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思
认真学习了崔红英教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读解后,知道了和《纲要》不是替代关系。感受颇深,使我了解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 <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使我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让我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根据《指南》的内容和精神,再反思幼儿的一日活动,从来园活动、晨间锻炼、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离园活动等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与组织都应该以幼儿学习和发展目标为依据,在合理的期望下进行适宜引导,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组织活动时要有全盘规划,包括教学具的呈现和摆放方式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细节,以达到最优化的空间动态。在组织形式上,也应灵活应用多种形式,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分组活动,还可以通过区角游戏,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切切实实的做好引导者,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牵引幼儿深入学习,触类旁通,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以上是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的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待在边实践边钻研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二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思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思
近阶段,我们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可分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因为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会随之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指南》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一、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健康领域目标2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记得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要想做到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孩子,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平等地对待幼儿要注意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一个班级中,最惹人注意的往往是那些最出色或最让你头疼的幼儿,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规规矩矩的孩子是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的,因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醒自己,给每一位幼儿以表现的机会,不能淡忘了这部分幼儿,并且也要同等地关注他们的发展。在一个班级中,幼儿的个性特点、才能品质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不能在班级中表现出特别喜欢哪位幼儿,或者特别头疼哪位幼儿。对幼儿的表扬和鼓励,不能集中在几位孩子的身上,即便是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孩子,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二、创造机会交流、沟通
在语言领域目标2中指出:“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我觉得一要重视非言语的沟通,心理学实验表明幼儿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更容易理解。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拉拉手,抱一抱,亲一亲,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温暖、安全,消除紧张感。动作远比语言更能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也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交流,愿意和你说知心话。二是利用言语沟通。教师与幼儿交谈,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与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敏锐的抓住时机,创造谈话气氛。不仅要和爱说话,聪明的孩子交谈,还更应该和内向不爱说话甚至口齿不清的孩子多交流。
三、加强家园合作
《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有了《指南》引领,家长和老师能够充分的沟通,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更能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跟上时代的要求。另外,作为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让我们和家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来,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察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第三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发表日期:2013-6-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
一、为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保障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相对划分为身体健康与动作、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感、认知与探究、美感与表现、学习品质六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两个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是对幼儿在3—
4、4—
5、5—6岁阶段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期望;支持性策略与活动部分是依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所提出的教育建议。
三、《指南》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观察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参照依据和指导。实施《指南》应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指南》的六个领域及其所包括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共同构成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完整内容,在实施保育保教工作时应该注重各领域之间联系和内容的整合,不应只关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游戏及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行动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过程。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超前教育和机械训练不仅会剥夺幼儿童年的幸福,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指南》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提出的期望可作为幼儿学习和发展过程的阶梯。每个幼儿都会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但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目标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要求所有幼儿同步达到《指南》提出的期望水平,应该在了解和尊重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他们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一、身体健康与动作
健康包括身心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的适应力。本领域主要涉及身体健康,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在社会性与情绪领域表述。
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制、协调的动作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幼儿表现出情绪愉快、精神饱满、喜欢探究、容易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锻炼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既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使其终身受益的文明生活方式。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离不开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但随着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和独特性的日益增长,成人不宜对幼儿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独立自主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
(一)身体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状态
3—4岁
4—5岁
5—6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营养的均衡和健康的饮食,如:
●提供各种健康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烹调方式要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为幼儿提供白开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
2.保证幼儿睡眠充足。
●3~6岁幼儿保证每天睡眠11—13小时,午睡2—2.5小时。3.经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4.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自然地站立、坐和行走姿势。
●经常提醒幼儿坐时要坐直、坐正,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对于骨骼发育异常的幼儿,如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应及时就医矫治。
5.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桌椅和床。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字或绘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床不宜过软。
6.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如检测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色素、血铅、微量元素、视力、听力、牙齿等,有问题及时就医。
目标2具有一定的身体适应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能基本适应荡秋千、坐车、坐转椅等造成的轻微颠簸、摆动、旋转等。
3.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
2.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簸、摆动等。
3.天气变化或换新环境时较少感冒或出现身体不适。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并注意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
●经常带领幼儿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季节交替时也要坚持。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
●幼儿的衣服厚薄适宜,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不要穿得过多,运动时应适当少穿一些。
2.注意锻炼幼儿的平衡机能,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等。如:
●有条件时经常带幼儿玩秋千、转椅、滑梯、荡船等。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滑草坡等游戏。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在安全卫生条件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
●在新环境中,注意观察在幼儿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变化,并根据其表现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帮助他们缩短过渡期。
(二)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沿地面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直线。
2.能单脚站立5秒钟。
1.能沿地面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直线,身体平稳不摇摆。
2.能单脚站立10秒钟。
1.能闭目行走一段距离,基本保持稳定的方向。
2.能单脚站立20秒钟。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平衡能力活动。如:
●玩跳房子、踢毽子等需要单脚站立、单脚连续跳跃的游戏。
●有条件时鼓励幼儿走平衡木,或者走路时建议幼儿沿地面直线行走,保持身体平衡不摇晃。
●鼓励幼儿在草垫或稻草堆、垫子、蹦床等上蹦跳。年龄大些的幼儿在蹦跳的同时,可增加拍手、举手等动作。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和4岁以上的儿童玩蒙眼走路、摸人或摸物的游戏。
●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玩踩小高跷的游戏。小高跷可用易拉罐、木块、竹子等自制玩具。
目标2身体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4-5岁
5-6岁
1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2能沿着一定方向连续侧身翻滚。
3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1能以多种方式爬行。如膝盖悬空、手脚着地地爬行,匍匐爬行,爬行中翻越障碍物等。
2能连续自抛自接球或连续拍球。
3能与他人玩追、躲闪跑的游戏。
1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架、网、绳或爬树等。
2能连续跳绳。
3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在安全的前提下,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活动。如:
●跑跳活动,如模仿小兔跳、躲闪跑、往返传物跑、跨过或跳过障碍物跑等体育游戏。
●爬行和翻滚活动,如从绳子下匍匐爬过、侧身翻滚、膝盖悬空爬,翻爬障碍物等。
●投掷活动,如投物入筐、扔圈套物、打雪仗等。
●球类活动:如滚球、踢球、排球、相互抛接球灯,还可以自制“布球”或“纸球”等。
●传统体育游戏,如跳房子、跳竹竿、踢毽子、跳绳、滚铁环等。
2.对一些带有技术能性的活动,如拍球、跳绳等,只要求“会”即可,不要过于要求数量。
目标3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物(单杠等)将自己悬空吊起10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2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
4.能快跑20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1.能双手抓物将自己悬空吊起15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4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4.能快跑25米。
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1.能双手抓物将自己悬空吊起20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5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
4.能快跑30米。
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力量和耐力的活动。如:
●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推、拉等,鼓励幼儿要坚持。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少乘电梯,外出时让幼儿背自己的小书包。
●经常带幼儿逛公园、远足、郊游。
●鼓励幼儿利用单杠、吊环或其他替代物进行悬空吊起的活动。
目标4 具有手眼协调和灵活操作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把线穿过绿豆大小的孔。
2.能画出十字,两线基本垂直。
3.能熟练的用勺子吃饭。
4.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1.能把线穿过米粒大小的孔。
2.能画出封闭的三角形,边线较直。
3.能用筷子吃饭。
4.能沿轮廓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边线吻合。
1.能把线穿进针眼。
2.能画根据需要画出图线,线条基本平直。
3.能用熟练使用筷子。
4.能沿轮廓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如花或蝴蝶、边线吻合平滑。
5.能使用简单的劳工具或用具。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发展眼和手的协调能力。如:
●提供画笔、纸张、剪刀、泥团等,让孩子画画、剪剪、折折、捏捏等。
●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如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用麦桔、草等自然物编草辫、小动物等。
●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如用旧报纸、包装盒做手工,用钥匙开锁,用线把扣子穿成串等。
2.鼓励幼儿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在活动中发展小肌肉动作。如:
●做饭前让孩子帮助捡出粮食中的杂物,摘菜叶,剥豆,做面食时鼓励幼和帮助幼儿捏出让自己喜欢的花样,请幼儿帮助大人穿针线等。
●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吃饭:自己扣扣子,系鞋带,大一点的幼儿可以学着缝缝秀秀。
3.提供的活动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确保安全。如:
●给小年龄工幼儿提供塑料粒、珠子、扣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用完后要指导幼儿放回原处。●成人要示范正确的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如不要拿着剪刀、小刀、针等锋利的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等。
4.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半成品和原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材料制作。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呵呵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
4.愿意引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每次早晚刷牙且方法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4.主动引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一次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6.每次早晚主动刷牙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家庭生活要有规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
●让幼儿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一日三餐有规律,保证幼儿吃好早餐。
2.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为幼儿提供合理、营养均衡的饮食,帮助幼儿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健康食品的习惯。
●多让幼儿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3.成人以身作则,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重视牙齿和用眼卫生,保护五官。如:
●为幼儿准备单独的毛巾,牙刷牙膏,不乱用别人的。帮助他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教给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要往上刷,磨牙横着刷。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漱口。
●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尺距离,姿势端正,看电视时保持至少3厘米的距离;不在暗处或阳光下看书等。
●教育幼儿不乱挖耳朵、鼻孔,有鼻涕及时擦。
●给幼儿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4.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如: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同伴的户外体育活动。
●为幼儿提供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跳绳、小三轮车等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和赛事的电视节目等。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3.能将使用过的工具、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搽鼻涕。
2.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
3.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澡、搽屁股。
2.能根据冷热自己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鼓励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如:
● 幼儿能做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做。不因幼儿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当幼儿自觉做事时不论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2.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并交给他自我服务的方法。如:
● 为幼儿准备存放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的抽屉、盒子等。● 幼儿的物品要放在便于他们自由取放的地方。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注意穿脱方便,不宜太复杂。
●教幼儿穿脱衣服和鞋袜,叠被子,洗手,洗脸,搽鼻涕,搽屁股的方法
●外出活动时,和幼儿一起准备需要的物品等
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岁
1.不跟陌生人邹,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生活中能注意安全,如不攀爬窗户或阳台,不触摸电源插座。不随便把东西往嘴巴里放等。
3.运动时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如有顺序的滑滑梯。
4.在成人指导下,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5.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4-5岁
1.在公共场合不离开成人的视现单独活动。
2.不做危险的事并认识重要的安全标志。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如不在摆动着的秋千前面或后面站着或走动。
4.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5.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如知道110、120是求救电话。
5-6岁
1.不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并自觉遵守。
3.运动时能主动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如跳绳时离他人远一些。
4.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能注意交通安全。
5.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如远离火灾、地震,多避雷电等。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热水瓶、药品、火柴等物品要收好,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家中的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柴火要堆放整齐。
●不要让幼儿随便出入厨房,并管理好刀具和煤气阀门。
●不要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乘车、乘电梯要有成人看护。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活动前向幼儿提出相关的安全要求,如不乱跑,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和阳台,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
●不经成人允许,不吃、不喝自己不认识的食品或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提醒幼儿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如不要从过高的地方跳下,滑滑梯时不抢、不推挤。
●成人以身作则并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教会儿童识别危险物品及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物品、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标志、各种交通标志及其意义等。
●教会幼儿避免雷电伤害的方法。如:在家时不开电视;在外面时尽快到屋里躲避,不在大树下、水池边、高压电器旁等等。
3.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助电话。●遇到火灾时用湿布捂住口鼻,不乘电梯下楼等。
●可利用图书、故事、音像材料对儿童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演练。
●幼儿园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的逃生演习。
二、语言与交流
语言与交流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获得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幼儿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发音,理解词义,学习组词成句、表达思想。需要强调的是,幼儿这种高效的语言学习是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日常交流不知不觉地完成的。交流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同时也获得了对交往情景的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并通过语言获得新信息,使学习逐渐开始超越个体的直接经验。早期阅读是为幼儿进入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做好准备。
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丰富的低幼读物,让他们能多听、多看、多说,是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各种交往情境和各领域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更为重要。
(一)听与说
目标1 能认真倾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4-5岁
5-6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
2.能注意力集中地听儿歌或短小的故事。
3.能听懂本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日常会说。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倾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听故事时能较长时间不分心。
3.能听出语气、语调的不同,感受到语气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会不同。1.集体情景中能注意听老师和其他人的讲话。
2.听不懂时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语言情境理解一些相对复杂的句子。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多给幼儿提供一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
●睡觉前或空闲时给孩子读读书、讲讲故事。
●平时多和幼儿谈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带幼儿外出时,和他讨论看到的、听到的事。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以身作则。
●幼儿能认真倾听时,应给予及时鼓励和强化。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丰富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绘图精美的图书。
*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在幼儿阅读时,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干扰。
2.多和幼儿一起读书,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每天都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
*让幼儿接触同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谣、故事和诗歌等。
*当幼儿有疑问时,有意识地和他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让他体会读书的乐趣。
*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图书来阅读。
3.引导幼儿体会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如:医院、洗手间、地铁、公用电话等标识。
*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糖果时,把包装盒上标示不同糖果味道的文字念给幼儿听,并让他自己选择。
目标2 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听故事后,能回答故事有谁、发生了什么事等简答问题。
2.会看图画,能根据画面说出图画中有什么,主人公在干什么等。
3.能理解图书上的位子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的意义的。
1.把听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时能大体讲出主要内容。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对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如喜欢不喜欢,理由是什么。
4.能初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1.听故事、诗歌等幼儿文学作品时,能说出作品的大概意思。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能初步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美。
4.能初步感知汉字的特点,如每个字都对应着一个发音,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们学习初步的阅读方法,如: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画面,结合画面给幼儿讲解内容,引导他们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与幼儿一起回忆和讨论书中的情节和阅读中的问题,让幼儿尝试给故事起名字。*引导幼儿认识封面、封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与细节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鼓励幼儿编出不同故事结尾或者自编故事。
*读完图书后,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如故事表演、绘画、自制图书等。
3.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如:
*和幼儿一起读图书时,成人把自己对图书的感受告诉幼儿。
*给幼儿读图书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语言的节奏、韵律。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涂涂画画,并告诉别人画的是什么。
2.喜欢看别人写字。
1.愿意用符号或图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2.知道说的是可以写下来的。
3.写写画画时在成人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姿势。
1.愿意用图画和简单的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写自己的名字。
3.写写画画时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知道运笔的基本方向。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涂涂画画写写,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如:
*准备可供幼儿自己取放的材料,如:纸、笔、粉笔等,也可引导幼儿在沙地、石板上写写画画。
*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等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记录下来。
*鼓励幼儿讲讲自己涂涂画画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成人对自己作品的欣赏与重视。
2.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文字的功能,激发书写的愿望。如:
*可以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
*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的故事画几幅画,讲出每幅画的意思,成人将他们的讲述记录下来,制成幼儿自己的图书。
3.让幼儿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他们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三、社会性与情感
社会性与情感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阶段是人的社会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怎样和别人打交道,怎样理解别人的想法,怎样和别人合作,怎样爱别人和被爱等等,逐渐形成对家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性与情感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社会化与情感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一个人对人对己的态度、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基本的情绪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不仅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生活幸福感,也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
幼儿社会性与情感是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中,在交往、探索和游戏等活动中,通过漫长的积累过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幼儿园、家庭好社会的密切合作,让幼儿在一个能够充分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中成长,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与情感的重要途径。
3—4岁
4—5岁
5—6岁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
2.能说出一些自己会做的事。
1.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2.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
1.知道自己与别人的相同与不同。
2.接纳自己的相貌和身体特征,喜欢自己。
3.知道哪些事情自己现在能做,哪些现在还不会做。
【支持策略与活动】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其他个人特点。如:
● 通过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启发幼儿发现自己的特点。如“我喜欢唱歌,爸爸喜欢下棋,你呢?” ●注意观察并适时肯定幼儿表现的兴趣爱好和会做的事情,以增强幼儿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能力。
●结合具体事件引导年龄大些的幼儿认识自己好的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目标2有尊严、自信、自主的表现
3—4岁
4—5岁
5—6岁
1.为自己的良好的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2.受欺负时会寻求帮助。
3.在鼓励下敢于接触新鲜事物,尝试新活动。
4.能在成人的鼓励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1.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自豪。
2.受欺负时能设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
4.在游戏和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
1.做了好事活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2.能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3.遇到困难时能尝试自己解决不轻易求助。
4.做事有自己的想法,不事事盲从。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合理意见,并说出理由。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平时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多给予肯定。要注意:
●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不只活动结果,幼儿认真、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动机更值得肯定。
●肯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如成人注意收集和保存幼儿的作品也是一种肯定。
●表扬要有针对性,要具体。
1.鼓励幼儿勇敢的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任务,让他感受经过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2.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在日常生活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幼儿因为没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时,应该鼓励他继续努力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不应该指责或抱怨。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4.鼓励幼儿参与与或决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如: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听,接受幼儿的合理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俺自己的想法做事。
5.帮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如:面对不合理的行为或要求时,鼓励幼儿拒绝,受到欺负时或不公正的对待时,要支持幼儿据理力争。
目标3 关心并尊重他人
3~4岁
4~5岁
5~6岁
1.对人有礼貌。
2.长辈提出要求时能听从。
3.在提醒下能不随便打扰别人,如长辈劳累时不去纠缠。
1.客人问话时能大方的回应。
2.懂得体贴关心长辈。
3.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会表示安慰。
4.不嘲笑别人的缺陷或缺点。
1.身边的人有需要时能主动关心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的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3.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接纳并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要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1.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其他人。如:
●经常提醒孩子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地休息一会。
●鼓励幼儿良好的行为,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如当幼儿主动把玩具给同伴玩时,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嘲笑别人时,引导他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感受,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并改正。
●当幼儿与同伴游戏时,提醒他问问同伴的想法。
1.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常接触的社会职业,教育他们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如:
●请家长来幼儿园介绍自己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与大家生活的关系。
●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职业,体会这些职业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劳动者的辛苦。
●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玩“医院”、“商店”等角色游戏,加深对某些社会职业的了解。
1.利用现实生活情境让幼儿了解人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互相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服饰、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
目标4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和小朋友游戏。
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独霸玩具。
3.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或想用别人的东西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会运用一些简单技巧与人交往。如介绍自己、与同伴交换玩具等。
4.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愿意和其他同伴(包括年龄、能力或熟悉程度不同的同伴)一起游戏。
2.有高兴的或者新鲜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3.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一起想办法。
4.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多给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 ●经常带孩子外出参加各种活动。
●故意孩子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欢迎孩子带同伴到家里玩。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发展交往能力。
1.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小朋友来家中做客时,鼓励孩子与小客人分析玩具、图书。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提醒幼儿注意礼貌,想玩别人东西时应该征得别人的同意。
●指导幼儿尝试一些解决冲突的策略,如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1.和年龄大些的幼儿讨论一些有关朋友的话题。如:
●和幼儿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
●鼓励幼儿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并接纳其不足。
(二)社会适应
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
4-5岁
5-6岁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老师或家里增加了新成员能较快适应。
1.群体活动中表现大方、积极。
2.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使幼儿“乐群、合群”。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让孩子多一些群体活动的经验。
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目标2 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
2.在提醒下,能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
3.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拿了要归还。
1.能按约定好的规则游戏。
2.了解公共场所的一些基本规则并能遵守。如不大声喧哗。
3.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不浪费食物。懂得节约水、电、纸张等。
5.能在成人劝说下停止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1.玩竞赛性游戏时能遵守竞赛规则。
2.知道规则的必要性,能自觉地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
3.爱护公物,不故意损坏物品。
4.爱护环境,知道要保护植物。
5.能在成人提醒下调整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要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尊老爱幼、遵守公共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节约用水用电等。
2.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包括一些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一些带有规则的游戏,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3.及时鼓励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纠正违规行为。如:
●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主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时,成人要及时肯定。
●幼儿损害他人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目标3 有良好品德的萌芽
3-4岁
4-5岁
5-6岁
1.受表扬时感到愉快,受批评时感到难过。
2.知道欺负别人不对。
1.做了好事感到满意,做了错事被指出时感到羞愧。
2.不欺负弱小同伴。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
4.知道说谎不对。
1.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不做那些明知道不对的事。2.对欺负弱小、强占玩具等行为能表示反对。
3.在提醒下答应别人的事情会努力做到。
4.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帮助幼儿学习判断好坏、善恶。如:
●通过电视、图书等多种途径,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好坏、善恶的判断对幼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注重随时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孩子。
1.教育幼儿要诚实,鼓励幼儿诚实的行为。如:
●幼儿做出好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要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没有关系,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
●发现幼儿说谎,成人要反思是否是因为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或惩罚过严厉造成的,并及时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不能说谎。
(三)情绪与情感
目标1情绪积极稳定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自由自在、快乐地游戏。
2.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3.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给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1.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如高兴、生气的原因,能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努力化解消极情绪。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如不大喊大叫。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如,从户外体育游戏转入阅读活动时能较快地安静下来。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注意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如:
——成人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影响幼儿。
——经常谈论些有趣的话题,活跃气氛。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承认、接纳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不与周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不打骂。
2.适当地和幼儿谈论一些有关情绪及其产生原因的话题,帮助幼儿恰当地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利用具体情境,帮助幼儿了解是有喜怒哀乐的,而喜怒哀乐是有原因的。
——成人可以和幼儿谈谈自己的情绪,并鼓励幼儿讲讲他的情绪,如问问:幼儿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为什么?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学会恰当地表达。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建议他们去看看动画片或玩玩喜欢的游戏等。
3.成人尽可能恰当地表达和调节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 ——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把自己不良情绪转嫁给别人。
——不羞于表达情绪,有不良情绪时用适当的方法调节,可告诉幼儿:妈妈今天心情不好,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吧。
目标2 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
4-5岁
5-6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长辈。
1.喜欢自己所在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
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名称,知道自己家乡的一些有名的物品、有趣的事物和故事。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尊重国旗,知道国歌。
1.愿意为集体做事,爱护自己所在集体的荣誉,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能说出自己的家乡和现在居住地的省、市、县(或区)名称,能感受到家乡有变化和发展。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亲切地对待幼儿,让他们感到长辈们是可亲、可近、可依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昼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将幼儿的成长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抚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2.吸引和鼓励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萌发集体意识。如:
——经常和幼儿谈论幼儿园和班级里的人和事。
——幼儿园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和年龄大些的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或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
——利用外出浏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电视节目或画报、图片等,向幼儿介绍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等,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听奏国歌的礼仪。
——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如“有趣的汉字”等,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四、认知
认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启幼儿的智慧,在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其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能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关系。
认知发展存在于各个学习与发展领域,如身体健康与动作领域包括了对营养、卫生和安全发面的认知,社会与情感领域包括了对自己、他人、社会规则和情绪情感的认知等等。科学和数学是归类、排序和发现规律等抽象认知活动最集中的领域,因此,本领域主要着重于幼儿一般认知能力在科学、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事物和新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认知学习内容。幼儿探究什么、学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探究学习方法和能力。
(一)探究与思考
目标1 喜欢探究
3-4岁 4-5岁
5-6岁
1.经常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2.喜欢摆弄物品并试图有所发现。
1.经常能够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事物或现象。如蚂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2.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提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想刨根问底探究清楚,不满足于一般性答案。
2.喜欢用自己的方法寻找答案。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欣赏、接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如:
——当幼儿提问时,成人要认真倾听,积极回应,不因自己忙而不予理睬;无论幼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都不嘲笑。
——幼儿探索的结果不论对错,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引导。
——幼儿看似“破坏行为”的探索、操作正是他们的学习,成人要予以理解和接纳。
目标2 在探究中思考
3-4岁
4-5岁
5-6岁
1.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如迎着风跑时风车转得更快。
2.能根据某种明显的外部特征物体归类。如收拾积木时按照颜色、开关分别摆放。
3.能注意并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列规律。如按长短、大小的顺序排列。
1.能根据观察或动作的结果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试图做出解释。
2.能根据某种或某几种特征将物体归类。
3.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序列、模式)并加以运用。如发现围墙是按两横一竖、两横一竖的模式排列的以后,能正确地接续。
4.能将获得的经验用于类似的情景,如知道秒针响60下就是一分钟后,会用数数的方法估计的时间。
1.能够根据已有经验推测问题的答案。如这盆植物的叶子发黄可能因为缺乏阳光。
2.能根据较为本质的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归类,并有表示概念的词来标示。如交通工具、水果、鸟等。
3.能在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如学习律动后自己编出一个新的动作程序。
4.能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发现和选择恰当的一种,如数较多物品时选择两个或五个一数的方法。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幼儿可能感兴趣的现象,并通过提问反映各种“关系”的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如:
——玩风车时,启发他们发现风向与风车转动速度的关系。
——玩水时,通过准备粗细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细瓶子里的水倒进粗瓶子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让幼儿猜猜皮球和竹筒滚动的路线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试一试。
2.当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如,根据观察到的沉浮现象,幼儿提出“铁在水里会沉,可是用铁做的轮船为什么不沉”的问题时,成人适宜的做法是:
——肯定他们观察细致、爱思考,问题提得很好;
——尽量想办法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予解答,可以用铁块和铁碗做做小实验,让幼儿体会其中的道理。
——成人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应该如实告诉幼儿,然后和他们一起查资料或请教别人。
3.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猜测问题的答案。例如:
——幼儿对磁铁有认识后,可以和他们一起用硬纸片剪些“小鱼”,让他们想办法玩“钓鱼”游戏。
——讲完古人如何计时的故事后,请幼儿想办法解决怎样公平地计算玩玩具的时间问题。
4.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共同牲和简单排列规律,培养他们初步的抽象根据能力,如:
——整理玩具、图书、衣服时,鼓励幼儿按照类别摆放,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标准分类,并请他们说说理由。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排列有序或有规律的事物,如按黑—白—黑间隔排列的瓷砖,按蝴蝶—花—蝴蝶—花顺序排列的盘子,让他们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并鼓励他们模仿或画出同样的图案。
——鼓励幼儿自己设计有独特规律的花边图案或创编不同的律动动作。
5.让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如一周七天按照从周一到周日的顺序排列,小朋友按高矮顺序排除,买东西按时间顺序排除等。
目标3 在探究中学习和使用简单的方法
3-4岁
4-5岁
5-6岁
1.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
1.在观察和其他探索活动中尝试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特征,如将一种花玮另一种花对比地观察。
2.能用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如班里的小朋友都是几月份出生的。
3.能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如为了发现什么样的东西易滚动,不停地用各种物品进行尝试。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如用图画记录哪些物体容易滚动;用数字记录班里每个月有几人过生日。1.能对一个事物或现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2.能借助于一定的工具进行探究,体会工具在探究中的作用,如用绳子或尺子测量可以解决无法直接比较的远近长短问题。
3.能用简单的小实验验证自己对常见科学现象的猜测,如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淘汰的距离有关。
4.能用数字、图画或共创符号记录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如画出观察到的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并标出记录的日期。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支持、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和动作探究周围的事物。如:
——户外散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
——玩摸物猜物、听声音猜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感官功能。
——为幼儿提供手电、磁铁、绳子等常见的工具,支持他们探索。
2.在观察和探索活动中指导幼儿学习和体会比较的方法。如:
——比较两棵树的外形特征时,可以从整体比较高矮、粗细,也可以对其树干、树叶、花朵和果实等部分有顺序地进行对应观察与比较。
——比较两堆物体的数量多少时,可用目测的方法;当无法目测比较时,可用一一对应或数数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用目测或一端对齐的方式;无法直接比较时,可借助工具进行测量。
3.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调查。如:
——了解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家人的生日,为他们制作生日贺卡。
——用投票的方式调查小朋友春游时想去哪里。
4.和幼儿一起做有趣的小实验,让幼儿体会实验是找到答案或验证想法的有效方法,并了解实验的基本的程序。如:
——要知道蒜苗在水里长得好还是在土里长得好,可以做种植小实验来验证;
——根据日常观察,猜测影子的方向与光照位置的关系,并变换手电筒照射的位置验证推测。
5.鼓励和指导幼儿学习用图画、数字或其他符号做简单的记录,如:
——观察秋天的变化时,鼓励幼儿用绘画、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时间和树叶变色、飘落的过程;用图画和数学记录家人和朋友的生日。
——记录时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如和幼儿一起设计简单的记录表,让幼儿知道记录什么、怎么记录。
——记录的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不要当成任务强迫幼儿完成;不必事事记录;记录的方法要简单易行,适合幼儿水平。
(二)发现与理解
目标1 初步认识身边的自然事物与现象
3-4岁
4-5岁
5-6岁
1.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
2.能通过操作和摆弄发现常见物体和材料的一些可感知的特性,如光洁度、温度、弹性等。
3.感知常见的天气情况,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影响。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觉物体或生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客车和货车、蜻蜓和蝴蝶等。
2.能通过探索性游戏和小实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某些性能与特点。如木制的东西容易漂浮。
3.感知、发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生活与活动的影响。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的物体的特征与差异,如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等。
2.能结合生活经验发现常见材料的用途,如用容易加工的木头做家具;用透明的玻璃户等。
3.感知并了解季节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知道季节的变化顺序。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探索认识常见的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如:
(1)了解哪些会游家禽水,它们和不会游水的家禽有什么不同;哪些植物冬天不落叶,它们有什么特征。
(2)支持幼儿玩沙、目标2 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水、磁铁等活动。提供不同材质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不同材料的特征。如玩水过程中发现纸做的东西会被水浸透等。
2.引导幼儿根据常见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逐渐形成初步的概念。
如:
(1)根据呼吸、运动、生长等特征吧自然物分成生命和无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可分成动物和植物,描述植物、动物和人的特征,注意它们的相似与不同。
(3)物体或材质可分为怕火和不怕火、易碎的和不易碎的,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3.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感知当地的天气、季节的特点及其生活的影响。如;
(1)利用晨起穿衣或季节换衣等机会,和幼儿一起谈论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和年龄较大的幼儿谈论一年四季的特点、更替的顺序及其动植物的影响。
(2)结合实际生活并利用媒体信息,让年龄较大的幼儿了解洪涝、干旱、飓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目标2 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3~4岁
1.能注意并发现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
2.能注意并发现周围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3.能注意并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特征。如汽车轮子都是圆形的。
4~5岁
1.通过观察与小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阳光、水、空气、营养),了解任何生物的成长都是需要这些条件。
2.能通过观察比较,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对它们的生存是又意义的。如刺猬的刺有自我保护功能;蒲公英伞样的种子能使它飞到更远的地方安家。
3.能通过观察、比较或小实验,发现物体的结构和它的功能是有关系的。如圆形车轮使汽车跑起来又快又平稳。
4.初步感知常用的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5~6岁
1.通过观察和种植动物感知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生命是有周期性的。
2.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如青蛙的绿皮肤容易隐蔽在绿色植物中,既可以保护自己,又有利于捕食;仙人掌粗厚的茎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
3.在观察常见物体的结构或动物的外形特征后,能利用相关经验推测物体的功能,或推测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方式。
4.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幼儿感知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实物的变化。如:
(1)鼓励幼儿参与种植和饲养活动,观察和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不同阶段的明显变化。
(2)引导5岁以上的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和记录,初步感知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如了解蚕的一生;观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收获的过程。
(3)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事物变化。如,湿衣服在太阳下会变干;月亮的形状会有圆缺;吹圆了的气球会慢慢变瘪等。
(4)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功能途径发现有趣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影子的大小、方向的变化等,初步感知引起变化的条件。
2.通过观察、饲养或看图书等活动,引动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的关系。如:
(1)鸡和鸭嘴型不同,吃的食物也不同。
(2)蝴蝶的色彩和花纹有利于它们躲在花丛中不被发现;兔子的长耳朵可以帮助它收集周围环境中危险信息,以便迅速逃离等等。
3.通过观察、种植或小实验等活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条件以及对环境的依赖性。如:
(1)通过小实验比较光照和水分不同的情况下两盆植物的生长状况。
(2)引导幼儿观察生长在寒冷的温暖不同地区植物的特点,如热带的树叶子比较大,很少会落叶,寒带的树叶子比较小,很多会落叶。
(3)植物种子的形状有利它们的传播,如有刺的种子粘在动物身上被带到各处;有小伞和翅膀外形的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4.引导年龄较大的幼儿关注常见物体的结构特点,初步感受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作用。
如:
(1)带轮子的物体方便移动;有坡度的屋顶有利于雨水流下。
(2)不同用途的车辆有不同结构,如大吊车有大钩子,拖拉机后面带着大铁犁等。
5.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媒体报导,帮助幼儿了解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如:
(1)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
(2)过度砍伐树木会引起风沙,让动物失去家园等。
(3)鼓励幼儿力所能及保护环境。如不乱丢垃圾、不浪费水等。
6.结合实际生活和幼儿一起讨论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的弊端。如:
(1)电视能帮助我们了解全世界发生的事情;打电话、发邮件、视频聊天等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日常出行,让幼儿感受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能给生活带来方便,但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环境。
(3)让幼儿观看一些科学探索或小发明等节目,激发幼儿对科技发明创造的兴趣。
目标3 感知和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3—4岁
4—5岁 5—6岁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数和数学,体验到数的用处。
3.能理解数(10以内)的实际意义,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4.能用数字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5本图书。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发现生活中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简单问题,如买东西前都要算算钱够不够。
3.能通过一一对应、数数等多种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4.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个比4个多1个;2个和3个合在一起是5个。
1、能理解的相对性。如和小亮比时,小明高;但和小山比时,小明矮。
2.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如测量、加减运算等)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比比谁跳的远。
3.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4.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5.能用数字、图画或其他符号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如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高矮、大小、长短等“量”的特征,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并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逐渐理解“量”是相对的。
2.引导幼儿关注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字,都需要计数。如:
·电话、时钟、日历、商品的价签等许多地方都用数字来标示。
·招待客人时,需要先数数人数,再决定拿几个杯子;游戏时比较谁拍的球多,需要先数数每人拍了多少个。
3.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一一对应或数数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如:
·鼓励3—4岁的幼儿根据一组物体的数量来配上相应数量的其它物体。如,给桌上的一摞碗配上相应数量的勺子。
·鼓励稍大些的细儿通过数数来比较两样东西的多少。如炸毁数客人的数量,再数数凳子的数量,判断凳子是否够用。
4。在生活中游戏中指导幼儿在认识具体事物的数量、在实际运用数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概念。如
·清点物体数量时,和幼儿一起边点数物体边“唱数”。点数同一组物体时可以变换点数的起点和物体的“队形”,让幼儿体会到一组物体的数量不会因为队形或开始点数时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适时地给幼儿提“按数取物”的要求,如就餐前请幼儿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
5.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把4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哪种分法公平;5块糖分给两人有几种分法,要想分得公平应怎样做。
6.鼓励和引导幼儿发现并想办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如:
·比赛抛球时,让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能知道谁扔得最远,谁扔得第二远,谁扔得最近等。
·抓住生活中的机会,适时引导幼儿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让孩子想想还要再拿几个杯子,鼓励幼儿说一说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结合实际需要,鼓励和引导幼儿运用数学进行简单的记录和统计。如春游时想去动物园的小朋友有多少,想去植物园的小朋友有多少。
目标4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3—4岁
4—5岁
5—6岁
1.能注意物体的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这棵松树像个大三角形。
2.能感知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中间、旁边等方位词。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特征,画出或用积木、拼版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发现和理解基本几何图形的类别特征。如三角形、长方形等。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或创作简单的标志。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取拿物品或把物品放到正确位置。
3.能辩别自己的左右,做操、跳舞或进行其他活动时能正确地向左转或向左转。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和实际事物,鼓励幼儿将物体与几何形体建立联系。如:
·观察物体时,引导幼儿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形状,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鼓励幼儿用几何形体表示常见的实际物体。用长方形表示冰箱,用圆形表示蛋糕,用长方形下面加两个圆圈表示汽车等。
·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认识能力。
·折纸时,引导幼儿关注纸张形状的变化,感受几何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如一张正方形纸一边对折就变成两个长方形;对角对折就变成两个三角形等。
·引导幼儿注意常见几合图形的类别特征,在收拾整理积木或拼版玩具时鼓励他们按形状分类整理。
2.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辩别方位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使用方位词。如:
·在与幼儿交流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如请把桌子下面的东西检起来。
·和幼儿玩藏物、的物的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这些方位词。
·鼓励4岁以上幼儿理解和使用远近、中间、旁边等方位词。如比较两棵树与自己的远近,指示中间或旁边的那棵树。
·在体育、音乐、舞蹈活动中,引导5岁以上的幼儿练习正确地“左转”、“右转”,体会和理解自己身体的左和右。
五、美感与表现
美是想象与创造的源泉。美能陶冶心灵、愉悦心情、塑造人格。
美感与表现领域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幼儿学习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德种子,美感教育应该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所有学习领域,如在大肌肉活动中体会身体和力量的美,人际交往中感受善行的美,阅读中体味文学的美,科学活动中发现大自然的美,数学中感受秩序的美等等。
艺术是人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会自发地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幼儿的天性,成人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往往不同于成人,成人不应该简单地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要求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应该重在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的同事,学习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美感体验。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一喜欢自然环境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观看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环境中好听的声音所吸引,如鸟鸣、雨声等。
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感受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1.乐于收集或介绍自己在自然环境发现的美的事物。
2.喜欢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引导幼儿感受、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喜欢之情。如: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通过实地游览,观看电视、图片等多种途径,让幼儿接触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给幼儿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
·成人可与幼儿谈谈自己对美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去感染幼儿。
2.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美的事物的特点,培养对美的事物的兴趣。如:
。引导幼儿观察常见动物以及其他物体的颜色、形状、形态等:
。和幼儿一起倾听声响,引导幼儿感知声音的音色、强弱、快慢等,想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像什么。
鼓励幼儿手机自然或生活中美好的物品,如形状各异的贝壳、五颜六色的石头、小工艺品、漂亮了的包装盒等,并和他们一起欣赏。
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音乐、舞蹈或其他形式的表演。
2.喜欢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1.能够专心的观看各种文艺演出、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2.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有相应的情绪反应。
1.欣赏时比较专注,常常伴随着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2.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的体验。
【支持行测略与活动】
1.创设具有一定艺术情趣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解除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
。经常给孩子播放音乐、用画图、工艺品、手工制作等装饰和美化环境。
。带有而参加描绘、花会、各种民间庆典、民俗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观看文艺表演和皮影戏、剪纸、捏面人等民间艺术活动。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有而去剧院、美术馆欣赏文艺表演或美术作品、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服饰。如刺绣、银饰、木雕,都是可供幼儿欣赏的艺术品。
5.尊重幼儿的兴趣。欣赏习惯和独特感受,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如:
。对幼儿在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时手舞足蹈、急性模仿行为给予鼓励。
。对幼儿模仿别人的唱歌、跳舞或表演等行为给予鼓励。
。当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看到的或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不强求幼儿用语言表达。
(二)表现与创作
目标1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3-4 4-5 5-6
1.经常自哼自唱,喜欢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声调。
2.经常涂涂画画、年年贴贴,自得其乐。
1.喜欢参加唱歌、律动、舞蹈。、表演等集体音乐活动。
2.喜欢画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表现自己所见所想。
1.积极参与艺术创造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活动形式,如捏泥、戏剧表演等。
2.轰动中能与别人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3.喜欢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互通的表现方式进行艺术创活动。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鼓励幼儿支持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如:
。欣赏幼儿赞扬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
。经常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有二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不知环境,美化生活。
2.鼓励有二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感受,成人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要求和评价幼儿,以及束缚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
。幼儿画画、制作、表演时,不简单“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画,不提供范画让幼儿模仿。
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
2.能跟随音乐熟悉的音乐合拍第做身体动作。
3.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十五和生活情景(如开汽车等)。
4.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1.能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
2.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能用身体动作(如拍手、踏脚等)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
4.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1.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2.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如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
3.能制作简单的玩具、道具或装饰品,开展以艺术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如自制服装道具、自编自演《西游记》的故事等。
4.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为幼儿参与艺术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
树叶、石头、泥、过客等自然材料和之和、布头等无毒卫生的废旧物品以及颜料、剪刀、浆糊等美工材料。
小鼓、铃铛等效乐器或用竹片、易拉罐等自制的乐器。
做表演道具的旧衣服。
2.为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良好氛围。如:
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如:幼儿在绘画时弄脏了衣服或者画出成人不理解的形象时,不随便批评,给予理解和肯定。
认真倾听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观看他的表演,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3.知道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自己的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树的形态、色彩等。
引导幼儿在欣赏中学习如何表现。如,和幼儿一起看图画书时,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中的人物造型、色彩运用等。
绘画活动中尽量不出示范画,鼓励幼儿通过观察自然事物或欣赏美术作品来学习如何表现。如,画笑脸前,让幼儿相互观察笑脸、欣赏漫画或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
可以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或帮助幼儿改进。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就像过新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
六、学习品质
学习是获得与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这些获得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倾向性,是对幼儿实现的和长远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习惯两个方面。
学习品质与其它几个领域之间不是简单的并行关系,并不存在一种孤立的、脱离具体学习活动的、抽象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在所有领域的所有活动中都能够表现出来,并且直接影响着活动效果。本指南将学习品质座位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表述,目的在于突出强调它的重要性,提醒成人重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并积累积极的体验。
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时期一贯的培养和家园一致的协调配合。
(一)学习态度
目标1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3.对别人做什么和怎样做感兴趣。
1.喜欢追问或仔细观察自己觉得有趣的事物或现象。
2.常常动手动脑去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3.喜欢讨论周围环境中的新事情、新变化。
1.爱动脑筋,对所关注的问题习惯解释或猜测。
2.发现或获得新知识时感到满足。
3.常常表现出个人的兴趣或爱好。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恩师兴趣。如:
经常和幼儿一起观察和发现自然界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如蚂蚁搬食物等。
支持幼儿收集他们喜欢的石子、贝壳等,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同类但特点不同的物品,如:各种种子、形状各异的树叶等,感受自然物的多样性。
为幼儿选择一些有关动植物的有趣节目、图书故事等,有条件时带幼儿去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参观。
2.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
·励幼儿大胆提问,认真对待他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猜测问题的答案。
·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针对他们的问题或猜测做一些简易、有趣的小实验。
·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如积木、拼插材料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可拆装的玩具或废旧用品供幼儿摆弄。经常和幼儿一起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自制玩具。
目标2 做事积极主动
3-4岁
4-5岁
5-6岁
1.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或其他活动。
2.发地模仿别人的活动和行为。
1.积极选择并参与各种游戏活动。
2.喜欢学做自己不会的事。
1.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积极出主意。
2.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获取新知识。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保护幼儿主动做事的愿望和参与的积极性。如:
·支持幼儿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即使得得不好甚至失败也不要责备,要理解幼儿是在“做”的过程中、在失败的经验中学习的。
·教给幼儿必要的做事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和主动性。
·保证幼儿每天有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
·鼓励、支持幼儿把自己发现的有趣的物品、现象,以及观察中的发现、记录等向成人或同伴展示。
2.幼儿遇到困难时,成人要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学习的机会。
目标3 乐于想象和创造——动手和动脑(手脑并用,多感官协同是3-6岁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方式下,强调幼儿学习的个性化和想象的特点。)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玩新游戏或用新玩法玩旧玩具。
2.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现象或故事、动画形象等常常有丰富的联想。
1.在游戏活动中能想出新点子、新玩法。
2.对感兴趣的未知事物、现象或文学艺术作品等常常有丰富的想象。
3.常常动手动脑丰富自己的生活。如自制玩具等。
1.能以较丰富的想象扩展游戏。
2.能用语言、动作、绘画、表演等方式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3.愿意尝试用新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保护、欣赏幼儿独特的想法、做法,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如: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接纳幼儿对事物、现象的解释或想象,赞赏幼儿大胆独特、不合常规的奇思妙想。
·对于幼儿的奇特作品不要简单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要仔细倾听幼儿的想法,理解和欣赏他们的创意。
·尽可能带幼儿接触大自然,让自然景物和现象成为幼儿想象的素材。如一边观看天空变幻不定的云彩,一边讨论它像什么。
2.经常和幼儿进行一些扩展思维的活动,让幼儿习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续编、改编故事或为一个故事编多个结局。
·多讨论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如“旧报纸可用来折纸,还可以做什么;树叶这样看像金鱼尾巴,倒过来看像什么”等。
·尊重幼儿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不要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束缚幼儿。
(二)学习行为与习惯
目标1 做事专注
3-4岁
4-5岁
5-6岁
1.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比较专心。
2.每日能基本不受干扰地进行生活活动,如进餐时专心吃饭,不边玩边吃。
1.能较长时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活动。
2.成人布置任务或提要求时能认真听并努力记住。
1.受到干扰后能很快将注意力转回原先进行的活动。
2.集体活动时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并积极回应。
3.能专注于安静的活动(如阅读图书)20分钟左右。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一个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的环境,消除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外因。如:
·在幼儿专注地活动时,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不随意干扰或打断他们。
·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或图书的数量一次不宜太多,太多的刺激让幼儿难以专注。
第四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探索“以幼儿和教师为本”的幼儿园管理模式。的事情。首先想问下赵处,我们要贯彻落实《指(二)创设尊重幼儿学习方式与特点的教育实践研究。南》,对于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高质量推进学(三)新理念要求下的教师专业能力研究。前教育的普及进程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四)《指南》影响下的家园合作的新探索。第一,贯彻落实《指南》是加强科学保教,推进学(五)有效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与方法研究。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适龄幼(六)区域组织落实《指南》的策略与方法。儿的入园机会不断扩大,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逐步提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高。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文件精神,对有效转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规范和指以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目标,导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世以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纪第二个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重任,中央国以全面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为根本,扎实研究,务院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这是指导今后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指南》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指南》的下发,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二,贯彻落实《指南》是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每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正确领会和理解《指南》的理念和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指南》出台对全面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贯彻落实《指南》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近些年,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商业性宣传的误导,社会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牺牲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教育”,不仅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上,也严重干扰了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指南》的出台,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对切实转变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意义上说,《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学前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职能的创新,是继学前教育“国十条”之后,新时期新阶段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确定实施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区学前教育质量。引领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研究探索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进行推广交流。为了贯彻实施《指南》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呢?北辰区教育局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贯彻指南? 主要从几方面内容上寻求突破:
1、探索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幼儿的一日生活。
2、积极创设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环境。
3、努力做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
4、研究探索幼儿活动区域的开发、创设。
5、开展园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幼儿的“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幼儿的学习内容是广泛的,包括与人的交往、和同伴一起玩,玩沙玩水、看蚂蚁、捉迷藏,以及参与自己生存所需的所有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手如厕,等等。正如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所说的那样:“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 已有许多实例表明,如果成人把幼儿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反复的练习认字、写字、做算术题上的话,将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任何脱离幼儿当前实际生活的所谓正规化课程,任何靠教科书来教授幼儿知识的教育,都是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的,都不适宜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成长。《指南》内容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的作用? 《指南》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说明部分,一个部分是正文部分: 说明部分:指出《指南》制定的背景、目标与作用、内容与结构、实施原则等 正文部分:《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实施《指南》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每个领域的开头——概述部分——简要说明了该领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进行的,各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价值、教育要点和特别方面的发展之间,如认知——社会情感之间,身体注意事项。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最健康——个性发展之间,语言发展——社会性情感重要的内容又划分为若干方面——即子领域,如:发展——个性发展——认知发展之间,美感和表现健康领域——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能力——情绪情感——创造性思维——心理健康的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艺术领域划分发展之间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这在人生初期,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指南》总体结构。
下面我来任何一方面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任说下《指南》各部分的作用,《指南》各部分的作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伤害幼儿整体的发展。就如同陈用不同,有有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也有为家长提鹤琴所说的“五指课程”一样,各个部分犹如手指供参照、参考的部分。——只是手掌的一部分,是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指南》的目标部分是由“目标”和各年龄阶段“典型表现”与“教育建议”组成的,它是《指南》最重要的部分。它指明了在各个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明确指出了各领域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个领域的学习?有什么价值?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如何理解《指南》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这也是教师和家长最关心、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它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各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是帮助教师与家长更好的理解目标、更好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
《指南》“教育建议”是为幼儿园教师、家长和一切养育幼儿的成人所提供的关于科学幼教的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参考。《指南》当中体现了哪些核心理念? 《指南》中倡导三个理念:以幼儿为本、终身学习、建构性的教学观。
一、如何以幼儿为本呢?在这里提出了“六个尊重”:
1、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2、尊重幼儿主体性
3、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4、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5、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6、尊重幼儿的经验、尊重其生活的价值 这些渗透了以人为本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只有做到了这六个尊重,才能真正说我们的幼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终身学习我们现在的教育,要为幼儿全面的、可持续学习与发展奠基。《指南》中既关注幼儿现在的生活,又关注幼儿未来需要什么。
三、建构性的教学观 提倡幼儿的学习为中心,我们的“教”是要满足孩子的学习。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二是尊重幼儿在相近发 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在这里特别注意尊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就以语言发展为例,首先,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想表达的 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孩子是放松的——没有压力的——他能——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并且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的逐渐提高的。有了多次尝试之后,孩子逐渐自信起来,最后达到语言的最高层次,当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能清楚的说明自己的观点。我们说——孩子的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我们不可能从1楼直接爬向5楼,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说明孩子学习的特点就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这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原有经验特征决定的。幼儿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学得有用。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主要是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幼儿期开始出现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学习都具有的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比如: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对幼儿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学习品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需要养成,但丝毫不亚于学业知识、技能。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 的。
第五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说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五、具体方面总论 1,健康方面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2,语言方面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3,社会方面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美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4,科学方面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5,艺术方面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一,健康方面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3-4岁:
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
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
体重:12.7-21.2公斤
体重:12.3-21.5公斤 4-5岁:
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
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
体重:14.1-24.2公斤
体重:13.7-24.9公斤 5-6岁: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
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
体重:15.9-27.1公斤
体重:15.3-27.8公斤 注:身高和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参考数据。2,3-4岁: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4-5岁: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5-6岁: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
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如: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
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 桌、椅和床要合适。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
3-4岁: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情绪。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4-5岁: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5-6岁: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4岁: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4-5岁: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 快适应。
5-6岁: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 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 能较快适应。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岁: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楼梯。3,能身体平衡地双脚往前跳。4,分散跑时能躲避人的碰撞。5,能双手向上抛球。
4-5岁: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衡地走一段距离。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5-6岁: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5,能连续拍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1,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1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投掷2米左右。3,能单脚向前跳2米左右。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4-5岁:1,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15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投掷4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5-6岁:1,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2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投掷5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4,能快跑25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教育建议:
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4岁:1,能用笔涂涂画画。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能用剪刀熟练地沿直线剪,连线基本吻合。
4-5岁:1,能沿连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 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5-6岁: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处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园用安全剪刀。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4-5岁: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 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
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5-6岁: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
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正确。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不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 3-4岁: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2,能将图书和玩具放回原处。4-5岁: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5-6岁:1,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2,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涸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
·提价一些纸箱、例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岁: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 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4-5岁: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5-6岁: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3,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或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二、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2,能听懂日常会话。
4-5岁: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5-6岁: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教育建议:
1,多给幼儿提供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读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证据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证据、语调表现出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配以手势动作。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4-5岁: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4,讲述比较连贯。
5-6岁: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
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说普通话。3,能有续、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 动。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4-5岁: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5-6岁: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的回应。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 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讲话等。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岁: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4-5岁: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或符号感兴趣,知道他们表示一定 的意义。
5-6岁:1,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与他人一起讨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 定的意义。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提供、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识,让他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1,能读懂矮小的儿歌或故事。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 义的。
4-5岁: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5-6岁: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看法。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加快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4-5岁: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5-6岁: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3,写画时姿势正确。教育建议:
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2,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三、社会
(一)人际交往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
3-4岁: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2,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4-5岁: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5-6岁: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愿意结交新朋友。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并开展活动。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1,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5岁: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2,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不欺负弱小。
5-6岁: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 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教育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
·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3,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
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岁: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4-5岁: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它活动。
2,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教育建议:
1,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
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
3-4岁: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4-5岁: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 劳。
5-6岁: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尊重、接纳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教育建议:
1,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如: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
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4-5岁: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参加一些社区的群体活动。5-6岁:1,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3,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3,在成人的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4-5岁: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2,爱惜物品,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4,能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教育建议:
1,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制止并主动赔偿。3,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
·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惩罚而说谎。
·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 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和信赖长辈。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4-5岁: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
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5-6岁: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
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知道国家的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 到自豪。教育建议:
1,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尽量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2,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如:
·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
·幼儿应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3,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区)名称。
·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四、科学
(一)科学探究
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3-4岁: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4-5岁: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5-6岁: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题刨根问底。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教育建议:
1,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如: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2,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
·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
·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工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4岁: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
果。
4-5岁: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或不同。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5-6岁: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教育建议: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如:
·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
·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如:根据运动方式给动物分类,根据生长环境给植物分类,根据外部特征给物体分类等。
2,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如:
·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如:皮球、轮胎、竹筒等物体滚动时都走直线吗?怎样让橡皮泥球浮在水面上?
· 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如:玩风车时,鼓励幼儿猜测风车转动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
·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想知道球在平地上还是在斜坡上滚得快,可以动手试一试;想证明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可以做个小实验进行验证等。3,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如:
·和幼儿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对象、步骤和方法等,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等标识呈现计划。
·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如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一起想办法收集资料和验证猜想。4,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3-4岁: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
多样的。
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4-5岁: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
有利也有弊。
5-6岁: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
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
影子、沉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教育建议:
1,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如:
·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系列和死亡的过程。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
2,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折合昨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如:
·引导岁以上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如兔子的长耳朵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植物种子的形状有助于其传播等。
·引导幼儿根据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推测和证实它们的用途。如:带轮子的物体方便移动;不同用途的车辆有不同的结构等等。
3,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如:
·结合幼儿的生活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自然、动植物的依赖关系。如:动植物、季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常见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和幼儿一起讨论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和弊端,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二)数学认知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岁:1,感知和发现周围的物体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
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4-5岁: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对
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5-6岁: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
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如:
·参观浏览后,和幼儿一起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产生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熊猫的身体圆圆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
·和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如看图片时,和幼儿讨论奥运会场馆的开关,体会为什么会的场馆叫“水立方”,有的叫“鸟巢”。2,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
·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能推断明天是星期六,爸爸妈妈休息。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
·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词语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中有序排列的图案(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瓷砖、按形状间隔排列的珠帘等),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
·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如一周七天的顺序是从周一到周日,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4,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如:
·拍球、跳绳、跳远或投沙包时,可通过数数、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
·讨论春游去哪里玩时,让幼儿商量想去哪里玩?每个想去的地方有多少人?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滑滑梯时,按照“先来先玩”的规则有序地排队玩。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4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 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有手口一致的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
按数取物。
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4-5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2 和3合在一起是5。
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5-6岁: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如:
·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调适、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通过多次比较理解“量”是相对的。如小亮比小明高,但比小强矮。
·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2,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如:
·鼓励幼儿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如,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
·鼓励幼儿通过数数比较两样东西的多少。如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
3,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如:
·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
·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数量不会因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鼓励幼儿将一定数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摆放,体会扣子的数量是不变的。
·结合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游戏时,请幼儿按要求拿出几个球。4,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
·游戏中遇到让4个小动物住进两间房子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朋友问题时,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
·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等。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3-4岁: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 外等方位词。
4-5岁: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 型。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3,能使用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 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5-6岁: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的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教育建议:
1,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如: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如感受和识别盘子、桌子、车轮、地砖等物品的形状特征。
·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如用长方形的纸盒加两个圆形瓶盖制作“汽车”。
·收拾整理积木时,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如两个三角形可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物品的图形特征,鼓励他们按形状分类整理物品。
2,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如:
·请幼儿取放物体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位词,如把桌子下面的东西放到窗台上,把花盆放在大树旁边等。
·和幼儿一起识别熟悉场所的位置。如超市在家的旁边,邮局在幼儿园的前面。
·在体育、音乐和舞蹈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
·和幼儿玩按指令找宝的游戏。对年龄小的幼儿要求他们按语言指令寻找,对年龄大些的幼儿可要求按照简单的示意图寻找。
五、艺术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3-4岁:1,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4-5岁: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
弱等变化。
5-6岁:1,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2,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 应的联想。教育建议: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经常带幼儿参加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
·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
·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目标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4岁:1,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2,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4-5岁:1,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有模仿
和参与的愿望。
2,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5-6岁:1,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2,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
·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如:
·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
·当幼儿主要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二)表现与创造
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3-4岁:1,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2,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4-5岁:1,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
动。
2,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 见所想。
5-6岁:1,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2,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
想象。
3,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教育建议: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抱成一团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
·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3-4岁:1,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2,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3,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4,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4-5岁:1,能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2,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
己的心情。
3,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
本节奏。
4,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5-6岁:1,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2,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 景。
3,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
或布景。
4,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教育建议: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