪。同时,检查过多,多则必滥。如果评估过于功利化,也必然导致弄虚作假。这些都是前车之鉴,不可不牢牢汲取,以防重蹈覆车之辙。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检查与评估呢?根据国外的经验,为了适时地、真实地反映教学工作的状况,应当采取独立的、随机式的和非功利化的检查与评估。首先检查和评估必须去行政化,实行独立的检查与评估。所谓独立的评估,是指建立独立的教育检查与评估机构,既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受他们的指挥与支配。这种机构由懂教育的专家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具有较高的法制和公平意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够按照教育与管理规律办事,不受贿、不拘私、不讲情面,他们只受法律和职业道德的监督与制约。这样就避免了一些领导的官本位主义,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而自吹自擂,甚至弄虚作假。

其次是随机式的检查与评估。这种检查与评估,是由独立的评估机构设计出科学的评估体系,事先不12全文查看发通知,不公布检查的项目和内容,由独立的评估机构掌握并对受查学校进行随机调查,作好检查的记录。也许,一次的检查不足以说明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貌,如果把一年或几年的随机检查统计出来,其综合的调查结果就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再次是非功利化的评估。这种由独立评估机构进行的评估,不设定评估的功利性目的,既不划分等级,也不颁发奖励,只公示独立评估的结果。这种公示的信息,对于所有的单位都是公开的,也是公平的。至于这种评估的信息有何用处,各部门和各单位,都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例如,教育部门可以据此评价学校的水平,甚至划分学校的等级;人事部门可以据此录用人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各专业部门,也可以据此评价学校某方面的工作。这样既能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又避免了多头检查与评估,大大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学校的检查与评估工作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千万不能面面俱到。上面提到的某学校接受的13个项目的评估,如普法、敬老、廉洁文化、卫生安全、全员德育、民主评议行风、绿色生态区等,似可不必单独进行检查与评估。教育评估应当重点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领导作风,教师的水平与职业操守,学习的风气与教育质量等。那种事事都要检查和评估。事实上是不相信办学者的表现,是不尊重他们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利。检查与评估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我相信,一个学校只要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有了良好的学风,那么其他许多日常工作都可以带动起来,何必搞那些劳民伤财的不真实的检查与评估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3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论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行”。

创造性的“行”首先要“敏于行”。先进的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学了要马上用,不然再好东西也会“过期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界同行学习的机会不少,国内外到处跑,可实际工作改进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较迟钝的缘故。因此,学到的先进东西和思考到的好点子要马上付诸于行动,不要依赖“等、靠、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好的条件从天而降,不要等万事俱备才迈开脚步,创新的路是“等不来的”。“上路了,梦想才真正开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变,在路上不断完善才是我们应走的正确之路。

创造性的“行”还要“勇于行”和“智于行”。创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新路,一条难路,这需要勇气与智慧。许多教育者都纠结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利于教育改革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抱怨不休?止步观望?还是逆水行舟,知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任何的改革都不会有坦途,不怕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迎难而进,以改革家的气度领导学校工作,开拓发展,是校长成功的动力。悲观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积极的人勇于创造有利因素 ,摆脱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学校办学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决了“勇于行”还要解决好“智于行”。行动智慧决定了行动质量,校长的办学智慧应体现在其“领”与“导”上。“领”首先要领对路,要科学地把学校引领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之路上,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这是一条先进的路;这是一条坚守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绿道。“领”还要领得好,要领得有艺术,要做思想的引领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学校师生引领到一个人人都想为之奋斗的共同发展愿景中去。“领”还得领在前,率先垂范要体现在行动的领前上,要求师生们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导” 首先要疏导学校困节,师生们们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需要校长站出来去帮助解决的事,它包括学校管理、后勤、社会资源以及教师思想、业务、家庭等不利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一切问题。“导”重在疏导与疏通,“导”不是简单的高压和控制而是服务、支持、沟通与指导。“导”要“导心”,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是“导心”良方。

行路难,不等于无路可行。面对教育改革大潮的袭来,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路人需要带来大家“敏于行”、“勇于行”和“智于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条教育绿道,一条生机盎然的教育发展之路。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4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近期,在韩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了解到改革动向,明白在当下身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好哪些准备,现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1、注重德育工作。曾经我所理解的德育工作就是所有有关于“爱”的工作,但在这次学习中,我更加具体的了解到德育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身为教师要从文化、活动、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与提高。让学生从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主义,让学生把国家放在心中,把党牢记在脑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让国家的发展蓬勃向上。

2、强化体育锻炼。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无论家长、老师还是自己都觉得身为学生,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事,所以语数老师经常占用体育课来讲课。如今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见中提到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我想好的身体是一切个人发展的基础,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与能力。

3、加强劳动教育。曾经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学生在学习上堪称“神童”,生活上却是“低能儿”的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想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练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辛勤创造出来的。现在,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严重。这些不良的现象大抵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所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珍惜劳动的成果,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4、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才能充满童年的美好回忆。但在考试评价制度的驱使下,有些学习任务的下达渐渐偏离了方向。这次意见中提到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对于这项意见我非常赞同但也觉得稍显片面,学生程度不同导致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不同,如果单单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评定任务量的话,我觉得不够全面,也不够客观。所以我觉得身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因生而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加强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优秀生的探索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宏观的了解了教育改革的实情,认清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想,教育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要努力在其中找寻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5

昨日,我朋友的一个小孩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也是从农村走出啦的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让我联想到今年刷爆抖音的一名同样来自贫困地区甘肃的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毕业演讲,她的演讲让我深受感触。也对教育改变命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六个方面,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出明确部署。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虽说我们早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学仍存在诸多“短板”:城乡、区域甚至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教师承担了过多的非教学性任务,造成部分教师“心不在教”;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部分家长被迫“越殂代疱”……凡此种种,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群众广泛吐槽的“痛点”。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6

教改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将新理论、新思维、新与实践活动紧密相结合,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过去老师要学生学的作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新知识,通过灵活有趣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知识是丰富多彩的,高尖科学技术,在网上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我觉得我的知识太缺乏,我们要努力去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在信息时代中,网上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是开放的;知识通过网络跨越时空,在网络上学习是没有时间、空间、权力等等条件所限制,它将世界每个角落的距离拉近,为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将原理中的重点、难点、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实践中自己结合理论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设计,从中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取得较大收获。

学习不单学习了书本上基本知识,还体现了团队精神,自己已从事工作,从工作中我也有所认识,一个企业发展是否良好,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和生存发展,与整个公司人员的团队精神是相关的,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所以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体现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的班级进行分组开展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师生间进教与学交流、同学之间的互习,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的改变,在最初时,感到不太适应,总是觉得有缺陷,但当通过自己学习掌握一定知识时,感到非常高兴,渐渐地适应过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原本是自己讲解的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将答案做成电子,在老师起引导下,学生替老师讲解。老师为学生搭一个学习舞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创新机会。同时老师的教案在网页上可以下载,适合成人教育,避免因工作忙而缺课。同学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可以将难题发到老师的网站上,通过网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班级、小组、个人在网上均建立网页,通过网页将多个单元连成一体,将他们的作业和信息放在网页,老师和学生通过网页进行教与学,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

网上教学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形式,在将来的国民教育中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体现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标准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未来的教学模式中是最受被教育者欢迎的教育模式。网上教学改变过去老师要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向开方性教学模式发展,教学重心由老师教学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在信息时代中,学习资源在网络上共享,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是开放的;知识跨越时空限制。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相互交流;学生自主选择地选择具有个性化的知识学生。

在学习网页设计的课程中,我学不但学到了网络操作的知识,如Email的创建、网页空间的申请等等,而且在实践中学到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及提高了一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上网过程中,了解不少的高尖科技和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理论知识不单局限于课本,在网上的资源无比丰富。

通过网络教学,学生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适合成人教育模式,学生都已参加工作,有时候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时,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解决缺课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在几个月的学习中,在网上学习很多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并在课堂设计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这次教学中收获不少。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7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专家精彩的讲解,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先回忆一下专家讲解的主要内容。第一,专家主要讲解了课程改革思路与实践,第二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其次我就这次讲座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技能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人才观、评价观、能力观、教学观。了解了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遵循六大原则:一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二是以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知识为目标;三是以素质为基础,而不是以应试为基础;四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五是以项目为载体,而不是以逻辑为载体;六是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而不是知识、理论、实践分离的课程设计。

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将课程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确定每单元课程目标,首先要准确叙述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等。

(2)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课程所有的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3)选定每单元课程训练单项能力的任务。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准备大量训练任务,进行反复训练。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安排训练的项目任务,不是仅着眼于具体的拆平和任务。

(5)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但首先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应尽可能是“系统的应用知识”,教师应当从使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的改造。以课程任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于是,“知识理论够用为度“就有了实际可行的依据——以课程的项目任务为衡量基准。系统的知识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

(6)涉及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引导教学法。从直观实例开始,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增加信息量,选择合适的台阶,小步快进,力争提高课堂效率。

(7)做好板书、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

同时,在课程的建设中,专业教师应注意一下几点:

(1)要教“课”,不要“书”。“课”的内容是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书”的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或叙述体系设计的。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准,不能以课本为准。

(2)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没有一本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自己写的课本也不行。因为书写的逻辑和讲课的逻辑是不同的,从课本到课堂需要一个教学设计过程。

(3)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职业教育要求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能力目标就是要让知识为做事服务。

(4)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是高效学习的必有之路。

(5)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教师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己有兴趣的课做好、做精。以这个课为中心,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水平。

(6)教无定法。要认定原则,但固执坚守某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课程评价则最终目标是效果,要鼓励创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职业院校改革的核心,是在学校创造企业换进和企业氛围,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要求师生;以企业理念、企业威化改革课程和教学;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改革学校管理。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8

新学期,新挑战,新起点,新目标!为落实县领导在“抓落实、勇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实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2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抓落实、勇担当,走品质化办学之路”动员部署会。

罗校长主持了会议,他向全体教师传达了黄局长在1月20日全县中小学(园)工作亮点展示评估会和2月10日《“抓落实、勇担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两个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针对我校今后如何实施品质化办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施举措,一要提振精神状态,全力提升师表形象;二要落实精致管理,持续提高教学效益;三要拓宽德育渠道,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四要搭建成长平台,打造优质师资团队;五要推进重点项目,做好西通北征工程;六要树立标杆意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作为一名实小教师,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勇气、一种能力,要敢于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敢于破解困难、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敢于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做敢于担当的教师,首先必须自身过硬,敢于冲锋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认真学习,认真专研,潜下身来搞调查和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做到厚积薄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担当的自觉、善担当的本领。

敢于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线老师,“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课、批好每本作业、管好每个学生;作为管理人员,“担当”就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实每件事、做细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为校长,“担当”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成长服务、为老师进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进一步讲,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就代表教育。社会表扬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会脸上有光,社会指责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应面带羞色。所以,面对教育责任,我们是责无旁贷的,是无法逃避的。

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

在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在教育教学中,有时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实则其背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升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

此次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了工作任务与要求。新学期,新希望,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小美好的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意见》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渠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五育”并举中健康成长。

见贤思齐,争做时代新人。实施“五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树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推荐的方式,选出一批优秀少先队员、美德少年,并上报上级参加评选。同时在全校开展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入队仪式,引导大家见贤思齐,人人争当时代新人。

铭记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清明、“八一”、重阳节、国庆等时间节点,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可以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献花,礼敬英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八一”前后,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武部参观军营,增强国防意识,提升爱国主义情怀;重阳节,可以走进光荣院,看望慰问革命老前辈,倾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国庆节,可以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等。

弘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进校园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深深植入学生心田。

广泛参与,弘扬志愿精神。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区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光荣院、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活动,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勤于锻炼,丰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不断丰富“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如,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开设多种体育项目,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为强健孩子们的体魄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通过举行校园运动会,将趣味项目和竞技项目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组织学生及家长参加马拉松家庭欢乐跑活动等,弘扬体育竞技精神,引领健康美好生活方式。努力创建运动特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学校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在学生心中播种下“五育”种子,每一位学生一定会舒展新叶,拥抱美好与阳光!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0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南》中涵盖了很多的内容,为了深入了《指南》要传达给我们老师的精神,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的学习、理解了《指南》,以下就是我学习《指南》的心得体会。

一、对《指南》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指南》的内容,我首先认真学习了《指南》的概念。《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从概念中能看出《指南》和《纲要》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同在于《指南》中不仅有教师参与,还有家长的参与,这说明教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情,要需要家长一起配合。此外,“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将“以幼儿为本”体现在《指南》中。

二、对实施《指南》的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只有明确了《指南》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贯彻《指南》的精神。《指南》的原则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三个原则都把都幼儿作为主体,在制定原则时更多的是考虑孩子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今后执行《指南》目标更加有目的性。其中原则说到: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这些告诉我们在教育幼儿时不仅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渗透,还要注重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个体差异性,让幼儿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这里也将“以幼儿为本”更好的体现在其中。

三、对《指南》中的五大领域的目标制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㈠《指南》中对五大领域的目标划分得更加细致。

与《纲要》相同的是《指南》也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不同在于《指南》将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领域分为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语言领域分为听与说、阅读和书写准备,社会领域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艺术领域分为感受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这样划分目标让老师更加清楚,每一个教育领域的重点,在实际活动中能让教师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

㈡《指南》中的年龄阶段目标更加的具体。

在《指南》中不仅有每个领域的总目标,而且还有年龄的阶段目标。《指南》将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三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如:健康领域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是总目标,阶段目标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这些阶段目标让老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如:科学领域目标之一“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总目标,阶段目标为3~4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4~5岁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会用图画进行简单的记录。5~6岁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这些阶段目标为教师制定科学活动的目标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选择适宜幼儿的科学活动的形式。因为这些阶段目标非常的具体,特别便于青年教师的实际操作。

㈢《指南》中有教育建议的体现。

与《纲要》相比,《指南》中每一条领域目标的后面还添加了教育建议。通过仔细的阅读、学习,我发现这些教育建议很好,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目标的达成的策略,引导教师更好的去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如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教育建议为: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们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这些教育建议的每一条都有详细的分析,教给了老师一些具体的做法,对实际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再如:社会领域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这一目标看起来不太好操作,看到这一目标我的想法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表现自己,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与鼓励增进其自信心。而《指南》中这一条目标的教育建议是: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们感受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感)。这些建议开阔了我的想法,给了我更多达成这一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指南》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应达到的水平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指南》的学习和理解让我更加明确每一个领域目标,以及一些达成目标的策略,对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依照《指南》中的建议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在开展设计每一个活动时多看看《指南》中的建议,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加自主、快乐的游戏和学习。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1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主要涉及到教育改革方面的各项改革,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2

本周,我参加了人文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培训,目的是让我们这些职业院校的老师更快了解职业教育、了解近期国家对职业教育要求和规划。本次培训采用集中和分散学习两种方式:本周前三天系部老师集中学习讨论,后两天自主学习。培训过程中我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等相关政策文件,其中“职教20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培训,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开阔了职业教育的视野,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仿佛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洗脑”。以下就职教20条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一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职教20条”提出,到20xx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通过运用项目建设和试点遴选的方式,从简政放权、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方面对试点高校给予支持,以激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教20条”提出,从20xx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xx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到20xx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xx年,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双师型”教师数量稳步提升,总量为45.56万人,其中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48%;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0%。当前,学校新的职称评定方法也已出炉,里面明确要求专兼职教师定期要到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因此,于公于私,都要重视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职教20条”提出,从20xx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是一种新型证书,也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证书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不作为毕业的限制条件。四是启动实施“特高计划”。“职教20条”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下称“特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强调,“特高计划”中央早就有部署,我们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这是涉及中国职业教育往何处走,办成什么样,具有何种地位的一个大问题,所以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我们也向各方征求意见。“‘特高计划’的核心任务,一是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建成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特高计划”已经启动。学校是大家的学校,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不仅需要领导们进行布局指导,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从严要求自己,多去学习新知识。五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职教20条”提出,经过5~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也就是说,以后不仅要大力支持公办高职的发展,还要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使之与公办高职院校良性竞争,赋予职业教育新的生命力。

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更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关系教育全局的系统工程,正大步向我们走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评价,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教育体系,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的确,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二十世纪的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日益先进,都真正意义上酝酿着教育领域内的全面革命。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由此,产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当怎样应怎样认识?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是新的人才观念,其次是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换,要对立大教育观念,成为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助学者,行为品质的示范者。只有改变以往家长式的教师角色将目光放远,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走上了树立暂新的教育理念,告别旧的教育观念的道路。

二、教师应当有更新自已知识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要求年轻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上可以全部学到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教师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无论是教什么专业,都需要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观念上的第一步突破,如果教育者自身知识陈旧、落后,又怎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呢?

三、在树立全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操作技能。

本人认为掌握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这是作为新观念教师所必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如文中所谈到的:“如果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软件教材,他也只能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具。”

因此,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紧密相结合。

总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乃至未来的教育中,都将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观念,已经为广大教师开辟了一条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大路,我们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才能在未来有所收获。

第四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

我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长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加强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

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2、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虽然这几年,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还认识到,作为基层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这次学习后使我明白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xx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4

昨日,我朋友的一个小孩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也是从农村走出啦的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让我联想到今年刷爆抖音的一名同样来自贫困地区甘肃的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毕业演讲,她的演讲让我深受感触。也对教育改变命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六个方面,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出明确部署。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虽说我们早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学仍存在诸多“短板”:城乡、区域甚至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教师承担了过多的非教学性任务,造成部分教师“心不在教”;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部分家长被迫“越殂代疱”……凡此种种,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群众广泛吐槽的“痛点”。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5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教师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诽谤教师、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而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6

“学案”的出现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学案”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憾其中表现为:

1、担心课堂超时,害怕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完成学案已设计的教学内容。其结果是:要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教学任务草草收场,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缺乏生动性。

2、担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会解答,不敢让过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不敢、甚至也不会去突破现有的学案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展示风采,以至于整堂课完成后让人感觉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学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师都在按同一个模式施教。

3、按学案环节讲课,多数是对学案内容拓展的少。

4、学生大部分在忙于完成手中的学案练习,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是在巧设问题时显出个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得当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问时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把“学案”重点、难点问题教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问题或准确到位、或生动有趣、或贴近生活。要体现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二是在练习设计上显出个性。练习的设计要立足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要起到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的作用;如书面作业、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学案”是教师和学生的共用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

三是在指导学习中显出个性。课堂40分钟的时间教师是配角要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臵,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讲授时间,学生能看懂的问题不讲,学生讨论后能明白的问题不讲,教师一点就透的问题不讲,学生能讲明白的问题不讲。这样的课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7

当前,教育整体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就世界范围而论,各国都在寻求一条能够发展经济,促使社会进步的教育改革之路。在国内,这也是时代和历史提出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合乎逻辑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管理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育整体改革的真正内在动力。下面我就教育改革提几点想法,和同仁们共勉。

一、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教育整体改革,首先是一场思想变革,关键是端正教改思想。整体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育人环境,使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办学效益,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整体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开展起来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思想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整体改革的先导,一定要在转变教育思想上下功夫,注重用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论观点武装教师。首先,坚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其次,注重研究国外教育整体改革的信息和动向,“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教育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用教改新经验刷新老师耳目。要明确整体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深化学校教改的一个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在优化课堂结构上讲效益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良好的教学必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低消耗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成果。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落实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

1.主体参与

就是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开动脑筋来主动地学习。

2.分层优化

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中等学生有所提高,优秀学生学得更好,都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都有所获,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及时反馈

教师应从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课堂练习、互相议论等方面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还应该从观察学生的听课表情、姿态、动作、秩序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控,通过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

4.激励评价

这个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中能起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

这十六字原则的核心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对教学走出困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在教学改革上做文章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且有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各种形式,如知识竞赛、对话表演、趣味游戏、社会调查、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使学生从周围世界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的,以此为动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一个学生学习上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好坏,而一个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的训练上,力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让学生找到成长的光源

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按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中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办事。

(2)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关心爱护理解学生,又要做到关心爱护适度,理解入微,既要强调自我教育、个性发展,又要抓住根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当然,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教研,就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意见》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渠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五育”并举中健康成长。

见贤思齐,争做时代新人。实施“五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树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推荐的方式,选出一批优秀少先队员、美德少年,并上报上级参加评选。同时在全校开展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入队仪式,引导大家见贤思齐,人人争当时代新人。

铭记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清明、“八一”、重阳节、国庆等时间节点,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可以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献花,礼敬英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八一”前后,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武部参观军营,增强国防意识,提升爱国主义情怀;重阳节,可以走进光荣院,看望慰问革命老前辈,倾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国庆节,可以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等。

弘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进校园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深深植入学生心田。

广泛参与,弘扬志愿精神。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区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光荣院、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活动,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勤于锻炼,丰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不断丰富“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如,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开设多种体育项目,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为强健孩子们的体魄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通过举行校园运动会,将趣味项目和竞技项目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组织学生及家长参加马拉松家庭欢乐跑活动等,弘扬体育竞技精神,引领健康美好生活方式。努力创建运动特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学校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在学生心中播种下“五育”种子,每一位学生一定会舒展新叶,拥抱美好与阳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9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论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行”。

创造性的“行”首先要“敏于行”。先进的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学了要马上用,不然再好东西也会“过期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界同行学习的机会不少,国内外到处跑,可实际工作改进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较迟钝的缘故。因此,学到的先进东西和思考到的好点子要马上付诸于行动,不要依赖“等、靠、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好的条件从天而降,不要等万事俱备才迈开脚步,创新的路是“等不来的”。“上路了,梦想才真正开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变,在路上不断完善才是我们应走的正确之路。

创造性的“行”还要“勇于行”和“智于行”。创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新路,一条难路,这需要勇气与智慧。许多教育者都纠结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利于教育改革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抱怨不休?止步观望?还是逆水行舟,知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任何的改革都不会有坦途,不怕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迎难而进,以改革家的气度领导学校工作,开拓发展,是校长成功的动力。悲观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积极的人勇于创造有利因素,摆脱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学校办学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决了“勇于行”还要解决好“智于行”。行动智慧决定了行动质量,校长的办学智慧应体现在其“领”与“导”上。“领”首先要领对路,要科学地把学校引领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之路上,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这是一条先进的路;这是一条坚守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绿道。“领”还要领得好,要领得有艺术,要做思想的引领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学校师生引领到一个人人都想为之奋斗的共同发展愿景中去。“领”还得领在前,率先垂范要体现在行动的领前上,要求师生们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导”首先要疏导学校困节,师生们们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需要校长站出来去帮助解决的事,它包括学校管理、后勤、社会资源以及教师思想、业务、家庭等不利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一切问题。“导”重在疏导与疏通,“导”不是简单的高压和控制而是服务、支持、沟通与指导。“导”要“导心”,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是“导心”良方。

行路难,不等于无路可行。面对教育改革大潮的袭来,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路人需要带来大家“敏于行”、“勇于行”和“智于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条教育绿道,一条生机盎然的教育发展之路。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0

教改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将新理论、新思维、新学习方法与实践活动紧密相结合,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过去老师要学生学的作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新知识,通过灵活有趣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知识是丰富多彩的,高尖科学技术,在网上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我觉得我的知识太缺乏,我们要努力去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在信息时代中,网上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是开放的;知识通过网络跨越时空,在网络上学习是没有时间、空间、权力等等条件所限制,它将世界每个角落的距离拉近,为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将原理中的重点、难点、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实践中自己结合理论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设计,从中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取得较大收获。

学习不单学习了书本上基本知识,还体现了团队精神,自己已从事工作,从工作中我也有所认识,一个企业发展是否良好,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和生存发展,与整个公司人员的团队精神是相关的,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所以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体现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的班级进行分组开展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师生间进教与学交流、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最初时,感到不太适应,总是觉得有缺陷,但当通过自己学习掌握一定知识时,感到非常高兴,渐渐地适应过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原本是自己讲解的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将答案做成电子演讲稿,在老师起引导下,学生替老师讲解。老师为学生搭一个学习舞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创新机会。同时老师的教案在网页上可以下载,适合成人教育,避免因工作忙而缺课。同学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可以将难题发到老师的网站上,通过网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班级、小组、个人在网上均建立网页,通过网页将多个单元连成一体,将他们的作业和信息放在网页,老师和学生通过网页进行教与学,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

网上教学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形式,在将来的国民教育中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体现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标准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未来的教学模式中是最受被教育者欢迎的教育模式。网上教学改变过去老师要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向开方性教学模式发展,教学重心由老师教学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在信息时代中,学习资源在网络上共享,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是开放的;知识跨越时空限制。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相互交流;学生自主选择地选择具有个性化的知识学生。

在学习网页设计的课程中,我学不但学到了网络操作的知识,如Email的创建、网页空间的申请等等,而且在实践中学到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及提高了一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上网过程中,了解不少的高尖科技和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理论知识不单局限于课本,在网上的资源无比丰富。

通过网络教学,学生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适合成人教育模式,学生都已参加工作,有时候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时,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解决缺课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在几个月的学习中,在网上学习很多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并在课堂设计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这次教学中收获不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1

一、加强修养锻钢须硬自身

魏书生老师通过自己潜心研究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他全新的教育理念,走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作为语文课老师,他长时间不进教室,不讲课,学生照样自觉主动的积极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仍能从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脱,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助手,从容应对班级管理。这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而读后认真思考,魏老师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取胜于科学严谨的管理措施,还取胜于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首先他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感染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做错事没有斤斤计较,抓住不放。不仅不体罚学生,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在学生心中伟大地位,学生受到感染,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老师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学生才会承认自己所作所为,心悦诚服地接受惩戒。其次,他能身体力行,以他自身的行为做表率,毫不懈怠地带领学生无论是在严寒或是酷暑,从不间断地锻炼身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具有坚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形成坚忍不拔的坚强的意志。作为每一位教育学生的老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长知识学本领有思想的学生,这决定我们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我们要想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学生,我自己必须是一名德才兼备,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老师,要想锻造出好钢材,自己先要有扎实过硬的技能。

二、沐浴书香汲取知识营养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实时更新,不学习不仅不能与呼唤学习型社会这一大需要相协调,还有愧于代表着进步与知识的“教师”这一称号,更不能很好地胜任我们的工作。纵观当今教坛,教育前辈和教育同仁就教学改革做出了不懈努力,有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无偿的供我们学习,我们只需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就能轻松获得成功。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有新课改理念的融入,但自己的教育技术手段还很落后,大多数情况下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靠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偶尔用上录音机就能使学生欣喜若狂,学习积极性大增,课堂教学效果极佳。试想,如果在先进教学模式下,我们把预设的课堂问题,以及参考答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影像画面创设课堂情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将会是怎样的享受,课堂效率和课堂效果将会有怎样的飞跃,而本人在教育技术的运用方面,知识几乎是空白,因此,我要从头再来,积极学习。

三、更新观念践行教学改革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老师的作用就是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引导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生活体会,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也不应是单调枯燥的串讲分析,汗流浃背的滔滔不绝,而应是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简言之,即“变讲堂为学堂”、变“一言堂”为“众生堂”。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在其“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通过预习、展示、反馈等环节,分层次、分步骤强化了各种训练,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使他们熟练的掌握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对比我的课堂,还有差距。学生已具备了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但采用诗歌、小品、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回答问题的能力还不具备,教学改革虽有初步成效,但教改之路还任重道远。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践行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2

今天,有幸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课和教改理念,深受触动。从上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教改活动。下面谈谈我在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我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第二,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第三,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课改过程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自身与学生的实际,把握(课)教改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率。相信我会在课程变革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并且相信自己也会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课堂变革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3

今天,我认真听了教育局领导《改进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讲座,深有感触。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4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主要涉及到教育改革方面的各项改革,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

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法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第五篇: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永恒主题,创新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实行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理念,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专业教学,以校企合作办学逐步取代自主办学。突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行模块教学

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是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学生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着力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夯实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与求学能力。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将中等职业教育分成两个教学模块,即执业能力模块和升学模块。

1、执业能力模块

针对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部分学生群体,我们采取“文化学习(20%)+能力训练(80%)”的模式实施执业能力模块教学。学校根据开设专业对初、中级技术人员或工人岗位能力的要求,重新组合德育课和文化课内容,突出其实用性教学。并以岗位技术能力为核心,淡化专业理论教学,制定专业各岗位技术能力标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锤炼,努力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

2、升学模块

面对文化基础较好,有学习兴趣,升学欲望较强的学生,我们采用“文化学习(40%)+专业理论学习(40%)+能力训练(20%)”的模式实施升学模块教学。教学中,注重夯实升学考试需要的文化与专业理论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升学竞争的需求。

二、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是学校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我校根据专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改变传统培养方式,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企业提出对人才的规格与要求,双方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实习安排,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确定教学方案中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跟进,定期安排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教师到学校任教,并对学生阶段性学习加以指导和考核。学生毕业后全部到企业就业。

通过不懈努力与改革创新,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与良好的经济效益,迎来了勃勃生机的职教春天。

下载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