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

时间:2019-05-14 23:5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

第一篇: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

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5)班田晓红

盼望已久的新年终于到了,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从甜美的睡梦中醒来,起了床,跟妈妈一起包饺子。

吃过饭后,我就给爸妈拜年,并说:“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天天开心!”爸爸妈妈爽快地给我一个大红包,对我说:“我们也祝你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高兴地接过红包,并对爸妈说:“谢谢爸妈,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过了几天后,我又查找拜年的资料:拜年的历史、拜年的来历、拜年的手势„„

拜年来源于一个小故事: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所以才有了拜年。

拜年主要的手势不能错,如果一错,就显得对长辈不尊敬,所以我们要学好拜年的手势: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就是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如果手势做错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的拜年方式是不一样的,如:广东潮汕、海丰等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东北拜年时,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经过这番“大拜年”之后,我收获的祝福,把心装的满满的、美美的;我收获的压岁钱,又把我的腰包装得满满的、鼓鼓的。当然,我也用晚辈真诚的祝福作为回报,用幸福和甜美装扮了爱我的长辈们的心田!拜年,是送温暖,是送祝福,也是送欢乐。

第二篇:年味浓浓电视节目策划

节目策划

年味浓浓系列节目之过年小吃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人们总是抱怨年味越来越淡,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

人们不禁感慨: 在全球化冲击的浪潮中,有多少人还以传统的民俗习惯庆贺春节?在如今现代大都市忙碌的生活中,又还有多少人会自己动手做过年小吃?对城市中年人来说,制作传统的过年小吃是否已成为孩时的回忆;对城市青少年来说,传统的过年小吃是否就从没存在呢?不可否认,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确遇到了阻力!

二、创作动机: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的传

统节日,为了让现代都市人拾起对庆贺春节的热情,我们将在短片中展现传统春节的魅力与活力!

三、主题内容:我们将入屋拍摄广州市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人一起制作过年小吃的场景。我们将介绍过年小吃包括煎堆、油角、年糕的制作过程及其历史由来与传说。

四、切入角度:在路街上调查与采访过往人群庆贺新年的方式并由此得出结论

作为切入口

五、结构类型:以每一种小吃为一个板块,再在板块内分步骤进行拍摄。

六、节目类型与风格:生活文化采访节目轻松亲切的风格

七、表现手段:快慢镜头+插曲+文字说明

八、取得成功的保证:

1、拍摄与制作人员有传设院的英才,有信科院、工学院、环科院的精

英,还有政务学院的能人,所谓群龙汇聚,马到功成。

2、本队伍有专业摄像机、单反相机等器械保证。

3、本人父母能提供拍摄场地与小吃制作的技术支持

九、人员构成:策划:梁文君编导:邢思悦撰稿人:徐俏云

摄像:陈衍、王于美编辑制作:张天航、李楚楚、邓博文

十、时长:两周策划撰稿 + 一周摄像 + 两周编辑制作=五周策划人:政务学院 梁文君1***/10/3

第三篇:田晓红五语第8周教案

读书莫放“拦路虎”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19日(第8周星期一)

累计37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谈话,导入: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二、点拨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

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五、总结延伸

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教学反思:

12、伊索寓言 第一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19日(第8周星期一)

累计38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寓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五、作业:书写课文生字

12、伊索寓言 第二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20日(第8周星期二)

累计39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 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 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 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五、作业: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12、伊索寓言 第三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21日(第8周星期三)

累计40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 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 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 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 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作业:写出每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学反思

我读书,我快乐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22日(第8周星期四)

累计41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请一两个同学讲伊索寓言故事。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习作三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0月23日(第8周星期五)

累计42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教学准备

1.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发兴趣

1.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

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五、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

第四篇:田晓红五语第13 周教案

19、天火之谜 第二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3日(第13周星期一)

累计 66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给了问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难点:解读富兰克林是怎样进行“风筝”实验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塔轮板书: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7、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

(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

不值得奇怪

不能接受

与“推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板书: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

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

(动作)

(5)他是怎么实验的呢?请速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A、(抓住动作)

B、划出动作的词,你觉得实验经过怎样?

C、出示动作的词。请大家先读课文,然后根据黑板上的动词,试着把故事的经过说出来。(同桌试讲)(6)指名说说实验的经过。

(7)实验成功了,富兰克林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10、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

震惊世界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

夸奖富兰克林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19、天火之谜 第三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3日(第13周星期一)

累计 67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述实验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4。

四、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把人击倒

树木劈成两半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安然无恙

震惊世界

教学反思: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一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4日(第13周星期二)

累计 68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教学难点: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第一次读文。)

2、指名填空。(提示: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一边读一边画。(第二次读文。)

(过程中提示学生找词也要有方法,得按顺序来。如: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办法特别好,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找,这样就不会手忙脚忙了。)

4、汇报:找好了吗?老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他念到的你画下了吗?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如果没有你得帮他补充。(抽丝剔骨,抓要点读文。)

(课堂堂不是属于一两个学生的,课堂当归还于学生,当面向群体。)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一男生,一女生,与班里的男生、女生分读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一出问题立刻纠正。(第四次读文)

三、课堂小练习。

1、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

(要求:如“我看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按老师的说法来说,你能吗?)

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看谁想的多。)

4、展示结果。

四、布置作业: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二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5日(第13周星期三)

累计 69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

1. 谈迁立下什麽志向? 2 他最终成功了么?

相机板书: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1. 指名说。

2.(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

1. 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 书稿的遗失为什麽被称作厄运? 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3. 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课件)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 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同学们读的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 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 指名说。

4.(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指导朗读体会。

5. 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大家想看看吗?(课件展示《国榷》)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麽?

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6. 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课件)《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六、作业:课后3、4题。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教学反思:

21、诺贝尔 第一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6日(第13周星期四)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0节

累计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如,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的名字吗?他是什么人? 板书:诺贝尔

2、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

板书:诺贝尔奖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那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3、简介诺贝尔奖: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都要进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这一世界性的盛会越来越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关注。诺贝尔奖从1901年正式颁发已经走过了102年的历史。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通读全文,要求: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2、指名读生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2、分段交流

一、(1、2)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二、(3——9)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三、(10)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3、再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你的记字办法

2、指名交流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21、诺贝尔 第二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11月27日(第13周星期五)

累计 71节 课型 : 新授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扎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交流

时间不变——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地点不变——都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

规模宏大——世界性的盛会。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到什么?(诺贝尔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感悟人物精神

1.引读第3节:我们了解到诺贝尔一生在——,他由看到工人在荒山野岭里用——,萌发了想发明一种能——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后来的炸药。

2.自读课文4——9节,想一想诺贝尔研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交流

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4、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让我们再读4——9节,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三——九节,用“——”划出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2)读好句子,抓关键字体会诺贝尔的精神、品质。

(3)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5.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为什么要发明爆炸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1864年,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研究火药是很危险的事情,况且为此而付出亲人伤亡的代价。应该说活生生的事实会使诺贝尔为之震惊。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足见他对科学的痴迷已达到了可以放弃一切的地步。)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 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请学生谈体会,感受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为研究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诺贝尔已经忘记了一切,甚至将生命置之度外。)

哪些地方看出诺贝尔的专注?亲自、紧盯、仍然紧盯

哪些词语可看出炸药的危害?(轰、巨大、滚滚浓烟涌、满身鲜血)

6、十几年中,诺贝尔不断发明越来越安全的炸药,你从中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9节

三、学习第三段

1、诺贝尔“百折不挠、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临终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把他财产的一部分献给了科学事业。指名读

2、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

(体会诺贝尔的博大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3、师:诺贝尔奖不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科学事业,也极大地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四、交流课前研究主题: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确立一个主题以个人或小组进行了研究,大家主要研究的主题主要有:

出示: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奖学金

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的少年

2.学生围绕主题交流:

五、作业:课后2、3题。

板书设计:

诺贝尔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博大胸怀、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第五篇:田晓红五语第5周教案

7、金蝉脱壳 第二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9月28日(第5周星期一)

累计22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教学反思

习作2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9月28日(第5周星期一)

累计23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反思

九月份五年级语文教情学情调查卷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9月29日(第5周星期二)

累计24、25节 课型:评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uàn liàn

bǎo lěi

biān câ

fāng

()

()

(()

()

jiâ shào

pàn duàn

xiã tiáo

pâi hã

huī

()

()

()

()

()

fēn)

二、试试看,填字成词。(4分)戛()而止

见()勇为

坚()不拔

枝繁叶()

鸟()虫 居

凶()毕露

名()其实

两()其美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的色彩

()的大海

()的蝉翼

()的黄昏

()的游鱼

()的蠕虫

()的胸襟

四、学以致用,这些小练习来自课后习题,相信你能行。(9分)

1.填空:

(1)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的故事,()地讲给我们听。我常常听得入了迷,恍如()。

(2)(),()。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正是有了田老师的启蒙教育,才使作者____________,我们可以这样称赞田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关联词:

(1)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五、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0分)1.祖国敞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如_________的小甲虫、_________的变色龙、________的纺织娘„„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原因是这些作者都十分善于观察,这让你想到了________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_。默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见中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六、歇后语大观园,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__

八仙过海—— ___________

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

铁杵磨成针—___________ 2.试着按语境填写歇后语。

(1)“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的同学真是________________,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2)暑假中,黎明小学的同学为远在青藏的孩子送去衣服、文具、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新的、贵的,却是青海的孩子最需要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6分)1.林杉在野生动物园中迷路了,正在着急时,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是这儿的工作人员。如果你是林杉,你会怎样向这位小伙子问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学一个月来你都看了哪些书,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不信看看下面的药品说明书,仔细点,你一定能读懂。(-)止咳灵说明书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1.“本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与“食用”都含有“吃”的意思,但“服用”专指吃__________________。如感冒了,可______________“感冒胶囊”。3.选择正确的说法,在括号里打上“√”。

(1)止咳灵一般在饭前服用。()

(2)止咳灵一般在饭后服用。()

(3)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

(4)服用后半小时不可以喝酸奶。()

4.“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10岁的小孩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_______片止咳灵。

九、仔细阅读短文,读懂后,认真完成文后的习题。

女生贾梅(节选)

在家里,爸爸是头号的报纸迷,大概是因为他每天坐在家写写弄弄,很少有人来聊天,所以就把报纸当作朋友了。每天掐准时间去信箱取报纸,哪天要是邮递员漏投了报纸,他就像丢掉了贵重东西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感到非常不安。

爸爸读报纸像是研究世界,不但每一个版面都细读,而且连中锋或是页尾上的方块文章或是无关紧要的短讯都不漏掉。而且,他读过后就几乎能背出来。比方,哪一国的总理要来访问了,外国人名再长他都能脱口而出,还能发挥,比如猜测哪位领导会去机场迎接,往往就像在礼宾司有内线一样,他总是猜得极准。

如果要评选什么“最佳读报者”,贾梅一定完全为大众利益,没有一点私心地投他一票。

贾梅平日很少看报,偶然翻翻,也只是一二分钟。说实在话,报上也没有什么对她有吸引力的消息。

1.文中画线部分句子是哪个词语的意思?请把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读第2小节,从中你可以知道哪些有关报纸的专用语言?请写出2个

3.爸爸读报纸像是研究世界,他看完报纸后能过目不忘,作者举了一些例子,请你想象一下,也写写爸爸看报纸的特殊本领

4.贾梅认为爸爸可以当“最佳读报者”的原因是什么?

5.贾梅读报与爸爸读报有什么不同?请你分别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来表述。

贾梅读报

爸爸读报

6.平时你喜欢看报吗?你是怎么看的,请你介绍一下。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21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又有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17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没有人再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愚蠢()

保护()

灵巧()

批评()

2.对于儿子的提问,母亲一开始有没有答案?如果有,答案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写写你对这段话的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儿子学习的不断进步来看,这位母亲的方法如何?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作文。(30分)以“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要用一件事写出他(她)什么地方让你感动。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350字。试题

练习2 第一课时

备课人:田晓红

2015年9月30日(第5周星期三)

累计26节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教学重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下载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浓浓的年味—拜年 五班 田晓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