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祝建党95周年优秀文章
庆祝建党95周年
三千年梦风和雨,九十五载沧海桑田。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帷幕,风云巨变中乾坤颠倒。世界改变着格局,也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中国人的世界观,盲目自大的自我中心主义,结果必然是被遗落在时代的边缘。一部近现代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的历史,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而人民在曲折反复中最终找准了自己的引路人。历史的探寻总是跌宕起伏的,过程中难免有误区有坎坷,但能在时间的洪流中淘洗出来的便是真理。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那样,只有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执行人。
风雨共济的九十五年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时期,一页页一幕幕都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外寇入侵,我们众志成城,恢复中华;内患难医,我们刮骨疗伤,浴血重生;唇亡齿寒,我们兵行远道,凯旋而归;超英赶美,我们求胜心切,天可怜见;苏联撤援,我们咬紧牙关,自力更生;十年文革,我们大梦方醒,痛定思痛;改革开放,我们兼容并包,走向世界。
经历建党时筚路蓝缕的艰辛,面对大好河山,曾有过看今朝风流人物的豪情。生死存亡之秋,不畏远征艰难,桥横锁寒浑不怕,水拍金沙雪冷峰,草莽乌蒙回首笑。战场硝烟时局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遭遇封山围城之难,却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百万雄师过大江,一鼓作气追穷寇,未曾沽名学霸王。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分娩的痛楚,回首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历史长河中流淌的是勇敢的弄潮儿——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谱写的雄壮之歌。
春回神州,中国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正昂首走进新时代,她以日出东方的壮志豪情向世界展示一个民族的风采。这里有大国崛起的自信,这里有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风度,这里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情怀,这里有大地震也摧不跨的手足情谊,这里有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这里更有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灿烂文明。这里的人民坚信,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当今的中国正在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甚至是人类文明史上未曾有过的路,她会面对质疑面对干扰,但是,她会用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幸福生活向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她会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地是和谐幸福。
自从铁锤与镰刀紧紧交织在一起,九州苍茫风雨中透出金色的晨曦,长征铁流抗日烽烟解放战旗,春秋伟业英雄传奇丰碑耸立,血火的征程踏出一片光明天地,历史的赞歌吟唱一个永恒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还满目疮痍的大地一片青山绿水;是中国共产党,指引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从“东亚病夫”走向“和平崛起”。
中国共产党95年风雨历程,95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九十年水迢迢,与时俱进,千锤百炼。我们也定当时刻以党95年以来一路坚守的执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自身,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跟随时代的脚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95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站在历史的潮头,不负众望,用生命的华彩伴未来成长,传承文明,开拓进取,浩瀚宇宙,苍茫大地,我等霸主沉浮!
曾经失落过,曾经伤痛过,曾经逃避过。而今,我们谋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我们求是创新引领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我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来审视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一个民族的引路人,必定在风雨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值此九十五华诞之际,祈愿她意气风发,阳光健康!
第二篇:庆祝建党周年征文
辉煌闪耀,代代传承
95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95年峥嵘岁月,为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矢志不渝。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如今,我已经走过23个人生春秋,走过2年的党员历程,这个过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影响着我。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在我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有点记忆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共产党是我们最亲爱的人,还经常拿出启蒙画册,指着一个红肜肜的长方形,左上角印有铁锤、镰刀的图案对我说,那就是党旗,是党的象征。尽管当时我对党的含义一无所知,但从那时起,党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已经有了一席之地。爸爸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严厉家风有时我非常不理解,到后来慢慢长大,我才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心里怀揣一个方向,才能更好地向前。
那天的炎炎烈日,我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来来往往的车辆在焦急的等待通过,只看见一位身着制服的交警在路口中央指挥着交通,纵然大把大把的汗水止不住的流下来,却丝毫没有阻挡他继续工作的欲望,脸上温和的笑脸让人十分感动。这一定是怀着一颗为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无私的心。这一定是伟大共产党精神的所在!细微当中,无处不在。
2016年的感动人物中也有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身影: 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阎肃的成名作歌剧是《江姐》,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一举成名。《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团结就是力量》等,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
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仍然记得,在去年的大阅兵仪式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走过长征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80多年前他们经历过漫漫长征路,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这么多年来,虽然曾参加过长征,参加过抗战的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
无数铁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无愧于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党,这个真理已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跨进小学校门,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音乐老师首先要求我们要学会唱两首歌。第一首,就是那首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全国人民都会唱的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首,就是那首饱含深情,委婉悠扬,十分动听的《党啊,亲爱的妈妈》。从那时候起,我就初步懂得了,共产党就像妈妈一样,呵护着、哺育着,一批批和我一样的儿童,挣脱妈妈温暖的怀抱,勇敢地投入到社会大家庭,迎接风雨的行礼,走向多姿多彩,希望无限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党的认识又有一个新的层次。尤其是我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从语文、政治课本,课外读物,电影电视中读到、看到我们党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中真正懂得了:没有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这一伟大真理。
怎能忘记,在那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党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下,我们的党却能以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英勇气慨,率领亿万军民,不畏艰险,奋勇抗战,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新中国。
怎能忘记,在建国初期,我们的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克服了一道道险阻,战胜了一个个难关,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出美好的家园,过上了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怎能忘记,在阔步向前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到处莺歌燕舞的今天,我们的党仍一如既往地带领党政军民,万众一心,精诚团结,锐意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又一个辉煌,使亿万中华儿女过上幸福安康,如糖似蜜的小康生活。
从饥寒交迫,度日如年,饱受内外欺凌的的过去,到扬眉吐气,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从人造卫星上天、原子弹发射成功,到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升空;从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母亲怀抱,到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兴建;从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按期完成……这一桩桩,一件件,如果没有党的英明领导,一切都是空谈。
我崇拜共产党,我爱戴共产党,我很庆幸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更为自己有幸生长在这个国度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党啊,请相信我。我会和其他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一道,时刻听从您的召唤,无怨无悔,永远跟您走,决不辜负您的希望,甘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您95寿辰即将来临之际,我要为您放声歌唱,歌唱您青春永驻,永远和人民血肉相连;歌唱您永远挥舞巨手,率领13亿中华儿女,励精图治,一往无前,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光辉灿烂,歌唱我们的伟大美丽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共产党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走向我们和祖国新的征程。
第三篇:庆祝建党周年演讲稿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80华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世人所瞩目。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一个光荣、伟大、正确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和发展中国,最终达到我们宏伟、神圣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我党三代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因为他们独立潮头,顺应民心,兴国安邦,勇往直前!
20年前,为了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于是深圳肩负起历史的重托,成为了祖国改革的实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年来,深圳人敢于开拓,大胆创新,不仅创造了“深圳速度”,也创造了“深圳模式”,现在深圳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实践的素材。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变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光辉历程,是努力实践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其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和正确。
以小见大,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方大集团也迎来了她10周年的生日。XX年来,方大集团高扬以“科技为本”的理念,通过不断地创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了今天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靠什么?靠的是一批批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方大人。在装饰公司设计院内,优秀共产党员董格林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瘦瘦小小的他如果走在方大城内,很难让人感到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然而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为他做事的那股子干劲儿所折服。举个小例子,有一次小董跟我聊天,突然问我,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他的脑海里经常会出现昨晚设计的方案,包括细小的错误,但晚上的睡眠又好好的,这会不会是一种精神上的障碍?我笑了,回答到,那只证明你工作太认真。董格林同志所在的设计一所肩负着幕墙投标工作的重任,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事儿。小董牺牲了许多个人的休息时间,换来了一项项幕墙工程的投标成功,迄今为止,经他设计中标的幕墙工程已达十多项。正是象董格林同志这样许许多多的方大人,为方大撰写了新的篇章,共同推动着方大集团不断地前进,创造着更大的辉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跨进21世纪的步伐仍在不尽平坦的道路上坚实地迈进、向前……让我们全体共产党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努力,用心血和汗水让新世纪火红的太阳更加绚烂。
第四篇:庆祝建党86周年文章
文章标题:庆祝建党86周年文章
——庆祝建党86周年文章
陈独秀墓地变迁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一口气阅读了《陈独秀最后十五年》一书,对陈独秀人生最后的十五年岁月有了全面的了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到来之际,现从中摘录陈独秀墓地变迁情况,以此对我党的主要创始人给予最好的纪念。
陈独秀,这位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驰骋中国政坛、文坛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被称为“思想界的明星”、“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几度风雨,几度辉煌,几度沧桑,生前备受争议,褒贬不一,死后又因历次政治运动而受到各种批判。如今,历史已成为如烟往事,瞬息间随风而逝。渐行渐远的陈独秀,留给人们的并非只有星星点点的零碎记忆,而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且会历久弥新,使人感叹、使人思索。
今天我们追忆陈独秀墓地的变迁,也许是有所裨益的。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属安庆市)广圩陈家破屋。当他走完了63个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后,于1942年5月27日因多病误食蚕豆花中毒去逝。
1942年6月1日,众亲朋为陈独秀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后,将装着他遗体的楠木棺材,安葬在四川省江津县(现属重庆市)城大西门外鼎山山麓康庄的一块园地。这里背依青山,面临滔滔江水,遍地橘林,风景格外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在他的墓前竖立着陈独秀生前同乡好友台静农教授用隶书体写的墓碑:独秀陈先生之墓(1879-1942)。
陈独秀就这样静静地枕着青山、伴着绿水,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苦难、曾经的争议,转眼间变成了过眼烟云,化作一缕轻风缓缓地飘向远空。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7年5月底,遵照陈独秀的遗嘱,儿子陈松年将陈独秀和祖母谢氏的两副灵柩用木船先运往重庆,6月2日再运往安徽省安庆西门外古刹太平寺存放。同年陈松年一家将父亲的灵柩移至安庆北郊叶家冲(现属安庆市十里铺乡)与母亲高晓岚合冢,了却了母亲生前不能与父亲同寝、死后要合墓的遗愿。墓前立有以陈氏四兄弟之名镌刻的大理石碑:
先考陈公甫之墓
子延年、乔年、松年、鹤年泣立
陈独秀一生四处奔波,四海为家,除了青少年时期呆在老家安庆外,青壮年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漂泊在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有死后,陈独秀才得以魂归故里,长眠在这块曾经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独秀被当作全国最大的右倾机会主义者而受到批判。陈独秀的墓地也没有逃脱厄运,那座孤零零的土坟任凭风吹雨打,墓碑华表被撬走垫路,后又成了垒猪圈的墙石,坟墓受到严重的损坏。埋葬了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陈独秀的地方,也成了被家乡人民乃至全国都遗忘的角落。
1979年,在陈独秀诞辰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年近70岁的陈独秀第三子陈松年经过多方寻找、辨认,才最终得以找到陈独秀原墓所在地。陈松年向安庆市人民政府反映了情况后,立即得到有关部门的200元资助。10月9日是陈独秀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陈松年用这200元,以陈氏四兄弟之名,对陈独秀与高晓岚合冢墓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并新重立了一块不足一米的石碑,碑文写道:
陈公仲甫、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
子延年、乔年、松年、鹤年泣立
公元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
立碑那天,陈松年及其子女鸣放了长长的一挂鞭炮。向来寂静的山中,鞭炮声显得格外的脆响,附近乡邻男女老少及行路人纷纷驻足观望,走上前来,一看碑文,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长眠在此的竟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1981年7月,邓小平在收到安庆市转来的陈独秀亲属的信上,亲笔批示道:“陈独秀墓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请安徽省考虑,可否从地方财政中拨款修墓,并望报中央。”
安徽省和安庆市接到邓小平的亲笔批示后,引起高度重视,立即拨出专款20000元人民币对荒草遍地的陈独秀墓进行修整。在原址上新修的墓,按照陈独秀江津原墓式样并仿照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进行扩建,建起了初具规模的陵园。与此同时,安庆市还将陈独秀墓作为市级文物单位加以保护。
重修后的陈独秀墓地,由长廊、石栏、供奉台、围栏和圆形坟墓等组成,均用白石料砌成。整个墓地呈正方形,约125平方米。地面长条白石块铺成,主墓呈圆形,墓高约1.8米,直径3.6米,四周用白石垒成,顶部的黄土微微隆起,长满了青草。整个墓地坐北朝南,四周茂林修竹环绕,清雅幽静。沿着48米石阶长廊拾级而上就是墓地的汉白玉石栏杆,左右两边各筑有“丁”字形石桌。墓碑上刻有安徽省著名书画家张建忠题写的“陈独秀之墓”5个遒劲的大字。在四周郁郁葱葱的松杉与挺拔修长的楠竹交相辉映下,整个墓地显得格外幽静、肃穆。陈独秀墓已辟为“独秀公园”,供中外游人参观、瞻仰、凭吊。
一位学者在参观了陈独秀墓之后,曾即兴赋诗一首,以表达对陈独秀的敬仰之情:
大龙山下叶家冲,霜草萋萋夕阳红。
姓家何须铭华表,墓前常献野花丛。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石破天惊功业在,休将成败论英雄。
1989年
4月,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和陈独秀诞辰110周年,四川省江津县(现属重庆市)人民政府根据县政协的议案,拨出专款修复陈独秀的原墓地。并立下墓碑一块,碑石背后刻有“陈独秀原墓址简介”,全文如下: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8年8月
流寓江津,1942年5月病逝,安葬于此,1942年6月,其子松年,迁墓返乡,葬于安庆市北郊。
现墓地,系按原墓样修复的。
正因为如此,陈独秀的墓地现有两处,原墓址在位于长江头的江津,真墓址在位于长江中游的安庆。宋代一首著名的词曾这样写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陈独秀在九泉之下如有所知,也许会感到欣慰的。
《庆祝建党86周年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庆祝建党86周年文章。
第五篇:庆祝建党90文章
庆祝建党90周年
我常常在思考,自己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自己离党员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我不过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年代。没有见过充斥着死亡和硝烟的战场;没有经历过坎坷的社会主义建设辛酸;不懂得饥饿的折磨;不理解无私奉献的伟大。不懂得中共成长的艰辛,不懂得中共发展的曲折,不懂得建国的伟大意义,不懂得今天的幸福是其实是中国人用血换来的。一转眼,就到建国90周年了。虽然9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首短暂的歌,但,这首歌,是中国人用自己的顽强与勇敢谱写的。90后,依然是中国的90后,我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足下的每一寸土地,深爱着身边的一切,懂得,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生,去为祖国奉献。
我并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教师,但我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着自己。“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我只在乎终点有多远”。让我们将自己的坚持交给时间,静静等候我们破茧而出时的成熟,成功。只有心存相信,才能一步步理解党员的职责,从而肩负起这个名字背后的责任。
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当代教师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教师肩负着祖国人民更多的期望,教师应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我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与使命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
学生最重要的责任是学习,而学生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这样的好学生,以便完成更重要的任务来振兴中华。应此,我们从小要培养开拓、创新的胆量与能力。勤劳与淳朴、勇敢与刚强,富于创造,善于思考,要有远大的理想,打好德识才学的基础,既要努力学习又要关心或家大事,既要炼好思想又要增长实际才干,作到全面发展。
此外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责任。加强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要形成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的理念。了解自己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责任主体,因为自己已经具备公民权利、公民意识,也必须具备责任意识。热爱祖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要学会感恩,爱己爱父母爱国家爱社会,认识自己,了解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发愤图强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