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为什么很多街道都用中国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天津为什么很多街道都用中国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在看中国城市地图时,你会发现有些城市的街道是以全国各省市县的名称命名的,特别是在上海、青岛、天津这几个城市的老城区,这种街道命名特别集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近代以来,这些城市都曾经被西方列强侵占和殖民的历史,有“上青天”之称的上海、青岛、天津三大沿海工业城市更是列强侵略和奴役的重点对象。比如:抗战胜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区是各列强的租界;青岛曾于1898年至191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后来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在被帝国主义统治过程中,这些城市的地名都由外国人命名,比如上海的霞飞路、青岛的柏林路等等。我国政府收回这些城市的主权后,为了摆脱殖民烙印,彰显我国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便使用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取代原来的“洋路名”。天津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就是它曾被迫开辟九国租界。租界沿海河两岸瓜分,海河西岸北起闸口街,南至小刘庄,依次为日、法、英、美、德租界;海河东岸北起狮子林大街,南至小孙庄,依次为奥、意、俄、比租界。而天津曾经的很多“洋路名”就形成于那段带有侵略性的特殊时期。比如英国租界区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命名中街(今解放北路,营口道至开封道),法国租界区以官职命名的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锦州道至营口道)等。天津规律:南北为路,东西为道;如下:以河西区为例:1,大营门街横向:马场道、徐州道、合肥道、蚌埠道、芜湖道、镇江道、浦口道、苏州道、南京路、杭州道、绍兴道纵向:广东路、九江路、南昌路、江西路、厦门路、大沽南路、解放南路、江苏路、台儿庄路横向的“道”的命名思路顺延和平区的小白楼街,取名省份向南移至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而纵向的“路”则以省名和省中的城市名并行安插。地名清单:安徽省:徐州、合肥、蚌埠、芜湖江苏省:镇江、浦口、苏州、南京浙江省:杭州、绍兴江西省:九江、南昌福建省:厦门天津2,下瓦房街:横向:绍兴道、徽州道、宁波道、奉化道、琼州道、温州道、西楼后街、湘江道纵向:广东路、九江路、厦门路、大沽南路、闽侯路、福建路、台北路、解放南路、台湾路、台儿庄路规则同上。地名清单:浙江省:绍兴、宁波、奉化、温州安徽省:徽州海南省(琼州)江西省:九江、福建省:厦门、闽侯3,挂甲寺街横向:津河南道、湘江道、利民道、爱国道、新围堤道、小围堤道、古海道纵向:广东路、隆昌路、大沽南路、重华大街、解放南路、湘阳大街、南北大街、台儿庄南路这一带道路名称多是特色地名或是别的道路的延续,没有太多特色。清单:四川省:隆昌天津之眼4,桃园街横向:马场道、永安道、绍兴道、徽州道、津河北道纵向:津港路、湛江路、友谊路、桃园村大街、九龙路、汕头路、广东路广东省的地名为“路”居多,“道”的名称多是路的延续。清单:广东省:湛江、九龙、汕头福建省:永安5,越秀路街横向:津河南道、利民道、增进道、前进道、乐园道纵向:友谊路、荔湾路、黄埔北路、黄埔南路、越秀路、白云路、广东路、永川路、隆昌路“道”的名称大多是口号,而“路”却大量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的区名,虽然天津市区没有广州道,但是来到这附近却处处有广州市的感觉。清单:广东省广州市:荔湾、黄埔、越秀、白云、四川省:永川天津地名6,马场街:横向:吴家窑大街、平山道、平泉道、马场道、宾友道、宾水道纵向:紫金山路、气象台路、贵州路、宾馆路、文静路、友谊路这一带围绕着“平”和“宾”作文章,还有南京的紫金山也被用作道路名。清单:河北省:平山甘肃省:平泉7,天塔街:横向:气象台路、环湖北道、环湖中道、环湖南道、宾水道、体院北道、纪庄子北道、黑牛城道纵向:卫津南路、环湖西路、环湖中路、环湖东路、沿河路、紫金山西路天津的由来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第二篇:四川省21个城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四川省21个城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四川省现辖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这21个市州不同的名字背后,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城市名有什么来历?它们有过哪些曾用名、别名、艺名?这其中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避讳而成的市名
内 江
内江原名中江,沱江北段的牛鞞水称北江,南段的枝江称南江,县城驻地便为中江。古时取名有避讳的风气,皇家的名字即便是同音也尽量不能用。因为要避讳隋文帝之父杨忠,中江便改名为内江了。
寓意吉祥的市名
成 都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首都一开始并不在成都,而是在郫县。公元前4世纪,周代末年时期,蜀国开明第九世决定迁都,并打出了“一年成邑,二年成都”的口号。于是,以这句口号而命名的古蜀国新的中心地便诞生了,这就是成都。从成名至今,成都已经走过2300多年的历史了,老大的地位无人可及。后来还多了几个美名,比如锦城、蓉城。
德 阳
据说西晋太康初年,担任旌阳县令的道教仙人许逊有着点石成金、化符水祛除瘟疫的本领,从而救死扶伤、有德于民,朝廷为了表达对他“德政如阳”的赞赏之意,便将旌阳县改为了德阳县。有点玄乎有木有啊……不过所寄予的期望还是很美好哒!
广 元
广元原名利州,新名诞生在元朝,名字中的“元”便是取自元朝的意思。公元1277年,元世祖在四川用兵,突然很想要抒发点壮志豪情,于是一腔热血下将利州改为广元,意在“广我元路”,也就是希望元朝德威广播,疆域广大,广元之名便传承至今了。还以为广元之名与三国文化、古蜀路很有瓜葛的童鞋们,不要再误会啦!
遂 宁
遂宁作为一个地名,开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境内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令他感慨万端,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以表达 “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愿。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雅 安
雅安的曾用名是雅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雅州为雅州府,并增加设立了新的雅安县。几经变更,这个名字终于成为它如今的大名。因为雅安是连接西藏的重要物质转运站,“安”也寄予着大家希望它平安稳固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它的别名“雨城”倒是颇有些诗情画意,也更显其气质。
达 州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因为这个地方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处于四达之路,因而改通州为达州。但是这个达州的名字并没有一直使用到今天,期间还有一段时间,有个达川的曾用名。
广 安 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取“广土安辑”的誉意,在渠江县设置军吏,并命名为广安军,广安便由此而得名了。经过几番淘汰,这个名字终于流传下来,成为今天的市名。
因山而成的市名
绵 阳
历史上,绵阳的名字有很多,涪县、统睦、涪城县、巴中县、巴西县、绵州、绵县,绵阳这个名字诞生在1913年。在城北二里有一座绵山,自古有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的说法,而当时的县城在绵山的南面,绵阳因此而得名。
乐 山
乐山本来被唤作“嘉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设乐山县。这个名字一听也是和山有关的,但所取的山名并不叫乐山,而是在城西五里的地方隔江雄峙着的至乐山。
眉 山
眉山古称眉州,知道峨眉山的人,都会有所联想吧。没办法,谁叫这座山的名气那么大呢。关于眉山的名字来源,史料中没有很确切的记载。相传眉州改为眉山,是来源于当地的一位名人,这便是一代文豪——苏东坡。据说有人见他眉如山丘,智冠五洲,觉得他的特征正和天相,便建议县令改名为眉山。如今看来,这其中大概多有巴结之意吧。但如今的眉山,的确以这位文豪而闻名遐迩。
凉 山
凉山的名字不用多说,自然是源自于其境内的大小凉山。而凉山的山名又是因为它“群峰嵯峨,四时多寒”的特征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因水而成的市名
资 阳
与山相反,水的南面为阴,北面为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给这个地方取名为资阳县,就是因为这里位于资水(沱江)的北面。
巴 中
巴中的名字来源于绕成而流的一条江——巴江(今南江),因水在外,县城在其中,故得此名,巴中真正建市是在公元1933年。
泸 州
泸州的曾用名叫江阳。江即为长江;阳,指长江以北。西汉景帝时,赵国丞相苏嘉因协助削藩有功,被封为江阳侯。泸州称江阳,就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封侯故地。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从统治需要出发,在马湖江口设州。而马湖江又叫泸水,大概为今天三峡至金沙江一段,取水之名,便是泸州了。
宜 宾
宜宾的前身叫做“僰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取少数名族“慕义来宾”的意思改称呼为“义宾”。宋大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讳太宗赵匡义的名讳,按《孟子》“义者,宜也”,由“义宾”改称宜宾。
因特产而成的市名
自 贡
自贡,这个以盐而发财出名的地方,连名字也离不开盐。该地最早的一口露天的自流盐泉——自流井和一眼生产贡盐的贡井合称,自贡之名便诞生了。以后提到自贡,满满的都是盐了……
攀枝花
攀枝花是一种花名,又称木棉花、英雄花。每到春天,繁花似锦,红艳如火。但据说,这个名字最初其实是取自一个叫做攀枝花的村名,因为正是在那里,发现了数亿吨的巨型矿藏。它也有一个曾用名——渡口。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原渡口改名为攀枝花。攀枝花市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卉命名的城市。
甘 孜
甘孜不仅风景相当好,名字也是相当漂亮的,在藏语中,它是“洁白美丽”的美好寄托。在甘孜美丽的土地上,神圣而庄严的寺庙应该也算是这里的特征之一。据传,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五世**派弟子霍尔地区建十三座黄教寺庙,甘孜的名字是取自于其中的一座甘孜寺。
其它有故事的市名
南 充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为纪念让自己“金蝉脱壳”而牺牲的纪信,在他的家乡设立了安汉县,后改称“充国”。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拆分充国为西充、南充两国,到了隋文帝(公元598年)时,又将安汉、巴西两县合并为一县,因地处充国的南边,就定名南充县了。
阿 坝
阿坝一词形成于1200年以前,唐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迁民于松州以南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阿坝”则意为阿里人开发的地区。
第三篇:第五周我为中队来命名四年级班队课教案
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设计(四年级上)
师:同学们知道吗有这样五位英雄,为了把敌人引开,毅然走上绝路,最后一起跳下山崖,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4.介绍更多没留下姓名的英雄。
生:英雄的事迹气壮山河,让人荡气回肠。
师:可是,同学们,更多的英雄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生:大山野里,风儿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在小河边,水波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我摇头说不知道。在河边长眠,我们怎能忘记这一切。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介绍更多的没能留下姓名的英雄。(学生介绍,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草地夜行》中的红军战士。)
有几个同学自编自演了课本剧。现在,让他们演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表演小话剧《珍贵的教科书》))介绍小英雄
生:听!红星闪闪,脚步声声!那是我们的同龄人,战争时代的小英雄向我们走来。
1.讲《倔强的小红军》的故事。
师:这是一位倔强的小红军,谁来讲讲他的故事。
2.齐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学英雄、谈感想
师:同学们,就是那一个个英雄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力量,教我们去克服困难。
生: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雄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光明。
3.诗朗诵《我们要告诉您》。
师: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伴在我们身旁,活动二:宣读命名决定;
第四篇: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问卷 天津地区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问卷 天津地区
被访者资料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电话:
1.当您想到天津的人情味浓厚程度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2.当您想到天津有多少就业或赚钱机会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3.当您想到天津的交通状况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4.当您想到天津的生活便利程度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5.当您想到天津的教育质量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6.当您想到天津的治安状况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7.当您想到天津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8.当您想到天津的房价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9.当您想到天津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10.当您想到天津的文化娱乐的丰富程度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11.当您想到天津的医疗卫生条件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12.当您想到天津的市民文明程度时,感觉„„ A 非常开心 B 开心 C 一般 D 不开心 E 非常不开心
注:请读者在认为满意的选项上划“√”,并填写好相关信息,沿虚线剪下,寄至本报(邮寄地址:天津市南京路358号今晚报要闻部,邮编:300100)。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作业以天津的历史遗迹为线索
追寻历史的足迹
----见证天津
天津简称“津”,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永乐初年,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天津是我们的母亲城,从明代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起,天津设卫筑城,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天津枕河濒海,紧邻京城,是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会点,是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纽带;背靠“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面向东北亚,是距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天津成为近代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天津近代史的大门由此打开,并成为整个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逢周六日,我们就会去参观一些天津在近代史上留下的历史遗迹,深入了解天津的历史沿革,我们先后参观了望海楼教堂,天津站,解放桥,大沽口炮台等历史遗址,对我们的母亲城天津有了更多的了解,漫步历史长河,抚今追昔,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遗迹中感受发生在这里的万千风云变幻。
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这里原有一座望海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望海楼教堂坐北面南,为石基砖木结构,正面有三座塔楼,远望呈笔架形,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1866年,法国神父谢福音(1820―1870)到津传教,于1869年5月16日拆毁了望海楼和崇禧观旧址,年底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胜利之后堂(圣母得胜堂),俗称望海楼天主堂。法国驻天津领事馆则搬进了东面的望海楼行宫遗址。该教堂作为“天津教案”的重要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海楼也因发生著名的“天津教案”事件而成为天津近代史的一个开端。
1870年春夏,天津地区发生疫病,法国天主教育婴堂所收养的婴儿大量死亡,达三四十人之多。事实上,婴儿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育婴堂收留了许多本已奄奄一息的婴孩。这时,谣言在天津迅速流传,说是天主堂的神甫和修女经常派人用药迷拐孩子去挖眼剖心制药等。各种谣言越来越多,越传越广,信之者越来越多,人们的愤怒越来越强烈。
6月21日清晨,天津知县刘杰带人犯武兰珍去望海楼天主堂对质,发现该堂并无王三其人,也没有武兰珍所供的席棚栅栏,「遍传堂中之人,该犯并不认识,无从指证」。谢福音神父也已经与崇厚协商育婴堂善后处理办法。由于官府正式肯定了原来的传言,有关传言就更多,信者也更多,民间捉拿之风陡盛。此时,天津百姓经常三五成群聚集在教堂周围,愤怒地发表各种言论。就在这时,民众又抓获了一名叫武兰珍的迷拐犯。经天津府严审,武兰珍供称其作案使用的迷拐药为天津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所供给。虽未经核实,但消息不胫而走,天津民众与士大夫确信其真,群情激昂,乡绅集会于孔庙,书院为之停课声讨,聚集在教堂外的愤怒市民达万人之多。教民与普通民众不仅口角相争,而且抛砖殴打。
喧闹惊动了离教堂不远的 法国领事馆。向来态度傲慢、不把中国民众和政府放在眼中的领事丰大业乖戾暴躁地迅速带人闯入天津府衙,要求地方大员崇厚、张光藻调兵镇压。遭到拒绝后,气极败坏的丰大业在返途中遇到静海知县刘杰,在刘与之辩论时,丰大业开枪向刘射击,射死挡在前面的刘杰跟丁。丰大业的开枪杀人行为自然激起天津民变。数百名愤怒的围观百姓当即打死了丰大业及其随从,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座基督教堂。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6月24日,外国军舰来到天津,七国公使向总理衙门抗议,而以法国为首。法国方面最初要求处死中国负责的官员,清朝方面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来调查并与法国方面交涉,当时朝廷中的官员多数认为不要对其退让,不惜一战,情势紧张。曾国藩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首先对英国、美国、俄国作出赔赏以使最后能单独与法国交涉。同治九年六月初十日一曾国藩到天津,立即发布《谕天津士民》,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随后经他调查之后,经过一番认真勘查,确认育婴堂并无诱拐伤害孩童之事,迷拐、挖眼、剖心等均系传言。于是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出使法国道歉。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诟詈之声大作,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对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影响,产生对于西方传教士不好的谣传及不信任,这些谣传也在一些地区造成了教案的发生。1897年,望海楼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后被重建起来,1900年又在庚子之乱中第二次被烧毁。1903年用庚子赔款第二次重建。
天津站位于海河风景线的中心,是一座造型新颖、宏伟和富有时代感的车站。天津站原为“老龙头火车站”,始建于1888年,是全国最老的车站之一。1987年4月,天津新客站开始建设,转年10月建成,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站名--天津站。天津站主站房高23.75米,上面的圆形塔楼高70米,外部用花岗岩蘑菇石和剁斧石装修,呈现银灰色。从空中鸟瞰,它形成一个144度夹角,与海河的走向基本平行,而且宛如一只振翅飞翔的银色海鸥,象征着天津正在新长征中雄姿勃勃地腾飞。圆形塔楼的顶部,是一座6米见方的石英钟--这是目前全国铁路车站最大的石英钟,雄浑的钟声,传遍方圆数里,时时催促人们去建设新的生活。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修正。中国军民册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也是当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重要战场。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间,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陷;1860年的侵华战争使天津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开辟为通商口岸。
天津站前身的“老龙头火车站”,又是当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纪念地。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天津是这个运动的重要活动地区,是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战场。天津的义和团出现在1899年春,不久因山东、直隶的义和团陆续到来而声势大盛。1900年春夏之际,全城已是拳坛遍立,很快就控制了天津城。较著名的领袖有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等。6月10日驻扎在租界的各国军队以“保护”使馆为名,组成侵略联军企图进驻北京。天津义和团得悉后立即组织兵力破坏铁道,节节阻击,最后将联军围困于廊坊,使侵略军“进京之路,水陆俱穷”,于6月26日狼狈逃回天津,不得不承认这次失败使“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丢了脸”。天津义和团为了阻击屯驻在大沽口军舰上增援的各国侵略军,于6月18日发起攻打老龙头车站(今天津站前身)的战斗,给驻守车站的沙俄侵略军以很大杀伤,并一度占领了车站。与此同时,天津义和团还发起了围攻租界的战斗,英勇杀敌,使敌人伤亡很大。义和团运动后遭八国联军镇压,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在这场反帝爱国斗争中,天津的义和团始终站在最前线,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00年夏,八国联军进犯天津,义和团群众和爱国的清军将领并肩做战,与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卫国战争终于全面爆发,这是从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对于西方列强所掀起的侵华狂潮甚至要瓜分中国狼子野心的回应,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西方列强之间矛盾进入白热化标志。战争从义和团保卫天津的“天津保卫战”开始,共包括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等。下面简单介绍这几次斗争的经过: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6月15日晚,盘踞在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的沙俄侵略军向天津城内的义和团群众发动了袭击,义和团也出动400余人进行英勇还击。6月17日下午,英、德两国军队进攻天津武备学堂,学堂内的几十名学生英勇反击,他们隐蔽在房子里,冒着敌军猛烈的火力,顽强地从四面八方射击敌人。敌军攻不进去,便放火焚烧,引起学堂内的军火爆炸,几十名学生壮烈牺牲。天津附近各县的义和团民闻讯,纷纷赶来增援。原在静海县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帅领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团”的“乾”字号坛口义和团民近万人进入天津增援。17日晚,从大沽登陆的侵略军乘火车到达天津,侵略军1700余人与天津城内的义和团民与清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了拉锯战。老龙头火车站位于租界西北,地势十分重要,一但沦于敌手后,将造成敌人钳制天津的威胁。曹福田闻讯率领数千团民亲临前线和爱国清军并肩作战,他精心从义和团民中挑选出500名精状士兵组成一支突击队。发动总攻时,这支突击队高举红色旗帜,以迅猛之势包围敌众,迫使侵略军“高擎白旗”请求停战。曹福田率部乘胜追击,一直战斗到深夜,侵略军死伤500余人后狼狈向租界逃窜。义和团和清军乘胜夺回了车站以北的全部据点,并且成功控制了紫竹林租界的西北交通要道。就在曹福田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之时,狡猾的沙俄侵略军3000余人则企图偷袭天津城内的东局子兵工厂,敌军从三面围攻东局子兵工厂,天津东郊义和团民在“乾”字号义和团另一位首领王成德的带领下,与爱国清军提督聂士成部密切配合,军民齐心合力,击败敌军多次反扑,令敌三天不能前进一步。
大沽之战:6月15日,各国海军头目密谋夺取大沽炮台,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16日,各国海军头目联合向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暂借”炮台,限定在17日凌晨2时以前必须将炮台交出,否则将用武力夺取。当天下午,俄、英、德等国的小分队相继登陆,配合日军小分队完成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炮台的准备。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八国联军的无理要求,并严阵以待来犯之敌。6月17日凌晨,在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指挥下,八国联军兵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同时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罗荣光率领守卫炮台官兵英勇抵抗,开炮还击。双方鏖战6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6艘,打死打伤敌军130多人。后因弹药库被敌炮击中,守军弹药不继,又无援军,处境极为不利。这时,陆上的敌军又乘势猛攻炮台,使守军腹背受敌,伤亡很重。晨5时,日军攻占北岸第一炮台;6时,英军攻占第二炮台;7时,各炮台先后被敌军攻占,大沽失陷。大沽保卫战,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在当时是毫无希望取胜的,但以罗荣光为首的大沽军民,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他们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将千古流传。(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参考:金家瑞.义和团保卫天津的英勇战斗[J]新史学通讯, 2004年 第05期)
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解放桥靠近天津市中心,北侧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天津火车站,南侧是当时的北方金融中心-天津中街,也是国民党各重要机构的所在地。1949之前,国民党守军在万国桥头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派驻重兵,把万国桥当作北翼守卫城南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攻城的解放军部队来说,万国桥则是我军在河西、河东两大战区迂回穿插的惟一通道,同样是势在必夺的战略要地。1949年1月15日拂晓时分,解放军东野一纵三师二团经过1天的激战,终于冲进市区,沿海河南岸插到了万国桥前。驻守桥头的军民党军仍在负隅顽抗。为减少伤亡,同时迅速攻下大桥,我军派出1个排的战士从万国桥上游200米处强渡北岸,准备从桥北攻击敌人,同时另2个排的战士猛攻桥南之敌。守卫大桥的是国民党第九十四军留守处的部队,装备精良,但是他们当时已经得知上游的桥梁失守,明白大势已去,军心涣散。看到解放军攻到眼前,而且还在渡河准备包抄自己的后路,便开始溃逃。这样一来,仅20多分钟,我人民解放军只用了不足1个连的兵力,就击溃了人数众多、武器先进且有工事可以依托的国民党守军,占领了万国桥。万国桥一役,共俘敌50余人,缴获汽车80多辆。万国桥看到了解放军神勇,也见证了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解放广场和解放桥是为纪念天津解放而修建或更名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在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中,天津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了屈辱,见证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广大中国人民和革命英烈,见证了光明和希望。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看到天津过去的满目疮痍,我们迅着历史的足迹,共同见证天津未来的强大!
如今,天津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天津在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方面,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相信,天津这个城市的魅力会与日俱增!相信,天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散发出历史的芬芳!相信,天津终有一天会走向世界!让我们共同祝福:天津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