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

时间:2019-05-14 22:3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

第一篇: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

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

内容摘要

以下十六个方面反映了服装、鞋帽类企业目前的内部管理现状,要改变就必需很下决心,从提高人的素质开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来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不断接受新的管理理念。

1从组长,主管到厂长对生产工艺要求从不深入阅读分析,总是似懂非懂,对生产进度总只是口头说说,缺乏明细的具体计划编排生产,做多少算多少。“尽量抓紧”“差不多”“不可能”“我也没有办法”常常挂在嘴边。

解决方案

1.每个新款开货之前车间试产一至二件成衣,之后安排开产前会议,招集相关负责人,特别QC部,由车间组长把试测时情况汇报,其他参与者提出意见,并做好会议记录。

2.每款在做办日时,必须每工序做好IE测时,计算好“生产效率”预计生产,再由厂长根据办房ST(标准时间)表与车间试办ST表,取其平均值,编排生产。

3.在生产过程中,中度、严重问题作跟踪记录,切实找中问题重点,在生产部周会检讨、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问题不会重复发生。(严重或特急问题,有需要立刻招集会议改正)

4.所有生产部人员需要经过员工培训,改正思维方式,不可在嘴边挂著,“尽量抓紧”、“差不多”、“不可能”、“我也没有办法”,应该改为;“已经根据指示安排抓紧,并且通知了QC部协助监督”、“已往完全约80%包装,余下20%预计明天下年16:00完成”、“我们会尽能力完成工作,并且会把进度早、晚汇报一次,确保大家知道生产进度及情况”、“有解决不到问题,向上级汇报,上级还解决不到,应该向总监反映,一定要有结果”,生产部需要定下解决问题机制。

2组长品质意识差,麻木追求产量,不开产前分析会事前准备加强控制,每次总是等问题出现后去补救,朴火“工作。工作无效率,处理问题无结果,从无主动回报工作的好习惯。

解决方案

组长们进行品控培训意识,了解品质就是一切,无品质无生产无企业,引入组长职责权限,责任制,问题基制处理程序,贯切执行。

3经理、厂长只会下达任务,对如何正确指导员工实际操作不做分析研究,现场处理问题总是不彻底、不果断。做到那里想到那里,根本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解决方案

必须加强QC部监控工作,数据收集,把检查报表,及时反映给相关经理、厂长,分析,进行有效,更改、纠正,而且相关部门主管、经理、厂长,应多落生产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及执行情况。

4关键时刻厂长、车间主管缺乏主动性及现场统筹、组织指挥能力,每次出货总是忙、乱、差、错。解决方案

预早做好生产编排,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以数据为管理基础,根据数据分析,做出有效解决放法。

5品质出了问题不是先解决为快,而是在办公室追究对证、扯皮、责怪、骂人、逃避和推御责任。解决方案

培训改正管理思想,制度、程序管理问题解决,明确分清职权、责任制度。

6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意识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从不主动与他人沟通协作,心胸狭窄的甚至给工作设定阻力。

解决方案

组织部门主管沟通大会消除芥蒂,培训改正沟通思想,学习生形管理制度、按照程序执行管理,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7大多数车间主管、组长通常喜欢讲:“我跟他说过了”“真麻烦”“差不多就行了”不负责任的话。品质第一的意识十分浅。

解决方案

组织车间主管、组长,进行质量要求培训,教育品质就是一切理念。

8厂长、主管、组长缺乏成本核算、数字、和表格规范管理的概念,从不做规范的现场记录,对流量从不知如何控制,积压大量半成品出不了成品,最后到达后整部大量回修。

解决方案

每款做走货分析记录表,控制上、下部门互相监督,定下部门允许损耗率%,超出追究责任。例如:总损耗率3%,超出追查原因及责任,并且要要提交C.A.P改进计划。

9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岗位职责不清,每天工作无计划、行动无目标、操作工缺乏责任感。业务员、采购员、技术员人与人之、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讨论,总是勾心斗角、拉帮结派,消极怠工,影响团结。

解决方案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执行,使部门与部门沟通更加紧密,文件书面记录清晰,例如:签收记录。

10现场生产流程管理不规范,程序混乱无先后,组长不会写工序、测工时,计件工价不合理,造成员工情绪化。每到月终发工资总有员工闹到办公室或找老板投诉。

解决方案

制定现场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加强程序控制,办房制定初步工序顺序、组长IE测工时,制定合适计件工价,多与员工沟通。

11生产工艺资料编写格式既不标准化,又不规范发放,什么资料该发给谁?谁审核?转交给谁?如何存档编号装订等等,看上去总是乱糟糟,要寻一份资料更是难上难。客人验货时甚至连样衣都会找不到。

解决方案

生产工艺资料编写格式,制定标准化又规范化统一格式,加强文件发放程序。12面辅料采购无具体计划,跟进不力,该到的没到,不该到的先到,严重影响生产部门进度和交期。仓库发放时手续不清,管理制度不建全,经常缺件少数、补数,甚至发错辅料造成严重损失。

解决方案

加强制和管理程序,由采购开始,根据制程要求报表填写资料,确保面、副料货期准确,部门主管改进管理思维,由制度、执行力度、C.A.P纠正措施、小组讨论、改进管理模式,确保生产畅通。

13部门主管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原则性不强,执行力不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的态度就有问题,更谈不上去教育下属。

解决方案

组织教育而不改正,管理部门主管,必须更换。

14员工散漫,经常请假,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抱怨工资低,人员流动频繁,车间总是到尾期大量交货到后道,严重返修无人问津,最后通宵也不能按时交货,造成客户投诉、空运、扣款。

解决方案

只要上述问题改正,自然效率提高。返修率高与QC部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因此QC部必须有效监控。

15外发跟单员无序操作,经常发错料,与加工厂扯皮,关系紧张。质量控制更是一头雾水,常有带款出货的事件发生。

解决方案

外发部、跟单部、采购部、QC部,仓库,必须通力合作,相互监管,相互提醒问题才会减少。

16高层领导缺乏整体规划能力和组织教育能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的力度不够深入,一个缺乏企业文化的企业就等于没有灵魂,也就更谈不上凝聚力和忠诚度。

解决方案

完善工厂策划,组织员工进行9S培训,加强纪律、责任感、服从性及技能培训。

实际操作就是层层把关,下道工序有权监督上道工序,如发现要返修的应及时交上道工序返修好再做其它的,如果交上道工序拒返修的,就上报上级管理人员,如有包庇现象,连带责任处罚。

第二篇:给新办服装厂的朋友一些建议

给新办服装厂的朋友一些建议

本人离开服装厂多年了,对于服装厂,对于服装厂的那些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的基层管理工作总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他们身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着基本是手工操作的生产现场,而做的却是与时代同步,甚至是时代前列的具有时尚特征的工作;夜以继日,常年累月地加班加点,过多的负重使他们身心疲惫!他们的工作令人尊重,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久前,一位朋友办起一个新的服装厂,聊天时要我提一些建议,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内容,很粗浅,很“土”,有些观点可能失之偏颇,兴之所至,现整理出来,说不定对厂长、车间主任的工作有些启发,也借此向各位同行请教。

一.传统管理理念仍是主角:

尽管如今服装业的设备、设计自动化有了明显进步,广泛应用了自动设计系统、自动排板和裁剪系统等等,但是管理方式仍是传统的。大量的手工劳动,一个人一台机的模式是不能改变的,尤其是小型加工厂,受宥于经济能力,作坊式的原始方式同样存在。只不过谁的布局得当,谁的管理方法更系统更有针对性,谁就能获得效益。在管理的理念上,我得益于前辈

和以前的同事,有以下几点体会:

(1)预防为主的理念:老生常谈却最是要害。人人都懂,却老是吃后悔药。道道设防,前道为后道服务,而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漏人漏防,铸成大错。我的体会是“当心阴沟里翻船”。私营老板用人精简固然不错,但请记住,传统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盯人!一个人兼管多个管理职能难免会有疏漏。不能省的人不要省!

(2)技术至上的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技术是一个工厂制胜的保证。我赞成技术等级的观点,有些工厂评选星级员工、明星员工,重奖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我建议服装厂也要设立技术攻关小组(不等同于板房)。对以往生产的款式中的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对即将投产的款式上将要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攻关。好的小工具、小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效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3)以人为本的理念:俗话说:“管物容易管人难”,这话不假。这个话题各有各的见解,一时难以说尽,举个例子:

某技术人员一直表现很好,偶然出错,被罚了五百元,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恰好当时他父亲生病住院。厂长亲自去医院探望,送上水果,外加五百元慰问金。第二天,该技术员精神

振奋,判若两人。

本人主张以中庸之道解读“人性化”管理的宗旨,不偏不倚,奖罚分明,对人对事公道公平,有的时候甚至委曲求全,顾全大局。

(4)知无不言的理念:多叮嘱,多关照,勤于沟通。这是基于服装行业的特点。不论哪个环节,发现了问题一定要说出来,要及时跟有关人员讲,(大部分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写信息反馈单很慢),越详细越好,讲得早完全有补救办法。毕竟服装生产“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反应”,只要争取到了时间总能摆平!提倡“多嘴多舌”。

(5)设点管理的理念:老板办厂,请人管理,很普遍。老板不大懂管理服装厂,但又放心不下,怎么办?有一个“土”招:监控三大表,规定工厂必须按时传真给自己。

第一张产量表,上一天各组各个款式的产量数字,第二天上午九点钟发传真;

第二张检查表,每天下午四点半,质检人员必须会同车间主任、组长、小检随机抽查每组三件大货,记录下问题点及改进措施,每人签字,五点半发传真;

第三张出货表,上一天出货的数字,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发传真。表上要注明订单数、出货数对照,订单交货时间与实际交货时间的对照。

当你每天看到这三张表,你已经大概了解工厂管理人员所做的工作了。

二.缝纫小组的组建:

缝纫小组要根据生产品种来组建。复杂的款式工序多要建立大组,而在变换简单的款式时则

应把大组分成两个甚至三个小组。

每道工序的人手搭配要合理,哪些工序需几个人做,哪些工序只要一个人做,要安排好。最忌的是半成品积压而就是出不来成品。还有,如果工价不合理也会造成一窝蜂地抢某道工序,而其他的工序则不愿做。

每个组的人员技术高低也要搭配合理。技术高的A级工,中等的B级工和初等的C级工要根据厂里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分配,一般比例为20%,60%和20%。A级工做最难的工序,工价较高,依此类推,一定要让技术过硬的工人拿到最高的工资,鼓励职工学技术。如果出现技术差的反而拿高工资就是不正常的,必须纠正。小烫工也如此。

有条件的,要每过半年对缝纫工进行统一考试,使每个工人有公平的机会获得技术等级的提

升。在公认的状态下提升。

其他生产小组也要依照上述原则,有必要树立技术等级观念,要在全厂形成学技术的氛围。

三.生产现场的规章制度:

必须要尽快建立,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如:上班擦机试车,检查是否漏油;下班抬针压布头;衣片不准落地;台板周转箱要保持干净光滑;返工必须当天清等等,要落实谁检查,怎么奖怎么扣?厂长是制度的制订者,车间主任是推行者和检查者,组长是执行者,而每个职工是责任人。要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制定每个工种的工作职责。

这里建议,最好不要缝纫车间往后道送衣服,而应由后道车间到缝纫车间去领,领的时候后道检验员一起去,先粗略看一下是否有油污,线头,色差,里料长出来,压死印等以及其他明显的问题,发现有明显的问题不要领走,必须返工后才允许流入下一道,至少控制了一部分问题(不要都大烫了再检验,油污烫了难洗)。其他工序也是这样,先检查再放行。

四.生产现场的管理:

事在人为,生产效率在于管理。合理安排人财物是关键。管人:人盯人,做下一道时先检查上一道,上一道做得不好要退回去,不能不负责任做下去。组长和小检要流动检查每个人每一道做得对不对,好不好。管财:工序安排是否合理,人员调配是否得当,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这就是管财。管物:领取衣片及辅料有无差错?有

无记录?有无浪费?这些非常重要。

以上述人财物管理作为原则,制定组长,收发员,小检等人员的管理职责。

要注重时效和管理的刚性。建议:(1)强制执行产前会制度。每个款式投产前必须开产前会,有关的车间主任,组长,小检,巡检,机修工,锁订,大烫,大检都要参加,由技术人员主讲,人手一份工艺单或生产制造单,大家分析讨论,分解工序,消化关键点,形成共识。要有会议记录,每个人都要签字,以视明白。(2)首件示范制度。大货在流水线上出产的首件,应马上做后道锁订和大烫,量尺寸,检查有无问题,如无问题即表明可正常生产,有问题可及时加以解决,避免大货下来了很多而发现问题太晚以致造成很大损失。(3)抽查制度。每天要抽出半小时,集中抽查车位上的成品或半成品。每个小组随机抽三件,由巡检牵头,车间主任组长小检参加,彻底检查尺寸,工艺,做工以及外观质量,逐条记录。不符合的要提出返工和纠正意见,并作为考核组长和小检的依据之一。如果第二天仍然不改,轻

度问题加重扣分,严重问题停产整顿。

本人的看法,缝纫车间是服装生产的重点,要全力从技术,管理,政策等各个层面打造,使之成为过硬的环节。其他部门要配合,支援,服务于缝纫车间。技术好的缝纫工是宝贝。

五.缝纫工的政策倾斜:

(1)全厂围绕如何为缝纫车间服务展开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订每个工种的工

作职责和考核制度。

例如,大烫工,虽然实行的是计件制,但如果缝纫车间产量低返工多,大烫工也拿不到较高的工资。不要以为大烫工跟缝纫关系不大,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烫工为缝纫服务体现在平时的交流和沟通,比如小烫不好,影响服装外观,大烫工除了要校正外,还应及时与缝

纫车间联系,纠正小烫的质量。

又比如裁剪,衣片质量直接关系到成衣质量,裁剪车间应经常走访缝纫车间,听取缝纫车间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裁剪工作。

大多数工种应在自身的计件工价中加入缝纫平均质量和产量的考核比重,以此来增强服务于缝纫车间的观念。促使缝纫工意识到全厂在为你服务,而你更应该把本职工作做好,而一旦缝纫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全厂的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有明显的提高。

(2)对缝纫工的政策倾斜,不是一味地提高工价,而应该在提高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同步提高。前面提到过缝纫工的技术考核问题,对于在短时间里技术提高很快的工人应当给予奖励。培养熟练的缝纫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她们每提高一点,都是可喜的。

对于某个缝纫工,只要她能做出漂亮的做工,可以在小组里进行展示,以示鼓励。对于返工最少的工人也应鼓励。(小检要记录返工数)

(3)还应体现人性化管理。不论工厂有什么福利,哪怕只是发放劳保用品,都应首先优先给缝纫工。其实全厂每个工种都有,但缝纫工必须先发,发最好的,让她们挑选,让她们有

满足感。

车间主任必须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在班前或班后开例会,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工人。对于长时间处于初级水平而没有进步的,要么辞退,要么帮扶,绝不能坐视不管。

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所有服装厂的共同课题。

首先是观念问题,凝聚力和积极性是第一位的,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服装厂的凝聚点应放在缝制上,前面已经谈到很多。缝纫车间的任何动向是管理者必须要首先关注的,一定要及时

引导,及时处理。

第二是技术问题,人员结构问题。技术不精是生产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之一。要加强学习技术的能力。有的工厂甚至在下班后再延长两个小时组织中等技术工人学习技术,由工厂付给工资,请优秀技术人员讲课,每课剖析讲解一到两个小技术,直至掌握,持之以恒,大有成效。

第三是辅助问题,向缝纫车间输送高品质的衣片和辅料,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些都是预先设防。机修工不单单只修理坏机器,更重要的是在得知接下来要投产什么款式时,预先调整好机器,试验小工具,提供服务。技术部门在打样时,应注意探讨如何能做到更好更快,这些方法在开产前会时要充分讲解,知无不言。

第四是管理问题,前面已经讲了合理的工序安排和恰当的人员调配非常重要。

第五,工资问题,很敏感。要定在一个恰当的水平,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参考本地区的水平来制订工价。对于每个小组里一到两个优秀工人,要更关照,不妨略施暗箱操作,使她牢

牢地忠心地为工厂服务。

第六,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吸引工人的一大因素,人的满足感由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组成,工厂的所有工作就是不断创造这两方面的优势,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难。

第三篇: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孟 凡

随着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设与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做到既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土地,又能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根木利益,不影响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确保社会稳定,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市对农民失地问题采取的主要举措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城市化全面提速的进程中,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把失地农民就业与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起来,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支持他们自主创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根据国务院、自治区的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使征地拆迁和就业安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加强领导、深入调研、细化方案、宣传发动、狠抓落实,使工作有序推进,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二是坚持实物安置,建设各种安居房。三是结合“撤村建居”,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以社区管理、物业管理、送货服务、家政服务、房屋维修、发展餐饮业等岗位安置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就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既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又要保障农民眼前的生活需要,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城乡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平稳转型。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入手,实现失地农民的有序转型和大多数农民的再就业。

(一)失地后农民“无所适从”

城市加速扩张和开发区、康居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大量农民因在短期内失去土地而成为“突发性转轨对象”,在处理这一“突发性转轨”问题上,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失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失地农民就业难

由于农民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三)失地农民养老难

失地农民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以约定俗成的规则,依赖子女供给的养老模式,总是具有一定的风险。而农民人均征地补偿费只有3.2万元,而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均需5万元左右。

(四)失地农民收入来源减少

大部分农民原来主要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农民家庭收入的40%———50%来源于此。由于征地拆迁,房屋被拆除,依赖于房屋从事的经营活动被终止,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五)失地农民进入城市难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二、对策及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只有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要靠加快城镇化、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

1、采取规划留用地或土地流转的办法,解决失地农民从事农业所必需的土地,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在德坞,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在于农民掌握了相对较高的种、养技术。失地农民是城郊农民,从事的大都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失去土地后,多数仍愿意从事原来的种养业。为此,建议市政府可在今后规划征地中为失地农民规划留用地。

2、搞好服务,不断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劳动保障就业所,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失地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另外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工作,对失地农民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征用情况,发给《失地农民手册》,其作用可相当于《再就业优惠证》等类似证明。

3、加大支持力度,让失地农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4、组织失地农民以股东、交易、管理或服务等形式参与批发市场经营,实现再就业。

(三)全方位、多渠道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1、对辖区贫困农民实施社会低保覆盖。农民失地后应按照城市标准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2、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

保障金要建立专门帐户,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对于参保险种,目前至少应规定养老保险与大病医保两种,对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可为其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统筹费。

3、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基金。再就业培训基金可从土地征用款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四)、强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1、尽快出台失地农民农转非政策。

2、制定失地农民再就业优惠政策。

3、进一步改进实物安置政策。要继续坚持以房屋实物补偿为主,大力实施康居工程,允许拆迁户按免除有关费用后的成本价每人购买20平方米的公寓房用于出租,也可购买5平方米的门面房搞经营。同时,也可从户型结构上科学设计,让每户农户拥有两套住宅,一套出租,解决部分生活来源。

4、不断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5、建立土地入股和租赁制度。用于经营项目被征用的土地,进行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定额收取红利或租金,使失地农民定期分得红利或租金。

6、实行预留安置政策。要在土地统征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作为安置用地,组织失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建市场、停车场等,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第四篇: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几点建议

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几点建议

上洋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荔枝和西瓜,粮食作物是水稻。但近几年来却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特别是荔枝,在2004年最低收购价竟然只有0.5元/斤,已跌破成本价0.7元。果农辛苦了一年,虽然增产,却不增收,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在这里面,虽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有许多原因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解决的。现就上洋镇的实际情况来谈一谈如何解决增产增收的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果则果、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如西瓜在上洋就应该推广黑美人系列品种,坚决淘汰“金钟冠龙”等旧品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比如荔枝,可以开发一些加工产品,如荔枝干、荔枝酒、荔枝罐头等。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种植大户,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品牌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如上洋的“双肩玉荷包”荔枝,是优良的中熟品种,果大、色泽鲜红、肉嫩多汁、风味绝佳,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上洋典型的特色农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品牌。同时也要打响上洋的西瓜品牌,让品牌创造更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与农民互相合作,搞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化服务,研究政策,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认真研究制订农业结构调整对策,促进土地优化组合和使用;各部门加大对农业投入;信用社对种植大户、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优质服务;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控减不合理的农民负担。按照

“民有、民办、民管”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创立能人领头、以销农副产品为主的专业合作专业协会,如上洋西瓜协会。发展各种中介代理组织,把生产和流通有机衔接起来,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五.坚持科技兴农,拓展增收渠道

农业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开发,增加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示片,树立典型,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发展。实施良种工程,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现有品种质量,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同时结合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

六.搞好农村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

对现有优势农产品市场,要视货源和销售需求情况,适度扩大市场规模,以促进市场产品销售的畅通,扩大农产品的集散量,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实行公平竞争。同时,根据农产品优势,在上洋农业信息网上建立信息平台,形成信息网络。在依靠科技发展各种农产品的同时,要因地制宜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从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篇:关于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议

泽州代表团

赵晓霞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特别在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却长期被忽视。

问题分析

一、国家级政府部门不安排农村教师住房是导致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的一方面原因

多年来,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基本上不安排农村中、小学住房建设项目,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也基本没有教师住房。绝大部分教工散居在自然村中。为解决住房问题,部分中、小学教师只有通过自建房或购买商品房等方式自行解决住房问题。但是由于教师的户口不在农村,现在村里也不给划宅基地。如果购买商品房吧,又因经济条件有限,买不起商品房,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在外租住居住条件极为简陋的房屋,还有的教师一家三、四口人住一间简陋的集体宿舍,既当办公室,又当卧室。有的年轻教师急着结婚因没有房子结不了婚,有的老教师的孩子到结婚年龄了,也因为没有房子给孩子结不了婚。

二、经济收入低是导致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的主要原因

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和某些企业的工人相比较,相对要高些,但是仅凭自己的工资收入也买不起商品房,而买经济适用房又不符合条件,所以农村教师的住房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三、农村教师住房难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深入发展 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是防止优秀人才外流的有效措施。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优秀教师,而住房难正在成为农村师资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师录用采用招考方式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属于外地招录,这些教师通常只能住校。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安全实用的住房,必然会使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安心工作,而是想方设法往城里或经济发达地区调动,导致城镇学校教师超编、农村教师严重不足。这种现状已经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想吸引优秀人才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住房这个后顾之忧。

建议:

(一)加快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二)将布局调整中形成的新增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可改造成为教师周转宿舍,降低教师周转宿舍的建设成本,减少投入。

(三)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发放住房补贴、按公务员住房公积金比例发放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以拓宽农村教职工筹措建房资金的渠道。

(四)各地应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特别是在编制公共租赁住房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将改善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列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并予以优先保障。

(五).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相对集中的镇或县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向符合条件的本县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

(六)积极发展限价商品住房。县级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考虑农村教职工家庭人口结构和住房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定向向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家庭出售限价商品房。限价商品房建设要以中小户型为主,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应控制在90平方米左右。

下载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装厂的通病及解决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巨......

    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房地产业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在为太原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贡献。但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即动拆......

    服装厂规章制度(范文)

    服装厂制度 1、为全面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健全工作体制, 现以劳动签约及有订立本规则, 凡本厂所属员工都应该自觉遵守本规则。 2、因业务需要而延聘的特约人员, 技术、管理......

    服装厂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甲方: 乙方:兹有(乙方);________,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自愿来甲方工作,具体事项确定如下: 一、劳动合同期限: ___年__......

    服装厂劳动合同

    劳 动 合 同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 身份证号码: 住址: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

    服装厂辞职报告

    服装厂辞职报告 服装厂辞职报告1 敬爱的领导:你好!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我自20xx年x月x日进入xx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x月x日调入xx部门,至今已过x载,正是在......

    服装厂 厂规

    1)、为了企业的文明与和谐,现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2)、考勤制度、早上:8:00-11:30; 下午:12:00-17:00; 加班:18:00-22:00。 3)、用餐及作息、11:30-12:00、用餐; 17:00-18:00、用餐; 22:00-08:00作息......

    服装厂调研

    服装行业的职业病及防治制衣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存在职业危害。引起的常见的相关疾病包括:肌骨失调、职业性哮喘、接触性皮炎、眼、鼻咽炎症、肺、鼻咽和膀胱癌、以及噪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