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23: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篇: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大型特种设备包括:提梁机、架梁机、旋挖钻(其他大型钻机)、龙门吊、汽车(履带)吊、锅炉、压力容器等为加强设备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1、特种设备必须经过国家及市一级以上特种设备检验单位检测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和《特种设备经验证》同时生产厂家应出具出厂合格证方可使用。生产厂家必须提供生产此设备资质即: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方可使用。

2、每台设备进场验收合格后,生产厂必须提供设备组装图、各总成图等;使用保养说明书、操作手册,各部件组成受力分析资料;使用主要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进货质量检测报告;外购主要元件、部件合格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焊接及重要销轴的探伤检验报告等。

3、调入设备和租赁设备进场时首先要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范围包括:外观无损;漆面美观;制动安全;方向灵活;安全装置齐全。相关资料齐全。

4、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应有特种设备操作证、特种设备培训证、身体健康证明等方可上岗。操作人员过度疲劳、喝酒等有操作安全隐患的禁止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5、特种设备应按统一规定设有《设备标识牌》,并在设备明显位置设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资料包括进场检验记录、特种设备登记表、操作人员交接班记录、日常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施工日志、定期的自检记录、设备的安全教育记录、故障和事故记录等。并建立设备台账、设备配件记录,油料等材料单机核算分析表。将以上资料汇总后形成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便于检查、分析。

6、特种设备进场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审,取得批复后方可使用。

7、特种设备转场时应有“专项方案”“专项检测”“专项见证”“专项放行”“专向检查”放可转场。

8、现场施工设备应按业主要求做到“五个一”即:一机、一人、一本、一牌、一证后方可施工。

9、靠既有线施工设备每次施工前必须填写《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施工检查表》。设备施工前应有准确的基础承载力计算、设备投影是否侵线、缆风绳地锚是否按规定设置、上方是否有高压线、地下是否有光电缆等,一切安全后方可施工。

10、严格按要求保养,严止带病作业。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1标项目部 二0一六年四月十日

第二篇: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目标

规范公司建筑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杜绝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2.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3.规范性引用文件: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能源部)4.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4.1.公司设物资设备部建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4.1.1工作职责:

4.1.1.1负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各项目部针对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作情况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

4.1.1.2负责公司有关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的制订、修订。4.1.1.3负责对项目部安全技术措施中使用大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需用提供支持,对特种设备(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维修资质进行审查,并做好管理工作。

4.1.1.4对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四不放过”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分析,督促防范措施的制订、审批、实施。4.1.1.5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大、中型起重机械(含电梯)、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状况、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全面检查。4.1.2专职机械管理人员承担以下职责:

4.1.2.1负责对项目进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机械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查备案,建立相应机械管理台帐。

4.1.2.2熟悉公司购置和使用、租用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常见故障,掌握机械数量和分布以及技术状况和安全操作规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况,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4.1.2.3负责对各项目使用的机械设备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报表的检查并汇总。

4.1.2.4负责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起草和贯彻执行上级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4.1.2.5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其他工作。

4.2.公司分管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工作职责: 4.2.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组织制订实施细则并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4.2.2组织编审项目技术装备规划、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组织实施;

4.2.3组织编审机械化施工和重大设备吊装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4.2.4组织编审重大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安装、拆卸的方案; 4.2.5负责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生产,编制和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组织机械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

4.2.6有计划的组织各类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4.2.7组织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技术、维修技术,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和机械化施工水平。4.3 机械员管理员工作职责: 4.3.1熟悉项目部所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常见故障,掌握机械数量和分布,以及技术状况和安全操作规程;

4.3.2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的建账、立卡,掌握机械价值和台班、维修等费用定额;

4.3.3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报表的填写、汇总、收集和上报;

4.3.4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贯彻执行上级的规章制度,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4.3.5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的租用、领用和保养、修理等工作; 4.3.6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其他工作。

4.4 大型起重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机长负责起重机全面工作,并组织做好检查、保养、润滑、记录、监测等工作,大型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

5.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内容的要求

由于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有依据,操作有方向,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管理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方能显现能量。

5.1 加强资质管理

加强专业队伍管理和过程控制,抓好资质管理,无资质不得进场施工。项目部应对施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人员、机械的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查,审查结果要进行备案。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施工电梯进入施工现场前,分承包商应将施工机械的拆、装资质、机械状况、机构和人员、制度和措施方案等报项目部审查。

5.1.1 项目部作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所购置(租赁)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和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必须是有设计、制造资质认证厂家的产品。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出厂技术文件齐全,使用年限合格;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设备结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等均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5.1.2 安装、修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先向所在地区的省级劳动部门申请安全认可,并取得安全认可证书。

5.1.3 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机械安装、拆卸应实行专业资质管理,对从事安装拆卸的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5.2 施工机械的管理 5.2.1 使用单位与安装单位、施工人员必须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需填写安全措施交底卡;分承包单位作为投保单位,为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工伤意外伤害保险。5.2.2 大型起重机械的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必须符合本机型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起重机械轨道应有专人维护和清理杂物。

5.2.3 在用的大型施工机械、电梯、施工电梯要求执行挂牌制度。挂牌内容包括机械安全检验合格证、额定起重量、操作人员姓名、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驾驶室还应当有主要性能及润滑系统图表等。5.2.4 大型施工机械、电梯、施工电梯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严禁带故障作业。

5.2.5 大型起重机械超负荷作业(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的10%)或吊大型物件时,应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及应急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讨论评审、批准确认,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作业。

5.2.6 大型起重机械进行双机抬吊作业,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经项目部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讨论评审、批准确认,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作业。5.2.7 需要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的作业项目必须在开始施工前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起重作业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应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指导: 5.2.7.1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90%及以上。5.2.7.2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件。

5.2.7.3起吊精密物件、超载、超高、超宽、超长不易吊装的大件或在复杂场所进行大件吊装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5.2.7.4爆炸品、危险品必须起吊时。

5.2.7.5 起重机械在输电线路下方或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

5.2.7.6特殊高处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除、组装作业。5.2.8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保养和维修必须贯彻“定期保养、强制进行、计划维修、按需进行”的原则制定保养、维修计划。5.2.9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的安装、拆卸、试验,项目部均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批准,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保证体系(特别是安全专职、特殊作业人员、操作人员的资质证、上岗证),安全技术措施,危险点、危险源的辨识与预控措施等。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装备应符合相关方规定的要求。制定安装维修(拆除)施工方案、起重设备负荷实验至少要在施工前三天报审。

5.2.10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安装完毕后,要求按规定进行调试、自检、对各部位的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试验。经技术监督局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2.11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装架设前应对架设机构进行检查,保证机构处于正常状态下。安装时风速应符合有关规定。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指挥、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5.2.12 安装修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技术文件和施工质量资料,在竣工验收后,交由使用单位存入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2.13 使用起重机吊物料时应先试吊,不准斜吊、拉吊。信号不明、挂钩不当、物件有尖锐楞角未垫好、重量不明或超负荷等不准起吊。吊杆下及其转动范围内禁止站人。5.3 特种设备的管理

5.3.1 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公司三个体系文件的要求,编制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案。5.3.2 进场特种设备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5.3.3 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单位进行。

5.3.4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5.3.4.1电梯安装前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5.3.4.2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服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订立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5.3.4.3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

5.3.5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5.3.6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5.3.7 锅炉、压力容器应严格执行安装质量三级验收制度,并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向有关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申报手续,并取得使用证书。

5.3.8 要求各相关方对在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制定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的要求。

5.3.9 对锅炉、压力容器检修、技术改造等,要编制相应检修计划、技术措施方案,报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5.3.1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5.3.10.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5.3.10.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5.3.10.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3.10.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3.10.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3.1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5.3.1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5.4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查与试验

5.4.1 每年对在用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其中载荷试验可以结合吊运相当于额定起重量的重物进行,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转、变幅等机构安全性能检查。

5.4.2 停用一年以上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使用前也应做全面检查; 5.4.3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遇4级以上地震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露天作业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经受9级以上的风力后,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

5.5 加强对机械设备主要危险源的控制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起重设备安装和拆卸、违章作业是事故的主要危险源,如何控制好装拆过程是控制机械设备事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机械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从各种因素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使机械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针对违章违规作业情况,加强对施工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落实,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确保机械设备安装和拆卸施工必须有施工方案,机械作业有操作规程,机械验收有相关制度。

第三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公司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应负职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委派环境安全部为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总协调部门及档案管理部门,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实际执行部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

(一)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

 法定代表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负责严格执行国家、省和地区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 负责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批准和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负责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发现问题做到督促整改。 负责组织编制特种设备相关应急预案和并组织相关演练。 负责本公司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在法定带代表人的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负责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 负责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 负责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 负责定期、不定期地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 负责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三)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

 负责在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配合环境安全部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 负责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 负责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 负责传达、贯彻上级及环境安全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 负责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 负责落实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在环境安全部的配合下向当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负责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 负责严格执行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 负责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领导。

 负责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自身操作/管理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负责按照公司安排,认真参与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负责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 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

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六)其他部门岗位职责

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资格认证

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

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采购部负责特种设备相关的采购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负责从具有特种设备的生产许可的单位采购符合标准的特种设备。 负责确保为公司提供特种设备维保服务的单位资质合法有效。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采购部审核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从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购买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在采购部协助下先确定安装工作由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开工前应按照规定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安装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 安装完成后,使用部门应督促安装单位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安装验收检验。

(二)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

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环境安全部(或由使用部门监督安装单位)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各特种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管理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

 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 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

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锅炉房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

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为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锅炉房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防止杂物等。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生产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环境安全部存档。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校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自行或在环境安全部协助下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存留。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环境安全部。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环境安全部向当地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办理特种设备登记注销手续。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9.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及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

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根据演练总结必要情况下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10.公司管理层,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使用部门。

11.本单位结合年终评比工作,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使用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其他

特种设备的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一)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二)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三)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

/ 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

(四)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袋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五)维修保养工作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使维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设备维修质量高低,取决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各部门应加大维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满足本单位硬件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并督促外部设备维保单位的维修人员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

同时,应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他事故隐患。确认排除故障,相关人员/物资从现场撤离后,交由运行人员试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

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上述安全管理制度请各设备使用部门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并依据有关要求贯彻落实。

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 8

第四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下 花 园 岩 棉 分 厂 管 理 标 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XYG25—2007

1、主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满足生产1.1目的

工艺要求,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转率和完好率,特制定本标准。1.主体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的管理职责和管理方法。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下花园岩棉厂特种设备的管理。

2、职责

2.1 特种设备统一由技术科归口管理。

2.2 安全员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3、管理方法

3.1 特种设备的选型及采购

特种设备的选型由技术科会同主管厂长及相关人员一起选型。

特种设备的采购由技术科根据生产需要应由主管厂长签字,向事业部提出书面申请,经事业部批准后,由相关单位人员进行采购。3.2 特种设备的验收和入库,由技术科、材料科进行,并将技术资料备案建档。

3.3 特种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由技术科协助具有安装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经安装单位许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3.4 对特种设备关键部位的检修及定检,由已取得劳动部门许可证的单位检修,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3.5 特种设备铲车、叉车的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铲车、叉车上岗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3.6 本厂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作业人员在下 花 园 岩 棉 分 厂 管 理 标 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XYG25—2007 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3.7 特种设备故障的处理,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及时处理,当发生重大故障时,立即通知主管厂长和有关技术人员处理。

3.8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技术部门及时予以报废。

——————————

本标准由下花园岩棉分厂归口并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秀兰 本标准批准人:

批准日期:2007年4月4日

本标准由下花园岩棉分厂于2007年4月首次发布。

第五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铁厂特种设备的维护及管理 3.定义

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列为特种设备种类范围的七种设备,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涉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影响公共安全;二是“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重大经济影响和较大社会影响,潜在的危险性较大。

4.内容

4.1压力容器

4.1.1压力容器的定义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Pw)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医用氧舱等。

4.1.2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⑴.贯彻执行本规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⑵.制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⑶.参加压力容器订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⑷.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⑸.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⑹.编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⑺.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⑻.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⑼.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⑽.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⑾.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到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部门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4.1.3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

⑴.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⑵.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⑶.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使用单位负责。

4.1.4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⑴.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正确操作使用压力容器。⑵.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⑶.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压力容器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⑷.经常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操作条件不正常时及时进行调整,遇紧急情况应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⑸.对任何有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违章指挥,应拒绝执行。⑹.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4.2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技术档案的内容应包括:

⑴压力容器档案卡。

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

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⑷.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⑸.修理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⑹.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

⑺.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⑻.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4.3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正确合理地操作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为即使是容器的设计完全符合要求,制造、安装质量优良,如果操作不当,同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样会造成压力容器事故。

4.3.1压力容器作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要保证其安全运行,必须做到:

⑴平稳操作 :压力容器在操作过程中,压力的频繁变化和大幅度波动,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不利的。应尽可能使操作压力保持平稳。同时,容器在运行期间,也应避免壳体温度的突然变化,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压力容器加载(升压、升温)和卸载(降压、降温)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或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对容器产生不良影响。

⑵防止超载:防止压力容器超载,主要是防止超压。反应容器要严格控制进料量、反应温度,防止反应失控而使容器超压,贮存容器充装进料时,要严格计量,杜绝超装,防止物料受热膨胀使容器超压。

⑶状态监控: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容器运行期间要不断监督容器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容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运行。

4.3.2容器运行状态的监督控制主要从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等方面进行。

⑴工艺条件:主要检查操作压力、温度、液位等是否在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容器内工作介质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等。

⑵设备状况:主要检查容器本体及与之直接相联接部位如人孔、阀门、法兰、压力温度液位仪表接管等处有无变形、裂纹、泄漏、腐蚀及其它缺陷或可疑现象;容器及与其联接管道等设备有无震动、磨损;设备保温(保冷)是否完好等情况。

⑶安全装置:主要检查各安全附件、计量仪表的完好状况,如各仪表有无失准、堵塞;联锁、报警是否可靠投用,是否在允许使用期内,室外设备冬季有无冻结等。

4.3.3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⑴容器的操作工艺控制指标,包括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压力及温度波动幅度的控制值、介质成分特别是有腐蚀性的成分控制值等。

⑵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方法,开、停机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⑶压力容器运行中日常检查的部位和内容要求。

⑷压力容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以及防范措施。

⑸压力容器的防腐措施和停用时的维护保养方法。4.4压力容器的紧急停运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⑴.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⑵.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⑶.安全附件失效。

⑷.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⑸.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⑹.过量充装。

⑺.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⑻.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⑼.其他异常情况。

4.5压力容器设备完好的标准

4.5.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其具体标志为:

⑴ 容器的各项操作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生产的需要。⑵操作过程中运转正常,易于平稳地控制操作参数。⑶密封性能良好,无泄漏现象。

⑷带搅拌的容器,其搅拌装置运转正常,无异常的振动和杂音。⑸带夹套的容器,加热或冷却其内部介质的功能良好。

⑹换热器无严重结垢。列管式换热器的胀口、焊口;板式换热器的板间;各类换热器的法兰连接处均能密封良好,无泄漏及渗漏。

4.5.2装备完整,质量良好。其包括以下各项要求:

⑴ 零部件、安全装置、附属装置、仪器仪表完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⑵容器本体整洁,尤其、保温层完整,无严重锈蚀和机械损伤。⑶由衬里的容器,衬里完好,无渗漏及鼓包。

⑷阀门及各类可拆连接部位无跑、冒、滴、漏现象。⑸基础牢固,支座无严重锈蚀,外管道情况正常。⑹各类技术资料齐备、准确、有完整的技术档案。

⑺容器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了定期检验,安全性能良好,并已办理使用登记证。

⑻安全附件检定、校验和更换。4.6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4.6.1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指在容器使用的过程中,每隔一定期限采用各种适当而有效的方法,对容器的各个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必要的试验。通过检验,发现容器存在的缺陷,采取措施,以防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

压力容器的检验环节是使用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落实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任务之一。检验环节的安全管理主要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2005、《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环节安全管理的效果体现在在用压力容器已经由符合资格要求的单位及人员进行了规定的法定检验,定检率达到设定的指标。

压力容器的检查和定期检验包括以下内容:(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的范围的压力容器的检查和定期检验,执行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其中在用罐车、在用罐式集装箱的检查和定期检验。除符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遵守该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在用医用氧舱的检查和定期检验应当按该规则附件二《医用氧舱定期检验要求》进行。

(2)压力容器的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压力容器检查包括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

检查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真空度测试等。

(3)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全面检验应当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机构进行。其检验周期为:

①.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 6年一次; 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

③.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满 3 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下次的全面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本次全面检验结果进行确定。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检验前准备、全面检验、缺陷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结论和出具检验报告等常规要求,检验人员可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工作。

压力容器(不包括移动式压力容器和医用氧舱)全面检验的具体项目包括:宏观(外观、结构以及几何尺寸)、保温层隔热层衬里、壁厚、表面缺陷、埋藏缺陷、材质、紧固件、强度、安全附件、气密性以及其他必要的项目。

压力容器(不包括移动式压力容器、医用氧舱、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全面的方法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表面无损检测为主,必要时可以采用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硬度测定、金相检验、化学分析或者光谱分析、涡流检测、强度校核或者应力测定、气密性试验、声发射检测和其他方法。

为防止压力容器的介质对检验人员造成伤害,全面检验前,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同时要用盲板从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当在 18%~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应当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应当有专人监护,并且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4)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5)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检查在同一进行时,应当依次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检查,其中全面检验已经进行的项目,检查时不再重复进行。

(6)全面检验时,要根据压力容器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压力容器,按维修改造后的复检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经过检验,安全附件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投入使用。

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机构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出具报告。因设备使用需要,检验人员可以在报告出具前,先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将检验初步结论通知使用单位。

压力容器经过定期检验或者检查合格后,检验机构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将全面检验、检查或者耐压试验的合格标记和确定的下次检验(检查)日期标注在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上。

检验(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需要使用单位进行整治,整治合格后,再出具报告。

4.2电梯

4.2.1电梯的定义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⑴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广义的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以及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等。

⑵狭义的电梯是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4.2.2电梯的安全管理

⑴严格遵守额定人员、额定载重量及轿厢内铭牌上所载事项。⑵保持轿厢内清洁,勿将碎石、垃圾等物踢入地坎沟(槽)内;

⑶不要随便触摸按钮、开关,盲目操作是引起故障和破坏的主要原因。⑷装卸货物或推小车乘梯,不要碰撞厅、轿门,以免引起门变影响正常的开闭;

⑸在轿厢内不要玩耍和跳跃,以免引起安全装置误动作,发生困人事故;

⑹在开关门之际,不要触摸厅、轿门,以免夹手; ⑺幼儿乘梯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⑻万一被困在电梯轿厢内,不要强行开门外出,因为电梯随时可能运行,容易发生危险。要使用警铃、对讲机或手机与外界联系,听取指导,等候救援。在被救援前,呆在轿厢里是最安全的;

⑼地震、火灾时,勿使用电梯逃生。

⑽当电梯经常出现关门夹人、不平层、冲顶、蹲底、电梯司机或维修人员无上岗证、司机经常脱岗、轿厢内无检验合格证或合格证过期,电梯有异常噪音或声响,异常振动或抖动,轿厢内有异常焦糊味,电梯速度过快或过慢,维修保养不及时,电梯轿厢内无通讯或报警装置等,应立即通知单位负责人或维修保养单位以便及时处理故障。

4.2.2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⑴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⑵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⑶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⑷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⑸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4.2.3电梯的日常维护

⑴电梯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⑵电梯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GB7588-2003标准)的要求,保证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⑶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电梯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拥有的电梯使用实际情况,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电梯作业人员(电梯司机、维护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电梯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电梯安全作业知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电梯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对在用电梯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在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应当对在用电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限速器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电梯使用单位应将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标准)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电梯操作规程是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用单位及维修保养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加以制订,由于各单位电梯的规格、型号不同,使用率不同,规程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电梯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规程两个方面。安全操作规程分《电梯司机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修安全操作规程》、《电梯运行管理规程》包括维护保养及中、大修、专项修理等内容。

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电梯使用单位应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电梯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3)、电梯的检验检测和监督检查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如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条例》规定,对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

4.3起重设备

4.3.1起重设备的定义

起重机械是指用来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的电动葫芦等。

4.3.2行车

a.要经常保持行车的清洁卫生,龙其是电器设备如接触器、制动器、电磁铁等,防止漏电击穿,短路等现象产生。

b.行车实行专人操作,其他人员禁止操作。

c.行车使用不得超重,不得沿主梁方向斜吊物体,以免小车移动。d.经常检查传动轴座、齿轮箱联轴器及轴、键、钢丝绳端部是否松动。及时加以紧固。检查制动轮间隙是否均匀,如有不均匀现象,应调整均匀,使之安全、灵敏、可靠。

e.经常检查钢丝绳子、吊钩、滑轮等是否有断股、裂纹、磨损严重等现象,如有应及时更换,确保安全生产。

f.经常检查各限位开关、电器箱中各电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信号灯、照明灯、紧急开关、警铃是否良好,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处理。

g.经常检查减速机、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声音,润滑油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h.严格润滑“五定”制度,做好各部位的润滑保养(注意切勿使制动器的制动环上沾有油污),确保润滑良好。

①减速齿轮箱冬季加40#机械油,每三个月换一次油。②卷筒轴承加钙基润滑脂,每三个月换一次。③花键套加钙基润滑脂,每三个月换一次。④各滚动轴承加钙基润滑脂,每三个月换一次 ⑤车轮轴承加钙基润滑脂,每三个月换一次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⑥钢丝绳涂抹钢丝绳脂,每周一次。

i.定期检查轨道平直度,经常观察压板是否牢固,是否松动,如发现小车行走卡轨,应设法联系有关人员矫正轨道或调整车轮。

j.严禁钢丝绳绞在一起时抓料。

k.设备启动及运行必须平稳。严禁急开急停,急升急降。l.工作完毕后,必须把电源的总闸拉开,切断主电源。m.认真做好各项记录。4.3.2、电动葫芦

a.经常检查各紧固件有无松动。

b.经常检查各润滑部位,确保润滑良好。齿轮箱每三个月换油一次,用硬毛刷至少每10天对钢丝绳涂敷一次润滑脂(加热);对其它轴承和花键部位每一个月加注一次润滑脂。

c.电动葫芦不工作时,不允许将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d.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随时注意钢丝绳在卷筒上出现脱槽或绕有两层的不良情况,并及时消除之,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e.不允许倾斜起吊荷重或用作拖拉工具使用,制动片上严禁沾有油污,不能经常使用限位器。

f.对常用的电葫芦,至少每十天由专人检查一次,发现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

g.电动葫芦在使用中绝对禁止在不允许的环境下及额定负荷情况下使用。

h.电动葫芦应由专人操作维护,操作人应掌握操作规程。i.认真填写各项记录,保持电动葫芦干净卫生。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

从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检验检测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检测机构,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型式试验工作。

起重机械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应当由依照本条例经核准的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工作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从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起重机械的生产、销售,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起重机械。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SGHG/LT-XX-2011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起重机械检验检测,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下载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施工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为保障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明确各级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各级人员特种......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制度 1、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2、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对特种设备使......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韶关曲江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总则 本项目部涉及的特种设备主要包括:施工电梯、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公路架桥......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淄博龙威化工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淄博龙威化工有限公司 2010年2月 20日 淄博龙威化工有限公司 淄博龙威化工有限公司 十、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1、......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为规范公司特种设备管理,确保公司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预防、控制特种设备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银洞沟煤矿综采队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锅炉、压风机、通风机、制氮机、起重......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检测鉴定,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应采用预防性保养。 2、特种设备购置必须进行资质、技术、经济论证。 3、特种设备的使用、保养......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使用、报废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