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院中学李昊《力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漫谈消费和浪费
花院中学 李昊
人打生下来随身携带着什么?除了红楼梦里攥着石头出来的那位,剩下的人除了绿乎乎的胎粪再无其他了。临走带的可不少呢,且不论过去的王侯,就说现在咱普通布衣族,人去了,水归了天,肉归了火,灵魂归了上帝,剩下一把微量元素加钙质的与煤炉子灰一样的东西还不肯回归土地,总要弄几棵树,做一大木头盒子装着,一把煤炉渣滓还占着一块地,何苦呢。
人生来这个世上是来消费而不是浪费的。
我们刚从树上下来那会儿,食物短缺,那时候哪有什么弓箭啦,大多数时候以果物维持生命,偶尔有虎豹等野兽的冷炙(那会哥几个出去,说好听了是去打猎,其实就是拣剩饭去了),那便开心不已,甚至连骨髓也要嘬巴嘬巴,以补充我们日渐聪明的大脑所需要的蛋白。这时候谁会去舍得浪费呢?哪个哥们胆敢将一根没吃完的骨头随手扔进河沟里——准能招来同伴的一顿老拳:我们都特么没吃饱呢,你丫倒是这么大方!那时“浪费可耻”并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东西,而是相当于老祖宗们的简陋部落法里的禁令,执行方式就是打你一顿。
后来我们学会了用火,多么美妙的一件事,熟食提供了丰富的易吸收的蛋白质,我们的大脑因此聪明了,知道怎么制造使用武器什么的,与自然对抗的战斗力得以升级;优质蛋白在体内转化成性欲,发情期不再仅限于春天了,四季、早晚、山洞、河边处处能见人类交配的身影,人类数量增加,部落开始壮大,生产力提高,物质开始出现剩余,私有制和原始的物权概念出现了。
这时候我吃不了的东西扔了也不至于挨揍了,但是挨骂肯定是少不了的,你吃不了的东西别人可以替你吃啊(有点像现在仇富的心理),就算是你自己的,不也都是取之于自然吗,用宗教来解释就是都是上帝的东西,你干嘛占用那么多!自己呢,也舍不得就这样扔了,吃不了可以下顿吃嘛——找一罐儿罐儿装起来(转身把这事忘了,时间一长想起来看看,米酒被发明了,只是那时没有专利,否则怎么也值个几只羊几头牛什么的)。“浪费可耻”的道德定义终于形成,可以说是物质决定了这一定义。
“节俭”一直都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但它从未与物质和生产力脱过钩。曾记得父亲对我讲过一件事:某供销社老员工就着一根鸡骨头喝了三天酒——用鸡骨头沾着盐水来吸吮,这位喝酒的老前辈真令我等钦佩,可谓酒圣啊,再一想,不对,那时候穷啊,什么东西都要榨干使用价值的:蜡烛点完了要把蜡烛根部落起来再点;将田鼠窝的粮食掏干净让耗子都含着眼泪儿;六口之家只有五条裤子,必有一人每天围着被子在家不能出门;好多人爱吃肥肉,不爱吃瘦肉——肚子里没油水;更有比咱们的酒圣还狠的,洋钉子沾盐水下酒。
由于物质匮乏导致的“节俭”行为不是人类向往的,因为它不代表我们作为人类真正的道德文明,反过来就会走向极端:极度的奢靡与浪费。君不见从金碧辉煌宫殿到露宿街头的乞丐,从印度的泰姬陵到普通高原人的天葬;从人类发达的酿酒业到非洲骨瘦如柴的儿童;从富豪们“海天盛筵”到落后地区没有鞋穿的孩子。人类的浪费行为一直严重,节俭与奢靡的对比也一直那么鲜明。追溯人类奢靡的根源并不困难,上帝造物后继续欺骗我们延续后代——更多的物质决定着下一代更多生存机会,尽管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但浪费的实质是雄性们骨子里有着炫耀其自身拥有更多资源优势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借以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以延续他的基因。也就是说,浪费行为和奢靡生活是我们骨子里固有的东西,想改变那就要违背我们的动物性。
但我们是人类,人类除了拥有动物性之外,还具有人性,人性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客观的认识的能力。是可以有效控制动物性的唯一有效办法。
我们能够通过认识自己来改造自己的思想。
勤俭节约不是不消费主义,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更不是耗尽资源只为发展的国家经营模式。国家、社会、个人正确的消费观念与行为才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健康动力。不消费就不会有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产,更不要说什么发展生产力,但这种消费是建立在正确的消费观念上的:正确消费而不是浪费。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凯恩斯还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越多国家就会越繁荣,恰恰相反,病态的国家与个人消费观念只能使国家的发展陷于缓慢,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没有正确的发展模式和方式,就像我们熟知的那句话,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爱美食但剩下的不会倒掉;喜欢美丽的风景但会选择更低碳的出行方式;采购更加环保耐用的产品;建设更多的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设施;发展更具效率的环保工业。人类的消费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类的发展方向,国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与勤俭并不冲突。
第二篇: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人的训斥仍然历历在目,但是生活中铺张浪费的现象大肆存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乏存在这种现象,他们互相攀比吃、穿、用,请客吃饭大手大笔更是常见的现象,很少考虑到父母赚钱的不易。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它的新闻标题深深的吸引了我《大一学生上学带600多双袜子每双穿2天就丢掉》这则新闻主要讲的是温州某高校大一学生江宇(化名)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不是因为成绩好,也不是因为社交能力强,而是因为他袜子多。每个学期,江宇从家里带上600多双袜子,一部分给自己穿,一部分送给同学们。“两天换一双,然后就丢掉。”江宇说,“袜子不用洗,脏了就丢。”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惊,这真的是现代大学生的所作所为吗?真想象不出当他父母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是引以为豪还是寒心呢?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什么大学生铺张浪费现象会如此盛行呢?
原因:
1、社会风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旧社会揭不开锅的日子过去了,人们开始注重娱乐和消遣,许多人错把娱乐和消遣所花的费用占总消费的比例的大小当成富人和穷人的划分标准。所以铺张浪费,挥霍,奢侈的社会风气开始蔓延已经从高级的领导阶级渗透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因为他们还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已经开始接触社会,倒又不是完全融于社会。是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一个转形群体,他们不仅会受到学校学生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社会上消费行为的影响。他们缺乏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被动消费现象很明显,也就是从众消费现象很突出。很多大学生都向往社会名人的消费方式,所以他们的消费方式更倾向物质化,金钱化,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素,大学生的消费观才会出现很多倾向。虽然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但还不能完全对自己负责,还不能自食其力,生活的花销还需要父母来支付,对父母还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大学生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都喜欢攀比,总是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普遍认为铺张浪费才会被人瞧的起,才会很有面子。
2、家庭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各个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儿女更是宠爱,甚至溺爱。有些家长为了让儿女真正的过上好日子,整日奔波为的是给儿女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关爱和心与心的交流,并且对于儿女的要求,包括不合理的几乎都会欣然答应。他们觉得这样会给子女真正的幸福。
大学生的铺张浪费行为很值得社会关注。如何整顿这一风气呢? 方法:
1、加强校园教育。学校应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2、家庭教育。父母应注重与子女的交流,从小培养他们的勤俭节约的习惯,多讲些有关节约的英雄故事。
3、大学生自身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关爱助学,支教等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三篇: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24
姓名:褚鑫
学号:20120811133
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
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
还有许许多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节约的。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和谐、节约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又节约的学校。
有句老话儿说,“半饥半饱日子长。”当然,这话已经有些过时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经幸福的脱离了需要数着粮票,盯着米缸吃饭的时代。随着生活一天天变得富足起来,人们有条件去尝试着“奢侈”一把。中国人讲究饮食烹饪,接风宴、婚宴、寿宴、各种名目的聚会„„饭店已成为富裕起来的许多人宣泄情感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增长17.9%。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而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而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数字。然而,在这巨大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浪费。2004年,我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额的7%;而同期美国餐饮业消费总额3760亿美元,约占GDP总额的3%。这当中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因素存在,但浪费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背熟的诗的精髓。
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真正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人们从最基本的“吃”做起。浪费粮食现象背后:更可怕的是对浪费的漠视尽管,对于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资源和物品的浪费,早有公论:无谓的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然而,各种浪费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包括在“天之骄子”云集的大学校园。某大学一食堂负责人介绍,每日为学生提供数十种菜肴,消耗数百公斤粮食和几百斤蔬菜。但平均每天都能产生近两百斤的潲水,每天有超过五分之一的食物被倒进潲水桶。算下来,一年就是上万公斤粮食蔬菜被浪费掉,这些足够数十人整整吃一年。而这仅仅是一所高校的一个食堂。一位食堂清洁工讲,一日三餐,桌上没有剩饭菜的情况几乎没有,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每天看着这些孩子们把整碗米、面吃剩倒掉,看着真让人心疼。
痛心:比浪费更可怕的是冷漠一些人听到“粮食浪费”的话题,显得很意外:“粮食浪费,这个问题有采访的价值吗?”一位经常出入高档酒楼的国家干部语出惊人:“大吃大喝?那不叫浪费,叫刺激消费!”他还告诉记者,“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口号早就过时了。确实,这两年这个口号已经少有人提及了。一位学生就很尖锐地提出,除了那句著名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没有从家长、学校和别的什么渠道得到过有关节约粮食的教育。那些浪费粮食的同学,也总能列出种种理由。有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儿剩饭剩菜可以理解;有的说:我们这算什么浪费,看电视上报纸上登的那些事儿,比我们浪费得多了去了!言下之意,颇有点儿笑记者少见多怪。一些家长也助长了学生们的这种不良风气。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对孩子有求必应。有的家长直言不讳地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成了,浪费点儿粮食值什么,我们家有的是钱!” 我们国家的粮食已经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肆意挥霍的地步吗?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有识之士指出,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路中,粮食节约理应作为重要的一环;只要人人都珍惜我们手边的粮食,消费得更趋合理一些,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节约用粮,适度消费,应该是你我他每一位公民的共同选择。在现有国情下,“节约粮食”的口号应该重新叫响。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当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毕竟任何资源都是一种劳动的结晶,浪费资源就等于不尊重劳动本身,作为解决温饱的粮食,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第四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总书记重要批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各级干部带头做起,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作风、新风气、新气象。
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要充分认识到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党风和干部作风,事关社会风气,事关民心向背,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好贯彻落实。要大力宣传、弘扬、引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干部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勤俭节约措施,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坚决禁止公款大吃大喝,树立好形象,培养好作风,引领好风气。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要从现在抓起,切实坚持简约、俭朴,不搞各种宴请,减少会外活动,降低会议成本;从春节抓起,一切活动从简,严禁公款搞走访、送礼、宴请、旅游或变相旅游。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起,自觉厉行节约,抵制铺张浪费,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抓紧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措施,建立完善推动落实各项机制,狠抓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五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实施意见》解读
————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
学习材料
1月17日,总书记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23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又对此专门作了强调。这是指导全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新要求,是坚持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项重要举措。现结合甘肃实际,就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勤俭意识要牢固树立。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方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对我们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各单位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绝非小事,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事关党风政风社风;特权思想绝非小事,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吃喝应酬绝非小事,事关党和政府形象、领导干部威信和精力,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持从现在做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狠刹奢靡浪费之风,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科学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各级党委要以作风建设为主题,以民主生活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为主要形式,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宣传部门要强化宣传教育和引导,大力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省委常委、省级干部要带头落实,为各级干部作出表率;省级机关要带头落实,为基层作出表率;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表率,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二、各类会议要简约俭朴。
省“两会”要严格贯彻节约简朴原则,代表委员一律吃自助餐,不安排任何形式的宴请,也不准在会外请吃、吃请,让人民群众从良好会风中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其他各类工作会议要从严控制,强化计划管理。会务要简约简朴,压缩规模,缩短会期,降低成本,不准随意提高会议规格,严禁以会议之名发放补贴和纪念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要从“两会”做起,立见成效,努力改进会议会风。
三、节庆活动要从简安排。
坚持移风易俗、文明过年。除党政军团拜会、党外代表人士迎新春茶话会、专家和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外,严格控制各种名义的团拜活动。单位迎新茶话会不得邀请商业演出助兴,不准借团拜之名大吃大喝,不得组织公款消费娱乐活动。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不准用公款拜年、送礼。其他必要的节庆活动要从简务实,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不准竞相攀比搞豪华型、讲排场的节庆活动。纪检监察部门要履行职责,强化监督,督促各地各单位规范节庆活动,有效防止节日浪费和腐败。
四、公务接待要狠刹浪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嘴巴上的腐败。公务接待既要周全热情,更要节俭节约,不准超标准安排食宿,不到商务酒店接待。除重要外事、招商活动外,其他公务接待一律不搞宴请,从简安排,一般以自助餐为主、以地方菜为主,不超过四菜一汤,不上烟酒,并从实际出发能减则减。乡镇接待安排机关食堂,从严控制。行政村实行零接待制度。各级各部门都要自觉遵守,确保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
五、慰问活动要严格规范。
节日慰问要统筹安排、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最困难的群众手中,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除老干部、军烈属、劳模、伤残军人、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困难群众和困难企业职工以及国家规定的慰问对象外,对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用公款进行看望慰问。组织、统战、政法、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要分类制定慰问标准,明确慰问范围,规范慰问活动。
六、“三公”经费要全面压缩。
原则上今年接待费、出国费预算分别比上年预算压减15%,车辆购置费预算零增长。各地各部门都要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对接待费要紧预算,不得突破基数,严禁另立名目扩大接待支出。严禁借考察、学习、培训、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出国(境)旅游,对出国(境)考察活动实行财政预算和用汇额度双控,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出国(境)活动一律不作安排。公务用车实行编制、价格、排气量“三控”,严禁公车私用。财政部门要切实强化对各单位“三公”经费的预算和管控,确保“三公”经费压减预算目标实现。
七、楼堂馆所建设要从严控制。
各级党政机关现有办公楼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一律不准扩建、新建和购买办公楼。对办公条件较差、办公用房确有困难的,要尽可能在盘活存量资产中调剂解决。严禁以培训中心等名义新建行政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确需新建的,规划、审批、建设要体现从严要求。已开工建设的,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及投资预算实施,除国家政策性调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外,初步设计预算一律不得突破或调整。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得搞豪华装修。发改、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一定要把好项目审批关、资金拨付关、计财审计关,坚决制止违规滥建楼堂馆所行为。
八、节俭措施要落实见效。
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办公用品采购,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购置。办公设备要节约使用,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新。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减少文件简报数量,降低印刷费用。今年会议费预算比上年预算压减15%,必须从严控制会议费支出,努力降低会议成本。切实加大节水、节电、节油力度,加强车辆配件更新、维修费支出的管控,堵塞跑冒滴漏,全力降低运行成本。科学规划信息系统设计,防止重复建设。各级各单位都要从制度上完善,措施上强化,方式上改进,把节俭节约渗透在机关管理的各个方面,体现到运行的每个环节、每项职能、每个岗位上。
九、监督检查要切实强化。督查部门要以贯彻中央相关规定和中央领导重要批示为切入点,深入各地各单位督查,查找发现浪费问题,总结推广节约经验,推动厉行节约、整治浪费抓实见效。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有效防止铺张浪费。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铺张浪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依法依规从严惩处。
十、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
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减少应酬。对外接待一般实行对等对口原则,不出席与自己工作无关的接待活动,一般不参加由部门举办的会议和活动。主要领导不同时出席一般性接待。要减少领导干部陪会、陪见、陪餐、陪同等应酬活动,保证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到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谋划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为民富民上。除上级部门重大检查或调研外,各部门各单位不得邀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不必要的活动,增加应酬负担。党委政府办公部门一定要严把关口,对不合规定要求邀请领导参加接待活动的一律拒绝。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