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2:3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

第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

《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

字号选择:

12px 14px 15px 16px 18px

(2007-08-03 08:46:03)山东省菏泽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助理调研员 任敬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它的颁布实施,解决了道路交通管理方面长期没有法律的难题,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身安全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将产生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发现,在具体执法工作中,《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罚款程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罚款程序相矛盾,甚至可以说有的地方明显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相违背。

《行政处罚法》是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6年10月1日起就已经施行的一部基本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非基本法律。两部法律的制定机关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属于同一个等次,《行政处罚法》的法律效力高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处罚法》可以说是一部程序法,不但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机关、执行等作了明确的规范,而且对行政处罚的程序,进行了非常具体、科学的规定,特别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专门分布节详细界定。因此,所有行政处罚主体在进行行政处罚时,都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从事行政处罚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7条第一款规定的简易程序是:“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的简易程序是:“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上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就是说,两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明显矛盾。《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200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如果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上罚款,就必须适用一般程序,而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再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200元以下罚款,明显超出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可以适用简易处罚程序的范围。正是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当场处罚程序超出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赋予交通警察200元以下罚款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直接导致一些交通警察随意决定罚款数额,动辄给予满额处罚现象的发生,广大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影响了党群、警民关系。

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8条第二款规定“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罚款(即第89条: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场予以收缴罚款”。而《行政处罚法》第47条规定“依照本法第33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第48条规定“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33条、第38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这两条明确规定了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数额和情形。同时《行政处罚法》第46条还规定了罚款与收缴相分离制度,即“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机构分离。除依照本法第47条、第48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能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从而进一步说明除《行政处罚法》第47条、第48条规定的情形外,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作出的二十元以上的罚款决定,都应该让被处罚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8条对作出五元以上五十元下罚款可以当场收缴的规定,明显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8条所设置的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无异义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定,那么“当事人有异议的”,作出的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是不是就不能当场收缴了。而当场处罚是行政机关的单方行为,不取决于当事人同意还是不同意,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这种规定,既词义模糊、又不便于实际执行,还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33条、第47条、第48条的规定。

另外,《道路交通法》的立法规定,也与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于当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相违背。《立法法》第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能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也不适用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律原则。

道路“三乱”特别是交警乱罚款是长期以来久治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彻底根除这些弊端提供了法律依据。希望有关部门按照法制统一原则,尽快理顺、规范并解决法与法之间不一致、相矛盾的现象和问题,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确保国家制定的法律能够顺利施行。

中国政府法制网

第二篇: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区别

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区别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听证有两种,其一为行政机关主动举行听证。如《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其二为行政机关应申请举行听证。《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均为此类。

因此,税务部门的听证类型也有两种,一为税务机关主动举行听证,二为税务机关依行政行为相对人申请而举行的听证。前者主要法律依据有《行政处罚法》和《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后者主要法律依据为《行政许可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税务行政许可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73号,以下简称《通知》)。从相关法规规定来看,两种听证有几方面的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办法》第三条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二千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一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这是对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听证申请范围的基本规定。也就是说,税务机关依申请而举行听证的范围为被处予二千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公民和被处予一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通知》规定,听证不是作出许可决定的必经程序,但是对于下列事项,税务机关应当举行听证:(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税务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2)税务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许可事项;(3)税务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对这些规定,我们还要再区分一点,就是:前两款是规定税务机关主动举行听证的范围,后一款是规定税务机关应申请而举行听证的范围。即,对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的听证,本身有应申请而举行和税务机关主动举行两种。

二、有关期的限规定不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有关期限的问题,《办法》有进一步的明确,第四条规定:要求听证的当事人,应当在《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后三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第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十五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通知当事人

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的姓名及有关事项。

《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第四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是予以公告。

也就是说,对于行政处罚事项(罚款)的听证要求,当事人必须在知晓后的三日内提出听证申请(对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提出听证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五日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申请是否准许,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决定),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十五日内举行听证;对于行政许可事项的听证要求,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在知晓后的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二十日内举行听证。而对于告知听证时间、地点等事项的期限规定,两者是一致的,均为举行前的七日。

三、举行听证方式的不同。《行政处罚法》和《办法》均规定,(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听证不公开进行。而《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也就是说,对于行政许可事项的听证,法律排除了不公开进行听证的方式。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而公开是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规定行政许可事项的听证应当公开举行,把听证过程对社会公众开放,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加强对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也就是说行政许可可能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如果对这些事项举行听证,按《行政许可法》规定应公开举行,是否会危害到国家安全?因此,对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只能公开举行,似有疏漏,也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四、听证笔录的效力。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之规定,《办法》第十八条明确:听证的全部活动,应当由记录员写成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并由听证主持人和

记录员签名后,封卷上交税务机关负责人审阅。听证笔录应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阅读或者向他们宣读,他们认为有遗漏或者有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他们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字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这些规定表面看来很重视听证程序及听证笔录,但至于听证笔录在行政处罚决定中应起何种作用,从条文中无法得知。《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而第三十八条是关于如何作出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或不得给予行政处罚、或移送司法机关的规定。《行政处罚法》颁布后,许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相继规定了本部门或本地区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但绝大多数实施办法对听证笔录的有关规定都是沿袭《行政处罚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听证笔录应当包含哪些内容未作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听证笔录在处罚决定中的作用也未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而《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的决定,要求行政机关只能根据听证笔录中认定的事实作出决定。对应当听证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拒绝行政许可的决定,都必须以听证中所展示并经过对质得以认证的、确有证明力的证据作为事实依据,而这些事实依据又必须是听证记录中有记载的。

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这在奥地利、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行政程序法》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奥地利《普通行政程序法》第15条规定,听证笔录对听证过程与标的有充分的证据力,除非有相反的证明。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将听证分为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所谓正式听证即法律要求的必须在听证会之后,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决定的程序(第554条)。此时,听证笔录、证物以及在该程序中提出的全部文书和申请书是作出裁决的唯一案卷(第556条)。

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我们能否认为我国也主张“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从法律条文来看,并不是很明显。汪永清(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对我国关于听证笔录效力的问题有一段描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行政许可法草案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充分考虑听证笔录,并自听证结束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政许可法草案时,有些委员提出,“充分考虑”一词主观性太强,容易使听证笔录变成可有可无的会议记录,不能对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产生拘束力,不能有效避免听证后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随意性,操作性也较差。为防

止听证流于形式,应当规定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惟一依据。行政许可法采纳了委员们的审议意见,规定通过听证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因此,从立法过程来看,我国在行政许可法的范围内还是主张“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的。

第三篇:《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与适用三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与适用三题 孙瑞玺

【学科分类】交通运输与邮电经济法 【出处】本网首发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纷争不断。对于正确理解与适用该法而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如何理解与适用关系重大;《答复》回答的问题不妥当,也不全面,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法》;问题;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答复》 【写作年份】2004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自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尤其对该法第76条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存在不同的理解,争议不断。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该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立法思想,充分保护了作为弱者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利益;反对论者则认为该法对行人的“偏袒”和对机动车的“苛刻”损害了社会公平,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于是,侵权法学者纷纷在各大报纸上撰写文章,以表明自己观点和态度,同时,对其他观点进行了评析。这些观点无疑对我们从宏观上正确理解和适用该法第七十六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远没有解决,因为该条及第17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我国将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该制度与原有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随之废止。《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也随之失去法律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没有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的标准。于是,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从特别法步入了普通法,在审判实践中就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众所周知,《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远低于《解释》的相关规定,同时,《解释》规定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也就是说,不管事故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前,还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后,只要是2004年5月1日后受理的,均适用《解释》的规定。由此,2004年5月1日后受理,就成为适用《解释》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惟一标准,而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别是对车辆所有人(即车主)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约定等均在所不问。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问题。对该问题,已引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注。该委就此问题向最人民法院咨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以法研81号《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称,“投保人与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有关‘保险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的约定只是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它不因《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失效而无效。《解释》施行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既可以继续履行2004年5月1日前签订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也可以经协商依法变更保险合同。”《答复》对该问题的回答是否适当与全面,就成为另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二、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故在我国法上,责任保险即为第三者责任保险。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自愿保险的范围,即投保人和保险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来实现的一种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该规定中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与《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的责任保险相同,不同的是该责任保险属于强制保险,即指依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发生效力或者必须投保的保险,而不是当事人自愿购买的保险。可以看出,二种保险均属于责任保险,这是相同点。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的,即法定的。(2)前者的目的集合危险,分散损失;后者不仅包括前者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使其得到快捷、公正的赔偿。(3)前者,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后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在保费与赔付之间总体上应做到保本微利。(4)前者属于自愿的保险,故,保险人是否决定承保、如何承保或承保的多少均有选择余地;后者则属于强制或法定保险,保险人不得拒绝投保人投保,即属于强制缔约。(5)前者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其他保险捆绑销售;后者则属于法定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不得与其他保险捆绑销售。(6)前者的保险金额与保费,原则上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后者则由保监会做出指导性规定并随着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有相同的规定。如日本《汽车损害赔偿法》第13条。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25条。

综上,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保险法》上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等同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上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将二者混同的观点,都将导致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错误理解,更将导致不妥当的适用。关于二者的关系,在适用时,有三种情形应引起注意:

(一)作为机动车的所有人能否在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如能投保,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

如前所述,二种保险属于责任保险。而责任保险又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根据《保险法》第41条第2款规定:“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该规定是财产保险责任限定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机动车所有人在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可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但各保险人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该条适用的前提是保险险种均属商业保险,基于保险当事人的自愿而发生,因此,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属于法定保险的情形下,不能适用该条后句,即除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而应当先由承保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理赔,不足部分,再由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理赔。但各保险人的赔偿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这样适用的目的在于充分尊重保险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体现约定优先的民商法原理。另外,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使其得到快捷、公正的赔偿。而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目是主要是为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即分散损失而设立的。二者相比较,首先由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能更充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机动车所有人先后向不同的保险公司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当发生保险事故时,各保险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

对该问题,因我国还未制定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具体办法,所以,在我国法上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上发生此类案件,可以借鉴日本《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82条之2的规定,即就一辆汽车缔结二个以上的责任保险(在此指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契约,保险公司就上述契约中最早缔结的契约以外的契约,免除在与最早缔结的契约的保险期间内发生的因汽车运行事故产生的损害真补、损害赔偿额的支付、先付金的支付。该条规定确定了投保时间优先规则,由最早缔结保险契约的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其后的保险公司免责。同为法定保险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适用投保时间优先规则,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但无论如何,不得超过保险契约约定的保险金额。同时,对法定免责事项以外的赔偿,其他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三)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车辆共同致人损害,保险人之间应如何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根据《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机动车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无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只要其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直接结合而共同致人损害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即应承担连带责任。但作为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各保险公司之间对此应如何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我国现有法上没有规定。可资借鉴的是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34条:“汽车交通事故系由数汽车所共生或涉及数汽车者,依下列规定处理:

一 肇事汽车全部或部分为被保险汽车者,受害人或受益人得在本法规定之保险金额范围内,请求各被保险汽车之保险人连带给付保险金。”该条规定设立了各保险公司对支付保险金负连带责任。结合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可以证明上述立法可以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我国《保险法》第50条第1款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日本《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16条第1款:“第三条规定的保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发生时,受害人可以政令之规定,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请求保险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额。”我国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28条规定:“被保险汽车发生汽车交通事故时,受益人得在本法规定之保险金额范围内,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据此,学者认为受害人可以直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主张损害赔偿,请求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负有无条件支付义务。这种请求权是法定的请求权,并且独立存在。当受害人直接向保险人请求支付保险金时,各保险人在保险限额内,承担连带责任,使受害人及时、足额地得到赔偿,有利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三、《答复》回答的问题是否适当、全面

《答复》回答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是适当的。因为其将合同自愿原则作为解决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中约定适用《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和标准,而适用于《办法》失效,而《解释》生效后保险人承担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同时,规定《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和标准只是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标准。该规定体现了当事人约定优先适用的原理,也是正确的。在此前提下,保险当事人的约定适用《办法》,该约定当然不依《办法》失效而无效。但是否完全适当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是:(1)双方签订合同时的法律条件是《办法》,而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的是《解释》,而《解释》规定的赔偿标准比《办法》高得多。如《办法》第37条第8项规定,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而《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适用后者比前者高出近一倍。在此情形下,完全可以适用情形变更原则,而适用《解释》规定标准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为,法律条件的变化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归责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使保险合同关系产生的基础发生当初无法预料的变化,若继续维持原有的保险合同,则对被保险人显失公平,所以人民法院有权对保险合同进行变更。(2)责任保险合同属于附合合同,也称格式合同,是指一方实际上只限于服从、接受或者拒绝他方提出的条件而成立的合同。由此法律特征所决定,对保险合同应适用何标准进行赔偿,完全是由保险公司决定的,被保险人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适用了《办法》,而在其失效后,保险公司完全可以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来进行赔偿。这才能充分体现双方的平等。(3)在保险实务中,投保人只是重视保险人承担的最高保险金额,而对适用何标准来进行赔偿,却往往并不关心。但实际上,赔偿的标准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保险金额确定的前提下,只有赔偿的标准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保险公司却时常不向投保人说明该条款的重要意义,没有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因此,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就顺理成章了。(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4条的规定,《答复》不属于司法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完全不受《答复》的约束。

另外,《答复》没有回答保险合同中没有约定适用《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的标准,应如何处理。这是其不全面的表现。对此,除了上述理由外,还可采《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应解释为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而不是适用《办法》规定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新宝,鲁桂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法律精神解析[N].人民法院报,2004-9-22(法治时代B1.[2] 于敏.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法律公平的实现[N].人民法院报,2004-9-24③.[3] 主要学者有张新宝、于敏、杨立新,文章分别是:张新宝,鲁桂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法律精神解析[N].人民法院报,2004-9-22(法治时代B1).张新宝,鲁桂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责任强制责任保险[N].法制日报,2004-9-23⑨.于敏.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法律公平的实现[N].人民法院报,2004-9-24③.杨立新.机动车交通事故无过错责任的司法补救---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无过错责任中的过失相抵[N].人民法院报,2004-9-21③.[4] 覃有土.商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33.[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规定。[6] 即个人或企业负有应对方的请求与其订阅合同的义务,换句话说,是指对对方的要约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如我国《合同法》第289条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即属于强制缔约的表现情形。引自崔建远.合同法(修订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2.[7]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64.[8] 台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DB/OL).http://.2003-3-11/2004-9-28.[9] 《保险法》第41条第3款规定:“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 [10]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81.[11] 相关的批评文章见:程啸.论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意义[J].法学家,2003,(4).黄彤.论不真正连带债务(DB/OL).http:///20040625-000421htm.2004-6-25/2004-6-27.[12] 包括行驶规范和驾驶规范二个方面。于敏.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法律公平的实现[N].人民法院报,2004-9-24③.[13] 台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DB/OL).http://.2003-3-11/2004-9-28.[14]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64.[15] 此处的受益人根据该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本法所称受益人系指下列各款之人:一 身体伤害给付及残废给付受益人,为受害人本人。此处的受益人包括受害人本人。台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DB/OL).http://.2003-3-11/2004-9-28.[16] 张新宝,鲁桂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法律精神解析[N].人民法院报,2004-9-22(法治时代B1).[17] 王轶.合同法相关问题研究[Z].出版地:山东东营.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年黄河口司法(增刊).33.[18] 该内容参考彭凤至.情势变更原则之研究[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86.396-397.[19] 王保树.中国商事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575.[20] 《保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第四篇: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与案件办理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与案件办理

主讲内容

第一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一般程序

三、听证程序

 首先介绍一宗行政程序不当引发行政复议的案例  案情:  某市某化工厂因向江河排污,造成水污染事件,法定代表人为此被当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在停产停业期间,该厂又偷偷生产,并向江河排污,当地安全监管局接到举报后,马上派出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在下《整改指令书》同时,暂扣了该厂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思考:  该市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为什么会引发行政复议?  分析:  显而易见,该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定程序,因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属行政处罚,仅下《整改指令书》是不能实现这一目的,而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走立案、调查取证、告知等法定程序。

 行政处罚程序——由行政处罚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所构成,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遵守这些程序制度。

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简易程序

 即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安全生产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罚所采用的程序。

一、适用条件

(一)符合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违法事实确凿。即违法事实简单、清楚,执法人员无需进一步调查取证即可当场确认违法行为存在;

(三)法律依据明确、具体。即该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行政处罚是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的;

实施简易程序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要件 

二、实施步骤 

(一)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 1.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 2.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制作《现场检查记录》,记明时间、地点、违法事实、情节、后果,由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 3.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 5.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 6.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文书送达回执》,并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押印的,应当注明情况,并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

(二)收缴罚款 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当场收缴罚款,同时向当事人出具收据,并于二日内交本部门财务机构,财务机构应于收到罚款二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罚款的;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3.依法不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三)告知当事人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四)执法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并在5日内报所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一般程序

 适用于依据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案件。

二、实施步骤 

(一)立案

1.立案应符合下列条件:

有违法行为的初步证据;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

属于安全监管部门主管范围;

属于本安全监管部门地域管辖范围; 

有明确的当事人;  2.办理立案手续

填写《立案审批表》,载明下列事项: 

案由;

当事人基本情况; 

案件的基本情况; 

承办人意见,应签署两名承办人的姓名和申请立案的时间,同时附上相关材料;

由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经批准之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3.指定调查人员

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执法人员为案件承办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人员应当回避: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派出其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决定。

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该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之前,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二)调查取证

1.调查取证应当查明以下事实: 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

违法事实是否存在;

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

当事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罚的情形; 

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调查人员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予以审查、核实,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 2.调查取证的程序

(1)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名

(2)向当事人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3)遵循回避的规定

(4)制作询问笔录、检查记录

(5)全面客观收集证据

 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计算机数据;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检验、检测、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检查记录;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作为证据的其他资料。

(6)证据保存---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复制  3.调查取证的方法

(1)调查询问

(2)现场检查

(3)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

复制原始凭证,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 和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其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

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制作对象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抽样取证

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收集证据时,要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抽样取证凭证》,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 《抽样取证凭证》要送达当事人; 

必要时,请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5)查封、扣押

前提---适用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转移证据的。

程序---经领导批准;通知物品持有人查点确认被查封、扣押物品;开列被查封、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物品持有人、物品保管人,一份附卷备查。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前提---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程序---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送达当事人;

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法应当扣留或者封存的,予以扣留或者封存;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应当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存。

(7)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勘验检查 

程序---通知当事人到场; 

制作勘验笔录;

当事人拒绝在勘验笔录上签名或者押印确认的,可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予以确认,确保证据的效力。

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三)案件审理

1.案审基本程序 (1)主持人宣布案由; (2)执法监察机构介绍案情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3)法制机构介绍听证情况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4)案审委(办)成员审议案情,形成案件处理意见; (5)主持人宣布集体审议意见; (6)各案审委(办)成员审核《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无误后,分别在《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上签字或者盖章。

 2.案件审理内容

(1)是否属于本部门管辖 (2)违法主体是否准确——是否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正职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 其他组织——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 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组织。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3)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4)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客观,证据之间能否互相印证,形成证据链,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唯一性;

(5)定性和适用法律是否准确; (6)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7)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适当;

(8)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9)执法文书的填写是否正确; (10)有无遗漏的违法行为和当事人是否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11)案审委(办)认为应当进行审理的其他事项。 3.审理决定

案审委(办)对案件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2)调查证据不足或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

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处罚;

 应从重处罚的——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执法人员的。

 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合安监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应给予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

(四)处罚告知

1.行政处罚告知

2.听证告知

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的,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 (1)必须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2)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

(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六)处罚决定送达

送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当事人的行为。

1、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公告送达

向当事人送达其他执法文书的,也适用上述的送达原则。

2、送达的方法

(1)行政处罚文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他的法定受送达人:

(2)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收;

(3)受送达人是个人的,本人不在时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并在行政

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

(4)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5)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6)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委托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代为送达;

(7)当事人拒绝接收的,可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有关人员到场,注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所,即视为送达;

(8)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经过。

(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1.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可采取下列措施: 

(1)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销毁物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须经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安监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 4.将查封、扣押的物品拍卖抵缴罚款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应当制作清单。

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

6.执法人员应当将当场收缴的罚款,在2天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2天内交至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7.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八)备案

1.县(区)局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市局备案。

2.市局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省局备案。

3.省局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国家总局备案。

4.对上级安监局交办的案件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决定行政处罚的安监局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上级安监局备案。

(九)结案

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 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的,应当经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至180日。

 案件执行完毕后,填写《结案审批表》交案件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审核后报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结案归档。

听证程序

一、适用条件

1.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责令停产停业;

3.吊销有关许可证;

4.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5.较大数额罚款。

二、实施步骤

1.听证会组成人员和参加人员

2.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3.听证会程序

听证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听证会举行前,书记员应查明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是否到会,宣布听证纪律。

(2)听证会开始时,由听证主持人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会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在听证会调查阶段,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向当事人提问。当事人可以向案件调查人员提问。

(4)在听证会辩论阶段,于听证主持人的组织下,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和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5)听证主持人在宣布申辩终结后,当事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6)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4.听证报告

5.中止听证、终止听证和听证期限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告知送达后3日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除延期听证、中止听证外,听证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之日起30日内结束。

第二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

一、案件受理

(一)案件来源

1.举报投诉

2.日常监管

3.交办移送报请

4.其他来源 二)受理登记

在受理案件线索时,要详细记录被举报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被举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固定电话)、企业地点、规模及主要违法违规事实等有关情况。如实登记举报投诉情况,并将案件线索按年、月、日编排序 7

号登记清楚。

(三)梳理甄别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确认案情是否清楚,是否需要举报人补充材料;

二是分析案件线索的内容,审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确定是否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三是分析被举报人(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情节,确定属于哪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四是分析了解被举报人有没有逃逸、逃避执法的可能,被举报企业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及其紧急程度,以便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防止危害社会和妨碍办案的情况发生。

(四)拟办建议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要根据对案件的梳理甄别情况,按照管辖范围和权限以及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对该案件提出是否进行明查暗访或移送有关部门或交办下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等相关拟办建议,及时办理和分流案件。

(五)建档立卷

在受理案件过程中,要及时对案件相关资料进行建档立卷、登记造册,并做好统计工作。归档内容包括举报原件、拟办意见及领导批示、查处情况、回复情况等。

二、案件调查

(一)准备工作

1、了解被执法监察对象,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选定执法人员和专家,备齐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设备、仪器

2、制定现场执法查处实施方案

(1)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

(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范围(3)现场执法检查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行动指挥员:统筹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执法行动。

取证组:现场检查;照相、摄像;财务、仓库帐目检查等。

调查询问组:对有关人员做调查询问笔录,可在现场检查取证完成后开始工作。

现场警戒、控制组:巡视执法现场和周边环境,防范突发事件发生。

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执法物品、饮料、食品等。(4)现场控制措施要点:

对被查处企业的现场最高职务负责人的控制:主要控制其不能布置企业其他人串供,转移、毁灭证据,不能召集企业内部和外面的人员干扰执法。

对厂区环境的控制: 要求企业门卫配合,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执法现场;掌握执法企业内人员动态;厂外附近人员动态。

控制电源:总电源、化工设备动力开关等。

(5)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环节和衔接方式

(6)执法人员和现场协助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

保密、令行禁止、文明执法、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执法现场、除指定人员,其他人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等

(7)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遇到暴力抗法时的情况处置,受到围攻时的情况处置,联系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支援的渠道和方法,迅速撤离现场的组织、方式和步骤等。

(二)现场取证

1.拍照、摄像、录音; 

2.做现场检查记录;

3.抽样取证、勘验;

4.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于取得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5.查阅资料:对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资料予以复制。

(三)调查询问

主要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投资人)、生产经营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操作工人、财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处置---发出《责令改正指令书》或《强制措施决定书》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扣押。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要求限期改正。

三、现场调查取证要注意的环节

(一)进入检查场地时首先要示证,表明意图。

(二)进入生产车间摄像、照相取证和财务室取证的人员行动要迅速,取证要准确。

(三)要控制住法人或现场最高负责人,不能任其串联活动;根据情况控制电源

(四)《调查询问笔录》要围绕违法违规的事实来进行,要当事人确认违法违规事实,表述要清楚,不能有诱供、逼供的行为体现在笔录内,涂改部分要由当事人盖手印确认。

(五)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记载的内容包括:

1、被检查单位(人)的基本情况:

2、检查情况:

(1)检查活动参加主体的情况

(2)检查的缘由

(3)检查的重点

(4)检查场地环境

(5)检查涉案物品的生产、销售和存放情况:现场物品的品名、数量、型号、标价、标识内容、包装方式等

(6)检查活动的组织形式

(7)抽样情况

(8)对有关证据予以登记保存(封存、扣押)等情况

(9)检查时进行拍照、摄像、录音的,应在笔录上注明

3、被检查单位(人)对检查的意见

(六)需要将有关资料、账目复印作为证据的,必须在每张复印件上签注“经核对与原件无异”以及注明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住所,并由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对现场拍摄的照片,交当事人在每张照片上面签注“与现场情况相符”及日期,并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七)需要对设备、生产场所进行现场勘验的,将勘验情况登记在《勘验检查笔录》上,并由相关人员签名。

(八)需要对有关产品、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的,按规定填写《抽样取证凭证》。

(九)当事人拒绝在《勘验检查笔录》《抽样取证凭证》《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等执法文书和复印、照片等现场取证资料上签认的,注明记录在执法 9

文书上,并由在场的无厉害关系的人2人以上签注证明。

(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执法人员自身安全

1、查处危险化学品时要注重防爆燃:

2、查处剧毒品及挥发性的化学品时要防中毒:

3、在井巷开采的矿山执法时,进入井巷调查要慎重,要做好安全措施,由矿山主要负责人带领进入,井巷外面要有人监控。

4、执法人员进入执法现场后,在非特殊区域均要将对讲机、手机打开,保持通讯畅通;未经批准不能擅自离开;撤离时要清点人数。

5、注重交通安全,尤其查处矿山时要注意在复杂、危险路段的行车安全,重点防滑、防坠落。

6、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十一)注重询问当事人的技巧

1、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 

了解基本案情; 

确定被询问人:

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

熟悉现有证据情况 ;

2、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和当前的心理状态:

3、制订询问计划

明确调查询问内容---当事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成本、经营额、销售额、违法所得等;

询问的步骤、重点和突破口;

询问的策略、方法及当事人可能采取的反询问手段等。

4、选择适合询问的地点---有利于被询问人陈述和保密;不要有人围观;询问同案的其他当事人,应当单独进行。

5、注重询问说话的艺术

对不同的被询问人使用不同的询问方式,一般情况下,说话要热情和蔼,体现出询问人的善意,不可用简单生硬的告诫口吻或威胁性的言语吓唬被询问人,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而不配合调查。

6、询问要迅速、及时,客观、全面,深入、细致,符合法律程序。

7、询问结束后,要对笔录内容作全面审查:重点是看有无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地方,有无自我矛盾的地方,有无未问到的地方,有无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补问补记。

(十二)证据收集要合法和充足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报告,勘验检查笔录等。

上述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于取得的情况下,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但要填写《证据登记保存清单》,并在15天内对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下列证据材料无效

 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材料;

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材料;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

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证据的证明效力排序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物、原件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

5、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

6、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7、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第三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中常见的法律时限

时限是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规定得比较多的一项行政程序,他体现了行政效率的要求。

一、层级冲突一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规范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凡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都没有法律效力。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规章制定的依据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方性法规只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有效。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上级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下级政府规章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自治地方内优先适用

7.经济特区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优先适用

二、同级冲突一一报请有权机关决定的规则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是相同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同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之间、自治条例之间、单行条例之间、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发生冲突,应根据该事项属谁权限范围内来确定适用那个规章。

如:关于治安管理事务,属公安部门的权限范围,凡治安管理方面的规定,如其它部门的规定与公安部的规定不一致,应按公安部的规定执行。

如果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则应根据该事项是属中央管理的事项还是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如何来确定。如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则应适用地方政府规章。

三、属性冲突一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

也称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特别规定:就是根据某种特殊情况和需要规定的调整某种特殊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一般规定:就是为调整某类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特别规定是在考虑具体社会关系的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更符合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所以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四、时际冲突一一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

修改更新后的法律规范,更加符合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体现了立法机关面对新情况所作的新的调整,理所当然应当优先适用。

第五讲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法定”的内容是指:处罚设定权法定;处罚主体法定;被处罚行为法定;处罚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等。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

(一)行政处罚的依据要公布;

(二)行政处罚的决定过程要公开:告知理由和权利;陈述和申辩权;听证权;处罚决定书的制作与送达。

公正:

(一)程序上的公正:职能分离(调查人员和决定人员分离;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听证主持人由非本案的调查人员担任)

(二)实体上的公正(符合立法目的;适当考虑相关因素;过罚相当(第4条第2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四、一事不再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五、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包括以下权力: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权、行政诉讼权、要求赔偿权。

第五篇:我国监狱行政处罚形式的历史演进与适用程序

内容摘要: 监狱对罪犯适用行政处罚应执行《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形式宜为警告、禁闭、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赔偿或科以某种作为的义务。对罪犯适用行政处罚过程中,监狱规范执法活动,保障罪犯合法权利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必须用一套程序制度保障实施。

监狱对罪犯适用行政处罚应执行《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形式宜为警告、禁闭、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赔偿或科以某种作为的义务。对罪犯适用行政处罚过程中,监狱规范执法活动,保障罪犯合法权利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必须用一套程序制度保障实施。

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监狱对罪犯违反监规纪律的处罚形式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处遇限制和禁闭,行政处罚没有单列。但是,受惩罚过程中罪犯的权利种类逐渐增多,处罚形式也有逐渐趋向人道、文明的趋势。建国以后,在有关监狱的法律、法规中,行政处罚才从对罪犯日常生活处遇的限制、制裁中分离、单列出来。但是,在行政处罚的方式中却列出了一个不规范的“记过”。

1、清朝末年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监狱规则》

清朝末年是早期监狱立法的雏形期,监狱改良运动是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颁布《监狱规则》的前奏。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监狱法典是《大清监狱律草案》。1904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沈家本任修订法律大臣。他同武廷芳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狱制改良的立法活动。1908年,清政府聘请了日本监狱学家小河兹次郎出任狱务顾问,起草监狱律及设计改建监狱的规划。同年《大清监狱律草案》递交法律馆审查,于1910年上奏,但未颁布实施。据《大清监狱律草案》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惩罚之种类如下:

一、叱责;

二、三月以内停止赏遇;

三、废止赏遇;

四、三次以内禁止接见;

五、三次以内禁止发受书信;

六、三月以内禁止阅读书籍;

七、十五日以内停止陈请作业;

八、一月以内停止使用自备之衣类卧具及杂具;

九、一月以内停止自备粮食;

十、七日以内 停止运动;

十一、削减作业赏遇金之一部或全部;

十二、七日以内之减食;

十三、二月以内之独慎;

十四、七日以内之屏禁。独慎令受罚人昼夜屏居于罚室内,其课作业与否得斟酌情形定之。屏禁令受罚人昼夜屏居于罚室内,暗其罚室,禁用卧具。”

《大清监狱律草案》第十二条规定了在监人不服的申诉权、申诉方式、监狱官员的回避及申诉裁决的效力。

《大清监狱律草案》是中国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基本上照搬了日本的监狱法。虽然没有颁布施行,但是却成为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监狱规则》的蓝本。

北洋军阀统治前后持续了16年,从1912年起到1928年起到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北洋军阀政权宣告覆灭。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1920年至1924年、1924年至1928年分别为皖系、直系、奉系军阀统治阶段。由于政权更迭,连年战争,虽然全国创办了80座新式监狱,颁布了一些监狱法规,但是,由于国库空虚、监狱经费拮据,新监难以维持,受战乱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监狱规则》规定:在监者违反监规纪律时处以面责,停止发受书信、接见及阅读书籍,减食、停止运动,减削赏与金,慎独、暗室监禁,酌减赏与金等惩罚。受罚者有疾病及其他特别事由时得停止惩罚。受惩罚者,有悛悔情状时免除处罚。以上条款与《大清监狱律》的内容大同小异。

2、民国时期的监狱和监狱法规。

民国时期1927年至1949年的监狱,一方面基本上承袭清末、北洋军阀政府的狱制,同时又吸取了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立法的一些内容,监狱法规比较完备、严密。这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于公布了《监狱规则》和《监狱处务规则》(1928年10月),《监狱行刑法》和《监狱条例》(1946年1月19日)。军政部公布了《军人监狱规则》(1930年8月)。监狱的内部机构设置、各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至今没有规定,可见其详细和完备。

民国十七年十月国民政府司法部公布的《监狱规则》第八十六条规定:“在监者违反监狱纪律时得处以下各种之惩罚:

一、面责;

二、三月以内停止赏遇;

三、撤消赏遇;

四、三次以内停止发受书信及接见;

五、三月以内停止阅读书籍;

六、七日以内停止运动;

七、减削赏遇金之一部或全部;

八、二月以内之慎独;

九、五日以内之暗室禁闭。前列一与各种惩罚得并科之。”

民国十九年八月军政部公布的《军人监狱规则》增加了“掌责”(由监狱长酌量情节轻重得施以四十板以下之掌责)。

康德四年十一月公布的《伪满洲国监狱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惩罚之种类如下:

一、叱责;

二、七日内停止运动;

三、二月内禁止阅读书籍;

四、二月内禁止使用笔墨;

五、削减作业赏遇金之一部或全部;

六、七日以内之屏禁;

七、二月内停止赏遇;

八、废止赏遇;

九、十五日以内停止著用自备之衣类、寝具;

十、十五日以内停止自备饮食。第一项各款之惩罚得并科之。”

台湾监狱,罪犯受行政处罚时,其权利较以往已有所扩大。

台湾现行的《监狱行刑法》是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公布三十六年六月十日开始施行的。以后经过多次修订。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受刑人违背纪律时,得施以下列一款或数款之惩罚:一训诫。二停止接见一至三次。三强制劳动一至五日,每日以2小时为限。四停止购买物品。五减少劳作金。六停止户外活动一至七日。”第七十八条规定了告知与辩解权,第七十九条规定了撤消惩罚的情形。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监狱和监狱法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立的监狱溯源于1927年11月至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期间,早期是在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过程中,各地肃反机关建立的拘留所、看守所。关押对象主要是各种反革命犯和部分刑事犯。由于政权不稳,经常处于游击状态,因而以看管住犯人不逃跑为主,管理简单,没有制定专门的监狱法规。1932年8月10日,中华苏维埃司法人民委员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感化院暂行章程》,这是工农民主政权的第一部监狱法规,监狱管理初步有法可依。劳动感化院既是改造机关又是生产单位,是后来人民民主政权监狱机关的雏形,这时除看守所关押未决犯外,还设立了苦工队 用以关押短刑犯。这一时期曾出现了左倾错误,如:1934年5月人民委员会发布训令,在战争地区对地主全部编入永久劳役队,富农编入临时劳役队,强制劳动。后来随着南方根据地的丧失,监狱数量逐渐减少。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战时期。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各根据地的监狱陆续产生。抗日民主政权的监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37年至1940年时期缺乏监狱管理经验和统一的监狱管理制度以及旧的监狱管理制度和思想的影响,各监狱不同程度的出现过管理方面的偏差。1941年至1943年期间,监狱形态由单一的看守所发展为专门的刑罚执行机关-------自新习艺所和监狱,1937年7月12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成立并建立了高等法院看守所,1941年后,县级看守所设立。1942年9月陕甘宁高等法院监狱建立。1943年至1945年,颁布一系列监狱法规和监狱管理制度。

陕甘宁边区的监狱规定了罪犯不服处罚的申诉权。

1944年《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在押人犯服刑奖惩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如人犯服役有消极怠工或其他不良行为者,得按情节之轻重给予下列惩罚:“

(一)批评(包括个人及小组批评);

(二)全体讨论斗争;

(三)停止或撤消奖金之一部或全部(此项所称一部或全部分月季年三种,视其情节轻重定之)”。第十六条规定了不服惩罚的申诉权。即:“实施第十三条第三款惩罚应经各部门会议通过,如被惩罚人不服,得向本院申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监狱管理规则》第十三条规定:“守法人如有违反规则,按情节轻重予以下列各种处分:

一、打扫公共卫生;

二、于工作时间外加工或分配较苦的工作;

三、扣除应得奖励或红利之全部或一部;

四、刑事处分。”

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刑事处分”与不属于同一层面的内容混列在一起,反映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立法的局限性。

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管训队以收押俘虏为主,劳动改造队以生产为主、半军事化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专项打击的文件、政策,没有产生专门的监狱法规。

4、建国以后的监狱和监狱法规

建国初期的监狱主要是关押土改、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国民党军队的俘虏,当时,国家财政十分困难。1951年5月在全国第三次公安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示“为了改造这些犯人,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于是,全国的县、专署、省、大行政区、中央各级均设立了劳动改造管理部门,开始劳动改造罪犯。1954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以下简称《劳改条例》)。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时期,监狱工作受严重破坏。全国监狱数量减少百分之六十,法规、正常秩序被践踏,制造了以一大批冤假错案。

行政处罚的名称和形式是在建国以后的监狱法规中开始出现的,这是监狱立法的进步,但是,在行政处罚的形式中却出现了不规范的“记过”这一“罚种”。清末至建国前成文的监狱法均没有“记过”之规定。正式出现“记过”规定的是《劳改条例》第六十九条:“犯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依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等惩罚:

(一)有妨碍其他犯人改造的行为的;

(二)不爱惜和损坏生产工具的;

(三)在劳动中懒惰怠工的;

(四)有其他违反管理规则行为的。”第七十条规定奖励和惩罚“经过劳动改造机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宣布执行。

下载《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程序与《行政处罚法》相矛盾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