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
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
1.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2.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3.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4.查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第二篇: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流程
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流程
1、查询“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测试”,时间范围选定当月,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次数应≥1。
2、查重:至少应做到默认条件下查重无重卡。建议将默认查重条件去掉“年龄”、“职业”再进行查重。
3、按报告地区浏览,选择当月全部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
①用“报告卡录入时间”-“诊断时间”,有“订正前诊断时间”的,用“报告卡录入时间”-“订正前诊断时间”,按结果排序,若结果>1,即为报告超时卡。②用“县区审核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有“订正前终审时间”的,用“订正前终审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③筛选“已删除卡”。无“审核时间”的“已删除卡”,用“删除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④筛选报告单位为“湘潭市疾控中心“的报告卡。有“地市审核时间”,用“地市审核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⑤将“审核时间-录入时间”排序,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审核超时卡。
⑥按“订正报告时间”排序,将“订正报告时间”-“诊断时间”,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报告超时卡。⑦将“订正终审时间”-“订正报告时间”,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审核超时卡。
4、若审核前发现超时卡,则先改为“其他疾病”,再进行审核。一定不能直接审核或删除!!
第三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制度(xiexiebang推荐)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二、传染病报告卡带“*”号为必填项目,其他项目应尽可能填写。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为必填项目,重点人群必须填写工作单位(学生、托幼儿童、教师、民工),地址栏必须填写到自然寨。
三、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按规定的时间报出。
四、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应是谁接诊,谁填写。
五、传染病报告卡保存暂定三年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
2、订正报告 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外籍 现住址(详填)*: 省 市 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患者职业*:幼托儿童
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2)急性、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填写)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日期 : 年 月 日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订正病名: 退卡原因: 报告单位: 联系电话: 报告医生: 填卡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 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性 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职 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报 告 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 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第五篇:传染病报告卡质量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
1.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卫生院随机抽查传染病报告卡片10张(不足10张按实际数调查,县级医疗机构抽查20张),对填写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
1.1填卡完整性
填写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缺少任何一项,即认为不完整。
1.2填卡准确性
纸质卡片关键字段填写完整清楚可认,合乎逻辑,诊断日期和填卡日期无涂改,可认为卡片填写准确。如果卡片填写字迹不清,或有明显逻辑错误,或与门诊及住院登记信息明显不符,则认为卡片填写不准确。
2.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内容一致性 此项工作与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调查同时进行,将抽取的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中的内容进行一致性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其中任何一项不相符,即认为不一致。
3.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对所抽取卡片对应的传染病个案,现场查阅门诊日志、住院病例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信息以及网络直报系统相关数据,收集以下信息:1)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上的病例诊断时间;2)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时间;3)预防保健科将卡片录入网络直报系统的时间。医生诊断时间至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录入时间在规定时限之内的,认为报告及时。也可根据以上信息分别计算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和及时率。
(三)传染病漏报调查 1.门诊漏报调查
下半年调查抽查2015年7~12月份,随机抽取内、儿、急诊、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病等传染病相关科室门诊日志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不同月份的病例均应包括,并兼顾不同科室),县级医疗机构共2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共10例(不足按实际数计算),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3进行登记。此项工作可结合门诊传染病登记情况调查一起开展。2.住院部漏报调查
上半年调查抽查2013年1~6月份,下半年调查抽查7~12月份,随机抽查(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传染病科的出入院登记本或HIS系统住院病人信息库中记录的传染病病例(不同月份的病例均应包括,并兼顾不同科室),市级医疗机构共50例、县级医疗机构共3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共10例(不足按实际数计算),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4进行登记。此项工作可结合住院传染病登记情况调查一起开展。
3.化验室漏报调查
上半年调查抽查2009年1~6月份,下半年调查抽查7~12月份,随机抽查部分传染病的确诊阳性结果,病种包括伤寒、疟疾、乙脑、流脑、痢疾、淋病、梅毒,共抽查30份(不足按实际数计算),将查出的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5进行登记。
4.漏报调查数据汇总
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别填写汇总表(附表6~9),计算漏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